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疫情的 18 个判断…钟南山

有关疫情的 18 …

呼吸科权威专家宋勇的回答

 新冠病毒科学问答

⭕ 1.新冠状病毒在普通环境中能存活多久?
✅ 答:病毒只能存活于生物体细胞内,室温情况下基本不能存活。

⭕ 2.专家说,这个病毒在56℃水中30分钟灭活。100℃开水中,多久灭活?
✅ 答:病毒仅在动物体内存活,体外不能存活,所以物品不用煮。

⭕ 3.病毒离开了人体,在日常物品比如门把手、手机上,还能存活多久?病毒离开活体,北方零下10度的低温会死吗?
✅ 答:该病毒不是消化道传播的,摸了门把手、手机,不去抠鼻子、摸眼睛就行。病毒离开人体不能存活。

⭕ 4.家里有84消毒液,也有酒精,请问该怎么用?
✅ 答:84消毒液、酒精对大部分细菌等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但是病毒离开人体不能存活,用84消毒液、酒精等消毒剂擦地擦物品其实意义不大。

⭕ 5.这种病毒会感染猫狗吗?
✅ 答:目前没有发现。

⭕ 6.出门除了戴口罩,是否应该戴一次性手套?
✅ 答:没有必要。怕冷就戴手套。注意洗手更重要。

⭕ 7.外出的话,多戴几个药店卖的普通医用口罩能提高防护作用吗?
✅ 答:不用。室外活动单层就够了。

⭕ 8.和陌生人说话,距离多远安全?假如不和陌生人说话,路上擦肩而过会传染上吗?
✅ 答:距离是一方面,但重要的不要对着人打喷嚏、咳嗽。

⭕ 9.能吃生的蔬菜吗?比如沙拉。
✅ 答:新冠病毒不经消化道传播,可以吃沙拉。

⭕ 10.几乎不出门,附近还没有病例出现,请问戴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可以吗?
✅ 答:可以的。

⭕ 11.请问潜伏期有症状吗?潜伏期传染性大吗?
✅ 答:最短1-2天,最长10~12天,平均7天。医学观察为14天。潜伏期内有一定传染性。患者出现高热的时候传染性最强。

⭕ 12.新冠感染和普通感冒症状上怎么区别?
✅ 答:新冠感染主要有发烧,局部呼吸道症状通常不重,部分人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或全身受损表现。这些是与普通感冒最大的区别。

⭕ 13.目前到底有没有特效药?
✅ 答:目前没有。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和支持。

⭕ 14.那些能自愈的人都有啥特点?病重去世的人有哪些特点?
✅ 答:自愈与体质有关,多为免疫功能健全的人。病重去世者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

⭕ 15.治愈出院的患者有可能二次感染吗?康复后应该如何护理?
✅ 答:目前认为不会,因为有抗体了。具体如何康复要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

⭕ 16.吃普通的感冒药或抗生素对该病毒有效吗?
✅ 答:无效。

主日平安!世界上最美好的祝福就是愿你平安,尤其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患难面前,可见平安是多么的宝贵。人们一直在平安当中,就不会觉得平安有多重要,甚至把平安当作平常。只有当患难、疾病、瘟疫来到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平安有多重要。平安来自哪里呢?耶稣说:“我将这些事对你们说了,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亲爱的弟兄姊妹,我想告诉你,你信心如何,你的平安、盼望、服侍基督的决心、经受试炼时的忍耐、遭遇患难时的交托、祷告时感受安慰的程度就会如何。愿平安的祝福临到您
以上供大家参考,发给最关心你的人。最重要的人。

01 / 无症状感染者,人类在抵御SARS时还是有些幸运成分在的,因为SARS病毒在人们出现症状后才真正传播,这使得人类可以更容易地发现病毒的存在,并通过进取的公共健康措施来真正隔离它。

在普遍人口中,普通人群中大约40%的人可能会被感染而不显出任何症状。

03/ 美CDC考虑扩大建议戴口罩的范围截止今晚10:41,丁香园最新全球疫情数据,美国的累计确诊人数已经马上到达19万人。

根据《纽约时报》当地时间3月31日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主任Robert Redfield警告说,多达25%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可能没有症状,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这也让预判新冠病毒的大流行进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也使得国家层面制定措施来减缓大流行性病毒的传播变得更加困难。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该病毒不仅通过飞沫传播,还通过气溶胶传播。”中国方面研究早已确认气溶胶是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很多隐含的证据也指向了这样一个论点。

最低底线是要求公众在封闭区域,例如超市等地戴上口罩。

“无症状感染者”的高比例也导致了美国CDC正在考虑在防控病毒指南中扩大建议戴口罩人群的范围
在CNN当地时间今天上午最新的一篇报道中,标题直接指出《亚洲关于戴口罩防疫病毒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而全球的其它地方官方正在逐渐摒弃口罩无用论》

当前,中国也不敢放松对疫情的防控,并随时警惕“第二波”疫情的可能到来。各国对无症状感染者更加重视,并更新防疫政策,现在仍然是需要重视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和加强防护的时段。

1. 病毒不会在空气中漂浮,

且在空气中存活时间只有 48 小时

病毒是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飞沫一般通过咳嗽、打喷嚏,它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有限,一般是 1 米或者 2 米。它从人体出来很快就沉降了,不会在空气中漂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空气中不会有病毒。在干燥的环境中,新型冠状病毒存活时间只有 48 小时。在空气中 2 小时以后,它的活性就明显下降。但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可以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湿度合适,它可以存活数天。比如说 20 摄氏度的环境,湿度 40% ,有研究表现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存活达到 5 天。

2. 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

飞沫既然可以沉降,周围物体的表面,或者通过我们的手就可能沾染病毒,它会污染我们接触到的物体表面,比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病毒会污染这上面。如果下一个人不洗手,他接触以后揉眼睛、抠鼻子,病毒可以通过接触的方式传播。

3. 病毒变异概率较低

冠状病毒是单链的 RNA 病毒,相对来讲比较稳定,它可能会变异,但是和流感病毒相比变异概率比较低。流感病毒几个月会发生变异,冠状病毒变异的概率比较低。但是我们仍然要警惕它是不是会发生变异。

4. 新型冠状病毒

全国确诊病死率为 2.1 %

其中湖北省 3.1 %,武汉市 4.9 % ,湖北省死亡病例占全国 97% 。除湖北省外,其他省病死率 0.16% 。

5. 未发现宠物和人互相传染情况

目前研究显示,冠状病毒有50多种,四个属,可以感染到很多动物,但这之间有物种屏障,并非随意相互感染,能感染人的只有7种,目前为止还未发现有宠物感染病毒,传染给人,也没发现患者感染,传染给宠物。

6. 目前未发现….通过粪-口方式传播的病例

虽然从一些患者粪便当中发现了病毒核酸,但是目前还没有分离到病毒,进一步的情况还需要观察。我们所谓的粪-口就是粪便污染了水,或者污染了食物,人把这个水喝进去或者把食物吃进去,造成传播,这叫粪-口传播。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病例。

7. 不主张没有病的人吃药

在目前家里储点什么药品跟吃什么药这是两个概念,我们不主张没有病的人吃药,或者说用点什么药来预防,因为现在没有合适的药来预防。

8. 平时不需要戴手套

直接接触污染物时,才要戴手套。平时不需要,勤洗手就行。

9. 在武汉市区有必要保持 1.5 米距离

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为宜。在武汉市区,有必要保持 1.5 米的距离。

10. 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儿童也不例外

从目前总体来讲,儿童也是易感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新病毒,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儿童总体来讲感染以后病症比较轻,但并不意味着儿童不易感。

11. 如何鉴别感冒和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显示,新冠肺炎以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

目前早期的症状非常相似,新冠肺炎患者有的发烧、有的干咳,有的呼吸道症状,发烧以后乏力,甚至有的还有点消化道的症状。要鉴别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咽拭子取样,做个病毒的检测。

12. 确诊病例绝大多数是轻症

首先我想强调一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患者绝大多数是轻症。大家不要因今天(2 月 4 日)发布会主要谈的重症患者救治,就认为我们患者当中都是重症,产生恐慌或恐惧,这一点是想跟大家传递的一个信号。

13. 康复期和出院患者没有传染性

从临床经验来说,康复期的病人没有传染性,出院的病人没有传染性。康复期和出院病人经过了两次核酸检测阴性,没有病毒复制了。

同时自身产生抗体,就能抵御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这种抗体虽然不是终身的,但在半年或更长时间感染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性很小。

14. 无症状感染者传播力较弱

无症状感染者本身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比如讲发热乏力等,但是做咽拭子检查,核酸检测是阳性的。

目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更多地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无症状感染者病情偏轻,病毒量相对少,因此在传播能力上可能会弱一点

15. 未接触感染者 偶尔咳嗽不必恐慌

未接触感染者偶尔咳嗽两声不需要恐慌。在传染病诊断上,除了关注临床症状,更多的要关注流行病学表现。

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无症状感染者多是在和病人接触较多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家庭聚集性感染比较明显。因此如果没有接触过感染者,偶尔咳嗽一下,没有必要恐慌。

16. 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公布: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17. 全国统一最新出院标准

目前标准为:体温正常 3 天以上,呼吸道的症状明显好转,胸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的核酸检测呈阴性。

18. 一到两个潜伏期内会出现疫情拐点

随着病毒传播,人类会出现免疫,病毒的致病能力就会下降。病毒的感染者得到控制后,可预见的在一到两个潜伏期间,出现拐点。(新冠肺炎病毒的潜伏期为 1~14 天,一般为 3~7 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展的拐点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新发的疑似感染病例下降;二是确诊的发病患者数量下降。

钟南山:

目前采取的举措有效阻断传染源,大大减少二代、三代传染。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 10 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仍需加强防控,不可放松警惕。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