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69 左晖a

c1.69 左晖a

贝壳网董事长左晖不幸离世!

“今天万分难过,贝壳创始人、董事长左晖因病离开了我们。”

年仅50岁的贝壳创始人左晖因疾病于5月20日下午意外去世了。

贝壳找房订阅号发布讣告:

今天万分难过,贝壳创始人、董事长左晖因病离开了我们。贝壳失去了一位奠定我们事业和使命的创始者,居住产业失去了一位始终在探索和创新的引领者。从链家到贝壳,极其有幸和左晖一起共事,一起奋斗拼搏,一起推动行业进步的我们,失去了一位亲密的伙伴和智慧的师长。左晖曾经讲过:我们这个时代企业经营者的宿命,就是要去干烟花背后的真正提升基础服务品质的苦活、累活。

左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提到贝壳,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野蛮生长”这个词。

自品牌成立那天起就不看脚下,一路狂奔,诞生不到两年就已经完成超过24亿美元的D+轮融资,估值达到140亿美元。

这股蛮劲,正如左晖那如流星般稍纵即逝的人生一样彪悍、绚烂。

01. 1992年,21岁的陕西人左晖从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开始了北漂生活。

起初他被学校分配到北京郊区的一家工厂工作,但是没干几个月,左晖就自谋出路了。

他在中关村找了一家软件公司做客服,每天的工作就是接待各种投诉电话,负责解答消费者投诉的问题,记录并跟踪投诉处理进程。

一天下来,他的耳朵总是嗡嗡作响,大脑更是一片空白。这样的工作他一干就是三年。

最后,左晖觉得实在不适合从事客服工作,于是又找了一份销售工作。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左晖全身心地投入到销售工作中,精心准备各种产品资料,最终由于缺乏沟通和公关能力,导致销售业绩平平,工作陷入困境,生活也非常苦闷。

毕业后,左晖用了3年时间,才找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他说:“一个人在自己并不擅长的专业里做事情,他永远不可能激发最大的潜质。我的忠告是,面对众多职业选择,弄清楚不适合做什么后就不要继续浪费时间。做事情,最重要是发挥自己的长处。”

02. 1995年的一天,左晖和两个大学同学去北京先农坛体育场看了一场甲A比赛,许是被球赛氛围感染,同学三人聊起了大学时“25岁的时候出来单干”的戏言。三人都觉得人生不能一辈子打工,这样的人生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不久,三人分别辞职,每人出资5万合伙创办公司,正式进军财产保险代理行业。

但是,三人之前都没干过这行,根本不懂保险。但事已至此,唯有全身心投入到保险代理中去。

那段时间,左晖研究了各大保险公司的理赔、条款细则等,一项条款多的有上万字,咋一看都大同小异,实际上,真正有用的就几百字。左晖每天晚上仔细研读各家保险公司的条款,第二天再教给自己的员工。

三人就这样干了5年,当初每人投资的5万元得到了近百倍的回报,左晖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03. 2000年,国家针对保险市场做政策性调整,左晖毅然退出保险代理市场,进军房产行业。

他敏锐地发现,北京个人购房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却没有一个购房服务平台,房产信息严重不对称。如果能为卖房者和买房者二者之间提供信息,解决客户的痛点,这何尝不是一件益事。

于是,左晖果断成立了北京链家房地产展览展示中心,趁热打铁,左晖与媒体合作,操办了第一届“房地产个人购房房展会”。

房展会第一天,左晖和员工忙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天亮。

次日,参展和观展的人群让场面一度失控。

左晖赌对了!

这绝对是商界的蓝海,此时的自己犹如发现一座“金矿”。

2001年11月,左晖的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成立,链家第一家门店甜水园店也同日开业。

这一年,左晖刚满30岁,一切仿佛才刚刚开始。

04. 2001年,链家在北京只有两家店,37名员工;第二年就变成六家店,77名员工;2003年再扩至15家店,169名员工;2004年门店数量直接翻至30家,员工200人。自此,左晖的链家房地产事业正式驶入不断扩张的高速路上。

2005年3月,房地产交易市场因国家政策调控,迅速趋冷。其他友商同行关店裁员的时候,左晖却在此刻逆市扩张。

左晖认为房地产市场当时最主要的问题是供应严重不足,因此,他认为这正是扩张的绝佳时机,市场降温降低了扩店成本。

2005年,链家实体门店数量从30家扩增至105家。

2012年,链家在北京地区的直营连锁门店数量达到900余家,成为北京房产交易市场行业第一的品牌。

2014年,左晖开始在南京、大连、天津、成都、青岛、上海、杭州等各大城市开疆扩土。

随着企业发展,左晖的个人财富也与日俱增。

但左晖的脚步没有就此停下,而是开始布局链家房产的平台化探索,贝壳平台诞生了。

2019年9月,贝壳平台业务覆盖了103个城市,链接门店3万余家,并有超过200个房产经纪品牌加入贝壳.

一路走来,左晖总在做难的事。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走捷径很容易,但它是错的,一般情况下,对的事情都很难。有时候你搞不清楚什么是难而正确的事,那就去选最难的一条路”。

但事实最终证明,只要真心为用户服务,做对用户利好的事情,并长期坚持下去,哪怕眼前的路再难,也有愿景达成的那一天。

沉痛悼念左晖先生:精神永存,一路走好。

有道是,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

然而,中国的企业家,似乎只有企业没有家。

作为企业“一把手”,企业家似乎每天都在与千头万绪的企业发展问题对决。工作时长无上限、作息不规律、假期绝缘体、旋转的陀螺等成为他们固有标签。

在《企业家工作、健康与快乐状况调查》中显示:

有超过1/3的企业家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每周工作时间65个小时。有90.6%的企业家出现过劳征兆,健康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在一封给员工的公开信中,任正非坦诚,自己“也曾是一个严重的忧郁症、焦虑症的患者”,他的身体还得了多种疾病,因得了癌症动了两次手术。”

李开复曾在微博中坦言:

我一直笃信“付出总有回报”的信念,努力把“拼命”作为自己的一个标签。现在,冷静下来反思:这种以健康为代价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

当乔布斯患有胰腺癌的消息在2004年被传出后,整个 “苹果世界”陷入了一阵恐慌…..

许多人本质上其实和陀螺一样,危机感让他们根本不敢停下来。殊不知,在像陀螺忙碌的工作中,我们依然可以寻找一个支点,在摇摆中获得平衡。

感觉太忙就缓一缓,感觉太累了就歇一歇。

学会“管理健康”,毕竟,健康才是实在的财富,保值的财富,长久的财富。

身价2220亿元,财富仅排在马云之后,刚坐上地产首富宝座,年仅50岁的链家、贝壳创始人左晖,因疾病意外恶化去世!

对于左晖去世,贝壳官方发布消息称,“今天万分难过,贝壳创始人、董事长左晖因病离开了我们。

贝壳失去了一位奠定我们事业和使命的创始者,居住产业失去了一位始终在探索和创新的引领者。

从链家到贝壳,极其有幸和左晖一起共事,一起奋斗拼搏,一起推动行业进步的我们,失去了一位亲密的伙伴和智慧的师长。”

左晖曾经讲过,“我们这个时代企业经营者的宿命,就是要去干烟花背后的真正提升基础服务品质的苦活、累活。”

怀着悲痛心情,回顾一下,左晖过去几十年的精彩人生,他虽然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创业精神会持续激励着所有怀揣梦想的人。

一. 20多年前,摩羯座的左晖还是个在北京寻找梦想的青年

他干过柜台,做过销售,卖过保险,为了生存每天要打100多个电话,跑10多家公司,直到30岁仍一事无成,甚至为了租房问题,四处漂流。

也正是30岁那年,左晖下了一个狠狠的决心:他要摆脱一事无成的处境,用全部积蓄干一件大事,他起初想了很多方向,最终盯在让自己头疼的租房上面。

于是,他拿了5万元老本,创立了最早期的链家,为与他同样头疼的人群解决租住问题。

干着干着,左晖的生意盘子扩大到了房源交易上,这过程可比租房繁琐多了。

不仅每天要去喝酒搞关系,还要低头去求开发商,有段时间左晖的状态都很不好,他觉得,如果事业这样做,不是拖垮身体,就要面对一个没有未来的事业。 

一番思索下,左晖选择了一个彼时颇为新颖的方向:二手房。

方向定下了,左晖依然很辛苦,他经常晚上,在链家门店溜达,门外有土,他都会来清理。

左晖发现,二手房“友商”都不太注重细节,甚至觉得那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可他却不这么认为,左晖觉得,任何微小的细节都会改变结局!

因此,在创业之时,左晖把细节、服务、品质看的非常重,他坚信这三点都做好,就不愁没客户。果然,几年发展下来,链家在市场崭露头角,颇受好评。

左晖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他开始招兵买马,雇佣的员工要比同行多很多,目的就是要服务好客户。

2010年左右,随着二手房交易商越来越多,市场也变得乌烟瘴气起来。

身在山中的他,想改变这一现状,2011年,他带领链家率先提出了有关真房源的标准,包括:“真实存在、真实委托、真实价格、真实信息”四个维度。

紧接着,他又提出“100%真房源:真实存在、真实在售、真实价格。”左晖的两次行动,对链家而言是个考验:对员工是个要求,对房源成本亦是要求。 

据说,几个月时间,链家都是亏本的,能熬下来,就会看到新明天。

坚持下来的链家,开始真正被市场瞩目,链家一下成为了业内代表服务品质的新巨头。

二. 曾经的北漂青年,华丽转身,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产大佬。

很多时候,人一旦成功了,拥有巨大财富,就会迷失本心,左晖不是神,他尝试过很多失败,想积极拥抱互联网,也被互联网坑过,但他心中总有个不服输的韧劲。

有一次,左晖号召公司高管在北京远郊酒店中开了个内部会,会议主题很简单:“如何干掉链家?”然而,听到这样一个主题时,很多高管心中忐忑,他们从没想过链家会被干掉。

左晖在那次会议中,阐述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可能会改变地产商业格局。

他很明白,世间没有什么真能永恒存在,没有公司真能在一成不变的情况下,基业长青。

即便链家已经很大了,也不能自我膨胀,链家需要在变化中应对挑战。

虽然干地产,左晖却展现出了远超同行的格局。

谁能想到一个干地产的链家,内部系统都是智能化,有超500台服务器?妥妥一个科技公司配置,当大数据没形成风口,左晖就把链家打造成一个地产+互联网的公司。

2014年,链家在线更名为链家网,明确提出要做“房产交易领域的万亿房产O2O平台”。

此时,链家已拥有5万员工,年度净利润超过10亿元!

左晖一跃成为新晋地产富豪,当他的名字出现在名单里时,整个行业都震惊了!

谁能想到一个后来者竟然干掉了许多老牌公司,一个后来正在改变行业历史!

他都做到了,但他还想继续突破。

三. 丛林里有一条生存法则,“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狼性,失去一切。”

左晖的人生中,他可以创业失败,却不能失去狼性!

人唯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真正意义上为公司发展带来价值。

“居安不思危,春风吹又生。”

2015年,左晖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战略,他“一口气”发布了多项收购交易,把链家打造成了行业巨无霸般存在,公司总人数从5万人跃升到10万人。

彼时,左晖还做了一个大胆决定,二次创业:成立贝壳。

他没有像以前那样自己一头扎入新事业,而是拥抱资本助力创新带来的赋能效应,积极寻找优质VC/PE,用开放的心态,联手将贝壳做大。

腾讯、万科、融创纷纷加入,既有老牌房企,又有互联网科技巨头。

2018年,历经数年准备的贝壳悄然上线,用大数据攻克行业痛点,同时打通贝壳与链家的连接:入驻贝壳的客户可共享链家房源,一举多赢。

作者查阅相关数据显示,到了2020年,贝壳营收已达到704.8亿元,伴随新公司IPO,左晖个人身价继续大涨,在最新一次国内富豪排名中,他身价达到了2220亿元!

排在他前面的是,曾经的中国首富马云,众多地产富豪均在左晖后面,他成了地产新首富!

可是,这种顶级荣耀,他却没能持续享受。

520本该是个令人欢快的日子,左晖却因疾病意外恶化去世,永远的离开了精彩纷呈的世界。

天妒英才,呜呼哀哉!

创业几十年,左晖身体力行,致力于中国地产事业的发展,他为全行业带来了宝贵财富。

相信,他的创业精神会持续激励着所有怀揣梦想的人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