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141 中美… 6 11 月, 20212 3 月, 2022 by Tong, Peter 🔊 Listen to this 2 分钟 现在美国国内经济一团糟,根本就不具备在台海上挑起战争的本钱。 老实说,站在美国的立场,也许在台海问题上最好的摊牌时间是去年一季度——也就是我们为了抗击疫情而经济全面停摆的时候,那个时候都没敢摊牌,现在美国突然在台湾问题上发难那才是有鬼了! 这两天我顺便看了看资本市场军工板块的走势,差不多也是萎靡不振的样子,这也可以印证,台海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基本为0。 那么,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发难究竟是想干什么呢?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捋一捋这个事情。 背景 最近美国经济形势非常不妙。 夏季解除社交距离之后,美国国内消费曾经短暂爆发了一下,但是持续性并不好。 主要原因还是美国国内通胀再次抬头,这一次通胀上扬还不仅仅是因为美联储无节制的印钞,而且还因为美国官僚系统懒政不作为,导致美国爆发严重的供应链危机—— 大量海运货轮堵在港口,而国内商店货架却空空无物。飞涨的物价叠加供应链危机,极大地压制了美国消费的复苏。 另一方面,供应链危机对于美国制造业也是重创,因为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被堵在港口。 按照美国供应管理协会估算,目前美国工厂至少要92天才有可能获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光是这个长达3个月的等待周期,就让美国制造业复苏遥遥无期。 按:关于美国供应链危机的情况,我会在下一期文章专门分析,这里就不展开了。 经济复苏无望本来就已经让人头痛了,偏偏美国还遇到就业市场的用工荒。 美国劳工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美国的辞职率创新高。据统计,美国8月的总离职人数约600万人,其中辞职人数430万,辞职率达2.9%,创美国劳工部2000年开始跟踪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 因为用工荒逼迫企业招人不得不提高工资,目前美国低端劳工市场工资涨势非常惊人。 请记住一个真理——工资涨就万物涨,美国通货膨胀已经有陷入恶性循环的趋势了。 通胀形势恶化本来美联储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比如收紧货币,控制市场上货币的流动性,但是美国目前的情况偏偏让美联储还不得不持续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为什么? 因为市场上都在抛售美国国债,让美联储不得不印出更多钞票来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 从去年开始,美国联邦政府每年财政支出是6万亿,财政收入只有3万亿多一点,这里每年就要产生近3万亿的财政赤字。 财政开支出现缺口就只能靠发行国债来维持,美国联邦政府发行国债之后是由美联储承销。如果市场认购国债不足,那么美联储就只能通过印钞来填补这块缺口。 偏偏因为美国最近无节制印钞发债让市场上资金对美国国债兴趣寥寥,从今年年初开始,市场抛空美国国债的资金就一直远大于买入国债的资金。 所以,美国国债收益率在大量抛盘影响下节节攀升——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涨破1.6%,市场预测到年底会突破2%。 按:国债卖盘大于买盘那么就会让国债收益率上升,反之则下降。 美国国债没有买盘,美联储就不得不硬着头皮印钞来买下美国政府不断发行的国债——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不但美国通胀形势会恶化到不可收拾,而且国债收益率也将控制不住。 美国国债收益率是美国金融市场定价之锚,这个锚点出现剧烈变化很可能会引发美国金融市场的地震。 怎么办? 那就得有一个实力雄厚的买家大规模买入美国国债。 这个实力雄厚的买家只能是中国,放眼全世界目前只有中国有这个实力(我们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外贸顺差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同样也只有中国有这个影响力—— 一旦中国宣布大规模购入美国国债,就能吸引大量跟风盘涌入购买美国国债,这样美联储不但能大幅度减少流动性的投放,而且还能压住国债收益率上行。 但是,中国凭啥在这个关键时刻去救美国? 大国博弈,重要信息对双方都是透明的。美国急需中国出手相助,这种情况中国肯定心知肚明,这种情况下中国很可能漫天要价,向美方开出“非常苛刻”的条款。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在美方不得不向中方求助的时候,怎么才能压低中方可能开出的价码? 那就得在中美最敏感的领域向中方施加巨大的压力。 前戏 美国向中国施压目前能打的牌很少。 经贸领域、科技领域这些能打的牌早已被特朗普打得精光,香港问题、新疆问题,美国即使跳得再高,也无法撼动当地的局势——说白一点,中国甚至都可以不予理会。 目前美方唯一能引发中方强烈反应的就只有台湾问题。 所以,最近一个月,美国围绕台湾问题做足了文章。 先是“保卫台湾”的问题。 最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美国防长奥斯汀在不同场合宣称,美国对台湾的防务承诺“坚若磐石”。 10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参加CNN电视节目中公开声称,一旦解放军进攻台湾,美国会出兵“保卫台湾”。 拜登在CNN现场(来源:环球网) 可能觉得光是宣扬“保卫台湾”对中方刺激还不够,美方又开始策划推动让台湾“重返联合国”的闹剧。 10月21日报道称,美国助理副国务卿克里·沃特斯出席了华盛顿一家智库的活动并发表演讲,演讲期间他用带有威胁的口吻警告中国大陆“不要随意使用联合国第2785号决议”。 他说,台湾地区作为世界重要的卫生、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多年来却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大陆对2758号决议的扩大性解读与使用,并呼吁世界各国与美国联手,抵制中国大陆“滥用”这一决议。 10月2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宣称美国与台湾官员就如何让台湾可能“有意义”参与联合国事务进行了讨论。 众所周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联合国,美国如此大张旗鼓推动台湾参与联合国已经非常接近支持台湾独立这个最后的红线了! 对于美国这些前戏,中方又作何反应呢? 10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试射了一枚携带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火箭,并判断它是可携带核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来源:环球网) 《金融时报》宣称,这种导弹可以绕地球低轨道飞行,并可让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失效,那些防御体系都是针对有着固定抛物线轨迹的弹道导弹设计的。 10月18日,在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在回应外媒记者相关提问时赵立坚说: 据了解,此次试验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这对于降低航天器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来源:环球网) 我的理解是中方发射这个航天器主要也是为和平利用星际空间的一项造福人类的努力。当然,在台海局势日趋紧张的关头,中方发射的这个航天器很容易让外界将之理解为一种严厉的军事警告—— 中方已经拥有打穿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利器! 你敢乱动试试? 正剧 双方做足了文章之后,接下来才是正戏咯。 10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 对于通话内容官方新闻稿描述很简单—— 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多双边领域合作进行了务实、坦诚、建设性的交流。双方认为,世界经济复苏正处于关键时刻,中美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十分重要。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从对话人身份来看,大致也能了解对话内容。 美方代表是财政部长耶伦。中方是“应约”与美方通话,也就是说,这一次还是美方主动找中方。 财政部长是管钱袋子的,所以,耶伦主动找上门自然是谈与“钱”有关的议题。 通过前述分析我们大致可以猜测,耶伦这次找我们谈的大概率就是希望中方购买美国国债的问题,美方为了这次耶伦上门借钱前期铺垫这么多,对于自己的诉求自然是志在必得。 那么,中方是怎么回应的呢? “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 这就是中方的诉求! 你得把加征的关税取消!把各种对中国的制裁取消!把无端对中国企业(华为)打压政策取消! 站在中方的立场,以上这些诉求是合情合理的——你找我们帮忙,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强加的关税、制裁、对中国企业无理打压政策取消掉。 但是,站在拜登政府的立场,要全面满足中方诉求还是很难。 原因是美国目前国内政治气候不大好,前任特朗普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反华行为塑造成美国政坛的政治正确。前段时间,美方不过是释放孟晚舟,美国政坛已经有人喊出拜登投降中国了。 现在要让拜登将前任特朗普留下这一大堆反华政治大便全部清理干净——几乎可以肯定会在美国国内掀起一场莫测的政治风暴。 美方在耶伦通话前做足文章,在台湾问题上反复试探红线,不就是希望中方在购买美国国债问题上降低开价吗? 现在的通话结果,对于美方而言是肯定不满意的。 所以-在耶伦与中方通话的当天晚上,布林肯再次发难,公然宣称排除台湾有损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工作,“美国鼓励所有联合国会员国,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联合国系统”,“台湾有意义参与联合国系统不是政治议题,而是务实议题”。 其还宣称,中国长期以来错误使用联合国2758号决议,声称该决议只是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并未解决台湾的参与问题。 布林肯的这个表态与前期其它美国官员表态分量又有所不同。布林肯是美国国务卿,是负责美国外交事务的最高级别官员,他在外交事务的表态不但分量极重并且是可以转化为具体行动的。 这就是赤裸裸的恫吓了! 你(中方)不购买美国国债,我们就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 对于美方升级的恫吓,中方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应对-10月27日,外交部对布林肯的言论反应强烈,在当日声明中,外交部出现了“中方绝不接受”的措辞。 10月28日,赵立坚再次警告美国,如果美方继续在打“台湾牌”的道路上一条路走到黑,必然会给中美关系造成颠覆性的巨大风险。 “颠覆性”这个用词不仅分量极重,而且非常罕见,这是对美方发出最严厉的警告。 下面谈谈我的理解。 如果美方继续打台湾牌,企图在这个敏感问题上施压,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既然都用词为“颠覆”了,那么中方完全可能推翻与美方达成的所有成果,包括且不限于暂停执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停止购买协议规定的美国商品;推翻中美在气候问题上达成的所有成果;推翻中美在国际事务上达成的所有成果;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 事情真发展到这个份上,对于拜登政府当下的处境而言,绝对是不可承受之重。 本来美方在台湾问题上投机——美方的策略就是在一个更大更敏感的问题上恫吓中方,让中方在相对较温和的经济问题上作出让步,花钱买平安。 简单的说,美方打台湾牌就是开窗户策略——先提出要把房顶掀了,最后实际希望在开窗户上让中方妥协。 结果中方根本不吃美方这一套,中方立即用“颠覆性”还以颜色——换句话说美方用掀房顶恫吓中方,中方反而严厉警告美方,你敢掀房顶,我就敢拆房子! 实际上当下的美国就是撑着一个色厉内荏的架子,别说是拆房子,就是掀房顶也不过是说说而已。 所以,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投机冒险大概率将会偃旗息鼓,毕竟,美方还眼巴巴等着下个月中美首脑视频会面。 目前事态不刹车,中美首脑视频会面几乎肯定会泡汤,今年舍曼、克里、沙利文三次与中方高层会晤的成果也会付之东流。 评价-今年以来,美方打台湾牌打得非常急躁,这种反复在敏感的台湾问题上碰撞红线对于美方而言并不划算。 其一,极大损害了美国的政治声誉。 今年几次中美高层会晤,美方都庄重地承诺“一个中国立场没有变”,然后话音未落,美方又在“一个中国”的立场上碰撞红线,这种多次出尔反尔的行为真正损害的是美国在全世界的政治声誉。 其二,中美在台湾问题上本来有一定的模糊空间,这些模糊空间也可以理解为双方预留的回旋空间,但是最近这1年多时间,美方迫不及待地将台湾问题的模糊空间变成明牌—— 包括军方医疗船停靠台湾、军用运输机降落台湾,参议院窜访台湾、操弄台湾加入联合国等等。 当这些模糊空间变成明牌之后,台湾问题其实对于美方相当于榨干的柠檬。 现在在台湾问题上大概就剩下一条最后的红线——美方与台湾正式建交。这条红线美方是不敢碰的,那么美方在模糊空间的操弄回头来看并没获得什么实际的利益。 相反,真到了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时候,美方在上述模糊空间的操弄以及民进党当局的呼应,就会成为大陆启动《反分裂国家法》最好的理由! 届时连国内舆论动员都省了,美台这些表现相当于对14亿中国人提前进行了最好的动员,现在大陆没有人对美国与台湾当局还抱有任何幻想了。 对于大陆而言,目前在台湾问题上唯一要做的就是沉住气,冷眼旁观美国与民进党当局跳梁小丑一样的表演。 到了摊牌那一天,我们才会是笑到最后的人。 c5.138 抢时间 c3.102 职业面临大洗牌 petertong Related articles 赚钱的40…一份价值主…美联储血洗…房地产未来…c7.七种…商标与lo…企业全流程…孙正义看未…通胀,还是…在疫情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