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186 滨海城市缺水

c4.186 滨海…

需 2 分钟

如果说海滨城市深圳缺水,可能很多北方的朋友会惊掉下巴。其实,海水和淡水是两码事,这个常识就不用说了。

事实是深圳真的缺水了,而且不止是深圳。

看看新闻:广东省政府已发出抗大旱、抗长旱动员,珠江防总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广东省水利厅启动水利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并压减东江沿线城市10%的取水量。

原因是近期广东省持续少雨,主要江河水位比往年同期明显偏低,所以全省多地面临干旱挑战。

12月8日,深圳市水务局举办媒体通气会,深圳市正多措并举解决用水缺口。

广州也差不多,因受到咸潮影响,广州东部地区供水出现降压和停水情况。官方通报显示,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冬明春广州市降水量仍然偏少,咸潮上溯问题将更加严峻,但将通过各种措施全力确保居民生活用水。

对于自然的索取要适可而止

很多人不太了解咸潮,要解释一下。

咸潮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海水就会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于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

也就是说,海水倒灌比较厉害的话,会影响淡水供应,这是个麻烦事。

以上当然是自然灾害,我们要说的是如何在人类的能力范围内去解决问题。

以咸潮为例,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让咸潮十分缓慢的增加,但长期的累积也在逐渐显现。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呢?

全球气候变化中一个重要的动态因素就是人类活动,比如过去几十年工业的飞速发展,燃油车的迅速增加,都会导致气候变化,如今的气候越来越极端,和地球人的活动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所以,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这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减缓环境的继续恶化,如何减少极端天气,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人类要保持克制,不要动辄想着去战天斗地,而是要有所敬畏,对于自然的索取要适可而止。对于环境的污染也要尽量减少,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看不到效果。

我们现在面对的各种极端的天气,是此前长期行为积累的一个结果,恐怕还会延续一段较长的时间。

不要以为以上这些似乎只是影响短期的生活,如果极端天气经常剧烈出现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产业分布、就业、税收。

怎么办?讲一件往事,再展望一下未来。

引赣水入粤可以“解渴”

香港以前是很缺水的,缺到什么状况?1963年,港府居然需要采取制水措施(限时段供水),从开始的每天供水4个小时,到后来每4天供水4小时。有一段时间,大号储水铁罐价格飞涨。每到供水日,港人都提着大大小小的罐子排队打水。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香港四面都是海水,没有淡水,而且人越来越多,老天又动不动就抽风——不下雨。

香港在此之前就经历过几次大旱,老百姓苦不堪言:

1902年、1929年,香港爆发了严重水荒,当时也是被迫控制居民用水,这个阶段,香港的工业不发达,人口不多,没出什么大事。

但是,二战之后,很多内地移民涌入香港,香港的人口迅速从1945年的60万增加到1963年的350万人,足足增长了五六倍,而且香港的工业、贸易、服务业都起来了,缺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为香港企业家和内地一直都有就缺水的问题进行沟通,所以内地尤其是广东省一直很关注这件事。

从1962年底开始,香港出现自1884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严重干旱,并一直持续到1963年,连续9个月都没有下过一滴雨。

1963年5月,香港向内地求援。广东省立即表态“广州每天免费供应自来水两万吨,或者其他适当的地方供应淡水给香港居民使用。”

一个月不到,广东省又额外增加向香港供水318万立方米。此外,香港方面还可以用轮船到珠江口免费取水,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后来是国家计委拨了3800万元的专项资金,引东江水供应香港。1965年2月25日,东深供水工程全线完工,东江水进入香港。东深供水工程此后又进行了三次扩建,工程年供水能力从最初的0.68亿立方米提高到17.43亿立方米。

我说这件往事的意思就是,很有可能,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在更大范围内筹划广东省未来会经常出现的淡水供应紧张的问题了。

简单地说:广东可以从哪里引水入粤?

把地图和视野放大一点就可以看到:正在前期规划调研中的赣粤运河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已纳入国家规划建设的赣粤运河,北连长江,南接珠江,穿越鄱阳湖、赣江干流,越分水岭至广东珠江出海,全长1301公里,运河规划为1000吨级标准航道,其中江西境内767公里,占全长的59%。

赣粤运河在桃江信丰境内有两种方案,鄱阳湖与分水岭间的落差分别在140米和180米,各有千秋,真正需要开挖的土方不足10公里。

赣粤运河如果在未来真能付诸实施,赣水入粤确实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当然,协调的问题也很复杂。比如,水引走了,生态补偿怎么给?给多少?会对江西的湖泊河流带来什么影响?

赣粤运河会降低货运成本,对于江西的部分城市,尤其是赣州、吉安确实也是利好。

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类似的思考与布局宜早不宜晚,确实需要未雨绸缪了。

缓解资源压力,可以考虑学习德国

还有一个思考的维度是,现在很多大城市经常堵车,而且即使是偶尔遇到电力紧张,因为企业密度过大,其实也带来了相当的影响。

那么,在一省之内,大城市过度集中资源,尤其是产业资源是不是也到了一个治理能力的临界点?要不要微调一下?

大家都知道把供应链集中在一起效率更高,这是常识。不过,A产业的供应链和B产业的供应链之间基本没有关联,或者关联极少,是不是一定要用政策之手,比如“强省会战略”,把它们集中到省会城市?这也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产业的发展,除了合作的效率问题,还有一个底层支持的资源限度和天花板问题,比如水和电。

中国经济最强的四个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省会城市并没有显著的“强省会”特征,但是它们发展得不错,尤其是广东、江苏,省内的GDP第一市不是省会,山东也是如此。这说明什么?

说明每个区域的经济生产活动受到历史、地理、资源、资金、人才以及产业分布的影响,市场的力量在自动优化自己发展的方向,应该尊重市场规律。

我说得更明白一点:可能中国的城市集中度乃至“强省会”策略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有必要坐下来认真思考一下,集中了这么多优势资源到大城市,大城市消化得了吗?

动辄上千万或者八九百万人口的城市在用电、用水上但凡有一点波动和紧张,其实都是大事。这种波动如果时不时来一下,大城市吃得消吗?

我们希望国家稳定发展,因此要见微知著,把可能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现在很流行说学习德国,尤其是在教育、住房层面,其实,德国更值得学习的是城市功能的“多中心”分布,比如柏林是政治中心,金融服务业、航空中心在法兰克福,外贸中心是汉堡,媒体、出版业中心是慕尼黑,当然它也有宝马和西门子总部。汽车工业中心是斯图加特,戴姆勒-奔驰公司总部以及保时捷、迈巴赫等汽车公司的总部都在这里。

德国有多大呢?面积相当于中国云南省。德国面积为357167平方公里,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00平方公里。在这个面积之内,有这么多中心,每个城市的水、电、交通的压力都不会特别大,很难有极端的情况,因为压力被分散了。

德国的人口有8000多万,其实不算少,大致和四川差不多。

所以,缓解资源压力,学习德国算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方向。

应对资源的短缺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引水来援,又或者是学习某种模式,都是需要从长计议,从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的,现在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了。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