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194 商业… 19 12 月, 20211 3 月, 2022 by Tong, Peter 🔊 Listen to this 需 2 分钟 商业1.0时代 思维——利润差价 载体:实体产品 市场:卖方市场 这个时代大概是从改革开放开始一直持续到2002年,这是一个“产品”相对短缺的年代,此时劳动力充沛又廉价、资源的开发效率较低、人们的需求也很粗放。 因为社会需要产品去填充至各个角落,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就很重要,负责“生产”的就是各种工厂,负责“流通”的就是各种经销商、批发商、实体店、各种商家等等。 上世纪90年代的老家(安徽北部)的集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事发生:有一些勤快又精明的人跑到浙江的工厂里去批发一些面料、被单之类的摆摊来卖,然后每次都被一抢而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看到这么漂亮的东西感到很新鲜啊,而且物美价廉。 所以供不应求的状况决定了整个市场是“卖方市场”。这个阶段财富的核心关键词是:差价。工厂赚取的是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差价,商家赚取的是产品从“原产地”到“目的地”的差价。当然,他们都大大的促进了商品的流通,维系了商业繁荣,支撑起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财富。 既然是“差价型”思维,商人比拼的就是消息的灵通性。比如浙江温州人就从做小生意开始,在全国各地不断来往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各地的产品价格行情。因此他们迅速在全国各地渗透,成了中国第一批经济弄潮儿。 而其中一部分温州人不再满足赚差价,他们开始从家庭作坊做起,自己生产各种产品,(以轻工业、快消品为主),慢慢就发展成了工厂。工厂再形成工厂群、然后就是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中国制造业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什么时候呢?一直持续到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进入下一个时代: 商业2.0时代 思维——单品海量 载体:传统互联网 市场:第三方市场 从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刻起,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注定要被改写。 从2003年开始,中国就在逐渐进入电子商务时代。此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依然没有变,但是“消费”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这时各种第三方电商平台产品(包括价格、质量)在你面前呈现的一览无余,它彻底撕裂了“人为”和“区域”制造的差价信息,再加上交易的信息化和物流快递的发展,商品流通的却更快了。 而此时中国实体店30年的发展,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于是一大批单纯靠“信息不对称”来赚取差价的店家被淘汰了。 然而,一批人倒下,就必然会有一批人站起来,这是铁律。而且当时开“网店”是免费的,成本几乎为零。于是第一批从“实体店”转型到“网店”(最初的淘宝店主等)的人,都是最懂这个时代的人,理所当然的收获了财富。 由于电子商务不受现实空间限制,所以很容易产生边际效应(即:产品销量越大成本越低),所以很适合“单品海量”的产品,商家们最喜欢的就是“爆款”产品。 此时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由于第三方平台主导着流量和排名,“卖方市场”迅速变了“第三方市场”。“谁主导市场,谁就在分钱”,这也是个铁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商家并没赚多少钱,却把阿里巴巴/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养肥了。 但是电商时代的商品都是大同小异的,消费者比价太容易,导致价格战越来越激烈,“网店”只有不断的促销、刷单才能产生交易量,所以“网店”的成本不断攀升。最终,电商又把大家带入了价格战、同质化的怪圈。 此时还有一个变化在发生:由于产品一直还在加速生产,已经由“短缺”步入了“饱和”阶段。当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必然开始挑三拣四。这也就意味着一种微妙的变化又将发生了! 商业3.0时代 思维——增值服务 载体:产品增值 市场:买方市场 随着市场上的产品越来越多,产品开始出现“过剩”了。这就是“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件很可怕的事。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无论是什么产品,都急于出手,反正你不卖有人卖,你不做有人做。 所以这个阶段一定有很大传统工厂要倒闭,很多粗放式的生产方式都被淘汰。 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此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那就是大家的消费水平也在升级。也就是说传统方式生产的产品,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 以前人们的需求是如何更加快捷的找到产品,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而如今产品已经足够丰富、足够多,而且都在打折促销。人们的需求升级成了如何找到“好产品”,或者说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产品,这就是眼下的状态。 所以,那些能给大家带来“价值”的产品,仍然是短缺的。这就需要我们需要给产品增值,水木然认为大概有两个方向: 第一:纵深化。将产品的某种功能做到极致,越来越聚焦、越来越专注,就服务特定人群,引领行业的不断细分。 第二:定制化。给消费者量体裁衣,走个性化生产路线,今后的产品不再是一整齐划一的一刀切模式,这也是工业4.0时代的生产特征。 以上两个方向会导致市场的分化,所谓市场分化就是说:市场“大一统”的时代正在结束。 今后的产品很难再有统一的标准,这一群消费者喜欢的“产品”跟另一群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是完全不同的,多元化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 大家彼此之间将完全搞不懂对方在搞什么,当然了我们也不需要懂。你只要生活在属于你的世界里就可以了。 而由于商业的细分,商家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的情况将越来越少了,都属于“闷声发大财”型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商业重心已经转移到消费者这一端,“第三方市场”主导的市场正在变成“买方市场”。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圈自己的消费者,最好的切入点就是需求,一切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以前是先做产品,再去找消费者;今后是先找消费者,再去定做产品,这完全是倒施逆行的逻辑! 我们终于发现:商业的核心最终从做“产品”切换成了聚“群众”。 而按照“谁主导市场,谁就在分钱”的定律,此时消费者将大大受益,并且有权分得产品利润的一杯羹!进而言之,谁拥有聚合消费者的能力,谁就掌控了未来商业。 所以,下一个时代又到来了! 商业4.0时代 思维——号召力 载体:社交媒体 市场:信用市场 马云曾说:“如果说中国还有什么红利没有被发掘的话,信任、互信是最大的未开发财富。” 的确,中国未来还有一波最大的红利:社会信用关系的重建。 为什么这样说呢? 之前,第三方平台的特点是“强信息、弱关系”。比如淘宝、大众点评,都是在强调商品信息的正确性、公开性,但是平台上的消费者之间的联动比较小,由于消费者过于分散,只能任由平台发号施令。哪个商品做活动了、哪个商品能上首页、哪个商品必须得下线,都是第三方平台说的算。 但是社交媒体已经让大家进入“弱信息,强关系”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IP、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而且彼此联动性很强。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大的来自于“分享”,而不是“告知”。 正如 我们上面所言,既然商业核心机理从“物以类聚”过度到了“人以群分”。那么今后消费者也必将从分散走向联盟。作为一个消费者,今天你不主动把别人团结过来,明天别人也会把你团结过去。请记住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谁主导了消费者,谁就主导了市场,谁就能来分钱。 看看现在的淘宝吧,排名靠前的店铺机会都被“网红”把持了,再看看现在的大V、女主播、自媒体、各种小众品牌的崛起等等,都是这种特征的直接反映。 为什么直播可以成为当下最流行的模式?因为直播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信用”。 在之前的图文时代,商品的形象往往靠的是商家的P图能力,尤其是电商/微商等平台,我们看到的商品,往往都是被美化的,所以我们买的很多商品都和图文展示的不符。 但是在今天的直播时代,我们可以全方位的/实时的看到产品的最真实面目,任何美化都是苍白的,这是根本的区别! 随着5G和视频媒体的发展,一切都是变的可视化,直观化,未来我们每个人必须有足够的勇气直面你的消费者,你的观众。 商品已经从“图文时代”升级到了“直播时代”!那种在商品面世之前,需要先偷偷躲起来P图,或者用文案去渲染产品,拼命去做营销的时代一去不返了;那种自己躲起来反复剪辑和修改内容的时代,也一去不返了。 除此之外,图文时代消费者需要看评论,需要问客服,而直播时代则可以直接互动,是全民共同参与的公共活动,随时提成各种质疑,商家必须实施解答,只要有问题就是无法回避的。 未来最好的营销是内容,最好的内容是产品,最好的产品则是信用。 对于未来每个人来说,信用会变的格外重要。比如李佳琦有几千万粉丝,这些粉丝都信任它推荐的东西,随便推出一个产品都会被哄抢,他2019年的收入超过了中国60%的上市公司(2307家)的年净利润,最近又传出他在上海购买价值上亿豪宅的新闻。 一个传统企业,一年要做10亿元销售额,至少需要1000名员工; 一个互联网企业,一年要做10亿元销售额,至少需要100名员工; 而一个超级个体,一年要做到10亿元销售额,只需要10名员工; 随着个体的不断崛起,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个体进化成超级物种。 也因此,未来将有海量的小众品牌崛起。过去10个亿的市场规模是由50个客户构成的,未来10个亿规模市场将是由2千个客户构成的。 未来这些中小品牌将非常专注聚焦于某一品类,具备垂直打通、纵向整合的能力。比如从原料来源、设计开发、到生产营销,再到客服、后期维护。而且他们的背后可能不是一家工厂,可能是有一个工厂群,但是能随时被他们整合。 其次,这些小众品牌将非常善于对人的聚合,他们用内容和用户建立起强关联。当然,他们懂得如何更好运用群众的力量,每一句话都蕴含了发动群众的艺术。 商业依然还会继续进化! 商业5.0时代 思维——无形产品 我们都知道:淘宝上的东西够便宜了吧?已经无限拉低了各种快消品的价格。但是拼多多的上面的东西更便宜,淘宝上卖19.9的,拼多多上面可以卖到9.9! 我在义乌有不少朋友做生意的,他们都是在各个平台卖货,熟悉各种平台的利润率,就非常直接的给我说:如果淘宝上只有2毛钱利润,那么拼多多上只能有五分,甚至很低都是0利润,乃至亏钱…… 淘宝/拼多多先后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它们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无限拉底商品的利润。 《国富论》里说:利润降低不是商业衰退的结果,恰恰相反,这是商业繁荣的必然结果。 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平台诞生,未来无论我们做什么,总会有其它平台或者商家跳出来,卖的比我们更便宜。 互联网的根本价值,就是让人人皆可参与,也就意味着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充分,而当竞争绝对充分的时候,一切利润都会无限接近于0。 什么是有形的产品呢?看得见的,可以对比的,有标准的,都是有形的产品。 因此,未来商业的最好出路,是不靠有形的产品赚钱,而是用背后的无形的服务赚钱。未来有形产品的利润越来越趋近于0,而无形的产品的利润趋近于无穷大! 举个例子:美容产品的利润越来越小,但是美容的过程的利润越来越高;汽车的利润越来越小,但汽车的后服务利润越来越高;书本的利润越来越小,但是读书会的利润越来越高,等等。 未来真正的生意表面上看都是不赚钱的,甚至是亏本的,但是商家却设置了隐形的路径,通过无形的产品或服务在赚钱。 千万不要只迷恋产品本身了,我们早就进入产能过剩的时代了,这个社会早就不缺产品了。 未来我们缺少的是什么?是精神指导,是帮助选择,是学习,是陪伴,是宽慰,是放松娱乐,是身份属性,等等这些无形的东西。 人类的物质越发达,人类的精神就会越迷茫,人越迷茫,越容易对无形的东西如饥似渴,比如精神认同,心理的抚慰等等。 深谙大众心理,善于从人性上影响大众,将是今后最重要的商业能量之一。 消费者想要的既不是好产品,也不是价值,而是各种情绪抚慰, 因此千你只要讲好一个故事,能抚慰好他们的心灵,他们就会趋之若鹜。 一切商业的秘诀,都在人心/人性里。大家要记住一句话:高手都在讲故事,笨蛋才在讲道理,世界上最高明的行为莫过于通过故事影响别人。让大家活在希望里,而不是活在现实里,就是商业的最高境界。 未来的一切商业竞争,都是抢占“大众心智”竞争。谁占领了社会认知的制高点,谁就能成为金字塔最顶尖的人。 但是这还不是商业的最高境界,商业依然还在发展! 商业6.0时代 思维——算法 这两年最火的平台当属抖音和今日头条了,它们的出现彻底颠覆了BAT的传统互联网格局,那么它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呢? 答案是两个字:算法。这两个平台有一套非常高明算法推荐机制,它们能根据你的阅读习惯识别你的标签,算出你内心深处的癖好,你越喜欢什么,就疯狂给你推送什么,这也叫Ai推送(人工智能推送),显然这套推荐机制更符合人性,无限顺应了人性,所以越来越火。 按照我们在5.0时代的分析,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物质产品,而是精神产品,我们周围的物质产品越来越多,免费送上门的也东西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大家更需要的是精神寄托,是灵魂的安放,显然抖音和今日头条的内容属性将占据我们更多的时间。 因此,未来所有的商品都将沦为“信息”的附庸,未来的商品都将隐藏在各种信息流里。 更重要的是,传统互联网其实大大加剧了贫富的差距,比如微博和微信的时代,你创作的内容受欢迎,就会吸引粉丝你吸引的粉丝越多,内容传播就会越广,从而又帮你带来更多粉丝,然后可以收广告费,这就是叠加效应,也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当你有一定资本的时候,你可以有撬动更多资本,而最后所有好的资源都会往你身上聚集。但是算法推荐的时代,这个逻辑就不存在了,算法机制使你的内容传播量和粉丝量没有必然关系,比如你的内容发布之后,先推荐给200个的标签相符的人,如果点赞率、阅读完成率都不错,就继续推荐给2000个人,如果还不错,就再推荐给20000个人…… 也就是说算法就可以将一个之前的原始积累不断归零,这对于新人来说就是最公平的,同时又鼓励那些“旧人”不断努力,不要停留在过去的辉煌里,过去的成就也无法成为你的跳板,每个人的价值只取决于你当下创造的价值,我们永远只能用当下的内容说话。 “算法推荐”的精髓就在于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才华,是各尽其才,各归其位。它会在无形中平衡每个人的阅读量,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会把资源都集中到某几个大V身上,算法就是那个无形中的“道”。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里说:“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意思是:天道的逻辑是削弱强者,赋能弱者,而人道是逆天而行,越强的越去巴结,越弱的越要被踩挤,唯有天道才能劫富济贫。 老子应该想不到,他2000年前描绘的大道,被我们后人用这种形式表现了出来。 在算法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异会越来越小,因为算法会自动平衡资源的分布,未来一定是一个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时代。 大家思考一下,如果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没那么大了?将会发生什么事? 在之前,我们每遇到一个人,首先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往往是这个人的身价,因为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财富的区别。所以我们一定会不由自主的思考这个问题。而一旦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小了,我们思考的问题一定不是这个人有多少钱,而是这个人有什么特征?是什么标签?跟钱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在人和人之间财富差距越来越小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特征差异会越来越大,因为未来每个人身上的标签将更加清晰。比如,唱歌,跳舞,写作,表演,科研,律师,医生等等。 未来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再是财富的区别,而是价值标签的区别。 c3.134 10条家规 c4.195 疫情反复经济 petertong Related articles 赚钱的40…一份价值主…美联储血洗…房地产未来…c7.七种…商标与lo…企业全流程…孙正义看未…通胀,还是…在疫情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