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活灵(282)…
音频 三分钟
「惟独祂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祂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很动摇。」【诗62: 2】
神的亮光带来了人的拯救;而拯救之所以临到人,因为神就是「亮光」。
神的「亮光」照亮我们,不但叫我们知道自己在黑暗,更驱散我们心中的黑暗,拯救我们脱离那罪恶的黑暗。人若不认识自己罪的黑暗,就不会觉得需要光,也失去得着神的救恩;当我们认识到自己黑暗的罪恶之时而悔改,神就会施行祂的拯救。
不敬畏神的人什么都怕,怕人、怕困难、怕失败、怕疾病、怕死亡;敬畏神的人却什么都不必害怕:因为「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我还惧谁呢」?
在危急之中,大卫不是慌乱地想办法、找出路,而是默默无声,专等候神。因为神百姓的救恩从神而来,祂是我们的磐石,我们的拯救。
在仇敌面前,如果我们只是求神消灭仇敌,还会有新的仇敌出现;但大卫却是求神「把我安置在高处」,让一切仇敌都够不着他。同样,如果我们只是求神挪走礁石,后面还会有新的礁石阻挡前路;如果神提高了我们生命的水位,后面的礁石就不再会成为我们的难处。
先求神将我安置在高处,我们的心才会默默无声地等候神的帶领。无论环境中有多少难 处,都能在磐石、高台上平静、安宁地专等候神,心不至大大动摇。
主不是带领百姓脱离暴政的王,而是拯救百姓脱离罪恶权势的王。
我们要对主耶稣信而顺服,是得蒙救恩的必备条件;谁肯甘心作祂的子民,让祂作王掌权,谁就会从罪恶里被拯救出来。
主耶稣的拯救,不是局部的拯救脫离困境,乃是完全的拯救;脫离死亡的毒钩,并赐给我们复活的生命。
耶稣是救主,是拯救我们脱离黑暗罪恶的那一位:脱离我们的罪,脱离火湖,脱离神的审判,并脱离永远的定罪。祂是救主。祂拯救我们脱离神所定一切的罪,耶稣被釘十字架,流出宝血洗淨我们的罪。使我们能与神和好。感谢主,我们应当时时数算祂的恩典。
耶稣不仅是救主,祂自己也是我们的救恩。“主耶稣,来作我的救恩”。我们信徒不领悟我们多么需要蒙拯救。每天、每时、甚至每刻,我们生活在世界的大染缸里、罪恶充満遍地;唯独祂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祂是我的高台 – 我必不动摇。奉主蒙恩! 阿们!
张保罗查经《启示录…
聆听 5分钟
导论
一千九百多年前,在南欧爱琴海,距小亚细亚西岸不到八十公里的拔摩孤岛上,年已老迈的使徒约翰因忠于所写,为罗马皇帝豆米仙放逐来此。被囚十八个月中,受圣灵感动,看见奇瑰宏伟、如潮涌至的异像;有的美丽如诗,有的恐怖如黑夜;但一一见证基督信仰的真实,基督和教会最后会战胜一切的邪恶。 作者,一位为基督受苦最长久的人,把所见到的景象和所包含的警告与鼓励写了下来,抄送给小亚细亚的七间教会。这些书信因为是耶稣基督的启示,就叫做《启示录》,列为《新约》最后一本书,宣告神的公义与严正,与主要讲神慈爱和宽容的福音书及使徒书信,构成一个完整而全备的关于神和祂永远计划的启示。
全书以基督为中心,许多事物都以“七”这个完全的数目为一组,有系统、有秩序地展现。书中人、物描绘均用象征手法,读来如“谜语”。最后新天新地出现,万物更新,在基督的荣耀中,人类的苦痛、瑕疵全脱,胜利进入永恒之城。信徒今天的患难只是黎明日出前极短暂的黑暗,因我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份”。
这是新约中出名难懂的书,却最值得下功夫去研究。凡愿藉祷告,谦卑阅读,又能从大处远处来看的人,当可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信息,从所记下的见证中得到鼓励、启迪、力量和确切的盼望(1:3),知道们等待我们的将是一个没有眼泪、痛苦、刀会打成犁头、豺狼可以和绵羊同居、煦和一片美好无比的天地。
时代的信息 《启示录》写在一个教会的成长与发展受到双重压力的时代:一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富裕,带来道德的混乱。基督信徒生活在追求物欲的人群中,灵性健康难免不受污染;一方面是罗马皇帝权力横跨欧、亚二洲,醉心攀登上帝地位,强迫人民膜拜。 本书作者,象历代的先知一样,面对人性的加剧堕落和社会对神日甚亵渎,发出勇敢的呼声与斥责,要人清醒过来,归回创造宇宙万物与人的唯一至圣神。《启示录》是圣经正典最后一卷,为神有关人类未来的启示的高潮与极峰,必须与本书以前各卷一同来读,才能全面且完备地认识神和祂旨意与计划。《启示录》因此以同样严厉的声音向现代人的良知说话:人若不自洁,继续行“可憎与虚谎”的事,地上永难有和平,人心永难有安息,美丽的新天新地永远与他们无份(21:27)。 本书因此是时代的信息,向古代也向今天的人发言,提出紧急的警告。
二、本书的性质 《启示录》在圣经和教会传统中,地位特出,讨论与诠释的书甚多,而解释的方法也分歧颇大。我们看未来,正象保罗所说,“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有如猜谜,因为我们所知有限,甚至全不知道(林前13:12)。究竟哪一种解释正确,或者没有任一种正确,只有“到那时”才全知道。 本书到底是怎样一本书,1章前五节已说明白。它是“启示”,是神的默示,把快成的事指示人(1节);它是“预言”(3节),宣布神对人的要求,在祂的恩典和刑罚中,人应走的道路;它也是书信(4,11节),是教导的信,用文字来晓谕。“启示文学”为犹太人著作中特有的一类,目的是传达神对人类历史演进的旨意。旧约《但以理书》为此类写作的第一本。 启示文学喜用极富色彩的诗歌之类形像手法来表达。例如《弥迦书》(启示录1:3-4)描写耶和华步出祂的居所时说:“众山在祂以下必消化,诸谷必崩裂,如蜡化在火中,如水冲下山坡”。这种象征性的描写,其笔法有若现代的社会讽刺漫画,将一个批评社会现状的信息用具体人物来表达,有时狮身人首,或兽首人身,讽喻人物,笔法夸大,形状怪异,以加强信息效果。熟悉社会背景的读者,极易明白,发出会心微笑。《启示录》有系统地使用象征手法,用以描绘事物,所用形像,对现代读者或觉怪异、陌生,但相信一定为当日教会所熟悉(例如星代表天使,灯台为教会,大淫妇为巴比伦〔或指罗马〕,天上的耶路撒冷为羔羊的新妇等),约翰虽采用其他启示文学的同样描写手法,但他用自己的真名发表。他写的《启示录》不同其他,因为这是他“被圣灵感动”而写,是主基督亲自对他说话,把他“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
他写的场面空前宏伟,人物空前众多,许多是他自己从未见过的,却能写得有次序,有系统,栩栩如生;完整若天衣无缝,气势磅礴如大海,以约翰一人之力曷克臻此?但他将自己献出(“仆倒在他脚前,象死了一样”,启示录1:17),终能写下掌握历史的主所展视给他看的惊心动魄、震荡古今、关乎人类命运的永远计划。 《启示录》把未来启示给人,是为了一个极其庄严的使命:把未来的事揭示,当作警告,要人注意,不再陷在罪中;也是对遵守正道的人的鼓励,能保持所信,等候那日子的到来。圣商灵修 | 精神不倒,灵魂不屈!
三、本书内容和结构 《启示录》记有四个大异象,每个都以“我被圣灵感动”开始,每个异象都在不同的地方展现,以基督为异象的中心,一个比一个紧迫,直到神伟大的计划全部展现。
第一个异象(启示录1:9-3:22),记下基督给七间教会的话,称赞它们的长处,责备它们的弱点,要求它们竭力进到完善。
第二个异象(启示录4:1-16:21)讲七印、七号和七碗,是神审判为罪恶所充满的世界的记叙。
第三个异象(启示录17:1-21:8)描写巴比伦的毁灭和其中的罪恶社会、宗教及政府的倾塌,胜利的基督击败那兽及其军队。
第四也就是最后一个异象(启示录21:9-22:5),是神的圣城的建立和人类永恒的归宿。 本书开头有一段简短的引言,宣布写此书的原由,记下作者的问候,还有对基督的颂赞(启示录1:1-6)。接上为两个简短的预言,点出本书题旨:1,基督降临;2,地上万族哀哭(因祂施行审判,启示录1:7)。 本书结尾,劝勉基督徒儆醒等候基督再来。
-
本书作者及写作时地 本书一开头就写下了作者的名字,他是耶稣基督的仆人约翰。我们把研究本书作者的各种著作和说法详细按核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启示录》的作者就是《约翰福音》和约翰三封书信的同一约翰。他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的兄弟;他是使徒,与耶稣一同生活过,亲眼看见祂的死和复活。写此信时,他恐怕已是耶稣当日门徒中仍生存的最后一人。其时为罗马皇帝豆米仙(任期81-96年)迫害教会期内,故此书当写于主后96年左右。给七教会的信中所描写教会其成熟情况,以及书中刻划的罗马帝国的光景,与第一世纪最后十年的状况十分符合。地点为老约翰因信仰而遭放逐和囚禁罪犯的拔摩孤岛,但也可能是以弗所城(约翰释放后居住的地方)。
-
五、 受信人 本书写明是给罗马帝国亚西亚省的七间教会。在地理上,该省位于今土耳其的西部。七间教会所在城市,都在沟通南北的大道上,送信人很容易沿大路把此信送达各教会。约翰写此信时,该省尚有其他教会;只写给七间或因适为约翰晚年所牧养的教会,也可能各具代表性,每一间教会代表一种发展的类型。也有人解释,说它们分别代表基督教会发展的七个时期,或者教会的七个层面。 我们可以深信的是:作者约翰一定熟悉这些教会,其中信息也是为当日其他教会和今天的所有教会而写。
-
《启示录》四种主要解释方法 ,综合起来可分四大路线,它们分别是:
-
1,《启示录》为使徒约翰以前历史上已发生的事的描写,特别是第一世纪末期罗马帝国的情况,藉异象和图象来描绘,以避逼迫教会的异教徒的注意。
-
2,《启示录》为教会整个历史进程的描写,始自写作时,到新天新地达到高峰。其中所讲的人物与活动都是人类历史已发生和将发生的事件的写照。
-
3,《启示录》为将来事件的预言,启示录1:19提到三种事:所看见的、现在的,和将来必成的。“所看见的”为约翰当时见到的情况和基督(启示录1:9-19);“现在的”指亚西亚省的教会或它们所代表的教会时代(启示录2:1-3:22);“将来必成的”指随同基督再来及圣城的建立发生的连串大事。
-
4,《启示录》为善与恶斗争的描写,每个时代都出现,不属任一历史时代,说明善终必战胜恶。 本书虽有各种不同解释,但其包括的真理并不限于任何一种解释中;而大部分圣经学者都认定这本书讲的是将来的事。凡是愿意谦卑地用祷告阅读此书,而又能不拘泥于字面,从大处远处来看它的人,都可接触到本书所要传达的信息,从作者的见证中得到鼓励、启迪和力量;在世界黎明出现前的时刻中,有信心度圣洁生活,并见证复活的主。
在主里没有拒绝, 只有接纳;
在主里没有攻击, 只有包容;
在主里没有分争, 只有合一;
在主里没有伤害, 兄有扶持;
在主里没有咒诅, 只有祝福;
在主里没有冷漠, 只有温暖;
在主里没有绝望, 只有盼望;
在主里没有仇敌, 只有相爱;
在主里没有忧伤, 只有快乐,
在主里没有骄傲, 只有谦卑;
在主里没有歪理, 只有真理;
在主里没有偶像, 只有基督;
在主里没有嘲笑, 只有尊重;
在主里没有论断, 只有关怀。
天父 – 最好的牧者,
耶稣 – 最好的标竿,
圣灵 – 最好的引导,
福音 – 最好的盼望,
十架 – 最好的道路,
家庭 – 最好的祭坛,
教会 – 最好的学校,
感恩 – 最好的宣言,
赞美 – 最好的音乐,
聚会 – 最好的成长,
苦难 – 最好的祝福,
跟从 – 最好的训服,
虔诚 – 最好的敬拜,
圣洁 – 最好的装饰,
身体 – 最好的殿宇,
喜乐 – 最好的良药,
爱心 – 最好的造就,
敬畏 – 最好的天赋,
见证 – 最好的生活,
传道 – 最好的工作,
祈祷 – 最好的交通,
儆醒 – 最好的预备,
忠心 – 最好的尊荣,
天国 – 最好的归宿,
永生 – 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