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凡见言(1)教导
癌症是“恩赐”?
通常谈到受苦的时候,我们所想到的都是负面的遭遇,苦痛的经历,充满失望,种种损失,让人心有余悸。然而,当我们读经默想时就会发现,原来不是所有苦都是负面的、消极的、绝望的;也有许多正面和积极的祝福,是透过苦难要给我们的。
当年约翰‧派博牧师患癌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叫《不要枉费自己的癌症》。
他说不要枉费了这次生病的经历。他相信他的癌症要被使用,他也相信这是“恩赐”,而不是“咒诅”。他要寻求的是安慰,不是只求得痊愈。使他能从容面对生死,能更好的认识生命的意义,不至落入孤独,自怜之中。帮助他有力量向人诉说永恒的的盼望,借此机会见证真理。这位忠心的仆人,看见了在困难试炼中的良机。
正如“碳墨如果没有经过高压,永远不能成为钻石。”“苦难”是人潜能达到完全发展的必经之路。没有试炼、没有重担,你不知生命潜力有多深;没有痛苦、没有缺憾,你不知生命耐力有多大。
苦难也许是人生的低潮,却是智慧的高峰。“苦难”能把一个人的“奋斗力”激发出来,使人产生积极力。
以赛亚说: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黎明前有黑暗,胜利前有艰难,试炼原是为我们得胜预备的。拿破仑讲过一句话,他说:“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
苦难是生命的逆流,我们要是能靠着信心的力量,逆流而上,就能够在属灵的成长上,一跃而起。约伯说“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我们可以在经过苦难之后,生命成长,能够作呼召我们的工,可以完成那在我们身上的计划和美意。“
绝望中拥有盼望
五个藏在心里的偶像
困苦的际遇如能够引发身在其中的人深思,这苦境是有意义的,经过茵陈之地必有宽广。
你看!当阳光明媚,生活顺遂,我们见什么都是顺眼的,对什么事都是“阿们”的,祷告时都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你因所得的福分而充满感恩内心喜乐,这是没问题的。然而当真正的考验却在愁云惨雾时发生!此时你信仰的根基,信心的凭据和忍耐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当我们落在苦境,愁云久久不能散去。当试炼不断加深,在此中,我们心中的一些隐藏偶像渐渐明了出来。然而这种显明也是我们经历苦况,计划中的一部分。
耶利米被称为哀哭的先知,《耶利米哀歌》就是一首感叹苦难漫漫的长诗。透过这首哀歌我们看到了人对妄想的不切实际期待,也看到了因为悲伤和损失,失去了信心。当我们因着困难信仰崩溃时,那些潜藏在心内的偶像就会浮现出来:
①以财物取代了信靠。
《耶利米哀歌》第4章描述耶路撒冷重视财富的安全胜过了信心的仰望,其荣耀的丧失就开始了。
黄金何其失光,纯金何其变色,圣所的石头倒在各市口上。(耶哀四1)
圣殿何其宏伟,圣所金光灿灿,黄金无处不在,与荣耀互相交织。但如今,金子已黯然失色,耶路撒冷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圣殿变为荒场废墟,他们以黄金为象征的信心已经荡然无存。
我们知道金钱自有妙用,它可以带来安全感,身份随着财富水涨船高,使我们拥有更多选择。如果我们不谨慎对待,就很有可能会迷失在金钱带来的迷惑中不能自拔。
因此,金钱匮乏、失业、生活拮据,是一个机会,使我们反省对薄薄纸钞的错误期待。当我们的余额逐渐清零的时候,那种因为损失而导致的哀痛也许会唤醒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意识到对财富的过度依赖是如此的愚蠢。对金钱带来的安全感正使我们崇拜一个假神。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所以非常容易就能成为我们信靠的对象。摆脱对金钱的痴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却不得不战!
②以贵人取代了神恩。
面对困苦,我们很有可能会“错付良人”,确实有些我们以为是天大困难之事,但对别人来讲却是挥挥手的小事。所以当我们面临挑战的时候,会轻易地将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这就使得我们容易对权势地位充满着迷恋,对生活中遇到贵人充满着期待。
那倒在废墟中的不仅仅有黄金,还有耶路撒冷的王子。“富人在灰堆里翻找”(耶哀四5),王子已无法辨认,国王也成了俘虏。这一声声叹息提醒我们,人是有限的,人的能力也是有局限的。正所谓“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如果我们将希望寄托在某位贵人身上是危险的。当我们前途未卜,面临损失的时候,将希望寄托在任何人的身上,都是虚妄的。
③渴望世俗的认同感。
令人绝望的境遇会改变人与人相处的方式,世俗价值观不断地侵蚀我们的心灵,因苦境使我们忽略了怜悯。绝望笼罩着废墟中的耶路撒冷。(参耶哀四9)
正是这种令人崩溃的苦境,使同情心消失殆尽,人际关系支离破碎。这很容易会让我们对世俗的舒适产生渴望,想要退回到世俗的安逸中,然而这种世俗的安逸只是虚幻的想象。
④将某牧者视为偶像。
这种信心危机直接影响到我们与牧者的关系。在《耶利米哀歌》中,我们看到道德权威逐渐丧失时,人与人彼此孤立,彷徨无助。本应成为属灵表率的牧者,渐渐失去作用,沦为具象化的偶像。牧者本当为同行者,却在丧失权柄之后,沦为了欺骗者,迷惑了一批批无知的追随者,成为他的掳物。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不要在悲伤的时刻,对牧者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
⑤以神恩为悖逆借口。
面临困难,“有病乱投医”。偶像崇拜最容易导致表里不一的虚假虔诚。“没有哪群人比我们更适合得到丰盛的恩惠了!”然而恩典不是骄傲放纵的理由。
我们在苦境之中,会产生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以至于我们以为在恩典中没有管教,可以肆意妄为,然而这种廉价的恩典,却将人引到了永远的灭亡。
挖出内心的偶像是衪护理的方式。当痛苦推倒我们心里偶像时,心里的叹息会引发我们的反思。我们当对自己的内心抽丝剥茧,透过表象,使我们知道自己的信心错付了对象。那么这些痛苦就使我们逐渐了解到,我们所爱是什么,所爱是谁?应当爱什么,应当爱谁?
辩别异端的三个尺度
现在异端真的如吼叫的狮子,遍地寻走,寻找可吞吃的灵魂,一些异端的假师傅会巧言令色,挑战圣经的权威。将人引入异端邪说的歧途中。许多对信仰一知半解,心不坚固的基督徒,很容易落入异端的圈套。
著名的已故基督教布道家葛培理曾经提出一个非常简要的标准来审查是否为异端,如何判定该团体是否为异端,可供根据他们对圣经、耶稣和其他教会基督徒的看法来判断。
他们是怎样看待圣经的?
基督徒相信圣经是上帝的启示,是 神的话语,无需添加也不允许减少。因此如果有某一个团体在圣经以外,加添、删减,修改了圣经的内容。又或者声称他们所翻译的经文才是唯一正确的,等等言论都是异端的特点。
基督徒读圣经要读懂、读对,才不至于被那些异端所引诱离开真理的教导。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被异端邪说所引诱,并落入网罗中的,都是些对圣经一知半解,甚至对圣经毫无了解的所谓“基督徒”。在他们还没有遇到那些错误的教导之前,就没有建立正确的信仰观念,因此也无从判断对错,失败在所难免。
他们是怎样看待耶稣的?
耶稣基督是唯一的主,所有基督徒深信这一点,这也是基督教信仰最核心的根基。看一个团体是否将耶稣基督视为唯一的圣子,是被 神所差派,将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的,还是他们否认这一点,认为有另外的救世主。或者说耶稣基督的救恩并不完善,又或者说,唯有通过某种方式的努力才能使人得救,光靠耶稣基督是不够的。等等这些言论都是异端的标志。
许多异端引诱基督徒,刚开始并不会马上否认耶稣基督,但是随着被迷惑的人泥足深陷,最终会引领那些糊涂的基督徒远离基督,接受他们的教主、假先知来取代耶稣基督。因为许多人相信耶稣基督,是抱着功利主义的心态,这也使一些异端邪说,传讲“另一个福音”的时候,有它的市场。
如何看待其他基督徒?
所有基督徒都是同蒙天召的弟兄姊妹,在基督里彼此相交,圣徒相通是使徒信经确立的基督徒信仰告白中,最为机要的信仰。如果一个团体声称只有他们才拥有真理,唯有透过他们的团体才能得上帝的拯救,上帝在其他的教会没有做工。或者他们也不会因为上帝在其他基督徒身上,有美好的见证而感到喜乐,等等都是异端的特点。
一些比较极端的教派,也会有这种唯我独尊,天下乌鸦皆黑,惟有他们是白的,甚至藐视其他教会的弟兄姊妹,认为只有他们自己是属灵的,这都是具有异端色彩的团体。
正如主耶稣说的,荆棘上不会长葡萄。可以根据这些团体的为人处事,和他们生命的果子来判断他们是否是合乎真理的基督徒群体,亦或是披着基督教外衣的异端邪说。
属灵喜乐的来由【诗128: 1-6】
清教徒的核心教义:一切为了上帝的荣耀。
清教徒运动本质上来讲是一场基于圣经的悔改运动,从理论上来讲,它是一种充满活力,欢乐的加尔文主义;在经验上,他富有温度和感染力,并且渴望与上帝相交,并积极传扬福音,迫切见证 神的道,在教会中专注于敬拜三位一体真神,在崇拜和服事上见证 神的荣耀。
清教徒虽然是一群严肃而敬虔的人,但是他们却是一群非常快乐的人。他们的存在,是为了使地上充满上帝的荣耀光彩。以下基于诗篇128篇分享清教徒快乐生活的5个方面。
1.圣洁的喜乐:对上帝的敬畏中喜乐。
诗篇128篇第1节和第4节重复,“敬畏耶和华的人,便为有福。”这个“福”指源自内心深处实实在在的快乐,是内在的喜乐。是以上帝为中心的基础喜乐。以此为根基,因着上帝赐福的缘故,祂为我们创造了三个方面喜乐的来由。就是我们的工作、婚姻和教会中的崇拜。上帝赐给我们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喜乐,来自我们的日常工作和家庭婚姻,以及在敬拜中的体会。
既然说敬畏上帝,是这份喜乐的核心基础,那么敬畏上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清教徒的教导说,对上帝的敬畏,涉及到三个最基本的要素:首先对上帝的属性有正确的概念,上帝存在在一切存在之上,并且不断意识到,我们对上帝应当尽的本分。敬畏上帝意味着上帝的微笑和皱眉比人的微笑和皱眉更有价值。因此清教徒强调,对上帝的虔诚敬畏,是生活当中任何情况下的优先选项。罪会给我们带来不快乐,它从我们的心灵深处,摧毁了这份快乐,但敬畏上帝所产生的恐惧战兢中的喜乐使罪的权势在我们的生命中被压缩。
2.职业中的快乐:在工作中享受。
诗篇128篇继续说,敬畏上帝的人,他对待他的工作就像是对主所做的那样,充满了快乐。“你要吃劳碌得来的,你要享福,事情顺利。”(诗128:2)
清教徒认为只有敬畏上帝的人:
才会真正享受他的工作,而不仅仅将工作看作是提供生活必需品的来源。会将这份工作,看作是上帝对他的呼召。他敬畏上帝,喜欢他手中的工作,并且将每一项任务都看作是实现上帝恩典和爱的象征。
带着上帝荣耀的目的,参与工作中。这种基本的信念,使清教徒免于烦恼,使他能够以圣经中教导的信实、殷勤和热心来处理他所碰到的各项事务,有助于他热情追求自己生活的目标。
相信上帝对供应的允许。就像以利亚那样,他相信即使他所得到的供应减少,也深信上帝会供应他需要的。
因为相信上帝的主权,使内心可以平静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促进自己的灵命不断成长。
知道他将在永恒当中,享受上帝对他出色工作和好行为的奖赏。
因此一个清教徒对自己所从事世俗的工作,是站在神学的高度去从事的。
3.家庭的快乐:幸福美满的家庭。
诗篇128篇第3节:“你妻子在你的内室好像多结果子的葡萄树,你儿女围绕你的桌子,好像橄榄栽子。”上帝爱人的方式是让人在自己的家庭当中获得真正的喜乐。一个清教徒相信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敬畏上帝,会带来喜乐的祝福,首先,他会有一位充满生命果子的敬虔的妻子,并为拥有这样一位妻子而喜乐,孩子并不是一个敬虔妻子唯一的果实。正如葡萄藤不仅仅提供葡萄一样,它也产生许多树叶,提供阴凉之所。一个富有建树的妻子,在她的生活中体现出许多以基督为中心的美德,葡萄树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象征。这棵“葡萄树”带来了美味和快乐时光。因为敬畏上帝的妻子,会为她的丈夫提供明智的建议,她丈夫的心也会依靠她,她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爱、亲密和无法形容的快乐。
毫无疑问,许多人的婚姻并没有进入到理想状态,甚至包括许多清教徒,然而,清教徒们却愿意为着理想的婚姻而勤奋努力,靠着上帝来实现这个愿望,使他们的家园,扎根于上帝的允许之中。也就是以敬畏上帝的方式行走在婚姻中。
4.崇拜的喜乐:通过主日聚会享受安息。
诗篇128篇,4~5节“看哪!敬畏耶和华的人,必要这样蒙福,愿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愿你一生一世看见耶路撒冷的好处。”
清教徒相信生命当中许多的恩典与祝福,上帝是透过锡安山和耶路撒冷,赐给我们的,是提供我们灵魂宝珠的超级市场,而主日的聚会是享受主内快乐生活的核心。在上帝的圣殿中,人们欢喜快乐的赞美,不断的经历罪得赦免,被宝血洗净的无法形容的喜乐。每一次崇拜,往往带着欢笑的泪水。为了上帝的荣耀渴望与主单独面对面。
与那些宗教改革家们所持守的一样,清教徒认为教会在信仰当中的核心地位是不能动摇的,他们深信,崇拜真神唯一可接受的方式,就是由 神亲自所设立的教会。清教徒接受并遵循严谨的敬拜程序,认为除了在圣经当中所显示的敬拜内容之外不应该在圣经之外,加添或减少任何的东西。
我们总是一遍又一遍的听说,一个清教徒愿意愉快的走上几个小时,为了听一篇好的讲道。以及他们如何认为主日听讲道远比一场舒适的狂欢,更加的充实和快乐。主日的讲道,往往是在一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作为当代基督徒,我们需要反思,我们为何失去了这种优良的传统。
5.盼望的喜乐:通过持守与 神所立的约而快乐。
诗128篇第6节,“愿你看见你儿女的儿女,愿平安归与以色列。”
清教徒是一群快乐的圣约神学实践者,他们把恩典之约看作整个伟大的整体。从 神与我们立约开始,并且,在这个圣约中,我们工作生活以及在世界中见证 神的荣耀。诗篇128篇第6节宣告,敬畏上帝的福分,将见到我们的子孙,是的,我们可以看见我们孩子的孩子,我们可以看见上帝借着他们彰显的荣耀。
一个基督徒应该竭尽全力为忠于与 神所立的约而欢喜快乐。正如清教徒所宣告的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荣耀祂,并且永远享受祂(以祂为乐)。”
作为现代基督徒,我们需要摆脱那些对清教徒批评的人错误的言论,认为他们是刻板而枯燥的,毫无快乐的一群信仰追寻者。对于清教徒来讲所有这些快乐的基本秘诀,就是在上帝的里面,在工作中,在家庭中,在公共礼拜中,以及对 神未来的应许中,寻找到 神所赐给我们的喜乐。
你不要留恋埃及的美物,需要信心之跃!
所罗门王著智慧之书《箴言》千言,但连他也测不透的却有四件事:鹰击长空、蛇据磐石、船行海上、男欢女爱。(参箴30:18)其中首件便讲到老鹰在长空翱翔的奥秘是我们生活在地面上的人测不透的,至少在飞机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对翱翔于天际的飞鹰充满了崇拜之心,甚至将之神化。
人们甚至认为鹰是长生不死的,可以不停地返老还童。一只临终衰老的鹰。展开它虚弱的翅膀,用尽最后的力气向高空飞翔,迎着气流一直向上,直到精疲力尽。罡风刺过身体,羽毛渐渐脱落,便一头栽落下来,在空中却渐渐地长出新羽,终于又一次翱翔在碧海晴空。显然这个是古人美丽的幻想。因为他们只看见矫健飞翔的雄鹰,从未见到一只鹰在翱翔途中掉落地面。孰不知所谓鹰的重生,只是一代又一代雏鹰的成长,一次一次跌落又飞升,是一次又一次信心之跃。
鹰巢居峭壁之间,这种位置使它既不用但心什么毒蛇猛兽的袭击,又占据着森林的至高之处。它在这里休养生息,也在这里哺育后代,更在这里迎接生命中最后的飞翔。
当它还是雏鹰之时,在巢中渐渐长大。作为一只弱小地雏鹰它只能一直待在窝里。从未领略长空,对脚下的大地充满了畏惧,它的全世界就是这方寸之间。在他羽翼未丰之时,曾见自己的兄弟,因为一阵狂风,便被吹落下悬崖,从此音讯全无。它却幸运地长大,如今羽翼丰满,可在长空翱翔。但它却害怕了,站在巢边迟迟不肯迈出信心的脚步。母鹰在旁边鼓励,又时不时飞上天空,示范了一次又一次。母鹰用翅膀轻轻推着雏鹰向前,此时的雏鹰左顾右盼。终于迈出了这信心的脚步。第一次踏向巢之外的世界,却没想到空空如也,它直坠向下,不由自主地想要抓住什么,但却想起“我有翅膀,可以飞翔”。就在转瞬之间雏鹰张开它的翅膀,又迅速飞升,从此它成为了真正的雄鹰,天空是它的新世界,从今以后它将用翅膀丈量大地。
雏鹰的第一次离巢飞行,被称为“信心之跃”。我们的人生中也必然得有一次信心之跃,越过去了你就能翱翔天际,不惧人生风雨,成就精彩的人生。
保罗的信心之跃不发生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不是在大马士革的城楼上,也不是在跟随巴拿巴来到耶路撒冷那一刻,而是在爱琴海边。
那一天晚祷如涛,保罗在涛声中听见了马其顿的呼声。这呼声就如母鹰拍打雏鹰的翅膀,最终保罗信心一跃,穿过了爱琴海,来到了陌生的欧罗巴。在这之前他只与巴拿巴同工,在小亚细亚一带熟悉的人群中间宣道,只在这一方小世界追寻使命。随着回应马其顿的呼声,他将踏上全新的旅程,面对全新的世界,从此保罗就像一只雄鹰翱翔在外邦的禾场上。
马礼逊准备前往神秘的东方古国之前,才知道当时英吉利到清国没有直通的航线,他必须坐船跨越大西洋,先前往美国,再从那里辗转来到东方。他几乎绕了地球大半圈才到达目的地,马礼逊离开家乡踏上陌生的土地,怎能不说这是信心的之跃呢?
信心之跃是对未知的一种笃信,更是对自己所拥有的力量确信不疑。所以,如果你没有好好预备,丰盛的力量不在你的心里,灵魂深处没有生命之主的位置,贸然跨出只会粉身碎骨。外在羽翼的丰满需要内在生命的康健,才会茁壮的成长。才有信心之跃的基础。
以利沙就是积极准备的人,所以当他亲见以利亚升天,从此他获得了加倍的力量。但是他的学生基哈西就没有这样的力量,依然贪恋乃曼的财物,得了他该得的下场。
所以,信心之跃不仅仅是信心的跳跃,更是显明你生命的本质。那些跃出去的人必走在信心的道路上,让这一切显得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理所当然。那么的轻松愉悦和优美。反之,不能跃迁的人,其生命的特质显明的是那么的拧巴、不安、绝望。
所以你必须要明白你已经跃入红海,你唯一的选项就是勇往直前,不要回头看,不要回头望,不要留恋埃及的美物。那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那更美的迦南。
圣经中“四十天”的独特意义
提阿非罗啊,我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直到祂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以后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徒1:1-2】
祂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 神国的事。耶稣和他们聚集的时候,嘱咐他们说:“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副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徒1:3-5】
《使徒行传》被称为使徒们服事的传记,也被称之为圣灵的传记,但是这一切的源头却是耶稣的故事。耶稣的故事即福音,是《使徒行传》的前传,而《使徒行传》就是这个故事的延续,并且这个故事到如今仍然还在那些蒙恩的基督徒身上延续。
路加用一句话概括了耶稣被钉十字架复活之后到衪升天之前的四十天。而这四十天内,所发生的事情详细记载在《路加福音》及其它福音书中。而“四十天”这个数字,不仅仅只是数字而已,它在圣经记载的几个特定时刻具有特殊含义。
四十天大洪水
摩西四十天后下山
耶稣禁食四十天后撒旦来试探
耶稣复活后四十天与门徒同在
首先在《创世记》中记载上帝用四十昼夜的大洪水,淹没当时的世界(参创7:12)。并在《出埃及记》中记载,摩西四十昼夜在 神的面前不吃不喝,领受上帝的律法(参出24:18;34:28)。在新约福音书中也记载耶稣正式向世人显明之前,被差到旷野禁食四十天,并受魔鬼的试探考验(参路4:2等处)。以及此处经文所提的耶稣复活之后四十天与门徒们同在一处并教导他们天国的事。这几个特定时刻都阐明了,上帝救恩的审判及救赎的双重意义。创世之初的大洪水既是对当时罪恶世代的审判,同时也是上帝塑造新世界的开始。在灭世的波涛汹涌中,衪却预备了方舟。方舟就是 神对那个罪恶世界预备的救人之法,而进入耶稣基督这“方舟”是世人得救的唯一方法。与耶稣基督救赎计划更具可比性的,就是摩西进入云中,来到西乃山上四十昼夜,不吃不喝,在上帝的面前领受律法。宣告了从此以后 神的百姓活在律法之下。这两块法板带给百姓的同样是审判和救赎的信息。耶稣基督的降临同样带来了审判和救赎,祂在旷野禁食四十天是祂展开救赎计划的预备工作,同样,祂在复活之后与门徒们四十天的相处,就是祂在地上完美的收官。两个四十天前后呼应。刚开始的四十天祂是孤身一人的,并且要面对魔鬼的试探;但如今却有一群誓死跟随到底的门徒,他们的生命将被更新,受差遣直到地极作主的见证;起头的四十天祂要迎接的是自己即将要面对必死的命运,但如今这四十天却是得胜的宴席。这四十天对耶稣而言,是祂在地上工作的总结,但是对门徒们来说,却恰恰是他们事工刚要开始的预备。
四十天之后他们将要迎来圣灵的洗。耶稣特别指出,他们要受到圣灵的洗与约翰的洗有本质的区别。所谓约翰的洗指的就是施洗约翰在约旦河边为百姓们施洗的盛况。当时来到约旦河边,接受施洗约翰洗礼的人,人山人海,甚至包括耶稣本人也受施洗约翰的洗。施洗约翰所施行的洗礼是劝勉百姓们悔改的洗礼,与旧约中很多先知们所宣告的悔改意义相同。在以色列人的历史当中,经常有先知被兴起来斥责百姓的罪恶,劝勉他们悔改,而施洗约翰就是这众多先知的一位,他也被称为最后一位旧约的先知。
不仅仅耶稣强调施洗约翰的洗礼与圣灵的洗不同,施洗约翰本人也宣告圣灵的洗和他的洗礼有别。并且他也认为耶稣基督就是施行圣灵的洗的那一位。自己是给祂提鞋也不配的。而耶稣基督施行圣灵的洗的方案就是祂的十架救恩,透过祂的死里复活成就 神的义,并差圣灵降临。以祂的升天作为门徒接受圣灵洗礼前的记号。正如耶稣亲口所说的,他去之后会差保惠师来。
何为圣灵的洗?将放到以后的章节再慢慢叙述。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圣灵的洗并不是指接受圣灵。因为圣经记载在耶稣复活之后向门徒显现的时候就已经明确的向他们吹了一口气,并且说:“你们受圣灵”。所以当耶稣对门徒们说等候圣灵的洗的时候,事实上门徒们已经接受了圣灵。
饶恕不仅仅是个信仰问题
有一天耶稣的门徒彼得来求教耶稣,如果他的兄弟得罪他,那么他应该饶恕他的弟兄几次呢?七次够了吗?如果按我们中国人的常话来说,7次已经不得了了,因为我们总是说事不过三。但耶稣的回答确实,要饶恕你的弟兄七十个七次。其实耶稣的言外之意是说,你要完全的饶恕。
因此在你的意志上决定饶恕人,一定会增进你的人际关系,使之更加地和谐;在你的情感上愿意去宽恕别人,那么你的身心灵一定会更加地健康。
不冷不热”的七个迹象,怎么办
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启 3:16 )
据说老底嘉城是著名的温泉城,那地的人非常喜欢在温泉里泡澡。但是这些温泉水是不能饮用的,若不小心入口了,赶紧得要吐掉,要不轻则闹肚子,重则损害身体。
当你生命光景如温泉水不冷不热了,不再适合饮用了,也会被“吐出去”。你曾经的火热渐渐消失,爱心渐渐冷淡,你可以透过以下这些迹象觉察出来。
1.你对于参加聚会的热情渐渐减弱。
曾经,你一度对于参加聚会非常期待,但是现在无论是小组或是敬拜,你的出席只是一种“例会”,去是去了,不过也没什么激情罢了。
2.你为牧者同工的代祷渐渐减少。
发生这种状况是因为你可能对牧者或者同工不再那么信任。于是你的代祷也不再那么积极主动了。很有可能你在问自己“为什么还要为他们这帮人代祷呢?”
3.你越来越不看重团契成员之间的关系。
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种态度的转变。但你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和弟兄姊妹一起出去游玩,也不怎么参加团契的活动了。
4.你不再像以前喜乐地谈论团契之事。
曾经你非常火热,参加一切活动,甚至还邀请别人。然而现在这种热情已经渐渐消退,也不再谈论与团契有关的话题了。
5.在你的眼中,团契的负面信息越来越多。
虽然团契还是那个样子时好时坏,可是它好的一面你看不见了,因为有一些东西已经遮蔽了你的目光。需要你用更大地爱心才能够穿透这些障碍。
6.你不再像以前那样透过敬拜喜乐赞美。
你就算有参加聚会,唱诗歌也不再那么充满喜乐了。这些歌声只是在你的“嘴里”,你只是有口无心的张嘴而已,因为你的心里面己经没有了感动。
7.你知道你离教会越来越远,却什么也改变不了。
这种状况持续了多久呢?你也不知道!你只知道自己已经离团契生活越来越远,但是你却阻止不了,任由其恶化下去。
如果你发现自己存在以上迹象,这就是你现在的光景,那么你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来调整自己:
坦诚 诚实的承认自己的光景,将你的挣扎与你的牧师同工分享,让他们和你一同面对。
认罪 如有必要就当认罪。很多的时候我们内心的苦毒会使我们的心变得刚硬,所以认罪是唯一使我们重新站立起来的途径。
继续 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重新点燃爱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继续参与服侍,爱的行动会改变你冰冷的心,不再不冷不热。
寻找 要努力开始寻找仍有爱的角落。我们既会发现教会的阴影,但同时也要努力的去发现那些美好光明面。你便知道祂的膀臂没有缩短,并没有收回祂的慈爱。
中国的苹果之父
我说的苹果,它真的就是苹果,就是把牛顿砸中的那种吃的苹果。
老祖宗的时候,中国人肯定是吃不到苹果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个苹,当然不是苹果,其实这是一种野菜,也就是我们现在吃的蒿子杆当中的一种。
其实我们中国原来也是有一种,长得跟苹果很类似的,比苹果小很多,又酸又涩的水果,就是沙果。沙果虽然营养还是不错的,就是口感实在太差。
中国人现在能够吃到这么美味又有营养的苹果,还得要感谢一个宣教士…倪维思。既或是如此,你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仍然找不到他的一张照片。
倪维思是美国长老会的宣教士,从大洋彼岸远道而来,辗转中国各地之后到了烟台。他不仅仅带来基督教信仰。也将他家乡的水果种子带到了中国。其中就有苹果的种子,现在中国公认最好的苹果就是烟台的苹果。所以倪维思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苹果之父”。
事实上倪维思留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有好吃的烟台苹果。他还留下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属灵遗产,就是他强调宣教上要要实施“三自计划”,也就是宣教士要努力地使当地教会实现自治、自传、自养的三自目标,由于他的倡导,“三自计划”也被称为“倪维思方案”。
倪维思方案的三个要素,第一,教会应当完全自然由本国的信徒来带领。第二,教会只能采用本地信徒能够承担责任的模式去运作,坚持按当地的习惯风俗建造教堂,并合理使用当地的资源。第三,圣经应当成为整个事工的核心。给信徒的培养和训练要在本土的环境中进行。
倪维思所提出的宣教学的方案,在当时来讲,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重视,反而一次受邀请去朝鲜培训的机会将他的理念带到了朝鲜教会,朝鲜的长老教会完全接受倪维思的理论,并在朝鲜实践他的宣教方案,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现在在朝鲜(韩国)长老教会的基础就是当年倪维思所提出的宣教策略所建立起来的。当年的长老教会在四年当中就建立了153个教会,会众也从93位发展到了8500位。所以“三自”的果子在韩国。
再后来你就知道了,“三自”这个称号,被一些人挂羊头卖狗肉的留在了中国,这和倪维思的“三自方案”没半毛钱关系。
如果你想进步了解宣教学方面的论述,我向大家推荐《植堂世界》
苦尽甘必来,以琳就在下一站
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到了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到了玛拉,不能喝那里的水;因为水苦……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出15:22-25)
摩西遭遇玛拉的苦毒之水,并按吩咐将一棵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这揭示了上帝如何在我们必经的苦毒之地,一愁莫展之时施恩,将苦涩转化为甘甜。
以色列民经历了长时间的旷野漂流,这一天他们找到了一处水源,却发现水是苦的,不能饮用。于是摩西呼求,上帝命他将一棵树投入水中,奇迹发生了:苦水立刻变得甘甜,众人得以解渴。
正如这棵树能够净化苦水之毒,耶稣的舍命之爱能够净化罪之苦毒,使人得永生。
苦水没有挪走,而是改变。
拯救总在急难后。玛拉的苦水没被挪走,而是以一棵树改变了其水质。环境并没有被挪去,而是以祂舍命的爱更新改变了。水还是水,但已经不是原来的苦水。因着使苦水变甜的更新的大能,我们能够从中找到力量和盼望。
玛拉是中途,非终点。
玛拉苦水的挑战是旷野旅程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终点。玛拉之水被允许存在,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珍惜甘甜的时刻。正如苦水在树的作用下变得甘甜,我们走义路,经历苦水之后,也会因“各各他的十架”变得更加丰盛。
祂是那位能够使苦水变甜的
“在祂没有难成的事”。祂是那位能够使苦毒之水变甘甜的,也是那位能够改变人心的。祂的爱是无条件的,即使对于那些不敬畏祂的“闲杂人”也是如此。
玛拉到以琳,苦尽甘必来。
从玛拉到以琳,真正的内在甘甜来自于对表面苦水的接受。只有当我们真正接纳生活表面的苦涩,我们才能更加珍惜属灵生命丰盛的甘甜。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玛拉苦水时,也必更加坚信必有蒙恩的以琳甘甜。
这个故事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对每一个寻求真道的人说话。提醒我们,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困苦,“恩典是足够的”,以琳就在下一站。
当你不知所措时‖透过诗篇39篇晓得的帮助
当你心里充满惶恐、煎熬与痛苦时,不知所措,不知该怎么办!当你充满焦虑,然而你却无力应付时。
那么,此时打开《诗篇》39篇,这短短13节经文,会给你清晰的提醒。
这是大卫的诗,一开篇就表达了他内心的迫切:“我的心在我里面发热。”3,然而“我默默无声,连好话也说不出口。”2。
1.晓得自己的脆弱
…求祢叫我晓得我身之终!我的寿数几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长!祢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数,在祢面前如同无有。各人最稳妥的时候,真是全然虚幻。(细拉)(诗39:4-5 )
试炼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化了妆的祝福”。因为它使我们知道自己真的是那么脆弱。我们越早承认自己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我们越早承认自己无能为力,那么我们就越早学会信靠。我们知道自己做不好,就会将自己交多给那能把我们的生命维护好的那一位。
2.晓得自己的虚荣
世人行动实系幻影。他们忙乱,真是枉然;积蓄财宝,不知将来有谁收取。(诗39:6 )
我们的生活每个环节,若不仰赖于永恒,那么一切都是虚空的,包括我们受的试炼。所以我们应当要将我们生命中那些空洞的需求摒弃,调整我们的眼光。
3.晓得自己的指望
…如今我等什么呢?我的指望在乎!求祢救我脱离一切的过犯,不要使我受愚顽人的羞辱。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祢,我就默然不语。求祢把祢的责罚从我身上免去;因祢手的责打,我便消灭。祢因人的罪恶惩罚他的时候,叫他的笑容消灭,如衣被虫所咬。世人真是虚幻!(细拉)(诗39:7-11)
重新认识自己的脆弱和虚荣心会让你灰心气馁吗?然而我们不必这样,我们应当要转移我们的目标,将盼望从属土转向属天。
4.晓得你的逆境
…求祢听我的祷告,留心听我的呼求!我流泪,求你不要静默无声!因为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像我列祖一般。求祢宽容我,使我在去而不返之先可以力量复原。(诗39:12-13 )
就在这里,一个大转折,大卫开始追问他的逆境被无视了吗?可见当时的大卫是多么绝望。
然而我们却充满感恩,因为属天的应许始终贯穿在大卫的这首诗中。他的呼求蒙了垂听,他的眼泪被收集。我们也应感恩,因为我们的需要也已经被听见了。
5.晓得力量的泉源
然而,我们都知道人生的结束,便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开始。虽然我们在今生会经历苦楚,但我们有极重无比的荣耀等着我们。我们经历的试炼使我们更看重永恒,这便是我们力量的泉源。
6.当你不晓得的时候,怎么办?
我们不知道一生之久要经历多少事,经历的挣扎要持续多久?但是这些事乃是要向我们揭示:我们的脆弱,以及我们需要的仰望,和透过逆境得到的真知识。
所以,当我们正在痛苦中不知所措的时候,可以效法大卫。看看他在经历挣扎的时候是如何得到更新,重新再次站立起来的,我相信会给你巨大地鼓舞。
战胜教养子女所带来的痛苦
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带着检视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孩子,总是很容易发现她/他生活当中的各种“刺”,我们甚至也会想尽一切的办法,学习各种技巧,看能否帮助我们更好地教养子女,当然有很多方法都是非常棒的。无论我们找到怎样的方式方法,只要它对于我们的教养是有益的,那么我们可以使用,但是我们不能依赖那些方法,如果我们太强调依赖方法,很容易会将孩子视为自己手中的“泥团”可以随己意塑造,而不是将她/他交托给上帝。如果我们在孩子身上,真的有什么寄托,或者有什么希望,那绝对不是方法策略,技巧所能解决的,真正有效的是祷告。
我们应当向神祷告,让我们的孩子能够诚实的面对基督。并且能主动打开 神的话语,阅读 神的话,也求 神能够赐给我们的小孩,有属灵的同伴一同追求敬虔的生活,更应当为他们的将来能够有美满的婚姻而祷告。并求神保守他们,远离一切的罪恶。
当我们愿意将我们的孩子带到上帝的面前,透过祷告来交托,我们可以发现,养育子女的痛苦也将慢慢消失,“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人的忿怒要成全祢的荣美
首先,只要你是正当合理的,当然可以发怒。放心这不是罪,甚至是成全神的美意。没想到吧!
人的忿怒要成全祢的荣美;人的余怒,祢要禁止。(诗 76:10 )别没完没了好吗?
你要学习把握生气发怒的尺度。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弗 4:26 )
今天生气就得了,别留到明天。因为有的时候 神也发怒。
因为,祂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诗 30:5 )
当然,祂发怒不是随随便便的。而且如果祂不控制的话,谁能存活呢?
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他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诗 103:8-9 )
但是你发无名火却是万万不能的。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无缘无故地 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断;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太 5:22 )
还有,如果你觉得吃亏了,却不应该发怒。不是说 神也会发怒吗?把这事儿交给 神吧!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罗 12:19 )
因为如果你不收回你的怒气,接下来往往就是坏事。
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诗 37:8 )
尤其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做男人得随时举起的是圣洁的祷告之手,而不是愤怒之手。
我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 ,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 (提前 2:8 )
有的时候你只需要多听听,可能你的怒气就消散了。
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 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 神的义。 (雅 1:19-20 )
如果你随随便便就发怒,是得不到人的尊重和接纳的。
轻易发怒的,行事愚妄;设立诡计的,被人恨恶。(箴14:17 )
有的时候只需说几句好话,问题就解决了。何必非要动怒呢?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箴 15:1 )
我想你在真理的见识上越来越丰富,应该就会达到不轻易发怒的地步。好好追求成圣吧!
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箴 19:11 )
如果真有一个人是动不动就发怒的,能离他远点就远点吧!
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箴 22:24 )
如果真的离不了怎么办呢?不是说神有丰富的怜悯和慈爱吗?
灵性荒漠的生存指南
有许多人曾经在教会参与过聚会,某种意义上甚至曾经火热过,也许已经受洗,但是却没有属灵的生活。当绝望的人在这荒漠中兜兜转转漫无目的的日复一日,甚至会产生一个错觉以为这荒凉的沙漠就是生命的故乡。
当我们经历了死荫的幽谷,站在了灵性的高峰,你可以回顾你的过去,上帝是怎样的带领,祂是怎样引导你绕过那些危险的泥潭?此时你意识到,无论是山顶还是在幽谷,上帝从来没有离开过你。
在所有基督徒的经历中拥有上帝在生活中,是最令人兴奋、充实和重要的事。然而在基督徒中间,也有很多人感到自己是被上帝抛弃的陌生人,感受到生命的虚空,无法触摸到上帝,每一次祈祷和默想都如同石沉大海,每一次忧虑都以眉关紧锁结束,在绝望的灵性荒漠中孤独跋涉。当绝望的人在这荒漠中兜兜转转漫无目的的日复一日,甚至会产生一个错觉以为这荒凉的沙漠就是生命的故乡。
与上帝疏离的感觉,有时只不过是我们灵性的敌人,那恶者魔鬼狡猾的诡计,欺骗我们。然而它确实反映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灵性问题。
在我们的身边确实有许多人曾经在教会参与过聚会,某种意义上甚至曾经火热过,也许已经受洗,但是却没有属灵的生活。虽然外表上可以表现得像一个基督徒,但其实没有属灵生命的改变。
在不知不觉中,这种徒有虚表的基督徒生活使人犯下难以饶恕的罪,使得人离上帝越来越遥远。比如对某个人充满了怨恨与苦毒,不愿意宽恕。又或者喜欢指责别人的错误,诽谤那些自己所不知道的事。诸如此类,不断地使日常的生活与上帝的要求越来越远。
在我们如何继续感受上帝在我们身边的存在之前,我们可以思考几个问题。
上帝的温柔超乎你的想象
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大海的人,有朝一日他来到海边的时候,他或许会抱怨,眼前的大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上帝总比我们看到的更大。有没有人希望上帝愚蠢到祂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却是看不见的。或者当祂说话的时候,会震破我们的耳膜,当祂要伸手触摸我们的时候,我们立时化为齑粉。虽然全能者是如此的可畏,但是祂必须与我们保持关系,不得不克制自己,所以祂选择比我们所预期的样子更温柔,可是为什么没有人因此感到震惊呢?
实际上我们是为上帝的荣耀而被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灵魂、身体都与创造我们的上帝紧密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祷告是如此的简单,如同呼吸一样,好像小孩子和母亲聊天那样自然。因此在上帝面前,你不需要有什么怪异的举动以引起上帝对你的关注。
“天离地何等的高,耶和华的慈爱也何等的大。”
甚至对古时的犹太人来讲,耶稣实在是太过平凡了,根本不可能是他们所盼望的弥赛亚。你是否在生命中对这位上帝的期待,也犯下了这种错误认知呢?
与神交往的感受
上帝的作为有时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是那么的温暖。但如果我们开始期待我们的灵命和我们心思所想的都完美无瑕的时候,只会令我们越来越失望。上帝在以衪的作为引导着我们,可以说都是神迹,但对于我们来讲,大多数情况我们却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事。当你有朝一日认识到原来你生活在一个神迹当中,你的存在就是一个神迹。从此以后,你对自己和自己的人生将完全不一样。
比如有人愿意给你一大笔钱,那么你也许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富裕,所以那个人愿意帮助我。但也许会有人心存疑虑,马上把这些来路不明的钱财丢弃,因为他不相信会有这种白白得来的好事。
我们与上帝交往也是如此,在很多情况下,上帝是愿意把那极大的财富给我们的,但是我们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所以就如同多疑的人把来路不明的财物丢弃那样,我们许多时候也认为上帝的恩典是来路不明的,这是何等的可悲。
如果你不相信神迹,那么又怎么期待在你的生活当中会发生神迹呢?
上帝对你的期待
你对上帝来讲很重要,不要怀疑这一点。上帝非常高兴你愿意去追求了解认识祂,没有什么比解决这些疑问更重要的了。专注于上帝所说的真理,让祂的话语来引导我们,使我们愿意放下自己的罪,并且求得上帝的宽恕,也相信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的罪死了。
如果你相信有宽恕这回事,那你完全可以接受上帝,不论你现在处在罪疚、沮丧或是困在灵性荒漠中。一个客观的事实是上帝欢迎你到祂面前。
上帝要拯救我们,这是祂的“工作”,为了使我们的罪得赦免祂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耶稣为我们钉在十字架上)。祂也不打算浪费机会,于是祂采取主动的手段在我们的身上做工。如果你有强烈的意识说上帝在拒绝你,那么是否应该好好的反思自己有哪些特定的罪需要在上帝面前承认的。
如果你愿意去寻找祂就一定会被寻见,这是耶稣基督的承诺。当你不停地在这个属灵的荒漠中去寻找那活水泉源的时候,上帝一定会让你寻找到生命泉。
再一次献上自己
当你愿意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主耶稣的时候,你将获得这个宇宙当中最强大的朋友,而同时你也会得罪一个非常可怕的敌人。只是这个敌人和上帝比起来就算不得什么了,在上帝的帮助下你每次都可以战胜它。因此使你陷入到灵性荒漠中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自我欺骗,无法战胜灵性的软弱。
当你听说有一个人拒绝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你会感觉匪夷所思,但是人们却经常拒绝上帝那丰富的恩典,却不以为然。
因此从属灵的荒漠走出来的秘诀就是确认自己拥有这笔超过全世界的属灵财富,而上帝能给你力量走过这片属灵的荒漠,并且甘心乐意走上生命的道路。
灵命成长的体验
在生命的道路上,当你从死荫的幽谷走过,一路向上来到山顶的时候,你会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不同,但实质上无论在幽谷或是山顶,上帝的爱从来没有改变。当你处在巅峰的时刻,你可以看清一切,你可以暂时不依赖任何人的经验自己来判断。当你在上帝的爱中以祂的高度来观察,你生活的一切现状的时候,你也可以拥有超乎世俗的眼光,可以从这灵性的山顶看清你自己现在面对的处境。
当我们经历了死荫的幽谷,站在了灵性的高峰,你可以回顾你的过去,上帝是怎样的带领,祂是怎样引导你绕过那些危险的泥潭?此时你意识到,无论是山顶还是在幽谷,上帝从来没有离开过你,祂带你经过灵性的荒漠,走在灵性的巅峰,终必到达青草地新乡,可安歇的溪水旁。
被苦毒之网吞噬的九个原因
你是否因着对某个人特别生气,甚至从此以后就与那人断绝来往。虽然如此,内心却依然怀着苦毒。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1.不饶恕,是撒旦的最爱。
撒旦喜欢任何自我伤害的事。牠乐意见到我们停止为关系和好而祈求。然而我们每逢祷告的时候若想起什么人对我们心怀怨恨,就得赶紧先去与他和好。
2.苦毒使你的生活充满荆棘。
当你终日充满愤怒和不饶恕,生活必然充满荆棘。因为那些怨恨总能在你的生活找到立足点,生根滋长,甚至成了罪恶的营垒。它使我们不断自我欺骗,认为自己的愤怒是对的,错都是别人的。看不到自己的梁木,却敏锐地盯着别人眼中的刺。
3.苦毒的营垒渐渐成了偶像。
如果你不饶恕,不愿心意更新而改变,依然保留苦毒。这其实是选择了放纵自己的情绪。这种状态使你陷入到了偶像崇拜的境地,虽然它没有被雕刻出来,但却刻在了你的心里。
4.苦毒如影相随。
当你选择苦毒、怨恨,那么无论你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即使你已经和那个伤害过你的人早已分开,苦毒却依然在你的心里,影响着你未来的岁月。
5.苦毒侵害你未来的所有关系。
其实我们很少有人会刻意模仿旧时人际关系的态度,但是过去的苦毒会侵害现在和未来的人际关系。即使现在的人际关系看起来不会让你重蹈覆辙,但是你依然会持续的保留苦毒的态度,建立新的关系。
6.即使努力隐藏苦毒,它却依然在你的心里。
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了,你必须摆脱过去的苦毒,迎接全新的关系,于是你按一下了“暂停键”。把过去的苦毒深埋在心里,然而这只是治标不治本,所有的愤怒、怨恨和苦毒只是如火被纸包裹起来而已。它依然在啃食着你的灵魂,但凡有一点苗头,它便会破洞而出,毁坏你现在的关系。
7.自闭式自我保护产生虚幻的“正确”观念。
我们的苦毒多源于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误的,总认为是别人犯了错。而拒绝原谅。这种自我保护,不断暗示自己是正确的。从不反省你自己就是这些苦毒的原因。
8.苦毒阻碍了信心生活。
苦毒的人总是向后看,活在过去,而过信心生活乃是要向前看。当我们被苦毒俘虏之后,总是带着苦涩活在痛苦的回忆中,又怎能面对明天呢?
9.苦毒来了,罪也不远了。
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一个被绝望所包围的人,他的心是充满怨恨的。在这种状况下,选择拒绝圣灵的感动。于是罪便侵蚀我们的心,而我们的生活为罪敞开了大门。
如果你今天依然在苦毒的网里挣扎,那么我鼓励你悔改,心意更新而变化。在苦毒里浸泡是不值得的。如果你不确定是否要原谅某个人,那么请你再仔细看看这篇文章。
你是否觉得 神离你很遥远呢?也许祂已经忘记了你?没有参与你的生活?没有关心你?就好像大卫内心的感受:“我的 神,我的 神!为什么离弃我?
为什么远离不救我?不听我唉哼的言语?”(诗22:1)
你若凭感觉寻找,是糟糕的。然而我们却经常被情绪左右,以此来定义所谓的真实。所以当我们觉得祂不在我们身边时,我们须谨记祂的话语,抓住祂的应许。通过以下八句金句让我们了解到纵然你已举目无亲,祂依然在看顾你。
①搀扶你
因为我耶和华-你的 神必搀扶你的右手,对你说:不要害怕!我必帮助你。(赛41:13 )
祂不派天使,也不假手于人,祂要亲自帮助我们。
②保护你
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你趟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赛43:2)
我们跨过艰辛曲折的河流,走过熊熊的火焰,如同撒得拉、米撒和亚伯尼歌那样。
③劝导你
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当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劝戒你。(诗32:8)
祂不打盹也不睡觉,每一步都由祂指引我们,祂的眼目定睛注视着我们的脚步。
④怀抱你
他必像牧人牧养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怀中,慢慢引导那乳养小羊的。(赛40:11)
我们不离弃良牧慈怀,这是一幅何等亲密的画面。
⑤保守你
你们这因信蒙 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彼前1:5-6 )
宇宙在祂的手中,祂却依然关心我们的琐碎烦恼。当将你的忧虑放在祂的身上,他关心你,使你喜乐。
⑥顾念你
但我是困苦穷乏的,主仍顾念我;你是帮助我的,搭救我的。神啊,求你不要耽延!(诗40:17)
当你穷困潦倒的时候请记住祂顾念你,了解你。所以祂知道如何帮助你。
⑦不弃你
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来13:5 )
无论如何祂不会离弃我们,这是我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知足的缘由,我们已经得到生命泉源,他不会抛弃我们。
⑧尊重你
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约15:15)
朋友是亲密的关系,彼此分享,彼此担当。我们有一位朋友,祂向我们显明了道路。
基督徒如果你“怒”了怎么办!
首先,只要你是正当合理的,当然可以发怒。放心这不是罪,甚至是成全神的美意。没想到吧!
人的忿怒要成全祢的荣美;人的余怒,祢要禁止。(诗 76:10 )别没完没了好吗?
你要学习把握生气发怒的尺度。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弗 4:26 )今天生气就得了,别留到明天。
因为有的时候 神也发怒。
因为,祂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诗 30:5 )
当然,祂发怒不是随随便便的。而且如果祂不控制的话,谁能存活呢?
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他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诗 103:8-9 )
但是你发无名火却是万万不能的。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无缘无故地 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断;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太 5:22 )
还有,如果你觉得吃亏了,却不应该发怒。不是说 神也会发怒吗?把这事儿交给 神吧!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罗 12:19 )
因为如果你不收回你的怒气,接下来往往就是坏事。
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诗 37:8 )
尤其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做男人得随时举起的是圣洁的祷告之手,而不是愤怒之手。
我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 ,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 (提前 2:8 )
有的时候你只需要多听听,可能你的怒气就消散了。
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 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 神的义。 (雅 1:19-20 )
如果你随随便便就发怒,是得不到人的尊重和接纳的。
轻易发怒的,行事愚妄;设立诡计的,被人恨恶。(箴 14:17 )
有的时候只需说几句好话,问题就解决了。何必非要动怒呢?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箴 15:1 )
我想你在真理的见识上越来越丰富,应该就会达到不轻易发怒的地步。好好追求成圣吧!
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箴 19:11 )
如果真有一个人是动不动就发怒的,能离他远点就远点吧!
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箴 22:24 )
如果真的离不了怎么办呢?不是说神有丰富的怜悯和慈爱吗?
觉醒还是痉挛?
著名学者余英时曾经说过一段话,“我们中国向来有一个传统,就是只要你跟外国人一发生矛盾,你必须毫不含糊的,不打折扣的仇外,如果你稍微说几句公道话,说外国人有外国人的道理,你不能随便不尊重外国人的习惯。那你马上就被看成“二毛子”、“汉奸””。
就算是这样我也憋不住,要说几句老实话。
义和团运动也被称为“庚子教难”。之所以被称为庚子教难是有客观原因的。当时被义和拳乱民杀害的主要是基督教及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和信徒。
根据当时教会方面的统计在义和团运动中有241名外国宣教士及2万多名中国基督徒被杀害。其中天主教徒18000余名,新教徒5000多人。被杀害的241名外国宣教士当中天主教宣教士53人,基督教宣教士及其子女共188人,其中儿童53人。单在戴德生牧师创立的“中国内地会”工作的宣教士中,就有58人殉道,此外还有20个儿童遇害。
内地会的宣教士是义和拳运动当中殉道最多的宣教机构。戴德生牧师却选择拒绝清朝政府为内地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作出的赔偿。戴牧师要借此向中国人民彰显基督柔和谦卑的爱。不知道当时的中国人能否体会到基督徒以德报怨的爱,并且能心生愧疚。
戴德生牧师的名言,“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我若有千条性命,中国应该拥有他们。不,不是为中国,是为基督,我们能为上帝做更多吗?”
宣教士到中国来,不仅仅是将基督教的信仰带到中国,他们也带来西方先进的医学、教育、科学,以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正是许许多多宣教士,以大无畏精神来到中国,献身中国,才引导中国走向现代文明。
从19世纪晚期基督教宣教士在中国创办各类教育机构,尤其是创办了许多基督教大学,包括燕京大学,圣约翰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岭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13所大学和天主教创办的3所大学。中国最早出现的现代化大学是山东登州会文馆,也就是后来的齐鲁大学。宣教士除了创办大学以外,还在所到之各个城市创办了中学、小学不计其数。柏格理牧师在贵州石门坎所兴办的教育事业,曾经使当地的苗族成为中国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群体之一,只是当地现在早已沦为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令人唏嘘。
中国第一所西医医院是广州的博济医院,由美国宣教士伯驾于1835年创办。美国卫理公会创办了北京同仁医院,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几个教会联合创办了北京协和医院,英国伦敦会创办了上海仁济医馆,也就是现在的仁济医院、广州的金利埠医院、汉口仁济医院、沈阳盛京施医院、杭州广济医院。美国长老会创办了北京道济医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第六医院。
宣教士所创办的医院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医院绝大多数现在仍然还在服务中国的民众。有的虽然名字改了,但也有很多的保留了原有的名字,比如北京的协和医院。
宣教士不仅兴办学校医院也将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带到中国,中国的第一所博物馆是由英国浸信会宣教士,怀恩光在青州创办的。
中国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由苏格兰宣教士米怜与1815年8月5号创办。
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容闳、黄宽、黄胜是由美国宣教士布朗于1847年带到美国纽约留学的,第一位女留学生,来自宁波的金雅妹于1870年,由美国宣教士带到日本,后去美国学医,1888年回国。
中国第一所科技学校是格致书院,1876年英国宣教士柏莱雅在上海创办。
中国第一所盲人学校是由英国宣教士莫莱与1874年在北京创办。
中国第一所疯人院是由近代医学和精神病学的先驱,美国宣教士嘉约翰于1898年在广州创办。
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是由米尔斯夫人于1887年在烟台创办。
中国第一所麻风病院,由何德于1891年在广东创办。
中国第一个印刷所墨海书馆,1843年由麦都思在上海创办。
使中华文明觉醒的,恰恰是这些被中国人仍然还在误会、敌视与攻击的基督教宣教士,与这些文明的使者相比,义和团运动真的是中国的民族主义觉醒吗?据史学家的研究,当年爆发义和团运动的主要起因是因为华北地区的旱灾。农民们向天祈雨,没有效果而迁怒于当时的基督教宣教士基督徒。让我们看看所谓义和团运动带来的民族觉醒是怎样的吧!
义和团借神灵附体,利用各种法术,最有名的法术就是降神附体后可以刀枪不入。打仗的时候唱起有韵律的刀枪不入咒语“弟子在红尘,闭住枪炮门,抢炮一起响,沙子两边分。”许多义和团团民相信这是事实。当义和团成员被枪炮击伤之后,他们的首领只要在伤口上一抹,伤口立即复原或者当义和团成员死了,只要默念咒语,使者就能起死回生。
义和团的首领声称自己有特殊的神奇法力,比如隐身、遁地、分身术等等,睡着的时候他们的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到外国军队去刺探军情。据一个义和团团民的回忆,6月中旬的时候他们去天津火车站打俄国人,有一个首领对他的手下讲,“凡是手里没有武器的,每个人手里拿一根秸秆,继续往前冲,到了前线就会变成真枪。”
义和团的女子部队……红灯照的法力丝毫不逊于男人。她们用不着看见目标,剑就能飞到远处,直取敌人的首级。当红灯照笔直的站着动也不动的时候,她们的灵魂就离开身体去战斗,什么武器都不用,就会把对方吓倒,那些外国人的枪炮就会瘫痪。
纵火是义和团所能用到的最有效的火力方式。那些红灯照的妇女能舞动扇子在空中飞行,飞到要放火的地方,焚烧洋人的房舍和家园。
这就是你想要的民族觉醒吗?我觉得用“痉挛”这个词更合适。这种间歇性痉挛离我们并不遥远。用U型锁砸日本车车主的;在麦当劳指责用餐者的;到家乐福超市门口烧法国国旗的,不正是义和团灵魂衣钵的继承者吗?
以前还讲个“与国际接轨”这样的话,如果不与世界文明价值观同步,完全不顾历史史实而宣扬所谓的民族主义觉醒的人,要么没有认真的去了解历史的真相,要么一肚子坏水和那些清朝末年愚昧无知,可怜可恨的华北受灾农民一个德行。指望用义和团耍把式的方式走向民族的复兴那是痴人说梦。
基督徒如果你“怒”了怎么办!
首先,只要你是正当合理的,当然可以发怒。放心这不是罪,甚至是成全神的美意。没想到吧!
人的忿怒要成全祢的荣美;人的余怒,祢要禁止。(诗 76:10 )别没完没了好吗?
你要学习把握生气发怒的尺度。
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 (弗 4:26 )今天生气就得了,别留到明天。
因为有的时候 神也发怒。
因为,祂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诗 30:5 )
当然,祂发怒不是随随便便的。而且如果祂不控制的话,谁能存活呢?
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他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诗 103:8-9 )
但是你发无名火却是万万不能的。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无缘无故地 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断;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 (太 5:22 )
还有,如果你觉得吃亏了,却不应该发怒。不是说 神也会发怒吗?把这事儿交给 神吧!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罗12:19 )
因为如果你不收回你的怒气,接下来往往就是坏事。
当止住怒气,离弃忿怒;不要心怀不平,以致作恶。(诗 37:8 )尤其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做男人得随时举起的是圣洁的祷告之手,而不是愤怒之手。
我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 ,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 (提前2:8 )
有的时候你只需要多听听,可能你的怒气就消散了。
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 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 神的义。 (雅 1:19-20 )
如果你随随便便就发怒,是得不到人的尊重和接纳的。
轻易发怒的,行事愚妄;设立诡计的,被人恨恶。(箴 14:17 )
有的时候只需说几句好话,问题就解决了。何必非要动怒呢?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箴 15:1 )
我想你在真理的见识上越来越丰富,应该就会达到不轻易发怒的地步。好好追求成圣吧!
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箴19:11 )
如果真有一个人是动不动就发怒的,能离他远点就远点吧!
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箴 22:24 )
如果真的离不了怎么办呢?不是说神有丰富的怜悯和慈爱吗?
“死正统”的四个特征
首先让我们以谦卑、温柔的心来对待这些事,而不是一味指责与论断。
1.沾沾自喜
(“我知我信”,很少有人能像我如此信服真道。)这种沾沾自喜的自我满足感带来一种过激的排他态度。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论断与其不同的教义观念上。特别喜欢在细枝末节上较真,总能挑剔出观点不同者的各种漏洞。这种沾沾自喜的人,有自己的圈子,认为只有圈内的才是正确的。拒绝与其他团契、宗派诚实互动,其实就是看不起他们。
2.冷冰冰
当冷静、理智与思辩比热心、奋兴与感动更受欢迎;当枯燥的学术讲座比让人“扎心”的证道更可取时,那么就是在“消灭圣灵的感动”之时。因对混乱思绪的过度恐惧,人很容易变得僵化和保守。哪怕是经上明明记着的事,也都被嗤之以鼻。虽然有过度狂热而导致的混乱,然而将圣灵的感动看作纯粹的情绪化表现或者歇斯底里的古怪行为,是“死正统”的特征。因为他们非常害怕虚假的奋兴,以至于过度紧张,反对一切情感的真诚表达。难道你倒洗澡水的时候把小孩子一起倒掉吗?
3.渴望世俗认可
一个过分关心社会接受度的信徒肯定会变得中庸,并将信仰停留在道德层面,以适应摇摆不定的世俗标准,竭尽全力摆脱“宗教狂热”的标签。
他们甚至将乐意广传、分享见证,也视为宗教狂热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会冒犯他人,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渴望世俗认可的人更关心自己,而对世俗保持沉默,免得引起敌意和愤怒。
4.不信神迹
这些人虽然依然相信衪在历史上的作为,然而在他们的生活中却并不期待。因为他们相信在很久以前 神就停止这样做了。这种观点在“死正统”的教会占着主流。其实他们是受了现代人文的影响,不再怎么相信超自然的现象而导致的。
如果你在自己的身上看到有以上特征的倾向,你要赶紧悔改。只要愿意,枯木逢春,枯骨亦能重生。无论你在哪里,不要迟疑,不要等待,现在就醒过来!
得胜事奉疲倦的27种实用方法。
带着疲倦很难展开事工,甚至影响家庭生活。如果长此以往就会使人身心俱疲,疲于应付,以至于不能坚持事奉。所以急需找到战胜疲倦的方法。以下27个实用的方法,希望能帮助有需要的弟兄姊妹生命茁壮成长。
你因路远疲倦,却不说这是枉然;你以为有复兴之力,所以不觉疲惫。(赛 57:10 )
1.让你自己的周围有爱你,不向你抱怨的人。
2.让自己是团契的一份子,定期聚会。
3.给自己找一位帮助你的牧者或老师。
4.放假。
5.提前安排好你的假期。
6.保护好你的家庭时光。
7.定期与 神对话。
8.有健康有益的爱好。
9.慷慨给予他人。
10.尽心、尽意、尽力事奉。
11.培养自己对经上话语的渴慕。
12.享受婚姻关系的乐趣。
13.享受亲子时光。
14.独自起舞。
15.定时反思。
16.每年参加几次“务虚会”。
17.开心地笑。
18.健康饮食,充足睡眠。
19.不要自视过高。
20.记住你是祂的工作。
21.谨记自己的责任。
22.学会放下。
23.请记住你是器皿,而且不是最好的、也不是唯一的器皿。
24.锻炼身体,比如慢跑。
25.像聪明童女预备灯和油,随时准备新郎到来。
26.不要忘记你的归宿不在地上,而在天上。
27.吃颗糖。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提后 4:7)
灵里疲乏困倦的4个迹象
属灵困倦是大家伙儿都在面对的。保罗提醒我们“该趁早睡醒”了!(参罗13:11)那么有哪些迹象显示我们灵里昏昏欲睡呢?以下分享四个灵里困倦的迹象。
1.对圣工兴趣减弱
第一个表现出来的迹象是开始对圣工不怎么感兴趣了,也许你就在这种光景里。你是否还记得曾经的那份感动,以及那些打动你的话语;或许有段时间你渴望能够听到更多优美的诗歌,那些音符让你满心喜悦;也许你曾经渴望多多听到纯正的话语,如饥似渴。然而那都是曾经的热心,你发现你对这些都不怎么有兴趣了。当你发现这个迹象的时候,表明了你在经历灵里的低潮。
2.将焦点移到世事
既然已经开始对圣工的兴趣减弱,那么焦点自然也开始移走。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将焦点逐渐移到世俗上了,更热衷于世俗的追逐。
你是否感到灵里追求是件无聊事?你感到无聊是因为你想要得到别的东西,以填补你的空虚。当你发现自己渴望世俗,而同时对灵里追求不再那么感兴趣的时候,正是敏锐度陷入迟钝的时候。你不再渴望属灵的事,而是渴望世俗的东西,然而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光景内不断迷失。
3.流于形式的宗教
灵里枯萎的第三个迹象是信心之路逐渐变为一种形式,它不再具有过去那种火热的生命力。虽然你每周都尽本分;你依然在唱那些歌;依然在听那些道;甚至依然在认真做笔记;也许你仍然还在做工。然而当你做这些的时候,几乎没有力量,你只是做了所有你以为正确的事。然而这些事都是惯性,没有恩膏,机械式的。
因此,这第三个迹象表明灵里正逐渐的枯萎凋零。甚至在这种光景里多斥责别人的不是,其实问题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4.灵修生活正枯萎
以上这三个迹象原因乃是缺乏灵修生活。我们不再像以前昼夜呼求。曾经当我们听到一些让我们动容的信息时,我们迫切寻求。我们将自己的忧虑摆在祂面前,然而我们现在再也不这样了,这反而使我们充满了更多焦虑。因此灵里困倦的第四个迹象就是我们的灵修生活逐渐减少,直至慢慢消失。
诸君,请听一言:
你们要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也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 来12:12-13 )
清教徒认为只有敬畏上帝的人:
才会真正享受他的工作,而不仅仅将工作看作是提供生活必需品的来源。会将这份工作,看作是上帝对他的呼召。他敬畏上帝,喜欢他手中的工作,并且将每一项任务都看作是实现上帝恩典和爱的象征。
带着上帝荣耀的目的,参与工作中。这种基本的信念,使清教徒免于烦恼,使他能够以圣经中教导的信实、殷勤和热心来处理他所碰到的各项事务,有助于他热情追求自己生活的目标。
相信上帝对供应的允许。就像以利亚那样,他相信即使他所得到的供应减少,也深信上帝会供应他需要的。
因为相信上帝的主权,使内心可以平静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促进自己的灵命不断成长。
知道他将在永恒当中,享受上帝对他出色工作和好行为的奖赏。
因此一个清教徒对自己所从事世俗的工作,是站在神学的高度去从事的。
3.家庭的快乐:幸福美满的家庭。
诗篇128篇第3节:“你妻子在你的内室好像多结果子的葡萄树,你儿女围绕你的桌子,好像橄榄栽子。”上帝爱人的方式是让人在自己的家庭当中获得真正的喜乐。一个清教徒相信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敬畏上帝,会带来喜乐的祝福,首先,他会有一位充满生命果子的敬虔的妻子,并为拥有这样一位妻子而喜乐,孩子并不是一个敬虔妻子唯一的果实。正如葡萄藤不仅仅提供葡萄一样,它也产生许多树叶,提供阴凉之所。一个富有建树的妻子,在她的生活中体现出许多以基督为中心的美德,葡萄树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象征。这棵“葡萄树”带来了美味和快乐时光。因为敬畏上帝的妻子,会为她的丈夫提供明智的建议,她丈夫的心也会依靠她,她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爱、亲密和无法形容的快乐。
毫无疑问,许多人的婚姻并没有进入到理想状态,甚至包括许多清教徒,然而,清教徒们却愿意为着理想的婚姻而勤奋努力,靠着上帝来实现这个愿望,使他们的家园,扎根于上帝的允许之中。也就是以敬畏上帝的方式行走在婚姻中。
4.崇拜的喜乐:通过主日聚会享受安息。
诗篇128篇,4~5节“看哪!敬畏耶和华的人,必要这样蒙福,愿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愿你一生一世看见耶路撒冷的好处。”
清教徒相信生命当中许多的恩典与祝福,上帝是透过锡安山和耶路撒冷,赐给我们的,是提供我们灵魂宝珠的超级市场,而主日的聚会是享受主内快乐生活的核心。在上帝的圣殿中,人们欢喜快乐的赞美,不断的经历罪得赦免,被宝血洗净的无法形容的喜乐。每一次崇拜,往往带着欢笑的泪水。为了上帝的荣耀渴望与主单独面对面。
与那些宗教改革家们所持守的一样,清教徒认为教会在信仰当中的核心地位是不能动摇的,他们深信,崇拜真神唯一可接受的方式,就是由 神亲自所设立的教会。清教徒接受并遵循严谨的敬拜程序,认为除了在圣经当中所显示的敬拜内容之外不应该在圣经之外,加添或减少任何的东西。
我们总是一遍又一遍的听说,一个清教徒愿意愉快的走上几个小时,为了听一篇好的讲道。以及他们如何认为主日听讲道远比一场舒适的狂欢,更加的充实和快乐。主日的讲道,往往是在一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作为当代基督徒,我们需要反思,我们为何失去了这种优良的传统。
5.盼望的喜乐:通过持守与 神所立的约而快乐。
诗128篇第6节,“愿你看见你儿女的儿女,愿平安归与以色列。”
清教徒是一群快乐的圣约神学实践者,他们把恩典之约看作整个伟大的整体。从 神与我们立约开始,并且,在这个圣约中,我们工作生活以及在世界中见证 神的荣耀。诗篇128篇第6节宣告,敬畏上帝的福分,将见到我们的子孙,是的,我们可以看见我们孩子的孩子,我们可以看见上帝借着他们彰显的荣耀。
一个基督徒应该竭尽全力为忠于与 神所立的约而欢喜快乐。正如清教徒所宣告的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荣耀祂,并且永远享受祂(以祂为乐)。”
作为现代基督徒,我们需要摆脱那些对清教徒批评的人错误的言论,认为他们是刻板而枯燥的,毫无快乐的一群信仰追寻者。对于清教徒来讲所有这些快乐的基本秘诀,就是在上帝的里面,在工作中,在家庭中,在公共礼拜中,以及对 神未来的应许中,寻找到 神所赐给我们的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