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凡见言(2)证道
司布真的12个证道技巧
1.证道之前的祷告。这不仅仅是技巧,这是证道与其他演讲基本的区别。“没有比你刚刚在山上与主相交下来之后再与人交谈更荣耀地讲道了!”
2.善用醒目的引言。一篇信息开头的引言应该立即引起听众的兴趣,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从纷纷扰扰的世俗拽回到讲台。“我喜欢把我讲道的开场白写的像镇上的叫卖者。他们在街上喊叫的声音如一发令人惊醒的信号枪。”
3.长篇信息源自短篇研读。这是我们忽略的事,以为讲长篇信息比短篇信息难,然而短讲的要求更高,需要的准备必须更充分。“简洁是我们都能享受到的一种美。不要让我们失去获得这种美感的机会。如果你要缩短你的讲道时间,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
4.抑扬顿挫的音调。千篇一律,永远一个音调讲到底的传道人是没几个听众的。毕竟我们是透过声音来传递信息的,声音的高低抑扬顿挫都能传递不同的信息。“我们既然有许多“乐器”,然而在演奏时却只用一根弦弹出沉闷的声音,嗡嗡作响,简直是作死!”
5.台上台下,言行一致。一个讲员,台下的生活让你在台上的信息要么增光添彩,要么黯然失色。“我们都不会相信那些表里不一的人,人们也不会相信那些口头和实际见证相互矛盾的人。病态的生活将淹没最雄辩的声音!”
6.清晰的发音。清晰的沟通始于清晰的发音。让人听懂你的信息之前,先让人听清楚你在说什么。“把每个音节都发清晰,需要不知疲倦的练,直到你掌握正确的发音,就像一匹训练有素的骏马在你的手中驰骋。”
7.适当地停顿与沉默。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而有效的技巧,掌握适当地停顿与沉默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当听众不专心时,沉默是金。”
8.用你自己的手势。不要模仿别人的手势,按你自己常用到的手势就可以了,免得东施效颦。“你的举手投足,必须是你自发的,而不是一个精心的修饰,激情的模仿,情感的假装,这些都是一种谎言!”
9.主题与听众的需要密切关联。每个人都有他喜欢听的主题,然而众口难调。因此在讲之前了解听众的需求也是必要的功课。“我们必须让听众对我们讲的话题感兴趣。没人会在听到与他息息相关的内容时昏昏欲睡。”
10.讲好故事。学会讲好故事是每位传道人的必修课,一个好故事,能引人入胜,事半功倍。”“哎呀,我该怎么办。我知道有一个故事非常适合于他们。”
11.直接了当地讲明福音。这是我们永远都不该忘记的技巧!不要画蛇添足,不要添油加醋,要简单明了的将福音传递得清晰。“我们蒙召不是为了宣扬哲学或形而上学,而是为了宣扬简单明了地福音。”
12.吸取别人的评价。即使再优秀的人也有一些瑕疵,所以必须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评价。“找个朋友告诉你你的缺点,这是最好的成长方式,不要让自己堕落为讲台上的傻瓜。”
江湖传道与油条信徒
由于众所周知,历史遗留的问题,中国大陆的教会,传道人群体以义工为主。他们游走于各个会堂之间。甚至于有些传道人,一辈子只用预备三篇讲章,一年到头在不同的会堂来回穿梭。当然也会发生一些比较尴尬的情况,有的时候几个传道人的讲章都是一个模样的,所以如果一个传道人过来讲了一篇信息,过不了多久另外一个传道人又讲了一遍同样的信息,也不是特别奇怪的事情,因为连这三篇讲章,也许都是抄来抄去的。这些都是属于老的义工传道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现在年轻一代的传道人这种状况应该出现的几率就比较少了。但是由于电脑的普及,现在预备一篇讲章,在网络上一搜一大堆,所以好多年轻传道人的信息,都是来自互联网的寻求,而不是来自于他在主面前的灵修祷告寻求而来。
另外有一些,讲的比较出色,甚至有了一定名气的传道人,早就打破了地方区域的限制,乃至于打破国界的束缚,可以满世界的跑。他们将这种走穴似的传道美其名曰为宣教或者传福音。当然,我们知道这种行为和宣教传福音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宣教是指在异教文化、非基督教文化族群中间定居下来,至少有两年以上,在当地人中间言传身教,开展福音的工作。所谓的传福音是指传福音给还没有信主的人,而不是在教堂里面,开布道大会就叫传福音了,甚至有些布道会里面到举手决志的时候没有人出现,怎么办呢?就找几个信徒过来代替一下凑凑人头。
在这种江湖游走式的传道人所教导的教会当中,是没有开展信徒牧养的,更没有完善的教导牧养体系。而讲台上的讲员与下面的信徒之间并没有生活当中的交集。讲员并不了解他的听众当下的需要,当然听众也不知道今天来的这个讲员他到底有一个怎样生命的经历,能够知道这个讲道人的名字,那也仅仅只是因为提示板上写了而已,至于其他的具体状况,基本上是一概未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讲的蛮讲,听的蛮听,这些讲员的信息和这些听众的需要并不能够达到一致性。所谓讲台的信息,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或者就是讲员自己个人经历的感慨,而且核心的内容多半是,道德性的教化,缺乏真正的神学性塑造。
在这种江湖传道的带领之下,培养出来的信徒就是油条式的信徒。由于这些信徒没有一个固定牧养他们的牧羊人,所以他们从来就没有学会如何从牧者那里得到属灵的帮助。也无法理解一个牧者在他的信仰生活当中的重要意义。正是因为缺乏牧者的牧养,这些信徒判断一个传道人是否合格的标准,就是讲的好不好。于是乎久而久之,这些油条式的平信徒就成了评信徒。他们成为评信徒是有它的特定土壤的,一是因为那些江湖传道所传递的信息,一年到头翻来覆去老三篇,久而久之的确是会让人摸着他的脉,知道他们的套路。于是乎如果有哪一位传道所传讲的,与他们原来听到的有所出入的时候,他们的耳朵还是很灵敏的。因为那些传道人总是走马观花似的在各个教会中间来回的穿梭,所以很容易养成这些信徒对这些传道人进行比较,当然比较的主要的内容是他们讲的好不好,谁比谁讲得更好。
江湖式传道和油条式信徒是一个共生体,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并且各自也都找到了自己舒服的位置。形成了一套他们都能够接受的教会模式。在这套生态系统中传道人是不需要关照到信徒个人灵命的需要的。也不需要和信徒建立个人的关系。除非这个传道人觉得有必要和某个信徒多来往,这个信徒多半是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的人,是值得交往的人。对于那些普普通通的信徒来讲,传道人是不会花精力在他们身上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个带一个,一个拉一个,那些义工传道,也多半是一些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望的人,他们将义工传道当做是他们业余生活的调剂品。
在这样的教会生态系统中,信徒是不需要向牧者交待自己灵命光景的。他也不需要教会当中接受具体的、直接的指导和督促。因此,在他的日常生活当中所行所做的是和他在教会里面所说的所做的截然不同的。由此就导致了在教会当中充满了那种两面派的信徒,在教会里是一副虔诚的样子,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又是另外一副嘴脸。并且随着信主年日的增长。他在教会里面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当然,这是需要他的社会地位来支撑的。假如他在教会里面获得了一定的尊重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批评他了。这些信徒,当中的一些长进的人,就起来成为教会的同工。所谓教会的同工或者负责人其实他们也没有接受系统的训练。也没有得到一位牧者亲自的指导。完全是凭着一腔热血筹划着教会的各项事务。
江湖传道升级版会达到一种明星传道的效应,到处受欢迎、到处被邀请,以前到处被邀请开培灵会,现在培灵会在这些教会当中已经不怎么流行了,于是就到处被邀请开各种讲座。虽然讲的头头是道,但是其实他自己并没有认认真真扎实的在一个教会真正的去实行过,因为他们连他们自己所讲的东西也未必相信。也许江湖传道的身上也会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头衔。这些头衔除了增加他们身上的光环以外,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尤其一些江湖传道,甚至当他们获得了一定的教会地位,一定的知名度之后,他们也会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年轻传道人的面前,他们开始教导下一代传道人,而他们所教导出来的传道人又会步他们的后尘。
油条式信徒在教会里面越混越老,越混越油。道理懂得一大堆,没有人能说得过他。但是叫他起来真正的去做,他又做不起来,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接受过门徒的训练,所以他也只能说说而已。做油条做久了就顾不得许多了,喜欢在教会里面指点江山。也许到老都没有成为基督的门徒,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所信的主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主。在生命当中应该如何为,这位主作见证?
那么这一切的责任,是江湖传道的责任吗?还或是老油条信徒自己的责任呢?或者是怪历史的原因造就了,我们这样一个怪异的教会现象呢?也许这些原因都有。
披着羊皮的狼和披着狼皮的羊
记得小的时候在教会聚会,听到一首非常有故事性的诗歌:
《来作礼拜像只羊》来做礼拜像只羊,回到家里变作狼。羊皮披在狼身上,看看好像一只羊,
回家挂在大门上,下个礼拜再穿上,假冒伪善难进天堂。
一只本性凶残的狼,为了混进羊群,牠不得不披上羊皮,牠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得到羊的认同。显然,狼进入羊群不仅仅只是为了得到小羊们的认同,当小羊们认为,这是和他们一样的羊的时候,而狼的心思却是小羊们未曾想到的。狼混进羊群自然是为了吃羊。
当教会所处的社会环境比较开放,包容的时候,许多怀着各种目的和憧憬的人来到教会中。正所谓一千个观众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德,所以一千个基督徒心中也有一千个教会。一些人是因为个人的诉求加入教会,另一些人是为了家庭的需要,来到教会,甚至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对时局不满,在教会寻求不同的声音。总之这各色人等加入教会之后,必须要遵守教会一定的规范,于是乎也不得不披上羊皮。
由于这些披着羊皮的狼,不按羊群的习惯形式,带着狼性的思维,很快在羊群中就获得了威望,甚至摇身一变成了羊群的领头羊。
如果让这些披着羊皮的狼成了教会的领头羊,那么教会就会被带向狼群。“瞎子领瞎子都要掉到坑中。”当教会中的小羊,一只又一只落入到世俗的狼口中,当教会与这个世界别无二至,同流合污,与狼为伍的时候,教会和世界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
时间慢慢的过去,身边的小羊越来越少。
一些聪明的小羊发现了这其中的玄机,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披上狼皮。
为了在世俗这个狼窝中生存下去,基督徒不得不伪装自己,隐藏自己基督徒的身份,穿上面目狰狞的狼皮与世人争一个高下。在丛林法则面前,基督徒不得不低头,选择按照丛林法则去处理人际关系。
由于披狼皮披的太久了,渐渐地小羊也忘记了自己是一只羊。甚至自欺欺人的认为,自己就是一只凶残的恶狼。
狼披着羊皮是假冒伪善的,而羊披上狼皮更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基督徒还没有悔改信主之前身上的那一身狼皮,因着耶稣基督的十字架被脱下来了,“因为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西3:9
既然已经脱去旧的,那么就应当换上新的。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这新生的样式就是照着主耶稣基督的形象被塑造。
当基督徒不得不披上世俗的狼皮,给自己的借口,也许就是为了能在俗世活下去。但是耶稣基督已经让我们披戴祂的形象。
耶稣基督的样式,是牺牲受苦的样式。为什么一些基督徒落入到世俗的捆绑中,无法自拔,就是因为不能在受苦的样子上与基督一同承受。如今绝大多数基督徒,没有因为信仰的缘故到流血的地步。就算是这样,还是有很多的基督徒选择与世俗同流合污。甚至为了开脱自己的罪,不断放低道德的要求。
耶稣基督的样式,是全新的样式。当一个基督徒选择以世俗的样式去面对世界,无非是想着不被这个世界所排挤。而基督新生的样式,不但在外表要遮盖我们,同时也要改变我们的内心。“穿上了新人,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象。”西3:10
披着羊皮的狼终究是狼,必死在猎人的枪下;披着狼皮的羊终究是羊,最终逃不过被宰杀的命运。只有披戴基督,才可被称为基督徒。
耶稣的言传身教
耶稣对门徒的教导方法是在言语上更在行动上的,慢慢地改变门徒的心态。【太14:13-21】
主耶稣不但关心人的灵魂也关心人的身体需要,所以门徒有服侍的机会是因为主对众人的怜悯,我们去服侍人正是因为主耶稣对人的爱。
门徒凭自己无能为力,他们也不知道下一步要如何去作,所以他们首先是向主耶稣祷告,来寻求主的旨意,以得到进一步服侍的指引。
门徒所能作唯一的努力是将自己仅有的五饼二鱼献上,至于如何成就大事就只能全赖主耶稣的大能,他们并不能越过自己的权柄,只有完全的依靠。
4.门徒的服侍过程是受主的引导(19)
虽说是完全的依靠主自己的动工,但门徒也是亲身参与了主的事工,而且每一步都是主的引导,是受主的差遣,是主施慈爱的工具。
服侍是有享受的,并不是一味地受苦,愁眉苦脸地服侍神,之所以有享受是因为我们服侍主或众人乃是与主同工,在永恒的救赎大工中有门徒的参于是莫大的享受。
人的想法总是有一定的限制,不能完全明白主耶稣的旨意,但是主施慈爱的旨意却是尽善尽美。所以当门徒参于主的事工之后所得的功效是门徒无法想象的,远超过门徒的祷告所求。
通过这件服侍的功课使门徒了解到应该服侍那些有需要的人,不仅是在言语上更要在行动上,也不只在宣讲中更要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只在供应信徒的灵性上也要在他们的身体需要上。
作为这个时代的基督徒,我们已领受了主交托给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要顺从主的引导,以实际的行动去服侍那些有需要的人,牢记主耶稣所说的“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们吃吧!”的教训。
像法利赛人那样讲道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 太23:15
许多法利赛人可能都是伟大的教法师和熟练的讲道者,我们相信他们都是非常有演讲魅力和技巧娴熟的拉比,但是当耶稣来到的时候,法利赛人在整体上的灵命,已经杀死了犹太人的信仰热忱。耶稣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祂为了让人们能够摆脱律法主义的陷阱,严厉的斥责了那些法利赛人。
耶稣所斥责的那些法利赛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怎样的一种样式呢?也许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你会看到,如果你是一个传道人,在你的传讲过程当中也许就带着些法利赛人的味道。以下我来分享几点,让我们看看我们是否也像法利赛人那样宣讲上帝的话语。
传播你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圣经的真理。
在主耶稣那个时代,法利赛人主要的精力都用来传播律法主义,要求生活上的细节问题。比如在安息日手里拿着的橄榄,如果超过两个就是违反了安息日。但是对于圣经的真理,并没那么热忱传扬了。
而且那些法利赛人认为犹太民众服从他们的教导才是正常的,反而不应该花太多的精力去研读圣经。在他们来讲,人们只要听他们的教训就可以了。
现在在教会当中,又有多少的传道人,他们平时所传讲的信息,多半都是在诉说自己光荣的历史,上帝怎样眷顾和帮助他,成就了他的事工。并且不断地强调他自己那些所谓的造就人的话语,但那些论调很多只是他自己的观点。虽然如此,他们仍然还会教导信徒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或者要做一些他觉得正确的事情才是合宜的。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法利赛人形象了。
道德主义
一个传道者的角色,应该是要呈现圣经的真理。引导人透过圣灵认识上帝的话语,并且被更新改变过荣耀神的生活。但是一个法利赛式的传道人将主要精力放在,一个人应当怎样的建立他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怎样与人建立融洽的关系,以更好的行为使你在这个世上如鱼得水,但是这些并不能使人领会上帝的恩典,更多的使我们变得更加自义。
让人感到内疚,并作出短暂的承诺
这些法利赛式的传道者,为了使听众能够被他所讲的内容所折服,不停地强调罪的可怕,目的不过使人产生罪疚感而已,但罪疚感也是的动力,会使人悔改,如果没有恩典会使人最终无法从罪疚感当中被解救出来。是的,我们需要在上帝面前认罪,但是我们认罪的途径是我们被圣灵感动来到耶稣基督的面前承认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已经赦免了我们的罪,并且圣灵不断的激励我们,使我们坚定这样的信念。
既然如此,就不应该使我们不断重复的陷入到这种罪疚感当中,这非但不能使我们得到真正的自由释放,反而使我们忘却了 神的赦免之恩。
我们的上帝,祂要将永恒的福分赏赐我们,但是我们不能一直背负着罪疚感,我们欠了上帝很多很多无法偿还,这样的人生是没有盼望的,只是我们要明白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救恩已经替我们偿还了罪债。我们的目标是在上帝的永恒福乐当中,而 神已经将我们从罪恶中释放了出来,并且 神已经赐给了我们那上好的福分。
让人找到宗教,而不是耶稣。
耶稣曾经责备那些法利赛人,说他们使人成为地狱之子,祂的意思是说那些法利赛人也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吸引人、教训人,但是最终都是把人带到了宗教面前,不过是成为一个宗教分子而已,并没有使他们真正寻找上帝的真理。律法主义使人产生宗教情感,而寻找上帝的道路,首先就需要对付这种自义的表现。如果一直追寻律法主义式的信仰成长历程那么所得到的,不过是一连串虚假的保证而已。
传道者不应该将人引到某个宗教面前,而应该要把人带到基督的面前,只有来到基督的面前,人们心里面被罪所辖制的那些苦毒才会被挪去,那些痛苦就不再是问题,他能从耶稣基督那里得到一切的答案,而这在宗教里是没有的。
戴上经文盒
如果你有机会看到一个标准的法利赛人的装扮,你会觉得非常稀奇,他们会穿上长袍在长跑的门襟内侧写上圣经的经文,甚至在袖子的袖口也会写上经文,这还没完,他们会把一卷圣经写在纸条上,然后放到一个经文盒中,再把这个经文盒戴在自己的额头上。以此来向人们宣告它的虔诚和对信仰的热忱以及严肃性。
传道人的样式应该是穿着笔挺的西装,纽扣也扣到嗓子眼儿,走在社区街道上,人们一眼就能够从他的服装就认出他是一个教会的传道人、牧师,这才是像样的。所以如果你看到有一个传道人,并没有这样正儿八经正襟危坐的样子,就会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比起外表法利赛人的威严,更重要的是内心是否是诚实,是否真实相信他自己所传,讲的是否基于上帝的恩典,是否相信圣灵在自己生命的动工,是否相信十字架就是他生命唯一的出路。
我们不需要一个表面冠冕堂皇,但是内心却是乌七八糟的所谓现代法利赛人,我们需要的是不论外表如何但是他传讲的是上帝真理的上帝的仆人。
如果有人泼了你一脸,你还要那人帮你泼个冷水澡?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太5:39-41 )
四个具有破坏性的布道原则
如今各种圣经神学的流派,以及不同的圣经注释是给这个时代的礼物。越来越多的传道人接受神学训练,使人们能抵抗道德主义的诱惑。但有的时候,也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只讲圣经中所谓的“知识”却忽略了道德的要求。这种错误使人死,只是在认识上有所长进,却不能在生活中改变人。传道人既要提防自己的神学是否正确,同时还要谨慎自己是否有以下几个具有危险性的错误原则。
1.宣称证道是“以基督为中心”,但从不提出道德要求。
我曾经听一个年轻的传道人,说起自己的证道信息,有些是以基督为中心的,但另有一些却并非如此。令我非常错愕,不知如何理解何为不以基督为中心的证道?想来必定是指那种道德上的劝勉,他可能认为这就不是以基督为中心了。事实却恰恰相反,以基督为中心的证道,必须有道德要求。
圣经反对道德主义,而不是道德。遗憾的是现在有很多的人将这两者混淆,甚至一些传道人,认为以基督为中心就不应该有道德要求,反过来,如果强调基督徒的道德要求,就必须要牺牲以基督为中心的代价。
正是因为道德主义容易使人自义。所以我们应当要竭力的避免道德主义,并且强调基督的福音,使我们的生命改变。然而也存在一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就是强调所谓的以基督为中心的原则却故意回避道德的要求,这显然是有悖圣经原则的。
2.没有圣经人物作为积极和消极的榜样。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预备讲章所得到的信息可以非常丰富,历史名人也好,文学作品也罢,总之,可以使听众听得津津有味,也可以紧扣主题。只是不可或缺的是需要让听众从证道中看到圣经中那些值得效法的人物,或是应当引以为戒的人物。
也许当传道人对信徒说,你要像约瑟那样,或是像摩西那样,又或者像保罗那样。可能对于听众来讲这些人物太遥远。远不如,我们向听众说,应当像林书豪那样,或者是像某一位基督徒的娱乐明星那样的亲切,直观。毕竟他们也是现代人,而且我们也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信仰的积极意义和好的榜样。但是使用圣经人物作为劝勉信徒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圣经对基督徒信仰生活的要求。当然如果我们只从圣经当中的人物,去寻找把道德的榜样,显然太狭隘了。同样的,如果只是去寻找那些圣经以外的人物来作为道德榜样的话,也是有失偏颇的。我们必须让每一个圣经的教导,都能在信徒的生活与圣经的真理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圣经中的人物,却是连接这两环,最直接的连接点。
3.每一周的讲道,听起来好像都一样。
尤其是当分享救赎历史的信息时,一周又一周的反复讲解很容易会让人感觉每周的讲道都差不多,一些传道人为了避免这一种状况,会选择专题式的讲道,定期改变讲道的主题。但我认为,以耶稣基督的救恩为主线的讲道计划安排是最恰当的。
传道人应该要给自己全年的证道做一个合理的计划。以耶稣基督的救恩为主要的线索,是非常好的方式。可以从每年的圣诞期间,纪念耶稣的诞生开始一直到纪念他的死里复活;以及圣灵在我们身上命中的引导。使听众在一年中不仅重温基督的救恩计划,同时也再一次确认圣灵在生活中的引导。这是避免使人感觉每周的讲道都差不多的一个好方法。
4.只注重大的框架,却忽视讲章的生活应用。
虽然为了避免每周的讲道都千篇一律,需要安排全年的证道计划,也必须非常小心,落入到那种只有大的计划,却不注重讲章本身的质量。如果仅仅只是确定了讲章计划的大主题,却忽略了讲章具体的设计往往会使听众无法从具体的讲道信息中获得切实的生活应用。
全年有一个统一的计划,每一个制度都有鲜明的主题,每一周都有一个可以在本周生活中应用的圣经真理。
“劣质教会的九个破口”。
1.暗箱操作: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精英主义为出发点,认为普通信徒不需要知道具体事工进展。
2.苦待牧者: 牧师和传道人只是雇工,不能决定任何事,只是一个“打工仔”,以恶劣的态度对待他们。
3.牢牢抓权: 生命光景与生活见证不是“劣质教会”选同工优先考虑的,更能说得上话的同工,往往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弟兄姊妹,而这些人参与教会事工往往是为了搏个好名声。所以这等人一般是不愿”放权”的。
4.缺乏问责: 基于以上第1点和第3点,“劣质教会”虽然累积了很多问题,却没有明确的问责制。
5.“属灵”骄傲: 这些“带领者”往往也表现得温柔、谦卑,第一印象给你感觉他们是善良的人,然而一旦触碰到他们的利益,他们的眉头就立刻皱起来了。
6.排斥外人: 将弟兄姊妹分为“自己人”和“其他人”。排斥那些与他们意见不一的人,而不是以爱心包容。
7.满足喜好: “劣质教会”的成员一般都只注重自己的灵里感受,满足自己的喜好和期待。所以作的决定一般是为了满足自己。
8.缺乏见证: “劣质教会”的成员以为自己这群人是最属灵的,总是肆无忌惮地攻击其他群体,没有表现出怜悯和接纳,所以别人看他们也是古里古怪的。
9.沉默逃避: 当权力的游戏发生bug的时候,大多数成员保持沉默,没有什么人愿意站出来承担。
如此恶劣的教会多吗?也许你所在的教会就有其中的一两点(或更多),然而这不是你气馁,消沉的借口。你更当奋发殷勤多多作工,恳切不倦祷告,或许你的见证就是这盏灯还没有被挪去的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