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span>2020 年 5 月</span>

大卫鲍森

大卫·鲍森观点

读经观

大卫·鲍森认为应当将圣经每卷书从头到尾整体连续阅读,因为书卷在写成收集成册之时,并没有章节分隔直到第十三世纪时,而参阅数字标注的经节容易产生断章取义的现象。要充分了解经文的意涵,必须要了解经文是何时写作,为何而作,为谁而作。为此,大卫·鲍森从1960至1970十年时间对圣经的背景进行研究,对于近半的旧约经文以及全部的新约经文逐行研读,以发掘圣经每卷书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意义、启示。

救恩观

大卫·鲍森认为,世人要得救,不能仅通过悔罪祷告,并不全然赞同“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观点。他强调信心必须持守,严谨按照圣经教导行事。在“因信得救”教义的基础上,综合了悔罪的自由、福音的信仰、受洗的仪式、圣灵的降临这些观点。大卫·鲍森认为基督徒要获得重生,进入神的国度,必须经历四个步骤:认罪悔改、信靠耶稣、领受洗礼、接受圣灵。

大卫·鲍森进一步指出,接受圣灵独立于认罪悔改、信靠耶稣、领受洗礼之外,接受圣灵的前提在于领受圣灵的洗礼。这不同于改革宗认为的只要信靠主,就能自动接受圣灵,以及灵恩派认为的接受圣灵与领受洗礼是两种目的不同的经历。

灵恩观

大卫·鲍森对于福音派与灵恩派的观点有批判,也有调和。他鼓励灵恩派与福音派的合一,呼吁两派停止纷争,主张双方争议的灵命恩赐是赐给教会,但恩赐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圣经原义的根基之上,因此双方应该互相学习,这样才能同得益处。

末世观

对于末世论,鲍森牧师主张“前千禧年论”,反对“后千禧年论”。他认为耶稣会在千禧年之前再来,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千年;在大患难之后被提的那些圣徒,在耶稣再来之时,要与他一同回到世上作王掌权。他同时认为,圣经中预言犹太人将回到圣地耶路撒冷,而应验的时间将在末世之前,因此,大卫·鲍森支持犹太人建国锡安主义

地狱观

在《通往地狱的不归路》一书中,大卫·鲍森谈及了上帝在末世审判罪人的问题,他批判了“灵魂毁灭说”关于在地狱受刑并非永恒的论断,他认为依照圣经,人若不悔改得救,将遭受地狱里无止尽的痛苦。

他教观

在《伊斯兰的挑战》一书中,大卫·鲍森叙述了伊斯兰教在当今西方社会的快速成长。他阐述了伊斯兰教的本质,认为伊斯兰教拒绝耶稣基督为神,意味着两种宗教无法相容。大卫·鲍森以一位基督信仰的立场,从教会自身的洁净化角度回应了这一挑战。本书中也详细阐释了大卫·鲍森预感英国将伊斯兰化,而伊斯兰的兴起将会考验西方教会及世俗社会是否已经道德沦丧。

他开篇讲了“单性生殖”。他说耶稣成孕有三种情况:

1,神在马利亚腹中造了完整的一个受精卵。但是鲍森否认这个可能,因为他说如果这样的话,那么马利亚就只是代孕,耶稣就跟马利亚没关系,就不是大卫的子孙、亚伯拉罕的后裔了。

2,神使用马利亚的受精卵,更改了她卵子的染色体,把X变Y,这样就是男孩了。但是鲍森也否认了这个可能,因为他说这样的话,耶稣几乎就是复制了马利亚的基因,人性多于神性。

3, 神在马利亚腹中造了精子,使这个精子和马利亚的卵子结合。鲍森认可了这个可能,因为他说这样的话,耶稣的父亲是上帝,母亲是马利亚,神性和人性就平衡了。

锡安主义(犹太复国主义) , 是犹太人发起的一种民族主义政治运动犹太文化模式,旨在支持或认同于以色列地带重建“犹太家园”的行为,也是建基于犹太人在宗教思想传统上对以色列土地之联系的一种意识形态

犹太人是一个源自古代近东地区黎凡特的特殊民族,其居住地迦南(即以色列地)在历史上一直断断续续地存在过犹太王国及其自治领。根据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教义,以色列地带为犹太人的应许之地。有人类学研究认为,该地区曾经于铁器时代存在过犹太部落王国,时间约在公元前10世纪或公元前9世纪。

在犹太复国运动发展初期,锡安主义是世俗化的,也是一定程度上对19世纪时在欧洲的以天主教徒为首的社会中十分猖獗的反犹主义的一种回应。从1世纪开始,犹太人遭受来自罗马天主教会不同程度的歧视和迫害,原因当时天主教认为犹太人耶稣受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居住在阿拉伯和北非地区的犹太人则相对而言得以和当地人较为和睦地相处。在经过一连串的进展和挫折,以及在纳粹德国犹太人大屠杀中摧毁了欧洲的犹太族群后,锡安主义的民粹运动于1948年达到了高潮。犹太人全国委员会于1948年5月14日发布了《以色列独立宣言》,现代以色列建国。

大卫鲍森

归回安息&#823…

大卫‧鲍森5月21日去世了,看到这个消息,心里一惊。不久前看到他生病的消息,他坐在轮椅上,还在为主做见证说,知道主还要用他。

大卫‧鲍森,当代著名的英国圣经释经家、神学家、牧师,主张基督教灵恩派和福音派合一。出版超过30本解经书,并将一系列演讲制成影像制品广泛传播,造就全球影响力。

大卫‧鲍森去世了,很多基督徒都知道他,很多人在微信上留言,表示哀伤和纪念。很多人听过他的讲道,因为他的讲道而生命长进。如果不是大卫‧鲍森的中文事工广泛传播,我们很难认识到这样一位英国的牧师。

九十岁生日

2020年2月25日,大卫‧鲍森过了90岁的生日。他在轮椅上,还讲述了自己的病情和感恩的事情。发了信息:我只想感谢你们所有的人生日祝福,我从来没有想到你们当中竟然还有那么多人还在收听我的讲道……”

大卫‧鲍森 的讲道很受华人欢迎

大卫‧鲍森对《雅各书》智慧的解读

最初的时候,我还以为大卫‧鲍森是会说中文,甚至感叹他的中文如此的流利。后来偶然听到一个节目,是台湾的一个基督徒做见证,他从电视台的副经理的位置上被辞退,又如何重新回到教会,最后竟然被选为大卫‧鲍森的讲道配音,一直工作了十多年。

大卫‧鲍森很多观点是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很古板严肃的解经家。他的讲道是活波生动,内容通俗易懂,信息很广泛,旁征博引,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在阐述《圣经》中的道理,用自己的理解去诠释《圣经》,观点很明确,听他的讲道感觉幽默风趣,让人不觉得乏味。

同时,他有很多对《圣经》独到的见解。他对所罗门的评价非常有意思,所罗门判断两个妇女的争执,用智慧的方法找出了谁是孩子真正的母亲。

大卫‧鲍森评论所罗门说:所罗门判断他人有智慧,自己却很糊涂哦,取了700个宾妃,导致很多他喜欢的女子让他失去了信仰立场,以至于所罗门晚年犯了很多错误,为他所爱的女子所信奉的偶像造祭坛。

大卫‧鲍森的讲道翻译成了一百多个国家的语言。当我了解到配音人也的幕后故事后,我不仅感叹,配音的口型和语调,还是在声音的轻重舒缓上,感觉都是如此的清晰。

我们宣教过程中,就需要用本地的语言来传讲福音。如果宣教 士能够通晓本地的语言,加上《圣经》的智慧,圣灵的恩赐,宣教士就可以很好的传讲福音了。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优秀的华人翻译,或者是类似大卫‧鲍森这样的视频讲道的方式,将一些中文讲道信息翻译成为不同国家的语言。

大卫‧鲍森不会中文,但是神却借着一位基督徒的配音,让大卫‧鲍森这个新旧约《圣经》概览系列讲道成为华人基督徒的喜爱的内容,传播范围之广,估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神用大卫‧鲍森,神也用这个配音演员。同时也用中英文翻译,也用中文字幕,也用视频编辑人员。单单是编辑,要将配音的声音和口型对照,让中文配音的每个字都恰到好处,让很多人完全感觉不到是咋配音,而是会说中文的大卫‧鲍森在讲道。

很多基督徒喜欢在一个事工中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可是,神却在很多事情上,籍着很多无名的人,见证了神的恩典和神迹奇事。

五饼二鱼故事中的献出自己的食物的那个小孩子,还有为主在钉十字架钱,献上珍贵香膏,的无名女子。还有被2000个鬼附的人,耶稣从他身上赶出了2000个污鬼。这些人没有在《圣经》上留下名字,却留下了永恒的纪念,在天国中留下了位置。

很多基督徒,他们在神的事工中,默默无闻,他们愿意为此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是一辈子的生命。他们在神国里面,愿意作为一个无名小卒,甘愿成为一个配角,甚至在有些事工中,连名字都没有的路人甲,他们却愿意。

我从大卫‧鲍森的讲道中吸取了营养,让我成长=。我因此感慨,神的国是何等的长阔高深。我们无论是谁,是如何的卑微,神都愿意使用我们。我也愿意被神使用,哪怕做一个默默无闻的配角,甚至是一霎而过的路人甲。

我也想起了一首歌: 我愿做一只小小的石头,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

我愿在神国中成为一个小小的石头,成为耶稣脚下的一个垫脚石。

 ~~~~~~~~~~~~~~~~~~~~~~~~~~

大卫·鲍森 简介

大卫·鲍森生于1930年,他的先祖约翰·鲍森(John Pawson)的信仰属于英国卫理宗,是卫理宗始创人约翰·卫斯理的朋友及追随者。祖父是牧师,父亲西塞尔·鲍森(Henry Cecil Pawson)曾任职达拉谟大学的农学系系主任,以及当地卫理公会的副会长,家族世代以务农与传道为本。

大卫·鲍森的童年在英格兰北部度过,幼年想成为一位农夫。但当他在达拉谟大学取得农学学士学位后,受到上帝呼召成为全职的传道人,在攻读剑桥大学卫斯理学院神学硕士学位,成为卫理宗传道人,服事于谢得兰岛(Shetland Islands)到泰晤士河谷(Thames Valley)区域。

1957年,大卫·鲍森在阿拉伯半岛担任英国皇家空军的随军牧师,在中东的也门亚丁(Aden)服役。

离开皇家空军以后,大卫·鲍森成为一位卫理宗牧师。他反对给婴儿施洗,在洗礼的问题上与所属宗派看法不同而自愿离开,成为白金汉郡(Buckinghamshire)的金山浸信会(Gold Hill Baptist Church)牧师,并参与米尔米德中心(Millmead Centre)的设计。

大卫·鲍森表示,在他的教会会友用Grundig开盘式open-reel录音机录制释经讲道录音带,好让教会中年长有病缠身或不良于行,或是无法来教堂参加聚会的会友聆听,之后却成为各方所取样般传开以致风行世界一百二十余国。

1968年,大卫·鲍森受邀至位于英国伦敦西南方萨里郡(Surrey)吉尔福德(Guildford)在1824年建立的吉尔福德浸信会(Guildford Baptist Church)担任牧师,他的讲道带来该教会的奋兴,逐渐成长为英国最大的浸信会。

1972年,大卫·鲍森协助设计的米尔米德中心完工启用,特色是参差排列五百座位的礼堂。他身为一位释经牧师,基督信仰的福音派与灵恩派均认为他是一位有效且平衡的圣经解释者。

1979年,大卫·鲍森离开米尔米德中心,开始了全球巡回释经讲道。

1981年,大卫·鲍森离开吉尔福德浸信会,专心于全球巡回释经讲道。

2003年,大卫·鲍森对圣经新旧约书卷的广泛而且容易了解的踪览口述录带,已经转录成书出版《解锁圣经》(原书名:Unlocking the Bible – A unique overview of the whole Bible,中文翻译成《旧约踪览》和《新约踪览》两本书),还有CD,DVD光碟,并且可以在YouTube上看到。

在坊間流傳的大衛‧鮑森的中文影音製品中,80多歲長者特有的老邁深沉、笑與嘆息、跑調的歌聲和突然抬頭間─語氣的停頓,都恰到好處,聲音沉穩、真誠,語重心長!

華人基督徒因為大衛‧鮑森的解經、講道受益匪淺,而對他極其喜愛,連同他的幕後配音,也以聲神兼備、如出本人之口的維妙維肖,受到關注。

以捍卫圣经真理为使命!

大卫鲍森牧师,生于1930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卫斯理学院,系英国当代之圣经权威教师,笃信圣经为上帝的话语,故毕生之研经与教学,均以此信念为本。每遇教会传统与圣经教导相抵触之时,必主张回归圣经、坚持捍卫圣经真理。

大卫·鲍森出版过30多本释经书籍,他所录制的《新旧约纵览》系列录像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他的圣经教学事工也遍及全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Gateway团契的消息,大卫·鲍森牧师于当地时间5月21日安息主怀,享年90岁。大卫·鲍森的一生高举圣经真理,他曾说:“我的教导也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你总要拿到圣经当中来考证,因为圣经才是真理。”  1.大卫·鲍森牧师安息主怀  

当地时间5月21日,几天前才和大卫鲍森牧师通过电话的英国Gateway基督徒团契的Tom Chacko牧师在脸书公开宣布了这则消息:
“非常遗憾的宣布,大卫鲍森牧师已于周四5月21日上午9点钟离世,大卫享年90岁。

大卫·鲍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出色的圣经释经学者/教师之一。大卫的教学和传道事工遍及全球,他也因为基督教广播和著作为人所熟知。

大卫是教师的教师,大卫愿意教授很多人试图避免的主题,他也在许多层面的神学思维中挑战现状。

遇到讨论和争辩时,他总是展现出善意和优雅。
就在几天前,我接到他的电话,我们发现自己在讨论永生的事情。
现今有一盏灯在地上熄灭,
但却在荣耀中闪烁。”
“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诗篇 116:15】
 

2.大卫·鲍森牧师的生平  

大卫·鲍森生于1930年2月25日,他的先祖约翰·鲍森的信仰属于英国卫理宗,是卫理宗始创人约翰·卫斯理的朋友及追随者。
祖父是牧师,父亲西塞尔·鲍森曾任职达拉谟大学的农学系系主任,以及当地卫理公会的副会长,家族世代以务农与传道为本。
大卫·鲍森的童年在英格兰北部度过,幼年想成为一位农夫。但当他在达拉谟大学取得农学学士学位后,受到上帝呼召成为全职的传道人,在攻读剑桥大学卫斯理学院神学硕士学位,成为卫理宗传道人,服事于谢得兰岛到泰晤士河谷区域。

1957年,大卫·鲍森在阿拉伯半岛担任英国皇家空军的随军牧师,在中东的也门亚丁服役。
离开皇家空军以后,大卫·鲍森成为一位卫理宗牧师。他反对给婴儿施洗,在洗礼的问题上与所属宗派看法不同而自愿离开,成为白金汉郡的金山浸信会牧师,并参与米尔米德中心的设计。
大卫·鲍森表示,在他的教会会友用Grundig开盘式open-reel录音机录制释经讲道录音带,好让教会中年长有病缠身或不良于行,或是无法来教堂参加聚会的会友聆听,之后却被各方传开以致风行世界一百二十余国。

1968年,大卫·鲍森受邀至位于英国伦敦西南方萨里郡吉尔福德在1824年建立的吉尔福德浸信会担任牧师,他的讲道带来该教会的复兴,逐渐成长为英国最大的浸信会。
1972年,大卫·鲍森协助设计的米尔米德中心完工启用,特色是参差排列五百座位的礼堂。1979年,大卫·鲍森离开米尔米德中心,
开始了全球巡回释经讲道。

2003年,大卫·鲍森对圣经新旧约书卷的广泛而且容易了解的纵览口述录音,已经转录成书出版《解锁圣经》(原书名:Unlocking the Bible,中文翻译成《旧约纵览》和《新约纵览》两本书),还有CD,DVD光碟。
大卫·鲍森牧师的影响力遍及全球,主要得益于他所主讲的《旧约纵览》与《新约纵览》系列,以清晰的思路,提纲挈领地勾勒出每卷经文的脉络,并提供详细的历史地理背景,帮助读者抓住每卷书的精义与梗概,无论对于初信者以及忠实的信仰追求者都是大有帮助。

大卫·鲍森教学也出版了一系列讲解圣经的书籍,并将一系列演讲以影音媒体方式广泛传播,在全世界拥有广泛影响力。
大卫·鲍森牧师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释经者之一,自推出Youtube解经频道以来,曾创下超过百万阅读量,造就了许多渴慕了解真理的基督徒。

  3.大卫·鲍森牧师最后的日子  

2020年2月25日,大卫·鲍森曾在安养中心庆祝了自己的90岁生日,他坐在轮椅上讲述了自己的病情和感恩的事,强调将继续为主使用,
他写道:“我只想感谢你们所有人的生日祝福…我从来没想到过你们当中竟然有这么多人还在听我的讲道。

好吧!你现在可能知道,我最近一直在与我的健康争战。我的癌细胞已经蔓延到骨头,现在住在安养中心,因为我再也无法照顾自己。
许多看护我的人真的很棒。我不能要求更多,我感谢他们,要不是因为他们,我现在就不会在这里了。 

12个月前,我摔倒断了几根肋骨,身体不适,被送进医院。很多人,甚至我自己,都认为我的大限已经到了,我准备见主面,开始我生命的下个阶段。
但在过去的12个月里,我的体力一直不断增强,现在知道主仍然有工作要我做,所以我准备继续让他带领我。

这些日子我无法旅行,我只是太累了,累瘫了,我靠助理和轮椅带我四处转转。但我不能抱怨,我非常感谢大家的爱和善意。
我祷告主会祝福你们…谢谢你们阅读这则信息。” 

这则信息让很多人看到这位90岁高龄的忠心仆人仍然在病痛中勤勉奋力传扬主的真理,让许多人敬佩不已。
如今,90岁高龄的大卫·鲍森牧师已然安息主怀,他尽心、尽性、尽力爱着这位上帝,一生为主服事的榜样,深深地铭刻在所有人的心中。

大卫鲍森

20.启示录(二)

 

启示录中有三个女人,但是都不是真正的女人,听起来很奇怪是吧!其实这三个妇人全是代表,代表一群人或者是一个城市或是其它的什么。

第一个妇人出现在十二章,这是启示录中非常难解的一章。十二章描述一个不寻常的景象,有一个怀孕的妇人,全身只披着日头,脚踏月亮,面对一条多头的大红龙。这条红龙是站在地上,等着吞吃妇人将生下的孩子。

这个妇人的身分有三种可能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她代表耶稣的母亲马利亚,这是天主教对十二章的诠释,而她即将生下的孩子当然就是耶稣。而魔鬼以希律的样子出现,等着杀掉她生下的孩子。我认为这不符合启示录。因为时间上完全不合,跟历史也不合。耶稣的降生属于福音书,不属于这里;耶稣没有必要在启示录中回到降生的原点。 

第二种解释是妇人代表以色列。她即将生下的孩子是弥赛亚,魔鬼等着杀掉弥赛亚。我也不认为这个解释符合;因为这也是回到过去,跟现在毫不相干。 我相信妇人是代表基督的教会。她即将生下的是得胜者,也就是殉道者,而魔鬼以龙的化身出现等着要杀掉她的孩子。

因为经文说这妇人逃到旷野1260天,安全的待在那里。这一点很符合启示录,也符合末日时的大患难。 教会不会遭到灭绝,很多基督徒会安全度过;但是上帝会把那些为祂殉道的人提到天上,不让撒但摧毁教会的诡计得逞。

第三个解释最合理;因为1260天正是大患难临到的天数,也就是42个月,或者是圣经所说的一载两载半载,也就是三年半。这名妇人在那段期间在旷野中安全度过。在这一章的同一段时间内,撒但终于被赶出天上,被天使长米迦勒赶出来,魔鬼来到地上以后就决心摧毁教会,决心在世界做王,彻底掌控世界。

好,这是第十二章。 现在要来看看第二个妇人,后面再看第三个妇人。 

启示录接下来的故事可以说是两个妇人的故事,或者是两个城市的故事,因为这两名妇人各代表一个城市;一个妇人是个淫妇,代表巴比伦。而另一个妇人则是纯洁的新妇,代表新耶路撒冷从天而下。 

所以启示录接下来的故事都在讲这两个妇人,都在比较这两个城市的差别。这个时候仍然是在大患难时期,这里是全球的首都所在,圣经没有说这是重建先前的巴比伦城,但是这座城就叫做巴比伦。

在彼得前书里称罗马为巴比伦,他用巴比伦来形容罗马。圣经中的巴比伦都是指不敬虔、世俗还有罪恶,圣经中的城市大多是罪恶之城。 城市是众人集结的地方,所以是罪人集结的地方,所以在城市中充满了罪恶,城市的犯罪情形总是比乡间严重;部分原因是在城市中不容易被发现,另外在城市中很容易隐姓埋名。 

圣经中的城市都是以拉麦为始祖,拉麦是制造大规模毁灭武器的始祖,他也是艺术和音乐的始祖,所以城市、艺术还有音乐都有错误的始祖。不是以塞特为始祖,就是亚伯拉罕那个血脉,而是以拉麦为始祖。所以自古以来城市都是败坏的地方。城市中的艺术和音乐也都受到败坏和污染。并不是说艺术和音乐本身不好,但是从拉麦以来就一直容易受到败坏。 

接下来十七章到廿章谈到巴比伦。这名淫妇骑在龙上,当然这要追溯到创世纪十二章。当时的人因着骄傲建造了一座城市,就是巴别塔。

巴别这个词今天衍生出来的意思,就是没有人听的懂的话。 

当初上帝看见人因为骄傲妄想建造通天的巴别塔,而人骄傲的说:我就是神,我跟神一样伟大,所以人定胜天。表现人性骄傲的那座城是由宁录所建造的。宁录他是一个猎人,不但猎杀动物也猎杀人。这座城集结了所有的罪恶,充斥所有的罪恶、骄傲、野心和侵略。 比如伦敦的骄傲、野心和侵略性就超过英国其他的城乡。

伦敦情欲问题严重,伦敦的同性恋多过英国其他的城市,更有着无尽的贪婪,无尽的愤怒。 暴动不会发生在乡间而是发生在城里。所以城市集结了人所有堕落的天性。巴比伦是第一个,也是最坏的一个。其实巴比伦一词指的是上帝的门,却成了上帝第一次赐下方言恩赐的地方。在旧约时代,上帝赐下方言目的是要让人彼此隔离,多年以后祂在五旬节再度赐下方言,目的却是让万国合一。

不过上帝第一次赐下方言是要让人分散到各地。这座巴比伦城后来落入了尼布甲尼撒王的手中,成了圣城耶路撒冷的头号敌人,后来就是巴比伦人来摧毁了耶路撒冷还有圣殿。 所以一座是人的城巴比伦,一座是上帝的城耶路撒冷,这两座城在历史上从头到尾都互相敌对。

这里看到的是末日的巴比伦,但是末日巴比伦的精神已经在我们身边出现了;大家纷纷抢着建造全世界最高的建筑物,这种心态到处可见。这一则时代杂志的报导就指出这种竞争有多激烈。 帝国大厦够高了,但是今天却已经有更多建筑比它还要高。现在吉隆坡有更高的建筑,不过中国也正在盖一座多三公尺高的建筑,可是还有一座更高的建筑物正在规划中,是由英国的建筑师弗斯特为东京设计的。里面估计可以容纳五万人左右,里头不但有住宅,还有办公室以及娱乐场所。

这个高高尖尖的塔型建筑预计要盖到800公尺高,还是位在地震地带,是不是充满了人的骄傲和自信? 你们一定看过电视报导,世界上有多少人正抢着要建造通天的高塔!在吉隆坡的摩天楼完成之前,芝加哥的希尔斯大楼最高,可是大家仍然在继续竞争要盖一座最高的摩天楼,好把别人比下去。

巴别塔、宁录、还有巴比伦的精神。 而且不只这样;曾经有基督徒称罗马为淫妇,天主教也反唇相讥称路德为淫妇,这就是今天北爱尔兰纷争的祸因。

巴比伦不是一个敬虔的城市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教城市,这个城市膜拜金钱、物质主义而且以享乐为最高原则,这里在末日的时候是全球的金融中心,所有的钱会涌进这里来,这是享乐之城、宴乐之城,所以这座城被描绘成淫妇。因为你花钱,她就供你寻欢作乐,生动的形容了这个全球中心。在美国的赌城拉斯维加斯就是一个例子。将来的巴比伦城可能就像那个样子;

但是有一个地方却更糟: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可以说是欧洲的金融首都,我在欧洲证卷交易所竟然看到了金牛犊的雕像,完全是地狱的景象。 柜台前面竟然摆放了真人大小的男女裸体铜像在排队,神态荒淫至极。赤身露体、脑满肠肥的商人站在又瘦又病的妓女旁边,想领钱的人就得和这些铜像一起排队,这种景象根本就是巴比伦嘛!

将来的巴比伦就像这个样子:彻底败坏,拜金主义,享乐至上,这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城市。 这里说巴比伦会怎样?十分惊人。这里说巴比伦会倾倒;惊人的是它如何倾倒,如何被毁呢?巴比伦会被政客毁灭,而不是被上帝毁灭。 

这章经文说政客会嫉妒商人大权在握,政客嫉妒商人还有商业控制的政治,你听了会觉得奇怪吗?我倒不觉得奇怪。因为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跨国企业,到了公元两千年以后,全球企业会落在300个巨无霸企业手上。

这个现象已经开始了。政客对大企业的嫉妒将会一发不可收拾,而这些政客将会摧毁巴比伦。 上帝会让政客下决心摧毁全球的商业中心。你觉得这不可能吗?希特勒之所以要除掉犹太人,就是因为犹太人掌控了德国的银行。

当政客嫉妒商人大权在握,就会不择手段的去进行一切。这就是巴比伦的教训。 

基督徒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呢?看见巴比伦变成了金钱和享乐中心,经文中透露了一件事,这座城将位在沿海地区。当巴比伦被毁的时候,海上船只会看见港口有黑烟袅袅的上升,那里会是全球金融中心,全球的商人都会去那里,不只去做生意,也是去享乐。

所以才会把这座城形容为淫妇;她拿你的钱,然后供你寻欢作乐。 经文说基督徒和巴比伦会有三个关联。 

第一个关联:这个淫妇喝圣徒的血喝到醉。换句话说,那里为主殉道的人最多。为耶稣做见证的人血流成河,那座城里会有基督徒想为耶稣做见证,结果付上了生命的代价,这是第一件事;淫乱和贪财的人会把基督徒当成眼中钉,无情地加以杀害,所以那里容不下基督徒,许多人会为主殉道。 

这里吩咐基督徒的第二件事是: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因她的罪恶滔天,她的不义上帝已经想起来了。我们在这里看到上帝不会救基督徒出来,他们必须自己出来,他们必须自己离开那个地方。

在大患难时期基督徒必须自己出来; 第二,他们必须为了自己的安危出来。不是为了得救,而是为了安危,因为这座城将被摧毁,如果他们还待在城里也会遭到毁灭,所以神说: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 第三,不会全部的基督徒都死,因为显然有些人出来了。

在现在的世界当中,居住在繁荣的金融中心对基督徒来说是越来越难了,面对各种金钱交易,彷佛是职业性的赌博,基督徒到最后根本就不可能住在那种地方,基督徒必须在那城恶贯满盈之前离开那里。 

这里吩咐基督徒的第三件事是:当巴比伦倾倒时他们必须高唱哈利路亚。这表示最大的股市崩盘的时候,所有的股市都会崩盘,因为各地的股市会互相牵动,纽约或东京的股市一有波动,伦敦的股市就会波动,全部都用电脑作业已经合而为一了。 

但是在末日的时候,巴比伦一崩溃全球经济也会跟着崩溃,银行关门,大家的存款全都没有了,股票变成一文不值,这个时候基督徒会高唱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其实如果你听过韩德尔的弥赛亚神剧,这段哈利路亚大合唱是取自启示录十九章,这段经文是在庆祝全球经济崩溃。庆祝银行体系瓦解。 

我每次听到弥赛亚神剧都想大声的问别人:你们知道这是在庆祝什么吗?听众如果知道真相一定庆祝不下去。它其实是庆祝全球经济崩溃,银行关门,股市崩盘。这个情况一定会发生,到那个时候只有基督徒会大喊哈利路亚。

谈到大患难时期,有不同的阶段,我们看到全球之都在大患难时期的景况,也看到巴比伦这个淫妇醉饮圣徒的血,以及最后的倾倒,这个时候大患难就结束了。 

基督徒会经历大患难吗?我们会经历大患难还是会逃过一劫? 因为1830年,在苏格兰格拉斯哥港口城有人发了一个预言,结果这个预言传到了世界各地:这个预言是要告诉所有的基督徒,不必怕大患难,因为在大患难来临之前,他们就会被提到天上。通常是用「被提」这个动词,因为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在旧版的拉丁文圣经中,描述基督徒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 

这里的「被提」原文是raptor,衍生出rapture(被提)这个词,这个理论从1830年之后已经传到世界各地,在1830年之前没听过。发这个预言的人,是普利茅斯弟兄会的创始人,他的名字叫做达秘。弟兄会成员并没有全部相信他这个预言,孤儿院创办人乔治慕勒说他这样讲不对,另外牛顿、崔格拉斯、还有弟兄会早期的几个成员,也都不同意这个预言。但是由于达秘相当强势,这个预言从此变成了弟兄会的主张。

你如果听过弟兄会的教导,他们认为教会将秘密被提,他们认为耶稣会再来两次,第一次来接祂的教会,第二次则是和圣徒一起来。 第一次来接祂的信徒,几年后再公开带他们一起来。第一次是暗中来,只有基督徒知道而且会被提,瞬间消失,然后耶稣会再一次公开降临。 这个说法越过大西洋,有一个叫司可福博士的律师,编写了一本圣经,把这个想法收录在圣经注释中。 

那是人的话,有许许多多的基督徒就误以为圣经说:基督徒会在大患难来临前被提到天上。 

有七个原因会让人误以为基督徒会在大患难之前被提: 

第一,新约圣经有些话让人以为耶稣很快会再来。比如耶稣说:我必快来。让人以为耶稣随时会来,祂很快就会再来,也许是今天或是今晚。 

第二,新约圣经说耶稣再来的时候,会让我们感到意外,就好像贼在夜间来到一样,会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事前完全无法预知。 

第三,有些人从新约圣经的用词判断,耶稣会再来两次而不是一次。比如说“主的日子”跟“基督的日子”不一样;“祂的来到”跟“祂的显现”又不一样;“为祂的众圣徒来”和“同祂的众圣徒来”又不一样,他们玩弄文字游戏,想把耶稣再来分成两次,硬是要用文字上的差异来把它讲成两次。 

第四,有些人说,初代教会随时等着耶稣再来,比如耶稣说祂正在门口了,又说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有些人根据这些经文就说耶稣随时可能再来。耶稣当然不可能随时再来,因为大患难得先来临。启示录最后几章所记载的事,若不是在我们死后发生,就是在耶稣再来前发生。 

第五,启示录六到十六章完全没有提到“教会”一词。虽然提到了“选民”和“圣徒”,但是有人认为这是指犹太人不是指基督徒,所以六到十六章的事发生的时候,教会已经不在,甚至一直到十九章都不在。 

第六,知道耶稣会再来可以带给我们安慰,比如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说将来我们都要在空中与主相遇,信的人要用这些话彼此劝慰。有人就说,如果必须经历大患难,我们怎么得安慰呢?只有在大患难前被提才可能带给我们安慰。 

第七,有些人认为大患难是上帝把忿怒倾倒在地上,我们不是可怒之子,上帝的忿怒不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在基督里已经得到赦免。这些理由都说的很冠冕堂皇,但是其实都有漏洞。 比如耶稣说:我必快来。这句话已经说了两千年,所以我们得要重新思想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祂随时会再来,上帝的时间显然是相对的,千年如一日,一日如千年。在上帝眼中,耶稣来到世上彷佛是两天前的事。不过有一个日子在上帝眼中一定像千年那样漫长:就是祂的儿子被钉在十字架的那天。 “我必快来”这句应许被人冠上“随时”的意思,其实不是这个意思。

这句话是要叫我们心理相信并且期待祂很快再来,如果解释成“随时会再来”就过头了。 描述主再来的用词都一样,两次的描述都一样,不管是说祂为众圣徒来或说祂同众圣徒一起来,指的都是同一件事,新约圣经找不到一处经文清楚指出耶稣会再来两次,耶稣的再来只有一次。 祂已经来过一次,将来会“再来”一次。不管用字遣词如何祂只会“再来”一次。

至于初代教会的期待,他们不是期待耶稣随时“再来”,而是希望耶稣的再来是在他们的有生之年,但是耶稣当初吩咐他们要去地极传福音,既是这样,耶稣怎么可能随时再来? 福音必须传到地极,末日才会临到,所以这个说法不通。

他们希望有生之年能够见到耶稣再来,但是他们也知道要先完成传福音的大使命,耶稣才会再来。他们甚至希望使徒约翰有生之年能看到耶稣再来。但是这个说法只是谣传,约翰福音最后驳斥这个谣言。 

启示录六到十六章没有提到“教会”一词,只提到了“选民”和“圣徒”,没错,旧约圣经是用这两个词来指以色列,但是新约圣经也用这两个词来指基督徒,保罗至少有六卷书信不用“教会”这个词,而是用“圣徒”这个词,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分别。 其实,启示录十四章里有一节经文,就足以驳斥这全部的说法。这节经文说,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如果所有的基督徒都死了,谁要来守耶稣的真道?根本说不通,对不对?没错,殉道的人会出来,一个接一个出来。但是圣徒就是基督徒,教会就在大患难里面。 

坦白的说,如果基督徒不必经历大患难,耶稣何必跟我们讲的这么详细呢?如果我们不必面对大患难,耶稣根本没有必要跟我们讲这些,如果知道自己可以逃过一劫,别人却在劫难逃,这会帮助我们做个更好的基督徒吗?「呵,你们惨喽,要经历大患难,我们可以躲过」。这样会让基督徒有幸灾乐祸的心态。别人必须要经历6到16章的患难,但是我们不用? 

最后一个说法重点放在“安慰”,“安慰”并不是专讲一些让人放心的话,“安慰”这个词的原文有堡垒的意思在里面。

圣经里所说的安慰是要帮助你坚强,帮助你坚强面对,帮助你成为堡垒,这才是“安慰”的含意。不是哄人家说,不幸的事不会发生,安慰是帮助你坚强。

圣灵的安慰并不是要帮助你开心的,而是要让我们坚强,为主站立的稳。 基督徒的安慰并不是会在大患难来临前被提,而是知道耶稣会再来,知道三年半的大患难之后,将是一千年的平安和富足。各位,最后这个原因最容易叫人相信基督徒不会经历大患难,但是上帝在倾倒祂的忿怒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护祂的儿女,各位觉不觉得启示录6到16章读起来很熟悉呢?很像出埃及记里埃及当年所遭受的灾祸,埃及遭遇灾难的时候,以色列人怎么样?上帝保护歌珊地的以色列人逃过一切灾难。上帝有办法,祂有办法保护他们。 耶稣在启示录中写信给其中一个教会说,在普天下人受患难的时候,耶稣必保守他们免去患难,上帝在倾倒祂的忿怒时仍然可以保护祂的儿女。所以我们看见这个妇人逃到旷野,在那里安全度过1260天。 总之在新约圣经里找不到一节经文清楚地说,基督徒会在大患难来临之前被带离这个世界,如果我们会在灾前被提的话,耶稣应该会清清楚楚地对我们说:你们不必经历大患难。我相信被提。因为被提就是在空中与主相遇。但是问题不在相不相信被提,而是在什么时候被提。 我知道这样讲可能会冒犯到很多人,因为很多书都用假话来安慰你。但是,我要告诉你,我宁可最后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不是最后发现他们错了;我宁可说你必须经历大患难,帮助你准备好,最后才发现不必经历大患难。而不是告诉你说不必经历大患难,最后才发现必须经历,那可就惨了。 

我已经把我所信的真理告诉你,我们将来必要经历患难。耶稣吩咐我们要站立的稳,要得胜,让我们的名字继续留在生命册上,这就是写启示录的目的。因为那七间教会的忠心即将面临最大的考验:你要宣告凯撒是主?还是要单单宣告耶稣是主? 

我们现在要来看好消息。黑暗过去以后,再来就要拨云见日了。我们看见不久的将来十分黯淡,但是最终的未来却是无比明亮。基督徒有盼望是因为不看不久的将来,而是看最终的未来,看结局。所以新约圣经有很多篇幅,再谈耶稣再来的时候你会遇到的情况,而不是谈你死后会遇到的情况,因为基督徒的盼望是放在耶稣再来,而不是放在断气的那一刻。 

启示录是由两样东西所组成的:异象和声音。约翰很小心地区别所看见的和所听见的,他说:我看见…,又说:我听见…。我听见声音,我看见异象。 在启示录最后有七个异象,约翰在前面听到了很多声音,一直到巴比伦那段都在讲我听见…;我听见天使大喊:巴比伦倾倒了。我听见天使唱歌像众水的声音,我听见…我听见…我听见…。接着他又突然变成我看见…我看见…我看见…讲了七次。讲了七次我看见之后,又说:我听见有大声音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 

可惜的是我们的圣经却被一件危险的事给破坏了,是两个传道人破坏的;其中一个把圣经分成“章”,另外一个把圣经分为“节”编上号码。 请问你,你读过哪一本书是把每一个句子都编上号呢?这样做其实很糟糕,往往会害了读者只注意章节而忽略了它的上下文。 有一千年的时间,教会所使用的圣经不分章节,有人要喊哈利路亚吗?因为现代人不想查考经文,只想看看在哪里。很多人问我讲道的时候为什么不给章节呢?可是我都会告诉你是圣经哪一卷书。我要让你去查考经文,而不是只看看在哪里,否则你不会看上下文。你如果不看章节,就会更熟悉你的圣经了。 

分章节对启示录后面的这个部分,造成极大的破坏。这里有七个清楚的异象:我看见…我看见…我看见…,这七个异象被切成了三章;三个在第19章,三个在第20章,还有一个在21章。就是因为分在不同章,所以我们常常会拆散这七个异象。

这样做所造成的大破坏是:大家在读圣经的时候可以独立看第20章,并且把20章放在19章的前面。 所以我们才会一直辩论是无千禧年,前千禧年还是后千禧年,你一定听过这些名称。有人问我朋友是无千禧年派,前千禧年派或后千禧年派,他说这个问题太荒谬。不过现代人有不同的回答,我问过很多人相信哪一派,他们的回答是:泛千禧年派。意思就是结局是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但这是在逃避,没有好好的遵行上帝的话。我们必须要按照耶稣给的顺序来看这七个异象,不能够随意的改变顺序。 

千禧年只有一种看法,就是先看19章再看20章。其他的看法都是先看20章再看19章。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约翰所见到的头几个异象;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末日,巴比伦已经倾倒。在启示录的最后,有四个主要的坏东西;四个主要的坏东西是人类的四大敌人:就是撒但、敌基督、假先知和巴比伦。 现在这四个被一一对付,但是顺序相反:巴比伦已经倾倒,接下来要对付的是假先知和敌基督,最后要对付的是撒但。所以前面几章所出现的是这四个敌人,现在要再度被赶出去,可是顺序相反。 19章一开始,巴比伦已经倾倒,基督徒在唱哈利路亚大合唱,天使宣布婚礼的时候已经到了,但是新郎还没到,所以第一个异象是新郎到来。 知道吗?这代表的是耶稣再来的异象。这次祂不是其驴驹,也不是用和平的姿态前来,祂这次是骑马来,表示耶稣来是要来争战、是要来战斗;祂来除掉世上的罪恶,扭转干坤。

所以这次是骑马来。 耶稣骑着驴驹只是祂一半的形象,另一半的形象是骑马。祂身上的袍子沾满鲜血,但不是祂自己的血,而是敌人的血,祂这次是来争战的。祂身上有一个称号: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祂要踹上帝烈怒的酒醡,让人喝上帝烈怒的酒。 圣经每一次用到“杯”的比喻,都是指上帝的忿怒,所以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才会祷告说“父啊!倘若可行,求祢挪去这杯”。

启示录最后说,违背上帝旨意的必喝那杯。 “我已经看到救主降临的荣光,祂要踹平上帝烈怒的酒榨。”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但是这里也称祂为“道”,这和约翰福音中的称号是一样的。 

圣经中只有两卷书称耶稣为“道”。一卷是约翰福音,在第一章;一卷是启示录这里,都是指耶稣。祂骑白马,身穿血染的袍子,要来对抗邪恶。很多教会在朗诵的信经上说,祂要来审判活人死人,祂要来扭转干坤。 

第二个异象很不寻常,天使邀请鸟来吃最后的大筵席,是什么筵席呢?约翰在异象中看见尸横遍野,成千上万的尸体,多的没有办法埋葬,丢在那里腐烂。天使就邀请兀鹰还有吃腐肉的鸟来吃尸体,来帮我们清理战场,来吃上帝为你们准备的大筵席,很不寻常的一个异象。 

第三个异象是尸横遍野之地所引起的战争。这里的顺序有一点点颠倒:这里是天使邀请鸟来吃尸体,但是导致这么多人死亡的,是历史上最后一场战役,(注:应为最后第二场战役),也就是哈米吉多顿之战。 “哈米吉多顿”在希伯来文是指“米吉多山”,它是一座小山,四周是一片三角形的大平原,(照片)这个大平原也就是耶斯列平原。这里就是米吉多山。

很多人到以色列去都会看到,这里就是那个大平原。除了地中海安的沙仑平原之外,这里是以色列唯一的平地,这里是连绵的山脉中唯一中断的部分,从北到南直接通到应许之地,只有一个地方可以通过,就是米吉多平原。 这里是全世界的十字路口。从欧洲到阿拉伯为一路;从亚洲到非洲为另一路,两路的交叉点就在米吉多山的山脚。这里是全世界的十字路口,所以加利利才会被称作万国的加利利。因为以前的国家都必须经过这个十字路口,所有的大战都在那里开打。 

当年扫罗和约拿单也是在这里被非利士人杀死,这里因为是十字路口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俯瞰这个十字路口的正是拿撒勒村,耶稣从小就可以俯瞰米吉多山这个十字路口之地。所以最后一场大战在这里发生,一点也不叫人意外。 不过那场大战不会开打。假先知还有敌基督会集结大军然后前往耶路撒冷,为什么呢?因为耶稣回来了。当年逮捕耶稣才动用几名士兵,这次为什么要动员大军呢?因为耶稣这次再来会有几百万个基督徒一起来。我们要在橄榄山上的空中和祂相会,如果你不喜欢大声的聚会千万别来,到时候会吹号角,天使长会大声喊叫,连死人都被吵醒,到时候就会是这样。 

如果你在耶稣再来之前过世,不要担心,你在这场大聚会中可以坐在前座,因为在基督里死了的人会先复活,我们都要到那里集合,所以大家争相走告:耶稣回来了。而且还带了几百万个基督徒一起回来,难怪敌基督和假先知会觉得统治地位受到威胁,所以敌基督和假先知就集结大军前往耶路撒冷,但是他们只能够走到那个十字路口,而且根本不会开打,经上说耶稣会用口中的话歼灭他们。

 耶稣能用口中的话让一颗无花果树枯干,也能用口中的话歼灭全军。耶稣在这里杀了很多人,难道耶稣变了吗?没有,祂没有变。祂第一次来是要拯救世人,但是当世人拒绝祂,祂必须要来解决这个情况。

耶稣用口中的话歼灭敌军,只有那两个领导人物没有死。 经文说敌基督和假先知将被活生生地丢入地狱,活生生的。他们是最先进入地狱的两个人,当时地狱里还没有人,地狱原是为魔鬼和牠的使者预备的,当时地狱里还没有人。

这两个人将会最先经历恐怖的地狱,这就是哈米吉多顿之战,全军会被耶稣口中的话歼灭,而敌基督和假先知会被丢进火湖里,那是第二次的死。这种死是活着受折磨不是一死百了,我门后面会再解释。 

撒但并没有被丢进地狱。在这个系列的异象中有许多事让人感到意外;第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是:撒但被打入黑牢,牠被抓,被铐,被捆,牠被锁在一个深坑里。这表示牠已经从地上彻底消失,牠已经无法再继续欺骗列国,所艾萨克但不会再出现了。 

这里有一个政治危机,世上的政府都不在了,撒但也不在了,敌基督和假先知也不在了,魔鬼的三个化身被除掉了,世界呈现无政府状态,那谁来统治世界呢?当然这支大军已经被歼灭,但是各国还有很多人活着,这些人并没有加入那支大军。谁要来统治他们、统治世界呢? 

耶稣要来统治,而且基督徒要和祂一起统治。

我只是把启示录20章所讲的告诉你,这里说耶稣会在地上作王一千年,耶稣在地上作王一千年。不管你认为这是大概的数字或是确实的,都是很长的一段时间。 耶稣要回来统治。拉丁文把一千年叫做千禧年。很奇怪的是,今天大家开口闭口都是千禧年,报章杂志全都在讲千禧年,但是教会对于比公元两千年更棒的千禧年却闭口不言。公元两千年不在上帝的行事历上,根本就不重要。

耶稣的两千岁生日是在1996年10月,我们都错过了。公元两千年根本就不在上帝的行事历上,可是大家还是很兴奋。但耶稣再来的时候会展开一段千禧年,这是我们所盼望的千禧年。 大家都以为公元两千年来临的时候,会是最棒的一年,但是两千年元旦过后三天,世界又重新回到老样子,面临同样的问题。

当耶稣再来的时候,千禧年就会展开。这个千禧年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这里清楚讲了六次耶稣会来做王一千年,而且我们会跟祂一起回来作王。

大多数的基督徒都没有想到,如果他们在耶稣再来之前死了,将来还会和耶稣一起回到地上再活一次。当然到时候会再需要一个身体,住在天上不需要有身体,但住在地上需要有身体,所以当我们重回地上时才会需要复活的新身体,像耶稣那样荣耀的身体。 

因为我们是重新回来住这里,只有我们这些跟随耶稣的人死后能够回地上再活一次。

到时候我们可是要治理全世界的。 当年哥林多教会有会友去找那些不信主的法官打官司, 我们必须作负责任的人。现在你可以尽量批评市长批评总统等等政治人物,但是将来你可是要取代他们的地位,你最好先准备好。

这会改变你日常生活的态度。 最近有人来对我说:我终于知道我的工作和我的信仰是相关的。我问为什么?你做什么工作?他说:我的工作是清理英国各地污染的河川,我以前都不觉得我的工作和信仰有什么相关,但是耶稣再来的时候,会需要有人帮忙清理河川,到时候我想负责这个工作,所以我现在要尽力把功夫学好。 耶稣到时候会需要可靠的人管银行的钱,需要忠心的人,要让祂能够说:做的好,你是忠心又良善的仆人,我要派你管十座城。耶稣讲这些话都是当真的,他将妥善地治理世界,而且祂要使用你来协助祂治理。耶稣祂应许得胜的人必用铁杖辖管列国,并且和祂一同坐在宝座上统管列国。 铁杖并不是指暴政或恐怖统治,而是指不被收买的英明统治,一切都在基督徒的监督之下,那表示所有的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新闻,都将完全掌握在基督徒手中。 各位,我告诉你们,这样的理想境界并非不可能,将来一定会临到,那一千年内会发生让你惊叹的事,人的健康将会大大的改善,活到一百岁算是正常的岁数;所有的小朋友可以很放心地在街头玩耍,是不是很棒?连动物都能够和平共处。豺狼必与羊羔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 你在圣经上读到这些是否想过有一天会成真?你相信会成真吗?要等耶稣再来,把魔鬼赶走才能成真。 魔鬼将来会被天使赶出去,上帝根本不必亲自出马,只要吩咐天使把牠赶出去。牠要受到最大的羞辱,不能再留在地上,我们会有一千年的和平岁月。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人民也不再学习战事,为什么?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 这句话就刻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外的石头上,可惜他们忘了上半句。上半句说上帝在锡安作王时,必在多国的民中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世界和平必然临到,一切就等耶稣再来。到时候祂要作王,你要和祂一同作王,我们现在可得快点受训才行。到时候祂会找正直、忠心、可靠的人。 祂会作王。约翰在异象中看见一同作王的圣徒当中,有为主殉道的基督徒,那些为耶稣丧命的人如今掌握统治大权。曾经被世界统治者拒绝的人,如今成为基督神圣的统治者。情况彻底扭转过来。想象那些初代的基督徒遭到罗马政府威吓杀害,将来有一天却换他们坐在罗马政府的位置上,将来彼拉多要在耶稣面前受审,这是何等大的翻转。 基督徒不再是被逼迫的少数,而是统管一切的政府。如果我们今天连教会都管不好,将来耶稣会对我们说什么?我们要赶快把自己训练好。约翰在作王的圣徒中见到这群殉道者,他们当初为耶稣丧命,如今却掌握统治大权。他们曾经经历不公平的待遇,如今将力求公平还有怜悯。这当然表示耶稣再来的时候这些死人会复活,经文称这是第一次的复活。 第一次复活的人是得胜持续向耶稣忠心的人,他们会从死里复活和耶稣一同坐在宝座上,尤其是那些拒绝在额上印兽的数字的人。当初额上没有印这个数字就不能买食物。 接下来这件事最让人意外,我会在下一个单元里再详细探讨,所以现在我只大略的提一下。接着约翰在第六个异象中看见其他的死人也从死里复活,连淹死在海里的人也复活了,他们站在白色大宝座的前面接受审判,这是第二次的复活。 这里清楚的告诉我们,死人不会一次全部复活,而是分成两次复活,可惜今天大多数的教会相信只有一次复活,认为人人都在同一天复活。但这里很清楚地说,其他的死人要等到这一千年结束后才会复活。 你看耶稣的教导就会知道,耶稣相信有两次复活。祂有一次跟法利赛人讨论义人的复活,那是第一次的复活,连法利赛人都相信有两次复活,义人先复活,不义的人后复活,耶稣同意他们的看法。新约圣经清楚地告诉我们死人不会在同一天全部复活,虽然最后义人和不义的人都会复活,但是义人会先复活作王一千年,一千年后不义的人再复活接受审判,并且会按册上的记载审判,下个单元我们在详细谈这个。 最后一个异象是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请大家注意,这是一连串连续的异象:首先是耶稣再来,最后是新天新地。但是在前后两个异象的中间有两大事件,就是一千年和审判日。 英国的教会几乎全部都相信第一个事件,也就是耶稣再来,相信会有审判日还有新天新地,但是对于中间的那一千年,他们却有非常激烈的辩论,所以在教会中造成了很大的分裂,以致于现在大家都有共识,不再提这一千年,完全不要谈。 可是各位,这等于是删除了上帝的话,这是要受咒诅的。在这四个异象中有四个重大的事件:耶稣再来、基督在地上作王一千年、审判日、以及新天新地。为什么有很多人拒绝接受,甚至把作王一千年的时间硬要往前推,变成在耶稣再来之前发生?为什么呢?这种说法带来了很多问题。 最初提出这种说法的人是圣奥古斯丁,他提出来以后教会就开始怀疑,基督是否会在地上作王一千年?很多教会被误导了以后,就相信基督不会作王一千年。如果真是这样那耶稣何必要再来呢?再说祂回到地上待多久呢?两分钟吗?如果祂要回到天上,干嘛带所有的圣徒一起回来呢?何不留我们在天上,祂自己来回一趟不是比较方便吗?我想只有一个充分的理由可以解释耶稣为什么回来,就是要回到地上来作王。 祂要把这个世界带回正轨,一劳永逸地证明,在上帝正确的治理之下,世界可以变的多好。所以我要告诉各位,你应该天天祈祷:愿祢的国降临地上如同在天上,这是上帝所喜悦的祷告。 接着我们来谈谈几个不同的看法,前面的人可能会发现我忘了讲一个重点,就是撒但被释放。在一千年结束后,撒但再度被释放,撒旦再度出去欺骗列国,并且再度集结大军一起前往耶路撒冷,但是牠徒劳无功。那是因为经上说火从天降下烧灭了牠所率领的全军。这支军队有不同的名称。哈米吉多顿并不是历史上最后一战,而是倒数第二场战役。 最后一战是在千禧年结束后撒但会被释放,就像假释,给牠最后一个机会,但牠却集结大军前往耶稣所爱的耶路撒冷,结果被火烧尽。各位,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要就个人的了解来解释:上帝为什么要耶稣作王?为什么要给撒但最后的机会来破坏一切?还有为什么撒但最后要再度欺骗列国?我想牠是为了在审判日之前向上帝报复。 我们如果把人类分成两种,第一种人渴望并且愿意接受上帝作王;第二种人则不愿意接受上帝作王。这一点把人类一分为二,上帝必须把这两种人分别出来,这样才能够施行最后的审判。上帝的用意是要证明,「罪」跟经济情况或者是环境并没有关系,纯粹是出于叛逆。 在基督治理的一千年期间太平、富足又健康,虽然如此,但仍然有人不要基督,撒但仍然像当初在伊甸园有机可乘,煽动人类说:你可以自己决定,别听上帝的。这正是人类面对的第一个试探。很多人认为只要改善了经济情况还有环境,罪恶和罪行就会消失,千万别相信这一套,那是魔鬼的谎言。即使什么都帮你弄得好好的,还是会有人埋怨,我想他们最怨恨的,应该是受到监督;不能够随便看自己想看的东西。魔鬼会拿出对付夏娃的老套对你说:作自己的主人,自己作决定,来吧!我要率领最后一支大军…。 现在来谈一下千禧年,这个主题有一点点复杂,这里所谈的会和下个单元有一些的重叠。各位,教会对于千禧年这件事有几个不同的看法,通常可以分成三种看法:无千禧年派、前千禧年派和后千禧年派。 无千禧年派认为,根本就不会有这一千年。前千禧年派相信耶稣会在这一千年之前再来;耶稣再来,然后才有千禧年。后千禧年派则说耶稣会在这一千年之后再来;千禧年之后,耶稣才会再来。 这是三种一般的看法。但是复杂的是,不只三种看法而是六种,更复杂的是,自称相信无千禧年派的英国人,其实大多数是相信后千禧年派。 现在我来解释一下,一共有六种看法:相信圣经的基督徒很少支持无千禧年派。无千禧年派认为没有千禧年,他们认为千禧年根本就不会来到,就像无神论者认为没有神,有些人不相信有千禧年,而且自称是无千禧年派。 无千禧年派的看法又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看法,根本就怀疑会有一千年的太平岁月,他们觉得不可能,他们就根本不想了解这一千年的事。所以,自由派的基督徒大多数持这种看法。第二种看法是将千禧年当成神话,他们认为亚当和夏娃也是神话,认为只是故事不是真的,是虚构的不是事实,故事只为传达讯息,就像寓言一样。 亚当和夏娃是寓言,每个人都可能那样,不局限于一个人,千禧年也是一个寓言,是个故事,不是真的有一千年,目的只是要告诉我们「善」必得胜,将来有一天世界和平会来到。这种看法把它当作神话,我想在座应该没有人是抱着这种看法,如果有的话我就担心了。 但是在座有很多人相信后千禧年派,相信后千禧年派的人认为启示录20章的事应该是发生在第19章之前,当然这就破坏了七个异象的连贯性,但是他们就是这样认为,所以他们相信基督会在这一千年结束后再来。那么,这一千年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已经在这一千年里了吗?还是这一千年还没来? 后千禧年派可以分成两种:我把第一种叫做“属灵”的后千禧年派。他们说千禧年是指整个教会历史,从耶稣第一次来直到第二次来,所以我们现在显然就在千禧年期间。你会说:等一下,在千禧年期间魔鬼不是被赶出世界了吗?那现在谁在管这个世界呢?他们不说撒但被赶出去,而是说牠被捆绑。怎么说牠被捆绑呢?因为牠不能阻止教会的建立。但是牠好像还是可以破坏很多事,这种看法需要扭曲经文才说的通。 总之他们说耶稣在天上作王,千禧年不在地上,耶稣和已经过世的圣徒在天上一同作王,整个教会历史就是千禧年。这种看法把千禧年放在启示录19章之前,说千禧年之后,基督再来,根本就是随意搬动经文;有一种后千禧年的新看法,这种看法的政治含意大过属灵涵义,他们相信,最后这一千年将由教会来治理全世界,教会将在耶稣再来前在地上建立国度,他们说时候还没到,但是一定会到。 虽然到时候不会每个人都信主,但会有足够的基督徒来治理全世界。各位知道吗,这种看法是根据改教运动的「重建与统治神学」而来的,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出现,但是英国却有很多新教会却信以为真,相信他们将在地上建立国度。他们说:我们正在为耶稣行进,我们要奉祂的名夺回英国的统治权,要把魔鬼从海底隧道赶去法国,奉耶稣的名洁净英国,现在就来统治这个国家。 我把这种胜利主义称作“政治”的后千禧年派。这种看法把耶稣再来的时间延后至少一千年。但是我要问的是:如果现在已经是千禧年,为什么感觉不像?魔鬼好像很活跃嘛!如果说千禧年就快到了,他们恐怕得等很久。抱持这种想法的教会以为可以统治列国。十九世纪有一些宣教圣诗就是这样,「日月所照万国万方,耶稣必为统治君王」。整首诗歌在讲教会将在耶稣再来之前统治世界。 各位,所以后千禧年派可以分成两种看法,两种都认为耶稣会在天上指挥教会在地上建立国度,有些人认为那是属灵的国度,整个教会历史都是千禧年,有些人认为教会历史的后段是千禧年,到时候教会将统治世界。 前千禧年派说耶稣再来,然后有千禧年,祂会在地上建立国度,君王还没来就不能在地上建立国度。 这也分成两种看法:一种叫做“时代论”。我前面讲到弟兄会达秘和司可福的教导的时候曾经提过,他们认为千禧年时地上的国度是以犹太人为主,犹太人和基督徒不可能合一。犹太人是上帝在地上的选民;基督徒是上帝在天上的选民,所以地上的千禧年是以犹太人为主,这是时代论,重点放在犹太人。 而初代教会对于前千禧年的传统看法,有四、五百年的时间是丝毫没有不同的,初代教会一致认同这个看法,他们相信耶稣将会回来地上治理世界一千年,这个看法是根据启示录20章来的,初代教会对这个看法丝毫没有不同。 可是后来怎么变了呢?原来奥古斯丁认为这个看法是属于非常肉身层面的观念。希腊思想对他的影响远远大过希伯来思想。我想写一本书叫《帮教会去除希腊思想》指出这当中的转变,想到耶稣会再回来地上作王,想到很多人会带着新身体回来,和仍有旧身体的人同桌吃饭,他就觉得很难理解。 其实耶稣当初从死里复活就是这样;祂复活后有了新的身体却和仍有旧身体的门徒吃早餐,这有什么难理解的?但这对希腊思想而言不能理解,因为他们太注重肉体了,他们认为心灵和肉体应该划清界线。所以奥古斯丁的看法成了两种后千禧年派的根据,英国相信圣经的基督徒大多数是这种,以上就是各家观点。 观点确实会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每一种观点都会在两方面造成不同的影响,就是传福音和改进社会。有些观点会让人不想改进社会,像时代论看法会说:何必努力改进这个世界呢?这种看法会让人不想改进社会,但是会让人积极的去传福音。其他的看法也会影响到这两方面的态度。有些人认为这些只不过是学术上的讨论,但是耶稣向我们透露了千禧年,就是因为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

从天而降的新妇

上个单元我们谈千禧年,还有一些话没有来得及讲完。所以我要花几分钟的时间提出七个理由,来说明我为什么要相信传统论前千禧年的看法;那是初代教会好几个世纪以来的看法,相信耶稣会回到地上作王一千年,体现祂的统治方式。以下呢就是我相信这个看法的七个理由: 

第一,这是启示录20章最自然的诠释。别的看法需要搬动经文的顺序来穿凿附会,但是如果你用最直接以及最简单的角度来看的话,那么你就会相信这个看法。 

第二个理由:这个看法最正面,可以解释耶稣为什么再来,并且带我们一起回来,就是在地上执行一个任务来统治这个世界。前千禧年的看法正是初代教会对耶稣再来的看法,新约圣经有318次吩咐我们要期待耶稣再来,你会发现相信前千禧年的人最常谈到耶稣再来,并且充满期待。 

第三个理由:这个看法可以解释为什么新约圣经这么强调耶稣再来,并且对耶稣再来感到兴奋充满盼望,如果耶稣不会回来作王,我们的盼望就只是在天上,因为祂不会回来地上作王。 

第四个理由:如果地球是我们未来的归宿,那么天上就只是一个等待室,而不是永恒的家。我们死了之后会到天上和耶稣相会,最后再回来地上与祂同住,在这里与祂一同作王,我们未来的家不在天上,而是在新地上,像启示录21章和22章的描述,我们会住在地上,圣父、圣子和圣灵都会住在地上。 

第五个理由:这个看法很切合实际,不乐观也不悲观。乐观的人说教会将在地上建立国度,我不相信,这太乐观了。悲观的人说未来的地球不会比现在变的更好,那是悲观的看法。切合实际的看法是,地球会变好,但是要等耶稣再来。地上的情况会先恶化,等耶稣来了就会好转。 

第六个理由:这个看法的问题比其他看法少,其他看法都有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但是这个看法的问题是最少的。 

第七个理由:初代教会多年以来都相信这个看法,别的观点是后来才出现的。初代教会至少有四百年的时间一致支持这个看法,我觉得这意义深重,因为他们最接近使徒,所以应该最了解使徒原本的意思。 

好了!各位,现在我们来到启示录的最后。第六和第七个异象跟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看见一千年结束以后撒但被释放,而且再次企图掌管世界。这证明了就连在基督完美的统治之下,这个世界上仍然有人想要自己做主不想被基督掌管。 

魔鬼会说服他们相信没有基督的管辖会更好,那个时候撒但会率领歌革和玛各的大军前往耶路撒冷。各位如果读圣经以西结书39章就会知道,为什么称他们为哥革和玛各。撒但的大军向耶路撒冷前进,结果被从天而降的火给烧灭了。接着经文说撒但被丢入火湖,敌基督和假先知早已在火湖中,他们必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永永远远。他们要接受永火的惩罚,这是直译。 

这节经文给现代所谓的“灭绝论”致命的一击,这个论点说人最后都会灰飞烟灭。英国大多数的福音派和灵恩派都是教导灭绝论,他们绝对不会引用这节经文,因为这节经文讲的最清楚。就是因为这里讲的最清楚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引用这节经文;有两个人和魔鬼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这节经文讲的真清楚。 

耶稣在山羊和绵羊的教导中,对山羊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位魔鬼和牠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我在这里告诉各位,可见得人也可能会落入同样的下场和情况。各位,这事以后所有的死人都要复活,不管是死在海里或地上等等,全都会复活得到新的身体,那是因为去地狱的人是带着身体去的。 

耶稣曾经说:不必怕那些只能杀身体的,只要怕那能够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地狱里面的人都有身体,所有的死人也会得到新的身体,全部的人都要从死里复活,包括义人和不义的人。这在但以理书12章有清楚的教导,还有约翰福音五章。使徒行传22章里保罗也说:我今日受审,是因为相信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人人都会复活。会有两次复活,中间相隔一千年,可是人人都会从死里复活得到新的身体站在白色大宝座前。 

坐在那个宝座上的不是上帝,这里没有说上帝坐在那个宝座上,只说坐在上面的那位,但还有谁能坐在那个宝座上呢?使徒行传17章保罗在雅典的亚略巴古教导说:上帝已经设立一个人要来审判天下,会有一个人类来决定每个人的永恒归宿。到那日,上帝不会亲自审判,祂已经指定一个人来审判世人,这样就不会有人说上帝不公平了。 

我记得有一段短剧的独白,我只记得大概,描绘一大群人站在一片平原上,有一个审判官坐在前方的宝座上,群众中有人大喊说:“你不知道当私生子的痛苦”;“你不知道当奴隶的痛苦”;“你根本就不知道遭人冤枉诬陷的痛苦”;“你不知道无家可归的痛苦”;“你不知道遭受试探的痛苦…”。然后群众沉默了,他们发现宝座上那位完全了解这些痛苦。知道将来是由耶稣审判世人,我们心里很受安慰。 

上帝已经指定耶稣来审判世人,未来坐在白色大宝座上的将是一个人类。全人类都要根据册上的记载受审判,这本册子会为每个人打开,我可以告诉你那本册子叫什么,封面是红色,上面烫金字写着《这是你的一生》,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是册上将记载每个人的一切举动、言行、想法和感觉,我告诉你如果那本册子为我打开,我铁定要下地狱,你也是一样。打开那些册子的用意是要让大家看见,连最好的人都有问题。 

耶稣说一切隐藏的事到那日必要被揭发出来,让所有的人都知道,那本册子将要打开。我很喜欢一个节目叫做“你的人生”,很好看,因为只播正面的事。负责调查的人常常会发现一些负面的事,可是不会在节目中播出来,但是在审判日那天,一件事都不会漏掉。 

任何人一看见册上的纪录将会无话可说。还好有另外一本册子会打开,叫做生命册,因为这纪录了耶稣的生命,这本册子你可以从头读到尾。读有些人的一生就像读书一样,耶稣就是这样的人,祂有完美的一生。最棒的是,在基督里的人到了那日,名字会出现在祂的册上而不是自己的册上,很棒,对不对?所以你的名字在那日必须出现在生命册上才行,不是出现在你自己的册上,而是耶稣的册上。 

所以我们才说启示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你的名字在那日仍然记在生命册上。因为在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信心”和“忠心”是同一个词。有信心就是忠心,继续相信,不管要付什么代价,不管发生什么事。 

信心不只是踏出信心的一步,拿到通往天上的门票,而是一生忠于耶稣,跟随耶稣,不管遭遇什么事都信靠祂;不管处境多么黑暗我仍然要信靠祂。所以上帝才会对哈巴谷说:唯义人因信得生。义人因信得生,你可以说义人因忠心得生,因为他们持守信心,他们能够坚持到底相信耶稣。 

如果教会能够留住所有曾经信靠耶稣的人,今天教会内的人数会有五倍之多,可惜有很多人走回头路,处境危险。你需要为信心冷淡的人祷告,希望他们别走到无法回头的地步,从生命册上被除名。各位,到时候会有这些册子打开,按照册上的证据伸张正义,赏善罚恶。到了最后的时候,世界上的人类将会分成两种:其中一种是顺服上帝掌管的人,另一种是悖逆的人。 

接下来的经文提到了火湖,这我不想多谈,因为我已经写了一本书叫做《通往地狱的路》。书中也有一章在讲天上,如果你想了解天堂和地狱可以读这本书。我写这本书是因为现在有很多教导说地狱不可怕,人一死就灰飞湮灭有什么好怕的?如果我一生作恶多端,有人告诉我人死了就烟消云散,我一定高喊哈利路亚你不会吗?因为根本就不用付什么代价。各位,这不是圣经的教导,可是这种说法却在英国各地普遍流行,一死百了,不会受折磨,听起来很棒,对吧! 

但是我注意到相信这一点的人很少去传讲,因为这对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害怕地狱的人才会敬畏上帝。 

有一次我从西西里搭飞机回来,飞机低空飞过埃特纳山顶,当时火山正好爆发,红色的熔浆往下流到两哩外的一个村庄。飞机驾驶员把机头往上拉,我往下一看,看到一大片炙热滚烫的熔浆,我当时立刻联想到了地狱、火湖、火海。当驾驶员平衡了机身飞往伦敦的时候,我高兴极了,因为那座火山就在我们下方不远,我知道火山上方的气流很危险,我心里一直叫着:快走啊!快走啊!我可不想降落在那里。不过这对我们是个提醒,我们的上帝是烈火,所以我们当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祂。这是现代人容易忽略的,跟上帝太熟了,就像哥俩好,但是你站在火山边缘的时候所生出的敬畏之心,正是我们对全能上帝该有的态度。 

要记住那本册子,册上会纪录你一生大大小小的事。其实脑子会记住每一件事,你知道吗?也许你想不起某件事,但是你的脑子永远不会忘记。有时候一个味道就会唤起童年的很多回忆,你有没有注意到这点?好像打开一个抽屉,发现过去的事全在里面,这些事全记在天上的册子里。如果你的名字不在生命册上,将来就是要打开这本册子。到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无话可说。 
接下来我们谈到了天堂和地狱,其实没有谈到地狱,可惜我们都只谈天堂。这里并不是天堂,而是新天新地。这表示会有一个新的天和新的地。这里的天地其实是指地球和天空,将来会有新的宇宙,全新的宇宙,上帝要造一个全新的宇宙。 

每次有人问我从事什么行业,我就会说:回收业。他们的反应通常是微笑:“你回收纸类、金属还是瓶瓶罐罐”?“都不是,我回收人”。因为污染是人造成的,上帝所作的事就是在回收人。 

圣经中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上帝在第一次的创造中是先造天地,最后才造人。但是在新的创造中,我们现在就是在新创造的第八天,所以我们在第八天敬拜,也就是礼拜天。这天不是休息的日子,因为上帝重返工作岗位把一切都变成新的,祂将旧创造的第一部分更新,也就是祂儿子的身体。 

如今祂在创造新的男女,将来要造新天新地给我们居住。上帝将来会回收整个宇宙,只要你现在愿意被祂回收,那么你将来就可以住在新宇宙中。「回收」是现代用语,以前叫做废物利用,我们以前都是说废物利用,废物利用就是抢救。 

福音就是你可以被回收,住在被回收的地球上,上面有被回收的天空,这就是福音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让人可以上天堂,还有新天新地,全新的宇宙给在基督里新造的人居住,这就是福音的中心思想。如果你用回收的比喻来讲福音,别人会愿意听,不见得每个人都愿意被回收。但是上帝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不只所有的人,包括所有的事物,祂将造一个新的地球。如果你愿意被回收,将来就可以住在那里,这就是福音的中心思想,有着未来的指望。 

接下来焦点从新天新地立刻转到新天新地的创造者。有大声音说:看哪!我把一切都更新了。接着他看见一座新城从天而降,来到地上,这是一座很大的城,大概只有月亮容的下,如果月亮里面是空的。整座城的长度大概是巴黎到华沙的距离,不只长度,长宽高都有1500哩,这座城大的不得了。 

现代人很兴奋地想在外层空间建一座小城市,但是耶稣已经在空中建造城市了。祂重操木匠的旧业,祂说:我要回去,为你们预备一个地方,那整座城将会从天而降,降落在新地上。我很期待能够看见这座城,我对建筑很有兴趣,在座有些人知道我设计教堂,我会忍不住的想这座大城市要适合人类居住的话,到底会怎么设计呢? 

我研究过堪培拉和巴西利亚这两个城市。很有意思的是,现代人建城都会在城中央造一条河,城中央应该有一条河,新耶路撒冷也是。我实在等不及要看到新耶路撒冷,有人说:别急!你一定看的到。我真的很期待见到上帝建造的这座城。 

亚伯拉罕原本住在砖造房屋里,有中央暖气又有自来水,因为考古队发现他在迦勒底吾珥的老房子,屋里设备相当先进。亚伯拉罕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竟然离开舒适的砖造房屋,下半辈子都住在帐棚里,很多退休的人可不会这么做。 

圣经说他为的就是寻找上帝所建的城市,他在找这座新耶路撒冷,这将是一座规划完美的城市,每个人都会想要永远住在那里。经文说这座城将从天而降来到地上,这座城是用最珍贵的材料建造,这个绝对可以证明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 

我要怎么证明呢?各位,约翰看见这座城的时候,见到城中所用的建材,我们眼中的宝石在那座城中是稀松平常的建材。现代有珍贵的宝石,女人很喜欢,但很不幸的很多男人也开始迷上宝石。 

这些珍贵的宝石可以分成两种,这是我们能够制造纯光之后才晓得的。纯光指的就是像雷射激光之类的;如果把女士身上带的宝石切一个薄片,用纯光照射的话,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情况是变成七彩的,不管原本的颜色是什么红、绿或蓝都一样;另一种情况是变成黑色的,完全失去颜色。 

会变成七彩的宝石我们把它称作“非等向性”;会失去颜色的宝石我们称作“等向性”。我有坏消息要告诉在座的女士,妳们知道吗?钻石是等向性;红宝石是等向性;红石榴石也是等向性。所以女士们,死后不用带走这些东西,因为它们都会失去颜色。 

但是约翰在新耶路撒冷城中见到的十二种宝石,全都是非等向性。都在这里(图片),这十二种宝石都是新耶路撒冷的建材,全都变成了彩虹的颜色,这只是一小块,千分之一吋的大小,看看显微镜下所呈现的颜色。下面的这些钻石、红宝石和红石榴石,在纯光照射下全部失去光彩,这是在三十年前才知道的。 

约翰当年绝对不可能知道什么宝石在纯光下会变成七彩,他绝不可能知道。除非是宝石的创造者启示了耶稣、耶稣启示给圣灵、圣灵启示给天使、天使再启示给约翰知道,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圣经是上帝的话,因为在两千年前只有上帝能够知道这一点。真不可思议,科学追随圣经的脚步。 

在最后的这几章经文中有一个严重的警告,就是不断的提到火湖。在最后的这几章中我们读到了很多好消息,你会不会觉得很奇怪?大家对于启示录中的好消息都没有不同的意见,对其它的事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对新耶路撒冷或新天新地都没有不同的意见,所以常常在丧礼中读这些经文,因为这些都是我们所深切期盼的。 

如果你读启示录21和22章,会一再读到一个警告,在城外有个火湖。这火湖不在城内,而是在城外,这里说是为犬类预备的。启示录21章这里有一个警告:得胜的,必承受这些为业;惟有胆怯的、不信的、淫乱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火湖里。 

这里不是在讲非基督徒,而是在讲胆怯的基督徒,不忠心的基督徒,还有说谎、淫乱的基督徒。这里说的是像这样的基督徒;别以为你做这些事可以逃过报应。上帝如果只把这样的非基督徒送到这里,就太不公平了;可是如果上帝对基督徒说没有关系,虽然你做这些事,还是可以来,那不是也很不公平吗? 

有很多人他们自以为有了到天上的门票就可以为所欲为,这种想法不对,想上天堂不只需要罪的赦免,还要活出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这是圣经上的话。启示录是一本严肃的书,也是一本很棒的书,给我们很多应许,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 

启示录最后这几页中,最叫人惊讶的恐怕是:我们不是到天上永远和上帝同住,而是祂会来到地上永远和我们同住。连天使都很惊讶,因为新耶路撒冷从天而降时,天使知道不只上帝的儿女要住在这里,上帝也要亲自住在这里,羔羊也要住在这里。所以天使大声喊叫说:看哪!大声叫:看哪!这个意思就是你们看,你们看,上帝的帐幕在人间。不是人去住在上帝那里。天使惊讶的大叫: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 

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祂要作他们的上帝。你是不是没有想过这点?祷告的时候不用再说:我们在天上的父,而是说:在地上与我们同住的父。 

在圣经最后是上帝搬家,祂的儿子已经来过地上,祂的灵也来过地上。起初上帝创造天地的时候,祂是来过地上的。亚当就听过上帝的脚步声,在哪里?傍晚的时候在伊甸园中散步。将来就会像那样,天父将会住在地上,住在一个回收的地球上,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不是我们搬去跟祂住,是祂要来跟我们住。 

在那个新的宇宙中,地球将是宇宙的中心,这就是上帝原本的计划,祂的爱就放在这里,我们将和羔羊及父神住在那座城中,经上说我们将见到上帝的脸。上帝的脸像什么?我猜就像祂的儿子耶稣。耶稣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 
好了,我们已经讲到启示录的最后了。现在我要给各位十个需要研读启示录的理由,作为启示录的总结。 

启示录最后有一段结语,是邀请,也是恳求:口渴的人当来喝。来啊!来啊!来喝。耶稣在最后不断地邀请人来喝这生命水,但是最后这里还有一个「来」。主啊,请快来。主啊,请快来。启示录最后有两个「来」,一个是邀请人来:来啊!一切的福分你可以白白得到,来啊!听见的人回答说:来!新妇也向新郎说:来!该读启示录的十个理由: 

( 一、明白圣经结局 二、有效防堵异端 三、全面了解历史 四、找到安慰根基 五、传福音的动机 六、挑旺敬拜的心 七、预防沾染世俗 八、追求敬虔的动力 九、准备面对逼迫 十、更加认识基督 ) 

第一,这是圣经的结局,是关键的高潮,没有启示录,故事就没有结局。就像读侦探小说读到最后十页才发现被撕掉就不知道结局如何了。启示录是结局,是历史的结局,是上帝爱情的大结局。因为耶稣是首先和末后的,在宇宙创造和终结的时候祂都在场。 

第二,读启示录可以保护你不被异端欺骗。很多异端会来敲你的门,这些异端他们都很熟悉启示录,他们会去找固定上教会但不了解启示录的人。这些异端会对他们说:我们很了解这卷书,可以教你。曾经有人问我那十四万四千人代表什么?耶和华见证人对这个数字有荒谬的解释,我前面没有谈到这个数字,但是启示录提到这个数字两次:在第七章是指大患难时期在地上受保护的犹太人,在十四章则是指为主殉道来到天上的基督徒,不是同一批十四万四千人,这很容易解释。但是这些异端的人却利用基督徒对启示录的无知来吸收信徒,可是你如果懂得比他们多,就可以回答他们,可以叫他们来领受这个福分,免得这些异端利用基督徒对启示录的无知来吸收信徒。所以了解启示录可以保护你不被异端欺骗。 

第三,读启示录会帮助你了解历史,让你看报纸的时候心里是雪亮的。每一次我带领基督徒研读启示录,他们都会拿报章还有杂志上的剪报给我看,每次研读启示录都会这样。他们会问:你这个礼拜有没有在报纸上看到这个?他们开始理解,看见将来的影子已经出现。我们发现历史真的是在朝那个方向发展,了解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握中,灾难中你就能够得到安慰。耶稣说:当你们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或是饥荒,不要惊慌,这不是末了而是开端。应当挺身昂首,因为得赎的日子近了。基督徒的反应截然不同,并不是对灾难的受害者毫无同情心,而是心里早有预备,知道这是新生的产痛;不是宇宙临终前的疼痛,而是新宇宙诞生前的产痛,所以我们有不同的反应。 

第四,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心中的盼望更加笃定。因为你知道将来会怎样,也知道耶稣会赢,对未来有笃定的盼望以致今天能站立的稳,不能够光有信心和爱心,还需要盼望。当情况恶化的时候,盼望是你灵魂的锚。我们有福的盼望就是耶稣基督会回来地上,基督将打败撒但,基督徒将治理世界,整个宇宙会被回收,上帝的国度会临到地上如同在天上。那是我的盼望,但不是一厢情愿的盼望,而是必然实现的盼望。因为上帝从来不会食言,祂的每个应许都在耶稣里应验。 

第五个理由,读启示录会让你更想去传福音。在世界结束以前尽量拯救一些灵魂,你知道上帝为什么迟迟不让耶稣再来?各位记得吗,彼得后书告诉我们,因为上帝希望更多人悔改。祂还不让耶稣再来是为了给更多人机会,祂要让福音先传遍各个族群,然后末日才会来。我们会更积极地传福音。 

第六,读启示录会激励我们想要敬拜。当我们读到启示录描述天上的唱歌和敬拜,会很想跟他们一起敬拜。启示录中的敬拜会激励人想要敬拜。每一次聚会中有自由敬拜的时间,可以随意祷告、唱诗、或者是读经,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在读启示录五章或者是启示录四章,读了会让人想要敬拜。 

第七,读启示录帮助我们不沾染世俗。因为会让你热切期待新世界的来临,其实我们属于新时代,我们不喜欢别人盗用这个词。我们才是新时代,期待新时代的来临,才不是现在有些人说的什么水瓶座时代等等,而是主耶稣基督的时代,这激励我们要活出敬虔。 

第八,在座有些人甚至已经感受到,启示录会激励你预备自己。在册子打开的那日,不会出现令你羞愧的事,这会激励你。「凡有这盼望的,就洁净自己。」约翰一书这样说。如果你相信耶稣再来时,你必要像祂,你就会竭力效法祂。这是我太太很难相信的一件事。她在很多方面都大有信心,可是她却很难相信将来她的丈夫会变得完美,所以她会告诉你:根据经验,她很难相信这一点。但是她有一颗受教的心,不把信心建立在经验上,而是建立在圣经上。这是一个应许,当祂再来时,我们必要像祂。到时候我们彼此对望,会觉得每个人都像耶稣,每个人的表情和眼神都跟祂相像,如果你相信这一点,就会竭力追求圣洁。因为上帝是圣洁的。 

第九,读启示录能够帮助我们预备自己去面对逼迫,我相信逼迫将会临到我们这块土地,其实逼迫已经临到世上大约两百个国家,有很多地方的基督徒在受苦。耶稣像我们保证说:在末日来临前列国会痛恨我们,每一个国家都会。过去两千年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但是如今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需要准备好。读启示录最能够帮助人预备自己去面对逼迫,因为这正是启示录的写作目的。 

最后,读启示录会帮助我们对基督有全面的了解。认识福音中的基督不算彻底了解祂;认识书信中的基督,也是不够的。福音书形容基督是我们的先知,为上帝子民舍命的先知;而书信形容基督是我们的祭司,永远活着在神面前为我们代求。我很高兴可以在升天日传讲耶稣升天的信息,因为那天是星期四,容易被人忽略。耶稣不但是我们在天上的祭司,启示录更形容祂是我们的王。 

我们需要全面了解,才能彻底认识耶稣。祂有250个称号,我们都需要知道,尤其是祂在启示录中的称号。全部了解了才能完全认识耶稣,才能全面了解祂的身分。祂是阿拉法和俄梅戛、是犹大的狮子、是被杀的羔羊,祂是首先的和末后的、祂是真实可信的见证人、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祂在启示录里的称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祂的全貌。 

启示录中的耶稣不是温柔可亲的形象,当初彼拉多说你们看「这个人」,但这个人却是上帝,我们要有平衡的观点。启示录描绘了耶稣严肃和令人害怕的一面,启示录给我们平衡的观点;很多人认为耶稣是软弱的,但是耶稣要伸张公义,让世界回到正轨。很多人对祂失望,他们说:祂在两千年前来过,世界仍然一团乱。要知道耶稣必要再来,耶稣再来的时候世界就不再混乱,到时候世界会由天上掌管,上帝的国度会再度临到地上。主耶稣,我愿你来。我愿你来。阿们!

大卫鲍森

19.启示录(一)

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上帝赐给祂,叫祂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众仆人,祂就差遣使者晓喻祂的仆人约翰,约翰便将上帝的道和耶稣基督的见证,凡自己所看见的都证明出来,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

约翰写信给亚西亚的七个教会,愿恩惠平安归与你们,这是来自那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上帝和祂宝座前的七灵,并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祂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祂父上帝的祭司,但愿荣耀、全能归给祂直到永永远远,阿门。

看那,祂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祂,连刺祂的人也要看见祂,地上的万族都要因祂哀哭,这话是真实的,阿门。主上帝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戈,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

启示录把基督徒分成两种,一种是不敢读,一种是太沉迷,不是逃避就是狂热,

启示录因为放在最后,通常要等很久才能读到,但是感谢主给我们启示录,是圣经上杰出的一卷书。

魔鬼的看法,它痛恨这卷书,圣经上有两部分是撒旦最不喜欢你读的,就是整本圣经的前三章跟最后三章,牠不要你读圣经的头几页和后几页,因为头几页是在讲牠的魔掌如何抓住我们,牠怎么样来到这个世上掌管世界成为这个世界的神,但是圣经的最后几页是在讲牠将如何被逐出这个世界,牠已经来日不多,所以牠痛恨这两处经文。

圣经上只有这卷书一开头就说,读这卷书的人有福了,最后还说破坏这卷书的人要受咒诅,如果有人删掉这卷书的任何内容,或是任意添加任何的内容,就会遭受这书上所描述的灾祸,也会失去救恩,失去进入上帝圣城的机会。

启示录在整部圣经中的地位,这是圣经的最后一卷书,是故事的结局,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圣经,圣经从头到尾就是一本历史书,如果没有启示录的话我们就不知道历史的结局,真的只有基督徒知道人类历史和这个世界的结局,这卷书里描述了宇宙的结局,我们还可以从爱情的角度来看启示录,这卷书中充满了爱情,十分浪漫,在讲一个父亲为他的儿子物色新娘,如果没有启示录的话就不知道婚礼的情景,只知道这个儿子跟女方订了亲,保罗写信给教会说,我曾经把您们许配给基督,我们和耶稣订了亲,婚礼要在最后才举行,而且就跟动人的爱情故事一样,圣经最后的结局是,从此两个人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這就是圣经的结局,以婚礼收场,圣经的结局是羔羊的婚宴,从此他们在新耶路撒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两个重要的事实,第一是启示录这卷书其实是为普通人写的,不是为神学教授写的,遇到了看似难懂的事情的时候,就会请大学教授来解惑,启示录就是如此,启示录将会是先知笔下最容易明白的信息,这段话一针见血,启示录其实是一卷很简单的书,是为普通人写的,原本是写给七所教会,就在今天的土耳其西方,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不是地位尊贵的人,只是很普通的平凡人,很多还是奴隶,这卷书是为他们写的,是他们看得懂的。

启示录的精髓:耶稣赢了。

启示录是写给平凡人看的,所以我们要带着常识来读这卷书,这个方法最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启示录简单又直接的信息,要运用常识直接看字面的意思,不要被一些象征给唬了,不能够整卷书都按照字面解释,也不能够整卷书都按照比喻来解释,有的要按照字面解,有的要按照比喻来解,怎么知道怎么分辨呢?用不着激烈地讨论是无千禧年,前千禧年或是后千禧年,只要运用这个简单的原则答案就很明显。

当初那七间教会的人会怎么样解释这卷书,我们才能够运用出来,所以第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这卷书是写给普通人看的。

帮助我们了解启示录的第二个原则是,要知道这卷书的目的十分的实际,目的绝对不是要满足你对未来的好奇心,上帝给我们这卷书并不是要让我们当历史的先觉,这种人他们晓得某些神秘知识,得以知道关于未来的秘密,上帝给我们这卷书并不是要让我们当先觉,也不是要让我们猜测上帝的时间表,让我们处心积虑地去臆测末日到底还有多久才会来到呢?很多人就是根据启示录做出这些猜测来,但是这些猜测对于读启示录这卷书的人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实质的帮助。知道未来如何也许能够满足你的好奇心,但是这绝对不是启示录作者写作的目的。启示录的写作目的很实际,它绝对不是在故弄玄虚,不只为你的理性,也为你的意志还有你的感情。

启示录里面一共有56个不同的预言,其中有一些预言出现不只一次,而且预言的比例在新约圣经里是最高的,但是没有比旧约圣经多,但以理书和以西结书里面的预言更多,不过和新约的各卷书相比,启示录对于未来的预言最多,所以它的内容确实着重在未来,但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好奇心,上帝之所以透露未来,祂的目的就是要我们预备自己去面对未来,这是一个很实际的目的,祂向你透露未来是要你准备好,就像童子军的格言“随时准备好”,现在就预备自己,换句话说新约圣经中有关未来的预言,都是为了要帮助我们现在就活出正道。

圣经上没有说的事我们现在不需要知道,至于已经告诉我们的事,我们现在需要知道才能够活出正道,所以耶稣说:我告诉你们这些事,是要叫你们不受骗,好在此时此刻活出正道。这是启示录的实际目的,所有透露未来的预言,都是为了影响现在,

因为我们是靠三样德行而活,信、望还有爱,如今常存的有信、望、爱,但是其中最弱的是望,我发现在现代的教会中几乎找不到望,因为“望”是指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有不确定的意思,希望明天一切顺利,是指非常确定,一定会发生,非常确定,一定会发生,意思很坚定,所以圣经上才会说,盼望如同灵魂的锚。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我们在主里仍然有盼望,我们对未来有坚定的盼望,因为知道耶稣必要再来。

整卷启示录就是以这个事实为核心,开头和结尾都谈到耶稣再来,祂要再次回到地上,这个事实会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象锚一样稳住你,耶稣会再来,我们对于未来的盼望就系于此。

没有一个政治人物能给我们盼望,但是每次的选举都好像是在选救主,有没有注意到,每一次的选举都在找政治上的救主,希望他能带领我们走上正途,远离灾祸,每一次有人赢了选举我们就以为找到救主了,但是六个月以后我们开始感到失望,再过几年幻想整个破灭,这是因为世上只有一个救主,只有一位会再来扭转局面,将来有一天耶稣会回到我们中间,祂能够扭转乾坤,祂能够把魔鬼赶逐出去,但在祂回来之前我们势必会遇到困难,因为我们赶不走魔鬼,可是耶稣办得到,因此那些服从上帝命令,忠于耶稣的上帝子民需要忍耐到底。

因此那些服从上帝命令忠于耶稣的上帝子民需要忍耐到底。

圣经最后一卷书启示录是特别为受苦的圣徒而写的,所以我们才会读不懂,因为我们没有受苦,但是很多地方的基督徒吃过很多很多苦,他们为耶稣殉道,对他们来说启示录的意思再清楚不过,大概只有受过苦的基督徒才能够了解这卷书,可是我们并没有受苦,所以我们只能从理性和学术的角度来看这卷书,没有让这卷书来帮助我们耐心地忍受苦难,这卷书的作者是一个已经为主受苦的人,这卷书是约翰在跋摩海岛上写的,这个小岛只有八哩长,跟以弗所只有60哩的直线距离,约翰他是一个政治犯,必须在岛上的采石场中做工,在这里我有一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跋摩海岛最高的那座山上有一座修道院,叫做圣约翰修道院,那看起来很像一座城堡,就在监狱的傍边,在采石场的附近,晚上就睡在这里的囚房里,约翰是为上帝的道,为了给耶稣作见证,才来到这里,他是叛徒,罗马帝国的叛徒,所以他被放逐到这个有如恶魔岛一样的地方来,基督徒会越来越不受欢迎,在末日渐渐逼近的时候,面对的苦难会越来越多,这卷书是在预备我们面对即将来临的苦难,这样当苦难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有办法忍耐,

大约是在公元96年,第一世纪末,在那个时候基督徒已经开始受苦了,受到罗马和尼禄的逼迫,尼禄做了很多很多残暴的事情,尼禄他在那里命令人在基督徒的身上缝上兽皮,最后再放野狗来追咬他们,当做压轴好戏,以此作乐。但是那一拨逼迫并没有蔓延到罗马以外的地区,大约又过了30年以后,多米田成了罗马皇帝,他开始逼迫罗马帝国境内各地的基督徒,多米田他自封了两个头衔,命令百姓要尊称他为“主”和“神”,“主和神”,多马曾经尊称来自拿撒勒的那位木匠,“我主我神”,多米田又下令说,每年要有一天所有的人都必须膜拜我,必须要站在我的半身塑像和一座有火的祭坛前面,拿起一撮香撒在祭坛上燃烧,然后举起手来宣誓说,“凯撒是主”,他下令每年有一天全国的百姓都要这样做,没有照做的人就得处死,基督徒这下子面临了可怕的选择,只有四个字:凯撒是主,可是耶稣是主,这是教会最早的信条,他们不可能再称其他的人为主了,上帝已经高举耶稣把“主”的称号赐给祂,这个名超乎万名之上,万膝都要跪拜尊称耶稣为主,所以基督徒无法妥协,这也是看他们是不是忠于耶稣的最大考验,他们会说出这四个字吗?毕竟只有四个字而已吗,多米田下令全国各地执行这项法令的那天,给那天订了一个特别的名称叫做“主的日”。

启示录一章所说的“主日”希腊原文正是“主的日”,这里是用形容词“主的”,而不是名词“主”,约翰说,在“主的日”我被圣灵感动,他不是说“主日”,圣经都是称七日中的头一日为“主日”但“主的日”是个特别的日子,是皇帝下令每年一次要说“凯撒是主”的那一天,狱中的约翰可以想象,这将是最大的考验,要考验他曾经牧养和教导的那七间教会,他们会屈服吗?他们会低头吗?于是他写了这卷书,劝勉圣徒要忍耐到底,但不只是忍耐而已,忍耐是被压在下面,他还用了一个词,是整卷书的关键词,这个词从头贯穿到尾就是“得胜”,忍耐是被一样东西压在下面,得胜则是压在那样东西上面,

耶稣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我已经全然得胜,有一次我问候一个朋友好不好,他说,我很好,我胜过我的处境。这是基督徒很棒的一个答案,所以这卷书鼓励我们要得胜,不只是忍受压力而已,还要胜过,就像我们之前唱过的歌词,得胜有余,要在处境之上,而不是被压在处境之下,因此我告诉各位,

启示录给了我们两种动力,一个是正面的动力,一个是负面的动力,正面的动力就是得胜的人可以得到奖赏,得胜的人可以得到很多奖赏,这些奖赏包括了什么呢?象是可以吃上帝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并不受第二次死的害,而且还可以得到隐藏的吗哪和一块白石,石上写着新名,

另外有权柄统管万国,穿上洁白衣,在上帝殿中做柱子不再从那里出去,并且在宝座上与耶稣同坐,这些都是正面的奖赏,是要赐给哪些胜过逼迫的基督徒,他们超越了他们的处境得胜了,耶稣在启示录中有一处说,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祂同坐一般,得胜的,我也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

耶稣不会要求我们去做祂自己没有做过的事。负面的动力则是基督徒会失去什么,如果他在考验临到的时候选择屈服,没有得胜,这是整卷书中最严重的警告,

在启示录三章五节,耶稣说:凡得胜的我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各位,“涂抹”就是刮掉的意思,用笔刀刮掉羊皮纸上用墨水写的名字,耶稣说,凡得胜的我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按简单的常识来看这句话,没有得胜的人会怎样呢?很简单他的名字会从生命册上被刮掉,名字会刮掉,

整本圣经只有五个地方提到了生命册,但是有四个地方提到名字从生命册上被抹掉,就在启示录最后的地方,要记住这卷书是写给圣徒而不是写给罪人的,不是写给非基督徒而是写给七间教会的基督徒,启示录最后有一节很特别的经文,在描述了新天新地,以及新耶路撒冷从天而降之后,圣经说,得胜的人必承受这些为业,唯有胆怯的、不信的、淫乱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这不是写给非基督徒,而是写给基督徒的,符合保罗和耶稣在别处经文的教导,保罗说,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祂同活,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做王,但是我们若不认祂,祂也必不认我们,这几乎是直接引述耶稣亲口说过的话,祂说,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祂,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基督徒常说,“一旦得救永远得救”但是圣经上根本没有这句话,不过有些人却认为圣经有这样的含义。

耶稣没有跟非基督徒谈地狱,但祂常常跟祂的门徒谈到地狱,那是已经舍弃一切来跟从祂的人,所以启示录的写作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帮助基督徒继续在生命册上留名,好让他们最后能够抵达天城和新天新地,所以启示录的写作目的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和实际,

在启示录这卷书里将两种永恒的归宿告诉所有的基督徒,还有亚西亚那七间教会的会友,一种归宿是复活与基督同作王,在新的世界中有份,另外的一种归宿是失去我们在天国中的产业,受到永恒的刑罚。

恐怕我将真理传给人自己反倒被弃绝了。我怕地狱,所以我才会谈地狱,不可能说,某个罪人一定会下地狱,我就一定可以进天国,不,

启示录提醒我们,耶稣再来的时候不是要找宣告信靠祂的人而是要找能持守住信心的人,祂要对那些人说,“做得好,你是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不是信了就可以进天国,关键在于要持守到底,这是启示录一个很实际的目的,不是为了透露未来的事,而是要预备你去面对未来。

我再举一个小例子,这卷书告诉我们情势必须先恶化,才能好转,可是到了最后会有大患难来临,但是启示录提到一件事叫我们十分安慰,那就是空前的大患难、大灾难,只会持续三年半之久,也就是42个月或者是1260天,但是紧接着大患难、大灾难之后,我们要与基督在地上一同作王一千年,整卷书都在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前功尽弃,当你遇到恶劣的处境或者是情况很难面对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未来的盼望,千万不要前功尽弃,要持续忠于耶稣,圣徒的忍耐就在于此,要持续忠于耶稣,他们是守上帝诫命还有耶稣真道的,所以我们需要启示录。

启示录这卷书不但内容和圣经其他卷书不同,而且来源也不同,这是唯一不是人主动想写的一卷书,象福音书、书信和使徒行传,都是有人想要写一封信,或者是写一卷福音书,然后坐下来想清楚再执笔,我们说这卷书是约翰写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卷书是他执笔的但是内容不是他想出来的,这可以解释圣经学者百思不解的一点,他只自称是约翰,没有其他的自我介绍,可见这个约翰很有名大家一定都知道他,但是那个地区大家都知道的约翰只有

使徒约翰,他是十二门徒中唯一没有遇害的,也是唯一寿终正寝的,我们知道他后来搬到以弗所,并且带着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一起去,在以弗所那个地方奉养她如同奉养自己的母亲,

你拼法都正确吗?当然不是了,可怜的约翰得记下好多事,而且他所见到的景象和他所听到的话实在是太惊人了,以至于很多次都忘了记下来,在启示录中有11次天使对约翰说:你没有在写,把这些话写下来,这些都是真实可信的话。可怜的约翰赶快拿起笔来继续记,所以写得很乱,文法也不对,有些句子甚至于不完整,所以有很多人质疑说,使徒约翰的文笔那么好,怎么老了以后反而写出这种东西来,这是因为他只是在记笔记,约翰飞快地把他的所见所闻都给记下来,那你或许会问,约翰他为什么不把笔记润饰一下呢?答案很简单,最后一段话说,

擅自更改这卷书的内容就要受咒诅,增删这卷书的内容就要受咒诅,所以他不敢乱动他所记下来的事,所以从希腊原文来看启示录的内容十分零乱,完全不像是使徒约翰的写作风格,但是确实是由约翰执笔,不过不是出于他的思想,大多数是口述的记录,而且有很多人参与这卷书的完成,其中有天使,这些天使他们告诉约翰该写些什么,圣灵也参与了这项工作,耶稣也参与这项工作,

这卷书就叫做“耶稣的启示”上帝叫耶稣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众仆人,所以上帝启示给耶稣,再传给圣灵,传给天使,从天使传给约翰,约翰再传给七间教会,启示录这卷书有这样的启示顺序,非常的特别,这些启示直接来自上帝,直接来自耶稣,直接来自圣灵,然后透过天使传给约翰,再传给七间教会,有相当一长串的顺序,那么谁才是真正的作者?是上帝,是耶稣,也是圣灵,约翰只是写下所见所闻,他看到了,听到了,他只是按照吩咐记下他所听到和所看到的这些事,就成了我们所读的启示录。

这卷书一开始就启示了关于耶稣的惊人真理,要记得耶稣在世上的时候约翰跟祂最亲近。当时的人吃饭是斜躺在桌边不是坐在椅子上,像这样斜躺着用右手吃饭,头靠在上一个人的身上,而肮脏的脚刚好搁在下一个人的鼻子旁边,所以他们吃饭以前需要洗脚而不是洗手,但是约翰总是坐在耶稣的右边,头总是靠在耶稣的胸膛上跟耶稣说悄悄话,约翰是耶稣心爱的门徒,我不喜欢说约翰是耶稣“最喜欢”的门徒,但是他跟耶稣最亲近,耶稣很爱他,如今六十年过去了他再度遇见耶稣,这次他吓坏了,扑倒在地象死了一样,因为他从来没有看过耶稣以这种形象出现,比如说,耶稣的头发白如雪,这是已经改变了的耶稣,而且改变以后的耶稣还散发出极大的荣光,约翰先是听到身后有说话的声音,于是转身要去看是谁在说话,结果看见耶稣惊人的形象,如果你去考文垂大教堂的话会看到后面有一幅刺绣,这幅画我说不上到底喜不喜欢,是非常大的一幅画,在耶稣脚前的那个人跟真人一样大,你如果看过就知道了,那幅画是在描绘已经升天的耶稣向约翰显现,以及启示录中的一些象征物,比如四活物围绕着已经升天的基督,荣耀的基督,保罗曾经见过升天以后重拾荣耀的耶稣,因而短暂失明,但是耶稣复活之后看到祂荣光的人没有瞎眼,

在启示录中耶稣重拾祂原有的荣耀,那个景象十分惊人,而最了解耶稣的约翰受到极大的震撼,竟然扑倒在地象死了一样,这里的耶稣不同于福音书中的耶稣,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已经升天,成了荣耀的主。

但是这卷书呈现了耶稣的新面貌,从全新的角度来看耶稣,是令人可畏的,其实第六章描述地上的人从君王到奴隶,竟然求山倒在他们身上把他们藏起来,免得看见启示录中这位耶稣的面目,这时的耶稣眼目如同火焰充满了愤怒,因为我们糟蹋了天父上帝所造的世界,所以我们需要启示录才能看见耶稣的全貌,耶稣在这卷书中有许多全新的称号,甚至上帝的一些称号在这卷书后面也赐给了耶稣,比如“阿拉法和俄梅嘎”,耶稣在这里以崭新的身份出现,你可能也知道耶稣有250个不同的名字和称号,远超过任何人,把这些称号都写出来是个很好的灵修练习,一般人可以想出35个来,但是耶稣有250个称号,其中很多是出现在这卷书里,耶稣在这里启示了自己全新的身份,每个称号都帮助我们更认识祂,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我是圣洁真实的那位,我是那位阿门的,我是为诚信、真实见证的那位,我是在上帝创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我是犹大支派中的狮子,我是大卫的根,我是诚信、真实,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我是明亮的晨星,我很喜欢这个称号,如果你起得够早,看见黎明前最后一颗星,就在地平线上方,非常明亮,是最后仍在发光的一颗星,

“万王之王和万主之主” 祂是一切统治者的元首,祂是统治元首的元首,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所以这卷书一开始就描述耶稣这个惊人的形象,但是也描述耶稣和地上教会之间亲密的关系,祂在众教会当中行走仔细观察他们,手上拿着金灯台,这个时候出现了这卷书开头的几个象征物,七星、七个金灯台,这些象征物的含义都非常清楚,

七个金灯台是指那几间教会,

七星是指那些教会的天使,每个教会也有一个守护天使,因为我们是和天上的天使一同敬拜,所以这里描述耶稣从天上带着荣耀降临,却来探访祂的教会,观察他们,观察这些教会所在的城市,这里透露了教会和所在城市的情况,十分不寻常,接下来就是约翰写给七间教会的七封信,我常常感到惊讶,很多人花很多时间读保罗的书信,也花很多时间读约翰的书信,却花很少时间读耶稣的书信,你不觉得惊讶吗?

这卷书可以说是耶稣的书信,这些是耶稣写给那七间教会的信,

这几封信是按照下列的顺序:以弗所、士每拿、别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铁非还有老底嘉,这里是从西方到东方的主要道路,但是这条路在别迦摩分叉,一条路沿着海岸到以弗所,一条沿着内陆到推雅推喇等等,最后在老底嘉汇合再往东走,这个肥沃的圆圈就是一切事物的汇聚点,而启示录这卷书中最重要的启示指出撒旦是受造物,不是造物主,牠一次只能到一个地方,牠在天上和地上之间游走,但是牠在地上也有一个总部,一个居所。

耶稣在给别迦摩教会的信上说,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旦座位之处,这里的座位意思就是指永久居住的地方,那里是撒旦的居所,撒旦很清楚这几个围成圆圈的城市正是东西交界之处,牠看出这个圆圈对牠的国度是个关键点,

在这七个地方有七间小教会呈圆形分布,以弗所在下方,从以弗所开始建立其他大多数的教会,约翰当时就是在以弗所,在新约圣经提到的教会中我们对以弗所教会的了解最多,看看在以弗所事奉过的传道人,先是亚波罗,再来是一对夫妇,百基拉和亚居拉,对,是百基拉和亚居拉,再来是保罗,然后是提摩太,再来是约翰,这个小地方竟然有过那么多的使徒和传道人的牧养,这里是一个主要的战场,当时是第一世纪末,教会已经传到第二、第三代了,而且这个地方就处在撒旦国度,世俗文化和异教的中心地带,这是个最重要的考验,如果教会能在这里生存,其他的地方一定没问题,如果第二、第三代的基督徒能够胜过这里的压力,教会就能够继续下去,直到末了。所以耶稣祂非常密切地注意这里的这几个教会,因为这些教会的地位是非常非常关键的,而撒旦的居所正好在这里,有意思的是这些教会的景况,几乎和他们跟撒旦居所的距离有直接的关联,最靠近撒旦居所的两间教会内部有偶像崇拜和淫乱的败坏,接下来距离稍远的两间教会受到逼迫却胜过处境,耶稣没有给他们任何批评,再来距离更远的两间教会,以弗所和老底嘉完全没有遭到撒旦的攻击,只是一个失去起初的爱心,一个信心变得冷淡,是不是很有意思?你们想想看,撒旦对牠伸手可及的教会就让偶像崇拜和淫乱渗透进去,而距离稍为远一点的教会牠就借犹太人来逼迫他们,但是

耶稣对受逼迫的两间教会没有任何批评,可是距离撒旦最远的两间教会信心变得冷淡,不是不冷不热就是失去了起初的爱心,这七封书信生动描绘出教会的景况,但是你可以看出这个地区对教会的未来有多么的重要,对教会的第二、第三代基督徒有多重要,因为第二、第三代的基督徒他们不见得会像第一代基督徒那么火热,这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看出来,孩子往往不像父母那样爱主。所以第二、第三代的基督徒、教会或者是小组,在家中或洞穴中聚会,面对强势而且可怕的希腊罗马文化,还有异教尤其是撒旦,你如果到别迦摩那里去,你会看到那里有一座又高又陡的山耸立,山上有图书馆还有神殿,其中有一座宙斯的神殿,形状就像一张很大的扶手椅,巨大的U字型神殿,院子里又一座祭坛,这座祭坛终年有火,还冒着黑烟,在别迦摩城里只要抬头就可以看见终年冒着黑烟的神殿,耶稣称那里为撒旦的宝座,我有一张照片,但是这个祭坛如今不在别迦摩,这张照片是在东柏林拍的,是在别迦摩博物馆拍的,其实这个宙斯的祭坛就是从别迦摩搬过来的,重新竖立在柏林,你可以在照片上看到,很大,那个小黑点是一个真人的大小,这个祭坛就像一张很大的扶手椅,看得到吗?那就是撒旦的宝座,土耳其人想要讨回这个祭坛,柏林有些基督徒一直在祷告希望可以把它送走,但是今天这个祭坛并不是撒旦的宝座所在,只是一张空椅子,不过当年撒旦的宝座就在别迦摩,撒旦就住在那里,牠喜欢高的地方,牠喜欢登上山顶眺望地上万国,当初牠就是在山上试探耶稣,所以你可以了解耶稣为什么要写信给这个地区的教会,我不会详谈信的内容,因为我在另外的两卷录影带里面已经谈了很多了,对不起让我插个广告,去年我们和今天在场的这个录影小组去造访那七间教会,这两卷录影带对每一封信都有很详细的翻译以及解释,所以我现在不打算仔细探讨这七封信,但是我会大略地讲一下,

一共有七封信寄给七个教会,启示录中几乎每样东西都是七的数字,像是七号、七印、七碗,七是上帝的完美数字,是一共完整圆满的数字,而亏缺神的数字就是六,而六六六则是三倍地亏缺神,我们后面会再谈到这个数字,但七是上帝眼中完全而且圆满的数字,所以耶稣向这七个教会说话,祂写了七封信,每封信都有七个部分(1、收信地;2、属性;3、肯定;4、责备;5、劝告;6、呼吁;7、应许),而且每封信的七个部分都很类似,我们来看一下,第一部分是地址,放在信首,例如给以弗所教会的使者,给撒狄教会的使者等等,第二部分这些信的作者耶稣,祂不用本名耶稣,而是给自己一个称号,通常是一个全新的称号,是那个教会需要认识祂的一面,也许他们忘记了耶稣有这个属性,也许需要有人告诉他们,所以当耶稣严厉斥责教会的时候,祂说:我是为诚信、真实见证的,我的话是真理,所以每封信的第二部分是耶稣的特质,这些话是出于谁呢?然后接一段关于耶稣的描述,这些描述是根据第一章中出现的异象,所以耶稣向约翰显明自己的荣耀之后,就根据那个异象来分别向各个教会描述自己,第三部分是耶稣对那个教会的肯定,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小提醒,就是在批评之前要先给予肯定,应该是先褒再贬,其实新约圣经中的书信都是按照这个模式,保罗写信给状况非常糟糕的哥林多教会时,他还说:感谢主,你们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只有一个教会保罗完全说不出好话,你知道是哪个教会吗?加拉太教会,但是保罗写信的时候通常会先说肯定的话,耶稣也是一样,耶稣在这些信的第三部分都是先说:我知道……你们的事我都知道,我知道你们所有的优点和好行为,你不用担心没有人注意到你的好行为,别人没有注意到的耶稣都会注意到,如果教会没有感谢过你,不用担心,因为耶稣都看到了,祂说:我知道你的行为……祂会肯定你。接下来第四部分是责备,“然而”,“然而”然而我有一件事要责备你,那些责备的话都很严厉,耶稣知道你们教会所有不为人知的缺点,耶稣也知道你们教会众所皆知的优点,但是你们教会的缺点祂都知道,接下来是劝告,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改正所有的缺点,但是耶稣祂说:你们若不改正我会帮你们改正,耶稣警告其中两个教会说,祂有办法叫教会关门,

启示录中的用词是要挪走他们的灯台,我们常常都很想建立新教会,而且建得越多越好,但是耶稣会想关闭某些教会,祂说:你们若不改正我就要关闭你们的教会。世界各地有许多教会关闭了成了空荡的建筑物,耶稣不只是建立教会祂也会关闭教会,因为有些教会让耶稣和福音蒙羞,耶稣在这些信上都劝他们凡有耳的都应当听,这句话也可以翻译作:凡听到的就应当留意。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我们在这里看到每一封信都必须读给全部七个教会听,让他们听到完整的信息,想想看,听完给以弗所和士每拿以及别迦摩的信之后,接下来轮到你的教会,你心里一定会忐忑不安,不知道耶稣会说什么?你憋着气等着看下去,但是这个呼吁的意思其实是请给我回复,我要你的回应,我要你的回复,我要从你的回应知道你听明白了。信上的最后一个部分是应许,“得胜的我必如何、如何……”请注意最后这个应许并不是给整个教会的,而是给教会里面每一个合乎条件的人,不管你们教会的景况多么不好,你要为自己负责。

你不可能为整个教会负责,耶稣要说的是,不管你们教会的景况如何,在末日我要问你的是:你有没有得胜?这也告诉我们要先在教会里面得胜不是外面,如果无法胜过教会里面的问题,那么当世人逼迫我们的时候我们绝对无法胜过,这是对我们的忍耐和得胜最大的考验,有趣的是没有一封信上说,“我建议你们去伊士麦城,那是士每拿教会所在的地方,建议你们坐马车去士每拿教会,那个教会比较好”,耶稣并没有这样讲,祂说,你要在原来的地方得胜,你要留在自己的教会,耶稣给教会中的会友一个非常强烈的呼吁,就在最后一封信上,给老底嘉教会的信,说要把他们的教会从口中吐掉,因为他们令祂作呕,但是耶稣祂说,我站在门外叩门,这不是心门是教会的门,祂说,只要有一个会友希望我回来,我就会回来,多么美好的一个应许,光一个会友就可以请耶稣进入教会,这不表示整个教会都会来亲近耶稣,但耶稣说,我要和那个会友一同坐席,他也要和我一同坐席,我们会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是整本圣经中最容易被误解的经文,“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这不是在讲信主,也不是在讲辅导慕道友,这是在讲教会离开了耶稣,但是一个会友就能够重新邀请耶稣回去,所以启示录中的每封信都有相同的模式。同时读这七卷书最能够帮助我们明白,我们都是按照顺序来读,可是同时读会有不同的领悟,大家可以看到我在相同的地方标出了颜色,立刻可以看出其中这一、二、三、四、五,五个教会是好的教会,但是

有两个教会找不出优点,好笑的是他们竟然是其中最成功的两个教会,人数最多,奉献最多,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兴旺,但是耶稣却在这两个教会找不出优点,耶稣看教会的角度不同于我们的角度,至于责备的部分有五个教会受到责备,其中有两个教会没有做错事,他们不可能完美,但是他们在为耶稣受苦,耶稣不会批评受苦的教会,祂会鼓励他们,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比较,各位可以了解吗?接下来我们再很快地给大家看一、两张照片,这是以弗所城的主要道路,是城市的心脏地带,我很快地给你们看几个地方,各位看,这里是老底嘉,另外一面,嗯……上面有全部的七个教会,好,我们很快地来看一下,非拉铁非,这是非拉铁非教会的遗迹,这是撒狄,有一座巨大的黛安娜神殿,旁边有一栋小小的砖造教会是基督徒敬拜的地方,这是士每拿的市场,会后我会再让你们仔细地看的,这里是以弗所有名的剧场,保罗就是在这里引起暴动的,这是推雅推喇,最后这个是别迦摩,各位可以看到上面有宙斯的神殿,这是撒旦的居所,这样大家是不是大略了解了呢?好,各位,现在我要给大家看一看启示录整卷书的大纲,好对这卷书有整体的概念,这卷书是在谈天上的基督和地上的教会,所以不断地从地上谈到天上,又从天上谈到地上,不断地在改变场景,我们会觉得有点惊讶,因为不太习惯听到天上的历史,其实天上的情况会影响地上的情况,我把

启示录分成四个单元(地上的状况不好、天上的状况很好、情况会先恶化再好转和恶化之后会再大大好转),四个单元,两个红色,两个绿色,红色代表坏消息,绿色代表好消息,第一章在谈天上的基督和祂对地上教会的关心,我把第二章和第三章的主题取为“地上的状况不好”,耶稣必须纠正这些状况,他们住在亚西亚地区,一个道德败坏的地方,一个妥协的教会会在信念和行为上妥协,拜偶像和淫乱悄悄地进入教会,当然也会有其他的问题,但这是两个最主要的问题,连在教会里面都有,下个单元四到五章告诫我们“天上的状况很好”不管地上的状况如何,上帝仍然在宝座上,祂仍稳坐在宝座上,白色大宝座仍在,宝座前的玻璃海和宝石彩虹都在,都是在告诉我们天上的状况很好,上帝并没有和撒旦争战是我们在和撒旦争战,上帝坐在宝座上,撒旦甚至需要征求上帝同意才能在地上兴风作浪,所以天上的状况很好,上帝在宝座上。第四章耶稣掌管一切,第五章祂打开书卷上的七印,所以历史全在上帝的掌握中,历史的结局掌握在耶稣手中,所以启示录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地上状况不好,天上状况很好。

接下来这个单元就难懂了,我们会多花一点时间来解释,坏消息,我把这单元叫做“情况会先恶化再好转”,这就是坏消息,而且世界和教会的情况都会恶化,世界要饱受战争、流血、饥荒、疾病、天灾之苦等等,还有很多人会死,会死掉四分之一的人,教会将经历大患难三年半,

三个邪灵的化身,撒旦、敌基督和假先知将在最后管辖世界,在三个邪灵化身的管辖之下,教会将大大受苦,另外也会受到巴比伦城的逼迫,启示录以骑在兽上的红衣淫妇来形容,会有很多人殉道,“殉道者”这个词在希腊文中原是“见证人”的意思,但是在启示录中成了“殉道者”,为基督作见证就是为祂舍命,我可能会把启示录叫做“殉道手册”,情况会先恶化,再好转,但只是短暂恶化,恶化之后会再大大好转,这记载在19到22章,最后是以好的结局收场,改变整个情况的关键是耶稣再来地上,以及第一次的复活,这我后面会再说明,基督会在地上作王一千年,接着审判日来临,其他死人会复活接受审判,第二次的死、火湖、新天新地和新耶路撒冷,

天上的状况很好,我们看见上帝在宝座上的情景,看见耶稣手上拿着封印的书卷,才知道原来一切都在掌握中,情况在上帝手中并没有失控,但是上帝会允许情况严重恶化然后再好转,世界是如此,教会也是如此,但是大患难过去之后情况会大大地好转,我们的眼光要放远要看最后的结局,让我们的盼望成为灵魂的锚,成为我们灵魂的锚,剩下最后几分钟我要来跟各位谈一谈,这背后有个历史哲学,很多人怕听到“哲学”这个词,其实哲学就是人的观点,今天有许多不同的历史观想要引起你的注意,像是透过电视、新闻等等媒体来影响你的看法,最普遍的一种是循环式历史观,这种循环式历史观认为历史会不断地重演,一直不断地重演,另外一种历史观认为历史是连续的,会一直前进,上上下下不会倒退,一直往前但会上下波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再来一种观点认为历史是渐进的,1900年代有位英国首相说,“往上、往上、往上、往前、往前、往前、”,20世纪初的一个关键词是“进步”,这比回归基本的说法好,不管如何目前比较普遍的是倒退历史观,认为一切情况都会恶化,每下愈况,不断恶化,恶化、恶化、恶化,其实廿一世纪的关键词不是进步,而是求生存,“末日历史观”则是圣经的历史观,“末日历史观”认为目前的情况会恶化,但是最终会突然好转,并且持续好转,有三种人抱持这种历史观,这三种人是犹太人、基督徒和共产党,这三种人的看法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好转的关键是什么呢?各位,共产党认为是革命,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会恶化,一直到最后会发生革命,最后社会不再有阶级之分,不再有犯罪,但是共产党的梦想已经逐渐破灭,犹太人说,上帝会改变这个情况,基督徒说,耶稣再来地上的时候会改变这个情况,情况会不断恶化直到耶稣再来,祂会让情况好转并且持续不断地好转,这种历史观其实就是根据启示录来的,犹太人、基督徒和共产党都是从犹太先知得到这个观点,但这是基督教对历史的观点,现况会不断恶化,但有一天会突然好转有个好结局,当耶稣再来的时候一切都会改观。

第四章的主题叫作“创造主和祂所造之物”一开始就描述了壮观的景象,美丽的彩虹,白色的宝座,玻璃海,还有四个奇形怪状的活物,代表一切受造物一起同心敬拜赞美上帝,有许许多多的敬拜诗歌是从第四和第五章取材的,就是因为这两章充满了敬拜,启示录中不但有许多艺术而且还有许多音乐,另外还有很多敬拜赞美的场景,在第四章,约翰被邀请到天上,虽然他的身体还在拔摩岛的监狱里面,但是他的灵却被提升到天上,目睹天上的美丽和五彩缤纷还有极大的安全感和平安,上帝就坐在祂的宝座上,有个小女孩上完主日学回家,哼着刚学到的新歌,把“上帝在宝座上为王”唱成“上帝在宝座上玩玩”,倒也不能说她错了,不过启示录四章的真理是上帝仍然在宝座上,祂并没有将祂至高的权柄交给任何人,祂仍然全盘掌握撒旦还有一切的人、事、物,所有的事都要经过上帝的同意才能发生,祂坐在宝座上历史并没有失控,也许你看报纸的时候会觉得世界已经失控了,但是你读启示录第四章就知道上帝仍然掌权,祂掌管一切,所有的事都按祂的计划进行,也可以说是在祂同意下进行,其实两种都有可能,那就是

第四章的情景。有24位长老,这个数字在启示录中很重要,每一次看见24位长老,或是24个这个,24个那个,那就是代表以色列的12支派还有耶稣的12使徒,这些是24个关键人物,雅各也就是以色列的12个儿子和12个使徒,构筑了上帝给我们的奇妙救赎计划,我们在新耶路撒冷会看见12使徒和12支派的名字,代表犹太人还有基督徒有相同的未来,我们是同一群羊由同一位牧人带领,但是这里有上帝旧约的儿女和新约的儿女,在天上都是以24来代表,在

第五章,约翰哭了,约翰哭了,因为上帝说,祂不会亲自终结人类的历史,祂要一个人来替祂终结历史,祂要透过一个人的手来终结历史,但是上帝祂找不到一个有资格终结历史的人,约翰哭了,因为在上帝眼中没有一个人有资格替上帝终结历史,找不到一个这样的人,这时候约翰看见一个又像狮子又像什么?羔羊。不,不是羔羊,是公羊,是公羊才对,希望大家把圣经上的翻译改正过来,改成公羊,因为“羔羊”会让我们联想到温驯的小羊,我看过很多教会有上帝羔羊的图画,每次看见图中画着温驯的白色小羊,我就忍不住会摇头,各位,逾越节的羊是一岁大的公羊,但是启示录这里的羊头上有七角,已经长大,这是一个有力的图像,不是柔弱的小羊,这里是一个有力的图像,你不会想要独自面对一只头上有七角的一岁公羊,你绝对不会想去抱它,你一定会想办法开溜的,这里的狮子和公羊是很有力的图像,但是这只公羊显然曾经被宰杀,如今却仍然活着,公羊看起来像被杀过,这当然就是耶稣了,各位犹大的狮子还有除去世人罪孽的公羊就代表耶稣,只有这个人才有资格展开终结历史前的倒数计时,我完全不担心会有人按错钮引发一场核爆,毁灭全人类,因为已经有一只手指放在按钮上,那就是耶稣的手指,那是一双被钉子穿过的手,除了耶稣上帝不会让任何人来终结人类,因为唯有耶稣配得一切能力、尊贵和荣耀,此时天上同声向耶稣唱歌,因为耶稣终于要结束人类这段污秽的历史,这是一段悲哀、污秽的历史,耶稣要终结这段历史,这个地球不会永远这个样子,很多人以为地球会永远这个样子,其实不会,最后一定会结束,始祖犯罪以后上帝给人类“死”的刑罚,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不让任何人永无止境地糟蹋祂的宇宙,所以祂限制了人的寿命,阻止我们永无止境地在道德还有实质上污染这个环境,上帝限制了人的寿命,也限制了人类历史的长度,历史最后必要结束,但结束后是新的开始,这是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
现在要看

六到十六章,启示录的中心信息,也是最可怕的部分是坏消息,

六到十六章描述了一连串的灾难,这些灾难呢就是我们所谓的大患难,大患难,

这里一共有三组的七,先是七个印,然后七个号,最后七个碗,

每一组的第七灾都是全球性的地震,一模一样,但是前面六灾则不一样,比如我们先来看前四印有四匹马,用常识来判断就知道,这不是真正的马,而是象征,以颜色来作为象征,有红色、白色、黑色和灰色,但是经文中也告诉我们这些颜色的涵义,白色代表军事侵略,拿破仑当年就是骑白马,武力征服者大多数是骑白马的,红马象征血,有军事侵略就会流血,流血之后是什么呢?

经文说黑马代表饥荒,其实营养严重不足的人肤色往往会变黑,黑色代表饥荒,饥荒之后是什么呢?灰马,灰色代表疾病、瘟疫还有灾害,这里有四匹马,军事侵略、流血、饥荒、疾病,这四匹马已经来到地上,在某些地区奔驰,我们可以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看见这四匹马,军事侵略引发流血事件,然后带来饥荒和疾病,这四匹马会在历史结束之前走遍全地,但是目前只在某些地区出现,再来,

第五印谈到了基督徒受逼迫,他们问上帝这个情形还要继续多久,“主啊,你要允许你的儿女受苦、被杀到什么时候?”在座大概都不知道去年有超过35万人为耶稣丧命,今天为耶稣殉道的人远比以前要多,很多人因为身为基督徒而丧命,越接近末日这种现象就会越严重,到了揭开

第六印的时候各地会有地震,这种景象会让非基督徒心生恐惧,人心惶惶,

最后揭开第七印的时候天上一片寂静,但是地上有大地震,以上只是七印而已,等七号和七碗出现的时候,这些灾害就会更加地剧烈,时间更短,可是会更剧烈,而且情势会从人祸变成天灾,人祸变成天灾,整个环境开始对人不利,

前四号吹响的时候,地被焚烧,干旱,雨水不够,海洋被污染,所以无法再有生物,另外,地上的水源被污染,饮用水被污染,日光变暗,因为大气层改变了,这些是天灾,在此之前是人祸,在

第五号吹响的时候又出现蝗灾,接下来

第六号从东方有庞大的军队入侵,有成千上万名士兵从中国的方向来到中东地区,最后第七号吹响,宣告上帝的国度降临,地上各国成了基督和上帝的国,这次也有地震。

接下来,要来看看七碗。这些灾害会更剧烈,

第一碗倒下的时候身上长出恶毒的疮或癌细胞,

第二碗倒下的时候海水变成血,这个现象不久前在南美的西海岸才发生过,你们有没有看过照片呢?在拉丁美洲西海岸有一整片海湾变成血红色,时间很短,但是有好几百哩长,将来所有的海洋都要变成血,然后,

第三碗倒下的时候,地上的泉水都变成血红色,

第四碗倒下的时候日头能用火烤人,这边是阳光太少,这边是阳光太多,

第五碗倒下的时候全地一片黑暗,没有自然光,

第六碗倒下的时候哈米吉多顿之战展开了。

第七碗倒下的时候全球各地发生大灾难,又有大地震出现了,如果你想理出一个顺序来一定会弄得一团混乱,因为很复杂,等一下我会提出我所认为的顺序,但是我觉得,既然耶稣是一个好老师,如果祂希望我把焦点放在顺序上,祂一定会把顺序讲得更简单和清楚,但是我相信祂的用意不是要我们找出上帝的时间表,而是希望我们预备好自己来面对这一切,祂让我们预先知道最坏的情况,当那些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感到意外,我们不会太惊讶,但是世人会非常震惊,怀疑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我们就有机会告诉他们重点不是这个世界变成怎样,而是这个世界要到谁那里去,我们可以告诉他们答案,因为这些情况早在我们意料之中,耶稣早就告诉我们会发生这些事,

耶稣把实话告诉我们让我们预备自己,不过即将临到地上的这些灾害确实十分可怕,我们必须问基督徒到底要怎样熬过?怎么面对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谈谈这些事发生的顺序。我想这样可以帮助你了解中间这几章所讲的大患难,各位,请记住,这场大患难只会持续三年半,持续三年半,也就是42个月或者是1260天,

七印、七号和七碗之间的关联一般有三种看法,在启示录中是一个接一个发生,但是到时候会是这样的顺序吗?

第一种看认为是连续的,先揭开七印,再吹响七号,最后倒下七碗愤怒,但是这有点太简单了,说不通,因为每一组的第七项都一样,有没有注意到上一张图表中每一组的最后三项都是灾祸?其实原文用的是“咒诅”,但是每一组的最后一个灾祸都是大地震,所以每一组的第七项似乎都一模一样,所以有些圣经注释书提出的

第二种看法是,这些是同时发生的,七印、七号还有七碗,是同时发生的,全部同时开始同时结束,所以是同时发生,可惜这种看法也说不通,从经文来看这种看法实在很牵强,所以我要提出

第三种看法,我相信这种看法和中间几章的经文完全吻合,这三组是连续发生也是同时发生,一个接一个地发生但是同时结束,

也就是说,先揭开一到六印,再来吹响一到六号,然后倒下一到六碗,最后七印、七号和七碗一起结束,这种看法和经文吻合,像是一篇渐强的乐章,越到后面脚步越快,我们知道历史的脚步渐渐地在加快,周遭世事的变化越来越快,所以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是连续又是同时,这个图看起来很复杂,不过别担心,耶稣并不想给我们什么图,否则祂会讲得更简单的,但是如果你想知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想这个比另外两个合逻辑,不过很有意思的是每一次过了第六项,就会突然出现一段插曲,这段插曲描述基督徒的遭遇,当然这些灾害会临到全世界,人人都会受苦,但是这个中间却特别穿插了基督徒的遭遇,

第一段插曲在第七章,在第六印之后,

第二段插曲是在十和十一章,在第六号之后,

第三段插曲在十二、十三章,但不是在第六碗之后,因为篇幅不够,所以插在前面这里,这是六到十六章一个简略的大纲,

揭开六印然后第七章是插曲,吹响六号,然后

十、十一章是插曲,再来是第三段插曲十二和十三章,

然后倒下六碗,最后达到第七项的高潮,有很多事会发生,大地震、哈米吉多顿之战、国度降临,全都在这个时候发生,我再说一次,别担心这个复杂的顺序,因为重点不是在这里,重点是耶稣希望我们能够了解一下将来的状况,才能够预备好自己去面对大患难,我要说的是这些大患难在他们前面投下影子,这影子已经存在了两千年之久,约翰在他的书信中说,敌基督一定会来,但世上已经有很多敌基督,你一定听过有人在讨论格达费和海珊是不是敌基督,也有人在讨论拿破仑或希特勒是不是敌基督,答案是:这世上有很多敌基督,但会有一个头号的敌基督,最后也会来一个头号的假先知,但是这个世上已经有很多假先知,那四匹不同颜色的马已经在非洲和亚洲某些地区奔驰,所以我们可以说,末日的情况就像今天报纸的内容,报纸的内容就像影子预告了未来的景况,所以我们可以说是活在末日时期,活在末日时期,种种末日的情况已经预先投下影子,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端倪,比如说,

启示录谈到末日时不用现金买卖,当你在超市结账的时候,只要扫描你的手或是额头就行了,因为你的手上或是额头会有一个烙印的数字,这种事在廿十年前听起来像科幻小说的内容,斯温登是全球第一个不用现金购物的城市,只凭一个数字就可以购物,这种事已经在我们英国发生了,这不表示启示录十三章的内容已经应验,但这是一个预先告知的影子,虽然未来会发生这些天灾,但是现在在我们的周遭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世界各地受逼迫的基督徒都喜欢读启示录,因为看见这些情况已经临到他们那里,我们刚好是住在非常安逸舒适的地区,不太能看见这些情况的影子,但是放眼看看全球就可以看见。

第七章第一段插曲,描述了上帝的两群子民,一群是犹太人,一群是基督徒,犹太人在地上,这里说在大患难时期上帝会保护并且保存以色列国,因为犹太人总是被当做代罪羔羊,基督徒也是,他们在大患难时期会受到保护,接下来我们看见许多人是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但他们是在天上,有上帝的看顾和保守,所以有些人认为基督徒在大患难来临之前就会去天上,这我会在下个单元说明,我不太相信这种说法,如果仔细读第七章的下半部,这里清楚谈到这些人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基督徒,他们被羔羊的宝血洗净,但是你会发现,你会发现他们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这里的动词“出来”并不是指一群人一起出来,而是一个一个出来,在整段期间内慢慢地出来,这些人一个一个地从大患难中出来,如果问他们是怎么出来的?答案很简单就是“殉道”,你会发现启示录从头到尾都很强调殉道,这些人经历了大患难,经历到会烤人的太阳和种种的灾难,但是这里说,日头和炎热必不伤害他们,而令人感动的是上帝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他们若在大患难来临前就脱身,怎么会流眼泪呢?他们流泪是因为经历了大患难,而且是因为殉道才得以脱身,这些人的数目多得数不尽,所以这是第一段小插曲谈到地上的犹太人,谈到天上有许多基督徒,一个个因为殉道而从大患难中出来,不是每个基督徒都会殉道,有些得以逃脱,躲在乡间逃过一劫,不是躲在城市,但是有很多基督徒会殉道,这我们等一下会再谈到,巴比伦喝了圣徒的血,这是个不属神的城市,以上是第一段插曲。

第二段插曲在六个号之后,这里谈到作见证,这个时候约翰在异象中按着天使吩咐吃下书卷,是捲起来的一卷羊皮纸,他吃了以后说,尝起来又酸又甜,我们都只知道糖醋的滋味,约翰即将目睹最大的患难,天使叫他把书卷吃下去,味道很奇怪,又甜又酸,刚吃下去是甜的,然后变成酸的,辨识甜味的味蕾在舌尖,辨识酸味的味蕾在舌后,各位,你吃过糖醋排骨吧?吃糖醋排骨很舒服,舌尖甜,舌后酸,约翰说他吃了书卷以后感觉又甜又酸,我读启示录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刚开始觉得甜,因为耶稣会得胜,但是想到耶稣得胜之前会发生的种种情况,舌后的味道就变酸了,这里很生动地描述了约翰吃了书卷之后的反应,我对启示录的感觉也很像这样,又甜又酸,甜是因为好消息,酸是因为坏消息,先是坏消息,再来是好消息,接下来十一章在历史接近尾声的时候,耶路撒冷会有两个见证人,他们会因为作见证而遇害,尸首被弃置在街头,这是上帝最后的两个见证人,等到三天以后他们会复活,大家会看见他们升天,耶稣所经历过的事在他们身上重演,这两个人是谁呢?我不知道,这两个人来的时候如果我还在,我会告诉你,我们不该去猜测这两个人是谁。

最后一段插曲,地上的基督徒受到极大的逼迫,因为世界的掌控权落在邪灵的三个化身手上,相对于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个化身是撒旦、敌基督还有假先知,邪灵的三个化身终于在地上掌权,基督徒的日子会变得很难过,日子会难过到,那个时候连东西或是食物都不能买,除非愿意在身上刻着666的数字,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就用这个数字结账,到时候日子会很难过,假先知甚至能够行神迹,那是撒旦的神迹,帮助这个独裁者统治,敌基督的“敌”字不是反对的意思,而是“替代”基督的意思,当初魔鬼试探耶稣的时候,牠说,只要你向我下跪,我就将万国都赐给你。牠要给耶稣的是敌基督的地位,将来会被人类接纳,耶稣当初如果落入了这个试探,今天我们就要称祂为主耶稣敌基督了,但是我们今天称祂为主耶稣基督,因为祂拒绝这个诱惑,但将来有一天会有人接受敌基督的地位,这段时期是独裁政权,世界的结局不是民主政权而是独裁政权,有三个独裁者,其中两个是人,一个是超越人类的撒旦,基督徒的日子会很难过,这是最后一段插曲在十三、十四章,十四章最后讲到了三个天使,这个异象舒解了可怕的情况,让我们预尝未来,看见众多圣徒平安在天上用敬畏的心敬拜上帝,这里说,巴比伦倾倒了,这我们下个单元会谈,最后给基督徒一个警告,那就是基督徒有可能下地狱,忠于耶稣的人恐怕需要殉道,但是天使对约翰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因为做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这节经文常在丧礼上听到,但其实是指末日时有很多人会死,但不是寿终正寝,而是为耶稣殉道,末日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

启示录中的巴比伦坐落在七座山上,那指的一定是罗马,因为罗马就坐落在七座山上,过往式解释法完全是从罗马帝国的角度来诠释,所以把这些都当做是过去的事,是第一世纪的事,历史式解释法认为中间这几章在讲全部的教会历史,从第一世纪到耶稣再来,涵盖整个教会历史,他们读启示录第六到十六章就像读六册装的剑桥现代史一样,一本接一本地读,以为这是在讲过去两千年的历史,其实这很难解释得通,解释起来很牵强,六到十六章中大多数的灾祸,在罗马帝国倾倒的时候都还没有出现,所以呢我不相信这种解释,因为实在是很牵强,他们说十六章的事件是在1997年发生的,从里面可以看出改教运动和早期的逼迫等等,另外还有一个稍微不同的解释,就是甚至把亚西亚的七个教会解释为教会历史的七个时期,说现在是在老底嘉时期,有没有听过这种说法?各位,

亚西亚的七个教会不是代表教会历史的七个时期,而是代表历代以来各种类型的教会,这才是他们所代表的含义,但是我不相信教会历史可以分成这七个时期,把第一世纪到耶稣再来分成七个时期,甚至可以在启示录中找到我们目前是在哪一章。第三种是未来式解释法,这种未来式解释法认为这些灾难都还没有临到,所以这些人(过去式)说,灾难已经过去,这些人(历史式)说,目前正经历这些灾难,而这些人(未来式)说,这些灾难还没有来到,未来式解释法说在末后的七年中有三年半是大患难时期,老实说,我相信这种解释,因为我读

六章到十六章的时候,实在看不出这些事已经过去了,我不相信我们正在大患难中,也不相信已经过去了,我可以相信这些事未来才会发生,也许不久,但绝对是未来才会发生。第四种解释法说,这不是专指某个时代,每个时代都可能这样,这些只是神话或者是故事,适用在任何时代,这些不是某一个地点或是时间所发生的事,而是显明善恶之间永无止境的争战,不能将它局限在某个时间点,天上的善和地上的恶之间会不断地争战下去,各位这到有几分真实,因为我已经说过,未来的灾难会先投下影子,在今天这个时代就可以看出已经开始,我的看法是最后两种的混合,主要是未来式,大患难是将来才会发生,但是本世纪就可以看出这些事已经展开,我们看见了一点独裁政权,看见一点敌基督还有假先知的现象,我们看见大患难的开端。

也许不只是开端而已,我提到这几种不同的解释法,是因为大家对这些灾祸有不同的诠释,有的说,灾祸已经过去,因为那是指罗马帝国的倾倒,有的说我们正经历到一半,有的说未来才会发生,有的说随时都可以发生,其实这些灾祸大多在未来才会发生,也许我们应该感谢主,但是未来一定会发生,不过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看见未来这些事的影子,我们可以看见海洋受污染,可以看见阳光变得太亮或是太暗,可以看见臭氧层破裂,可以看见很多的现象,可以看见这四匹马在地上奔驰,可以看见干净水源大大的短缺,这种种现象不再像科幻小说中的场景,都是真实存在的,情景越来越逼真了。所以灵意解释法说,这些灾祸在各世代都可能发生,这样讲倒有几分真实,但我相信未来式的解释才对,好了,我们就谈到这里。

大卫鲍森

18.犹大书

释经:犹大书

犹大书:逐节祷读 1

JUDE Recitation 1

犹大书 中文朗诵  1

这卷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到16节,第二部分是17到25节。犹大当年写这卷书并没有给经文编号,经文的编号是后来加上去的,有些地方的 意思反而被破坏。第一部分谈到收信的教会有一种危险的败坏现象,我称之为「体内的癌症」。第二部分则告诉他们该如何妥善的处理这种情况,如何纠正这种现象。所以各位看到这两张(图表)包含了两部分的大纲;那一张是1到16节,这张是17到25节,我会一口气读完这卷信,所以请大家一面听,一面对照大纲。『这封信是我犹大所写的,我是犹大。是耶稣基督买赎的仆人、雅各的兄弟犹大。我写给那些蒙召的人,就是在天父上帝家中蒙爱,并且为了耶稣基督得蒙保守的人。

愿怜悯、平安、慈爱丰丰富富地加给你们。』『亲爱的朋友,我本来想写信给你们,谈谈我们所得着的救恩,但我发现更需要写信劝勉你们,鼓励你们全力维护上帝完整传递给初代圣徒的真实信仰,因此我写这 封信劝勉你们。因为我听说有一些人混进你们的中间,这些不敬虔的人,圣经早就宣告他们要受刑罚,他们把上帝白白的恩典当作放纵情欲的借口,并且拒绝承认耶 稣基督是我们独一的主宰。』『虽然这一切事情你们都早已经知道,我仍然要提醒你们,上帝是轻慢不得的。当年主从埃及地把以色列人拯救出来,但是因着他们的小信,后来就把他们除灭了。

祂对待天使一样没有纵容;当某些天使放弃自己的位分,离开自己的岗位,主就用永远解不开的锁鍊,把这些堕落的天使囚禁在黑暗的深渊里,一直到审判的日子来 到。同样地,所多玛、蛾摩拉以及周围各城市的居民,他们的行为淫乱放纵,追求违反自然的情欲,跟那些堕落的天使是一样的,这等人的下场就是要遭受永火的刑 罚,后世的人要引以为戒。』『尽管有这些历史的戒鉴,混进你们当中的这些不敬虔的人,还是照样玷污自己的身体,他们藐视 神的权威,毁谤天上的尊荣者。天使长米迦勒的名字意思是「有神的形象」,就连他在跟撒但争论谁能拥有摩西的尸体的时候,都还不敢直接控告撒但亵渎 神,他把定罪的权炳留给 神,只对撒但说:「主必责备你!」然而你们当中这些人竟然毁谤他们所不懂的事,只知道按着本能去做那些自取灭亡的事,就好像是没有理性的禽兽一样对生命的 理解完全是肤浅之至,这些人有祸了!

因为他们走上了该隐的道路,并且犯下跟巴兰一样的错误,受了金钱的诱惑,误入歧途,又像可拉一样背叛招致灭亡。这些人 竟然厚着脸皮跟你们一起享用爱筵,其实他们只顾着喂养自己。这种人像暗礁一样能够摧毁一切;又像被风快速吹动的浮云,下不了雨;又像秋天不结果子的树,连 根拔起,最后完全枯死;他们污秽可耻的行为,好比海上巨浪所溅起的泡沫;他们是脱轨的流星,注定永远堕落在上帝为他们所预备的幽暗深渊。』『始祖亚当第七代的孙子以诺早就知道会有这种人,他曾经严严地发出警告,以诺的预言是这样的:「看哪,主必带着祂的千万天使降临,祂要审判所有的人,又要 定所有不敬虔的人的罪,因为他们的行为不敬虔,生活不敬虔,又用不敬虔的话顶撞上帝。」

这些人永远不懂得知足,他们爱发牢骚,经常怨天尤人,总喜欢说大话 吹捧自己,只要有利可图,不惜对别人阿谀奉承。』『可是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要记住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使徒从前所说的话。他们早就说过,末世必定会有人讥笑你们的敬虔,他们的行为是随从自己不敬虔的私欲。这 种人在你们当中只会制造纷争,因为他们是属血气的,受本性的支配,没有圣灵的引导。至于你们,亲爱的朋友,你们要在至圣的信仰这个根基上不断建造自己,倚 靠圣灵的力量祷告,还要保守自己活在上帝的爱中,耐心等候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祂领你们进入永生。至于下面这几种人,我的忠告是:对心里疑惑的人, 要格外用恩慈对待他们;对误入歧途的人,要把他们从火中抢救出来;对于彻底活在污秽中的人,要怜悯他们,但是要保守自己不要被他们带坏,就连他们污秽的内 衣也不要沾染。』

『愿赞美归给唯一能够保守你们不致跌倒、使你们毫无瑕疵、欢欢喜喜坦然站在祂荣光前的那位──祂是独一的真神上帝,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拯救了我们,愿祂 得着一切荣耀、一切威严、一切能力、一切权炳,从亘古以前直到如今,直到万世万代,永永远远。千真万确,毫无疑问!』「阿们」就是这个意思:千真万确。有太多传道人喜欢把阿们当作一个问句:阿们吗?哈哈…这样不对,「阿们」就是千真万确毫无疑问。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犹大书,这是新约最被忽略的一卷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很短,有很多人看不起小东西;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谈到很多奇怪的事。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和魔鬼争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们得仔细来看看是怎么回事。还有可拉之子,他们犯了什么错?还有天使怎么会被关起来?为什么呢?这封信容易被忽略的另一个原因是措词严厉。

人通常不喜欢看严厉的信, 大家比较喜欢看鼓励的信。这卷书像锐利的手术刀一样,要把癌细胞从基督的身体切除。每个教会都有危险,有的面对外来的危险,也就是外来的逼迫,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为这会让基督徒更团结、更坚强,教会反而更增长。教会内部的危险才可怕:律法主义、放纵主义,有的基督徒心胸狭窄,有的基督徒来者不拒,这些都是教会里面的危险,可以摧毁基督的身体。律法主义说:你没有犯罪的自由,我们会想办法不让你犯罪。

放纵主义说:你可以犯罪,因为你已经信主了。真正的自由说:你有不犯罪的自由。差别就在这里,我再讲一遍:律法主义说没有犯罪的自由,至少在我们教会不行,我们有一套规定。放纵主义说:你可以犯罪,因为你已 经信主了,有了进天国的门票,犯罪可能会使你的奖赏或祝福变少,但你无论如何都可以进天国,所以你可以犯罪。但是真正的自由说:你在圣灵里有不犯罪的自 由,只有基督徒有这种自由。但很多基督徒恐怕还没有找到这种自由。

但我们有不犯罪的自由,是不是很棒?那是真正的自由,其他的人没有这种自由。各位,犹大书作者其实是耶稣的第四个弟弟。有意思的是,耶稣的弟弟在耶稣在世的时候并不信祂,反而说话讽刺祂。他们说:住棚节到了,弥赛亚会来,你最好去现身一下。耶稣只回答说:我的时候还没到。后来祂暗中去了,但是祂的兄弟并不信祂。有段期间耶稣的家人还以为祂疯了,圣经说祂的母亲和兄弟姐妹去带祂回 家,不让祂出门,说祂发疯了,有精神分裂的现象。他们以为祂疯了,祂只是个木匠,却自以为是上帝,祂头脑有问题。

当时很多人围住耶稣,家人没办法接近祂, 就请人传话给耶稣说:你的母亲和兄弟姐妹等在外面。但耶稣回答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兄弟?谁是我的姐妹?凡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和母亲 了。他们心想:耶稣真的疯了,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认得。但是耶稣复活之后,情况完全改观,祂的兄弟全部出来为耶稣传道。雅各和犹大各写了一卷书信被纳入新约圣经。两人从来没有自称是耶稣的弟弟,他们反而自称是耶稣的仆人。很奇妙吧!耶稣的亲弟弟。不过犹大在信上还是说溜嘴,他自称是雅各的兄弟,你们都知道他是谁。对吧,所以他说溜了嘴。不过他如今是耶稣的仆人,而且他对福音的真理火热,他的心里对真理火热。他说:我本来想写不同的内容,跟你们谈一谈我们在耶稣里所享有的救恩,但我听到一些消息使我改写这封信。

他说:我劝你们,要竭尽全力维护从前一次全交付给 圣徒的真道。这里的「竭尽全力」有很痛苦的涵意,这是最痛苦的一种挣扎,因为必须竭尽全力维护一次全交付给圣徒的真道,必须保守真理。很痛苦是因为挣扎的 对象往往是主内的弟兄姐妹,跟自家人之间的挣扎总是最痛苦,这是他写这封信的目的。他说:有人偷偷混进了你们的教会。这里所用的动词有偷偷摸摸的含意,他说这些人从后门偷偷的溜进了你们教会里,不断毒害教会,他没有明指什么事,只吩咐他们要好好处理,他说癌细胞很明显的在扩散,所以他在这里提出了几点,你可以看出那个教会的情况。先是信仰出现扭曲,这是一切败坏的开端,败坏就从这里开始。犹大总共提到两点:第一,以为上帝心肠很软。第二,以为耶稣是众神之一。以为上帝心肠很软,就用上帝的恩典做借口来犯罪,反正上帝不会介意,祂是个老好人,祂会拍拍你的头说:「我原谅你,把这件事忘了吧。

我只希望你快快乐乐 的。」这种说法实在好笑,但我在电视上听过传道人这么说。说上帝的心肠很软,连一只苍蝇都不会伤害。这是对上帝一厢情愿的看法,根本就不符合圣经。哈巴谷的祷词才是圣经对上帝的看法,清楚地谈到上帝如何处置人的罪孽。上帝不会放过罪,有罪祂一定对付。我们应当回归到圣经,对上帝有正确的看法。这是第一个错谬。

那个教会以为恩典的上帝不会把罪看的太严重,祂什么都会说:没关系,我原谅你,很多人就因此胡作非为。我想到德籍犹太诗人海纳,他后来定居在巴黎,他在巴黎放浪形骸,英年早逝。临终前,神父来听他告解,但他不肯认罪。神父问他为什么不肯认罪?他说:「上帝一定会饶恕我的,祂本来就会饶恕每一个人。」这是对上帝一厢情愿的看法,轻看上帝的恩典。这是第一点。还有另一方面则是把耶稣看成众神之一,不再相信耶稣是独一的主。你一但把耶稣看成跟穆罕默德和佛陀一样,就不会认为祂是到上帝面前唯一的道路。祂不再是唯 一的道路,只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不再是唯一的真理和生命,只是众多真理和生命之一。

你在媒体上听过多少次,甚至你的邻居也这么说,说有很多条路可以通到上 帝面前。这种多神论的想法渐渐进入人心,认为耶稣只是来到上帝面前的途径之一,祂不再是唯一的途径。这是很大的错谬。信仰一旦扭曲,行为就会出现问题,毕 竟你的信仰会主导你的行为。犹大在这里提出严重的警告,要记住他这些话是跟基督徒说的。他说:你们看看悖逆的犹太人和悖逆的天使,下场是如何的?所多玛和 蛾摩拉遭受怎样的刑罚?就连上帝的儿女也逃不过审判,这句话非常重要,竟然有很多人以为基督徒不用面对审判,是谁说的?圣经可没这么说。下面这三件事情很丢脸,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记不记得他们拜金牛犊?放浪形骸、淫乱。对上帝的认识一旦出错了,对彼此的认识就会出 错。不再爱上帝,不再彼此相爱,互相推打。如果你去法兰克福的欧洲证卷交易所,会看见外面立了一座巨大的金牛犊雕像,那做雕像就竖立在欧洲的金融中心,高 唱拜金主义。以色列人在旷野中拜金,结果他们没有一个进入迦南。他们被救出埃及,却进不了迦南,他们有始无终,不能够真正得救。

新约圣经有三个作者都拿这件事来警告基督徒,要坚持到最后,有始有终才能够得救。提到这个例子的包括使徒保罗,希伯来书,还有犹大书。以色列人当初蒙羔羊宝血救赎逃出埃及,最后却 进不了迦南,你也可能有这种下场。此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含意。不只是看你放下什么,还要看你前面追求什么。你要努力追求,否则会倒毙在旷野。在旷野中漂流很惨,只能吃吗哪。「吗哪」这个词是指「这是什么?」这是一个希伯来字。『今天早餐吃什么?「这是什么?」午餐吃什么?「这是什么?」喔?又要吃 「这是什么」!』他们靠「这是什么」填饱肚子40年。很多基督徒就像这样,我们已经靠羔羊的血得救,却还没有进入应许之地,也没有努力朝目标前进,最后只会倒毙在旷野。黑门山上的天使有什么下场?各位,旧约圣经透露了一小部分,但我们主要是从两约之间的一本次经《以诺书》得知,里面谈到了一件龌龊的事,我们都是大人,可 以听听看。

这本次经说在黑门山地区有200名天使勾引女人,导致他们怀孕。天使和人类交合的可怕事件,就生出了一群可怕的混种后代,还好今天没有一个存活 下来,他们就叫做利乏音人。有些圣经译本译作巨人,但是我们不清楚他们是什么样子。各位,上帝有祂的秩序和纪律,天使和人类交合这种行为就是得罪了神,就 好像人兽不该交合一样。圣经也明白谴责同性交合的行为,上帝痛恨我们做出违反祂秩序的行为。这些天使违反了神的道,因为如此,结果把巫术引进人类,也把暴 力引进人类。创世纪六章说结果就是地上充满了暴行,变态的性行为、巫术和暴行,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这就是它带来的后果。

巫术的起源就是从这个天使和人的 交合事件开始的。还好那些天使今天已经不在,已经被打入最深的黑牢,被锁链綑绑,直到审判的日子来临。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行这种恶事。这正是大洪水来临的原 因。因为上帝说:祂已经忍无可忍。我认为圣经上最悲哀的一节经文就是:上帝后悔造了人。就像父母说真希望当初没生这孩子。上帝说祂后悔造了人。各位想想 看,如果上帝所拣选的以色列民逃不过审判,那些天使也逃不过审判,你想基督徒逃的过吗?对吧!

他举了一个很可悲的例子是所多玛和蛾摩拉,你可能不晓得一共有四座城。我们都知道所多玛和蛾摩拉,但其实还有押玛和洗扁,死海南端一共有这四座城市。当天火降下,沙土里因为含有沥青就起火燃烧,把这几做城烧得精光,全埋在死海的南端。死海有点像阿拉伯数字8,分成两个部分:死海南端今天已经渐渐干涸,所多玛和蛾摩拉也许不久就会重新浮现出来。这会是多么强烈的象征含意。有人说发现了挪亚方舟,可是大家都半信半疑。如果所多玛和蛾摩拉在不久重现,该有多震 撼。但是有一件事你不知道,在耶稣降生前两千年,烧光所多玛和蛾摩拉的那把火,到耶稣的时代还继续在燃烧。当年耶稣谈到这把火时,他们只要走出耶路撒冷步行20分钟就会看见。

犹大书说这是永火。所多玛和蛾摩拉到底犯了什么罪?无非是悖逆上帝,违反上帝的律法,他们的男女关系败坏,同性恋到处可见。今天有很多「人本主义者」认为反对同性恋的人,就是犯了性别歧视的罪。各位,犹大书说这些人要带你走上歧途,你要是跟他们走,别以为上帝不会审判你。后果真的很严 重。信仰扭曲了,行为就会败坏。行为败坏了,品格就会败坏。因为行为决定一个人的品格,行为会养成习惯,习惯会造就品格,品格会决定生命的归宿。所以接下来他 谈到品格,并且举旧约圣经中的三个人为例。

他说:该隐因为嫉妒就杀了自己的弟弟,这些人会让你们像该隐一样。他们会影响你,让你们也生出嫉妒。再来是巴兰。你知道巴兰是一个先知,有人拿钱请他说虚假的预言,巴兰就见钱眼开,于是上帝使用驴子来劝阻他。恩典的上帝能使用他身边任何一张嘴来向他说话。可是偏 偏巴兰财迷心窍就像该隐被愤怒冲昏头。那可拉呢?可拉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嫉妒摩西,想要自己坐大。今天有很多新教会成立,这本来是好事,偏偏有些教会 建立的动机不对。建立教会的人他们有自己的野心,这种人是可拉之子。

不肯顺服上帝所设立的领导人物,所以自己出来建立教会。教会如果不面对这个问题,最后一定会出现这种品格,这是该隐、巴兰和可拉的品格,是愤怒、贪婪和野心的品格。品格一旦败坏了,接下来言语就会败坏,因为什么人说什么话。人心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那些偷偷混进教会的危险人物常会说什么样的话呢?就是怨言和批评的 话。他们看什么都不顺眼。要小心那些不满意自己原来的教会才来你们教会的人,这种人不出六个月就会不满意你们的教会。喜欢抱怨和批评的人一天到晚在找完美 的教会,如果你找到完美的教会千万别加入,免得被你破坏了。有些基督徒像逛超市一样老是在找完美的教会,这种人最有可能破坏教会,对吧?也最喜欢抱怨和批 评。

另外有一种话更严重,就是自夸和奉承的话。自我吹捧,把自己说的很伟大,然后呢又进一步地去吹捧别人。自夸和奉承常是分不开的。奉承是一种很糟糕的行 为。鼓励和感谢是很好的,但是奉承却是夸大其实,奉承是为了自私的动机,不是为了鼓励别人更有自信。有一个生意人的讣文是这样写的:此人生前是对上逢迎拍 马、对下欺负压榨所以才飞黄腾达。自夸和奉承是分不开的;怨言和批评也是如此。这个教会的败坏就是这样,一切都环环相扣的。

信念、行为、品格、言语,听我说明了以后,你现在就清楚了。也许各位记得,你们曾经看过这种情形,这种问题一定要解决,而且必须要妥善的处理,否则情况会变得更糟的。那么该怎么处理呢?第一,教会出问题的时候不必感到意外,有些人会觉得很意外,因为这真是太可怕了。可是旧约先知早就有警告我们会这样,新约使徒也警告我 们会这样。看到教会出问题,你何必惊讶呢?我们都还没完全得救,所以教会一定会有问题。处理问题的态度很重要,但我们不应该太惊讶,教会一定会有问题,因 为我们都还不能完全照上帝的旨意去行。旧约先知以诺,我觉得很有意思。

各位知道吗,以诺是圣经上第一位先知,第一个替上帝传话的人。以诺他警告大家,上帝要审判那整个世代的人。各位,「不敬虔」这个词在犹大书里出现了五次,上帝要来审判一切不敬虔的人,审判他们口中一切不敬虔的话,和他们所行一切不敬虔的事。犹大一再重复这个词,不敬虔,不敬虔。一些不敬虔的人偷偷混进了他们的教会,使得敬虔的人反倒成为他们嘲笑的对象。不敬虔。另外,以诺也是第一个传递 审判信息的先知。他在65岁的时候生了一个儿子,他问上帝该取什么名字,上帝给了他一个很特别的名字。上帝说:给他取名叫「等他死了就会发生」。想象他去 上学,老师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等他死了就会发生」。「死了就会发生」你是不是没做功课?这名字就跟着这可怜的男孩子一辈子,中文翻译成玛土撒拉。

所 以他才会比任何人都长寿,因为上帝很有耐心。祂等了那么久才施行审判。玛土撒拉过世的那一天,天开始下雨,那个时候,玛土撒拉的孙子挪亚,已经造好了方 舟,是不是很有意思?上帝等了969年才审判那个世代,上帝是不是很有耐心?马丁路得曾经说,如果我是上帝早就好好审判这个世界。还好他不是上帝,否则审 判早就临到。上帝有无比的耐心,但审判必定会来临。新约圣经的使徒警告我们到末世必有好讥诮的人,敬虔的人会成为笑柄,今天这个世代正是如此。有多少电视 喜剧在嘲笑敬畏上帝的人?

他们嘲笑敬虔人的信仰,敬虔已经变成笑话,我们因为想做敬虔的人而成为笑柄。现在流行的是「不敬虔」。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我们 不该感到意外,但是我们必须好好去面对。首先,你必须持守正道,在信、望、爱中建立建造自己,这是第一要务。

接下来应该去帮助别人,有三种人需要帮助:第一种人,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听从真理的教导,我们必须怜悯这种心里疑惑的人。第二种人,被误导以致于有性命的危险,这里说要把他们从火中救出,好像房子着火,要尽力抢救他们出来。有人把这句话解释成传福音救人脱离阴间的火,其实完全跟传福音无关。没错,是救他们脱离阴间的火,但不是因为他们尚未得救,而是因为他们是基督徒,但被带上歧途。第三种人已经遭到玷污,希腊原文圣经说要谨慎提防这种人,甚至不要被他们污秽的内衣玷污,这种用词是不是很奇怪?有些疾病显然是透过变态的性行为,还有不正常的杂交传染,我们对这种是应该要抱着适当的恐惧,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关心他们,因为基督也为他们舍命。所以不必惊讶,但是要妥善处理。可是最要紧的是记住神能够保守你不致失脚。我知道有很多人会引用「保守」这个词,非常强调上帝会保守我们不失脚,祂能保守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如果一直强调祂的保守就不会注意到,圣经每次谈到上帝会保守我们,附近就会有一节经文会谈到我们要保守自己。犹大书在谈到上帝会保守我们之前,说要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爱中。他没说上 帝「一定会」保守你不失脚,而是说上帝「能够」保守你。你要保守自己常在祂里面,因为祂能够保守你。保罗在提摩太后书说他深信上帝能够保全他所交付的,他 有十足的信心,但是他又说:我已经持守住信心。保守有两方面,上帝能够保守我们,所以我们要保守自己在上帝里面。这两方面需要平衡,不能够只强调其中的一面,那样就失去了平衡。不是都靠我们自己,也不是都靠祂,要保守自己常在祂里面因为祂能够保守你,只要继续信靠祂就不会失脚。愿颂赞归给唯一能够保守我们 不失脚的上帝。

现在我们回去看前面我没有谈到的一点。天使为摩西的尸首和魔鬼争辩,这是什么意思啊?申命记最后有一段话很不寻常。申命记这里说:摩西死在尼波山上,到今日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他自己埋葬自己了吗?各位,你们了解这节经文的意思吗?他独自离开,死的时候孤独一人,到今天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那么是谁埋葬 他?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上帝差天使米迦勒去埋葬摩西。天使是很讲求实际的你知道吗?他们很会做饭,以利亚发现天使很会做饭。天使会驾马车,会骑脚踏车。我 听说有个天使在阿富汗骑脚踏车,保护一名骑脚踏车的宣教士,天使很实际的,你家里货车上也许就有一个但你不知道。当初天使来找亚伯拉罕的时候,他只看到四 个男人。天使现身的时候不会身穿耀眼的白袍、张着翅膀、手拿竖琴、一头金发,这是儿童主日学的图片。希伯来书13章就说有人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因为天 使的外貌就跟凡人没有两样。

天使米迦勒接到命令就拿着铲子要去埋葬摩西,一到那里就见到魔鬼站在摩西的尸体旁边说:「你不能碰这具尸体,这是我的。他曾经 杀人,所以他是我的。」两造之间有了冲突。今天有一些基督徒需要知道,米迦勒并没有斥责撒但。大胆斥责撒但的做法我想恐怕太愚昧了,因为撒但比你聪明多 了。每当我听到年轻人说:撒但,我斥责你。我就很担心。米迦勒对撒但说:「主必责备你。」魔鬼就离开了,让米迦勒葬了摩西的尸骨。这就是这段话的意思。有好天使,也有坏天使,而米迦勒是个好天使。当时这个教会充满了很多错误的教导,很多人感到困惑。犹大本来想谈论救恩,给他们一些鼓励,却不得不写了这样的内容,因为在基督的肢体里有癌细胞。读完了 保罗、约翰和犹大的书信以后,你会明白一个道理:教会最大的危险来自教会内部。

我们必须时时警醒,用爱心和真理来捍卫一次全交给圣徒的福音。各位知道吗, 我们在这方面的争战越来越大,希望这些录像带的信息能够帮助你捍卫真理。不要以为我讲的每句话都对,我不是教宗,我也会有错,我只是在诠释圣经。圣经毫无错误,但人的诠释会有错误。我讲的话如果没有圣经的根据,你听过就算了,但我的话如果有圣经的印证就要紧紧抓住,捍卫一次全交给圣徒的真道。希望这卷短短的犹大书能够鼓励你捍卫真理,你会发现基督徒的处境很危险,因为很多人会潜进教会里,把错误的想法、言行和品行带进来,我们要非常警醒。

大卫鲍森

17.约翰一、二、…

 

新约圣经最后有三卷短信,是使徒约翰写的。其中一卷比较长,另外的两卷很短。这几封信跟之前的保罗书信很不一样,当然作者不一样;但是圣灵默示经文给人写下来的时候,不会完全不顾所默示的那个人的特质、观点还有性格。这实在是很棒,上帝使用我们的个性。所以这几封信给人不同的感觉,十分温馨、十分亲切。有些人说很像父亲写的信,我说他们像祖父写的信;因为约翰写这几封信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

他是唯一寿终正寝的使徒,其他的使徒不是被杀就是遭到处决或暗杀等等。约翰却能够寿终正寝,这一点耶稣早就暗示过。祂说彼得将来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祂说:别人要把你带到你不愿意去的地方。彼得就问耶稣说:那约翰呢?可是耶稣说:这不干你的事,如果我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这事由我决定。后来就有谣言传出说耶稣会在约翰过世之前再来,但那不是耶稣原本的意思,约翰在福音书中纠正了这个错误的想法。

但是约翰确实活到很老,当然他也一直奉养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他们一起搬到以弗所,这几封信就是在那里写的。我们后面会谈启示录,那也跟以弗所这个地方有关系。有些圣经学者认为这几封信不是使徒约翰写的,可是这几封信其实跟约翰福音有着相同的特征、相同的风格以及相同的遣词用字,很多特点都雷同。但是这几封信和约翰福音有一个最大的相似处,虽然没有明文指出,但是它们都有许多相反的对比。约翰他是一个黑白分明的人,他常常用相反的对比来说明。

这跟现代所提倡的相对论很不一样;相对论主张没有绝对的对错,全看个人的看法,没有对错之分,没有黑白之分,每件事都是灰色。现代社会都是抱着相对的想法。但是大家要知道,圣经其实是黑白分明的。约翰看事情都是不是生就是死、不是光明就是黑暗、不是真理就是谎言、不是爱就是恨、不是公义就是不法、不是上帝的儿女就是撒但的儿女、不是爱天父就是爱世界,这些都像水火一样不能兼容。没有第三种立场,也没有所谓的中间地带,不是行在光中就是行在黑暗中,当然最大的对比就是天堂和地狱,没有别的去处。

每个人不是往天堂就是往地狱。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三卷书信的作者是约翰,因为约翰福音也是他写的,这是他思考的方式。他这些信是写给谁的呢?其实二章12-14节讲的很明白。他说:我是写给三种人,我写信的对象是小孩子、还有年轻人以及父老。这并不是指人实际的年龄,而是指属灵的年龄;小孩子是指初信者才刚刚重生得救的人,像婴孩需要喝奶才能够长大,还不能吃肉。初信者经历到两件事:第一是罪得赦免,第二是认上帝为天父,大概就只知道这么多了。他是写给这样的人。小孩子,初信者,基督里的婴孩。他也是写给年轻人;稍微长大了,稍微成熟一点的基督徒。

他指出年轻人的三个特点:第一,在基督里的年轻人力量会渐渐的刚强起来,比那些软弱的婴孩强壮。第二,他们吸收了经文,了解圣经,不断研读圣经,这会帮助他们成长。第三,他们初次和撒但争战并且得胜。一个人胜过了魔鬼,灵命就可以成长。所以一个信主不久的基督徒就会在这三方面成长。另外他也是写给信主比较久的基督徒,他称这些人为父老。父老的经验不但多,而且也很有深度。有些人的经验很多,可是却没有深度。

他吩咐父老们,也就是真正成熟的基督徒,对于上帝的经历要兼具长度还有深度。所以他的信是写给三种人,是写给很大的一个族群。我们注意到他这里都是用男性的称呼。其实你也可能注意到,整部新约圣经都只称呼弟兄,而不是弟兄姐妹。各位,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原因是这样的:虽然只称呼弟兄,但也包括姐妹。但为什么要强调男性呢?现在有一些圣经译本要强调男女平等,所以就把弟兄改成弟兄姐妹,把父亲改成父母,这样读起来很混淆。但是我相信用男性称呼最主要的原因是,教会的力量和品格可以从弟兄身上看出来。弟兄在教会就像在家中一样要负起领导的责任,弟兄他们的品格最重要。教会里的弟兄如果刚强,整个教会就刚强;可是弟兄如果软弱,整个教会就会软弱。所以这五年来我投入很多时间在弟兄的事工上,但是你们知道吗,我收到的感谢函大多是姐妹写来的,她们跟我分享丈夫的改变。教会和家中的男人如果刚强,女人和孩子也会刚强;但是男人若软弱,教会就软弱。这一点很重要,弟兄的角色很重要。

各位,教会中的家庭往往都是妻子比丈夫属灵。各位想想,在你们的教会中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但是丈夫比妻子属灵这种情况才健康,丈夫必须比妻子属灵才可能做头。这是只用男性称呼的原因,不是为了贬低女人或小孩,而是说,男人的信心如果刚强,那么女人和小孩的信心就会刚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所以约翰写信的对象是这些人。至于为什么要写这些信?答案有很多,因为他给我们很多答案。在这里我给你们两个可能的清单,其中一个比较短,另外一个比较长,你们可以把它合起来看。

有人说约翰写这些信有四个目的:第一,使这三种人的喜乐可以满足。第二,叫他们不犯罪,活出无可指摘的生命。第三,帮助他们避开魔鬼的诡计,尤其是错误的教导,这是魔鬼最喜欢用的计俩。第四,好叫他们得着确据。基督徒需要有确据。这几封短信中针对确据的教导非常重要,我们可不希望每天起床以后有不确定的感觉。我们要确定自己在基督里的身分,约翰就是想帮助他们确定。根据这四段经文归纳出来总共有五个目的。

它们很类似。第一,要叫他们和谐相处,彼此相交,在主里合一。第二,要叫他们的喜乐充足。第三,要叫他们保持圣洁,做神圣洁的子民,不要偏离正道。第四,要避开异端。看过保罗书信然后再看约翰书信,你现在应该很清楚的知道,教会最大的危险是错误的教导。我们必须要非常非常的小心。第五,要叫他们有盼望。他希望他们的心里对未来充满希望,不要沮丧,要热切的期待上帝将来的作为。这些都是约翰写信的目的,是他心里的话。他在公元90年左右写下了这些信,距离他当初蒙耶稣呼召已经有60年。我可以想象这位长者留着长胡子,语重心长地说:小子们哪,少年人哪,父老啊。

他说:我在属灵上可以当你们的祖父,我希望你们能够满足,能够确知自己的身分,能够圣洁,和谐相处,充满盼望,这是他写信的目的。所以他写这些信是出于温柔的牧者心肠。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信的模式,这不太容易,因为这些信没有什么顺序,我们很难找出什么架构来分析。他讲话有点象是绕圈子,他是用「圆形思考」而不是「线性思考」。

我是一个线性思考的人,按部就班,我喜欢一步步的论述、分析。保罗很擅长分析,像律师那样的思考。我则喜欢用线性思考,所以遇到了圆形思考的人,我会有一点点迷路。一再绕圈子谈同样的主题,讲完了去讲别的,然后又回来讲原先说过的。他为什么用圆形思考而不是线性思考呢?第一,他是个渔夫。保罗是一个律师,但是约翰是一个渔夫,渔夫讲话都是天南地北无所不聊。他没有受过任何教育,没有受过线性思考的训练,这是一个可能的原因。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的年纪。年纪一大,话就多了;年纪大,一开口就讲个不停,这是年纪大的特征。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约翰是犹太人。

虽然是用希腊文写的,但他是犹太人,这是犹太人的特征。有没有听过犹太拉比讲话?有没有看过电影「屋顶上的提琴手」?他们讲话经常反覆:「从这方面来说…;从另一方面来说…。」有一个犹太人问我知不知道为什么犹太人的脖子短?我就说…(两手一摊耸肩膀)。各位,这种智慧啊真是十分奇特;他们一直反覆谈论几个主题,这就是犹太式的智慧。

如果你研读犹太人的智慧书,比如箴言这卷书就反覆谈论几个主题:先谈到懒惰还有唠叨的妻子和其他的事情等等…,清晨起来大声给朋友祝福的就算是咒诅他,接着又再谈到懒惰,再谈到唠叨的妻子,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这是在绕圈子?如果要讲一篇关于懒惰的道,那可得查考多处经文。雅各书也有同样的情形;各位读雅各书的时候会看到先是谈到口舌的罪,接着谈到信心和行为,又回头谈口舌的罪。犹太人的智慧是一种圆形思考方式,几个主题不断反覆出现,所以很难找出一个架构。

我用两个半球来呈现:一个世界分成两个半球,而约翰想说的是,我要你住在左半球(生命、爱、光明、神的儿女),不要漂流到右半球(撒但的儿女、不法、情欲、谎言)。我要你留在上帝的话中,不要随从世界。因为上帝的儿女应该住在左半球,各位知道为什么吗?那是有生命、有爱、有光明的世界。在这里上帝的话对他们的生命有最大的影响;但如果你漂过中线来到右边半球,魔鬼的儿女就住在那里。那是一个不法的世界、充满了情欲还有谎言,因为他们是受世界影响。每个基督徒天天都要做这个选择:是照上帝的话去做,还是让世界来影响他们。不同的环境会造就出不同的品格来,你若爱上帝的话就会过这种生活;你若爱世界,就会过那种生活。爱上帝的话,生活模式就会不同。一但你了解约翰的思考模式,就可以看出这卷书信其实还是有一点架构的,象是一个三明治一样;先说正面的话再说负面的话,然后又说正面的话。很好的三明治,正面话是负面话的两倍,负面的话夹在正面的话中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然后再谈该做什么。说仔细一点,第一章谈到生命(1:1-4);第二章谈到光明(1:5-2:11);然后是负面的部分主要在讲世界的生活,情欲、谎言和不法,从二章15节到三章10节;接下来又谈到正面特别强调「爱」的重要(3:11-4:21)。圣经上只有约翰说「上帝就是爱」,这是他在这里的重点。最后约翰再度谈到生命(5:1-21)。说上帝是爱,其实是很革命性的说法。世上没有其他的宗教说过这种话也说不出来,连犹太教都说不出来。犹太教可以说「神爱我们」,但是这句话不一样;说上帝是爱就表示上帝不只一个位格,因为光一个位格不可能是爱。各位了解吗?因为我们知道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所以才能说祂是爱。在还没有人类以前就只有圣父、圣子、圣灵;天父爱儿子,儿子爱圣灵,圣灵爱儿子,儿子爱天父,祂们三位彼此相爱。上帝是爱就表示上帝不只一个位格。但犹太教的神只有一个位格,所以这样的神不可能是爱。这种说法实在很不寻常,说上帝是爱,又说只有一个上帝。你必须相信上帝是三位一体才能说上帝是爱,否则就不能说祂是爱,只能说祂爱我们。上帝在没有人类以前怎么可能是爱呢?除非祂是三位一体才能够彼此相爱。曾经有人问我上帝为什么创造我们?我说:祂有一个儿子是祂深爱的,所以祂想要有更多的孩子。这是最简单的回答了。上帝想把祂已经有的爱和更多人分享,所以祂才创造许多儿女,人类就是这样开始的。好,这就是约翰书信的架构,我们还有很多要谈,要赶快往下讲了,我要讲快一点。我想谈谈异端,这是约翰在以弗所这个地方想要反驳的错误教导。你会注意到他在信上说我们、你们和他们,我要谈的是「他们」的部分。在这里又是主张身体和灵魂是对立的希腊思想在搞鬼,这种对立的想法早就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了,希腊文里面才有所谓的「神圣」和「世俗」这两个词。圣经上找不到「世俗」这个词,但是连基督徒都会说:我有一份世俗的工作。其实没有什么工作是世俗的,除非是不道德或违法的工作。我一再强调,除了「罪」,没有什么可以称作世俗。有一次我在英国北部讲这句话,有一个全国知名的流行歌手听了这句话就信主了。除了罪,没有什么是「世俗」的。从此之后,他开始为荣耀上帝而唱。他原本以为自己是在做世俗的工作,因为他常常需要为广告客户写电视广告歌,他现在用这份工作来荣耀上帝。除了罪,没有什么是「世俗」的。但是希腊思想把一切都区分为身体和灵魂、神圣和世俗、短暂和永恒,全都分的一清二楚。尤其是身体和灵魂,从此我们就深受这种思想之害。然后他们又进一步说:身体是邪恶的,灵魂是好的。这种思想让人以为只要是跟身体有关就是污秽或是罪恶,连教会也受这种思想荼毒,这种思想大错特错。把这种思想套在耶稣身上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上帝怎么可能变成凡人?这根本不可能。上帝是永恒的,人类是短暂的;上帝是属灵的,人类是属肉体的。上帝怎么可能变成地上的凡人?这种想法当然会动摇到基督徒信仰的根基。衍生出来的理论有很多,象是耶稣只是人形幻影而已,祂的身体不是真的,只是一个幻影。有一种异端叫做「幻影说」,说耶稣只是戴着面具出现。约翰在他的书信中说:若有人说耶稣不是成肉身来的,那是魔鬼的话。他们的做法正是「新世纪哲学」的做法,把具有人性的耶稣和具有神性的基督区隔开来。在约翰时代有个异端说法,今天仍然存在,我听过,也读过。他们说耶稣是凡人,当他30岁受洗的时候,基督的灵降到他的身上;当他受死的时候,基督的灵就离他而去,然后耶稣就死了,葬在坟墓里,所以耶稣和基督是不同的两个人。了解我的意思吗?所以新世纪哲学才会说「基督」。他们不喜欢用耶稣的名字,但他们会说基督。他们说基督的灵可以临到每个人身上。各位,这种说法很巧妙,骗倒了很多人,这种说法说道成肉身的耶稣和属灵的基督是两回事。那是异端。耶稣基督是完整的一个人,有身体也有灵魂,有神性也有人性,祂曾经活着,又是亘古常存。但希腊思想把祂一分为二,他们最喜欢说上帝在时间之外,不受时间限制。圣经从来没有这样说过,圣经说上帝是永恒的。这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在上帝里有时间,祂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时间在上帝里面,不是上帝在时间里面。但是希腊思想把上帝和时间完全区隔开来,竟然有很多基督徒以为到了天堂就会在时间以外。不对,我们是进入永恒的生命,时间无限延伸。在上帝里面有时间、在圣经里面有时间,所以历史(History)就是祂的故事(His story)。所以约翰必须严厉地反驳这些异端,因为他们把具人性的耶稣和具神性的基督区隔开来,若有人说耶稣不是成肉身来的,那是在敌挡基督,绝对不是出于基督。当时基督徒遇到这种错误的教导,所以约翰就告诉他们基督当初是成了肉身来的。他说:我们看过祂,摸过祂,听过祂说话。这是人身上最强烈的三种感官:视觉、触觉、听觉。约翰强调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手所摸。约翰曾经靠在耶稣的怀里,约翰把他的头靠在耶稣的胸膛上。他说:我摸过上帝,就是这么真实。道成肉身是最基本的道理。「人看基督是谁」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最基本的问题。有人写过一首短诗:「你看基督是谁,这是最终测试;你若是错看祂,就会全盘皆错」。你看耶稣是谁这绝对是最根本的一件事,你晓不晓得祂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在祂里面身体和灵魂完全合一;另一个世界和这个世界完全合一。希腊思想把时间和永恒区隔,又把属灵和肉体区隔,这种思想完全不堪一击;因为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得见祂的荣光。各位,约翰说他见到耶稣的荣光,确实没错,他们在变像山上见到耶稣的荣光,那是道成肉身的耶稣所散发的荣光,不是鬼魂般的幻影。把身体和灵魂区隔不但会影响你对耶稣的信念,也会影响你的基督徒行为。希腊思想认为得救跟身体的行为无关,这个想法已经影响到教会内许多的基督徒。有很多的基督徒他们过着不道德的生活,却自称自己是属灵的,因为他们认为身体的行为和灵魂无关,这是希腊思想所带来的影响:把一个躯壳隔成两间,一间住身体,一间住灵魂,永远王不见王。你应该晓得我的意思,这种思想很普遍,约翰在信上也必须反驳这种思想。有这种思想的人会渐渐以为基督徒犯罪没有关系,已经拿到上天堂的门票,犯罪没有关系;有些人甚至说基督徒没有罪,持这种完美论调的人说:我在上帝眼中是无罪的。有一个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以为信主之后,将来的罪也一并得到赦免。不对,人在信主的时候只有过去的罪会得到赦免,之后所犯的罪还是得求上帝赦免。约翰在这里不得不对这些基督徒说:我们若不断认自己的罪,祂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不断赦免我们的罪。耶稣的宝血会不断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并不是一信主全部的罪都得到赦免,现在可以任意犯罪了。是过去的罪全被赦免,以后犯罪还是必须求神赦免。我发现一个解决罪的方法,就是只要认罪,祂就赦免我,但我必须不断认罪。各位了解吗?今天的教会很需要听到这个教导。我们需要约翰的书信,否则希腊思想会不断的让教会中发生不法和不道德的行为,还会让人自以为是属灵完人,以为基督徒不受是非对错的准则约束,这真是错误。读罗马书二章就知道,保罗说:你竟敢论断人,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你以为自己逃的过审判,但上帝是绝对公平的。祂不会漠视非基督徒的罪,也不会漠视基督徒的罪;但是只要你悔改认罪,祂随时愿意赦免我们。这种希腊思想会使人心高气傲,道德败坏,认为基督徒犯罪没有关系,或是基督徒没有罪的两种思想加起来,就会让教会陷入危险的景况。

我们再继续往下看,约翰要基督徒确信自己是基督徒,确信自己是基督徒。所以他说天父的儿女会反映出天父的特质。既然上帝是光明,祂的儿女就会迎向光明,会走在光明中;既然上帝是爱,祂的儿女就会表现出爱;既然上帝是生命,祂的儿女就会热爱生命。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件事,怎么知道哪些人是天父的儿女呢?有其父必有其子,怎么知道哪些人属于上帝?属神的人一定会迎向光明、表现爱心、热爱生命,因为上帝就是这样。祂的儿女会跟祂一样。
接着他谈到更细节的部分;有四个测试可以看出一个人是不是基督徒,都是很严格的测试。他很仔细地谈到这些测试,我要说出重点帮助你去了解他的意思。第一关是教义上的测试:每个基督徒都必须通过这关,你认定基督是谁?如果不确定肉身的耶稣就是具有神性的基督,或是不确定祂既是人又是神,就过不了这关。真正的基督徒必须先通过教义这一关,否则对耶稣的认识就不正确。教会中很多人认为耶稣是个伟人,他只不过是比别人更积极地回应上帝。这不是正确的教义,这是异端。耶稣是神又是人,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这是第一个测试。你如果不相信这一点就通不过第一关。第二关是属灵上的测试:我们知道自己是上帝的儿女,是因为祂将祂的灵赐给我们,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如果没有圣灵就过不了第二关,因为圣灵会告诉你,你是上帝的儿女。对不起,我要插一句话。有些人想从圣经找得救的确据,但是圣经上没有这种确据。我的意思是说,有些人以为可以从圣经推论出一些事实,简单地说,圣经怎么说我就怎么信,这样就可以了。有没有听过这种论调?有些人引用圣经的话来证明自己是基督徒。但是新约圣经的教导不是这样;在新约圣经中,得救的确据是来自圣灵,而不是圣经。各位,你不能引述经文来证明自己得救,是圣灵决定你是不是基督徒,不是圣经。因为上帝赐给我们圣灵,我们才知道自己是祂的儿女。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圣灵,就通过了第二关;如果你还没有得到圣灵,就仍然受魔鬼管辖,就仍然被牠的邪灵掌管。第三关是道德上的测试:你若活出正道,良知会告诉你,你属于天父。上帝赐给你良知帮助你确认是否得救。如果你问心无愧的话,知道自己活出正道是照上帝的旨意而行,那么圣经说这样你就是在行义。你如果遵行上帝的律法,就通过了道德这一关,印证你是祂的儿女。但是你如果违逆祂的律法,你如果违背祂的旨意而行,你就通不过第三关。了解吗?你必须仔细研读约翰的书信。第四关是社交上的测试:你若爱上帝的儿女就会通过这一关。你不能说你爱基督,可是却讨厌基督徒,因为基督也活在别的基督徒里面,你若爱基督,你也会爱弟兄里面的基督;你若恨你的弟兄就表示不爱你的天父,因为天父爱你的弟兄。我给各位举一个实际的例子:爱犹太人是爱天父的一个证据,祂是以色列人的上帝。但是,各位,犹太人不太讨人喜爱,对吧!从人的角度来看,阿拉伯人比犹太人讨人喜爱。但是实在很奇妙,圣灵能帮助你去爱犹太人,很不可思议,对吧?人的本能不会想去爱犹太人,大家都恨犹太人不想去爱他们。但是耶稣称他们为弟兄;尽管犹太人他们悖逆上帝,上帝仍然爱他们。从行为可以看出你爱不爱天父。约翰特别提到你对弟兄的爱和祷告,可以证明天父的爱在你心中,因为天父爱他们。如果祂的爱确实在我们心中,我们就会去爱他们。同样的,不是每个基督徒都讨人喜爱。在天上和我所爱的圣徒同住何等美好,但是,在地上和圣徒同住可就不然了。可是你会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去爱平常不会喜欢的人,只因为他们是天父的儿女,而你心中有天父的爱。这四个测试很好用,在座的传道人可以利用这个讲道题目。如果你下个主日要讲道,这是一个现成的题目,好吗?你可以仔细讲解这四个测试:教义、属灵、道德和社交。约翰说你若通过这四关测试,就可以绝对确定你是住在上帝的家中,你是天父的儿女。你一但拥有了这个确据,就会有极大的自信。约翰告诉我们说:每天可以从三方面确信自己是上帝的儿女。基督徒不是胆小鬼,基督徒也不应该低着头这样羞答答的,我们应该是正直的人。圣经谈到正直的人,我们可以抬头挺胸。有一个生来就瘸腿的年轻男孩,他常常被他周遭的人嘲笑还有捉弄,连家人也瞧不起他。后来他在工厂工作,有一次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腓力。我说:腓利,你是基督徒吗?他说:是!我问:你爱上帝吗?他说:我爱!我说:那从现在起,你就是腓利王子。每天起床以后,你要对着镜子说:早安,腓利王子。要记住你是皇室的人,要抬头挺胸,不要老低着头。他马上抬头问我说:你怎么知道啊?我说:什么?我怎么知道什么?他说:我每天早上去工厂上工,大家就会嘲笑我说「腓利王子来了」。我说:他们讲的没错啊!明天早上你去上工,如果他们跟你说「早安,腓利王子」,你要告诉自己,他们讲的没错。这番话大大的帮助了那个男孩,他开始抬头挺胸,生命整个改变了。当你确定自己是天上皇室的一员,知道你是个王子,你在地上其实就是皇室中的一员。你要抬头挺胸,这会带给你自信,让你可以更大胆地和人说话,并且在上帝面前更有自信。因为你确信自己是祂的孩子,你可以说:爸爸,我是奉耶稣的名向祢求这件事。在上帝面前要有自信。各位,约翰的书信是不是很棒?他就像个慈祥的属灵祖父。接下来我们要看另外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很重要,我们先停在这里。下一集我们再来谈这个重要的主题。这个主题是关于基督徒犯罪的事,其中有几句话很奇怪,好像互相矛盾,我们需要来看一看怎么回事。我不能保证一定能够解释得一清二楚,但至少需要稍微解释一下。我想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个功课,那就是千万不要断章取义。从断章取义的经文可以得出无奇不有的谬论;很多人会随便引述经文,可是这种教导根本不符合圣经。你必须注意经文的引用是否顾及上下文,因为断章取义的经文只是胡言乱语。这句话不是我想出来的,但是我觉得说的很好。我举一个例子给你们听:我的圣经上有一句话说「没有神」,所以我可以拿圣经来证明这世上没有神?其实这句话的上下文是说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这个例子是有一点可笑,但是说明了断章取义的经文会衍生出无奇不有的谬论。约翰书信谈基督徒犯罪的那段经文常常会遭到断章取义,所以我们需要看上下文。我们下集再仔细的来谈。

大卫鲍森

16.彼得前后书

公元1666年的9月2日,伦敦发生了一场大火。起火点是一家面包店的烤箱,你如果到伦敦东部的大火纪念碑,可以算出当初的起火点。纪念碑的顶端是镀金的古铜色火焰。各位知道吗,如果把纪念碑放倒的话,正好是到当初起火点的距离。当初那场大火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有20万人的家付之一炬。因为当时大多是木造 的房屋,损失达到一千万英镑,这是以当时的币值来加以计算,共有50间教会被毁掉。大火之后有很多间教会由建筑师瑞恩重建,包括圣保罗大教堂。当灾难发生 的时候,人性使然,都想找一个代罪羔羊。

像洛客比空难也是一样,总是想找一个代罪羔羊,结果往往是让无辜的人出来顶罪。伦敦这场大火的代罪羔羊就是法国天主教会,当时大家都怪罪他们引起了伦敦的这场大火,法国天主教会因此成了代罪的羔羊。公元64年的7月19号,罗马城被烧毁,损失非常的惨重。大火延烧三天以后火势渐弱,后来风向改变,火势再度变大,大火再度延烧。罗马城中心地区的大部分,包括很多神殿和房屋都被夷为平地。事后又发生同样的事,大家都想找 一个代罪羔羊,不过这次怪到罗马皇帝尼禄头上。大家都知道尼禄野心勃勃地想要拆掉旧的建筑,重新打造一座美仑美奂的城市,所以大家恍然大悟地说:一定是尼禄唆使人去纵火的。但是尼禄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另外找了一个替死鬼。

这次他找到了基督徒,就此展开逼迫基督徒的行动,甚至加以处决,整个逼迫行动的导火线就是罗马的这场大火。当时许多的基督徒遭到严刑拷打,他们被迫披着野兽的皮在竞技场中爬行,跟狮子等等各种猛兽来搏命;有的还被狼狗追杀,有的被钉在十字 架上。记得有一次我背对着竞技场站立,看着前方的绿色小丘,那是尼禄皇宫中的花园,想到他当时在花园里举办烤肉宴会,在基督徒的身上浇上沥青,然后把他们绑在园中的柱子上活生生点上火,作为人肉火把。他残忍的用这些基督徒的肉身来照亮他的烤肉宴会。当罗马各地的教会听到了这个消息,没有不感到恐慌的。

在一 片恐慌之中,彼得写了一封短信。他帮助大家要准备面对这场无可避免的逼迫,彼得自己也将在这场逼迫中殉道。他将被钉上十字架,正如耶稣当年的预言。想想看 30年来彼得一直都知道自己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种事一直搁在心里,一定非常不好受。在尼禄逼迫的期间,彼得在罗马要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候,他特别要求把十字架倒插在石头上。

因为彼得他觉得自己不配和耶稣有同样的死法。他写了一封短信,我们现在要来读一读。这封信是写给他特别关心的一群基督徒,他们就住在今天的土耳其西北部,彼得显然曾经在那个地区事奉过。保罗曾经在土耳其南部事奉;彼得则在土耳其北部事奉。彼得在那个期间写了一封信给他们,吩咐他们要准备好,因为苦难即将来临。所以彼得前书可以说是写给正遭遇苦难的基督徒,适合给各地担心受怕前途未卜的 基督徒。世界各地有很多的基督徒是处在这样的景况。

令人惊讶的是:彼得并没有教他们躲避逼迫,而是教他们要忍耐,为耶稣忍耐;不是教他们脱离苦难,而是教他们为耶稣面对苦难。教导他们面对苦难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应该如何活在对基督徒敌意越来越深的社会,这个信息跟我们息息相关。因为我们这个国家已经开始出现逼迫,虽然只不过像冰山的一角,但是下次的选举要是左派得势,敌意将会增加。我并不是要鼓吹你们在政治上支持谁,但是别的国家都是右派人士在敌挡基督 徒,在英国却是左派人士。相信我们将来要面对更大的争战。像「性别歧视法令」将牵涉到教会中的同性恋者,以及男性长老和女性长老,这些都会受到性别歧视法 令的约束。因为现在在我们的社会里连批评别的宗教,或者说自己的宗教比别的宗教好,都已经算是违法的了。所以呢,基督徒现在所面对的压力已经是越来越大, 只不过逼迫还没有到彼得写那封信那个时候的程度。我们对这封信的作者了解不少,彼得是一个深受喜爱的人物,他的书信也深受喜爱,基督徒很喜欢读彼得前书。这封信温馨、具有人性、十分让人感动。在第一章,他对基督徒说:你们虽然没有见过耶稣,却是爱祂,因为信祂就有说不出来的大喜乐。读起来很让人感动,很美 的一封信。这位个性冲动,经常会说错话的彼得,他的话很多,但是他也是宣告耶稣是基督的第一人。彼得第一个宣告耶稣是基督。我们对彼得还有哪些了解呢?他原本的名字叫西门,意思是芦苇。很奇怪,给孩子取名芦苇,有点像叫他杂草一样。耶稣第一次见到彼得的时候不喜欢这个名字,就另外给他取名为「磐石」。

这正是冲动彼得的写照,耶稣初见彼得的时候,彼得就像芦苇容易随风摆动;但是耶稣离开的时候,彼得已经成了坚固的磐石。最令人感动的是在彼得三次不认主之后, 复活的耶稣在加利利湖畔见到彼得…复活之后的耶稣煎了鱼,这是千真万确的事。耶稣为门徒做早餐,彼得也在那里。

突然间,彼得一直盯着那堆炭火看。各位知道 吗,在整个新约圣经里只有两处提到炭火:一次是在大祭司的院子里,当时彼得在那里就着炭火取暖,有一个小女孩问他…你是耶稣的朋友,不是吗?彼得说:不 是。「可是你也讲北方人的方言。」彼得说:很多人都讲啊!「可是我看过你跟祂在一起啊!」「我发誓我不认识祂!」话一讲完,耶稣就被带出来,走过院子。彼得见了耶稣,心痛不已。这个时候他再度看见一堆炭火,一定回想起上次的情景。也许耶稣说:彼得,我本来希望你当第一个传道人,但是现在你恐怕只能发诗歌本 了。耶稣是这样讲吗?我们才会这样讲!耶稣没这样讲。

还是祂说彼得:你要留校查看一年看你表现如何,一年后我们再评估你的情况来决定你的职位。耶稣这样讲吗?没有。祂说:「彼得,我只在乎你一件事,只有一件事,你爱我吗?」所以彼得在这封信里向读者强调,虽然你们没有见过耶稣,却是爱祂。而将来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关键:你爱祂吗?耶稣只在乎你一件事,不管是谁都只在乎一件事,就是你爱祂吗?夫妻之间最了解彼此的丑陋,但是只要知道彼此相爱,就可以携手走下 去。耶稣问彼得:你爱我吗?祂问了三次,这让彼得变成了磐石。彼得是第一个站起来讲道的,本来像芦苇,后来像磐石。

马可福音可以说是彼得福音,因为马可是从彼得那里取得资料的,所以马可福音谈到彼得的许多弱点。

彼得希望马可知道他过去的软弱,象是他曾经三次不认主。使徒行传的前半部都在讲彼得,我们对彼得的了解比其他使徒都还要深,除了保罗以外。连在加拉太书都记载彼得和保罗意见不合,彼得仍有犯错的时候,但是他爱他的主,所以他成了第一个传道人。

不是第一个教宗,而是教会第一个传道人。我们也知道他已经结婚,因为耶稣医治了他的岳母。现在他离乡背井,30年来一直晓得自己会死,如今他人在罗马。

逼迫的行动在罗马如火如荼的展开,他写信给土耳其北方,他接触过的那些教会,吩咐他们要准备好。其实在使徒行传二章记载,五旬节的时候有两个人来自那个地区,也许那个地区的教会就是这样开始的。那个地区有几个人听了彼得第一次讲道,就信主,受洗,被圣灵充满,然后回到家乡。

后来他们对彼得说:我们是透过你才信耶稣的,有空请来看我们。也许那个地区的教会就是这样开始的。但是彼得给他们一个犹太称呼,当时应该有很多外邦信徒,他 却给他们一个犹太称呼,跟散居的犹太人一样。这原本是以色列的称呼,现在给了教会。彼得前书第二章还有几个称呼:你们是圣洁的国度,君尊的祭司。这些都是 出埃及记里对以色列人的称呼,彼得将以色列人的称呼冠在教会上,好比散居各地的犹太人在世界各地居住。基督徒也是散居的百姓,我们是格格不入的外人,彼得称他们是「寄居」的。

这是一个问题,一信主就会和周遭格格不入。我很不能忍受别人做见证说:「我信了耶稣,结果一切烦恼就消失了。」我根本不相信这种话, 我认为这些人根本就被误导了。我的见证简单多了:我17岁的时候信主,然后麻烦就接踵而至;几年以后,我被圣灵充满,麻烦变得更大。常常有人问我,怎么知道有没有被圣灵充满呢?我总是回答他们两个字──麻烦。你会有麻烦是因为,被圣灵充满的时候你会放胆说话。不仅是放胆说话,甚至是敢于行动。希腊原文的意思是大胆说出来,大胆的把它说出来。

这可不能帮助你结交朋友来影响他们,而是会让你失去朋友,藉此影响他们。初代门徒就是这样圣洁的胆量,你会跟周遭格格不入。重生得救的一个证据是幽默感会变得不一样。原本好笑的事不再觉得好笑;原本不觉得好笑的反而觉得好笑,幽默感会变得不一样。你会发现变得很难跟以前认识的人沟通了,因为你如今活在他们不明白的另外一个世界中。特别难的是如果夫妻有一方先信主的时候,两个人活在不同的世界中,有很多事不能分享,这并不是上帝的本意。所以圣经禁止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结婚,因为会使得婚姻关系紧张。

有一些很不快乐的婚姻就是因为夫妻只有一方信主,你和周遭格格不入,你也不再 属于这个地方。你其实属于另外一个地方,虽然你这辈子都会住在这个世界上,但是你却不再属于这个世界。你已经变成了新种的人类,你不再是「智人种」,而是 「全新的人」。

你不再亚当里了,而是在基督里,是全新的人种。因为你和周遭格格不入,这样的人必要受苦。我们以前在牧场养了很多猪,每次生一窝小猪,总会有一只特别小,与众不同,结果总是遭到其他的小猪无情的对待。没有基督的社会就像个丛林,我们就像赤身的 人猿,不过人猿的行径不像人类那么恶劣。我很难相信我们是人猿的后代,我们其实比牠们还劣等,因为人猿不会像人类那样自相残杀。学校中的孩童常常很恶劣, 对待与众不同的人往往很残忍,这是人有原罪的一大证据。所以麻烦会来临是基督徒预料中的事。

耶稣很坦白的说:在世上,你们会有大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我最近问候一个朋友好不好,他说:我胜过我的处境。我心想:只有基督徒会这样讲。耶稣胜过我们的处境,祂要我们放心,因为祂已经胜了世界。

祂胜过各种处境,我们是在祂里面,所以和祂一起胜过。但耶稣保证我们一定会遇到麻烦。当初保罗回去南加拉太的教会探访的时候,就是向他们传讲这个信息。他说:我们进入上帝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我们要诚实地告诉人信耶稣之后会有麻烦,但是放心,耶稣胜过一切麻烦,这是好消息,我们必须据实以告。有些人问我怎么对雅各有那么多了解,我不是从新约圣经上知道的,有很多关于初代教会的文献,是可靠的文献,其中一份很有名的叫做《初代教会文集》,是由亨利贝廷森编撰的,这些资料很不错。虽然不是圣经的话,也没有使徒的权柄,却可以帮助我们对初代教会有许多了解。

在第一世纪初有一份文献叫做《致底亚格拿塔斯书》,里面有一段话十分感人。这是写给当局为基督徒辩护的一封信,描述基督徒真正的样子,来证明基督徒并非不良公民,并非对国家不忠,我们基督徒是好公民。但是下面的这段话特别感动我,它常常被人引述,清楚描述基督徒是活在世界,却不属于世界。以下是这封信上的一段话:「基督徒与众不同之处不在其国籍、语言或者是习俗,有的基督徒住在希腊城市,有的则住在蛮夷之邦,这完全是看上帝的安排。他们在穿着、饮食和生活琐事上入境随俗,却又具备一种独特和矛盾的气质。他们在哪里出生,就住在那里,却是以短暂的客居身分。他们负起了公民该有的责任,却又忍受外地人的种种不便。每个地方都是他们的家,但是不管家在哪里,他们都是异乡人。他们在地上度日,却是天上的公民。」描述的真是透彻。没错,基督徒确实处处为家。宣教士到世界各个地方去,融入当地的习俗、穿着和语言,但那里其实是异乡。即使你就住在出生地,你仍然是个异乡人,你归属另外一个地方。

所有苦难的情况就像这样:我们与众不同,和周遭格格不入。如果时局安定、社会繁 荣就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但是当困难临到的时候、危机临到的时候,与众不同的人会先受苦。比如德国现在的失业率很高,东部的失业率高达五成,结果受苦的人是 谁?

就是土耳其人,外地人,那些外地来的劳工。当初德国的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人人都有工作机会,现在经济不景气,压力就落在他们身上。当困难临到的时 候,基督徒要承担比较多,因为我们不属于这个地方,我们与众不同,我们不属于这个群体。这是这卷书信的一个基本主题,这卷书信的中心思想是苦难。

你如果标出信中「苦难」一词,会发现这是重点所在。另外,还有其他两个主题。一个是「救赎」,他提醒他们不要忘记救恩,这是面对苦难时候的根本态度。这卷书信很实际的谈到如何面对苦难,他的忠告竟然是学习去顺从苦难、不要反抗,不要设法夺回你原有的,要接受苦难,这是个不寻常的忠告。彼得他在几方面用了「顺服」一词,并不是盲目的顺服,而是学习抱着顺服的态度。

有一件事让世人感到震惊:就是当年犹 太人被送去集中营毁灭的时候,他们竟然静静地走进焚化室。他们的态度竟然这么顺服,这实在叫人震惊,因为他们知道即将面对什么。

彼得说:这正是你们该有的态度。当然,这根本就违反人的本能,不是吗?这种情形可以说完全不是我们对不公平的正常反应。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的时候,通常会反抗:小孩子从小就会抗议 说:「不公平」,讲的时候整个表情是扭曲的;在工厂外面遭裁员的人脸上也是一样的表情,他们都是同样的心情:「不公平」。

这是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人性的 本能反应,握紧拳头,争取权益。但是彼得说客旅寄居的人没有权益,基督徒需要预备自己面对苦难。学习顺服、接受苦难,这是个很特别的忠告。你的本能会说:「不应该顺从,应该设法阻止、设法反抗,这不公平,我们是无辜的,不该为此受苦。」但是彼得一直说这种态度不对。当他自己要被钉上十字架的时候,他以身作则,作出了完美的示范。他没有反抗,只说:请把十字架倒放。他活出了自己的教导。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卷书信感受一下,全围绕在三个主题上。

虽然他从救恩谈到苦难,再谈到顺服,但是三个主题互有关联,从头到尾密不可分。头两章的重点放在救恩,不过彼得也警告教会要预备自己面对苦难。苦难来临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我们是否得救。如果你不确定,麻烦就大了,因为得救是最稳固的根基。他说你现在就必须在两方面确定自己已经得救,第一是个人方面;第二是全体方面,这是得救的两个部分。得救是个人的事,但我们却是得救进入神的家庭。当压力来临的时候,这个家庭可以稳住你,你靠自己撑不过去,你需要有一个归属的团契一起撑过去。

个人得救是从圣经的话而来,圣经说你已经重生得救,上帝的话绝不落空,你是透过祂的话语得救,这带出了三件事。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3章最后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望、爱。但是基督徒这三种美德贯穿整本圣经,整本圣经都讲到:「信」讲的是上帝过去在你身上的作为;「望」是祂未来的作为;「爱」则是祂目前的作为,「信望爱」就是个人得救的三个层面。但是我觉得很可惜的是,今天信望爱都在,人却忽略「望」,这真是非常的可惜。我发现在英国各地的教会很少人在讲未来,都是在讲现在的国度,都是在讲此时此刻,今天在国度中该如何生活、如何经营婚姻、如何工作。很多新的教会很少谈到天堂、地狱、基督再来和最后审判日的事,所以我制作这卷录像带是想重新带给人盼望。

因为「盼望」是一个锚,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有锚才能稳住。你如果知道结局,危机来临的时候,你仍然可以站立的稳;如果暴风雨来袭,只要锚已经放下,就有盼望。只要你知道耶稣会再来,就能够面对一切苦难。我们一直强调信心和爱,却没有教导人如何有盼望。彼得前书是一卷盼望的书信,他在两卷书信中都强调盼望多过强调信心和爱,他说上帝藉着耶稣从死里复活,赐给你一个活生生的盼望,即使有人杀死你,死亡也不能掌控你,你的未来有个活生生的盼望,就是死后会有新的身体、新的生命。明白这一点。

就能够面对死亡。我有个朋友在澳洲雪梨,歹徒持刀抢劫他,威胁他说:「不交出钱的话我就要捅你一刀。」我的朋友说:「你吓不倒我的。」歹徒问:「为什么?」他说:「如果你捅我一刀,我立刻可以上天堂,我早就渴望上天堂了。」他这句话是当真的。抢匪把刀放下,我的朋友就带领他信主。这种本能的反应实在太棒了,他有千真万确的盼望。

我另外有一个朋友是循理会学校的校长,有一次歹徒闯进他家,用枪指着他,就在他的书房隔著书桌用枪指着他。我那个朋友问他:「你怎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啊?」他所关心的是这个人的景况,最后他也带领这个人信主。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不对?当你有确切的盼望时,死亡也威胁不了你,死亡只会帮助你尽快来到主面前。我必须讲贺伯‧席尔瓦伍的一个故事来平衡一下,有没有人听过他呀?他成为布道家之前是在酒吧里表演脱口秀,他以前常常去雅茅斯海滩,在码头上讲道。有一天几个人找他去游泳,他不爱游泳,但还是穿上一条鲜艳的短裤跟他们一起去,他们就带他去游泳。

他是一个旱鸭子。没想到海水底下的波度很陡, 他浮出水面,不停地打水大声喊「救命呀」,救生员赶紧把他救上岸并且问他说:「席尔瓦伍先生,我实在不懂,我这个礼拜一直听你讲天堂,你说你很渴望上天堂 的…,可是你刚刚有机会去,却叫我救你起来。」贺伯这个脱口秀主持人功力可不是盖的,他往下瞄了一眼说:「你会穿这样去吗?」呵呵…,不过了解贺伯的人都知道他确实渴望上天堂。对未来有盼望的基督徒,和对未来没有盼望的基督徒差别在哪里?对未来没有盼望的基督徒「愿意」离世与基督同在,但他们会想留在地上;可是对未来有盼望的基督徒会想离世,但愿意留下来。

各位,我在给大卫华森的最后一封信上,跟他分享了这句话,结果带给他极大的影响。他在《不怕遭害》 这本自传中提到这件事,我在信上问他说:「你是愿意去天堂但想留下来;还是想去天堂但愿意留下来?」保罗说:我想要离世与基督同在,这是好的无比的事,但上帝要我再多留一会儿,我愿意留下来。

两者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贝康斯斐那个人写信请亲友来看基督徒怎么死。渴望离世,那就是盼望。藉着耶稣死里复活,上帝给我们新生命和盼望;祂也赐给我们试验过的信心。祂说:别担心,你的信心就像金子一样。金子都是经过火的试炼,经过火炼之后就成精金。以前的人炼金的时候 都用一个大锅子,放在火上不断的搅拌直到可以清楚看见自己的脸,这个时候就可以停工。

你的信心也是这样要经过火炼。我们的心会充满喜乐,我们虽然没有见过 祂却是爱祂,并且心中有无法言喩的大喜乐,这样的人只得救了一半。还有另一半,就是全体的方面。我们是在上帝儿女的行列中,个人可以透过圣经的话得救,但是我们会加入上帝儿女的行列。

彼得非常珍惜属神的人,他在讲苦难之前先讲这件事。他说这两点一定要做到,必须有信心、盼望和爱;也必须成为君尊的祭司,加入圣洁的国度。他说:你们是活的殿,基督是房角石,你们是活石,你们是上帝的殿。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基督徒全体是上帝在地上的居所,是祂的圣殿,别人碰到 我们就等于是碰到上帝的圣殿。

我们是君尊的祭司,我们都是祭司。有一次我谈到所有基督徒都是祭司,那是在瑞士苏黎世的一场研习会。会后有一个人他来找我, 他说:你讲的很好,我以前没有听过这样的信息。这个人是一个天主教徒,研习会中有很多天主教徒,我问他是不是祭司【音同神父】?他说:「不是,我是平信徒。」我说:「你是个祭司。」他说:「不是,我是平信徒。」我说:「你是个祭司。」他说:「不是!不是!我是个平信徒!」我又说:「你是个祭司。」他的脸 红起来,他大概以为我不是重听就是疯了。我重复问他五次,突然间他笑了起来,然后他说:「对,我是祭司。」我说:「现在你真的把信息听进去了。」很多人会谢谢你的讲道,却不见得明白或者是接受。我问他:「以后如果有人问你是不是祭司,你要怎么回答?」他说:「我是!」这个人终于听懂了。他确实是君尊的祭司。

要记住,对那些逼迫你的人,你是一个祭司,你可以代表他们来到上帝面前,并且向他们传达上帝的话。你是他们的祭司,就算他们向你丢石头、辱骂你,你仍 然是他们的祭司。也许你是他们和上帝之间唯一的祭司。我们是个圣洁的国度,我们很特别,当别人嘲笑你是少数族群时,这个确信可以给你力量。你是特别的子 民,是圣洁的国度。如果你打下了这个根基,就已经准备好可以面对苦难,但是根基一定要打好。在个人方面要具备信心、盼望和爱;在全体方面要归属教会这个大家庭,知道你是活石和祭司,属于上帝要在这个地上建立的全新圣洁国度。这样你就可以准备好可以面对苦难。

彼得谈到三件事:第一,不要因自作孽而受苦:你如果犯罪被关,可别认为你在为耶稣受苦,这点很重要。我们常常因言行举止与众不同惹别人不高兴,我们会说这是因为福音本来就容易冒犯到他人。福音是一种独特的信息,但是除了福音,不要因为别的缘故冒犯他人。基督徒因为犯罪而受苦是可耻的,不要因为犯罪而坐牢。彼得说要为行善受 苦而不是因行恶受苦,不要因自作孽而受苦。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点是受苦的时候不要报复:绝对不要报复。反击是人的本能,登山宝训说:右脸挨了打,左脸再转过来由他打。有人就说我会转过左脸,用左脚踢他。这是人的本能,对不对?有人侮辱我,我就不再跟他讲话;有人伤害你,你就等待着反击的机会。报复是人的本能,想要反击,但是彼得说:千万别这么做。耶稣当初遭人吐口水,受苦却没有报复。我记得有一个会友被另外一个会友得罪了,这种事在我们周围确实很常见。

这个人他跟我说那个人怎么样怎么样的恶劣,我问他:他有没有 向你吐口水?他说:没有。我说:当初耶稣被人吐口水,口水从祂脸上流下来,他们无缘无故地苦害耶稣。旧约时代献羔羊为祭不会在宰杀的时候虐待那只羊,他们 会干净利落的切开羊的喉咙;但当他们宰杀上帝的羔羊时,却嘲笑祂,把荆棘戴在祂的头上,戏弄祂,向祂吐口水,耶稣怎么回应呢?

祂说:「天父,求祢赦免他 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彼得说:千万不要想要报复,要以善报恶。彼得他说要祝福他们,这正是耶稣说的,要祝福那些咒诅你的人,这是最好的报复方式,等 于在他们的头上堆炭火,要祝福那些咒诅你的人。有个年轻人入伍当兵,第一天晚上在兵营里,他跪在床边祷告,对面床边的士官长看见他在祷告,就把靴子扔过来割伤了他的耳朵。靴子很重,上头的钉子割伤了他 的耳朵,但是他继续祷告,士官长就再扔一只靴子过来,再一次打中他,割伤了他,但是他仍然继续祷告,士官长就放弃了。

第二天早上,那双靴子端正的放在士官长的床尾擦的晶亮。那个士官长心想:我非知道怎么回事不可。这就是彼得的意思,不要报复。

第三,不要被打倒:世人想要打倒你,别让他们得逞。他们也许伤得了你的身体,但伤不了你的灵魂。第三点的关键词是身体和灵魂,你的身体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灵魂,别被他们打倒你的灵魂,他们要怎样伤害你的身体就由着他们,但不要让你的灵魂被打倒。好了,各位,时间到了,我们下一集再继续讲第三部分。

彼得前书的三个主题。上一集我们谈到救恩需要有稳固的得救根基,才能够面对压力;另外谈到受苦,如何的来面对苦难。但是这卷书信的重点竟然是顺服。学习顺服,学习接受事实。不过彼得所强调的顺服不只是在面对苦难的时候,彼得他说,首先要学会顺服在上位有权柄的人。你是公民,是在下的人,所以要尊敬皇帝,为君王、为政府祷告。不管是在全国或者是地方上,基督徒有责任做守法的公民。在别人的眼中应该是守法的公民,乐意纳税。当初就是因为纳税, 耶稣才会降生在伯利恒。而且这是我们为所得纳税,所以我们应该乐意去做。基督徒不该抱怨要纳税。我们要尊敬在上位者,为他们祷告,在别人的眼中应该是忠心的公民。但这不表示要百依百顺,我们对在上位者的顺服是有限度的。彼得就曾经说过:我们必须顺服神而不是顺服人。当时的官长禁止彼得他公开的传讲耶稣,所以彼得就说我们必须顺服神而不是顺服人,所以对在上位者的顺服是有限度的。我们不能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不道德或者是违反上帝律法的事情。顺服有限度,但是基督徒必须做忠心的百姓。如果成为忠心的百姓,就不应该因为违逆在上位者而遭到逮捕。这是初代教会中第一种受苦的人。第二种受苦的人是遭非基督徒主人虐待的奴隶。当奴隶实在很可怜,因为整个人都是主人的财产。当奴隶没有自己的金钱、没有自己的时间、也没有任何权力。很多主人都恶待奴隶,如果奴隶信主的话,那么主人会对他更坏。主人会认为奴隶他跩起来了,所以要尽量的对他加以打压。彼得说:做奴隶的要顺服主人,学习顺服, 不要反抗,不要无理或怨恨不平;不只顺服好主人,而且也要顺服坏主人。因为有些人认为对方必须是好人,我们才要顺服。但是彼得说,即使主人严苛,我们也要顺服。第三种受苦的人是丈夫不信主的基督徒妻子。这是很困难的情况,要做到真是十分痛苦。彼得说:做妻子的要顺服妳的丈夫,即使丈夫不信主也要顺服他。彼得给了很好的忠告,教妻子要如何帮助丈夫信主。他的做法跟我们的做法相反。当妻子比丈夫先信主的时候通常会做两件事:第一是不断对丈夫说教,第二是为丈夫祷告, 而且是跟其他的基督徒妻子一起为不信主的丈夫祷告。彼得说这两种都不好。「说教」是最糟糕的做法,他说你必须不用言语来赢得他的心。很多基督徒妻子从教会回来会跟丈夫唠叨说:你今晚应该去教会的,牧师根本就是在讲你的问题。对吧!各位,这种妻子大多在三个月之后会后悔自己对丈夫说教。妳必须不用言语来赢得丈夫的心,那应该怎么做呢?彼得说,让自己变得更美,更容易相处。这个做法很简单,基督徒妻子就是要让自己变得更美。彼得对外表的事谈的很多,彼得前书三章特别谈到美,如何变得更美。不是美艷,是美。美艷属于40岁以下、美属于40岁以上的女人。我是讲真的,我所见过最美的女人是哈里斯小姐。我第一次见到 她的时候她已经84岁,脸上的皱纹多的不得了,我对她说:「希望妳不介意我说妳的脸很美。」她的回答出乎我意料之外,她说:「很多人都这么说。」接着她 说:「我年轻的时候长的真的很丑,没有男生要跟我约会,也没有男生请我去跳舞。但是我27岁的时候爱上了耶稣,接下来那个礼拜我的心情都轻飘飘的,我好快乐,因为祂那么爱我,我甚至请耶稣拿走这份喜乐,免得我倚靠喜乐而不是倚靠祂。」我听过很多基督徒求上帝拿走他们的忧郁,她是我唯一听过求上帝拿走喜乐的 一个。她说:「妳爱谁,就会像谁,所以我今天才会有这张脸。」我永远忘不了哈里斯小姐的这番话,她从彼得前书三章找到了美的秘诀,所以这表示妳越老就会越美。这是不是好消息?是。也许不再美艷,但是美艷算什么?彼得说要让自己变得更美,更容易相处,妳的丈夫会说,耶稣把我的太太变得更好。但是妳知道很多丈夫怎么说吗?耶稣抢走了我的太太,我太太不再属于我了。所以做妻子的要学习顺服丈夫。很多女人一天到晚的跑去教会,在属灵上不断的往前冲刺,可是丈夫却停 留在起跑点上,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像一家之主。我可以给一个实际的忠告吗?有一次我去南威尔斯讲道,会后有个妇女来找我。她说:我有一个问题。我问她:「妳有丈夫吗?」她说:「有。」「妳的丈夫是妳的问题吗?」她说不是。「妳有没有跟丈夫谈过妳的问题?」她说没有。「为什么不跟他谈?为什么来问我?」她说:「他没有信主,我的问题是属灵上的。」我说:「妳为什么不去找他谈呢?」她说:「你不懂吗?他没有信主啊!他对属灵的事没有兴趣,我怎么可能问他属灵上的问题呢?」我说:「很简单,你就直接问他,你只要相信上帝会透过妳向妳的丈夫说话那就行了。」她说:「可是他没有信主啊。」我告诉她:「上帝有一次还透过驴子向人说话呢!」各位,上帝既然可以透过驴子向人说话,也可以透过妳向妳的丈夫说话。十个女人会有九个接受这个说法,并且一笑置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她们对丈夫的看法。但是这个女人是例外的那一 个,她生气地走了,气了我一个月。她说:千万不要去找大卫鲍森,她一点都不会同情妳的配偶不信主。可是十八个月以后,我在下沃斯顿谷讲道,她又来了。她对我说:「我有另外一个问题,但是这次跟我的丈夫有关。」我问她是什么问题,她问:「如果丈夫的灵命比我成熟很多,那怎么办?」我问她:「这话是当真的吗?」她说:「当真,我先生就坐在后面。」我问她怎么会这样,她说:「我气了你一整个月,后来我实在没有办法,就把我的问题告诉了我先生,结果他竟然帮我解决了。我不知道是他比较意外还是我。但是从那天起他开始对信仰产生兴趣,现在他信主了。可是他为了赶上我,灵命进步神速,甚至超越了我。」她说我不喜欢他领先我这么多。我说:「妳的问题就是你想操纵这个婚姻关系,妳不喜欢他信主,也不喜欢他对信仰火热,妳只要他跟妳一样,妳要学习跟在他旁边。」各位,彼得在这方面很有智慧。他说:妳们做妻子的带给自己不必要的痛苦,因为妳们离丈夫越来越远。但丈夫觉得妻子信耶稣之后变得更好、变得更美、变得更容易相处, 就比较会想去教会。彼得很了解这些事,因为他自己也有妻子。再来是第四方面的顺服,这种顺服不必受苦,所以没有和前面三项一起讲,而放在最后一章。他说:你们年幼的要顺服年长的,要学习顺服年长的人,学习由他们带 领。先知以赛亚向以色列宣告的咒诅当中,有一个就是因为他们不肯照上帝的吩咐去做,反而让妇女还有年幼的人带头。这样的惩罚实在非常可怕。这跟我们的情况 并非毫不相干,让妇女和年幼的人带头。在敬畏神的社会中通常是年长的人带头,彼得说:年幼的要尊敬年长的。但是他并不是指盲目的服从。我们知道,人所要求的盲目服从,会造成很大的压力。顺服是一种态度,彼得是说,要在生活中培养自己不反击的态度、不报复的态度、不攻击的态度、不坚持己见还有不力争权力,否则苦难来临的时候你将无法面对,所以现在就要准备好。我要跟各位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我一向敬重的基督徒,他现在年纪很大,住在南海岸。有一次我对他说:「我觉得我不可能为耶稣面对狮子。」这位长者的回答很有智慧。他说:「如果你能忠心地面对今天的小争战,大争战来临的时候,祂会给你足够的恩典去面对。」 很有智慧,我永远忘不了他这句话。因为他比我年长,我一向敬重他,他的回答实在有智慧。所以我们要培养这种态度,用这个做根基。以这个为根基的时候,当苦难来临,你就能够面对。不过,彼得前书有一段经文的意思不明确,我听说有314种不同的解释。呵呵,我最好说一下,因为你会发现彼得前书只有这段读不懂。这里说耶稣的肉体被治死,可是在灵性上复活了。祂曾藉着这灵去传道给挪亚洪水时代悖逆的人;隔几节后的经文又说:为此,就是死人也曾经有福音传给他们,要叫他们的灵性靠上帝活着。有一些自由派的传道人就根据这段经文说:人死后还有第二次的机会可以听到福音。可是其他所有的经文都说不可能,人一死,命运就已经决定,生死之间隔着 不可跨越的深渊。但是这里说耶稣曾经传道给死去的人听。我发现所有的解释都想避开这个明显的含意,各种经文的解释都想避开这一点,因为这段经文实在太矛盾 了。圣经的教导都是说人一死就没有机会再信主,可是如果你看一下字面的含意…我解经的时候都会先看最明显的含意,如果很难解,才会加以改变。这里清楚地指出耶稣从受死到复活这段期间,仍然有行动力、意识清楚并且还和他人有互动,那些人也都意识清楚并且能够与祂互动。当然你在教会里不会听到这种教导,因为所 有的圣工都会在星期五结束,到了星期天再开始,所以我们从来不知道耶稣在星期六做什么。对吗?我们常常以为耶稣从受死到复活的期间什么也没做,只是没有意识地躺在坟墓里。但是这段经文说,在那段期间耶稣只有身体是死的,可是祂的灵是活的,祂还到死人的世界传道。我可以想象彼得在第一个复活的主日见到耶稣… 我们知道耶稣见到彼得,我们不知道在哪里、什么时候、也不知道祂说了什么,但是我可以想象的出,八九不离十。我想彼得应该会问耶稣到哪里去了。耶稣说:我不在世上,我在阴间,死人的世界。彼得一定会问:祢在阴间待了三天三夜做什么呢?是三天三夜没错。耶稣是在星期三下午受死,各种证据都指出这一点。我们都搞错了,祂是在安息日的前一天受死的,但那个安息日不是星期六。约翰福音说那是一个特别的安息日(High Sabbath),每年的逾越节都是从那个安息日开始的。耶稣死于公元29年,这是几乎可以确定的。那年尼散月的15日,也就是逾越节的第一天,那天是星期四,那天是个特别的安息日,星期三就是14日,是逾越节前夕。这只是我的推论,可是比其他理论都符合所有的证据。其实耶稣哪一天受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祂为你受死,但是耶稣说祂会死去三天三夜。从星期五下午到星期天早上不到三天三夜,但如果祂是在星期三下午三点受死,并且在星期六晚上六点到午夜之间复 活,就和福音书的记载完全吻合。星期六晚上六点是一周的开始。我们是根据罗马历法不是犹太历法,那是一周的开始,天还没亮坟墓就已经空了。这只是一种诠释,可是你如果不接受这个推论,新约圣经有些资料就不吻合了。这个推论符合所有的证据,并且不会有一些明显的矛盾。我们再来看耶稣那三天三夜在做什么?祂 一定是跟彼得说我那几天在传道。传道给谁啊?传道给挪亚洪水时代被淹死的人。这表示那些被淹死的人也有清楚的意识,你死后也会有清楚的意识,你会知道自己是谁,会有记忆,只有你的身体死亡,你的灵魂没有死。死亡将身体和灵魂隔绝,将来复活的时候身体和灵魂会再度结合,但是我们要等比较久;耶稣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经历全部三个阶段:祂降生成了有肉身的灵,然后死在十字架上,将祂的灵交给上帝,身体被放在坟墓中,可是祂的灵仍活着,去传道给挪亚洪水时代悖逆的人,然后在复活主日的早上身体和灵魂再度结合。从祂受死到复活一直都有清楚的意识,并且能够传道,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异端才会教导说身体复活之前灵是睡着的…这是题外话了。我们如果按照字面的含意来看的话,耶稣是去向那个世代的人传道,可是只限定那群人而已。这里也清楚的指出福音可以拯救他们,所以这是死后的第二次机会吗?我认为是。但是只限定这群人而已。圣经上没有其他地方指出还有别人有这种机会。为什么只给他们第二次机会呢?我下面要说的只是我自己的猜测,如果你不相信的话我不会怪你,这只是我的猜测。等我将来上了天堂我会问清楚,然后再告诉你这个猜测对不对。我的猜测是:有一个世代的人,他们可以抗议上帝不公平,祢把我们全部消灭,然后应许不会再这么做。我相信上帝为了证明祂的公义和公平,就吩咐祂的儿子去向这群人传福音。我也不希望在审判日的那天有人控告我不公平。那是我的猜测。公义的上帝要弥补可能不公平的做法,祂是公义的,祂不偏袒,也许这是祂的原因。我认为不应该扭曲经文来符合我们的想法,应该要接受最明显、最简单的含意,但是不要加油添醋。这里完全没有谈到其他人还有第二次机会。英国诗人丁尼生男爵称这段经文是「更大的盼望」,死后仍有机会得救的盼望,这是普救论,圣经上并没有这样的教导。以上谈的是彼得前书。

现在我们要来看彼得后书,彼得写的第二封信。在彼得后书里谈到完全不同的情况,是写给同样的一群人,但是时间相隔了几年,风格也不相同,可能是因为这两卷书信用了不同的书记。他说他是用保罗的书记来帮他整理书信,但是这两封信仍然很像。彼得最喜欢用的一个词仍然出现在第二封信中;有些学者说第二封信不是彼得写的,我相信是彼得写的。你知道彼得的口头禅是什么吗?「宝贵的…」这是彼得的口头禅。你看这两卷书信就会发现,他一直在讲我们宝贵的信心、宝贵的耶 稣,彼得看什么都觉得宝贵,他找到最宝贵的那颗珍珠。他很喜欢用「宝贵的」这个词。你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你所珍惜的某人或某样东西。「我最宝贵的东西。」所以我相信这封信是彼得写的,但是我也相信他用了不同的书记,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风格不同。但这封信的内容完全不一样,因为他在这封信上是谈教会里面的危险。 我们所面对的压力有两种:一种是来自教会外面,一种来自教会里面。来自教会里面的压力比较危险。我之前说过撒但不会从外面摧毁教会,牠越是从外面来攻击, 教会就变得越大、越坚固。所以基督教诞生的头三个世纪,常常有基督徒被丢进狮子坑里,可是教会却快速地增长。东德的传道人说:在铁幕倒下以前很容易建立教会,现在大家都像西方国家一样拜金,上教会的人数一再减少。各位,当初苏联的铁幕倒下的时候,你有没有很高兴?这是福也是祸,东欧的教会已经不如以往,但是至少现在传福音的门已经打开了。撒但可以从教会里面破坏,牠可以制造敌意,这是个单纯的压力;「异端」则是个不着痕迹的压力,彼得后书就是谈到这种更大 的危险。这里有一个问题,当你读到彼得后书的时候,尤其是第二章,你会发现内容几乎和犹大书一模一样,可能你们有些人已经注意到了。这有五种可能的解释;当圣经上两个作者写出同样的内容时有五种可能的解释。这倒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要选哪一种解释?比如弥迦书和以赛亚书。你有没有注意到以赛亚书二章和弥迦书四章,「看哪,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以赛亚和弥迦说出一模一样的话。当你在圣经上看到这种情形的时候,有五种可能性:
第一,彼得借用犹大的话。第二,犹大借用彼得的话。第三,彼得和犹大借用别人的话。第四,彼得和犹大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对解决之道达成共识,然后各自写了一封信。第五,圣灵给他们两个人一模一样的话。我想你可以自由选择。不过我觉得第五种解释不太可能,因为圣灵不会把人当作文字处理器,圣灵的启示并不是把人当作打 字机,所以我认为圣灵不太可能给彼得和犹大他们两个人一模一样的话。我认为彼得和犹大互相认识,不管是谁借谁的话或者两个人都借别人的话,我认为有证据可以显示他们两个人认识。彼得是耶稣亲近的门徒之一,犹大则是耶稣的亲弟弟,所以他们两个人很可能认识。各位知道犹大书很短,跟彼得后书二章一样长,两个教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想你可以归纳出四个相同点来,你如果听过我讲犹大书的带子,就会知道我要讲什么。犹大书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卷短信,谈到教会有四种败坏的情况,教会里面出现四种病征,基督的肢体得了癌症。是什么呢?第一种病征:败坏的信念。信念改变了,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一厢情愿的想法来看上帝的恩典;二是把基督视为众神之一。先看另外一方面把基督视为众神之 一,他们说基督不是唯一的主,祂只是众神之一,比较性的宗教。祂是一条得救的道路但得救的道路有很多条,祂不是唯一的道路。「唯一」这个词很容易得罪人, 所以他们贬低基督说祂是一条得救的道路,但不是唯一的一条。他们用一厢情愿的想法来看上帝的恩典,他们说:上帝乐意饶恕你,有没有犯罪没关系。第二,想象这会带来什么影响:败坏的信念会导致败坏的行为,你的信念会影响你的行为。你如果改变基督教的信仰,不道德的行为就会进入教会,不道德的行为已经进入彼得和犹大所写信的教会。如果现在的生活方式不重要,你已经有上天堂的门票,上帝乐意饶恕你,不管你做什么事上帝都会饶恕你,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想 法。这种说法十分普遍,如此一来基督徒当然会继续犯罪,利用上帝的怜悯开始过着不道德的生活。第三种病征:一个人的行为开始败坏之后,品格就会败坏。这里描述了这种败坏的信念对品格的影响,兽性会多过人性:人靠着本能行事、个性变得贪婪、满脑子邪情私欲、品格改变,不再值得信赖、容易随波逐流,随风摇摆…。这里有种种的描述,品格明显的败坏
第四种败坏是在言语上:教会里的人会开始发怨言,开始不断的抱怨同时对传道人不肯顺服,带出各式各样的纷扰来。彼得后书和犹大书都谈到败坏的信念;信念败坏,行为就败坏,行为开始变得不道德,接下来品格就会跟着败坏。品格败坏了,言语就会跟着败坏,教会将出现很多纷扰和怨言,对传道人批评抱怨,对传道人不顺服,这些都具有杀伤力,你会发现今天有很多教会都有这种情况。彼得后书和犹大书都严词谴责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会毁了教会,根本不需要外来的压力,光从里面就可以让教会垮掉,像这样的教会绝对熬不过逼迫。各位,彼得后书的模式和彼得前书一样,所以我相信是同一个人写的。有一段经文谈到救恩,接下来有一段经文谈到危险,然后带出应用说明应该要如何预备自己。 彼得后书的第一部分谈到了救恩,上帝的家建立在信心的根基上,门外有几级信心的阶梯通到大门口。彼得后书没有谈到这个阶梯,但彼得在使徒行传中有谈到:第 一步是悔改、第二步是受洗、第三步是领受圣灵。通到大门的信心阶梯只有这三个。进入大门后,里面有一座楼梯共七阶:彼得说有了信心还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还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还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你一面爬这楼梯,就会一面建造盼望。这楼梯通往荣耀的路口,你如果想要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就不能站在楼梯下面,你必须爬到楼上,也就是培养爱众人的心。这就是教会该有的生活态度。但是彼得也强调:你一面爬这些楼梯就是一面建造未来的盼望,你越往上爬就会越确定上帝将来的作为。所以教会是以信心 为根基,一面往上爬,一面建造盼望,最高点就是活出爱众人的心,在楼上有个阳台,你就是从那个阳台进入荣耀。各位,你会光荣地进入天堂,然后在那里受到盛大的欢迎。所以,这是一个过程,不要只坐在一楼的沙发上;你要爬楼梯,住在楼上,尽快爬到楼上去。换句话说,对付异端的方法就是「成熟的灵命」。待在一楼 的人很容易听信错误的教导,但是你越往上爬,就越不容易听信异端和错误的教导;但是你如果听信错误的教导,会发现自己从后门出来,一路的滚下坡,直到沉沦。彼得在这里讲了一个重话:他说这种人不如从未听过公义真理的人。彼得说:从来没有进去过还比沉沦好。他讲的话确实很难听,说这种人就像狗转身舔自己吐出来的东西。有没有看过狗这样做?他说:你们就是这样,已经从罪中出来却又回到罪里,像狗转身舔自己吐出来的东西、像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去打滚,形容的真 是很生动,但是这些话必须当真:不知道真理,强过知道真理却走回头路;不知道恩典,强过尝过恩典却又回到罪中。错误的教导会引人走回歧途、会破坏信心的根基,所以有些人走上正道却从后门出来跌到谷底,承受上帝的忿怒还有审判;但是有些人爬上楼,盼望大增,最后培养出爱众人的心,从那里进入荣耀之地,享受上 帝阳光一般的恩宠。很叫人警惕,不是吗?
接下来彼得后书的最后一章,这里是在讲未来的盼望。教会内部的一个压力是:有些人说老是讲耶稣会再来,可是怎么一直还不见人影呢?第一世纪的人就已经在问,耶稣怎么还没来?如果当时的人会这样问,那么今天的人更会这样问了。已经过了两千年,耶稣还没有再来,对吗?被人当面嘲笑,这真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 不是吗?彼得后书三章说:这些好讥诮的人在说,主要降临的应许在哪里呢?从列祖睡了以后,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然是一样。今天也有人会讥诮说:基督教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但是情况没有变好,什么改变也没有。但是我们仍然有盼望,我们的盼望是将来有一天全宇宙会被大火烧尽,将会有一次大浩劫,这次不是洪水淹死人而是大火烧死人。我不是说会有一场核子战争,但是上帝会释放出宇宙中所有原子的能量。是祂把能量放进原子中,只要祂把能量释放出来,一切都会烧尽。但是在未来要出现的这场大火中,将会出现一个新天新地,有如浴火重生的凤凰一样。我很喜欢讲「新地」,不要留给耶和华见证人去讲,这是我们的真理,就在圣经上。许多基督徒都只想到「新天」,其实还会有「新地」的来临,我们看启示录的时候会谈到。这个地球将会变成未来的中心,我们将会住在新的地球上,只有我们晓得这一点。大家都很担心臭氧层、海洋污染和林木消失的问题,他们很紧张,因为他们以为就只有这个地球了。我们很清楚事实的真相,我们期待新天新地来临。但是新天新地和我们所知道的地球,有一点很不一样,这不一样的地方是:会有「公义」居住在新天新地中;不再有邪恶,也不再有罪孽,不再有污秽,也不再有黑暗狡诈。彼得说你如果相信会有新天新地,就不会在乎别人嘲笑,我们既晓得这些真相,应该要活出什么样的生命呢?既然知道这个世界会过去,将来会有新的世界,而且新的世界中不再有罪恶,应该要活出什么样的生命呢?答案很简单,你会活出「敬虔」的生命,你会准备好,开始打包。我想唯有明白这点才能抵挡错误教导为教会带来的不道德行为,要将目光的焦点放在那个新的世界,那是个公义的世界。明白这点会使你持守公义,活出敬虔的生命,因为你知道若不这样做就不能加入新的世界。你要抱着信、望、爱住在楼上,为进入荣耀预备好自己。当你听到号角声响起,就可以立刻免费飞回圣地。「真棒的聚会!」这是我祖父墓碑上的 字,这是一首诗歌的歌词,在我祖父的名字下面就写着这几个字「真棒的聚会!」你若不喜欢大声的敬拜千万别去,到时候天使长将大声呼喊,号角声大到可以叫死 人起来,到时候就是这种情景:已经死了的人会坐前座,所以你如果先死了不用担心,你到时会坐前座因为你先到,我们最后都会和耶稣会合,而且还有新天新地降临。彼得叫我们要仰望这一点,这样就会活出该有的样式,加入新天新地;这样你就不会听信错误的教导而遭到玷污,即使教会离经叛道,你仍可以保守自己纯洁无 暇,不理会这个败坏的世界,勇往直前。感谢彼得给我们这两封信,这两封信可以保守我们。教会里如果出现异端,远比外面的压力还可怕,所以彼得后书在今天更显得息息相关。但是不久的将来,彼得前书会帮助我们持守信望爱。阿们!

大卫鲍森

15.雅各书

《雅各书》的难题大多在道德方面,而非领悟方面,其实《雅各书》的问题是意思很容易明白。你也许纳闷我为什么会要用80分钟来谈《雅各书》,但是《雅各书》有很多东西可以谈。

上帝不会根据我们不知道的事来审判我们,这一点在圣经中讲的很清楚,但是有一个老掉牙的问题是:“从来没有听过的人怎么办?”有没有人听人这样问过?如果有人这样问我,我会反问:“你是想当宣教士吗?你想去跟他们传福音吗?”这样问的人并不是真的关心有没有人听过福音,他们只是想挑毛病而已。所以我觉得《雅各书》很可怕,因为听过了以后就不能够再借口说不知道了。 

要知道《雅各书》十分关切基督教信仰的实际层面,读这卷书的第一个印象是,这卷书很实际,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讲的都是基督教信仰实际的层面,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信仰,真的是非常实际,书信中并没有提到太多的教义,大多是在谈行为。在基督教信仰中,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雅各书》的关键字其实很简单,只有一个字:做,就是行动。如果我们把圣经上所有的“做”这个字画上线的话,那么我们会很惊讶地看见这个字出现的频繁,可惜我们常常会忽略不起眼的字,只会在“称义”、“成圣”这样的字眼下画线。如果你标出所有的“做”字,一定会很惊讶,记不记得《马太福音》中一个很短的比喻?某一个父亲有两个儿子,他叫儿子去葡萄园工作,一个说不要,却去了;一个说好,却没有去。耶稣问:哪一个儿子是照父亲的意思去做的?不是嘴上说好的那一个,而是真正去做的那一个。《雅各书》挑战我们要能够说到做到,不要光说不练。各位,所以关键字是“做”。 《雅各书》给人的另一个印象是架构杂乱无章。我下面要讲的这句话,可能会得罪一些人,其实就是因为《雅各书》杂乱无章,所以女人比男人更喜欢这卷书。《雅各书》像一串珍珠项链,男人喜欢分析,对不对?我想画一张图表来分析《雅各书》,可是却画不出来;想归纳出这卷书的架构,却做不到,因为它的主题跳来跳去。可是内容很实际,女人很喜欢,男人宁愿去看《加拉太书》等等的书卷,可是女人比较讲求实际,这卷书的内容非常实际。 我看过一出很有意思的短剧,是一对夫妇演的,两个人都是专业的演员。他们来到我们吉尔福的教会,表演了一段精彩的短剧,也许在座有人记得。其中有一幕是幕帘拉开,先生躺在折叠床上睡觉,突然间他醒过来大声喊叫:我做了一个梦,我看见一个异象,我看见了,我看见一座通天梯,还有天使。他冲到台下去跟大家讲这个异象,这个时候他太太醒来,看看丈夫的折叠床,然后说:你有没有注意到有异象的人从来不会铺床?我想每一个做太太的都会有共鸣吧,所以女人都很喜欢《雅各书》,不是因为这卷书的架构杂乱无章,而是因为它很实际。 这卷书的架构确实杂乱无章,他常常一个主题还没讲完,就讲下一个主题,然后再回来讲上一个主题,我觉得这很像是一颗颗还没有成串的智慧珍珠,每一个想法都像珍珠一样宝贵,但是还没有串成美丽的项链。他轮流谈了五个主要的主题,所以很难分析他的架构。我想上帝有的时候不要我们分析祂的话,只要我们去做,不见得要有清楚的架构,内容不太有顺序,各主题之间也不太有关联,不是很有系统。 但是如果把《雅各书》的这两个印象加起来,一是内容实际,二是没什么架构,这让你想到哪卷书?《箴言》,《箴言》也是一样,主题也非常相似。《雅各书》告诉我们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智慧,跟我们分享实用的智慧。智慧书就是这样,主题跳来跳去,没什么条理,只是分享各样的智慧。如果我们去跟一个有智慧的老人交谈,他会向你倾囊相授,并没有特别的顺序,但你就是洗耳恭听,学习他们多年经验累积的智慧,所以《箴言》通常被一般人称作是“犹太人的智慧书。”事实上,每一个拉比都有不同的讲道形式,有一种形式在希伯来文当中意思是指“出声的默想”,就是不用特别准备什么讲章,只是在会堂里,很多的犹太男人围坐在一起,听年长的拉比分享他们的智慧箴言,这就叫做“出声的默想。”雅各年轻的时候一定听过这样的拉比分享,他用的就是这样的方式,在《雅各书》里跟大家分享智慧的珠玑,我们应该坐在他的脚前学习。我再提醒你一次,圣经不会让你变得更聪明,但是会让你更有智慧,所以连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够明白圣经。奇妙的是,受过教育的人不见得能够明白圣经,被圣灵充满、单纯的人反而能够明白圣经的智慧,因为他们也许不像学者那么聪明,能够精研圣经,可是很多圣经学者到最后灵命却十分枯干。我在剑桥读书的时候,有一个教授的情况就是,整个人栽进圣经研究,结果却是灵命枯干。圣经是平凡人读的,是以通用希腊文书写的,是给寻求智慧的人读的,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可以得到智慧。 新约圣经时代有五个雅各,我们必须知道作者是哪一个雅各。第一个雅各是西庇太的儿子、约翰的兄弟;第二个是亚勒腓的儿子;第三个雅各是犹大的父亲,不是加略人犹大,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之中有两个门徒都叫犹大;第四个是小雅各;第五个是最先遭希律杀害的雅各。《雅各书》的作者是哪一位呢?答案很明显,各位一定可以想到,就是耶稣的弟弟雅各。耶稣有四个弟弟和几个妹妹,我们不知道确实的数目,但是祂有四个弟弟。 各位知道吗,研究耶稣的家族很有意思。我说过,耶稣的十二门徒有五个、也可能是七个是表亲,所以祂才会和门徒去加利利的迦拿参加婚宴。如果光是耶稣受邀,祂却带着所有门徒出席,这当然不妥,但是他们显然是亲戚,所以有好几个门徒跟耶稣一起受邀参加迦拿的婚宴,所以耶稣有好几个门徒是祂远房的表亲。可是祂的近亲却不知道如何看待祂,各位想想看,你跟一个人同住了30年,忽然间祂到处说自己是弥赛亚,真的很难相信,不是吗?他们一定会觉得很难接受。我们认为耶稣的父亲约瑟这个时候已经过世了,约瑟沉默寡言,圣经完全没有记载他说过什么话,他应该偶尔会开口说话才对,只是圣经上没有纪录他的只字片语。但是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个好父亲,所以耶稣才会称上帝为“阿爸父”,约瑟在家里头一定是一个好父亲。今天住在伦敦贫民区的孩子有一半以上没有爸爸,但是这些孩子并不会想叫上帝爸爸的。我们认为约瑟已经过世了,因为耶稣出来服事以后,圣经完全没有提到约瑟,却曾经提到马利亚和耶稣的兄弟姐妹。 可是有一阵子,全家包括马利亚都以为耶稣疯了,以为祂精神分裂,当然圣经不是用这个词,而是说祂疯狂了,过着两种不同的生活。祂是木匠,却自以为是上帝,祂行为疯狂,好像精神分裂。圣经上说耶稣的家人来把祂带回家,不让祂出门,因为他们以为耶稣疯了。他们去的时候人很多,于是打发人去告诉耶稣说:“你的母亲和兄弟姐妹来带你回家。”耶稣回答说:“谁是我的母亲?你们说谁是我的兄弟姐妹?凡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我的母亲了。”众人心想:耶稣真的疯了,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认得。马利亚一定很伤心,因为耶稣从出来事奉以后就好像不认这个母亲一样,不再叫她母亲、而是叫她“妇人”。“妇人,我和你有什么相干?”圣经首次记载耶稣对母亲说话,是在迦拿婚宴上。“谁是我的母亲?凡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母亲。”你看到耶稣渐渐的与母亲疏远了,最后在十架上跟母亲脱离关系,祂对约翰说:“这是你的母亲。”对母亲说:“那是你的儿子。”祂让约翰来取代祂的儿子身份。圣经最后一次提到马利亚,是五旬节之前的祷告会,后来就再也没有提到她的名字,她扮演完了她的角色。很了不起的一名女性,非常了不起,我很乐意称她为有福的,她预言万代都要称她有福。我不打算称她为童女,因为她后来生了其他子女,四个儿子和几个女儿。 这几个弟弟经常取笑耶稣,甚至在耶稣出来事奉后也一样。有一次他们取笑耶稣说:现在是住棚节,你去跟众人宣告自己是弥赛亚吧,现在正是好时机。这是因为每个犹太人在住棚节时都期待弥赛亚出现,耶稣是在住棚节期间降生的,不是十二月,根据《路加福音》,祂是在九月或十月诞生。真希望我们可以在正确的月份庆祝耶稣的降生,在九月或十月庆祝比较不花钱,这是题外话了。 但是耶稣有两个弟弟写了新约圣经的两卷书,《犹大书》和《雅各书》。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祂的弟弟雅各伤心欲绝,非常后悔说过耶稣的不是,而且还取笑过祂。雅各决定从此不再吃东西,从耶稣死的那天开始禁食,他原本可能会禁食到死为止,可是三天后他的哥哥复活了,向他显现,很戏剧化的故事。从此之后,雅各就自称是耶稣的仆人,这两个弟弟开始跟随耶稣,后来写了新约圣经的两卷书。他们从来没有利用自己和耶稣之间的关系,他们从来不说我是耶稣的弟弟,犹大甚至说我是某人的兄弟,你们知道祂是谁吗?他自称是耶稣的仆人。所以耶稣的亲弟弟最后因耶稣的复活而相信祂,耶稣跟他们一同住在拿撒勒的木匠小屋里,但是祂是上帝的儿子,很奇妙吧。 祂的表亲跟随祂,祂的家人相信祂,由此可见,耶稣的品格有多么的崇高。曾经取笑过耶稣的雅各最终相信了耶稣,如今他带着敬畏、谦卑和相信的态度说话,称他的哥哥上帝。雅各和母亲马利亚参加了五旬节前的祷告会,这表示马利亚也说方言,对不对?在场的人都说方言,而她也在场,那是圣灵第二次充满她。第一次是让她受孕,第二次则是让她说方言。但是从此之后,马利亚她只是教会里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会友了,何等谦卑。可惜的是有些人太高举她的地位,而有些人则不够重视她,我们应该要取得平衡,马利亚是有福的。 从《使徒行传》十五章可以看出雅各他很有能力,我们看见他是管理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这个职位责任重大,他不属于十二使徒,但是全体一致同意由他来带领第一个教会,就是耶路撒冷教会。雅各发现教会有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存在,初代教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行割礼,这一点我们在《加拉太书》看过。基督教是要继续做犹太教的一个教派呢?还是要成为一个普世的宗教呢?雅各主持了这场会议,教会本来很可能因此分裂,并且一直分裂到今天,但是雅各他挽回了这个情况。他所倚靠的是两股力量,而不是自己的权炳,他倚靠的是圣灵和圣经。彼得在会议中谈到圣灵在哥尼流一家身上所做的,雅各便说:这正符合圣经的话。这里为我们立下了很美的典范。
 各位,我这辈子最渴望见到的就是,了解圣灵和了解圣经的人可以合一,因为今天已经面临分裂的危险。我几乎从英国的灵恩运动一开始就参与了,但是我最关心的是灵恩派渐渐偏离圣经的教导,我也很关切熟悉圣经却不了解圣灵大能的人。可以这么说,现在有些基督徒逐渐偏离圣经教导,可是有些基督徒却不了解圣灵的大能。我的下一本书书名叫做《第四波》,谈到福音派和灵恩派应当怎么合一,这是我心中很大的负担。 雅各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他说:圣灵清楚的告诉我们,要让外邦人维持他们的做法,而且圣经也是这么说。所以雅各说出了他的决定,全体都一致同意,本来可能造成分裂,可是最后在雅各的领导下团结起来。雅各他很有智慧,不但有智慧,也十分讲求实际。教会需要讲求实际的人,不光是要有异象,还要会铺床。 在那次会议之后,就寄出了一封信给各地的外邦基督徒,这封信上说:我们不把摩西律法的重担加在你们身上,但是我们有一个要求,当你们跟犹太基督徒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要体谅这些犹太基督徒他们的顾忌,比如说像食物等等,像是不吃带血的肉等等。 这正是保罗在《罗马书》中所说的:当两个基督徒在一起,其中一方觉得可以做某件事,但另一方觉得做了会良心不安,谁应该让步呢?谁要配合对方呢?答案是:觉得可以做的那一方,凭着爱心就愿意不做,因为有顾忌的一方,良心比较软弱。 各位,灵命越成熟就越自由,越不会有顾忌。我所说的顾忌是什么?就是做了会良心不安的事。每个人从小到大都会有一些顾忌,做了某些事就会良心不安,因为从小大人就说不能做。我小时候大人告诉我,星期天不可以骑脚踏车,也不可以用照相机,过了很多年我才发现圣经里根本没有这种奇怪的规定。各位一定会觉得很好笑,因为圣经里没有这样的规定,可是我以前在农场工作,必须骑脚踏车到五英里外的教会,带着愧疚的心,骑脚踏车去敬拜上帝,够可怜的,现在我完全自由了。你在基督里越成熟,越能够自由享受上帝白白赐给你的东西。你信主之后,从前放肆的事,现在自制了,免得良心不安。了解吗?各位要记得,当你跟别的基督徒在一起,他们也有顾忌的事,你如果真的爱他们,就不该让他们觉得受伤,因为你觉得可以做,但是他们却有顾忌。 所以耶路撒冷这封信很重要,寄给散居地中海沿岸各地的外邦基督徒,那些基督徒他们常有机会和犹太基督徒在一起。所以和犹太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只吃洁净的食物,保罗也是一样,他说:“我向犹太人就做犹太人,向外邦人就做外邦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我们需要配合并且体谅别人的顾忌,不要夸耀自己什么都可以做。 所以雅各从耶路撒冷写了那封信给外邦基督徒,但是他又写了一封信给犹太基督徒,就是这本《雅各书》,他教导犹太人在外邦人当中该有什么样的言行举止,如同保罗在《使徒行传》十五章里教导外邦人在犹太人当中该有什么样的言行举止,很像那封信的翻版。 地中海沿岸各地住了许多犹太人,我们称他们为“散民”,这我等一下会再谈,我先讲完雅各的结局,因为非常令人感动。越了解新约作者,就越能了解他所写的内容。圣经是一本深具人性的书,但是基督徒大多只看神性的一面,其实人性的一面让圣经更有意思,也让圣经更真实,上帝使用性情中人来向我们传达祂的话。雅各留在耶路撒冷,别人给他取了一个称号,叫他“公正雅各”,很崇高的一个称号,公正雅各。他的判断总是公正不阿,管理教会的长老如果能够具备这种特质真好,你们一定会很高兴教会牧者具备公正的特质。他不偏袒,一律公正待人,很好的一个称号“公正雅各。”他还有另外一个称号——堡垒,堡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像一座坚固的堡垒,非常可靠的一个人,坚定不移,值得信任的一个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很适合向我们传达智慧,因为他是那种言行合一的人,可是他的结局却叫人感到悲痛,我来告诉你。 在彼拉多之后,还有许多的罗马总督,其中有两任总督之间有一段空窗期,一个叫做非斯都的总督死了,继任的总督阿尔毕尼斯上任之前有两个月的空窗期,这个时候没有罗马总督。在那段空窗期,犹太领袖趁机在各个地方逮捕了一些基督徒,因为没有罗马官员来阻止他们处决人犯。各位可以了解吗?在那两个月的空窗期,他们逮捕了“公正的雅各”,他是耶路撒冷教会的主要长老。他们把雅各带到圣殿的顶端,命令他亵渎基督,否则就要把他扔下去,当初魔鬼就是把耶稣带到这个圣殿顶上,记得吗?他们将雅各带到圣殿顶上,命令他亵渎基督。但是雅各说:“我看见人子驾着荣耀的云降临。”他们就把雅各扔下去,但是雅各没有死,他们又拿石头打他。当初魔鬼在圣殿顶上对耶稣说:天使会用手托住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可是天使没有托住雅各,雅各跌下去,全身多处骨折,但是还没有死,他们就拿石头打他,但是他还是没有死。他躺在那里,身上多处骨折,众人不断拿石头打他,这时候他竟然说:“父啊,求你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围观的群众大声喊叫:“公正的雅各在为我们祷告。”多么悲壮的结局。最后有一个人不忍心看下去,就拿了一根木棍打碎他的头,然后他就死了,各位,这就是雅各的结局。 早期为耶稣殉道的人很多,雅各是其中之一。群众散去以后,很多基督徒来抬他的尸体,准备将他下葬,他们很惊讶,因为是第一次看见雅各的膝盖,他们说雅各的膝盖就像是骆驼的膝盖,骆驼的膝盖。你们有看过骆驼的膝盖吗?他们看了就知道雅各生前跪下来的时间比站立的时间多,公正的雅各。 《雅各书》教导很多关于祷告的事,了不起的一个人,我们有幸读到他写的书信,希望这可以帮助你了解雅各。我们何等有幸,可以藉着他所写的书信,得到日常生活的引导。 各位,接下来有一个小问题,这卷书信的风格不像是来自加利利的北方人写的。当时有很多人瞧不起拿撒勒来的北方人,比如当地的口音很奇怪,他们对彼得说:“你一开口,就泄漏了身份。”因为他说的是北方口音,他们觉得北方人没有受过教育,这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怎么可能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被耶稣得着的人显然会变得彬彬有礼,但是这卷书信的希腊文非常非常的流畅,因此就带出了一个问题来,从拿撒勒来的北方人,希腊文怎么会这么流利?除了文字的表达之外,还有沟通的技巧,雅各他说话很有技巧,他使用各种高超的演讲技巧。我们可以来看看有哪些技巧,第一种是反问的方式。反问的人他们的心中其实早就已经有了答案,他们并不期待听众回答他们,各位可以了解吗? 有一个故事发生在城市教会,传道人说:“在座的年轻人,你们会怎么选择?是行在光明中,跟智慧的处女在一起,还是在黑暗中跟愚蠢的处女在一起呢?”各位,这就是反问的方式,可惜在场的人都异口同声回答,而且那个答案对他的讲道可以说是毫无帮助。这种方式就是所谓的反问的方式。 再来就是用互相矛盾的话来引起注意,语出惊人来吸引人注意。比如说:“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各位,遇见试炼要喜乐?这样的话容易引起注意。另外,他也利用想象的对话,好像忽然和某个人对话起来,这个方式也很吸引人,因为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喜欢偷听别人说话。除此之外,他也利用问题来带出新的主题。他用了很多命令句,也喜欢拟人化,例如他把罪比拟成动物,又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作为例子,谈到船舵、森林大火、农夫用嚼环来掌握马匹等等,用这些来吸引读者注意。他也会举名人作为例子,像以利亚、亚伯拉罕。他也喜欢直接称呼读者,你、你、你……。 这些都是高明的演说技巧,我可以提醒各位,如果想要学习演说技巧的人,你们可以从《雅各书》学到各种吸引听众注意的技巧。雅各他是从哪里学到这些技巧的呢?我想答案可以在《彼得前书》二章找到,新约圣经有许多的作者他们并不是亲笔写信,而是用口述的方式然后请人写下来,他们会请一个类似像今天秘书的人执笔,当时是叫做“书记”。各位一定知道书记吧,保罗用西拉做书记,彼得也用同一位书记。口述者会说:我的意思是这样,请你帮我整理好写出来。就好像是老板对秘书说:我要跟这个人讲这些事,请你帮我整理好写出来,然后我再签名。那是当时常常可以见到的做法,看起来像是雅各口述这些内容,再请一位书记帮他整理好、写出来,然后再把它寄出去。这卷《雅各书》和《彼得前书》都是这样完成的,所以加利利来的渔夫文笔才会这么好。我不会觉得这是什么问题,只会觉得加添了人性,雅各也许请人陪他一起去拜访散居的犹太基督徒,然后请那个人记下他的吩咐,把内容整理出来再寄给大家传阅。我想这可以解释一些学者所谓的“问题”,所以这卷书信结合了希腊的文字和希伯来的智慧,执笔者用流畅的希腊文书写,但是它所传达的是希伯来智慧。 各位,我们可以很快的就来仔细看一看这卷书的内容以及读者。这卷书信不像其他书信,并不是写给某个教会的,也不是写给某个团体或个人,而是写给散居各国的十二支派,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封信显然是写给散居各地的犹太人的。早期有很多教会是由散居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犹太人建立的,保罗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总是先去到犹太会堂,带领会堂中敬畏神的人信主,可以说上帝分散犹太人到各地是要预备祂的宣教工作。 犹太人被分散到境外两次,一次是被掳到巴比伦,被掳到巴比伦;一次是在耶稣降生之前,犹太人分散到地中海沿岸居住。圣经上说:及至时候满足,耶稣降生了。耶稣在最好的时机来到世上,因为一切都已经就绪了。当时犹太人散居在地中海沿岸,罗马的道路已经开通,而希腊文是各地通用的语言,这正是快速传遍福音的最好时机。道路四通八达,语言各地通用,而且各地都有信上帝的犹太人,上帝预备好了这个宣教环境,散居各地的犹太人已经准备好了要接受弥赛亚的消息。不过,有些犹太人并没有准备好。 这里其实也透露出十个支派并没有流失,有没有听过十个支派已经流失的说法?有些人认为英国和美国是那流失的十个支派,千万别信那套。那些支派并未流失,上帝不会流失任何人,祂很清楚那些人在哪里。在耶稣时代仍然有十二支派,这十二支派散居各地,你如果遇见姓“利未”或是“可汉”的人,他们是来自祭司家族,今天仍然存在。所以雅各写信给散居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犹太人,他有话对他们说。 耶路撒冷家乡的犹太基督徒,他们的情况跟散居各地的犹太基督徒完全不同。留在家乡的犹太基督徒他们的问题是过分孤立,对基督教信仰也太过严苛,还有,他们容易死守犹太教的律法,他们的问题是骄傲自大。至于散居各地的犹太人,他们的问题则是容易被人同化。各位,耶路撒冷的犹太基督徒孤立、太严苛、死守律法;散居的犹太人则是容易受环境影响,没有原则,他们的问题出在贪心,很多人出走是为了做生意。住在以色列境外的犹太人有很多是生意人,知道吗?这些犹太人,他们离乡背井就是为了要做生意,因为在别的地方有赚钱的机会,这从《雅各书》可以看出来。留在家乡的犹太人在那个环境属于多数族群,所以他们容易有种族隔离的情形,“法利赛”这个词就是指隔离者,在家乡的法利赛人刻意跟罪人划清界线,犹太人往往死守律法主义,过于严苛、骄傲和自以为义。但是散居各地的犹太人则是渐渐被外邦人同化,住在以色列境外的犹太人今天仍然有这样的问题,受到周遭大多的影响,做生意太贪婪,工作太勤奋,但是道德上太松懈。雅各写信的对象是第二种犹太人,这一点将帮助我们了解这卷书信。我们先讲到这里,下一次我再继续为各位讲《雅各书》。

虽然雅各的这封信是写给散居各地的犹太人,但却跟我们息息相关,因为我们是散居各地的基督徒。

我们先来回头看一下之前的图表。有些基督徒的圈子完全离不开教会和基督徒的聚会,很像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他们的问题是骄傲,跟世界严重的脱节,你也有可能变成那样。但大多数的基督徒比较像散居各地的犹太人,天天在俗世中打滚,在电视界工作等等,周遭有各种标准还有道德观;很多人在工厂或是商店工作,不管做什么,都是散居在俗世中,觉得离上帝的儿女十分遥远,并且要面对散居各地的犹太人所面对的那些试探,尤其是处在金钱世界中,面对社会上的贪婪风气,贪得无厌,拜金主义。因此呢,你被周遭的人同化,让人认不出你是基督徒。你跟周遭的人唯一不同的就是你星期天会上教会,所以《雅各书》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我们是分散各地的上帝儿女,特别是星期一到星期六,星期天则聚集起来,进入一个、一个全是基督徒的环境里。

我们来看看《雅各书》在说些什么。有一个主题经常会出现——做买卖,很多散居各地的犹太人他们是生意人,因为他们常常会被驱逐出境,所以需要容易随身携带的谋生工具,因此很多犹太人是裁缝,只需要携带针线;还有珠宝商,光是一个小箱子就可以带着全部的家当;也有放高利贷的,因为中世纪欧洲的基督徒不能从事放高利贷的工作,犹太人就一手包办,很多犹太人因此成了银行家,像罗斯柴尔德家族。所以犹太人必须擅长做生意,他们靠着聪明的头脑来谋生,看顾客的眼光非常的准确,他们很会做生意,这一点无庸置疑。

但是这也有缺点,身为犹太人的耶稣说:“你不能又拜上帝又拜玛门。”人不可能全心敬拜上帝又全心赚钱,法利赛人听到耶稣这番话就嗤之以鼻,因为他们是有钱的宗教人士。可是耶稣说两者不可兼顾,他们就笑耶稣是个穷乞丐,笑祂不懂怎么赚钱,所以才会反对有钱人。但是耶稣很清楚这点,祂常警告说:富人要进天国很难。按照新约圣经的标准,在座的几乎每个人都是有钱人,按照新约圣经的标准,我们国家有99%是有钱人,有钱人要进天国很困难。拥有财富是很危险的,钱可以做很多好事,是中立的东西,但是保罗说贪财是万恶之根。

《雅各书》说金钱已经败坏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他们有一些不好的行径,像是剥削雇工,扣下他们的工钱,好让自己有可以周转的资金;而且他们又放纵自己,买许多不必要的奢侈品;还向参加聚会的有钱人阿谀奉承,叫穷人坐到后面,却让有钱人坐在前面。这种做法往往不着痕迹,我知道现在有一些教会是由有钱人在主导,这样的教会把权柄交给有钱人,因为他们奉献很多金钱,这种情况很危险,我知道有一些教会确实过分看重有钱的会友。其实有钱人并不比其他人来得重要,他们侮辱穷人,瞧不起他们,问题出在你把金钱当作成功的指标,因此自然就认为穷人是败类,瞧不起他们,有钱人变得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最糟的是,金钱还带给他们错误的安全感,这是金钱最大的缺点。记不记得那个无知的财主?他说:我要把我的仓房拆了,盖一个更大的。他对自己说:我现在要享福了,我要把多余的钱拿来用,提早退休享福。耶稣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就要取走你的灵魂。”金钱会欺骗人,耶稣说这是“钱财的迷惑”,这种想法渐渐进入散居犹太人的心中,因为其中有很多是生意人,当然这就破坏了敬虔的态度,因为有钱人做计划的时候不会询问上帝的意见,你会说:我现在要去某某城市开一家分店。

《雅各书》说:不管做什么,总要问主是否同意。我父亲每一次写信都会写上DV这两个字母,这是以前人的习惯,DV是一句拉丁文的缩写,意思是说“主若愿意。”比如他会在信上写着说:“主若愿意”,期待再相会。雅各说,当你变得有钱了,就不会再说“主若愿意。”你会自行决定去哪里度假,要住在什么地方,去哪里买一栋房子,而不是说“主若愿意”,如果上帝愿意。你可以说我们要规划下一个系列信息,就是“旧约纵览”系列,其实应该说:主若愿意,我们要规划另一个系列,主若愿意。到时候吉姆可能已经回天家,甚至比我早一步,呵呵。各位,明年此时,在座每个人都有可能已经回天家,主若愿意,主若愿意。

这里提到很多,忽略上帝和忽略穷人,往往都是跟赚钱有关系。他在这里也列出有钱人的罪,我们很快看过,第一是嫉妒,很奇怪,得到越多就想要越多,别人得到越多,你就越嫉妒,这实在很糟糕。我常常观察一些有钱人,比如罗伯特﹒麦斯韦尔,他是犹太人,他永远不满足现状,就是要更多,远远的超过他自己、还有他的家人的需要,他就是需要更多、更多、更多,澳洲就出了几个这样的人,这实在是太过火了。只因为贪婪,嫉妒比他们有钱的人,所以就造成社会一团乱象,自私的野心、骄傲、夸口、吹嘘、傲慢、不耐烦、愤怒、贪恋、争辩、口角、吵架、诉讼,就是打官司。谁敢批评罗伯特﹒麦斯韦尔就得上法庭,跟他的律师去对抗,打官司是有钱人的消遣。这些都跟生活息息相关,不是吗?

你可以在伦敦市传讲《雅各书》的信息,有一次我受邀去向证券交易所的人讲道,他们问我要讲什么题目,我说题目是:“这东西你带不走,即使带走也会烧个精光。”各位,所以他们就拒绝公布这个题目,呵呵,然后我就把题目改成“如何做死后的投资”,这个他们都很有兴趣听。钱是死后带不走的,但你可以在天上积存财宝,耶稣告诉我们怎么做。大多数人在死前都只是存养老金,却没有想到一断气就破产了,因为没有把钱存到天上。所以《雅各书》的信息很实际,主要的意思就是说,财富会破坏敬虔的态度,你如果不小心,有了钱就没了上帝。雅各对散居各地的犹太人说,千万别让这种事发生。

侨民还有一种软弱,就是说闲话。你如果接触过海外的侨民社会,比如一群苏格兰人或者是英国人旅居在波斯湾或是其它地方,这些人会形成一个团体,然后这个团体会变成闲话中心,离乡背井的人在这个小团体里说长道短。雅各非常了解这种情况,他对口舌有很多话要说。他说:“你用舌头赞美人,又用舌头咒诅人,这就像同一条泉源发出甜苦两样的水。”有一次我听到一个牧师在讲台上说:“现在我要给大家看我身上带给我最多试探的部位。”大家听了立刻全神贯注,这是很高超的说法技巧,他伸出舌头,这样大家就明白了,永远忘不了那篇讲道。雅各说舌头这个小东西是身上最难掌控的部位,如果能够控制口舌,就是完全人。所以想看出你有多么圣洁,就是看你口中出来的话,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所以耶稣说:“在审判那日,人要为口中的闲话受审判。”因为疲倦的时候不小心说出的话,会显露出你内心真正的景况,仔细想过再说的话比较不会出错。有些人很怕说方言的恩赐,因为他们很习惯掌控自己口中的话,所以他们很怕不经大脑就说出话来,可是就是不经思考说出来的话、疲倦或愤怒时候说出来的话,才能够看出你内心真正的景况。雅各说舌头这个小东西像火,是从地狱里点着的;又像船上小小的舵,可以随意转动船只;也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一个法国妇人在星期六晚上去向神父告解,她说:“神父,我会到处说人闲话,请问可不可以赦免我?”神父说:“你必须以行动表示忏悔。”她说:“我什么都愿意,我该怎么做呢?”神父说:“你去拔光两只鸡的毛,然后把鸡毛装袋拿过来。”她就带了一袋鸡毛来教会。神父说:“这只是一半的忏悔,另外一半的忏悔是,到村里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把鸡毛往空中抛。”她做完以后回来问神父:“现在可以赦免我吗?”神父说:“你还要去把鸡毛全部检回来。”她说:“这我做不到。”神父说:“没错,你不能把你在村里说的闲话收回来,你一直在村里说人闲话,这些话永远都收不回来。”很好的一个故事,这是我从书上读到的,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是我觉得它是一个好的故事。

口舌可以造成很大的杀伤力,想要圣洁,就要谨慎自己的口舌,该闭口的时候就闭口,该开口的时候就开口。完全不说话并不等于正确地控制口舌,有的时候我们应该开口,可是却闭口,有的时候应该闭口却开口。抱怨、咒诅、说谎、咒骂都在这卷书信上提及,那是因为离乡背井的侨民他们很容易在口舌上犯罪。

另外还有一个词——“世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卷书,这是另外一个常常出现的主题,与世界为友就是与上帝为敌,这是毫无疑问的,人不可能同时与世界和上帝为友,既然耶稣做不到,你也不可能做到。其实越敬虔的人,越不可能受欢迎,保罗甚至对提摩太说:“在基督里活出敬虔的人会受到逼迫。”别人也许会尊敬你,但会想办法打击你,你会被讥笑,但是我们很容易去逢迎世界。雅各说:“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并且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多么实际的信息,要去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从旁协助他们,但是不要受到影响,不要被玷污。我们要活在世界里面,但不要属于这个世界。

耶稣不要我们遁入修道院,祂不要我们和世界脱节,很多基督徒竟然都想这么做。有一次有一个女孩她对我说:“我是我们公司唯一的一个基督徒,可是我在一本基督教杂志上,看见有一家基督徒的公司在找秘书,全公司都是基督徒。”她高兴的说:“我未来的同事都是基督徒。”她看见我的表情,就问我说怎么了?我说:“跟基督徒共事,可不像进入应许之地喔。你很快就会发现,跟天上的圣徒同住,荣耀美好无比。可是跟地上的圣徒同住可就不一样了:第一,你会发现那个环境不像应许之地。第二,你在原来的公司是唯一的基督徒,他们只能够透过你来认识耶稣,现在你却拿走这个机会。你为什么不继续待在那里,求上帝带给你一个基督徒同事呢?”

我的朋友彼得贝森他住在澳洲,你们大概不只一次听我提到过他,你们也见过他,大家都说他是“最诚实的中古车商。”他有40个员工,到处帮他去收购中古车,在每一个礼拜二还有礼拜四,他每50秒钟就可以卖出一辆车,他实在是很厉害,不过现在他已经不做这行了。我为什么提到他呢?是这样的,他手下的员工只要一信主,他就会请他走路,他会另外帮他找一个工作,因为他的原则是:“如果周遭都是基督徒,我怎么做见证?”各位,这很值得我们想一想。

我发现很多基督徒都想进福音机构工作,或者在乡下买个农场,整天挤牛奶、唱诗歌。但是耶稣说:“父啊,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在当中保守他们。”雅各说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平衡,我们必须活在世界里,但不能受到玷污;我们应当影响世界,而不是让世界影响我们,很实际。

他又说我们需要懂得分辨试炼和试探,上帝绝不会试探你,但祂会试验你。试验一个人是希望他能够通过考验,但是试探一个人是希望他失败,两者差别很大。上帝会试验你,所以试炼来临的时候要喜乐,当我们遇到困难,是上帝要我们不断向前,成熟长进。当戴德生的妻子最后失明,极为痛苦的时候,有人问她说:“你这么忠心的事奉上帝,为什么上帝要这样的对待你呢?”她回答说:“上帝要对我的品格做最后的磨练。”各位,试炼来临的时候要喜乐,如果生活一帆风顺,也不必庆幸。当你受到升级的试验,是上帝在测试你,希望你通过;祂试验你,是要你通过,要你升级,日子当然会更难过,而且会更难知道上帝的引导,是吗?上帝原本怜悯我们,清楚地引导我们,但是接下来却让我们辛苦地寻求祂的引导。你有没有发现,当你的灵命渐渐成熟,祂不会直接清楚地引导你。也许你有一支通天热线,可以轻易知道上帝的意思,我自己是觉得越来越难知道上帝的引导。祂给你更多的责任,让你自己去做正确的判断,而不是直接给你经文,所以上帝是在试验你。

试探你的是魔鬼,它希望你失败,但是魔鬼它必须抓到你的把柄,才可能试探你,你心中的私欲可能会让你上钩。所以《雅各书》谈到试探和试炼,你在世上会被上帝试验,但也会被魔鬼试探。另外一处经文还提到一个应许,上帝绝对不会让你遭遇你无法承受的试探。这表示魔鬼是在上帝的掌控之下,是不是很叫人兴奋?魔鬼不能动你一根汗毛,除非上帝允许,读《约伯记》就知道了。魔鬼不能够任意试探你,这是上帝的应许,所以基督徒永远不需要说我身不由主,可是我听过基督徒这么说,他们等着得到释放,却不面对事实。上帝说过,祂会给我们恩典来拒绝试探,你不会遇到无法承受的试探,除非有不好的私欲,那魔鬼就可以来试探我们,魔鬼它找到把柄,就会引诱你上钩。

所以我们在世上会遇见试验和试探,试验来自上帝,希望你能通过;试探来自魔鬼,希望你会失败。我们需要有智慧来分辨。有一次有一个人来参加我们教会礼拜二晚上的聚会,他对我说:“我被撒旦整了一天。”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那天起床起晚了,匆忙吃过早餐,就去赶火车,到了车站,眼睁睁看火车开走,只好改搭下一班,结果错过重大的会议,接下来每件事都出状况,魔鬼真的把我整的好惨啊。”我说:“才怪,你为什么起晚了?”他说:“我昨晚忘了设闹钟。”各位,我们不应该怪罪到魔鬼头上,因为问题常常是出在我们的肉体情欲,他那天的遭遇跟魔鬼扯不上关系。基督徒很喜欢把魔鬼当作代罪羔羊,如果魔鬼想整你,情况绝对比这个严重多了。我们,我们会遇到试探,但绝对不会超过我们所能承受,这是神的应许。

接下来看智慧,这才是重点。智慧有两种,就像考验有两种,试炼和试探;世上也有两种智慧,属天跟属地的智慧,两种都是智慧。地上的智慧来自人的经验,像是对某件事了解很久或者是自己有切身的经验,其实人的智慧往往是来自经验,而且往往是从跌得鼻青脸肿的经验中学习到,人常常是从经验中学习智慧。但是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取得智慧,不用花这么久的时间,而且只要祈求就行了,只要开口祈求,就可以得到。雅各说:“你们中间若有人缺乏智慧,不要说我才刚刚信主,我不太有经验。不要这样讲,你可以立刻得到属天的智慧,只要坚定的求这智慧,不要一心二意,不要怀疑,在遇到情况时向上帝求智慧。”

我可以告诉各位一个很实际的例子,我曾经遇到一个棘手的情况,有三男三女来到我的办公室,要求我为他们证婚,我问:“全部吗?”他们说对。原来这三个女孩是大学同学,她们的感情如胶似漆,哦,太棒了。在大学时代一起参加一个基督徒的社团,现在要毕业了,六个人谈恋爱,订了婚,但是彼此都不愿意分离,所以他们就去找房子,找到了一间够大的房子,三男三女想要一起结婚,然后他们要像家人一样地生活在一起。我看看那三个男孩子,他们显得有一点难为情,被卷入这个三角难题无法脱身。所以我就求主给我智慧,我知道他们已经去找到房子了,就算我拒绝证婚,他们也会去找别的传道人,于是我求主给我智慧:“你当年怎么给所罗门智慧,也求你给我智慧。”上帝听了我的祷告,我说:“好,帮你们证婚,但你们每个人要分别向其他五个人说出誓言,分别向其他五个人说:不论情况好坏……,不论情况好坏,不论情况好坏,你们若要全部住在一起,就必须忠于每一个人,我可以帮你们证婚,但每个人要分别向其他五个人说出誓言。”顿时一片沉默,他们说:“喔,我们可不可以再想一想?”我说:“当然可以,要想多久都可以。”于是他们就走了,走的时候经过我家,师母从厨房的窗户看见他们,就走到办公室来问我:“你跟这些年轻人说了些什么啊?”她说:“我没有看过年轻人像这样垂头丧气的,你到底做了什么?”我把来龙去脉告诉她,然后我们两个捧腹大笑。第二天这六个人又来了,都很难为情的样子。他们说:“我们现在不确定要不要这么做,请问你有什么建议?”我说:“我建议你们分成三对结婚,十二个月以后,再买下那栋大房子搬进去住。”他们听了我的建议,但是没有去买那栋房子。

有的时候情况就是这么棘手,为什么我们不多向上帝求智慧呢?这智慧是要给我们的,雅各说这是美好的智慧,是纯洁、和平、能解决问题,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相信上帝一定会给我们智慧去面对,你只需要说:“主啊,我需要智慧。”所罗门解决两名妇人争孩子的纠纷,就是神给的智慧。上帝答应所罗门说:“如今你作了王,不管要名要利,想要什么尽管向我要。”结果所罗门要智慧,上帝说:“你既向我求智能,其他一切我也会赐给你。”上帝喜悦我们向祂求智慧。这世上有各种情况要面对,你也许会遇到看起来好像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觉得根本不可能解决,雅各说:在这种时刻就是要向上帝求智慧。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真的会的,所以《雅各书》把许多智慧传授给了我们。

接下来我们要看的是,《雅各书》有一个大问题,就在《雅各书》第二章里。我们,我们先来看一个一般性的问题,《雅各书》感觉上不像是基督徒的书信,很少谈到基督,很少谈到福音,比较强调人的行为而不是上帝的作为,比较强调“行为”而不是“教义”;感觉比较强调“律法”而不是“福音”;比较强调“行为”而不是“信心。”信上没有提到耶稣的受死、复活和升天,也没有提到圣灵在我们心中动工,信中都是在讲好行为,根本不像基督教的信仰,反而是基督教信仰想要摆脱的;信上没有谈到赦罪,但是对圣洁倒是谈到很多。所以马丁路德对于这卷书信十分反感,他甚至说《雅各书》毫无福音信息,没有向人介绍基督,整卷书信只提到祂两次,马丁路德认为《雅各书》大部分的内容都是犹太正教信徒能够接受的,只要删掉两处提及基督的地方和其他一两句话,犹太正教信徒就能全盘接受。所以我们现在要来看看具体的问题,这是一个一般性的问题,主要是在第二章。

在这里,雅各说: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就是这句话引爆了争议,所以要把这卷书信纳入新约圣经很困难,有些人宁可删掉这卷书,马丁路德讲得更露骨,他说:“《雅各书》这卷书信只是一堆稻草,里面根本就没有谷粒。”他这样讲真是很大的侮辱,他说:“我不相信这卷书信具有使徒的权炳,最好不要纳入新约圣经。”马丁路德当年翻译圣经的时候,把《雅各书》放在最后的附录,他没有勇气把它删掉,但是把它放在最后的附录里。马丁路德说:“这卷书信破坏了单单因信称义的真理。”马丁路德不了解《雅各书》,我觉得很可惜。他说:“《雅各书》跟整本圣经,尤其是保罗书信互相抵触,所以我拒绝把它奉为圣经正典。”马丁路德就跟他所反对的教宗一样可能犯错,我们不能以为圣经教师的看法是不会错的。

那么,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雅各在西元62年殉道,所以他不可能读过保罗针对这个主题所写的书信,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保罗的书信是写给外邦人的,但是雅各的书信是写给犹太人的;保罗是要帮助外邦人不要学习犹太人死守律法,雅各则是要帮助犹太人别学外邦人的放纵。我再讲一遍,你有没有注意到,守律法、放纵和自由的主题一再出现呢?因为这是基督徒的一大问题,怎么样避免死守律法、同时避免放纵?保罗是要帮助外邦人避开犹太人的律法主义,不要想靠行为得救;但是雅各则是要帮助犹太基督徒,不要学外邦人的放纵。各位看得出这个差别吗?传道人的话有的时候好像会矛盾,这是因为处理的问题不同。有些人需要知道单单因信称义,有些人需要知道行善的重要,两者之间需要取得平衡才是。所以这卷书信的一个问题是信心和行为,我相信《雅各书》需要搭配整部新约圣经来看,而整部新约圣经需要搭配《雅各书》来看,上帝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重要的主题,才能够取得平衡,了解整个真理。

死守律法的人说:“我们是靠行善得救”;放纵的人则说:“我们不必靠行善得救”;但自由的人说:“我们得救是为了行善。”我再讲一遍,死守律法的人说:“我们是靠行善得救”;放纵的人说:“我们不必靠行善得救”;但自由的人说:“我们得救是为了行善。”连保罗都在《以弗所书》二章说:“在我们得救之前,上帝已经为我们预备了善事,好叫我们得救之后,可以去行这些善事。”所以我们不是靠行善得救,但我们得救是为了行善。雅各讲的是第二种,保罗讲的是第一种,两个说的都对。

但是我们需要仔细地看看《雅各书》第二章,我换个方式说好了。律法主义要确定我们不能够自由的犯罪,所以用规条来确保你不能随意犯罪;放纵的人说:你可以自由犯罪;自由的人说:我们有不犯罪的自由。这点你们应该要记下来,有一点陈腔滥调,但却是真理。律法主义说你不能够自由地犯罪,为了让你不能够自由地犯罪,设立一大堆的规定;放纵的人说我可以自由犯罪,因为是单单因信称义;但是自由的人说我有不犯罪的自由。各位,这三者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妙,可是基督徒务必要清楚明白这三句话的差别,因为这是福音的核心,我们必须分别了解保罗和雅各的意思。

第二章有一段经文是我们要解释清楚的,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误解。“行为”这个词有几个不同的含意,就像“主”这个字也有几个不同的含意,保罗笔下的“主”字有五个不同的用法,“行为”一词也有不同的用法。保罗用“行为”这个词来指“律法的行为”,但是雅各用“行为”这个词的时候,并不是那个含意。我个人觉得新国际本圣经把这个词译成“行动”比较好,雅各是说“没有行动”的信心是死的,神要的不是律法主义的行为,他还举例说明没有行动的爱心毫无用处。如果我对一个弟兄说:“你没有衣服穿,没有饭吃啊,弟兄,愿上帝赐福给你。”雅各说:这种爱心有什么用,这种爱心没有行动,完全没有付诸行动。

雅各谈到信心的时候,不赞成没有行动的信心,你必须凭着信心拿出行动,否则就不算有信心;光在嘴巴上说相信不能使你得救,连魔鬼都相信有上帝而且付诸行动,它们会战兢、它们会用行动抵挡。接着雅各举例说明什么是没有行动的信心,他举亚伯拉罕和喇合为例,一个是好男人,一个是坏女人,但是两个人都凭信心拿出行动。亚伯拉罕差点杀了自己的独生子,那是他唯一的后代,他却愿意牺牲他,这显出他的信心,他已经准备好要失去一切,用行动来表明信心。妓女喇合也是一样,不管你是好人坏人都一样,信心是有行动力的,愿意冒险。

我以前常常跟我的三个孩子玩一个叫“信心”的游戏,我叫他们站在楼梯上差不多隔三、五个阶梯,我就站在下面。他们会问我:“如果我们往下跳,你会接住我们吗?”我会说:“也许吧。”他们就站在那里犹豫、不敢跳,第一个往下跳的时候,我会接住他,接着第二个跳,我又接住他,他们很爱玩这个游戏。你得冒险往下跳,才能证明你真的相信那个人,没有行动的信心并不是真正的信心。我们现在不玩这个游戏了,这是为了健康的缘故,为了我的健康,呵呵。但是你们看,他们必须拿出行动,才算真正相信,雅各就是这个意思。

信心不只是嘴巴上讲一讲,得用行动向耶稣证明你真的相信祂,你要向下跳、要冒险,祂若没有接住你,你会跌得鼻青脸肿,这就是信心。雅各说得很对,没有行动的信心是死的,无法使你得救;信心不是朗诵信经,而是凭信心行动。这样讲好了,信心并不是接受上帝话语的真理,而是凭着上帝话语的真理拿出行动。有太多基督徒只是接受真理,却没有拿出行动,你上一回真正相信耶稣是什么时候?你上一回冒险拿出行动是什么时候?深知祂若没有接住你,你会跌得鼻青脸肿,那才是信心,雅各讲得没错。

保罗和雅各对于这件事的教导并没有矛盾,保罗说:“光是守律法,不能使你得救,只有信心能使你得救。”但是雅各说:“信心必须有行动。”不只是嘴巴上讲一讲,还必须要有行动,信心就要有行动,所以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马丁路德过于看重单单因信称义,他不了解雅各这个教导的重点。

信心必须有行动,必须行出来,上帝在我们心中动的工,我们必须在生活中行出来。我们散居在世上做客旅,不能被世俗玷污,而要靠上头来的智慧行事为人,这智慧是清洁的,满有平安。阿们!

大卫鲍森

14.希伯来书

一、看似深奥难懂的一卷书信:   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这卷书信谈到很多跟犹太人有关的事情,犹太人读起来备感亲切而外邦人却觉得不相干。 

  (二)、读希伯来书,确实需要对旧约圣经有一些了解,尤其是利未记这卷书。基督徒想把圣经读完一遍时,常常会卡在利未记这里。   

(三)、希伯来书中有一些论点,现代人难以明了。希伯来书所使用的希腊词汇是新约圣经中最精炼的,最接近古典希腊文,就连英译本的遣词用字都修饰的很好。

古典希腊文是学者和教授所讲的语言,新约其他书卷是用「通用希腊文」书写的。上帝要用普通人的语言来写祂的圣经,而不是学者使用的语言。    

喜欢这卷书信,可以归纳出以下几项原因:   

第一,这是谈论「信心」的一卷书,尤其是第十一章,读起来觉得深有同感。   

第二,这卷书可以帮助基督徒了解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之间的关连,巧妙的指出基督信仰跟从前的圣殿仪式有什么关联。也能帮助我们基督徒该如何看待摩西的律法。   

第三,读希伯来书可以更认识基督,对耶稣有崭新的认识,远胜过其他书卷。

读希伯来书时,你会发现「更好」这个词是贯穿整卷书的关键字。作者一直说耶稣更好,用「比较」的方式强调耶稣比天使好、比先知好、比其他人都好。

二、「新约圣经」之谜:    如果不晓得希伯来书的写作目的,会觉得书中有些内容好像格格不入、没有关联。但如果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就会豁然开朗,会觉得每句话都有关联。

难题:    第一,对写作当时的背景了解很少,甚至不知道作者是谁。   

第二,不知道这封信是寄到哪里。但信中最后有一个线索:「从意大利来的每个人也问你们安」。可以推论出这封信是寄到意大利,而且是寄到罗马的教会。   

第三,从这条线索可以推测出这封信是寄给罗马教会的基督徒,而且是给教会中的「犹太基督徒」。   

第四,这封信的写作时间显然是在「罗马书」之后,因为信上提到的一些事在保罗写罗马书时还没发生。而且那时耶路撒冷圣殿和献祭仪式仍然存在,所以显然是在西元70年之前写的。

三、写作背景及目的:    既然知道希伯来书是在保罗写罗马书之后、公元70年之前写的,那么,这段期间内发生了什么事呢?

答案是:有个叫「尼禄」的人登基做罗马皇帝。这就是希伯来书的写作背景。这个时期的基督徒,开始受到迫害。虽然还没有基督徒殉道,但是在财物、家庭方面却饱受损失,甚至已经有基督徒被关 进牢房,受迫害的基督徒包括外邦人及犹太人。那为什么这卷书信只写给犹太基督徒呢?答案很简单,可以解释这卷书的内容:犹太人有办法躲过迫害,但是外邦人却躲不过。犹太基督徒如何躲过迫害?就是回到 犹太会堂。在当时的基督教是非法的宗教,基督教会是地下教会;但犹太教是合法的宗教。这种情况下,外邦基督徒无处可逃,但犹太基督徒可以回到犹太会堂,好 让全家人不受迫害。

犹太基督徒可以说自己回头信的是同一个上帝、我所敬拜的仍是耶稣的天父。但是,他们必须付出一个代价才能回到犹太会堂,那就是:在会堂 前面公开否认耶稣是弥赛亚。所以,作者的写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阻止犹太基督徒回到犹太会堂。希伯来书 从头到尾都是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又是恳劝、又是警告,提出各种论点来说服他们别走信仰的回头路。因此,作者的用意不是在讲解教义,也不是在讲解基督, 而是「恳劝」他们:别走回头路!要继续前行!

四、希伯来书的内容架构:    这是一封「鼓励」的书信,也是一封「严厉」的书信。

作者不断的警告,也不断的恳劝在各章中,先是论述一件事,再来就是警告与恳劝,一直轮流。有趣的是, 越读到后面,论述」与「劝勉」的比重逐渐改变。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论述很长,劝勉很短;再来的部份,论述越来越短,劝勉则越来越长。最后第十一章的论述之 后,十二、十三章都是劝勉的话,重心由论述转到劝勉。所以希伯来书前面比后面难懂,「论述」难懂但「劝勉」容易了解。再来,「让我们」一词在整卷书信中出 现了有13次之多,而光是十二、十三章就高达8次。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希伯来书的架构:A、负面消极的对比(1-10章)『别走回头路』1.儿子比仆人更好(1-6章)好过 先知、天使   

使徒【摩西及约书亚】   

祭司【亚伦及众子】2.本体比影子更好(7-10章)好过 祭司【麦基洗德】   

原本的约   

献祭【一次献上】

B、正面积极的连贯(11-13章)『要继续前行』

1.对神持守信心亚伯 以诺 挪亚 亚伯拉罕 以撒 雅各 摩西 约瑟 约书亚 喇合 基甸 巴拉 参孙 耶弗他 大卫 撒母耳及众先知2.定睛仰望耶稣信心的创始成终者新约的中保 营外受苦的那位回教徒是很难信主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信耶稣是走回头路,他们相信穆罕默德才是最后也是最好的一位先知,他们接受耶稣是先知,但祂不是最后最好的那一位。这种想法当然不对,耶稣才是至高的那一位。就算穆罕默德再崇高,他也不是上帝的儿子。

在旧约圣经里有耶稣的许多影子,有人称之为「预表」。在希伯来书则称之为「影子」。现在我们不必再看羔羊, 因为我们已经有耶稣了。本体会投射出影子,而我们已经有了本体。犹太人都会告诉你以撒是三十几岁。一个已经长大成人的男子可以轻易板倒他老爸,但以撒却选择顺服。这是因为我们将创世纪分章,就忽略了下一章接下来的事件,谈到撒拉过世。从撒拉91岁生以撒到撒拉127岁过世,你如果知道以撒当时大约33岁。而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摩利亚山,正是耶稣被钉十架的地方。当天使阻止亚伯拉罕杀以撒后,亚伯拉罕转身一看,有一只公羊 两角扣在荆棘丛中……。几世纪以后,上帝的羔羊头戴荆棘,在摩利亚山上被献为祭。

五、负面消极的对比:在这里作者问:为什么要回去旧约?如今你们已在新约中,这个约的根基是「赦免」还有「遗忘」。

这是非常奇妙的恩典,上帝不但要饶恕,也要遗忘,再也不重提 旧事。「我要和你立新约,不再记念你的罪。」我们需要记住,上帝饶恕之后就会把这件事忘记。问题是我们忘不了,所以才无法饶恕自己,也很难饶恕别人,因为忘不了他们所言所行。但上帝说:「我不再记念你的罪。」那是新约。你们甘心回到旧约吗?作者又说:而且你们从现在起,每天、每周、每年都要不断地献祭,难道说你们还要带鸽子和羊,割开牠们的喉咙让血流满地吗?这原是上帝的命令:不流血,罪就 不得赦免。但是你们现在已经有了完美而且足够的祭了,已经不再需要了,现在你只需要耶稣的血就够了。这就是希伯来书的信息:难道你要放弃最好的,退而求其次吗?六、正面积极的鼓励:希伯来书的前半段作者比较了新约和旧约,而后半段作者强调新旧约的信息是连贯的。有些旧约的东西已经废弃不用,因为是影子,而我们已经拥有本体。但旧约有 一样东西到新约仍然适用,那就是「信心」。要知道,我们在基督里得到的启示,旧约的信心英雄他们都没有,他们也没有圣灵的浇灌,即使到死都没有看到应许实现,但他们仍然继续相信。这样的信心值得敬佩,我们需要效法他们的信心。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是以色列的族长,上帝将他们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连在一起:「我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这是上帝的名字。喇合是这批名单上第一个女人。她是个外邦人,还是个妓女,却把她自己的未来完全寄托在上帝的子民身上。她在耶利哥城帮助以色列的探子藏匿,结果当耶利哥城被攻陷时只有她这一家逃过一劫。圣经将她列为「信心的榜样」,不只希伯来书提到她,雅各书也提到她,甚至她的名字也出现在耶稣的家谱上,她是大卫的高祖母。关于这些信心英雄,请注意两件事:第一,他们的信心,是付诸行动的信心。挪亚因着信造方舟;亚伯拉罕因着信献以撒;摩西因着信做了这个;基甸、参孙因着信做了那个…,用你的行动,让我看见你的信心。所以,真正的信心要有行动。第二,十一章有一节经文说: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未看见所信的事成真。但是有些人就算看到也还是没有办法持守信心。他们的信心,不只是在布道会上决志相信而已,而是一生坚定相信,即使没有看见应许成真。我们要效法这种信心。

一、是罪人?还是基督徒?当圣经中有些话中的涵义不符合你原本的想法的时候,通常就会贴上『问题经文』的标签。所谓的『问题经文』有两种:一种是看不懂意思的经文,另一种是看的懂意思的经文。大多数人有意见的是看的懂的经文而不是看不懂的经文。我们来看看散布在各章中的这类经文。首先,大家最熟悉的一段在第六章。其实,这个中心思想贯穿整卷书信。在希伯来书第二章中说:「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各位,所谓「我们」 是指谁?每次听人引述这句经文,都是在讲罪人,指责罪人忽略福音。但是事实上,这里的「我们」是指基督徒,指这些犹太基督徒。光是忽略救恩就有危险,很简单,不是吗?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世上的一切东西只要被忽略就会败坏。该留意却没留意,就会变的乱七八糟。人很容易在信仰上渐行渐远,恐怕每个教会都有会友 渐行渐远。以这个观念延伸来看下去:第三章有两段经文,而最重要的一段在第六章,还有一段在第十章。第十章26节:「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 再没有了。」这话相当重。有些人会问:不是一旦得救就永远得救吗?最简单的解释会说:这里讲的人并没有真正重生。请注意,圣经其实没这么说。根据希伯来书 这里的描述,那些可能会失去救恩的人,是已经重生的基督徒。第六章4-5节:「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与圣灵有份,并尝过 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这里是在讲罪人、非基督徒吗?我告诉各位,这根本就是在讲基督徒。若是保罗的书信有这样的描述,没人会怀疑所指的就 是基督徒,对吧!在彼得前书里有一段经文几乎是相同的描述。彼前二章2-3节:「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 救。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这是在描述谁呢?基督徒吗?当然是!希伯来书所讲的人已经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并觉悟来世的权能,与圣灵有份,并 且蒙了光照… …。很抱歉,我不能曲解这段经文说那些人并未真正重生,这完全是在描述已经信主的人,而且整卷书信是写给犹太基督徒的。甚至,我们从「属灵婴孩」的称呼就 已经看出他们已经重生了。既是婴孩,就已经出生,就已经重生。

二、『救恩』有可能无法挽回:
信心冷淡之后,就可能出现最严重的情况:「背离信仰」。信心冷淡还可以挽救,但若是一直走下坡,就会走到无法回头的地步。在希伯来书第六章中有一个最严重 的警告在第6节:「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 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地羞辱祂。」各位,希伯来书第六章并不是在讨论人会不会 失去救恩,而是在讲一旦失去救恩之后还能不能再找回来。希伯来书说:不行!我们必须要严重警告那些信心冷淡、忽略救恩的人:你的处境很危险!你有可能会走 到无法回头的地步。真希望圣经不是这样讲的,但我必须实话实说。不只第六章这样说,整卷希伯来书从头到尾都是在迫切地恳劝读者,也就是犹太基督徒:可怕的 危机将要临到那些拉锚、收帆、忽略救恩及信心冷淡的人。我们必须要严正的看待这个警告,「圣经」是不会唬人的,「圣经」的话都是真理。所以,光看希伯来书 就足以证明人有可能不断的远离耶稣,直到无法回头。这些犹太基督徒是否背离耶稣的关键,就是在犹太会堂的面前否认耶稣是弥赛亚。这样的作法等于重新把耶稣 钉上十字架,就会失去救恩。新约圣经告诉我们,只要与主同行,就有得救的确据。这确据不是根据廿年前的决志,而是根据现在跟主的关系。圣经说:圣灵与我们的灵一同见证我是上帝的儿 女。换句话说,你可以确定你自己正朝天国的路走,但这不保证你一定到得了天国。只要你继续走下去,继续相信耶稣,将来必定到得了天国。所以,这不会让基督 徒整天紧张兮兮地担心自己是否得救,反而会让基督徒更认真地看待上帝。不要信心冷淡、不要忽略救恩、不要渐行渐远;要继续相信。马太福音和希伯来书这两卷 书都对基督徒提出了严重的警告,新约的其他作者也提过,甚至耶稣也亲口说过:「我是真葡萄树,你们是枝子,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就常在你们里面。」祂还 说:「不常在我里面的,就要被砍下来烧了。」我无法扭曲这些话,用常识就可以了解。三、『救恩』需要坚持到底:在出埃及记中,两百多万名犹太人他们离开埃及然后往迦南去,却走不到那里。以色列人顺利的离开了埃及,却无法顺利进入迦南。你的起点也许正确,但是终点也 要正确;你也许离开了埃及,但你需要抵达迦南美地。新约圣经有三个作者用这件事来警告读者: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章中提及此事;希伯来书四章也提及此事;犹 大书再提及此事来警告基督徒:光出发不够,还要努力的抵达终点。《天路历程》这本书把基督徒的生命比喻为旅程,要从「罪恶城」走到「天城」。当最后来到约旦河,这是个又暗又深的死亡之河,基督徒和他的同伴心中十分为 难。于是基督徒的同伴选择不过河,走旁边那条路。本仁约翰写道:我在梦中看见,连在天门前面都有一条路通往地狱。这就是「圣经」从头到尾一贯的信息。在启 示录上,耶稣对受到极大压迫的基督徒说:「凡得胜的人,我必不从羔羊的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这是什么意思?如果希望自己的名留在生命册上,就必须得胜。一定要走到终点,不要回头,定睛仰望耶稣直奔向前。上帝愿意实现祂的应许,但前提是我们要保守自己。犹大书最后说:「祂能保守你们不失脚。」请注意,不是 「必定」,而是「能够」。因为在前面有一句话说:「要保守自己常在 神的爱中。」坚持下去!坚持下去!继续往前走!这就是希伯来书从头到尾的中心思想。上帝爱你,但祂不会强迫你。祂会带领、保守、引导你,但你要保守自己。保罗说:「我深信祂必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又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 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所以重点就是:上帝会保守你,但你也要持守信心。希伯来书十一章所列出的这些信心英雄,他们到死都存着信心。但愿我们也是如此,希望我们都能继续相信,希望我们都将靠着羔羊的宝血得胜。不是靠着行为得救,而是靠着持续的信心。圣经讲的很清楚,千万别扭曲了。四、结论:首先,希伯来书清楚的告诉我们,基督徒有可能失去救恩。第二,一旦沉沦就无法挽回。第三,上帝的命定需要我们持续的配合。预定的结果不会自动产生,上帝确实预定拣选我们。祂先拣选我们,我们才选择祂,但祂需要我们的配合。举例来说:一个快要溺毙的人,有人丢给他一条绳子,叫 他赶快抓住,而且要紧紧抓住直到上岸为止。试问:这个人上岸之后会不会说「是我抓住了绳子才救了自己」?我想不可能。他一定会说:「是那个人救了我!」如 果认为是自己抓住绳子才得救的话,那他就是骄傲,而且错的离谱。预定论?这我相信。上帝预定我做祂的儿女,上帝拣选我,早在我选择祂之前,祂就拣选了我。但我需要使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这是彼得在彼得后书中说 的。要紧紧抓住绳子,直到安全上岸。是上帝救了我,不是绳子,也不是因为我抓住绳子的缘故。不可能说是因为绳子救了你,或说因为我抓住绳子才得救,是祂救 了你。但是祂说:要紧紧抓住直到我送你到安全之地。到时,你就可以说:我终于得救了。上帝完成了祂所展开的善工,但整本圣经都在强调「持续相信、持续信 靠、持续抓住绳子、直到抵达终点」。我希望自己又是加尔文派又是亚米念派,预定论和自由意志是老掉牙的主题了。这两派都希望能够重写部分的新约圣经,两派 都有他们所谓的「问题经文」。我相信上帝能够保守我们,我也要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爱中。紧紧的抓住祂,直到抵达终点。耶稣曾经对祂的门徒说:「你们若在人 面前不认我,我在父面前就不认你们;但你若能坚持到底,就可以分享我的荣耀。」就是这么简单。第四,要得到上帝的赦罪,还要竭力的追求圣洁。因为非圣洁,没人能见主。上帝会管教我们,使我们痛苦,因为祂希望我们更圣洁。「赦罪」跟「圣洁」都是上帝 的恩赐,两者都是根据「信心」而来。耶稣受死不只是为了赦免你的罪,还要赐给你圣洁。若你能坚持到底,不断的仰望耶稣,持续的向前直奔,直到跑到终点得到 奖赏,你就是耶稣在寻找的人。第五,上帝是圣洁的神,祂不愿见到他的儿女不圣洁。第六,希伯来书帮助我们了解新约和旧约圣经之间的关系。第七,希伯来书以「基督」为中心,能帮助你定睛在耶稣身上。第八,希伯来书能帮助你建立信心。第九,希伯来书能让我们体认到「信心冷淡」的危险。第十,希伯来书强调基督徒要积极参与教会生活,不要停止聚会。当你面临逼迫压力时,团契生活可以坚定你的信心。

大卫鲍森

13.提摩太前后书…

保罗再度造访克里特还有其他地方之后,被亚历山大出卖,又再度被捕,这次他晓得不可能再获释了,所以使徒行传才会停在那里。 路加继续跟保罗同行,他其实可以继续写保罗的事,但是保罗对他说:「不用再写了,因为我不会获释。主告诉我这次我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所以不必努力营救我,再写就是违抗上帝的旨意,所以使徒行传才会结束在那里。

因为它记载的不是教会的历史而是保罗的故事,是保罗他第一次审判的辩护书,保罗后来获释,但是第二次再度被捕时,这次不是软禁,这一次是被关在黑牢里,这三卷书信就是在这期间写的,所以才会跟其他书信很不一样。这时候他的年纪更大,并且面临了死亡的威胁,像这样的处境会改变人的想法跟语气。

这三卷书信的风格和内容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不同,甚至于和保罗的行程并不符合,显然是因为他获释,之后又去了克里特,把提多留在那个地方,然后回到以弗所,把提摩太留在那里,这些都完全吻合。 

所以我认定保罗是这三卷书信的作者,他这个时候年纪大了,又面临死亡的威胁,而教会的年岁也更高,同时教会也面对死亡的威胁,因为教会也可能会死亡,个人或教会的年纪越大就越有可能会死亡,保罗写这些信给提摩太和提多是要挽救教会免于死亡,因为当教会的年岁增长,下一代会接棒,要把同样火热的信仰一直传承下去并不容易,教会需要一直充满生命力而不是苟延残喘。 我前面说过把这三卷书信称为教牧书信并不好,这个称呼始于1703年,不管是谁取的称呼,都造成很大的伤害,因为从此大家都知道这三卷书信叫做「教牧书信」,这三卷书信中对教牧的教导其实跟保罗其他书信差不多,保罗的每一卷书信都谈到教牧,处理牧者的需要和问题,但是把这三卷书信称为教牧书信是很危险的,它们并不是传道人手册,专门教导怎么样做传道人?怎么样组织教会?当然这三卷书信确实给长老和执事一些指示,但是说它是传道人手册那就太牵强了。比如说,它没有教我们怎么选长老,没有教我们怎么指定长老,是投票还是怎么样?这三卷书信很少谈到如何组织教会,把它看成传道人手册实在是大错特错。 保罗写这三卷书信其实并不是为了这个原因,所以我不喜欢「教牧书信」的称呼,因为听起来好像把重点放在教会内部的事,其实保罗写这些书信的重点是放在教会对外界的责任,教会应该要尽到该尽的责任,才能够向世人传福音,这是保罗心中最终的目标。教会如果没有办法尽到该尽的责任,那么世人毫无法得救,保罗的心总是挂念着世人,教会只是赢得世人灵魂的一个工具。所以我不会称这几卷书信为「教牧书信」。你可以称它为「布道书信」,因为那是这几卷书信最终的目标,但是传福音有没有果效,关键就在教会所具备的品格。 保罗很关心教会的影响力,所以他才嘱咐提摩太要去传福音,这是保罗他最关心的事,但是就连「布道书信」的称呼,我认为也有一点点误导,我想称这几卷书信为「使徒书信」,因为提摩太和提多是使徒的代表人物,这几卷书信第一个用意显然并不是牧者写给教会的信,也不是布道家写给世人的信,保罗是差派他们两个人去做使徒的代表人物,这是什么意思呢?保罗带着他的使徒团队到各处去建立教会,教会建立以后,他有三种跟进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亲自回去查看他们的情形。第二种方式是写信给他们。第三种方式是把使徒团队当中的一个成员,差派过去或者留下来以完成工作。了解我的意思吗? 提摩太和提多,并不是被差派去当牧师,也不是去当布道家,保罗在罗马写信的时候,提多在克里特,提摩太在以弗所,保罗差派他们去那里做使徒的代表人物,是差派他们去处决问题,只是暂时性的,保罗叫提摩太和提多,他们两个人要尽快解决问题,然后到罗马跟他会合,所以保罗并没有要他们去牧会,也没有叫他们留在那里传福音,他说:「我差你们去完成工作,然后你们要尽快地到罗马跟我会合。」所以他们两个人只是暂时过去,首要任务是为教会解决问题,等一下我们会再来看看是什么问题。 总之,保罗并不是用写信来处理这两个教会的问题,而是差派提摩太和提多,这两个代表人物过去解决问题。 记不记得保罗在哥林多时就用提摩太和提多呢?当时提摩太没有完成任务,但是提多完成了他的任务,他们两个人的作风实在是不太一样,保罗写给两人的信所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提摩太很需要鼓励,他的个性比较胆怯,但是提多的性情坚强,所以对提多只要直话直说就可以了,保罗知道对提摩太需要用鼓励的方式,把他的恩赐挑旺起来,保罗对他说:「不要胆怯!上帝给我们的是刚强、仁爱,还有谨守的心。提摩太,你要刚强壮胆,你一定做得到。」提多本来就知道自己做得到,保罗只需要吩咐他就行了,两个人非常不同。 但是,很奇怪,保罗喜欢提摩太甚于提多,保罗称提摩太为我亲爱的儿子。我自已有一个感觉,我觉得提摩太就象是保罗的亲人一样,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特别。我想保罗希望提摩太能够接他的棒,接他的事工,保罗和提摩太在性情、背景…等等方面,虽然很不一样,但是,保罗心中对提摩太有很特别的感情,他称提摩太为「我亲爱的儿子」,「我唯一的真儿子」,这是使徒的代表人物,「使徒」意指开路先锋,而且使徒是一个暂时的职位,意思是说,只待到教会能够独立,然后到别的地方,重新再来。使徒不会留下来当教会的监督,他会继续出去建立教会。 新约圣经里有几个事奉的职称意思各不相同,其中一个叫做使徒(Apostolos),意思是「被差派者」,不断做开路先锋的工作,再来一个叫监督(Episcopes),这个监督的职称意思是,待在一个教会里「事奉的人」,还有执事(Diaconos),意思是「仆人」,帮忙教会里的大小事,也是待在教会里面事奉。所以由使徒建立教会,让教会打下稳固的基础,一旦可以放手了,就把教会交给监督和执事去继续服事,各位了解吗?就是长老和执事episcopes和diaconos,其实还有一个希腊字presbuterois,意思也是指长老,监督和长老的意思差不多,长老是指比较年长、成熟,负责监督事工的基督徒,「长老」是点出他的品格,「监督」是点出他的职责,但重点是,这些职称都是用复数。 各位如果仔细去看看,新约圣经里没有一个人的事工,都是整个使徒团队,整个长老团队,还有整个执事团队,当时一个教会就有好几个监督,不是几个教会才有一个监督,而现在跟新约圣经的作法完全相反,团队事奉比较安全,一个人事奉危险性比较大。各位,人多比较安全。圣经有一个人他身兼使徒、监督和执事这三种身份,各位知道吗?是新约圣经中很有名的一个人,身兼三种事奉身份,有谁知道?我可以给他五英磅当作奬金,请大声说出来,只有一个人身兼这三种事奉,是新约圣约中很有名的一个人,请知道的大声说出来,耶稣,不对,保罗,不对,司提反,不对,约翰,不对,不要怕,我的钱很安全,好了,我的时间不多了,这个人是加略人犹大,你们一定猜不到吧!你如果仔细地去读使徒行传会看到,彼得说:「我们必须找一个人来取代犹大,我们得再找一个使徒、监督和执事来取代他。」 所以这个身兼三职旳前例似乎并不太好,因为他也兼司库,结果他栽在钱上头,这些事奉通常应该由不同的人担任。使徒应该建立教会,等到教会的基础稳固,有了监督和执事,而使徒的工作完成了,他就要离开,比如保罗对提多说,我从前留你在克里特,要你将那没有办完的事都办整齐了,在各城设立长老,把工作完成,然后你可以来跟我会合,我再差你去别处,这是一个含意深远的模式。 可惜从第一世纪以来,使徒和监督的职份都搞混了,变成了一个监督管理许多教会,有些教会的监督自称是使徒,这跟新约时代的情况很不一样,所以提摩太和提多是使徒团队的成员,保罗把提多留在克里特扶植教会,把提摩太差回以弗所帮助教会巩固根基,他们两个人的任务就是,在那两个地方完成使徒的工作,等到教会有了阵容坚强的领导团队,还有阵容坚强的会友之后,他们两个人就可以离开。 保罗完全不是看人数多寡,而是看质量,他要好牧人,也要好会友,他知道有好牧人和好会友,人数自然会增长。保罗不问教会增长到多少人,他只在乎教牧同工的质量,跟会友的质量。保罗把提多留在克里特那个地方,目的就是为了要坚固那里的会友,但是以弗所教会则是领导人物出了问题,这是两封书信不同的地方,提多书谈到使徒应该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会友,但是提摩太前后书则谈到使徒应该带出什么样的领导人物。 好,希望这样可以帮助你了解这三卷书信,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看这些书信,第一是从作者的角度。第二是收信对象,就是提多跟提摩太。第三是看克里特,还有以弗所的情况。为什么这两个地方需要使徒的辅导呢?来看一下保罗,真是不知道怎么会有人说这些书信不是保罗写的,从这几卷书信可以勾勒出保罗的一生,这几卷书信比其他书信更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保罗,怎么说不是保罗写的呢?这等于是在控告作者说谎嘛!这样指控上帝启示的圣经可是很严重的。 从这几卷书信看到保罗的一生,他谈到自己这几些年来的改变,在他晚年的时候回想自已当年怎么样逼迫教会,怎么样抵挡基督,他深深感到愧疚,所以保罗自称自己是个罪魁,他要表达的意思是我是罪人中最可恶的一个,我是罪人中最可恶的一个,我逼迫基督徒,保罗他永远忘不了这件事。 各位!当上帝赧免你以后,祂会忘掉你的过犯,但是你永远忘不了,所以你会很难原谅自己,只有上帝能够赧免过犯,并且忘掉过犯,因为祂能够掌控自己的记性,但是我们会一直记得这是很可悲的一点,我们一直记得,保罗忘不掉往事,所以他说他自己是罪魁,但是他说:「我被基督得着,成了祂的奴仆,祂买赎了我。」这我已经讲过,他的遭遇记载十分清楚,他的处境也十分清楚,他从狱中获释,拜访过很多地方,回过哥林多、米利都、特罗亚、克里特,甚至于去西班牙,他在这卷书信中说他第一次受审结果很顺利,但是他没有想到会第二次受审,所以他获释之后,到处奔波,如今又再度入狱,这次并不是被软禁,而是被关在黑牢里,保罗他觉得是铜匠亚历山大出卖了他,我们不知道他是怎么被出卖的,但是保罗清楚地知道自己被出卖了。而且他匆匆地被捕,连外套还有笔记本都来不及带,所以在他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中,吩咐提摩太尽快赶来,把他的笔记本跟过冬的外套带来,也许黑牢里面十分阴冷,人性的一面表露无遗,一个面临死亡的老人,但是不同的是,他的未来有盼望,那个盼望就是他已经打完了仗,跑完了当跑的路,并且持守了信心,很了不起,对不对?他说:「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所以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 各位!基督教信仰不只教人怎么活,也教人怎么死,白金汉郡的贝康斯斐有一个人,医生宣布他只有几个礼拜可以活,他就写信给所有亲戚,邀请他们来看一个基督徒怎么死去,好特别的邀请。提摩太后书就是保罗的遗言,还有保罗的见证,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在死前所说的话十分重要。当时的尼禄皇帝脾气阴晴不定,作风非常非常的霸道,保罗知道他没有机会公平的受审,果然他最后在城门被砍头。 我曾经站在保罗当年被砍头的地点,一条伟大的生命就在那里结束,保罗他知道这是他交棒的时刻了,他要把棒子交给另外一个人,他想把棒子交给提摩太,所以这里象是在交棒给提摩太,他说:「提摩太,我已经走到生命的尾声,但是你还是年轻人,我把棒子交给你,你必须把这个工作传承下去。」这是一封感人的书信,从人的角度来看他的未来黯淡,但是从属灵的角度来看,却是好得无比,这几卷书信不但清楚地勾勒出保罗的一生,也看出他人生的目的,这一点我已经谈过很多,就不再详谈了。 但是保罗他为福音而活,福音有客观还有主观的层面,必须要兼顾才行。各位!记不记得以弗所书,前半卷和后半卷各有主题,但是这里不太一样,保罗开口闭口都在谈三位一体的上帝、耶稣、还有圣灵,但是上帝总是居首位,我们有的时候会忘记这一点,保罗虽然活在基督里,并且为基督而活,他最看重的仍然是上帝,他用了很多伟大的称号来形容上帝,有趣的是保罗经常称上帝为救主,你有没有这样做呢?很多认为是耶稣救我们脱离上帝的忿怒,没错,但是你们一定不知道这是上帝想出来的解决之道,上帝是我们的救主,祂是个拯救的神,祂差遣耶稣来救我们,但是他也是那位大君王,务必要记住圣经最主要的重点是上帝是大君王,你要读到比较后面,才会看见上帝是个父亲,要读到最后面才会看见上帝是爱。但是圣经从头到尾都说上帝是大君王,祂的国度没有穷尽,祂的宝座立到永远,上帝是救主、是君王,这是这几卷书信的重点。
 接着,他谈到耶稣也称耶稣为救主,他称耶稣为审判官这很有意思,你以为他会称上帝为审判官,称耶稣为救主,其实上帝是救主,耶稣是审判官,因为在审判的那日不是由上帝来审判我们,我们面临审判时不是上帝坐在白色大宝座上,上帝把审判的任务交给一个人,是耶稣要来审判我们,祂要再来审判活人跟死人,每个人最后的归宿都是由耶稣审判,我们都会站在耶稣面前接受审判,这是事实,到时候是耶稣要来审判全人类,要耶稣要分开山羊和绵羊,这让我们又喜又怕,喜的是,这个审判官是个人,祂了解我们的心情,但祂也对我们了如指掌,看穿我们的心思意念。保罗在谈到圣灵的时候,提到关于圣灵的两件事,第一、我们会得到属灵的恩赐,提摩太,难道你不记得,当初我们为你按手,你就领受属灵的恩赐。第二、他说,要操练属灵的恩赐,提摩太,你要把那些恩赐挑旺起来,要继续操练,属灵的恩赐很容易被忽略,要继续使用,把它挑旺起来,所以这是客观的一面,是上帝为我们已经成就,还有将要成就的事。至于主观的一面则很不一样,因为保罗认为我们的救赎有三个层面,我已经提到过两个,救赎有经历的层面,经历到信主、称义、罪得赧免,还有重生。有道德的层面,就是救赎的现在式状态、成圣、道德被洁净,成为圣洁,另外有救赎的末日层面。 保罗在用「救赎」这个动词的时候,用了三种不同的词态,我们已经得救,持续得救,将来会得救,没有人已经获得完全的救赎,我们正朝救赎前进,正走在那条「道路」上。我不喜欢听到人家说我们主日晚上有七个人得救,其实应该说有七个人开始朝得救的目标前进,他们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救赎,人很容易以为救赎的工作已经结束,其实还要等候未来的救赎,至于目前的救赎的工作仍然需要继续努力,这一点我要再详细地说明一下,从这张大纲可以看得很清楚。 我们再来看看主观的层面,从上帝的角度来看,祂已经为你完成了救赎,从人的角度来看,你必须针对上帝完成的救赎作成得救的工。从上帝来看,祂已经完成了祂该做的,但是从人的角度来看,你必须完成自己该做的,就是称义、成圣和荣耀。这三样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救赎。我们目前只有一部份得救,有句话说:「一旦得救,永远得救。」其实要走到目的地才能够完成救赎,就像卫斯理所写的圣诗说:「求主完成再造善工。」这时候你的救赎才得以完全。我举例子,我太太是一个大有信心的人,但是有一件事大大地考验她的信心,我对她说:「将来有一天,妳的丈夫会变得完美无瑕。」她可以接受我大多数的信息,但是这一句话对她来说却难以相信。这是真话,上帝在我身上还没有完工,祂会继续完成祂在我心中开始的善工,直到那日。 上帝的目标就是要我们得到完全的救赎,我现在很少用「救赎」这个词,我都用「再生」这个词,如果有人问我从事什么行业,我会说是回收业,他们听了以后会觉得很棒,问我说;回收什么?纸类还是金属?我说:我回收人,因为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污染源是人,需要回收再生的是人,如果你没有活出当初受造的目的,就不算回收再生,就像回收的纸张可以再度利用,地狱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对上帝无用的人会被丢掉,所以才用耶路撒冷城外的垃圾坑来形容地狱,我的工作是把人从垃圾场里救出来,加以回收,重新给上帝使用,好比阿尼西母一样,所以你必须要经过彻底地回收,才算得救,再度成为合乎上帝旨意的人,所以救赎是个过程。 提多书三章5节是我很喜欢的一节经文,但是很少人用它讲道,提多书三章5节说:「上帝用水的洗和圣灵的洗救赎了我们。」这跟约翰福音三章5节很像,我们是藉着水和圣灵重生。如果你读过我写的『正常的重生得救』这本书,书中详细说明保罗认为水的洗和圣灵的洗是得救的必要条件,我会翻译成:水的洗和圣灵的洗是回收的必要条件,这样你就会比较了解那个意思了。 我们都以为得救是拿到进入天国的门票,我们不以为这两种洗是得救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把得救看成回收话,就知道这两
种洗是得救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保罗说耶稣救了我们,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圣灵厚厚浇灌在我们身上,一旦受洗之后,就可以展开回收的过程,接着就是受圣灵的洗。回收的时候通常都得先洗干净,保罗特别强调这两种洗。因为这样才能展开成圣的过程,这是成圣过程的起点。成圣有正面和负面,负面是指与罪恶分开,正面则是指分别为圣,成圣不只是与罪恶分开,还要为上帝分别为圣,圣殿的器皿不是干净就好,还要能够被上帝来使用,成圣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必须要能够洁净到给上帝使用的程度,这需要花时间。 接下来保罗谈到得荣耀,这几卷书信特别强调坚持到底,保罗很难过地谈到那些中途背道的人,他们否定了自己的信仰,他们回到世界,这很严重,因为得救不是一个全自动的过程,你要不断信靠,相信上帝,才可能持续下去,不是一开始之后就会自动完成的,所以保罗才会引述一句「可信的话」。保罗他在这几卷书信中偶尔会引述一句「可信的话」,他引述教会流行的一些格言,其中有一句话说:「我们若与祂同死,也必与祂同活。」,「我们若与祂同死,也必与祂同活」,「我们若忍耐到底,也必与祂一同作王」,「我们若忍耐到底,也必与祂一同作王」,「我们若不认祂,祂必不认我们」,他是在引用耶稣的话。因为耶稣说:「你若在人面前不认我,我在天父面前就不认你。」 这几卷书信谈到,坚持到底的必要,强调坚定不移、有恒心要忍耐,这些都很重要,提摩太,你要坚定不移,有恒心,你要忍耐。如果你持续保持信心,就能就救自己和听你讲道的人,一定要认真地看待这件事,你在生活上和教导上要能够好好坚持,如果你能够坚持下去,就能够救自己和听你讲道的人,他指的是未来的救赎,完全的救赎,是上帝为我们预备的荣耀未来,在生活上和教导上坚持不偏离基督,就可以救自己和其他人,我们必须要留意这些事。
 我觉得我的时间好像不太够了,我还有多少时间?大概五分钟左右吧!对!还有五分钟。好!我们很快来看一下,提摩太和提多这两个人,现在我们得回去看一下,提摩太和提多这两个使徒很不一样,提多是外邦人,没有受过割礼,提摩太的母亲和太婆则是犹太人,从小就教导他圣经,他有敬虔的背景,提多则是外邦人的背景,提摩太没有受割礼,因为他的父亲不是犹太人,后来保罗为提摩太行割礼,并不是为了律法的原因,只是方便提摩太跟保罗去犹太会堂,于是提摩太愿意在成年后行割礼,这对成人来说并不容易,但是提摩太他愿意这么做,好陪保罗到犹太会堂去讲道,这是他行割礼的唯一原因。 而提摩太和提多这两个人的性情完全不同,提摩太出生于路司得,这是保罗在加拉太传福音的时候,首先拜访的城镇之一,路司得教会后来与保罗联络,告诉保罗说:「这里有一个潜力十足的年轻人,如果你能够带他一起去宣教的话,他会是你的一个很好的助手。」教会亲自推荐他,后来提摩太就一直跟着保罗去宣教,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情谊历久弥坚,母亲是犹太,父亲是外邦人,母亲和外婆都是敬虔的犹太人,提摩太按着预言分别为圣。在这之前他就肩负着三项任务:我们知道他曾经代表保罗,前往帖撒罗尼迦、哥林多和腓立比,他跟保罗一起写过至少六封书信,包括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哥林多前后书,腓立比书还有腓利门书,所以那段期间,他一直跟保罗同工,但是他体弱多病,常常有胃病,我前面说过保罗叫他用点酒在胃部按摩,各位还记得吗?他也很需要鼓励和支持,保罗对提摩太说:「你要当个士兵,当个运动员,你必须要鞭策自己,做个男子汉。」 所以当保罗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知道提摩太会很难过,提摩太就像保罗亲生的儿子,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父亲跟儿子一样,所以保罗才会吩咐提摩太尽快解决以弗所教会的问题,然后赶来跟他会合,我想在最后这几周的时间跟你聚一聚。我们不知道提摩太有没有在保罗被处决前赶到,但是信透露了保罗的渴望:我当初不得不把你留在以弗所,你一定要赶快把问题解决,请你尽快在过冬之前来看我。 可是各位!我们在提多书里就没有看到这么强烈的私人情感,我们知道提多非常优秀,他是一个很优秀的同工,表现杰出,保罗对他很有信心,提多是一个坚强的外邦人,使徒行传并没有提到他,保罗并没有给提多什么劝勉,保罗也并没有鼓励提多要勇敢,不要害怕,保罗只是给提多一堆的吩咐,他告诉提多,让他去做这个,让他去做那个,对得他的方式很不一样,所以从这两卷书信看得出保罗的为人,字里行间也看得出提多跟提摩太的为人,还有保罗跟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两卷书信的要点,下集我们会谈到,就是克里特和以弗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让提摩太和提多走不开,不能够陪着保罗一起面对死亡的威胁,为什么会这样呢?保罗虽然渴望他们两个人来为他送终,但却一心挂念教会的事,他的意思是如果教会比我更需要你们,你们就得待在那里,但是请你们尽快赶来。

从不同的观点来看。从教会的角度来看,虽然这些是写给个人的书信,但是它们的内容都是关于他们要去协助的教会。提多和提摩太被差派去解决教会的问题,但是他们两个人的任务却是大不相同。首先要谈的是,必须要有好的长老接手,使徒才能离开,前往下一站事奉。克里特的教会没有长老,克里特每个城市都有教会,但是,没有长老、没有当地的传道人,所以使徒需要马上设立长老来监督教会,协助教会成长;所以,提多的任务就是设立长老。以弗所教会则是面临老问题,他们的长老其实并不适任,提摩太的任务就是去那里,开除不适任的长老,重新设立适任的长老。为什么保罗不派提多去执行这个任务呢?我不知道,也许保罗有他的用意但是,总而言之,保罗他是差派提摩太去开除不适任的长老,重新设立适任的长老,任务大不相同。至于教会的情况,保罗在提多书中关心的是克里特教会的会友,他们的会友素质并不太好,这些会友的素质有点象是乌合之众,他们品性不良。克里特人的名声一向都不好,他们的道德败坏,这样的人进了教会,那些教会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至于以弗所教会,保罗关心的是领导人物,他们的会友还好,但是领导人物有问题,所以重点不一样。提多书的重点放在会友该具备的条件;但是提摩太前后书的重点放在传道人该具备的条件,合起来可以拼出一幅完整的图像。两个教会都有问题,都有错误的教导,偏离圣经真理。克里特的问题不在领导核心而是在外围,克里特的问题是在教会的外围,会友之间常常流传一些奇怪的想法。但是以弗所教会错误的教导则是出自传道人;这种错误的教导对于教会的健全,影响非常的大,各位可以了解吗?所以提多书中也谈到了错误的教导,但只是个次要的问题,可是提摩太前后书谈到的问题却是教导的人本身就不好,所以必须要加以解决。保罗交给提摩太和提多三项任务,可是因为情况不同,所以重点也不一样。他们有三项任务,第一,要完成交接工作,原本是依靠使徒的带领,现在要倚靠当地的传道人来带领了。这个交接的过程十分的重要,因为,这样教会才能够独立,不再倚靠建立教会的使徒。好的领导人物会让人越来越能够独立;不好的领导人物,会让人越来越依赖他。父母教养方式如果正确,子女就会越来越独立;父母教养的方式错误,子女就会越来越依赖,所以好的教导会让学生越来越不倚靠老师,能够自己学习;不好的教导会让学生养成依赖的习惯,了解我的意思吗?只有完成了交接,才能够培养出好的传道人还有好的会友,教会人数就会自然增长。教会刚成立都比较辛苦,在新成立的教会聚会,你可能会吃足苦头才学到教训,要有好的教牧同工跟会友,教会人数才会增长。基础要打好,才能带领许多人信主。可是如果教牧同工不好,会友不好,却设法要让教会人数增长,就会有麻烦。第二个任务是要解决教会的乱源,解决教会的乱源。教会传道人必须面对乱源解决问题。如果疏忽问题、问题只会恶化;如果问题出现的时候,你不愿意去解决,或许你可以隐瞒很久,但是问题只会恶化,最后爆炸,把你轰得灰头土脸,你有过这种经验吗?教会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传道人没有立刻解决,反而视而不见,不予理会,到最后,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教会就分裂了。你应该看过这种情形,一定要去对抗那些招惹事端的人,不管他是会友,还是教牧同工,教会都不能纵容。他们有三件事需要处理,我等一下会再回过头来讲这个重点。第三大重要的事情是,传讲真理就是为教会打基础,真正稳固的教会会不断灌输好的教导,这点我非常非常的强调,教会如果没有经常有系统地教导圣经,就很容易遭到各样的破坏,各位可以了解这一点吧!但是如果不断灌输上帝的话,传讲福音的真理,就可以挽回许多教会。所以,我渴望见到圣经和圣灵在教会中结合,两者都需要,有圣经没圣灵就会枯干,有圣灵没圣经就会爆炸;但是圣经和圣灵兼具就会成长。这句话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别人传下来的可信的话,现在,我们要来详谈这三件事。提摩太和提多都应该要尽快离开,但是,这两件事要先完成了,他们才能够走,保罗吩咐他们要尽快完成这些事,然后来跟他会合。保罗要他们尽快完成的第一件事是,训练出好的领导人物。我经常举办牧者研讨会,我总是告诉他们说,你们会友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会跟随传道人。传道人经常向我抱怨会友不愿跟随他们,我的回答是,他们不跟随你说的话,但是他们会跟随你的行为。人都会不知不觉地跟随领袖,但不是跟随领袖的命令,而是跟随领袖的行为,所以教会传道人的责任非常重大。因为他会把自己的优缺点统统灌输给教会,这就是一人事工的危险性,因为整个教会所承袭的就会是这个传道人他的个人风格。如果有一个领导团队,有一个长老团队,就可以集合每个人的优点,互相平衡;但只有一个领导人物时,个人的优缺点会表现在教会中,因为人都有跟随领袖的倾向,不知不觉越来越像他们的领袖;不是跟随领袖说的话,而是跟随他的行为。

所以这几卷书信中谈到,教会领袖应该具备的特质,包括了长老、执事,这些特质跟恩赐或能力无关,而是跟品格有关。一个好的领袖,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为人,是他们在家的样子、在公共场所的样子,还有非基督徒对他们的看法。你们的教会在选长老的时候,会不会要求有一个非基督徒的推荐呢?会吗?我们的教会曾经这样做过,我必须承认我们只做过一次,在我曾经服事的教会中,我们有个长老人选,你猜他的同事给我们什么样的评语?他们说:你们有他真幸运。基督徒通常不会用「幸运」这个词,但是他们是说他是个好人。这让我们对那个人选有很大的信心,非基督徒给他好评,不只是基督徒给他好评,非基督徒也肯定他。教会领袖必须具备的特质是脾气不暴躁、不贪不义之财,还有能够管好自己的家,而且只做一个妇人的丈夫。每次有人问我女人能不能当长老?我会说:只要她能做一个妇人的丈夫就可以,因为这是圣经上列出的条件,我相信圣经上的长老职分是男人的责任,就像家中的管教责任是落在父亲身上,上帝也将教会中的管教责任交给男人。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的话,可以去读我写的《领导属于男人》这本书。执事和女执事,圣经都有提到,他们发挥才能,在教会中事奉,但是也要留意他们的品格,而不只是他们的能力。管账的执事应该要具备道德操守,管饭食的执事也应该具备道德操守,因为在教会中事奉主,最重要的是关系,而不是能力,最重要的是关系不是能力。能力当然有帮助,但是领导人物的好坏并不在于能力。这里唯一提到长老应该具备的能力是教导,因为长老有教导的责任,但这不是指讲道的能力,而是指表达的能力。可以是教导一个人,也可以是教导一千个人,所以这些是领导人物应该具备的条件。这三卷书信对于领导人物的特质,有许多描述,远多过保罗其他书信。我还记得我曾经事奉过的两个教会,当初要选长老的时候,我先跟他们讲解提多书,还有提摩太前后书,两个教会都请我提名单,我告诉他们说不行。我教你们怎么选,但是你们得自己选,结果他们选出来的,都正好是我心目中的人选。所以,务必要教导大家知道,长老该具备什么样特质,教会认得自己的领袖,因为羊只会跟随牠所认识的声音。教会有责任认出哪些领袖是上帝要赐给他们的,然后跟这些领袖们一起服事。圣经没有叫我们要盲从牧者,而是要听从他们的教导,顺服他们的带领,跟从这些牧者的教导,还有他们的带领。至于好会友应该具备的条件,可以在提多书看到,这些条件可以从教会、家庭,职场和社会的表现看出来,非常的特别。提多书就像一套很好的会友训练课程,谈到会友该如何衬托福音的真理,「衬托」这个词用得妙,我们必须衬托福音,让福音看起来有吸引力。保罗在这些书信中一直关切的是,教会在世人眼中必须是个模范,长老在教会外也该具备好名声,让教会本身来衬托教义,衬托就是增加它的吸引力,我们必须要让别人觉得福音很有吸引力。有意思的是,保罗在这卷书信中所列出的德行并不是基督徒所认为的德行,而是希腊人所认为的德行,希腊人对于德行自有一套看法,非基督徒知道什么是好德行。保罗竟然用外邦人所认为的好德行吩咐基督徒要具备外邦人眼中的好德行,这是不是很有意思?会友的好坏不是由教会的标准决定,而是由世人的标准来决定,我们必须至少要达到世人的标准,并且超越这个标准,这就是保罗的意思,要超越世人的标准。非基督徒可不笨,他们也看得出来,一般人也知道耶稣的榜样,他们也看得出基督徒像不像耶稣。他们知道穿新衣的国王其实没有穿衣服,他们把我们看得一清二楚,非基督徒可以分辨生命的好坏,可以分辨生活方式是对是错,他们的标准也许比不上基督徒,但是他们对好人也有自己的看法。保罗对提多说,你的会友在世人眼中,必须是好人,至少要能达到外邦人的标准。记不记得保罗指责哥林多那个犯了乱伦的人?他说连外邦人都知道这是罪恶,教会却容许这种行径,不是光活出基督徒的标准就好,而应该要超越世人的标准。教会里的人至少要让世人觉得他们是好人,真心觉得他们好。好的领袖,好的会友,会友好不好也表现在彼此的关系上,尤其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在教会中仍然要男女有别,我们在基督里并非成了中性,男人要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好让世人看见,上帝所创造的男人和女人应当是什么样子。问题是,大家都只想做自己,教会应该反对这种心态,让大家看见上帝眼中的男人和女人是什么样子,这都是在显明、衬托福音,让福音更有吸引力。当教会外的男人看见,基督徒男人像真正的男人,他们就会来。我投入男人事工只有四、五年的时间,两个礼拜前,有230个男人来到这里,当他们看见上帝眼中真正的男人本色,心里就会受感动。最近有两次,我去讲道的教会,他们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五,这不是在衬托福音,福音是给男人和女人的,我尽力坚固教会中的男人,这是在衬托福音,真的;但是,女人也可以衬托福音,显明好女人的样子。这就带出了这几卷书信中,最具争议的一个教导,女权主义者十分痛恨这几卷书信,不择手段地攻击这几卷书信,我看过很多支持女权主义的神学家写的书,我想听听他们的说法,了解他们的观点。他们针对这几卷书信提出五点,很多人信以为真:首先,他们说这不是保罗写的信,说这是公元二世纪时候伪造的。第二,如果这真是保罗写的,一定是在讲他信耶稣之前当拉比时的看法,说话的时候,不知不觉回到从前的犹太观点。第三,他们说这完全跟文化有关,如果耶稣是生在今天,一定会选六男六女为使徒,这种说法十分普遍。大家最喜欢的说法是,保罗是顺应当时的文化。今天,到处都有教会的人这么说,你要小心这种话,说耶稣选十二个男人为使徒,是为了顺应文化,是圆滑的做法;因为祂如果选女人做使徒,一定会冒犯当时的人。拜托,耶稣几时变得圆滑了?祂几时会去顺应文化潮流,这明明是诽谤耶稣嘛!法利赛人曾经称赞耶稣说,你根本不理会人的看法,耶稣祂都是做祂该做的事,不要跟我说什么耶稣顺应文化。第四,他们说就算是保罗写的,内容也是异端。第五,他们说这是因为当时的妇女没有受教育,现代妇女都有机会受教育,就需要更改这个教导。如果是这样,保罗也不该让没有受过教育的男人当传道人。各位读圣经一定都知道,耶稣所拣选的十二个使徒都没有受过教育,重要的是,上帝造男造女,男女彼此需要,上帝给男人和女人不同的角色还有不同的责任,如果男人像女人,女人像男人,就扭曲了上帝所创造的美,我们用这种方式来衬托福音。可惜这种教导在今天不受欢迎,但是明明白白写在圣经里,不容否定。第二项重要的任务是,质问那些惹是生非的人。保罗最后一次见到以弗所的长老时,他们来到岸边送别,保罗流着眼泪对他们说,我知道,我离去之后必有狼披着羊皮进入你们中间,他们会从里面来摧毁你们,这句预言如今应验。所以他才差派提摩太去赶走如今在羊群中间的狼。耶稣也说过同样的话,这是保罗写提摩太前书的基本原因,这不是保罗的最后一封信。
我们要来看对付那些狼的三个方法:首先,他们散播各种奇怪的错误教导,他们教导说,复活的事早已过去,现在只有一种复活,就是重生得救时灵里的复活。各位,我听过有人这么说,但是事实是,我们将来会复活,保罗要提摩太去纠正这种教导,希腊人对身体也持有同样的看法,他们的禁欲主义想藉着禁戒口腹之欲或性欲,让自己更圣洁,保罗吩咐提摩太也要纠正这点。有些人则强调犹太文化中所看重的族谱和食物戒令,有各式各样的错误教导进来,和世俗文化融合,还引发了许多愚蠢的争议和毫无价值的学术讨论。常常有人问我们经学教师一些问题,问题有的很诚恳,有的很重要,有的很愚蠢,如果问题很愚蠢,我们就要告诉发问的人,知道答案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比如说,大约十天前,有一个人垂头丧气地来问我一个令他烦恼的问题,他说:我读白雪公主和七矮人的故事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这个故事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神学原则,各位你们知道吗?你们或许觉得好笑,但是这种人很多,当时他看见我的表情就说,你觉得我疯了吗?我说是,我们的对话就到此为止。各位,绝对不要去做没有意义的讨论,有很多重要的事可以讨论,有很多重要的问题可以问,你们知道中世纪的神学家,他们花时间在讨论什么吗?一根针尖上到底可以站几个天使?这个问题让神学家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这就是一种没有意义的讨论,错误的教导就会带来没有意义的讨论,在一些愚蠢的问题上钻牛角尖,对你的生活毫无帮助,有些关于天堂和地狱的问题,我不知道答案,因为上帝没有给我们答案,我也不会随便给答案,有些问题上帝没给我们答案,就不必问,我举个重要的例子来说明。有些父母的小婴儿夭折,想知道婴儿能不能上天堂,我说我不知道答案,因为上帝没有给我们答案,我说我只确定一件事,那就是上帝不管做什么样安排都是对的,你如果了解上帝,就会相信祂有正确的安排,你就不需要问这个问题,懂吗?绝对不要作无谓的臆测,保罗必须吩咐提摩太,阻止大家臆测不可知的事情,别再做无谓的讨论,因为这些讨论对教会没有帮助。各位,这些没有意义的讨论和问题,在圣经上并没有清楚的答案,可是有人就喜欢谈论这种问题,所以那些人在教会里散播错误的教导,更糟的是做了不良的示范,不只是教导错误的信息,生活方式也不对,所以保罗才会强调长老需要具备良好的品性,你如果仔细读出字里行间的意思,也会晓得什么样的人没有当长老的资格。有些人连家都管不好,有些人贪财,有些人脾气暴躁,这里所列出长老该具备的条件,就是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他们没有具备的条件,各位了解吗?所以要把字里行间的意思读出来,这些长老性情骄傲而且贪婪,保罗说,好的长老应当得到双倍的报酬,我喜欢这节经文。但是大多数的圣经译本都译得不好,那些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配受加倍的敬重,我知道很多教会宁愿给长老「敬重」,而非「酬劳」,但是其实原文是指「酬劳」,因为下一句说,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应当得到更高,这个事奉是有酬劳的。长老在讲道和教导上劳苦,一方面传福音给非基督徒,一方面教导基督徒;在教会外传扬福音,又在教会里教导信徒,保罗说,这样的长老当得加倍的酬劳,这是一节很重要的经文,少有长老兼顾这两项事工,但是如果有的话,而且做得好,就当给他加倍的酬劳。不过保罗说,不好的长老,一毛钱都不要给他,这样,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尤其是对贪财的人。保罗的意思是说,传道人必须要有清洁的心,无亏的良心和真诚的信仰,这表示不好的长老不会具备这三项特质,他们不但散播错误的教导,还做了不好的榜样。第三,他们所带来的影响极具破坏力,就像疾病,像身体上的坏疽。他们一方面自我放纵,一方面又墨守律法主义,这两者竟然能够并存,表面上墨守律法主义的人通常内心是放纵的,因为两者都是出于肉体。墨守律法主义的人很奇怪,为别人订下许多规矩,自己却十分放纵,我实在不好意思说,但是意志薄弱的女人很容易如此,男人辅导女人或是女人辅导男人都是危险的。这些男人常常去寡妇还有意志薄弱的女人家里串门子,各位了解吗?有些传道人,常常跟教会中的姊妹为伍,常常跟意志薄弱的女人接触,这很明显是不对的,就好比身体有疾病一样,保罗说这是邪灵在作祟。提摩太特别需要去质问那些惹是生非的长老,质问他们的行径,迅速解决问题,解除他们的长老职位,尽快任用好的长老,因为那个教会已经快要从里面被摧毁。进入羊群中的狼,就快要把这些羊群吃掉了,教会可以抵挡外来的各种攻击,但是从里面发动的各种攻击十分危险。提摩太和提多的最后一项任务是传讲真理,因为只有真理才能够保守教会不被摧毁,迟早都必须用真理来对抗,我已经说过,但是我要再强调一遍,矫正错误的最好对策是真理。矫正不好的教导,最好的对策是教导真理,矫正坏行为的最好对策是好行为,矫正错误信仰的最好对策是好的信仰。各位你如果了解我的事工就会晓得,我的时间都优先放在教导的预备工作上,我们刚刚制作的系列录像带信息,花了我一年的时间去准备,对我来说,五分钟的信息,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去研读圣经。我相信,当今最急迫的需要就是针对全本圣经的系列教导,只有正确的教导才能够帮助信徒以及保护信徒,只有教导圣经可以帮助人去抵挡各种错误的教导,所以教导是最有用的方法。但是教导除了用嘴巴去传讲以外,还必须要身体力行,听众需要听见、看见真理,所以真理可以用两种方式传达。提摩太
,你有一个信息要传讲,但是在此之前,你必须先以身作则,这是每一个圣经教师的挑战。我们在德国的时候,他们对我太太非常称赞,我们去妇女发光团契的欧洲大会主讲,那不是我熟悉的场合,我觉得自己像但以理在狮子坑里头一样。会后有人来对我说,我们从你那里听到真理,但是在你太太身上看见这真理的显明。其实他们也应该可以从我身上看见才对,我们不但要传讲信息,还要以身作则,否则就没有真正把信息传讲出来。人需要听见并看见真理,这样才能够保护羊群不受入侵的狼攻击。各位,今天我们要如何活出这几卷书信的信息呢?我提一两个简单的应用,先找出其中的原则再加以应用,这些书信中谈到许多牧养的原则:第一,在教会中仍有年龄和性别之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年轻的基督徒应该要尊重年长的基督徒,男人应该尊重女人,女人应该尊重男人,教会中仍然要有年龄以及性别的分别,我们需要尊重这些区别。第二,教会对好人的标准必须要超越世人对好人的标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因为世人可不是傻瓜,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也期待在教会中见到好人。有些人看见教会中某某人的行径,就会说:如果这就是基督徒,那我可不想跟他们有任何的瓜葛。第三个原则是,传道人的品格比能力要重要,品格优于能力。下面的一个原则是,羊群的景况是牧者的责任,不是羊群的责任。圣经从来不把羊群的景况归罪在羊群身上,因为责任应该在于牧者。很多牧者把教会的景况归咎在会友身上,但是上帝要牧者为羊群的景况负责,各位,牧者必须要为羊群负责。下一个原则是,健全的教义不但包括信念,也包括正确的言行举止。「教义」这个词已经变得狭隘,光指正确的信念。在圣经中,正确的教义也包括正确的言行举止,信念转变成行为。下一个原则是:教会是个家庭,但是没有地上的父亲。教会的父亲就只有天上的父。教会中每个人,不论是传道人,或会友,都是手足,这一点很重要,不能称任何人为父亲。再下一个原则是,教会在照顾会友的时候,必须有所区别,绝对不能去承担别人的责任。比如说,如果寡妇的亲人有能力照顾她的话,那么教会就不应该承担照顾这寡妇的责任。各位,过度的救济是错误的慈善行为。如果有人应该要照顾这些孤儿寡妇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替他承担责任,了解吗?教会应该要照顾的是真正孤苦无依需要帮助的孤儿寡妇,而不是还有亲人在的孤儿寡妇。教会在照顾弱势的时候,必须要有智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最后一个原则最严重,我带着沉重的心情作总结,但是提摩太前后书和提多书中最重要的教导是,我们要面对的最大争战是在教会里面,我真希望不是这样,但最大的争战是在教会里面。教会外的争战并不是不重要,但却不是最主要的争战,今天我们所面临最大的争战是保护福音和保护真理,不掺杂政治理念或女权主义,也不妥协于相对观点或时代潮流,这种种现象都存在于我们教会里面。我们要跟提摩太一样不要胆怯,抵挡仇敌对福音真理的攻击,为圣徒所领受的信仰奋战,这是一场令人悲哀和遗憾的争战,我太太可以为这点做证,我们最大的争战就在教会里面,为福音的真理而争战。各位,我们需要全力奋战以拯救沉沦的世人。我们也必须在教会内争战,为福音的真理争战。因为如果失去那释放人得自由的真理,教会将无法拯救世人,这是我对这几卷书的最后结论。如果你像提摩太或提多这样,那么就要为福音的真理争战,努力让教会能够衬托出福音,好叫世人被福音吸引,显明并宣告上帝的国,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