月度归档: <span>2023 年 7 月</span>

巽文

每日活灵(289)…

音频 三分钟

「耶稣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11: 25

我们用诚实的心敬拜主耶稣,因为主曾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我们完全信靠主,也必会奉献自己。

我们对主的奉献,是根据对主的认识;认识主越深;我也就认识奉献的意义,我们若认识主为宝贵,必然乐意把自己完全托付于祂。我们所拥有都是神所赐的,为我们舍命,并赐给我们有复活的生命。我们要感恩奉献的礼物,必须先有爱心的奉献。

当主再来的时候,有两类的信徒:一类是已经死了的信徒,另一类是那时还活着的信徒。因此,复活是为着已死的信徒,叫他们复活;生命是为着尚存活的信徒,叫他们永远不死。

复活不单是末日要发生的事,复活就是主自己;我们经历了主,也就有了复活的经历。主自己就是复活,主自己就是生命,生命吞灭死亡;信徒甚么时候靠主活着,甚么时候就活在复活的境界里。

星象家不单寻得基督,他们也拜祂。在以色列人中间,没有人可以接受别人的敬拜。那被认为是对神的不敬,对神的亵渎。只有神配得人的敬拜。但星象家敬拜一个孩子,那孩子就是弥赛亚。以赛亚九章六节说,‘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祂名称为 – 全能的神。’星象家所寻见的孩子称为全能的神。星象家拜祂,向祂献上黄金、乳香和没药。

基督的三个特徵:祂是道成肉身,亦即神降世成为人,为我们罪人舍身受死,最终复活高升

我们需要明白黄金、乳香和没药的意义。在圣经的预表上,黄金表征神圣的性情。这指明孩童耶稣有神圣的性情,祂是神圣的。乳香表征复活的馨香。耶稣的复活是在祂死后。然而,在耶稣受死以前,祂就告诉马利亚和马大,祂是复活,祂是生命。因此,甚至在祂受死之前,祂就是复活。

祂是独特的孩童,因为祂是神的独生子。祂全人的生命与生活都有复活的馨香、甜美。死不能拘禁祂,甚至不能触摸祂。因为祂是生命,祂也是复活。我们全能的神是无所不在的。愿赞美荣耀都归于祂 ! 奉主蒙恩! 阿们!    

巽文

每日活灵(287)…

音频 三分钟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祂的星,特来拜祂。』【太2: 1-2

希律王是代表撒但,牠是今世的王,是敌挡基督、反对基督的;希律也代表撒但所利用的工具,许多世人和政权被撒但所使用,来抵挡基督、杀害基督徒。

现今是黑暗掌权的时候,也正是主快要再来的时候;主第一次降生时的情形如何,主第二次再临时的情形也如何。当主再来时,将先来到教会中,因为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我们故当预备好自己,方能安然见主。

基督徒宁可先受神在十字架上定罪的审判,而不希望被神将来在白色大宝座上的审判;宁可先受神在今世管教的审判,而不希望被神将来惩罚的审判。

我们今天的受苦,若能为我们免去将来更大的苦楚,那是多么划算的事!相反的,我们今天的享乐,却叫我们失去将来更大的享用,那是何等大的损失!

伯利恒乃是一座小城;伯利恒是粮食之家 – 基督是供应全世界粮食的中心;只有到主这里来,才能得到生命的饱足。

教会所以会有丰满的粮食供应,乃因教会中有基督为王;甚么时候教会不尊主为大,甚么时候教会就出现属灵的饥荒。我们追求基督,千万不可照天然的观念、凭人的头脑推理。在无人注意、无人认识的地方,也要与祂同行。

神给星象家一颗发亮的星引导他们。这发亮的星远离这一切神圣的事物,向外邦地的一些外邦人显现。那星的照耀激起这些外邦星象家,想到犹太人的王。无论如何,他们是从东方来的,并且领悟是这星指明犹太人的王。特来拜祂。祂就是救主耶稣基督。奉主蒙恩! 阿们!    

查经

张保罗查经《犹大书…

音频 2 分钟

犹大书导论

这是一封简短、有力而又充满属灵勇气的信,针对威胁福音真道的虚妄信仰与传错谬道理的假教师,呼吁基督信徒竭力抗辩。作者用旧约的事例,借古喻今,来说明敌对道理的结局只是灭亡。又用没雨的云、没果的树和流星来斥责这些口是心非、假敬虔之名行欺骗之实的人。本书写作时地均难确定。

书前说明为“雅各的弟兄犹大”所作,一般相信这是耶稣的弟弟犹大,主要写给侨居在巴勒斯坦以外各地犹太基督徒的信。 信中引用两本犹太人著的不属旧约正典中的故事,来说明犯罪必受永刑;过去如此,现在亦然。作者也要我们同情不幸陷在罪中的人。 他最后用充满信心和喜乐的语调为读者祝福:神必能保守信祂的人不失脚,纯洁无瑕进到祂荣耀的国度里。

一、本书作者及写作时间 本书属“普通书信”,今天能见到的最早新约经卷目录《穆拉多利经目》(Muratorian Canon,为主后二世纪末 教会所用)中列有此书;但初期教父著作中,直到亚历山大的革利免(约主后155-253年)才提到这封信;俄利根(约主后185-254年)后来称此书“文字不多,但十分有力,充满属天智慧”。 作者在本信开头处自称为“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的弟兄犹大”。这犹大自非十二使徒之一的犹大,更非卖主的加略人犹大,而是耶稣与雅各的弟弟(太13:55;可6:3)。雅各和犹大都是在耶稣升天后才归主的;雅各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犹大在初期教会中似无重要地位,未跻身使徒之列。此信行文风格和简洁近乎《雅各书》。

本书内容有若干部分与《彼得后书》(特别是第二章)近似。17,18两节与《彼后》3:3中有一短句全部相同(“末世必有好讥诮的人,随从自己的私欲”)。两书引用旧约的例子,例如天使、所多玛等城市,以及巴兰等人物,其后先后次序也一样;新约中也只有此二书同时用这些人物借古讽今。

一般认为本书写于耶路撒冷被毁后,此时彼得已为主接去,故彼得不可能援引此信,反而犹大援用《彼后》的可能性较大;除非二人同时援用另一材料来源。 有些现代学者认为《彼后》引用《犹大书》,把《彼后》的写作时间推迟到第二世纪,因而作者也非使徒彼得。他们鉴于此信所斥责的异端诺斯底派,到主后二世纪始有如信中所描述情况,可见非写于一世纪末;这种推测殊难证实。福音信仰学者和历代教会,都接纳犹大为此信作者。

关于写作地点及时间均不详,只知信中涉及的问题在第一世纪末三十年中已很普遍,而异端谬说也已抬头;徒20:29;罗6:1;林前5:1-11;弗5:3-17;提前4:1)。信中所说的事没有一件必须推迟其写作年代,才可获得圆满解释。因此,我们若接受本书参考《彼后》之说,则成书期当主后80年左右。

二、本书受信人 本书未确切说明受信人为谁,写作地点也不详,一般认为此信读者或为侨居各地的归信了基督的犹太人和外邦基督徒。

三、本书写作目的及内容 本书的目的至为明显,作者向读者发出紧急呼吁,要他们“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因为有些人偷进了教会,不认耶稣为基督。福音真道已陷危险中。 作者揭露威胁教会生存的内在危机。这异端是什么?背后由谁主持?书中未明言;但知这些人的生活不检,对教会已有不良影响。他提醒读者,真道必会遭受反对,应对罪人心存怜悯。他无情怒责破坏真信仰的人,指斥他们所说:做了基督徒不在律法下,可以随意行事,放纵情欲(参约壹2:16)。这是对基督徒自由的曲解,将神的恩典变成犯罪的机会(4节)。

作者用没有雨的云彩、秋天没有果子的树和游荡的星,来描写假装虔敬,骨子里却满是邪恶的人。他举出旧约所记神惩罚犯罪的人、天使和城市的史事,说明神不会放过罪恶。 作者引用《以诺壹书的话,说主将带着千万圣者降临,旅行审判;又从《摩西被提记》一书中引用天使长米勒为摩西的尸体与魔鬼争辩的事。这两本书都非旧约正典,但一定为当时读者所熟悉。引用目的不外藉以说明神的愤怒难当,犯罪的必受刑罚。过去如此,现在亦然。 他要信徒提高警觉,并要深信神能保守他们不失脚,无瑕无疵、欢欢喜喜进到祂的荣耀里(24-25节)。

四、未收入旧约正典的启示文学 本信引用的《以诺壹书》和《摩西被提记》都属圣经旧约及旁经之外的犹太人作品,往往托名为族长或先知所作,通称为“伪经”成书时期在两约之间,为了解此期间犹太人思想发展的重要参考书。 《以诺壹书》中收有不少片断记载,作者甚多,但假以诺之名出版,说是他所得启示。希伯来文原著似出自一群法利赛人之手,写于主前163-63年。就文体来说,属启示文学,假设神将奥秘启示给与神同行的以诺(亚当第七世孙,创5:18-24),要他写下安慰受难的犹太人。内分五卷:论最后的审判、比喻、天火、洪水、劝勉和咒诅。希伯来文原著已散佚,保存下来的有希腊与拉丁译本残片。 《摩西被提记》也是由一法利赛人于主后7至30年间在巴勒斯坦以希伯来文写成,现在只剩一部拉丁文译本。

《犹大书》第一章

1:1 “仆人”看《罗马书》1:1。“雅各的弟兄”耶稣的亲弟弟。“被召”与“蒙爱”看《罗马书》8:28。基督徒信心的证据,是他对耶稣基督救赎的信靠,坚信圣经中的应许:神必保守我们到主再来,不为恶者所害(约壹5:18)。

1:3 作者以急迫的心说出写信的目的,教会已陷在信仰受到攻击的危机中,信徒应竭尽全力儆醒保卫。“一次”是一次了结的意思。基督交托给圣徒的真道是完备的,不可加增,也不可减少。“圣徒”指生活在基督里重生得救的圣洁信徒。

1:4 这些偷着潜入教会中不敬虔的人,认为人既蒙神恩得救了,就有犯罪的自由,因为有恩典的神会赦免他们的罪,更可因为犯罪而让神的恩典显大(罗5:20;6:1)。作者指出,将神的恩典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必难逃神的刑罚。

1:5-16 这一段引用神刑罚人的例子来责备假教师的恶行,声色俱厉,可和《彼得后书》声讨异端谬说媲美。

1:5 以色列人被救脱离埃及后,在旷野发怨言,不相信神能领他们进入迦南;结果被罚,所有不信的男丁全都死在旷野。看《民数记》14:22-23。

1:6 “不守本位的天使”:看《彼后》2:4。神分派给天使不同的责任和权柄(参但10:20-21);有的不守本位,降为魔鬼和恶天使(参太25:41)。这些假教师显然敬拜天使。作者指出,天使犯罪,一样受罚。“大日”指最后的审判。

1:7 神用火烧毁了所多玛和蛾摩拉两个罪恶的城邑,二城以好男色闻名(“逆性的情欲”)。

1:8 “作梦”:不敬虔之人(4节)痴人说梦,声称能直接从神得到启示;而生活又脱离现实,有如作梦。“污秽身体”可能指象所多玛城的人那样随从逆性的情欲。“轻慢主治”即是不服权柄)。“毁谤在尊位的”诋毁领导人。

1:9 犹太人对摩西尸首埋葬的事有若干传说,其中之一是说,天使长米迦勒要隐藏摩西遗体,免得以色列民因过分尊敬,拜他坟墓,陷于拜偶像之罪(申34:6)。 本书引用载伪经《摩西被提记》中的故事,不是要证明此传说为真,而是引用犹太读者熟知的故事,来警告假教师的骄傲自大(10节),正象一般人引用典故来说理一样。

1: 11 作者借古喻今,用了旧约中三个人物的事来证明犯罪必受神罚。“该隐的道路”是自私、贪婪、妒恨、仇杀与自高自大(献田里的出产,靠自己的功劳)的道路(看创4:3-4;约壹3:12);“巴兰的错谬”是为自身利益出卖先知恩赐、欺骗、贪婪(彼后2:15)。“可拉的背叛”是他不接受神的选择,反抗合法的权柄,僭渎不属自己的圣职(民16章)。这些都是假教师所行所为的写照。

1: 12 本节至13节用了六个生动的图画来描写假教师道理谬误、生命贫乏、行为无耻放任(比较彼后2:12-16)。“爱席”为初期教会信徒灵里交通的筵席,与圣餐同时举行(看林前11:20-22),后因有人滥用而停止。这些假教师象“礁石”,污秽不堪;象不顾羊群的牧人;象云彩却没有雨水,不能满足人灵里的饥渴;象秋天的树却无果子;象狂浪只涌出泡沫,全是污秽;象流星划过天空,光芒永不再见。这些人的下场是地狱的永刑(“墨黑的幽暗”)。

1:14 以诺的预言见非旧约正典《以诺壹书》。犹大引用《以诺壹书》并非承认此书亦为圣灵默示之作;此书在新约时代颇获重视,可能因为从中能略窥两约之间四百年犹太人思想的历史与变化。 “圣者”或指天使,也有人说是与基督同返的被提的圣徒。“降临”指基督二次再来,审判恶人。

1:15 “刚愎话”是刺耳的不敬的话。

1:17-18 这些假教师的出现早在使徒的预见中,并且一再警告过信徒(徒20:29;提前4:1;提后3:1-5)。

1: 19 “引人结党”是在教会中制造分裂。异端诺斯底派把人分成有灵的和血气的,认为属乎血气的没有得救的指望,只有“有灵的”诺斯底派中人才能。可是作者说,这些人才真是“属乎血气的”,更没有圣灵,注定得沉沦。

1:22-23 这两节讲到三种须予同情的人:1,信心疑惑的(受到虚假道理影响的);2,陷入异端(火中)中,趁未灭亡前救他们出来;3,邪僻无度的。对后一种应用戒慎戒惧的心来怜悯,免得自己也被玷污。这种人太污秽,连衣服都为罪恶所污染。

1:24 作者揭露了这些不敬虔者的面貌,向信徒提出警告以后,为读者祝福:只要站在主基督一边,可保不失脚,神必须有保守我们不为恶者所害,欢欣快乐度日,直到主再来。

张保罗查经《利未记》第16章   

16:1 本章所记为整个以色列民献赎罪祭的条例。着重点是为全民的不洁净和无心犯的罪而赎罪。逾越节过后六个月,以色列民须“刻苦己心”,由大祭司为全民赎罪。这是每年必须守的赎罪日,整个民族包括本地人、寄居的外人,都一起行动,来到神面前认罪并献祭赎罪,可能还包括全民禁食。守赎罪日为全民敬拜生活的中心。本章详细记述大祭司献祭的全部礼仪:从大祭司穿上圣服、洗身,为自己和众祭司到圣所献赎罪祭开始(4-13节),到为众人的罪在祭坛上献燔祭,并进到至圣所弹血(15-16节),一直到把赎罪祭的牛羊搬到营外焚毁,再度洗身回到营中为止(27-28节)。

16:2 以色列人敬拜中最重要的圣品为约柜和其上的施恩座。约柜的造法见《出埃及记》25:10-20,为包金的长方形皂荚木作的大柜。用皂荚木杠穿在两旁的环内可以抬着搬动。神坐在两个基路伯(天使)上,好象是神的宝座。此词的正确译法应为“盖”。这个盖和其上的基路伯,用来盖在约柜上,也是神的荣光降临的地方。大祭司在这里一年一度为民赎罪,神与人在这里相会(出25:22)。

16:5 本节至10节所讲的为全民赎罪的祭,要用两只公山羊。大祭司要为二羊抽签,可能用乌陵与土明来决定哪一只献祭给神,哪一只归与阿撒泻勒,阿撒泻勒指旷野的一个地名。归于阿撒泻勒的羊代表着按照自己意思献祭而犯罪而死的亚伦的两个儿子。指按照自己意思献祭,没有功效,得不到救赎,如同归于旷野阿撒泻勒的羊一样。按照神的意思献祭,才能得到神的救赎。。归给神的,要把山羊的血洒在至圣所,身体在营外用火焚烧(15,27节);归与阿撒泻勒的,要让牠担当一切的罪孽,送到旷野(10,21节)。在全章极其明确的记叙中,只有“阿撒泻勒”一词不知何所指。可能当日大家都明白其义,所以未作说明。一般有如下三个解释:1,作抽象的罪的“移去”或“去除”解;2,指担了罪的山羊所去的地方,为罪恶的权势所在;3,为旷野鬼魔的名字,为取得好感献羊给它。在希伯来人最神圣庄严的祭祀条例中,决不容许虚幻神话式的解释。本书17:7严格规定不可献祭给鬼魔,否定了取悦旷野鬼神之说。比较合理的解释是:“阿撒泻勒”一字的原意指全民罪愆的“去除”,属罕见的专用词,后来在以色列人的传奇作品中,把此字人格化了。不问此字的准确意义为何,赎罪日的二羊仪式确能在全会众面前生动表明他们无心犯的罪已从他们当中除去,全体人民的罪孽过犯,因着大祭司两手按在羊头上加以承认,得到完全清除。另一只作为全民的赎罪祭,杀了献给神。人的罪可由替罪者代赎(22节),有些译本因此把“阿撒泻勒”译为“替罪的公山羊”。

16:13 香的烟云遮掩法柜,好让大祭司进到至圣所的施恩座前(2节),见不到神的面,以免死亡。

16:15 本节和2节所说的圣所的幔子内,都是指至圣所,里面存放有约柜。平时祭司只能进到圣所内点灯,烧香,不能进入至圣所(出27:21);但赎罪日是唯一的例外,这就是每年的七月初十日(29节)。在这天,大祭司可以带着血进入至圣所内为全民行赎罪仪式(11节);这天因此称为“赎罪日”。

16:16 在圣经中,“赎罪”一词本身和这词在神学上的含义,是有分别的。在神学上,“赎罪”的意义很广,包括整个旧约的祭祀制度和新约中基督的救赎工作。旧约圣经,“赎罪”一词译自几个含义都是“遮盖”的希伯来字。以色列人依《利未记》的条例所献的祭物“遮盖”了他们的罪。这些祭物因此也预表了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不过,祭物不能“除去”人的罪(来10:4),只可以暂时“遮盖”,得到神的宽容(罗3:25)。神的公义要求,一直要到基督在十架上成为“挽回祭”才得到满足。

从献祭的人的立场看,献祭代表他们的认罪,也表征他们对神的信心;祭物把他们的罪担了去;在神眼中,祭物为将来美事的影儿,代表基督和他一次献上所完成的救赎(比较来10:1),从此神与人“和好”(罗5:11)。

16:20 百姓无心或无知而有的罪孽过犯,以及其他的罪愆,因着真诚的悔悟和承认,都象征性的归到这只活羊身上,担当了他们一切的罪。以色列人后期历史中,记有把这羊在旷野中从高岩掷落而死的事。慈爱的神愿意洁净人的罪,忧伤痛悔的心为祂所喜悦。

16:24 放了活羊之后,大祭司为自己和百姓献上“自己的燔祭和百姓的燔祭”。因属燔祭,献的方法前面已有详细规定,所以不作说明;但给神的那一部分,也就是祭牲的脂油,一定要留给神,焚烧在坛上。放羊的人,因为与众人的罪接触了,所以在仪文上不洁,须洗身后才可再进营。本节所提的两种燔祭为赎罪日最后的献祭,大祭司须先把进圣所穿的衣服脱去,在圣处洗身,再穿上平时的祭司服出来,才可献祭。一种燔祭用公绵羊(3节),是为自己的罪献上;一种燔祭也是用公绵羊(5节),为众人献上。

16:29 “刻苦己心”包括认罪、蒙灰、祷告,还可能有禁食。

巽文

每日活灵(286)…

音频 三分钟

「因为你们确实的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分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弗5: 5

神所赐给我们的耶稣基督,并非神所不爱的,乃是神所喜悦的爱子,却为我们捨了。神既为救赎我们而捨弃祂的爱子,因此这个救赎是要把我们救出罪恶的黑暗,进入神的光明国度里。 

如果没有救赎、就没有赦免;而赦免则是救赎在罪人身上所产生的救恩。救赎和赦免都是「在爱子里」能得着的;换句话说,我们若悖逆了基督,就不能得蒙救赎和赦免。

救赎和赦免并不是因着我们的好行为,乃是借着主的宝血,因此这是一个白白的恩典。信徒得救之后,可能还会犯罪跌倒,但基督救赎的功效并未停止,要紧的是人必须认罪悔改,才能恢复与神的亲近。

凡是一种人、事、物在人身上,能夺去人的心,代替神的地位的,就是拜偶像。拜偶像有几种,贪婪是其中之一;贪心会叫信徒在惟一的真神之外,贪图信仰上得到非份的保佑和好处。

贪心就是不知足的心态;贪得无厌的心态,会引人作出很多越分的事,以致犯罪。贪财是属灵的淫乱,因为钱财夺去了他们的心。你若爱弟兄,就不会让贪心的意念抬头,而侵占弟兄所有的,或是占弟兄的便宜。

我们有荣耀君王,并且我们在祂的管治之下。然而,那些没有悔改归向神的人,不在这位王之下,反而常常违反律法。但我们要进入神国度的子民,应当遵守基督和神的掌权。这位君王已经进到我们里面。此刻祂已住在我们的灵里。

基督徒最要紧追随的一件事,就是常常蒙主光照,这光并非肉眼可见的物质的光,乃是心灵深处一种显明的照亮、有责备的感觉,有引导指示也指明我们在某一件事上的亏欠或错误。我们里面若有这种感觉,就是主光照我们了,这时我们就当好好地接受并诚心悔改。完全顺服內住的王掌权。奉主蒙恩! 阿们!   

巽文

每日活灵(288)…

音频 三分钟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 1

我们要启悦神。我们就要把自己的身体献给主,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我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然,我们的奉献就是抽象的,渺茫的,不得具体,不能实际。神的救恩必须达到人最外面的身体才可以,否则,就救恩的效力尚是不完全。

身体代表全人所有的,身体的献上就是全人的献上。全人不仅包括我们的所是:灵、魂和身体,全人还包括我们的所有:时间、金钱和才干等。

身体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和外面的人事物连接关系,并且讲究时间和地点。所以献上身体,也包含了献上与身体相连带的时间与地点,并一切与外界的接触。我们据此得出一个结论,献上身体就是为主而活,并为主作工。

神的爱,常是圣灵用以来感动我们的一大能力。神的爱却能使一个充滿罪恶的人悔改回归、最软弱的人更坚強,也甘愿为主捨去自己的一切。

还没有一个人奉献了自己,还把身体留下不奉献给主的。从今以后,我的口、耳、眼、手、脚,都是归神所用。我们每天的生活,我们的全身体都是事奉主的。

我们献上身体,就得着自由,不再为自己打算,自己的享受,自己的前途,自己的用处掛虑;只有一件事,就是为神的目的,神的计划,神的旨意而活。

神既然已经在我们里面居住,我们就要把外面的身体也奉献给祂。我们既然靠祂而活了,祂就盼望我们再为祂而活。灵既然更新了,祂喜悅我们的身体也完全交托给祂,好叫更新的灵有一个同心的身体与祂使用。

神要我们的身体活着为祭献给祂。活祭就是说,我们的生活是向自己死而向神活。因着主的爱和主的恩,因着主荣耀的吸引和生命的影响力,我们就天天把我们一切的得失不看为重,而是让基督在我们身上活出来。

活祭就是将生命的主权交在神的手中,让神的旨意实行在我们的生活上;我们的生活若按着神的旨意去过日子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必充满了见证,就必蒙神的悦纳。

一个肯献身的人就是一个不怕死的人,他们把自己献上当作活祭;虽然活着却是一个已经献上的祭,随时都可让神使用,或杀、或烧、或栓在祭坛角上,都在乎神,我们已经奉献的人就是要事奉神,阥主意行。

我们常常热心工作,好像是事奉神,但实际上常被撒但的引诱,却是自己在暗中享受自己工作的成就,或是要博得人的称赞、人的称许、人的欢心。我们的事奉,并不在乎有多少的热心,有多少的殷勤,乃在乎我们作活祭的成分是否完全。

我们蒙恩以后,就成为神的儿女;凡我们所有的,都是属于神的,因此奉献乃是理所当然的事。

有许多人给虚荣占有了,有许多人给享受占有了,有许多人给家庭占有了,有许多人给安逸占有了,这些人只顾自己的事,对神的福音传扬没有专心,对神的工作不闻不问。每一位弟兄姊妹,若是都愿意和神同行,神所救赎的人,就不是我们能计算的了。神的工作所以不能走出去,乃是因为神还没有得着人。弟兄姊妹,我们要有向着神的心,神就能完成的旨意。奉主蒙恩! 阿们!    

查经

张保罗查经《约翰三…

音频 1 分钟

约翰三书导论 作者在这封极简短的私函中,向一位叫做该犹的人致谢。此人为教会中颇具地位的信徒,心存真理,欢喜接待基督徒旅人。 信中提到一位丢特腓,为人好说坏话,以教会领袖身分禁止信徒招待弟兄;作者嘱咐受信不可效法此恶。 信末问候的“众位朋友”当为教会中的信徒,人数不少,可见除丢特腓等少数人外,教会尚未受到异端太大影响。

一、本书作者及写作时地 教会传统承认本书和《约一》、《约二》都是同一作者所写,他就是《约翰福音》的作者使徒约翰。这三本书在用词和格式上极相似,本书和《约二》在信首都自称为“长老”,未署姓名。写于以弗所城,时在主后90年左右。

 二、本书受信人 本信是写给一位“亲爱的兄弟”该犹,对他心中存有真理,又能接待作客旅的弟兄,予以赞扬;但对教会中另一弟兄丢特腓则多责备。此人好说恶言,不担拒不接待旅行布道的人,而且禁止别人接待,凡不这样做的,就把他逐出教会。作者以前曾为此事写过一封信给教会,似乎未收到预期的功效。 该犹是一个很普通的名字,虽然在《使徒行传》19:29;20:4和《罗马书》16:23及《林前》1:14都出现过“该犹”这名字,但他到底是谁无人知道;只晓得他在这间教会中很忠心,灵性很好。

在约翰时代,传道人、先知或教师旅行传讲信息,因无今天旅舍的便利,要靠信徒爱心的接待,并安排次一程的旅行。丢特腓身为教会领袖,却无视这应尽责任,因此受到责备,但对行善的低米丢则予褒奖。 信中透露《约一》提到的异端诺斯底派的问题。作者谆劝该犹不要让影响丢特腓的恶影响他,又劝勉信徒效法善,因为行善的才是神的儿女(11节)。同节所说“行恶的未曾见过神”,似暗示丢特腓此人与诺斯底派间的勾结,但整个教会似无受此派严重影响的迹象。

约翰三书第一章 1 “该犹”:“本书受信人”条。

1:4 “我的儿女”:约翰带领归主或在他属灵教导下的信徒(参提前1:2)。

 1:5 古代交通不便,旅行艰苦,许多旅行布道的人都需要教会和信徒接待,来完成任务。初期教会以接待旅客为美德(来13:2),保罗且对此谆谆训诲(罗12:13;多1:8)。 1:7 “外邦人”为不信主的人。奉主名传道的人,不愿接受未信主者的食宿供应,免得有人以为要花钱来得到福音(林前9:18)。

1:9 “教会”:有人认为乃指《约二》1节所称的“蒙拣选的太太”。丢特腓为教会中一位领袖,似与诺斯派有来往,受其影响,不接待约翰派去的传道人。

巽文

每日活灵(286)…

音频 三分钟

「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10: 13

我们因着相信并仰赖主耶稣,因此向祂开口出声求告,以致给我们带来救恩。人虽然不能看见主,但能求告主的名。求告主的名,就求告主自己。

祂是万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祂不但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祂将来还要救我们。因此,我们不但要在蒙恩得救以前求告主名,也要在蒙恩得救以后仍时常求告主名。

主能、主也愿拯救我们脱离各种各样的困境,因此当我们觉得有需要仰赖祂的帮助时,尽管坦然无惧的开口求告主名。我们只要承认祂优越的主权 – 口里认耶稣为主,接受祂复活的荣耀事实 – 心里信神叫祂从死里复活,并且按祂的名所包含的丰满意义而求告祂 – 求告主名,就必有分于祂奇妙的救恩 – 就必得救。

求告主名应当是每一个信徒生活上的特征与标志;世人靠自己的聪明才干,但我们靠主的恩典和祝福。

我们与所有在各处求告主名的人交通。这说出他的交通不受一处地方的界限;只要是在主名下的,我们都乐意交通。我们真是一个没有宗派之灵的人。

属灵的原则应当适用于各个不同的地方,因为无论就我们原有的旧造或得救以后所得的新造来说,各地信徒和教会的情形和问题大体上都是一样的。基督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我们众人既共同享有这样一位基督,就没有彼此相分的必要。所以应当彼此相爱。

耶稣的名是给我们呼求的。祷告是一回事,呼求是另一回事。我们许多人经历过祷告,却少有感动。然而,我们呼求耶稣五分钟,我们就被激动。试试看!我们许多人能见证,我们按老路祷告,有时把自己祷告得睡着了。但呼求主绝不会使我们睡着,反而会激动我们。扫罗从耶路撒冷到大马色去,捆绑一切呼求耶稣之名的人。要捆绑一切呼求耶稣的人。借着这一节我们能看见,早期的基督徒是呼求耶稣的人。每逢他们祷告,他们就呼求。他们呼求耶稣的名,那成为认出他们的标记。奉主蒙恩! 阿们!    

巽文

每日活灵(285)…

音频 三分钟

「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借着我们神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林前6: 11

信徒身上罪的洗净后、成圣和称义,乃是在得救的时候,就蒙宝血洗净,再没有留下从前犯过罪的痕迹;又被分别为圣归于神,而成为圣徒;同时因信称义,在神面前成为义了。这些都是『已经』完成的事实。

神的儿子不单为我们受死,并且也为我们复活。祂的死,解决了人和神之间一切的难处,使我们不再与神为仇为敌,背弃神,而得与神和好;祂的复活,将神的生命分赐给我们,使我们能凭这生命而活,并且渐渐成长以致得救。

爱慕神的话乃是基督徒成长的先决条件;神为着使我们的灵命长进,就在我们里面给了一颗爱慕主话语的心。基督徒,并不以研读神的话为沉重的负担,而是享用神的话,越读越觉滋润、甘甜、满足。

基督徒的一生,需要神话语的供养,这是「理所当然」的食物,使人在恩典中,健康地长进。神的话透过我们心思『合理的』领会,能转变为滋养灵命的『奶』,使灵命渐长,因此我们须按着正意分析神的话。

我们灵命的成长,和我们得着完全的救恩密切相关;现今忽略追求灵命长进的基督徒,将来必会受到极大的亏损。我们不能以「仅仅得救」为满足,必须继续不断的追求,追随主;期能得着主所要我们得着的,就是完全的救恩。

我们所信的基督不是已经死了,乃是永活的主,如今就活在我们的里面,带着我们活出新造的生活。我们需要天天在祂的生命里得救,脱离许多消极的事物,包括罪的缠扰、世界的吸引、私下的慾望等。

圣经中将成圣和称义放在一起叙述时,通常是先提称义后提成圣;凡是与我们蒙恩的地位不相称,会显出任何不洁、不圣、不义的倾向的事,我们都不可作。

耶稣的名已经赐给我们,我们也被洗净、圣别并称义。我们是被罪玷污的人,在耶稣的名里并借着神的灵,得了洗净、圣别并称义。

耶稣的名联于那洗净我们、圣别我们、并称义我们的人位。这不仅仅是道理或理论,乃是实际。当我们信入耶稣的名,被放在耶稣的名里,我们就被放在复活的人位里,也就是被放在圣灵里。这圣灵洗净我们、圣别我们、并称义我们。我们已分別为圣、永住在基督里。奉主蒙恩! 阿们!    

 

巽文

每日活灵(284)…

音频 三分钟

保罗说:『约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诉百姓当信那在他以后要来的,就是耶稣。』【徒19: 4

当人不明白或尚未悔改得救时所受的浸,是毫无功效,应当在明白后重新接受更正的浸。约翰给人施洗,是强调人有罪,乃因他们的心思远离神、背向神,所以必须『悔改』- 意即将心思转回归向神。

悔改的浸礼是引领人转归基督;奉主名的浸是叫人实际地享用主里的丰富,并且有份于基督的身体。圣灵的恩赐是与基督的身体发生关系的,借着受浸有份于祂的身体,然后才可以得着圣灵的恩赐。

信徒受浸是一件庄严的事;真实的受浸乃是经历与主同死同复活,也是归入主耶稣的名里,得以享用祂名里的丰富。信徒是受浸归入主耶稣的名下,而不是归入任何属灵团体或属灵伟人的名下,切不可高举任何『会』或『个人』,以免触犯了基督的主权。

约翰所行的浸礼是属于启蒙性和预备性的,使人感受到福音的需求,引领人相信那在他以后来的耶稣基督;人惟有相信祂在十字架上流血救赎的死,罪才能得着赦免。

保罗并未把『约翰的浸』批评得一无是处,反而肯定它的功用,从而引导人追求更高的层次。觉悟到自己有罪,这是宗教生活的第一步;但若仅止于此,或想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善的话,当然不可能。悔改的心必须加上完全相信主,才会在基督里有无穷喜乐的人生。

基督徒的受浸,是重在与基督的联合,不但包括消极方面的埋葬,即与基督同死;也包括积极方面的复活,即与基督同活。约翰的浸,则是领人相信能力比他更大、即将要来的那一位,仅重在消极方面的对付,藉浸入水中,将已往离弃神的罪行,作个结束,所以又称作『悔改的浸』。人来受约翰的浸礼,是向他承认自己的罪,而罪的工价乃是死,所以是借着受浸宣告自己只配死。

祭司竟穿骆驼毛的衣服,这对宗教的头脑特别是个重击,因为按照利未记的规条,骆驼是不洁净的。此外,他不住在文明之地,而住在旷野。约翰的用意,是要引进神新约的经纶,这经纶单单是由基督和生命之灵所构成的。奉主蒙恩! 阿们!    

查经

张保罗查经《约翰二…

聆听 1 分钟

约翰二书导论

作者以长老身分写信,把《约翰一书》中的主要教训,用这封短简扼要告诉受信人,并劝告接待传虚假道理的旅客,免得在他们的恶上有份。 受信人被称为“太太”,一般相信当为小亚细亚的一间教会。信末提到“蒙拣选之姊妹的儿女”或为作者所在地教会的信徒,代他们致问候之忱。 

一、本书作者 本书及《约翰三书》与《约翰一书》在用文字、为文风格、思想及性质上极相似,当出自同一作者之手。写信的人在函自称为“长老”(约二1节;约三1节),早期教会传统咸认此书为使徒约翰所作,使徒自称为长老早见于彼得书信中。
 

二、本书写作时地及受信人 《约翰二书》及《三书》均极简短,字数刚够一张羊皮卷容纳,相信均写于以弗所城,时在主后90年左右。 信首有“给蒙拣选的太太和他的儿女”,许多圣经学者认为“太太”当指某一教会和其属灵儿女;但也有人主张受信人为一名叫凯丽雅的女子,(希腊文的“太太”为karia)。受信人的问题迄未完全解决,近年来的研究也无何新发现可供参考。

三、本书特色 受信人为谁虽难确定,但书信内容则极明白。假教师已潜入教会,引诱信徒;约翰劝勉信徒力守从父神所受的命令,特别应彼此相爱。他警告信徒防备假先知,因为这些人不信基督成为肉身来到这世界。诺斯底的异端在信徒中制造混乱,作者要信徒不要接待这些迷惑人的人。

《约三》和本书虽写给不同的读者,用词遣句非常相似,信首的话几乎完全一样;作者在二信中都对受信人灵性的进步表示欣慰,二函的结语也相似。

约翰二书:第一章

1:1 使徒约翰晚年可能在以弗所教会中负责监管的工作,是作长老的职责;彼得也有过类似的职事。“蒙拣选的太太”:“太太”可译“女士”或“夫人”,可指一女信徒;“儿女”就是这位女信徒所生的子女。13节的“姊妹”是她的姊妹,也可指当时某一教会;“儿女”为这间教会中的信徒。依此解释,13节的“姊妹”是另一间教会(可能是约翰所在的以弗所教会)。

1: 6 爱与遵守神的诫命是分不开的;遵守神的命令是爱神的表现,也是基督徒的标记。 主耶稣的新命令是叫信徒彼此相爱。

1:7 本节至11节谈到当时的异端诺斯底派的谬说。作者郑重指出此派“不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是迷惑人的敌基督(看约壹2:18)。他指出这些假教师越过基督的教训,心中并没有神。基督是道成肉身,耶稣就是基督,他劝勉信徒常守这教训。

1:10 传讲异端教训的人,也利用信徒接待旅客的便利,旅行访问。作者劝信徒不可接待他们,供给食宿,以免在他们的恶行有份,支持赞同所讲的虚假道理。 这里包含了一条今天支持教会事工的奉献原则:我们应求神给智慧能分辨是不是出乎神,以免在他们的恶上有份。

1:12 用纸墨笔之于书,在当日文盲众多而纸笔不方便的时代,只能记录或报导相当重大的事,不象今天印刷媒介发达,几乎人人可作自己的出版人。约翰时代,蒲草制成的纸已出现,但仍价值昂贵。此处提纸,可见羊皮卷之外,纸已采用沟通媒介。比较《提后》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