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转移与创造 5月 25, 20235月 27, 2023 by Tong, Peter 论「财富的转移」 上帝将钱财从非基督徒手中转移到基督徒的手中,鼓吹这个信息的文章和书籍也愈来愈多。遇见过相信这个信息也似乎真的领受到祝福的弟兄姊妹、也遇见过相信这个信息却反而遭致财务亏损的例子,所以觉得这个主题有仔细探讨的必要。 二、第一波: 在近代教会史中,第一波与「财富转移」有关的圣灵浪潮是60~70年代兴起的「信心运动」,这运动的发动者传讲「信心」的信息,到了60~70年代蔚为风潮,至今仍在普世教会中产生影响,这运动中广为人知的「大将」赵镛基牧师…等人,康希牧师、赛克牧师也都受这运动很大的影响,在这运动中延伸的一股支流是强调「相信」上帝不但有医治的应许、供应的应许、事工突破的应许…,也有「财务丰盛凡事亨通顺利」的应许,这一派的说法被教会界称为「兴盛神学」、「成功神学」,也引来很多批判的声音。 简单地归纳这运动对「财富」的说法和做法的重点是: 1. 旧约(诗篇)和新约(如林前8: 9、约3:2、腓4:19)有许多财务丰富的应许和例证(亚伯拉罕、约瑟、大卫、所罗门、但以理等) 2. 常常凭信心开口祷告「宣告」财务丰盛的应许; 3. 引用「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6:7)。 「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们怀里」(路6:38),「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倾福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3:10)这类经文鼓励基督徒多多奉献,就可以有好几倍以上的金钱回收。 回顾过去30~40年的发展,对这些说法和做法有以下的评论: (1)圣经中确有不少蒙福兴旺、丰富的应许,但要领受这些应许都是要有前题和条件的,如「”敬畏”耶和华的,一样好处都不缺」、「”倚靠”耶和华的,便为有福」,「”温柔”的人有福了,他们必承受地土」…。 (2)凭信心在祷告中宣告「财务丰富」的应许并不犯罪而且应该对灵性有所帮助,但若不能在生命中培养前面所说的 上帝要求的品格(敬畏、倚靠、温柔)并在生活中活出来,可能这样的宣告并不能带来实质上财务的祝福。 (3)有些基督徒对这种宣告的效果深信不移,甚至做非常具体的宣告(如年底前会有一千万额外收入、或某某名牌的汽车、〤〤样子的豪宅…等),结果时间到了没有应验,在失望中产生怀疑,甚至信仰动摇,这样的例子也确实发生过。 (4)在鼓励多多奉献方面,也有一些可能产生的流弊: 1. 有些基督徒把「给人就有给你,并且是上尖下流的给你」,当成一种投资理财,而不是出于爱和敬畏 上帝的心态。 2. 有些基督徒是「盲目地」多多奉献,并没有好好地祷告、求问主该为什么事工奉献,以致有些奉献没有产生什么实质属灵效果。很多脚踏实地为主作工,不擅宣传的事工得不到奉献,而一些口才很好、很会宣传的事工却得到远超过实际需要的奉献。 1970年代的这波兴盛神学的浪潮,虽一直被某些灵恩圈的人士所认定持守,但也因为一些流弊而渐渐淡化。 三、第二波: 从2001年开始,「财富转移」的说法开始出现,因为几乎没有基督徒会不喜欢这种讲法,因此愈传愈广,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如何起源的? 在2000年中,世界祷告中心负责人彼得魏格纳博士认为从1993年到2000年所推动的10-40°窗的祷告运动已被普世教会所了解和实行,所以在圣灵的感动下,决定从2001-2005年推动40-70°窗祷告运动,它的主要意义内涵为: 1. 所谓40-70°窗地区包括整个欧洲以及中亚、西伯利亚、北韩、北海道这些地方,除了中亚的回教、北韩的共产主义、北海道的神道教…外,都是所谓「传统基督教地区」,包括东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大多以国教的形式存在。这些地方的基督教(广义的)都有千年以上历史,根深柢固并且对文化有相当程度的影响,但真正重生得救或为跟随主的门徒占总「基督徒」的比例相当低(可能不到30%,有人认为不到10%),信仰相当形式化。 2. 彼得魏格纳博士称这个地方在属灵上是”Queen of Heaven Domain”(天后掌权地区),因天主教和东正教都相当尊崇马利亚,而基督教中的北欧、英国、荷兰…都还有女皇在位。所以需要大力祷告、争战突破,以带来真实的复兴。 3. 因为在16-20世纪中,西、葡、荷、法、义、英、德、俄等国几乎把世上其他大半的地区都据为殖民地,尤其是10-40°窗的未得之地,所以彼得魏格纳认为若能在40-70°窗有个突破和复兴,会掀起一波宣教的浪潮,把复兴之火带到和它们仍有脐带关系的前殖民地。 4. 因40-70°窗中的西欧和北欧是先进国家,相当富有,南欧、东欧的经济近来也日益兴旺,但这些财富真正投入神国度事工及宣教上的其实不多,因此在彼得魏格纳鼓吹的40-70°窗祷告运动中的一个重点就是「财富的转移」,希望在欧洲地区的财富能转入 上帝的国度,特别是供给宣教「完成大使命」之用。 关于40-70°窗祷告运动中「财富转移」的部分,以下的评论: (1)使徒行传一章8节不是说:「你们要等候,得到”财富的转移”…可以到地极做我的见证」,完成大使命最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圣灵的能力,因此为圣灵的火降临带来复兴远比为「财富转移」祷告重要。 (2)当你真正有圣灵的恩膏,能使大量的人真诚悔改归主时,其中领受 上帝恩惠的富人必会照着圣经的教训,奉献金钱给 上帝国度使用,这是最简单有效的「财富转移」的方法,而不一定是想办法使现有的基督徒能赚更多钱。 (3)基督徒用合法、合理的方法去赚取金钱并无不可,但有不少基督徒因深信「财富转移」的应许或「使命感」,以致把很多时间和精神从爱主、亲近主、服事主转移到「如何”为主”赚更多钱」上面,以致产生了一些灵性的亏损和副作用。 (4)彼得魏格纳鼓吹「财富转移」是希望财富进入 上帝国度后可以提供「宣教」(尤其是10-40°窗)所需,但现在很多基督徒追求「财富转移」是为了改善自己生活,而不是为了提供宣教所需经费。 四、结论: 现今有不少先知宣告「财富转移」会发生,却没有完整交代它的意义及基督徒当行当做的,也开始有愈来愈多这方面的教导,我想对基督徒的财务管理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1.上帝应许并命定每个基督徒在财务上都富足有余(虽然每个基督徒的富足程度是不一样的,王永庆家族的富足是远超过一般基督徒的),但 上帝必会使每一个爱主跟随主的基督徒在财务上不致匮乏而且有余。 2. 基督徒要得着 上帝命定的美好产业(包括财务方面),不是坐着等它发生,也不仅是凭信心宣告,或多多奉献,还有别的功课要做: 如打破家族中贫穷的咒诅,吸收工作专业知识技能,有智慧的恩膏在财务管理上做正确决定,发展人际关系网络,制造多得财务的机会…等。 3. 以观察和圣经真理的提示, 上帝给人财务的丰富主要是透过你的”本业”(即 上帝给你的天份才干去做的事业),而不是中彩券、得亲人遗产、政府退税…等意外之财,也不是房地产、股票的投资这类事情(除非这是 上帝呼召你去做的本业或专业)。 4. 一般基督徒要在本业之外,做一些投资理财并无不可(尤其是家庭主妇),只是不管房地产、股票、基金、保险等投资理财都有相当风险(即使那些推销的人说这是没有风险的,其实还是有风险),要真正有成效都必需投入很多时间精神去研究、了解,才能做出正确而带有投资获益的决定,最好是祷告求上帝让你遇到一个有专业又有良心的投资顾问(不一定要是基督徒),把钱交给他替你处理,是最省力而且能保障生活品质的做法。 如果你真正要自己投入操作,必须确定在祷告中有平安,是主应许引导并保守的,并且所投入的时间精力不会影响你灵修的时间和生活中当尽的义务(对工作、对家庭),如果你觉得你的灵性生活和状态开始出状况(甚至是身心出状况)就应该停止。 5. 圣经中说「贪财是万恶之根」,在财务管理中务必求主保守我们不落入贪心的陷阱,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的」(箴4:23)。 圣经的财富观-杨莉,刘信约 教会与职场 petertong Related articles 一带一路 …Auto …通胀,还是…网络游戏中…谈通胀预期…圣经谈借钱…家族基金会…全球财富结…家族财富传…财富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