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经《哈巴谷书》珍…
导论
本书篇幅很短。哈巴谷用了一个与其他先知书不同的形式,来为人类最古老的一个问题向神寻求答案:“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你为何静默不语呢?”(1:13)。
他从神得到的是一个到今天仍旧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答案:神是万有的管治者,是永远公义的主,会在祂定的时间,依祂自己的方法刑罚恶人。祂要先知明白“义人因信得生”;凡相信神而又能倚靠祂的人,任遭何事都不用害怕,必能得到神完全的保障。新约圣经多次引用这句话,成为基督信仰的一个重要教训:人可因信称义。
哈巴谷是继约伯之后大胆向神质疑的人,也同样学到在患难中能喜乐的功课。不过约伯关心的是人与人间的公道,哈巴谷则是国与国间的公理。
二、本书内容
本书结构谨严,开始时为先知与神之间的对话;先知两次提出心中疑问,神两次提出解答(1:2-2:4)。神在第二次的启示中宣布了迦勒底人的五祸(2:5-20)。先知然后在一篇赞美诗中欢歌神必得到最后的胜利(3章)。
先知心中有两个疑问,第一个和他自己的民族有关:何以犹大人如此强暴,又充满罪恶,神却不加刑罚(1:2-4)?神的答复是,祂就要差派巴比伦人(迦勒底人)来惩罚(1:5-11)。这就引起了先知更大的疑团:公义的神怎么可以用邪恶的巴比伦人来惩罚犹大?犹大虽偏离正道,但仍好过巴比伦人(1:12-17)。神告诉他巴比伦人趾高气昂,心不正直,也要受到刑罚。神同时告诉他,在犹大将遭受的大劫中,义人将因对神不变的信靠而得生。
本书3章是“先知哈巴谷的祷告”(3:1),用诗歌记下了他对神启示的回应。他用当日神显现拯救以色列民的历史,来描绘神启示的信息(3:2-15);然后说,不问灾难如何临到,他会完全倚靠神(3:16-19)。
三、本书信息
本书的信息与其他的先知书的不同处,是哈巴谷也象约伯一样,敢于把内心的疑问向神提出,要求掌管人类历史秩序的主解答。哈巴谷要神解答的是:犹大诚然犯了罪,但圣洁的神(1:12),不能容忍罪恶的神(1:13),何以拣选野蛮无道的迦勒底人来施刑罚?为什么让比犹大更坏更恶的人来惩罚犹大?从人看来,神所伸张的似乎是不公不义。哈巴谷不象约伯,只在个人善恶的层次上发问,他关心的是国际间的公理,也正是今天大家关怀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神的答复是:人看来似乎不合理的途径,在全能的神手中可以令正义得到最后的胜利。义人只要相信神,生命是有保障的(“惟义人因信得生”)。使徒保罗把这句话纳入了他著名的信心的教训中(罗1:17;加3:11;参来10:38)。
四、迦勒底与巴比伦
迦勒底人(Chaldeans)为一半游牧民族,居住于亚拉伯北部与波斯湾间的广大沙漠地带(参伯1:17)。其发源地为吾珥,《创世记》称作“迦勒底的吾珥”(创11:28;徒7:4),本为亚伯拉罕兄弟拿鹤之子基薛的后裔(创22:20-22),后来以巴比伦为其京城,故又称为巴比伦国;主前二千年已为世上一强,与在两河流域以北发展的亚述(以尼尼微为京城)争霸,争战时起。主前十一世纪更置巴比伦于亚述管辖之下。历三百余年,直至迦勒底的一位王公玛杜卡勃拉底拿一世夺得巴比伦的王位(主前721-710年),巴比伦才再度抬头。因巴比伦此际由迦勒底的大君统治,故圣经称巴比伦为迦勒底。先知以西结用“迦勒底”代表整个巴比伦(结23:23)。在主前626年战胜亚述,得玛代人之助,灭尼尼微,建立独立帝国,史称“新巴比伦帝国”。但圣经中仍多以迦勒底称之。犹大国为尼布甲尼撒王所灭(主前587年)。主前539年,巴比伦又为波斯所灭。
因巴比伦曾迫害旧约时代神的选民,故圣经用其名代表逼迫神子民的人
《哈巴谷书》第1章
1 “默示”:神常藉异象将祂的旨意启示给人,有警告也有祝福。此字原文虽有“负担”的意思,但先知主要的责任是宣告神的吩咐。
1:2-4 本节至2:20为先知与神之间的对话。这三节是先知提出的问题,与约伯和亚萨(诗73篇)一样:为什么恶人兴旺不受惩罚?为什么不听义人的呼求?“默示”在本书为神对先知问题的答复。不过哈巴谷所关心的还不是个人的公道,而是国与国的公理。今天也有人经常说,好人为什么总被坏人欺负,这里或许是你的答案。
“强暴”:不公道的行为。哈巴谷说预言的时候正值约雅敬王在位(主前609-597年),朝中贪赃枉法,君王行耶和华看为恶的事(王下23:37);国中拜偶像之风盛行,民不聊生。“不理”:先知看来好象神任由罪孽、奸恶横行,不予干涉。
1:4 “律法放松”:法律形同虚设。“公理”指社会正义。
1:5-11 本段为神对先知所提问题的第一次回答。神要用“残忍暴躁”的迦勒底人来刑罚犹大。
1:6 “迦勒底人”:此处指新巴比伦帝国。“占据那不属自己的住处”:即攻掠他国的土地。此事为神后来降祸巴比伦的一个原因(2:6-8)。
1:7 “判断和势力,都任意发出”:指心目中没有神,把法律抓在自己手里,只求本身得荣耀,不理他人死活。
1:9 “定住脸面向前”一语原文意思不明,有的译文作“他们的大队象沙漠的风凌锐推进”。
1:10 巴比伦处理征服地人民的方法,与亚述如出一辙。把百姓掳往垦荒。“筑垒”为巴比伦人攻城用的一种方法。
1:11 巴比伦人以自己的军事力量自豪,视暴力为神。
1:12-17 先知不明白何以神要用更恶的人来刑罚犹大,因此提出第二个问题。
1:12 “我们必不至死”:哈巴谷相信神是公义的,必看顾义人。“派定”:先知对神信任,肯定神有权“派定”、“设立”迦勒底人来惩罚犹大。
1:13 神有权作祂认为对的事,但先知不明白何以既圣洁又公义的神要让迦勒底人来“吞灭比自己公义的”犹大。
1:14-15 作者将百姓比喻为“鱼”,迦勒底大军如“网”,百姓只有给捕入网中的份。“他”指迦勒底人。
1:16 “网”代表敌人的军事力量,敌人把暴力当作神。所以向之献祭、烧香,把战胜的功劳归诸武力。
1:17 哈巴谷问神:究竟容忍国际上逞凶行恶的国家到什么时候?
《哈巴谷书》第2章
2:1-4 本段为神第二次的答复,说明到了时候,自高自大的迦勒底人也要受到刑罚。
2:1 先知想象自己如守望的人,站在城头,紧张地观看神的动静。“诉冤”亦作“回答神的斥责”,他恐怕向神提出质问会为神所不悦,招来斥责。
2:2-3 本段为神的答复。“默示”在原文指先知见到的异象。“读的人容易读”或作“随跑随读”。传信息的人边跑边把信息向受众宣读,说明这默示的重要和紧迫性。3节对此作了解释,因为这是关于巴比伦要在主前539年沦亡的信息,距先知说此预言后约半个多世纪。神决定了的事一定来到。
2:4 “惟”是指义人的结果与不正直的迦勒底人不同。神的子民应凭信心等待,信赖公义的神,活在信心中,必可看见神正义的彰显。神对一国一族救赎的应许,同样适用于个人。保罗多次引用此处经文。说明人凭信心靠神恩典得救的教训(罗1:17;加3:11;参来10:38-39)。
2:5-20 本段宣布迦勒底人的五祸。5至6节上为引言,说迦勒底人的贪欲象坟墓一样永难满足。五祸用诗歌形式写成,分成两大段。6-14节为上段;15-20节为下段;每段都以应认识敬畏神的话作结(14,20节)。
4 COMMENTS
[…] 哈巴谷书【第1章】【第2章】【第3章】 […]
[…] 35. 哈巴谷书【第1章】【第2章】【第3章】 […]
[…] 23. 【释经:哈巴谷书】【杳经:哈巴谷书】 […]
[…] 【杳经:哈巴谷书】 […]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