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罗查经《约伯记》珍藏版

张保罗查经《约伯记…

张保罗查经《约伯记》导论(一)

:约伯记

约伯记

感谢主!我们又开始查考《约伯记》,这是非常具有神学意义的经文,特别阐明了苦难与罪的关系,以及如何面对苦难等深刻意义的启示。请大家在行走窄门小路时,一定要多读经,祷告和聚会。

这是一本为世界上受苦的人而写的美丽诗歌,以书中的主角约伯为书名,写一个古代近东贤而且富的人,几乎一夜之间尽失所有,自快乐的顶峰跌入痛苦的极渊。但这种常人难忍的苦难丝毫未减他对神的信靠。

约伯承认世间有果必有因,一样切望天父赏善罚恶,但他完全且清白,也从未怀疑神的正直,何以反受到苦难的刑罚?

天父最后的回答,没有解释也没有自辩,只要约伯观察宇宙间千万奇妙难解现象,苦难只是其中一种。正直敬畏神的人最应知道的,是在苦难中有天父与他同在;人最需要祂的时刻,祂和人在一起,给人无比勇气来面对,来胜利克服苦难。

约伯顿然憬悟:他过去只风闻的天父,现在成为生活中的真实。人虽不解何以受苦,苦难本身就是福分。这苦难能使保罗说出:天父的能力“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祂的恩典够我用的”(林后12:9)。

在正直谦卑让“基督的能力来覆庇”的人的心里,决没有撒但作工的空间。约伯经历了一场灵性大战斗,他与神的关系圆满无缺。赏赐正直人的天父最后给了约伯加倍的福分,苦难化成了荣耀的冠冕。

一、本书书名

本书象《约书亚记》有“被恨的人”或“受迫害者”的意思。

二、本书作者及写作时期

三、本书作者受圣灵感动写书,但这位作者究竟是谁,迄无定论。可肯定的是:此人必为以色列人,相信独一真神耶和华,以巴勒斯坦为家,但游踪甚广,去过埃及。他熟悉希伯来和近东其他民族的文学与传统。作者经常用“耶和华”的名字来称呼神,这是以色列人对神的独有称呼。

四、写作时期也象作者一样难加确定。不过故事发生的时期是一件事,将这个故事写成书是另一回事,二者不必在同一时间。约伯当属主前二千年间的人。

三、本事

全书最初两章用散文写作,记约伯其人正直敬畏神,家道富裕,财产难数。然后记述天上景象,专喜寻瑕诋隙的撒但在众天使中出现,神问牠能否找到约伯的瑕疵。撒但说约伯为人之所以正直敬神,其动机至为自私,无非图讨神喜悦。但神深信约伯,答应撒但尽毁其所有。约伯的儿女和财产,转眼之间全失,悲痛逾恒,但丝毫未减对神的信靠。

天上的景象再现,神责备撒但,因事实证明牠对约伯的攻击全属毁谤。撒但作出更恶毒的指摘,说约伯自私到了一种程度,只要不伤及自己,毫不在乎他人的死活。神答应撒但进一步试炼约伯,使他全身生出痛苦难忍的毒疮,但一样不能叫约伯犯罪。这时有他的三个朋友远道来访,陪伴安慰他,大家相对无言七日七夜。

约伯三友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轮流依此顺序说话,很可能以年龄为序。三位友人的论点综合起来,不外都是传统的道理,指出人生的福乐系于一己的德行,祸福无不自己求来。约伯的苦难乃因果报应。约伯的立场是:他所受到的极大难比的痛苦并不是因为他犯了极大难恕的罪;他象三友一样,相信苦痛为神的刑罚,也相信神赏善罚恶,而且希望世间真能做到公平。神第一次的回答,内容光华四射,迸发超越智慧,但没有对约伯和他三友的询问提出解答,既未解释约伯何以受苦,也没为世人的责难自辩。祂叫约伯注意充满宇宙间无数奇妙难解的现象。第二次的回答以大半篇幅继39章讲禽兽奇妙生态之后,描述河马与鳄鱼。重点在指出人应认识神的安排和设计何等奥妙难测。懂得这便是受苦问题的解答。约伯谦卑接受了神的说明,默然无语。

最后是用散文体裁写的结局(42:7-17)。神责备约伯三友,并要约伯为他们祷告,但未提以利户。神接纳了他的祈祷,约伯也从苦境转回。神加倍赐他财富,重建幸福家庭。他最后得到了为人正直的奖赏。

四、本书信息

圣经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福与祸乃神对其行为的赏与罚。这个原则到《约伯记》作者的时代,已从一国一族应用到个人的身上,成为约伯三友对人生苦乐的基本观念;可是这并不代表旧约对苦难的全部看法。人生变化万千,似乎不是一条原则能完全概括!

本书无意为苦难的问题提供解释。以利户的独白虽为苦难说出了若干因由:正直的人所以受苦,是为他无意中犯的罪付出的代价,并且防止他犯更大的罪,阻止他的骄傲(32-37章)。以利户的答案仍在有罪才有苦难的讨论中兜圈子,并不能解释义人约伯何以受苦。本书虽在开头已点出了约伯受苦乃撒但所害。

约伯的朋友认为是因为他犯了罪。约伯明知自己无辜,但不能不相信受苦确与神的离弃有关,只是不明白神何以这样对待他。他不断恳求恢复与神的亲密来往。神在旋风中向约伯说话,没有解答他何以受苦,也没有和他争辩;只提醒约伯宇宙中有的是他不能了解的奥秘,苦难正是这万千奥秘里的一种。祂要约伯清楚知道的一个最重要的信息是:在苦难中有神与他同在。人最需要神的时刻,神必与他在一起,给人力量,能以无比勇气去面对。患难来时抗得住,而且能够胜利克服,甚至可以把苦难化成荣耀的皇冠。

本书诗歌部分的结语才是作者要我们攀登的极峰:“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约伯若等到神加倍祝福他之后才找到神,本书的价值会大大减色。《约伯记》所以具永恒价值,是因为约伯在他受苦的顶峰找到神,并在苦难里头得到安慰和喜乐。保罗象约伯一样深受肉体的痛苦,曾为那一根刺哀求主为他移去。对古往今来一切受苦的人,本书的教训是:与其浪费时间追求知识上的满足,探索只有神才知道的受苦的奥秘,何如致力亲近天父,得到心灵里的甘甜与富足。

五、撒但—人的对头

本书所记的撒但,为与天使同列但专揭人弱点短处的灵。因此在人与神的和谐关系中,撒但随时准备介入。牠无时不想打乱宇宙的秩序,和人神间的和睦关系。

六、本书体裁

前面说过,本书绝大部分用诗歌的体裁写出,希伯来诗重对偶和思想韵律,但不重音律,藉重复的话来表达同一个意思。这种偶句有二行体、三行体、六行体,甚至多至八行体,诗因而有了变化。不过本书文字的出色,读原文才能欣赏。当年翻译为中文时,译者在对仗与声韵方面所下功夫极深,读来仍可见到原文的光泽。历代文学家对本书在文学上的价值也多赞扬。

七、生命的难题和神的救赎

本书提出了不少涉及人生的根本问题:1,人为什么要来到世上?2,人为什么要敬畏神?3,人在神面前能成为义吗?4,人能测透神的奥秘吗?5,人能使神得益吗?6,人若正直能叫神喜悦吗?7,人若死了能再活吗?最后一个问题可说是人内心最深切的盼望,不过人可以复活的盼望直到有了基督的复活才得到肯定,也因着祂的复活,人的复活才成为事实(林前15:20)。神圣洁且公义,不能容忍罪,要求人完全的归属(创22:12),只有基督耶稣才承担得住神的忿怒,也只有祂能藉着自己的死而救赎世人脱罪,成为全人类的救主。

:约伯记第1章

约伯记第1章

1:1 乌斯地的所在不详。传统认为在约旦河东岸,其地甚肥沃(14节)。因为约伯的朋友大半来自以东(2:11;提幔在以东),

其实,约伯的住地和名字的意思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的品格和德性。他“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完全”不是说他“没有罪”,而是指他在道德上完美无瑕。1:2-3 约伯为人正直蒙福,子女众多(参诗127:3)。“七”是完整的数目,有七个儿子代表福气无穷(参得4:15;撒上2:5)。他还有三个女儿,子女一共十个。“十”在东方也是完全的数目。他家畜的数目也是“七”和“三”或“十”的倍数。公牛一对对用来耕田,故说“五百对”;母驴因可取乳又能生幼驴,所以为重要财产。

1:4 大概七个儿子轮流在家设宴,七天一巡回,天天有筵宴。有的人说这里的“日子”指各人的生日,一年只有七次筵宴。这,普通人家也办得到,不足说明约伯一家蒙大福的光景。他的三个女儿来参加,说明全家和睦共处,其乐融融。

1:5 七天一巡回的盛宴过去,约伯大概担心众子在欢乐中会无心犯罪,为防万一,他为每人献上燔祭赎罪。“自洁”当指沐浴、更衣,做到礼仪上的圣洁才来参加献祭之礼。献祭不用祭司,而是由约伯以一家之主的身份主持。摩西律法未颁以前,挪亚、亚伯拉罕都曾为家人献祭。这也是约伯属亚伯拉罕时代人物的一个证据。

1:6 “神的众子”指的是天使,他们是神的造物,供神差遣(参结10:20)。从本节所描写的撒但可见到“堕落的天使”的影子,牠是人类的对头,也与神为敌。牠的名字的意思是“反叛者”,是敌对神的恶灵的头。

1:7 神全知,不是不知道撒但从哪里来,问的目的只是要撒但有说话的机会,让侍立在祂面前的众天使知道撒但的行径。撒但在地上“走来走去”不是无目的地游荡,而是带有恶毒的目的忙碌非凡的活动,专找人的弱点、失败,来破坏人与神间的和谐关系。从圣经所记可以知道一些撒但的性质和活动:1,神知道撒但的心思意念(8节);2,牠是地上恶事的主使人;3,牠做的全是破坏工作;4,没有神的许可,撒但不能作什么(12节);5,神给撒但的许可是有限制的,在神所定的范围中活动(12节;林前10:13);6,撒但的权势很大(13-19节;参结28:12)。

1:8 神深知撒但天天找把柄控告人,所以问撒但有没有留意约伯,神对约伯的评价很高,甚至说世上无人能及。撒但因此也用最厉害的考验来找约伯的毛病。

这一场在天上进行的事,约伯和他的朋友当然都不知道。否则,他们后来探讨苦难之因便毫无意义。

1:9 撒但不能否认约伯的确正直敬虔,但牠说神给约伯的环境太好,他不是爱神而是爱他自己。“四面圈上篱笆”指约伯的家产富裕。撒但认为这种富裕不断增加一天,约伯当然会爱神一天,要是毁掉了这“篱笆”,他就会弃掉(原文作“咒诅”)神。

1:12 神不是要摧毁约伯的信心,而是要考验他,让他受苦来增添对神的信心(参42:1-6),得到更大的福气(参42:10-16);并让后世万千受苦的人因着他的受苦而得益。撒但破坏人神关系的恶毒计谋,为神所用,反可叫爱祂的人得益处(罗8:28)。

1:13 本节至22节记约伯受的首次考验,撒但以无情的手段夺去了约伯的财产和家人,灾祸接踵临门,每次都留下一个仆人来向约伯报告凶讯。

撒但趁约伯家宴之际,从原野的牲畜到屋中的人,片草不留,全予毁灭,人的品格遇此猝然而至的灾祸,没有能不露本相的。撒但不予约伯一点思考或装假的机会。

1:15 “示巴人”:示巴在耶路撒冷南1500公里,位于今阿拉伯大沙漠之南,其女王当年曾亲访所罗门王(王上10:1-10),属阿拉伯游牧民族,以残酷、劫掠著称。约伯所受第一灾乃人为的灾,接上来的为天灾。

1:16 “天上降下火来”:此火指闪电,极不寻常,因击杀羊群七千只和看守的人。

1:17 “迦勒底人”:在旧约后期;指在伯拉大河流域的巴比伦人,尼布甲尼撒所建新巴比伦帝国的统治者来自此族。闯来抢劫约伯家财的南有示巴人,北有迦勒底人,都是凶悍的野蛮民族。

1:19 接着人为灾祸,又来天灾。这次是狂风,从其风势的厉害看,当属旋风。

撒但可以用人力也用自然来达到牠的目的。牠一举而尽杀约伯的众儿女。约伯和他的妻子未参与宴会,妻子与他分担此打击,直到约伯的肉体遭逢苦难,她才发出怨言(2:9)。

1:20 撕裂外袍和剃头都是悲伤哀恸的表示。“外袍”乃社会上有地位的人所穿。约伯伏在地上不是绝望而是谦卑在神脚前,相信祂的慈爱和保守。这一连串厉害异常的打击,一点不能改变他对神的敬爱和信心。

1:21 约伯在极大苦难中仍能凭信心镇定如山,称颂神的名。“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为诗歌式形像表达,即“来时空手,去时空手又何妨”,何况人生祸福在神手中,赏赐或收回,悉听主旨。

:约伯记》第 2 章

约伯记》第 2 章

2:1 本节至3节又记发生在天上的事。撒但打击约伯未奏效,但不承认失败,反说打击太轻,神若不容他伤害约伯的骨头和肉,令他自己受到痛苦,约伯的真性情不会露出来。这三节除最后一句话外,与1:6-8同。神责备撒但欺诈,因事实证明约伯全然纯正。
2:4 “以皮代皮”为成语。游牧民族行物物交换,以羊皮换同值的牛皮;若遇抢劫会舍皮而保全性命。此处大概表示,约伯所失去的子女财产只是身外之物,他不在乎,可以舍弃以换回性命。
2:7 撒但立即出动击打约伯。约伯长的毒疮可能是医学上称作象皮病的一种痲疯症,患者手脚肥肿,皮肤焦黑(30:30),痛苦难当,而且因所患为当日社会视为不洁的病,为人鄙弃,心灵遭受孤独的煎熬。
2:8 此病奇痒难当,须用瓦片刮身。
2:9 撒但取去了约伯的财富、子女和健康,现在连与他厮守共担患难的老伴也不了解他。撒但象利用夏娃引诱亚当一样,利用约伯的妻子来引诱约伯弃绝神。约伯剩下的只是还有一口气的生命。“弃掉”有“咒诅”的意思。这女人劝他咒诅神,让神处死算了(参利24:10-16)。
2:10 受祸与受苦并不都是因有罪而受的刑罚,对敬畏神的人来说,苦难反而让人的灵性得趋完全,信心更为坚强。
2:11-13 约伯的三友似乎都来自乌斯地附近。提幔在以东位于死海之南(创36:11);书亚可能在幼发拉底河(创25:2-3);只有拿玛位置不详。《七十士译本》说在阿拉伯极南部,并说三人都是王。他们即令不是王也一定是很有地位的人物。
据载于《他勒目》中的犹太人古代传统,受慰唁的人没开口前,客人不可说话。约伯三友对眼前情景震惊万分,向天扬尘示哀,不明上天何以突施重罚。
“七天七夜”乃传统为死人举哀的日期。先知以西结曾为被掳的人国破家亡,一言不发举哀七日(结3:15)。可见约伯虽未死,但在三友心目中,其痛苦尤甚于死亡。

:约伯记》第 3 章

约伯记》第 3 章

3:1 本章为本书用诗歌体裁记叙之始。直到42:6。读时应记得诗的用语精炼,有用比喻和形像来表达的自由,因此解释不可拘泥字面,用祷告的虔敬去领会,才能得到属灵的益处,并享受本书文学的美丽。

约伯经过七天的悲痛沉默,现在开口说话了。他咒诅自己的生日和怀胎的那个夜晚(1-10节),巴不得怀他胎的门关闭(11-19节)。他质问:人即受患难何以求死不得,反要让他活下去(20-26节)。不过约伯哀叹自己的不幸时,既没有埋怨神不公道,也没有后悔自己行为正直。他没有抗议,只是不明白何以象他这样的人要受苦;生命曾经是欢乐,现在成了难忍受的重担。

3:8 “鳄鱼”,为传说中的水怪,能吞喝日子,造成日月蚀。约伯借此表达心中的苦痛,希望“那咒诅日子”的人能唤出这海中的水怪,把他出生的那天吞吃掉,令他的生日消灭。诗人引用神话,以加强叙事效果,并非真信其事。

3:14 “重造荒邱”可译为“建造邱陵现在又已荒凉”。约伯的意思是:要是他一出生就死去,情形会同历史上显赫的人物一样,造了许多宏伟的建筑,现在只剩断垣残壁,自己长埋黄土。

3:23 本节乃继20节的话而说。约伯发现他的道路突然阻塞,找不到出路。1:10记有约伯蒙福,如篱笆围护;现在他受苦,如篱笆围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之中,基督徒平安与喜乐是无价之宝,当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粗茶淡饭的平安的珍贵。

:约伯记》第 4 章

约伯记》第 4 章

 4:1 本章至27章记约伯与三友的对话。他们对发生在天上的事毫无所知,都是根据自己的看法发言。他们本来肯定约伯受苦罪有应得,听过他的独白,十分诧异,打破沉默,一一说话。本章至14章为四人第一回合的对话,发言的次序似依年龄的长幼。

4、5两章是以利法的谈话,深思熟虑,处处流露年长者的智慧和深度。他可能是三人中年纪最大的。他的短处是很少站在受苦的一方设身处地想,言词难免冷酷。他认为恶人难免祸,人受神惩罚必为犯罪的结果。他责备约伯毫不留情。

以利法的发言分三部分:1,赏善罚恶的原则(4:2-11);2,所得默示和信息(4:12-5:7);3,对约伯的劝勉(5:8-27)。

4:7-8 这几句话可说是约伯三友对苦难的核心思想:义人不会受苦。种罪孽才收罪孽,苦难乃犯罪的结果。约伯受此大苦,可见罪孽之深。

4:12-13 以利法讲述所见到一个异象,令他“毫毛直立”。他认为梦中所得的神秘经验乃神所启示,因此自己的观点正确。他的论点:天使在造他的主面前尚且不完全,何况人呢!人只是尘土、蛀虫,微不足道,连明天如何都不知道。

4:21 人的身体象“帐棚”,只是世间临时的居所,把绳索一抽,帐棚便倒塌,人一停止呼吸也便死寂。“无智慧”是说没有价值,无人理会(参20节)。

以利法要求约伯视自己为一个普通人,人生的道路与他人无异。

这里发现人往往自以为义,拿着“公义”来测量别人的罪,将个别代替全部,达到审判定罪的目的。

:约伯记》第 5 章

约伯记》第 5 章

5:1 “诸圣者”指天使,与1:6“神的众子”同,人有不平的事可找一个公正的人出来仲裁,主持公道。以利法认为连向最靠近神的天使呼求也没有用,因为天使不会替犯了罪的人说话,反会招来神的忿怒。

5:3-6 “扎下根”指象树木的根向下生长,欣欣向荣(诗1:3)。愚昧人盼望福分,神的咒诅却临到他的屋子和儿女。人的环境并非天生邪恶,人所以有患难,不可怪环境,乃是自己种下种子,又自己壅培的结果,在神眼中,世上并无正直人。约伯不可象愚顽人自以为是,必须谦卑,神才能赐福给他。

5:7 人生本苦,就象火星向上冒一样自然。

5:8 本节至16节是一首颂赞神的慈爱和公义的诗。

5:17-21 以利法要约伯珍视神的管教,悔改的心必蒙悦纳(参箴3:11-12)。他认为受苦是一种管教,可以增益一个人的所不能(参来12:5-11)。痛苦是短暂的,到末了神必医治,义人有神看顾,不怕遭害。

5:19 “六次”、“七次”在诗的用语上都是说“多次”的意思。

5:23 石头若在田里,禾稼难生长,是一种灾祸。与石头立约讲和,以保农作物不受侵害(参王下3:19)。

5:27 以利法凭他一生经验,得出了在他看来理由充足、证据确实的结论。可惜,他想医好创伤反而让创伤益甚。约伯得到的只是空泛的道理,实际用处毫无,解答不了他的问题。对陷在患难的人应该用爱来帮助,而不是凭着经验或主观判断来做结论。患难来自于四个方面:大多数是罪的报应,也是魔鬼的试探,神的试炼,更是借着患难让我们磨练成长,患难是祝福的前奏!

:约伯记》第 6 章

约伯记》第 6 章

6:2 惟愿我的烦恼称一称: 从人性的层面反驳了主张因果报应的以利法。意指若有人欲责备身陷困境之人,就应当首先体谅对方所承受的痛苦。

6:3 急躁: 运用反语手法,责备以利法的轻率之举,因为他未能体谅约伯深不可测的痛苦。同时,也体现了约伯的信仰,他谦卑地承认了自己因痛苦而发的抱怨(3章)。

6:5,6 本文连续使用了希伯来诗文中的对偶手法(5,6节以及每节的前后文都形成对偶),藉着比喻和质疑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日常的生活。物淡而无盐岂可吃吗: 比喻以利法的辩论如同不曾用盐的食物一样淡而无味,且游离于核心之外。由此可知,若没有发自内心的爱,劝勉与忠告实无任何意义。

6:8,9 在前文中,以利法以死作为恐怖的最终刑罚,向约伯辩证了自己的信仰(4:9,20,21;5:2)。然而,比起日夜被顽疾所折磨,约伯反倒切望撒手归去(3:3-19)。这短短的内心真言使以利法的辩论归于徒然。

6:10 在约伯的此番话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肯定的一面,也可以发现否定的一面:①虽然约伯认为临到自己的这些困境是毫无缘由的“冷酷之事”,却也表现出了要忠于神和自己坚持直到最后的心态;②约伯过分张扬了自义(29节)。这也可以说是约伯的逆反心理,原本期望得到朋友们温和的关爱与同情,却遭到了近乎责备的冷酷训诫。但是,假若约伯存心忍耐、静观自己的本相,就可以接受以利法话中的真理(4:17-21),作为觉醒之言。

6:11 使我忍耐: 可译为“我岂能延长自己的生命”。以利法曾肤浅地说过只要约伯悔改便能轻易地恢复原状(5:18-26)。然而,事实上对约伯而言,回到从前是决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本文勾勒了约伯的双重心绪:既顺服生命之主——神,又向神倾诉为何不保守自己的埋怨之情。

6:13 智慧岂不是从我心中赶出净尽吗: 遇到困难时,我们通常都为了寻找对策而绞尽脑汁。约伯不仅告白了自己一切努力都已达到极限,且令我们感到他开始怀疑一直以来支撑他的信心。

6:15 像溪水流干的河道: 此比喻生动地描述了约伯眼中无情的以利法。对约伯来说,以利法是 :①有用时亲近,不如意时弃绝的朋友。本节中的溪水指巴勒斯坦地常见的干涸河床(Wadi),下雨时泛滥成灾,雨水停时,就显露干涸地面。②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在沙漠中因饥渴煎熬的行人,若看到海市蜃楼会充满期待地急忙跑去,但最终只能更加失望。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我们必须做的,就是能够给予一个小子一杯水的那份同情和理解(太10:42)。而且这种温馨之爱的根源正是耶稣基督(约7:38)。

6:19 提玛: 是以实玛利的后裔(创25:15),阿拉伯商队部落之一(赛21:14;耶25:23)。 示巴人: 形成当时阿拉伯的主流,游走腓尼基等地买卖黄金、香料、印度商品等。

6:21-23 当期望的真挚同情与理解竟然变成冷淡的指责时,约伯感到大为失望,同时也看见朋友们内心中的恐惧和自私,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点。约伯的朋友们所缺乏的就是出于真爱的理解与怜悯。

6:24-30 对以利法冷酷无情的训诫,约伯起初爆发出激昂的情感,如今却心平气和地以自己的逻辑来驳倒以利法的辩论。然而,约伯在本文中的口吻依然富有感情色彩和攻击性。约伯过分坚持自己的纯全(29节),这是因为 :①他对以利法充满敌意;②确信自己不论在行善或在敬虔方面决不亚于以利法。约伯的这种态度今日依然存在于我们身上。很多时候,我们的视线仅仅固定在自我。我们通常把自己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有时感到满足,有时感到悲哀。然而,若不以神为中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破裂。

6:26 如风: 字面意思是“向着风”,以利法指出了约伯的错误,约伯藉着这句话来陈述自己的状态。即极度的苦难毁灭了约伯的所有盼望,因此非难和责备约伯不具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6:29,30 约伯对以利法的反驳已失去了节制,不仅直接非难朋友们,还极力主张自己绝对公义。在此,我们可以发现约伯必然受到神的责备。因为人的确是一个有限的存在,约伯却过于相信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而强调自己的绝对公义。

:约伯记》第 7 章

约伯记》第 7 章

7:1 岂无争战吗: 争战亦可译为“事奉”。根据上下文脉,本节也可以译成“人在世上岂不有事奉之时吗?”。意思是说,人人都有自己所当行的事,并且也不都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吗?

7:4 我尽是反来复去,直到天亮: 睡眠可解除一天的疲劳,并且给人安息。然而肉体的极度痛苦反而使约伯觉得黑夜漫漫,故一心盼望日出之际(申28:67);而当黎明到来时,他又厌恶自己毕露在外的丑态,故又等待夜晚。因此,约伯认为自己已彻底生活在神的咒诅之下。素来施与人的约伯(4:3,4),如今却成为毫无价值的人,甚至沦为万人的毁谤之靶,我们可以想像那是多么的痛苦。我们可以透过约伯的苦难来认识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他全然无罪却为了我们的罪而受到咒诅(加3:10-13)。

7:5 生动地描绘了约伯所患的恶疾。满身的虫子表明疮已相当恶化了。 尘土: 比喻如同大象的皮肤一般粗糙浮肿的皮肤。

7:6 梭: 比喻人生的无常,其逝去之快以人的肉眼都不足以识别。

7:8 你的眼目……我却不在了: 约伯的叹息一方面表明他对神的盼望,另一方面表明他极度绝望。约伯相信神依然鉴察自己的苦难,这是约伯的盼望;然而,约伯的信仰却对眼前的苦难毫无帮助。约伯不能否认神的存在,但却陷入绝望中。

7:12 你竟防守我呢: 这句叹息中有以下三种含意:①约伯陷入对自己存在的意义深深怀疑(17节)。约伯充满绝望的怀疑就是为何要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不论这是对罪的报应还是为了成就更高的目的而进行的锤炼;②即便是在这种疑惑中,约伯依然没有失去对神的敬畏之心。对约伯而言,神仍旧是守护并掌管其生命的那一位;③可以说约伯是在以恳切的心来求告神恢复他的生命。

7:15 骨头: 意指约伯的身体因疾病而骨瘦如柴。

7:17 这与诗8:4;144:3;来2:6-8的内容相同。然而,就其动机和意图而言,约伯的告白却不同于诗篇与希伯来书。约伯是在埋怨神惩戒如此微不足道的人;而诗篇与希伯来书则颂赞神竟施恩典眷顾卑贱之人。

7:20 我若有罪,与你何妨: 约伯的此番告白有两种含意:①作为微不足道的被造物,约伯自身的罪丝毫也不会影响至大至高的神(诗145:3)。可以说,约伯的这种告白极其犀利地洞察了造物主和被造物的本质,却没能认识到罪的严重性。神全然无罪且恨恶罪;②约伯叹息神对自己的要求是他无法企及的。然而,约伯的这种想法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这世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惟有耶稣基督的恩典才能成就义(罗3:10)。这就是圣经的大主题。

:约伯记》第 8 章

约伯记》第 8 章

8:2 狂风: 意指约伯的话粗鄙狂妄,隐含着对约伯的责备。

8:3 虽然比勒达口口声声说公义,但他并没有认识其真正的含意。不仅如此,他还标榜自己极为幼稚、律法化的神观,他毫不犹豫地驳斥了约伯。比勒达未曾理解约伯“苦难怎会临到完全人?”的苦恼。然而,我们可以藉着耶稣的话解决约伯的问题:①人生的所有苦难皆在神的主权之下。对“谁的罪使人生来就瞎眼”这一提问,耶稣回答说“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荣耀”(约9:1-3)。这意味着神的荣耀将会藉着众人的苦难而得以彰显;②世人都在罪的辖制之下。苦难是罪的结果,世人皆受苦难的事实证明,在亚当里面世人都已堕落了(罗5:12);③并且,苦难的目的也在于锤炼神的儿女 。

8:4 直接证明了比勒达的辩论只是主观看法,并没有依据正确的客观判断。因为,1:5曾论到约伯为儿子们作出的好行为。

8:5-7 除了比勒达之外,以利法和琐法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论(5:17-26;11:15-19)。正如约伯日后经历的(42:10),这些言语内包含着真理。然而,比勒达在主张此思想时,却误会了以下三点:①他认为只要约伯悔改,便会蒙祝福。然而,约伯本人却坚信自己是完全的;②主要从物质层面把握了约伯的痛苦。然而,约伯是因似乎被神离弃了而感到痛苦(7:11),即便物质的祝福又临到了他,但对神的认识没有长进,痛苦也就会持续;③他的言论基于极其简单的原理,他公式化地认识神,仅仅将神视为因果报应的主体。

8:11-22 比勒达描述将要临到恶人的患难和灭亡,就像从文学百科全书选取金句而进行罗列。但对像约伯这样陷入困境的人而言,只能是陈旧甚至是残忍的理论。

8:11 蒲草和芦荻: 生长于池塘或沼泽地带的植物,若没有水几天之内就会枯干。这两种植物喻指“不敬虔的人”,“泥”和“水”则各自比喻“世上虚妄的盼望”及“虚妄的依靠”。以树木为素材的比喻见于圣经各处。蒲草与芦荻与诗1:3中“栽在溪水旁的树”相对比,与耶17:6中“沙漠的杜松”相一致。

8:14 蜘蛛网: 比喻恶人所倚靠之世界的虚无,指出约伯所遭受的苦难必是因他不仰望神、行不义的结果。

8:16-19 比勒达继续将恶人的昌盛与悲惨的结局,公式化地比作藤蔓的快速成长与瞬间的衰败,不仅固守因果报应的原则,同时论断约伯是罪人。在这里,我们可以再一次感受到失去真正的生命力与爱心的教义所带来的可怕后果 。

8:20 若极端地发展本节的逻辑,便会招来一个连耶稣基督的自我牺牲都只是罪之代价的错误结果。若真如此,比勒达就站在了犹太领袖的立场,他们曾嘲弄耶稣说“他依靠神,神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太27:43)。而约伯则因无法认识临到自己的苦难之原因和意义,陷进了无法解脱的矛盾纠葛之中。然而,他若认识了全然无罪,却为罪人成为牺牲祭的耶稣基督,可能就会甘心乐意地承受这苦难。

人往往会自以为义,用所谓的真理做幌子,夹杂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主观意志决定一切,跑到神的前面来代替神!

:约伯记》第 9 章

约伯记》第 9 章

《约伯记》比较难读懂,到最后我会归纳一下就很清楚了,主要就是约伯的朋友认为人一切的灾难来自于自己的罪,约伯与他们辩论就是不认罪。这三人的观点细分略有不同,最后一讲我会将着四个人的,约伯的和神的苦难观阐明出来。最关键的是苦难原因不仅仅是罪的原因!谢谢大家!

9:1 9、10两章为约伯的答复,他承认神赏善罚恶,不会离弃义人的原则;但用微带讥讽的口吻指出,人不能做到神眼中的完全,不受祂的责备(2节),何况神权力无边,威严难比,谁敢与他对簿公庭,为自己辩屈。他虽有理由也难得直,不如早早死去。约伯的答辩包括:1,承认神的权能(9:2-13);2,人无法与神争论(9:14-21);3,神在善恶上皂白不分(9:22-24);4,约伯重申人受苦难非尽因罪(9:25-35);5,约伯历述所受的苦,盼望早死(10:1-22)。

9:9 约伯提到“北斗、参星、昴星”这些秋天在北方天空特别明亮的三大星群,而把出现在南方天空的统称之为“密宫”,即星座。38:31-32再提到它们。这些星宿的运行极其规律。“北斗”且常在我国诗歌中出现。古人天文知识有限,已懂得赞叹天父创造的奇妙。

9:13 本节的意思是说:神的怒气要发便发,连海怪拉哈伯的同伙也在祂的脚下战栗。“拉哈伯”可指古代神话中的海怪(例如巴比伦创世史诗中的巨龙泰玛)。因先知书中曾将此怪与以色列人走过红海同提,故又可指埃及(赛30:7)。

圣经诗歌中用神话里的事物作比喻,不等于作者承认此等事物的存在,就象我国诗词中用典,只是藉事物形像帮助了解,增强效果。

9:15 约伯力称无辜受苦,但人既天生有罪,辩护无益,只有请法官开恩。

9:22 从约伯现在受苦的经历看,神仿佛不同于他原来体验到的那一位,而是善恶不分的神,蒙蔽世上法官的脸,不能作出公正审判。神何以有此不同,约伯深感迷茫。

9:33 因为神是圣洁的,人是有罪的,在神与人中间需要一位“听讼的人”,能为诉讼两造仲裁和解。约伯切望得到一位既认识神又同情他的人,成为桥梁,恢复他与神间的和谐关系。约伯此愿为本书的一个重要观念,在以后各章中续有发挥(10:4-5;13:21-22;16:21;23:3)。

9:34 “杖”是审判、刑罚和忿怒的象征。

:约伯记》第 10 章

约伯记》第 10 章

10:2 约伯重申他是无辜受苦,并深信全能的神也知道他无辜(7节),要求神解释为何要和一个象他这样忠心的仆人作对,他觉得有生不若无生(18-19节)。

10:17 “重立见证”是说“用新的见证”,有人把“见证”解释为加在约伯身上的痛苦,见证他有罪。“如军兵更换着攻击我”是说他受的苦如军队波浪式的进攻,一批又一批,向约伯进攻。

10:21 从本节至22节可以看出神如何逐步藉着主基督和众使徒向人启示祂的计划:坟墓只是信徒进到光辉的永生的大门,在坟墓的这边,人人有复活的盼望,在那边则有永生(林前15章)。这之间,人不是住在幽暗的坟墓里,而是与主同住(林后5:1-8)。

:约伯记》第 11 章

约伯记》第 11 章

11:1 这是琐法第一次发言,他不满约伯力辩无辜,说约伯根本不知道自己有罪,要全知的神用苦难来唤醒约伯觉悟前愆。琐法的谈话分三部分:1,斥责约伯自义(2-6节);2,神的智慧难测(7-12节);3,唯有悔悟,苦难才会过去(13-20节)。

琐法是个独断主义者,把事物分成不是“是”便是“非”,不是“黑”便是“白”,而判断是非黑白的标准则是他自己,只有他明白神的心意,知道神行事的法则。

他不象以利法,不讲宗教经验(参4:1-11);也不象比勒达,不从古人的智慧里找道理(参8:1-8),他只讲自己的权威和绝对的是非,因而嘲笑约伯为自义。

11:7 琐法明白神的超绝与全知(7-9节)。据此,他推论出:人受苦一定是犯罪的结果。约伯象所有的世人一样极其无知,无法改变,就象野驴生下的仍是小野驴,不会变成人(12节)。

11:13 琐法可能忘记了他自己也是人,人的判断不能永无错误。他对约伯的看法既不正确,而说话的态度一味嘲讽,难令人心折。象苦难这个千丝万缕般复杂的人生问题,岂是如此简单的分析所能完全说明!

11:20 读时若能和4:7比较,可发现琐法态度的独断和言词的无礼。以利法和琐法都认定约伯有罪,以利法说话何等婉转,但琐法则断定约伯必是恶人,若不悔改,他最光明的前途就是死亡。

我们有时就像琐法,自以为聪明或居高临下,靠着经验来代替真理来做出审判,却不知除了神以外,没有一个是绝对正确的,所以我们要快快的听,慢慢动怒,慢慢的说!

:约伯记》第 12 章

约伯记》第 12 章

12:1-14:22 本章至14章为约伯的答复。他受到琐法的无礼怒责,转取激烈态度,力施反击,指责三友一味取悦神。他知道神智慧且全能,但若不守公平的原则,运用起来必害多于益。他哀伤人生太短,巴不得能躲在坟墓里等候神的忿怒过去。他反讥琐法,说他自以为世上智慧全在他一人身上,他若死了,世间智慧也会跟着消失。他指出没有受过苦的人不能答复他的问题:何以公义完全人反而受苦而恶人却兴旺(5-6节)。

约伯的答复包括:1,对三友自视高明的态度不满,但承认神的智慧与全能(12:2-25);2,决意和神讲理,嘲笑三友道理的空洞(13:1-27);3,哀叹人生苦短(13:28-14:22)。约伯与三位朋友的谈话,都循先答复人后对神说话的次序。

12:2 “你们真是子民哪”等于说“你们真是重要人物”,讽刺他们自以为独占人间智慧。

12:13 智慧与权能都属神,也无人质疑神是那终极的善,约伯据此强调神控驭万事万物,善恶都在他权下(16-25节)。有人认为约伯责神赏罚任性,并不公正。细读本章,约伯反复申述的是神的权能跨越时空,其他一切都属短暂渺小。自诩有学问、有能力的人都会成为愚笨、倾败(17-19节)。显赫一时的文明曾几何时便成为废墟(23节),唯有神的权能长存。

:约伯记》第 13 章

约伯记》第 13 章

13:1 约伯责备三友,指出他们所讲的受苦的道理不能解答他的问题(1-2节)。他十分清楚,他受苦并非直接来自犯罪,他的三友为神辩护其实是替神说谎(4节),有一天神来查问,他们说的大道理会象灰象泥一样根本站不住脚(12节)。

13:15 约伯认为只要神许他陈词,已经是一大收获(16节),他愿意死在神手中,但决不咒诅神;他虽为自己的完全、正直力辩,并不表示他不相信神(18节)。只要有人能证明什么是引致他受苦的罪,他一定会不再说话,甘心撒手人间(19节)。

13:20 他求神二事:1,收回对他的刑罚(21节);2,对他说话,回答他的问题(22节)。

13:23 约伯到现在还未明白受苦对他有比刑恶罚罪更高更深的意义,他仍在受苦乃因犯罪的层面上思考,因而得不到解答,此处所用“罪孽”、“罪过”、“过犯”、“罪愆”指的都是罪。

13:24 约伯不明白何以正直人反受苦,但他更不明白何以在他的苦难中神缄默不言,仿佛把他当成仇敌,一句话也不回答他。

13:26 约伯不明白自身有何罪招来苦难,推想必为“幼年的罪孽”带来的后果。

13:27 约伯视自己如同神的囚犯,脚上木狗,时刻受监视,并在脚掌上加记号,受到象奴隶般的苦楚。“为我的脚掌画定界限”亦可译为“在我的脚掌上画记号”。古代对待奴隶,在奴隶身上加烙印、画记号。

:约伯记》第 14 章

约伯记》第 14 章

14:1 13:28至14章末,约伯嗟叹人生太匆匆,世间也无完人。既然如此,神何不让世人乐享此短暂生命,反要求人没有过犯呢?树断了可以再长,人死了一去永不返(7-10节)。他愿在阴间躲避神的忿怒(13节),但连大山都能崩塌,人岂能逃避神的毁灭?

14:14 “争战的日子”亦作“服劳役的日子”。希伯来文的“劳役”一字多指服军役,被抽调出去打仗,故也可能作“争战”解。“释放”也有“替换”的意思,作战的士兵为他人所替换。全句的意思是说:约伯只有忍受眼前的苦痛,这是人人都有的命运(看7:1),直等到神记取他,拯救他出苦难,得到一个改变了的新生命。他不敢作此期望,除非神肯赦免他的罪孽,忘记他的过犯(16-17节)。

14:20 神的救赎的计划此时还没有完全启示给人,约伯只能凭人有限的智慧来体会,认为人所以无盼望是神不理会的结果(19节)。神既不施援手,约伯的生活全是苦痛与悲哀(21-22节)。

这轮问答结果:约伯朋友们的逻辑就是:神是公义的,祂惩罚恶人,所以约伯被惩罚,约伯就是恶人,这似乎是标准的逻辑三段论,但如果三段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有一个错了,结论一定也是错的。这里小前提中的恶人错了,因为约伯不是恶人,所以约伯拼命强调他不是恶人!

:约伯记》第 15 章

约伯记》第 15 章

15:1 本章为第二回合对话的开始,在首次对话中,以利法强调了神道德的完美,比勒达则强调神不能动摇的公正,而琐法则指出神的无所不知,约伯在回答中再三为自己无辜受苦力辩,愿意与神当面对质。这三位朋友无法说服他,觉得此人已自绝于神之外,因此在新的对话中对约伯的责备转趋严苛。以利法保持君子风度,先责约伯不智,不应说无益的话,影响他人对神的敬畏(2-6节),然后析解何以他对自己的智慧有信心(7-16节),最后提出恶人必遭恶报的道理(17-35节)。

15:8 以利法认为约伯一己的看法怎样也及不了传统的信念(10节),并指出约伯一味抗拒他的安慰(11节),所说的话有如出诸恶人之口(13-16节)。

15:17 以利法告诉约伯:恶人并不象约伯所说的个个兴旺,他们内心苦痛(20-24节),命运也极悲惨(20-35节)。

15:18-19 “列祖”指以前的世代。“这地”当指以东。以利法的意思是说,他的话有以前世代的经验为证明,而以东地的人都以智慧出众著称(参耶49:7),是最纯全的智慧,没有外人渗入。

15:34 “无生育”的原文有“象石头一样”的意思,近乎我国的“石女”。以利法指出恶人必无后,而房屋也被火烧,暗示约伯遭难(1:16),是作恶的结果。

15:35 以利法曾说约伯无知,好象“用东风充满肚腹”(2节),他现在形容约伯的恶,是怀里满了毒害(“怀”原文指“肚腹”,35节)。依以利法的传统看法,作恶的结果是恶人的毁灭,人的一切不幸都是自己招来。

由此可见,当我们用圣经来错杀人的后果多么道貌岸然和自以为是!实际圣经的镜子是照自己的,我们切勿自己来代表神的审判,用爱来遮掩罪是神怜悯的具体表现,慢慢地动怒!

:约伯记》第 16 章

约伯记》第 16 章

16:1 16-17两章为约伯的答复。约伯至此有为神和人共弃的感觉。他说朋友的话反令他更孤单、更痛苦,他实在清白无辜,犯罪决解释不了他的苦难。他相信他的神,也就是曾赐福给他的神,一定会见证他的无辜(17-19节)。他在世上找不到一个了解他的人,因此宁可早早死去(17:16)。

16:6-14 约伯不知道天上发生的事(参1:6-12),他只能推测他所熟悉的神现在莫明其妙地与他为敌。

16:15 “麻布”是举哀的记号。“角”是力量的象征,因为动物的力量表现在角上。约伯继续力证自己完全(17节),他的这份骄傲逐渐放下,直到听到神的回答以后,才谦卑伏在神的脚前(42:1-5)。

16:18 约伯希望死后,他的血为他伸冤(参创4:10)。他曾申诉,说在他与神中间没有谁替他说话(9:33),他现在要求神自己作他的见证人和中保,也盼望有一人能代他辩  白(21节)。他此刻虽不知道有一位拯救人类的基督要来,但苦难帮助他认识到这真理(参来2:9-10;4:14-16)。

 同样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被误解的时候该怎么办?圣经教导我们,最后审判的是神,只要我们问心无愧面对神就可以了,神是绝对正确的,就不会冤枉一个好人,同样也不会被假好人所迷惑,所以,我们不要与人辩解自己的冤情,而且往往也是没有用的。

:约伯记》第 17 章

约伯记》第 17 章

17:10 约伯的三位朋友因智慧而享有名望,但约伯从他们身上找不到智慧。神支持约伯的话,责备他们错误地描绘祂。显然这些人的观点是错的,他们认为,因为他们又富裕又成功,所以神一定喜悦他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然而约伯告诉他的朋友,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世上的成功和富有不是对神有信心的凭据。反之,烦恼和痛苦也不是没有信心的证明。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智慧仅源于神,而不是来自人的失败或成功;真正有智慧的人从不抛弃神。神的智慧证明祂是超越约伯和他所有朋友的。

17:15 约伯放弃了恢复昔日财富和家庭的希望,并沉溺在死亡及它带来的悲痛与痛苦之中。约伯的朋友所描述的奖赏都是关于今生的。对死后生命的前景,他们却沉默不语。我们不该用当今世界的眼光去评估自己的生命,因为神对属祂的人应许给予永无止境的美好未来。真理有时真是孤独的!神才能抽丝剥茧理出头绪来。圣经就是镜子,圣灵就是能力。圣经是用来抢救灵魂的,不是用来砸人的!

:约伯记》第 18 章

约伯记》第 18 章

18:1 比勒达第二次发言,言词远不若以利法含蓄,历述恶人遭逢苦难,不幸乃行恶的证据(5-21节)。

在这场对话中,约伯因敢于探索,逐渐见到新的亮光,是前人所未发现的。

18:4 比勒达质问约伯:是不是他认为自己非常特殊,连人有罪必受罚这条象自然律一样可以放诸天下而皆准的法则,也会因约伯的缘故而改变?看到此,我似乎看到我们周围确实有有些人,拿着所谓“公义”,“圣洁”的放大镜专门来对照别人的缺点,这些假好人往往是主观臆断,滥用圣经的话语,具有鲁迅的“痛打落水狗”精神,殊不知,如果神也拿着这样的放大镜来对待我们,谁能逃脱这种刑法。约伯的灾难与他的罪没有如何关系,怎么能用逻辑学中或称肯定判断来代替全称肯定判断呢!在其中的差别能冤枉死多少人!所以当我们指责别人的时候一定别像约伯的这几个朋友。

:约伯记》第 19 章

约伯记》第 19 章

19:1 约伯在绝望的深处有了新希望。他得不到朋友的同情和怜悯(2-6节),反而让他有机会爬登信心的新高峰。他对神的信心,使他敢于仰望天上的那位见证人,为他洗雪沉冤(23-29节)。

19:3 “十次羞辱”是说约伯为朋友多方羞辱,“十”只是一个概数。约伯说他即令犯了罪,也是个人的事,他的朋友若非别有用心,何必这样苦苦相逼,要证明他有罪呢!这种主题先行的方法在国内历次政治运动中害死多少人。

19:13 本节至22节所描写的苦况,能忍受的古今能有几人!但基督所忍受的比此更甚(参太26:56;27:39,45-46)。

19:23 本节至27节是本书著名的经节。用第一人称写出,放在他求朋友怜悯(21-22节)和对三友的警告之间。约伯对自己的苦难有了新的认识,与神的关系有了新的体会。

19:25 本节是信徒所宝爱的金句,可能因音乐家韩德尔谱入《弥赛亚》曲中而普世皆知。约伯认为时间必能证明他无辜(23-24节),他要力保声名的清白。除了有记录的历史之外,他还有更有力的见证,因他知道他的“救赎主”活着。约伯早已不寄望人来拯救他。约伯曾指神为“听讼的人”(9:33),天上的见证人(16:19),现在认识到神将替他雪冤,神是他永活的救赎主。

19:26 约伯坚信他的冤屈可以得直,即令肉体已死,仍可与神面对面。他的信心使他预见到身体复活的那日。他相信坟墓不是人生的终点,他曾问:“人若死了,岂能再活呢?”(14:14),现在他找到答案。

19:28 约伯心为灵感,攀登上信心的高峰之后(23-27节),现在又回过头来与朋友对话,警告他们当心神的刑罚。

:约伯记》第 20 章

约伯记》第 20 章

20章 琐法的言论再次显示了他的错误推论。他始终认为约伯是邪恶的伪君子。琐法说,尽管约伯某些时候是良善的,但他并未按公义生活,所以神拿走了他的财富。根据琐法的论点,约伯的灾难证明了他的邪恶。
琐法得出的结论对不对?与你的人生经验相符吗?

20:6-7 尽管琐法的长篇而激烈的演说是错误的,但那关于恶人终局的说法倒是对的。犯罪起初似乎很享乐并具吸引力。撒谎、偷盗、或压迫他人,常常给犯罪之人带来暂时的收益。有些拥有不义之财的人,也能活很久,但神的正义终将得胜。然而琐法忽视了一点,即对犯罪的审判并不一定发生在罪人的有生之年。惩罚可能延到最后的审判之时才来临,那时罪人将与神永远隔断。我们不应该只看恶人的亨通与能力。神对他们的审判是注定了的。而且,神是公义的,绝不将有罪视为无罪,也不会将无罪视为有罪!

:约伯记》第 21 章

约伯记》第 21 章

21章 约伯反驳了琐法的恶人从不享有财富和幸福的观点。他指出,在现实世界中确有发迹的恶人。神按其意愿对待每个人(21:22-25),人不能用他们自己的遭遇去衡量自己的善或神的善──虽然有时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对于约伯的朋友而言,成功是建立在外在的表象上;对神而言,成功却是建基于人心上。

21:22 约伯的这句话,反映了他对神的何种态度?虽然受了苦又不明所以,但约伯仍坚信神超越知识,因此他问:“谁能将知识教训他呢?”你面对挣扎时的反应,显示出你对神的态度。无论在你生活中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对神恼怒,要继续倚靠祂。神是掌管万有的,虽然有时我们看不到,但我们必须委身于神,这样我们便不会怨恨祂的安排。
21:29-33 如果恶人犯罪仍可致富,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行善呢?恶人在今生似乎逍遥法外,但他们将面对更高的法官和未来的审判(参启20:11-15)。正义的审判不是在今生,而是在来生。重要的不是贫或富本身,而是一个人如何在富裕和贫困中去看神。恩典福音给人带来重大的问题就是将神的祝福和十字架的苦难对立起来,十二个门徒个个都是为主受苦殉道,岂不知天上的冠冕就是最大的祝福吗!人间的苦楚为要成就我们极重无比的永远的荣耀。

:约伯记》第 22 章

约伯记》第 22 章

22章 这是以利法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和约伯对话。在第一次的对话里(4-5章),以利法提到约伯的好行为,并且小心地暗示他需要为某些罪而忏悔。这次他并没有说出新的东西来,只是说得更具体而已。他始终不能改变他的信念,即苦难是神对人恶行的惩罚,所以他提出了约伯可能犯的几条罪。以利法并非要毁灭约伯,在其演说的结尾他保证,如果约伯肯承认自己的罪并忏悔,便会得到平安和复兴。

22:12-14 以利法声称约伯把神看小了。他批评约伯认为神离世界太远,无法照顾他。以利法说,如果约伯知道神对他的看顾,他便不会轻视自己的罪了。以利法的观点是对的:因为确实有些人认为神离他很远,不会注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所以不在乎自己的罪。但他的观点对约伯并不适用。

22:21-30 约伯的朋友几次表现出他们掌握了神的部分真理,却不能准确地将其运用到生活中。以利法就是这样,他对忏悔作了一个漂亮的总结。以利法的观点是对的,我们犯了罪就要求神的赦免。但他的说法不适用于约伯身上,因约伯已经寻求了神的赦免(7:20-21;9:20;13:23),并且他一直与神有密切的关系。我小时候口袋钱丢了,我怀疑被其中的两个小伙伴偷了,我明明知道不可能两个都偷,但我的态度将他们两个都当作小偷来向家长控告,因为我看他们的任何辩解都是做贼心虚的表现,就像先秦文学中《窃斧者》那样,将怀疑当作证据。为此,我失去了这两个小伙伴。

:约伯记》第 23 章

约伯记》第 23 章

23:1-24:25 约伯继续质疑,他表示若知道为什么而受苦,那么他就更有能力承受。如果他有罪可以忏悔的话,他一定会这样做。他知道什么是恶事,也知道恶人受惩罚的结果。他知道神若愿意必会证明他是清白的。他所举世上恶人的例子的用意,是希望神澄清他的名声,证明他是公义的,并解释他受到这些灾难的原因。约伯试图让他的朋友看到,关于神、生命和公义的问题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么简单。

23:10 在22章中,以利法试图寻找约伯可能犯的某些隐密的罪,用来责备他。这里约伯声明,他相信自己的诚实和神的正义。即使我们察觉不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能有隐藏的罪,因为神的标准很高,而我们的行为又那么不完美。但我们若是真正的信徒,所有的罪就都因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而得到赦免了(参罗5:1;8:1)。圣经也教导我们,就是我们的心责备我们,神比我们的心还大(参约壹3:20)。祂的赦免和洗涤是充分的,它们压倒了那些困扰我们的疑虑。尽管我们可能有罪咎感,在我们里面的圣灵可以证明我们在神里得了赦免。若我们像约伯一样真心寻求神,我们便可以承受得起别人的谴责,以及那些困扰我们的疑虑。如果神已赦免、接纳了我们,我们就真正得到赦免了。即使约伯有罪,这三个朋友也不该如此职责定罪的态度,最要紧的是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切勿错杀好人!

:约伯记》第 24 章

约伯记》第 24 章

24:1 约伯询问:神为何不订定一个时间来审问一切恃强凌弱的人,刑罚罪人,为正直的人伸冤?神一定已经定了这个审判的日子,但为什么不让正直人知道?
24:2 约伯描述的世间不平现象(2-12节)的确触目惊心:赤身无衣的人在寒夜战栗,为人醡酒的人自己口渴。这些现象到今天仍存在。他的朋友讲的道理解释不了这些不平现象。
24:13 神的默默无语反让本节至17节所说的恶人可以横行。
24:18 有人认为本节至24节所记是后来编辑所加,但无佐证。有的人认为乃琐法所说,因为第三回合对话中他没有说话。这也只属猜测。也有解经家认为这是约伯引用他朋友的话。这可能,因此有的译文在本节前加有“你们说”数字。
最可能的解释,是这几节为约伯的呼唤,求神让恶人飘去,虫子吃他,不被人纪念,…与众人一样被除灭。唯有这样,才能证明约伯说谎(25节)。显然这里约伯在投诉神,埋怨神,没有管理好这个世界上的公义,约伯开始软弱而对神失去了原有的信心。

:约伯记》第 25 章

约伯记》第 25 章

25章 比勒达最后的回答很无力。他忽略了约伯提出的关于恶人发迹的例子。比勒达没有反驳约伯,反而控告他的骄傲,因为他竟声明自己所受的苦难不是他犯罪的结果。然而约伯从来没有称自己无罪,他只是认为他的罪不可能导致他目前的景况。

25:6 有一点很重要,即说人是虫的是比勒达,而不是神。人是神照自己形像造出来的(参创1:26-27)。诗篇第8篇5节说,人只“比天使微小一点”。比勒达可能是在以一种诗歌描述的形式,对比神和人的价值。我们大可不必像虫似的爬到神的面前,我们可以靠信心坦然无惧地亲近祂。(参来4:16)

在这种辩论中,似乎都认为自己才是真理,殊不知,真理只有一个,我们做出判断时要安静想一下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事实真相,人的判断往往都是错的,因为我们会被误导,能力也有限,更重要的是要靠圣灵赐下能力来辨别是非。

:约伯记》第 26 章

约伯记》第 26 章

26:1-31:40 本文以长达6章的篇幅记录了约伯最后的辩论,很难认为这是约伯的一次性辩辞,因为27:1;29:1表明此答辩似乎曾中断过。本文的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亦即①约伯对比勒达的反驳(26章);②约伯对三个朋友之辞的最后答辩(2章);③约伯对智慧的洞察(28章);④约伯的自我辩护(29-31章)。尤其是29-31章有条不紊地描述了对辉煌往昔的回顾(29章),现在所经历的百般痛苦(30章),对自身纯正的辩护及对恢复的渴望(31章)。

26:1-14 约伯驳斥了比勒达的老一套,而肤浅的辩论(2-4节),之后说明自己对神的权能与威严也认识得很清楚(5-14节)。约伯的朋友们以神的公义、主权、圣洁、权能作为责难约伯的根据,事实上对约伯而言正是神的这种属性才是测不透的奥秘,同时也是盼望的唯一根据。这就是约伯的矛盾。在整本圣经中,5-14节以描写宇宙著称,论及了天、地、水、云等十几个内容。

26:4 你向谁发出言语来: 约伯在反问比勒达在对谁说话,反讽比勒达的辩论与约伯本人无关。谁的灵从你而出: 意指“谁刺激你说话”。

26:5 在大水和水族以下的阴魂战兢: “阴魂”一般指使者,据说他们生活在“阴间”(诗88:11;箴2:18;赛14:9;26:14)。在上文,比勒达曾描述神是“在高处施行和平”的君(25:2),约伯却讴歌神的权能不仅掌管诸天,甚至在阴间也行使支配力。圣徒可以在任何势力面前都坦然无惧(太16:18;启1:18;20:13,14),因为我们的救主拥有死亡与阴间的钥匙。

26:8 将水包在密云中: 描述了在神的护理之下呈现的自然现象。古人常以诗句描述对自然护理的认识。本节说明了地的出产之源——水或水份存在于肉眼所能见到的云雾中。云却不破裂: 古人以水袋携带水,此比喻就是由此诞生的。在作者看来,水就是水袋,从这种表达方式中我们可以窥视出当时的朴素自然观。当时根本就没有科学说明可言,在作者看来,水的根源——云不破裂是令人惊叹不已的现象。

26:11 天的柱子: 用诗的语言比喻了山峦,古人认为天是由众山支撑着,并且还认为当神降临之时,众山会在暴风雨中聆听神的声音。作者藉着这种想像来表明了对神的敬畏之心。

26:12 拉哈伯: 这一名字见于旧约圣经中的诗文与预言(9:13;诗89:10;赛30:7;51:9,10),具有“自傲 ”、“无礼”或“煽动”等含意。本节的拉哈伯是指传说中的海怪,象征抵挡神的敌基督。

:约伯记》第 27 章

约伯记》第 27 章

27:6 在许多指控中,约伯仍能声称他良心清白。只有决心在神面前公义地生活和得到神的赦免才能有清洁的良心。在约伯受指控的时候,他的表现变得极为重要。我们要像约伯一样,不能夸口说我们无罪,但我们可以夸口说我们的罪得了赦免。在我们向神悔罪的时候,祂便赦免了我们;我们便可以过良心清白的生活(参约壹1:9)。

27:13-23 约伯同意他朋友所说的,恶人的结局将是灭亡。但他不同意自己被指为恶人,当受神的惩罚。他列举的许多惩罚从未临到他头上,所以他认为不能把他包括在恶人中间。相反,他继续求神为他申辩。我们往往被冤枉时,会有血气用属肉体的方法来捍卫自己,约伯给我们做了好榜样,我们有时被误解了,但只要想到神知道你就可以了,耶稣这么大的冤案,比关汉卿的《窦娥冤》还冤,但耶稣从没有为自己申辩过,祂知道神让耶稣所遇到的苦难是为了成就人类的拯救。事实胜于雄辩!

:约伯记》第 28 章

约伯记》第 28 章

28:1-28 有人主张本文并非约伯的辩论,因为本文与前章和后章并没有自然而然地衔接在一起。然而,这种看法可以说是没有必要的臆测。约伯素来密切关注智慧,并且为了得着它而不辞辛劳。本章可以“然而智慧……聪明之处在哪里呢?”重复句为分水岭(12,20节)分为三个部分:①在1-11节,约伯藉着采矿、提炼等工作来说明发现智慧实在是难于登天的事实;②13-19节强调了智慧的高贵,表明用尽世上的珍宝都买不到智慧;③21-28节是本章的结论,讴歌了智慧的根源在于敬畏神。

28:3 人为黑暗定界线……直到极处: 表明了人对金属和矿石的迷恋。人为黑暗定界线是指人利用太阳光或人工光线观察地下世界。直到极处则说明人充满挑战性和冒险性的意志。然而,人到底付出多少努力来寻找生命根源——创物主呢?

28:7,8 “鸷鸟”和“鹰”百兽之中可称雄称霸。狮子: 则是百兽之王。矿夫在无比执着地四处寻找矿石,他所钻凿的矿深,连鹰眼也所不能看穿,他的采矿热忱与英勇,狮子都不能与之相比。在本文,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两个事实:①作者运用递进手法描绘了获得智慧的种种艰难。人比任何动物都更加诚挚地寻找珍宝,却难以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发现智慧;②本文委婉地责备了那些倾其身心关注物质财宝,却疏于寻找属灵智慧的人。尤其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尽量回避自我存在的终极问题,而只顾埋头扩张物质财宝,这种倾向极其严重。

28:13 在活人之地也无处可寻: 本节的智慧并非指单纯的公式化知识或学识,而是指关于神对宇宙与人生的计划等,神秘和超越的神之智慧。因此这种智慧不能通过观察、经验或个人冥想来获得,只有藉着神的启示获知(西 绪论,启示的渐进性)。

28:15-19 通过与珍宝进行比较讴歌了智慧的绝对珍贵。即智慧:①不能为人所发现;②具有人所无法评估的神性起源。因此,为了拥有真正的智慧,我们当承认自己的无知,谦卑地屈膝在神面前。

28:20-22 用诗的语言来指明即便是在宇宙的最深处,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也都没有智慧。

28:25,26 本文通过风、水、雨、闪电等自然现象来讴歌了掌管所有自然循环过程的神之奇妙大能。一言以蔽之,本文描述暴风雨或雷雨,都是彰显神之权能与威严的自然现象(37:3-6;38:1,25;诗29:3)。

28:28 敬畏主……便是聪明: 约伯借用对偶句的形式,从积极、消极的两方面对智慧(或聪明)下了定义。正如本节的定义所示,约伯所说的智慧是指信仰层面上的智慧。有些人主张约伯当时陷入了不可知论或怀疑主义,拒绝承认这是约伯所说的话。然而,本书中的约伯从来都不曾是不可知论者(或是怀疑论者)。约伯遭遇了难以独自承受的灾难,到最后不得不想到顺服是最佳方法。

:约伯记》第 29 章

约伯记》第 29 章

29:3 他的灯照在我头上: 在圣经中,“灯”象征着生命与繁荣(诗18:28),神的临在(启21:23;22:5),神的话语(诗119:105等)。在本节,约伯①回想起神的恩典,神曾居住在他的帐棚中(4节),以美好使他得享饱足(6节),并且保守了他的脚踪(2节);②祝愿能够重得昔日之福乐。换言之,对约伯而言现实晦暗不明如同神的灯被吹灭。神为我们点亮了那灯,这灯决不会熄灭。因为“羔羊”亲自成为那灯(启21:23)。

29:4 壮年的时候: 字面意思是“秋天”。在近东,秋天下秋雨,滋润贫瘠的土地,各山岗与田野中的粮食与水果都已长熟,即将迎来秋收季节。在此约伯将秋收季节喻作自己一度昌盛的过去,同时又将自己的现况喻作阴郁,荒凉的冬天。

29:6 奶: 是古代游牧民的重要食物。奶多得可洗脚暗示约伯的财产极多。 磐石: 则指荒芜,陡峻的多石之地。橄榄树就是生长于此,这些橄榄树必定给约伯提供了丰富的橄榄油。约伯以“磐石为我出油成河”来描述自己往日的富有。

29:7 我出到城门: 在古代近东地区城门可以说是政治经济的舞台。城门口有宽敞的广场,裁决、讨论等公共事务都在此地进行(申21:119;书20:4;得4:1),先知在此处宣告预言教导众民,也进行商业往来(王下7:1)。如此看来,在遭受苦难之前,约伯作为全城的长老和审判官而倍受众人的爱戴与尊敬。约伯之所以能够获得这样的敬意与名望,并不只是因他位高财雄。约伯并没有一心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处处可见的黑暗现实痛彻唤醒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他便率先伸出了援助之手(12-17节)。这才是约伯集众望于一身的原因。约伯的这种态度与那些心灵被特权意识所占据并目中无人轻看旁人之徒形成鲜明的对比。

29:11 意指亲眼目睹或闻听约伯的审判与行为的人,无不开口称赞他。众人异口同声的赞誉证明了约伯过的是正直的生活。他之所以能够得到他人的尊敬,其根本原因并不是他的义举,而是神的同行。

29:15 我为瞎子的眼,瘸子的脚: 约伯强调了自己所行善事,使朋友们的论断归于虚无,同时也具有以下含意:①约伯在行善之时,深深体谅到救济对象所切实需要的是什么;②本文中的瞎子和瘸子不但指身体上的缺陷,也可以指灵里的光景。亦即,约伯使灵性暗晦低俗者觉醒,使他们灵里的缺陷得到满足。

29:19 我的根长到水边: 描绘了遭遇灾难之前的生活状态,比喻了生活的状态。露水终夜沾在我的枝上: 指不断蒙神的保护与祝福的状态。在圣经中,露水象征神的祝福。相反,止息露水暗示着震怒与灾祸(何14:5;该1:10)。

29:23 本文似乎比喻了作为城民的导师和精神支柱,约伯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巴勒斯坦的农业依赖于降雨量,丰收与否取决于在什么时候下了多少雨。圣经所说的“秋雨”大约是在10月底或11月初下,为此整个夏季等待的农夫们以秋雨为信号耕地撒种(诗65:10)。“春雨”一般是在3,4月份,大大影响着小麦、大麦的收成。由此来看,约伯的言谈建立在美好的生活之上,故具有极大的感化力。

29:21-25 约伯无论说什么都有人听,人人因他说的话得到安慰和鼓励。大众接受他的领导。过去的好日子会安慰我们受伤的心,绝不是阿Q精神,而是感恩神的眷顾,也表示神仍然会看顾他。

:约伯记》第 30 章

约伯记》第 30 章

30:1 比我年少的人戏笑我: 约伯在上文曾论及老人与尊贵人都曾敬重他。但如今,他却被卑贱(8节)的年轻人所蔑视(王下2:23)。卑贱之人在尊贵之人面前,年少之人在长者面前随意放肆骄傲自满是违背神的诫命(利19:32),赛3:5曾以此来反映社会极度混乱的状态(太10:21)。

30:4 罗腾: 是一种豆科植物,根甚苦,只有极其贫穷之人才以此作食物。

30:5 他们从人中被赶出: 通过本节,我们可以看到古代部落社会的一个片断。当时,部族之间有频繁的战事,很多时候力量微弱的部族会在争夺势力的过程中被淘汰而自然解体或沦为四处流浪专事掠夺的匪徒。若有这些匪徒出现,合城的居民都团结一致驱逐他们。如今,连这些卑劣之徒都在讥笑约伯,何况其他人。

30:10 不住的吐唾沫在我脸上: 这句经文令我们联想到耶稣所蒙受的羞辱(太26:67)。除本节以外,也可以说30:9,12,20各与诗22:7;69:19;22:1相类似,这些句子都预言耶稣基督的苦难。在某种意义上,临到约伯的苦难与耶稣的苦难是一脉相通。耶稣原本全然无罪,却承受了这世上的所有咒诅和痛苦,而约伯的苦难亦无法用单纯的因果报应式逻辑来解释。倘若约伯认识到了无罪的耶稣基督之苦难,或许就可以用更加坚韧的忍耐顺服。

30:16 我心极其悲伤: 指约伯因精神与肉体的痛苦以及仇敌的嘲笑苦待,而感到灵魂仿佛已完全离开了躯体。换言之,里外夹攻的恐惧使他的精神衰弱到极点,使之处于昏迷状态。

30:17 夜间我里面的骨头刺我: 亦可译为“黑夜刺我的骨头”。诗人为了更加生动地描述夜晚约伯更为痛苦,便以黑夜刺透伤口的拟人手法进行描绘。7:3曾以“夜间的疲乏”来形容约伯的心境。

30:19 神把我扔在淤泥中: 意指约伯跌进了不幸与挫折的无底深渊(诗69:2)。与约伯相同,当遇到进退维谷的两难之境或陷入深渊时,我们也会被再也不能站起来的绝望所击倒。然而,越是这种时候,我们就越要盼望耶和华,侧耳聆听神的声音并迫切地恳求神的帮助,以经历“从淤泥中把我拉上来”的恩典(诗40:1,2)。

30:23 所定的阴宅: “阴宅”指“阴间”,亦即死人的灵魂死后居住停留的场所(伯 绪论,希伯来人的阴间概念)。这反映了约伯对生命的虚无感。

30:24 虽然程度微薄,约伯心中尚对神的绝对主权有一些信心。纵使这样,当他处于无法理解,难以承受之试炼时,他似乎无法宣告摆脱自己的痛苦。换句话说,他认为与自己所思所行相比,现在的处境处于“冤枉”。我们决不能单方面地认为,约伯这样的想法是狂妄、错误的。因为从当时时代的环境来看,约伯可以说忍耐到了极限(雅5:11)。现在的有些圣徒所受的苦难远不如约伯所经历的苦,但他们却陷入无休止的埋怨中,好像就他一人承担了世界的一切的冤屈。因此凡立志真心跟从基督的人,都当深深查考圣经所说“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都当坚定持守超越环境的信仰态度。(太14:22-33;提后3:12)。

30:26 我仰望得好处,灾祸就到了: 这是讽刺性的叹息,内中既有抱怨,也有自嘲。由此可知,约伯虽然不是现实祈福主义者,却在一定程度上怀有因果报应的期待。就当时的时代背景而言,这是十分自然的。在确立祝福的概念时,圣徒应当弃掉极其现世而单一的祝福观<申28:6,圣经中福的意义>。

30:29 我与野狗为弟兄,与鸵鸟为同伴: 本文生动地勾勒了约伯悲痛而孤独的内心。鸵鸟的嘶鸣凄惨而悲伤,野狗的嘶吼声似乎是充满痛苦的呻吟。对辉煌过去的回顾使现实的伤痛更加沉重,对恢复的盼望则因不时袭来的怀疑和失望而摇摆不定。对约伯而言,无法逃避的是面临着的痛苦。虽然在程度上有所差异,我们也常面临痛苦难堪的现实。面对这种情形,我们通常只是本能地期盼事态的转换。但是我们应当记住,在我们面临的诸多困境中我们学会“忍耐”。

约伯终究是人,当双重苦难临到他时,他渐渐失去了忍耐,也埋怨神置他不顾,也怀疑神的公义何在?他的逻辑错误也是,“凡是好人,都有好报,坏人必有恶报”将或称判断当作全称肯定判断,在这个末了世界,确实有很多恶人在享受荣华富贵,好人在苦难煎熬,但,我们知道神说:伸冤在我,我比报应。我们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将来的审判结局的天壤之别的,恶人要下永远的地狱,义人要在天堂中享乐。

约伯记》第 31 章

31:1 我与眼睛立约: 本文暗示了为要对付眼目的情欲,约伯很早便履行了坚定的信仰决意(约壹2:16)。眼睛是心灵之窗,同时也是一切诱惑之门,因此抵挡眼目的情欲,就是与神交通的必备条件。最具代表性的眼目之诱惑就是淫念(太5:28),约伯对这一点也有很深入的认识(9-11节)。

31:5 我若与虚谎同行: “虚谎”是指虚假伪善。最令约伯心痛不已的一个经历就是朋友们论断他是“伪君子”。若他们指出的其它的罪状,约伯还可以以过去的言行为例一一地进行反驳,然而,他们竟将这一切善行都归于虚假与伪善,这使约伯无言以对。耶稣称赞拿但业的理由主要是因为“他心里没有诡诈”。同样,离天国近的人,乃是那些对神和邻舍并对自己正直的人。

31:7 若有玷污粘在我手上: 若说有行为是从心里发出的,手就是流露出内心动机的手段。心灵与手密切相关,耶稣所说砍掉犯罪之臂的话语(太5:29),包含着恶人的罪行是藉着手付诸实行的。因此,本节证明约伯的行动是清洁的。

31:10 就愿我的妻子给别人推磨: 推磨是极其吃力的劳动,因此从事此事之婢女的地位是最为低贱的(出11:5;赛47:2)。约伯认为奸淫是极其严重的罪(11节),除了本节的刑罚之外,犯奸淫的人还理当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12节)。这表明约伯的性伦理与圣经相一致。在古代以色列社会,奸淫是破坏神所制定神圣的婚姻制度与家族的行为(创2:21-25),凡犯奸淫的人不论是男是女都要处以死刑(利20:10;申22:22)。而今天颓废、淫乱的风气到处蔓延,性伦理紊乱,从而很多时候将奸淫仅仅视为不道德的行为。在这样的时代,圣徒也要遵行神的话语,抵挡一切淫思邪念(太5:28),并且视婚姻为神圣(林前7:25-38,基督徒的婚姻观)。

31:17,18 整本圣经都在说孤寡是特殊的保护对象。在初期教会,见证福音的事工与对孤儿寡妇的救济事工同等重要。在以利法责难他蔑视苦待了孤寡之后(22:9),约伯曾进行过一番反驳(29:12,13)。在本文,他更加详细地回顾了自己的往事,想要驳倒朋友们无根无据的诽谤。因为,自年少之时他就惯于向那些不幸之人伸出援助之手。

31:21 我若在城门口见有帮助我的: 指城中的有力之士是约伯的密友,这就暗示约伯也拥有相当的权力。 举手攻击孤儿: 古今中外,社会不乏那些与特权阶级相勾结剥削软弱之人而狐假虎威之势的人。可以说,他们是不正之风与各样腐败的温床。而约伯并没有被这些腐败风气所浸染,反而最大限度地善用自己所拥有的力量和权势,想要努力实现神的公义与福祉。约伯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因他敬畏耶和华。

31:24,25 钱财可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滋润和舒适,同时也有可能使我们耽于安逸和放纵。富饶可使人从种种生活的疾苦得到解放,也可诱惑人陷入充满刺激的享乐之中,不仅不能深切地体恤邻人的苦难与痛苦,很多时候还使人不肯关注这些。然而,对约伯而言资财本身并不是他的骄傲和依靠。约伯遭受苦难之前的态度可以充分证明这是事实(1:1-5,21,22)。总而言之,约伯至少没有事奉神又事奉玛门(太6:24),且认识到了作为管家的态度。

31:26-28 崇拜日月星辰是最为古老的偶像崇拜。尤其是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地大都尊太阳神为最高的神,奉月神为第二神。约伯所居住的地区也属于在拜偶像的范畴之内。古代社会一般都是政教合一,虚妄、虚假的宗教所带来的诱惑非常强大。因此,我们当高度评价约伯的信仰,他在那样的宗教、文化背景之下坚定持守了对耶和华神的纯全信仰。约伯的这种信仰与三番五次背叛神而陷进偶像崇拜的软弱以色列百姓形成鲜明的对比。约伯对神只具备较单纯、朴素的知识,却持有如此坚固的信仰,何况我们这些领受神丰盛启示和确切盼望的圣徒,岂不更当持守住自己的信仰吗?

31:29,30 旧约圣经多处记录了愿使仇敌败亡的内容。这既可以说是报复的心理,也可说是盼望神的公义得以实现的期待。然而,约伯似乎超越了只关注公义的层次,而羡慕怜悯仇敌的更高层次生活(箴17:5;24:17)。基督徒之所以要顺服耶稣“要爱仇敌”的积极诫命,是因为(太5:44):①在我们尚与神为敌时,耶稣便为我们死了,亲自作了爱仇敌的表率(西1:21);②我们的仇敌也有可能因着神的怜悯与恩典蒙召成为弟兄;③ 咒诅的毒箭首先给自己召致祸患,并且报复会惹动另一个报复。

31:32 没有容客旅在街上住宿: 热情接待客旅的风俗可溯源至族长时代(创18:1-8;19:1),初期教会亦认为这是美德之一(罗12:13)。尤其是以色列百姓,曾在埃及为奴400年,在旷野漂流40年,因此认为热情地接待、保护客旅是理所当然的事(出22:21;诗146:9)。自古以来我国也有乐于接待旅人的美好传统,但随着社会的复杂多元化,被功利之心和契约思想所主导的人际关系占据了重大比重,充满人情味的相交也就日益苍白。甚至,教会也受到了世界邪恶风气的影响,有时候亦会形成有所施当必有所得的利害关系。因此,圣徒尤要躬身实践爱的命令(路14:12,14)。

31:34 我若像别人遮掩我的过犯,将罪孽藏在怀中: 本节中“别人”的希伯来语是“亚当”,可以说这是指第一个人亚当的固有名词。在这里约伯对比了堕落的亚当躲避耶和华的容颜而隐藏的事件与自己的立场(创3:8)。自亚当堕落之后,所有人都沦为罪恶的俘虏。为了从中获得释放,有人倡导高度的人格修养,有人则索性一味地放荡沉沦,使良心日益迟钝麻木。然而,这些努力都有不可突破的局限性,而且本身就是虚妄的。在本文与35-37节,约伯在神面前毫无畏惧地主张自己是无愧于心的,这可以说是尚未深刻认识人之全然腐败性。通过约伯,我们可以领悟到以下两点:①我们在神面前坦然无惧的唯一根据就是在耶稣基督里面的救赎之恩(来4:16)。因此,我们当以恐惧战兢的心服事主,从而不致于陷入骄傲(腓2:12);②若与主的恩典相比较,我们的力量与努力是极其微不足道的。然而,我们当尽心尽力作好神所交托我们的事,过着可以在神与人面前自信的信仰生活(林前5:10)。

31:38-40 约伯曾在16:18以地为证人,本文又使我们回想起临到亚当与该隐的地之咒诅(创3:17,18;4:11,12)。约伯之所以使用拟人化手法以地作为证人与控诉者,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①地(自然)无虚假。正如自然界按照井然有序的法则运行一样,地之法则——(种的是什么,收的是什么)——也是不会改变的(加6:7);②地足以象征坚固与永远;③地对所有人都是敞开着的。既然如此,在创造天地的神面前,就没有秘密可言(太10:26)。

:约伯记》第 32 章

约伯记》第 32 章

32:2 巴拉迦的儿子以利户: “巴拉迦”这一名字具有“神祝福”之意。“以利户”之名则具有“他是我的神”之意。由此来看,以利户属于敬畏独一真神耶和华的团契 。

32:4 表明了以利户至今克制自己不发言的原因,那就是约伯与三个朋友要年长于他。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窥视到古代社会的尊老思想。尊敬老人不仅合乎人伦,也有益于敬虔的信仰(弗6:1)。然而,若因过于尊敬老人而导致歪曲真理的消极结果,就理当有所扬弃。

32:8 全能者的气使人有聪明: 因为老人通过各种经验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他们的意见自然会受到尊重(利19:32;王上12:6;箴16:31)。以利户不仅对这种普遍性的看法表示赞同(7节),还指出了会有例外(9节),委婉地责备了三个年老朋友的愚昧。本节中的 “全能者的气”,也使用了神所吹进亚当鼻孔的“生气”,与27:3;33:4;34:14相同。通过本节,以利户想要强调自己的辩论合乎神的旨意。本节对我们有以下两种启发:①人的生命之源是神,智慧的“终极”授予者也是神(代上22:12;赛11:2);②因此,若不藉着启示,人就无法认识神。

32:13 不可说……神能胜他,人却不能: 责备三个朋友无法回答约伯的辩词。表明他们虽失败,但自己则能驳倒约伯的论述,并有信心以真理说服他。

32:15-20 在 6-11节以利户驳斥了三个朋友,自15节起以约伯为讲话的对象(第15节起以第三人称称呼了三个朋友)。在本文,他将自己不能参与辩论的心境比作“没有出气之缝的盛酒襄”和“新皮袋”(19节),为要发酵而把酒盛在皮袋的时候,有时候气会涨满皮袋而使之破裂(太9:17)。以利户说到甚至连“新皮袋”都快要破裂,特意强调了自己的憋闷。①他似乎自觉到了一种先知般的使命,犹如耶利米呼喊说“我若说不再提耶和华,心里便觉得似乎有烧着的火”(耶20:9);②表达了想要守护真理的强烈渴望。他视约伯的辩词为几近亵渎神圣的狂妄刻毒之言,而听到三个朋友肤浅的理论之后便痛感内中没有真理。其它的尚且不论,就以利户对真理的积极态度,可以说是圣徒的典范。

32:21 我必不看人的情面,也不奉承人: 约伯曾指责朋友们打着为神而言的幌子而谈论不义(13:17),并言明自己不曾依仗身份与地位压迫低微之人(31:13)。为了防止约伯的责难,以利户便重复强调自己在神面前是不偏不倚的。在本节中,以利户对所谓的“奉承”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奉承的原因和结果略考如下:①原因:奉承出自人的自私与卑躬屈膝,从积极的层面考虑是为了得到宠爱,从消极的层面来说则是为了免遭灾害,各自源于虚假和卑屈;②结果:容奉承之地自然会无视神的公义。并且,奉承最终会导致双方的毁灭。因为爱听人的谄媚之言,会使判断力下降而积累罪行,并因此而突然败亡,而寄生于它的人也会与它一同没落。“凡油滑的嘴唇和夸大的舌头,耶和华必要剪除”(诗12:3)。

人的苦难大概有四个原因,人们的自以为是的主观往往只看成简单的一个,代替神做是非的审判!

:约伯记》第 33 章

约伯记》第 33 章

33:4 以利户委婉地指出了约伯要留心倾听自己辩词的理由。以利户的言论并不像三个朋友一样没有智慧,而是靠着全能者的帮助而得到的智慧之语,约伯理当侧耳聆听。

33:6,7 我……与你一样: 以利户开始展开辩论之前,阐明自己在神面前不过是一个被造物,唯有神是真理的根源,告白自己与约伯一样是罪人而丝毫没有优越感,想要与约伯开始平等诚实的对话。

33:9-12 以利户专门指出约伯的“虚妄”之言,想要以此作为反驳的对象。然而,约伯的辩论并不像以利户所指出的那样贯穿始终。例如,仅就对罪行的承认与否,约伯曾经承认了普遍而根本意义上的罪性与软弱(14:4)。但他有时候也会主张自己的义(13:4;27:5),这是①因约伯承受残酷的痛苦而叹息抱怨;②对朋友们一厢情愿而鲁莽的论断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③事实上约伯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其良善不亚于任何人。

33:13-18 约伯曾抱怨神不论自己如何求告,都不予应允(30:20)。以利户意识到了这一点,便在本文中进行了如下阐述:①为了自己的百姓,神一直都在作工(14节;诗121:4);②神按照自己的主权,以各样的方法来动工,神所作的许多事对人而言只能是奥秘(15,16节;罗11:33);③神的计划就是使人藉着顺服最终得享丰盛的生命(17,18节;罗8:28) 。

33:15,16 神使用梦和异象等方法在人身上作工,因为人愚笨而只能拥有有限的智慧。圣经是神启示的完成,在圣经成书之前神常常藉着这种方法来传达自己的旨意(创31:24;王上3:5;但4:5-18)。将当受的教训印在他们心上: 意指神明确地传达自己的启示,使人每天默想并实践神的教训。

33:23 作传舌的: 应翻译为“解释者”,这一词在新约圣经中 指保惠师(约14:16;15:26)、代言人(约壹2:1)。约伯曾表达过关于中保的思想(16:19),以利户也陈述了相同的思想。以利户认为“传话的”主要是作以下两件事:①教训每个人所当作的是什么(23节);②代赎软弱的罪人(24节)。

33:24 说……我已经得了赎价: 耶稣为了救赎罪人而作了赎罪的羔羊,关于这个事实,今日的圣徒得到了明确的启示(林前5:7)。然而,在约伯的时代,人们尚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种代赎概念,只是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了由牲畜的牺牲而来的象征意义(出10:25等)。可以说以利户对本信息的完全的意义尚有所不知,但是他内心中的圣灵却预先见证了基督要承受的苦难(彼前1:11)。

33:25-28 具体论及了神所赐给世人的恩典:①因衰老或疾病而行将就木的人恢复了少年人的精力和健康;②与神建立更为密切的相交;③人们恢复了公义,得享赦罪的恩典与真正的喜乐。以利户的观点是神藉着苦难赐下更大的祝福,不仅使圣徒的信仰成熟,同时也打开了与神建立真正相交的道路。

33:30 以利户又一次强调了18,22,28节的内容,比起其他任何朋友都更加明确地暗示了约伯即将得恢复的异象。“深坑”与“光”可用来比喻耶稣基督的受死、埋葬、复活、升天。耶稣不会被死亡所禁锢,反而摧毁了掌死亡之权的魔鬼,并应许圣徒将赐下同等的生命(约10:10;徒2:24;来2:14)。凡居住在耶稣基督里面的人,即便是行过死荫幽谷也不怕遭害,怀着虽七次跌倒却仍必兴起的信心向着胜利前进(诗23:4;箴24:16;西2:15)。

:约伯记》第 34 章

约伯记》第 34 章

34:2 以利户所论及“智慧人”。不仅指约伯和其三个朋友,还可以泛指世上的所有智者。

34:3 以色列社会一直高举排斥偶象的观念。因此本能地表达了对所雕刻之物或所画之物的抵制,带有外邦色彩的传说也是严格控制的对象。这种情形自然而然地导致雕刻、绘画、表演等领域的落后,以色列人主要以音乐(诗歌与舞蹈)或口头形式的警句(箴25:11),来表现他们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在本节中,以利户某些程度上参考了这些口碑文学。

34:5,6 约伯自以为义并非为了主张自己绝对公义,乃是因为他相信临到他的灾难并不是罪恶所带来的结果,并神必赦免自己的罪。约伯虽然相信自己的相对公义,却也深知在神面前自己只是无能的存在。

34:7 谁像约伯,喝讥诮如同喝水呢: 古代近东地区广泛地使用这种表达方式,意指约伯经常责难神。古代近东人好用吃喝来形容所遭遇的事件,如遇到雷雨他们便会说“喝了大雨”,遇到狂风暴雨便会说“吃了大风”。

34:9 本文是以利户责备约伯的根据,但并不是约伯直接说的话。以利户似乎误解了约伯的言论。

34:13 谁派他治理地,安定全世界呢: 为了证明“神是公义的”这一不言而喻的真理,以利户强调了神的绝对主权。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关于“神的主权”与“公义”之关系:①公义是神的属性,神的工作本身也极其公义(赛30:18)。然而,证明神之公义的终极基石就是神是万有之主的事实(提前6:15)。②与此相同,区分义人与恶人也当根据是否处于神之主权之下来进行判断。在神怀中的人若犯了罪不免受到惩戒,但不致灭亡。相反,脱离神怀抱的人不论积了多少善德终究难免一死(腓3:9;约壹4:16;5:10) 。

34:16-30 在本文中,以利户主要借用世上王国的统治来比较说明了神的公义之治(17,18,24,29节):①神鉴察在世之君的行为,势必惩罚枉曲正义者。因此,神作为公义的审判者必不会行不义(17,21-25节);②根据身份和地位,世上的君王或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然而,神却不按外表进行判断(19节;罗2:11);③神拥有绝对的主权,神本身就是公义的标准(29节)。

34:18-20 神统治着全地,是公义本身,且看人的内心。因此神不会以外表取人,也不会根据社会地位或贫富贵贱来区别人。因此所有人都会按照各自的行为受到审判,此审判也会在瞬间临到。

34:26,27 论到神之所以公开强有力地审判恶人的理由。那是为了①使旁人意识到,若违背神的诫命而多行不义只能遭到神的忿怒;②向全世界宣告神的公义,教训世人只有神是唯一的真理。

34:29 谁能扰乱呢: 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就是“谁敢定罪呢?”,使人联想到“有神称他们为义了,谁能定他们的罪呢”(罗8:34)。以利户的辩论之所以优于三个朋友的理由之一就是他不遗余力地强调了本书的首要主题——神的主权。主在葡萄园工人的比喻和窑匠的比喻中很好地说明了神的主权(太20:15;罗9:20)。

34:31-37 以利户在第二次辩论的结尾部分重新将话锋转向约伯,判断约伯理当被定罪并督其悔改,与朋友们毫无二致。因为以利户的态度更为慎重而客观,带给约伯的悲哀也应该是更为深重的。

在现今社会,以利户的杀伤力很大,会迷惑很多人,因为以利户以德高望重自居,依赖聪明无比行所谓的“公义”。

:约伯记》第 35 章

约伯记》第 35 章

本文是以利户的第三次辩论,以答复两个问题的形式驳斥了约伯。①“义举的好处是什么?”作为对此问题的回答,以利户主张人的善行恶行丝毫也不能影响到神。约伯曾在9:22;12:4;21:7等经文,对义人受苦而恶人却亨通的现状表示过怀疑。由此以利户就断定约伯是焦急等待领赏赐的人,以利户因仅仅顾及驳倒约伯,不仅没有正确把握约伯的内心,还落入答非所问,东问西答的境地;②“神为何不应允祷告?”作为祷告不蒙应允的理由,以利户指出了信心的不足(10,11节;太21:22)、妄求(13节;雅4:3)、罪的障碍(12节;赛59:2)。然而,这并不是适宜的回答,因为①此答辩具有普遍性,然而约伯是在极度的痛苦中迫切地争扎着,对他而言这只能是极其抽象而空虚的理论;②此答辩背后隐含着对约伯的责备。

35:2 约伯所说的话语中并不包含着自己要比神更为公义的意思。然而,以利户却极端地理解约伯的话,将约伯视为骄傲独断的理论家而进行责备。

35:5 天、穹苍: 象征了神的永恒性和绝对超越性,这些实证性材料如实地表明了人宿命般的局限性。因此,人的善恶根本不能对神行使影响力,人只能求助于神的慈悲和怜恤。

35:7 你若是公义,还能加增他什么呢: 有限之人与无限之神一起相交,这一事实本身就不能不说是个奥秘。因为神是完全的,有时我们会感到游离感和断绝感。然而,这种感受来自有限之人的意念。圣经多处强调了神如同慈父一样喜悦与自己的百姓相交,并且非常看重他们的委身(诗103:13;亚3:17)。当我们在做各样善事时,应当回应那爱我们,保护我们,鉴察我们的神之恩典,而不应有有所图的动机(罗11:33;彼前3:16)。

35:10 使人夜间歌唱: 在整本圣经中,这是最美好、高贵的经文之一。“夜间”象征着困境或悲伤,在痛苦的漩涡中高唱感激之歌,只有伟大的信仰能力才有可能作到这一点。例如,使徒保罗在狱中写信给腓立比的圣徒,鼓励他们“要常常喜乐”(腓4:4),大大地喜悦自己为福音而遭到苦难,开口夸耀自己的诸般软弱(林后12:9),在靠着人的自然心性只能陷入灰心与叹息之中的境地下,不仅刚强忍耐,还积极喜乐的人,才是超越环境的信心之人(来11:38)。

35:14 论及了约伯的祷告不蒙应允的理由。以利户描写了约伯公然阐明自己的义,且等候最后的审判者神宣告自己的无罪与清白的态度。他认为这是不蒙神应允的伪善呼求,是虚妄的求告。

:约伯记》第 36 章

约伯记》第 36 章

36:3 因为自己的辩论根据于庞大的知识,以利户就充满自信地主张自己可辩护神的公义。然而,缺乏体验的抽象知识或不以爱为前提的劝告都是空虚的。

36:6 他不保护恶人的性命: 从原则上任何人都不会对此提出异意。因为根据神的圣洁与公义法则,恶是必不能为神所容(来2:1)。然而,若进入更加细微的领域,想要察明义人与恶人的区别标准,就不能轻率地作出回答。约伯与三个朋友都曾论述过在神面前人是何等软弱和罪恶满盈(9:2;15:16;25:4等),三个朋友流露出了以伦理善行作为义人之条件的浓厚色彩,约伯也没有能够超越这局限。相反,约伯痛感善行的局限性,并对此表示深深的怀疑,却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而今天的圣徒则比较容易形成以下不成熟的观点:①只要能去天国就可以:只强调救恩唯靠对耶稣基督的这一教义,而对圣徒的“成长”不重视。然而,拥有基督生命的人当在凡事上散发基督的馨香,这是圣徒应尽的本分(太7:16;林后7:15);②以人的软弱为借口而无视伦理上的努力:若与基督的恩典相比,人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虽有个人之间的差别,本质上却是相同。基督徒行善是对神恩典的一种回应。(提前2:10;来10:24;彼前3:16)。

36:8 他们若被锁链捆住: 在这里以利户暗示义人也有可能遭遇苦难,9-11节则阐明这些苦难的目的在于使人悔改与磨炼进入更大的祝福。然而在13-15节,又指出义人也有可能胜不过熬炼而与恶人一同灭亡。在以利户的辩论中,义人与恶人的区分并不明确,并且也缺乏对终极救恩的确信。与此相反,步入新约时代之后凡在基督里面的圣徒都领受了救恩的确据,并且有神圣的责任去参与基督的患难(罗8:30;西1:24)。锁链: 指铁链或铁索。

36:10 以利户对约伯的责备有异于其他三个朋友。以利户走出了三个朋友的简单逻辑,即正因约伯是罪人才受到神的惩罚,指出约伯是因无意间所犯的罪受惩戒,而这一惩戒最终必给约伯带来益处。

36:11 反映了旧约的性质。以利户及约伯的三个朋友是在这种旧约的范畴之中认识神,据推测其内容带有因果报应式的色彩。然而,新约却积极地评价苦难的价值,并宣告义人也会为基督而遭受苦难与逼迫。

36:14 必在青年时死亡: 字面意思是“其灵魂年少之际就死亡”,意指置身不信与放荡中的少年人,虽看似拥有生机盎然的生命力,实则无异于行尸走肉。

36:18 也不可因赎价大就偏行: 关于本节的解释,众人议论纷纷,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理解:①神的恩典远远超过现在的苦难,两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罗8:18)。因此,即便是身处患难与困境也不能一味地抱怨,当自始至终谦卑顺服忍耐;②不可曲解代赎的恩典。在基督恩典中的圣徒虽有自由却不可滥用自由而追随邪恶,乃要行事为人像神的仆人(彼前2:16)。

36:20 约伯因过于痛苦曾多次叹息到不如死去。以利户牢记这些话,指出生命是属于神的,自杀是不应有的行为。

36:24 你不可忘记称赞他所行的为大: 虽然以利户的这句话未能真正理解约伯,却不失为实际性的信仰教训。真正的信仰就是无论在何等苦难中都能依靠神并颂赞神的恩典与主权(徒16:25)。赞美神是衡量我们信仰成熟的尺度。

36:26 我们藉着被造世界或自己的心思意念来诉说神的“无限性”和“永恒性”。然而,对神的这些属性具体意味着什么,我们却只能表示沉默。有人因神的奥秘而陷入极端的怀疑论或不可知论,有人则公开抵挡神。圣徒应因着神的奥妙而学会更加顺服的谦卑态度。

36:27-33 在序曲中以利户颂赞了神的权能与伟大(22-26节),进入主题曲之后具体罗列了气象现象,讴歌了掌管整个宇宙的神之奥妙护理与权能。简而言之,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文明如何发达,自然和宇宙依然会毫不改变地彰显神之主权与威严(申33:26;诗19:1-4)。

36:27,28 描述了水的循环过程。可以说,到了十六,十七世纪之后人们才正确地了解到蒸发、凝结、降水等三阶段的循环过程。然而,圣经早在约20世纪之前就已提供了这样的科学知识(传11:3)。

36:30 在圣经中“亮光”象征大而可畏的神之威严(启4:5;11:19),对恶人的审判(亚9:14;启8:5;16:8),不可预期的主之再来(太24:27;路17:24)等。闪电是由云内部积蓄电荷与负电荷发生,其带电路经有数厘米之宽(38:25)。据研究闪电有冷热两种,在短暂的时间之内猛流巨大电流的是前者,少量的电流细水长流的是后者,被热闪电所击,何等事物都会被烧毁(诗78:48)。

:约伯记》第 37 章

约伯记》第 37 章

37:1 因此我心战兢: 以利户将雷鸣比作神的声音(2,3,5节),承认当他听到那声音时非常恐惧和战兢。在圣洁的神之威严面前,腐败不堪的人只能战兢(赛6:5)。在旧约时代,关于救赎的启示尚很微弱,神一般被描述为不可直接接近的高高在上的神。然而救赎藉着耶稣基督得以成就,所有圣徒都成为君尊的祭司,可以在基督里面坦然无惧地进到神面前,得享直接称神为阿爸父的特权(加4:6;彼前2:9)。

37:6-13 本节描述了白雪与寒流交加的冬天的雨季(自12月下旬到1月为止),重点强调了以下两点:①神是天地万物的掌管者,崇尚合理化之科学思维之人将自然法则界定为绝对真理。然而,创造并维持自然现象的是神,若神愿意就可以随时改变自然法则(书10:12;太14:25);②神按照自己的心意使用自然现象,或为祝福的器皿,或作惩罚的工具(13节)。在旧约时代,冰雹与雷鸣为神的百姓带去了救恩与胜利,给仇敌则带去了灭亡与失败。

37:7 他封各人的手: 巴勒斯坦冬季常袭来刺骨的寒流,也经常刮起暴风雪与雪花。遇到这种天气时,人们只好放下手中的工作。因此当他们在家休息时,就有机会思考神伟大的权能与威严。

37:14-20 本文是以利户对约伯的直接劝告,季节背景是夏天。以利户想要通过反问使约伯认识到神的奇妙作为,教导他当屈膝在神的权能面前。

37:16 云彩如何浮于空中: 云靠着两种力量保持平衡,即地球的吸引力与空气上腾之力的相互作用。现代科学界定为“云的平衡”,数千年之前就已拥有这种自然科学知识,足以令人惊叹不已。

37:18 这穹苍坚硬,如同铸造成的镜子: 希伯来人认为穹苍是展开扩张的,犹如展平面团或展开幔子(诗104:2;赛40:22)。并且,他们拥有“三层天”(林后12:2)的概念。希伯来人的穹苍概念是在自然科学思维尚未发达之时树立的,同时也是来自神的启示。

37:21-24 本文描绘了暴风雨过后明亮耀眼的金光乍现的情景,这可以说是暗示神的显现以及由此而来的约伯之恢复。以利户以本文结束自己的辩论,放弃激动的指责,在严肃静谧的状态中颂赞神的大能、威严与公义。

37:22 金光出于北方: 本文与21节形成对偶句,描绘了北风卷走重云,耀眼的金光灿烂升起的景像。通过本节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两点:①若用光比喻神,用风浪比喻艰险坎坷的人生(诗84:11;撒下22:5),就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本节的含意。神自始至终看顾自己试炼中的百姓,并在适当的时候以大而可畏的权能与威严施惠助危(诗33:20),因此当遭遇试炼时,圣徒不应灰心失望,应思想试炼的含义,智慧地克服一切;②当我们面对蔓延于整个世界的庞大罪恶势力时,稍不留意就会掉进绝望之渊。然而,暴风雨后的阳光却会更加灿烂,正如罪在哪里显多,耶稣基督的恩典就在哪里显多(罗5:20)。

:约伯记》第 38

约伯记》第 38 章

38:1-40:2 现在到达本书的高峰,神藉作者如椽之笔,写出超绝古今、描写神造物奇妙与伟大的诗篇。神不在知识的层次上解答问题,而是在灵性的高峰上为约伯及他的三友开拓新境界。以利法三人认定约伯犯了罪,所以为神所弃;约伯认为自己受苦并非因犯罪,但竟为神所弃。双方因此有一个共识:约伯为神所弃,受苦即其证明。神在回答中要约伯明白其非。他虽不明白受苦之因,但神在受苦中仍与他同在。神责备他在痛苦中所说的话,因他所知太有限,不足判断神的作为;应该谦卑神前,凭信心接受神为他一生所定的计划,包括受苦在内。

神说话共有两次(38:1-40:2;40:6-41:34),其间有约伯简短的回应(43:3-5;42:1-6)。神第一次说话包括:1,诘问约伯(38:1-3);2,列述天地间非约伯能窥其妙的奥秘(4-38节);3,列述约伯难测的走兽、飞禽的奇妙生态(38:39-40:2)。

38:1 神现在答允约伯的请求(31:35),亲自向他说话。世上无人见神面仍能存活(出33:20)。耶和华神是在燃烧的荆棘中向摩西说话(出3:2-10);对雅各说话则藉天使(创28:11-16)。现在在旋风中回答约伯的询问。此时,他的三个朋友应该都在场(42:7-9),以利户或因年纪轻,说完话便离开了,约伯和神都未提到他。

38:2-3 神责备约伯知识有限,说话不当,不提约伯的受苦,也未自辩,只问了几个约伯全无所知、不能答复的问题。神没有责备他,也没有象他的三友那样羞辱他。神用话语帮助他攀登信心的高峰,看见神预备的奇妙,约伯的问题迎刃而解。

38:4-7 要质疑神的公义,须对一切事物有无限的知识,包括宇宙创造的本源。大地在太空中没有根基(26:7),若非神创造的大能托住,怎能运行不坠?宇宙起源之谜迄无人知。7节说明神造的天地秩序井然,和谐且多姿彩,连晨星和众天使(“神的众子”)都欢呼歌唱。

38:8-11 作者用诗人之笔写《创世记》1:9所记的故事(参诗104:9)。

38:12-15 用印印泥,泥可现出形状;用光印在浑沌灰暗上,成为白天多姿多彩的世界。恶人喜欢黑暗,但白昼一来到,便无所遁形(15节)。

38:31-32 人能把众星结在一起成为如此明亮的昴星座吗?又能解开参星座的带子让诸星散开吗?神把众星铺展在太空中,人能吩咐它们改变轨道吗?答案都是不能。只有象握有神同样权能的人,才有资格质问神管理世界的方法(21节)。

38:36 本节的“怀中”应译作“鹭”;“心”应译作“雄鸡”,古时闻鸡鸣知天将晓,观鹭的动静而知天候。接上神以禽兽的奇异生态来诘问约伯,究竟他知道多少。

38:39 本节至39:30述说禽兽生活的奥妙以见证神的全能和慈爱,这里提到的有狮子(38:39-40)、乌鸦(41节)、野山羊(39:1-4)、野驴(5-8节)、野牛(9-12节)、鸵鸟(13-18节)、马(19-25节)、苍鹰(26节)、大鹰(27-30节)。神照顾这一切,给它们食物。

:约伯记》第 39 章

约伯记》第 39 章

39:1 野山羊:主要栖息在多岩的旷野荒芜地带,性子极烈,不易接近它。因此在约伯生活的年代,几乎没有人知道野山羊在什么时候生产。1节的母鹿也可视为指母山羊。39:5-8 野驴:是生活在草地中的动物,性情暴烈而放荡不羁,不适于在家饲养。这些人所难以驯养的动物,神都藉着自然无微不至地看顾着。因为“树林中的百兽与千山上的牲畜都是耶和华的”(诗50:10) 。

39:6 咸地:似乎是指巴勒斯坦死海附近或生产矿物与石盐的旷野天然盐地。

39:9-12 “野牛”可译为“一角兽”、“犀牛”或“大羚羊”。本节的野牛似乎是指至17世纪初为止生活在欧洲,现却已灭种的原始牛。这种野牛比家养 的牛高大强壮,其角向前伸弯向后面,给人以攻击的感觉。圣经用它来象征强大刚硬与威风凛凛(民23:22;诗92:10)。神的主权不仅藉闪电暴雨等自然现象彰显(38:25,35),而且彰显于一头野牛身上。在神的这种超越性与绝对主权面前,只能越来越切实地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而缄默不语。

39:13-18 鸵鸟:至1940年代为止,鸵鸟曾栖息于巴勒斯坦等地,但现在却只生活在非洲与阿拉伯一带。鸵鸟蛋需40日才能孵化,白昼被埋在温暖的沙堆中,黑夜则由雌鸵鸟轮番怀孵,因为晚上气温急骤下降。有一阿拉伯谚语叫“蠢笨如鸵鸟”,这是因鸵鸟有以下习性。①鸵鸟的胃非常结实,故随便吞吃石头;②头部比身体小很多,故不灵敏;③忽视自己的蛋;④简单的陷阱都可以捕获它。有时我们会疑惑,神为什么要造象鸵鸟一样如此蠢笨的东西。所有的被造物都有自己的存在目的,这存在目的最终与神的护理相关。

39:16-17 论到了鸵鸟孵自己蛋,且忽视幼鸟的原因,那是因为神并没有赐给它可以照料雏鸵鸟的聪明。在此我们也能重新认识到所有生物的智慧也都在神的掌管之下。

39:19-25 用极其生动的文笔形容了战马的勇猛与迅捷。当时的人们熟悉骑兵们的战斗场面。据说,早在主前二千年左右开始,马就在近东地区的战事与旅行中起了重要作用。

39:19 大力:有超过简单的“力量”之意。此词有时用来指武士或战士所具有的勇气。39:26-30 关注的对象从野兽转向飞禽,神的话语也就告了一段落。本文描述了鹰雀的移动本能,大鹰的高处之窝、食肉的习惯等细微之处。进一步说明所有被造物都在神的主权管辖之下生息变迁,人只是通过这奥秘赞美神(诗8:9)。当今是科学万能主义影响曼延的时代,因此有些人错误地认为,人好象能掌管自然。但事实上,科学再发达,也无法改变自然现象或生态规律。

:约伯记》第 40 章

约伯记》第 40 章

40:4 我是卑贱的,我用什么回答你呢: 虽然约伯的内心充满了疑惑与矛盾,但当他听到神的声音的那一瞬间,这些争扎都归于无有。由此可知,对约伯而言最终的疑惑是神的主权问题。在悲惨的处境中他苦思冥想了人生的诸多难题,这些苦恼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到了对神是否存在的疑惑。神的声音本身就足以感动约伯的心境。神的声音使约伯确信神的存在,也使他认识到神一直在看顾着约伯。“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这是极为重要的(来11:6)。若没有神的存在和主权,人们将任意而行,最终导致极度的混乱无秩序状态。

40:6-14 在第一次对话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各种自然现象与动物,在第二次谈话中则冗长繁复地介绍了巨大的两种动物即河马和鳄鱼。本文位于两者之中,集中论及了本书最为核心的两个主题,即神的主权与神的公义:①首先,神责备了固执己义的约伯(27:6;40:8节)。约伯的确是乐善好施的好人。然而,严于自我义人,也有可能陷入可憎的罪中,即若过于依恋善行或修养,会过于相信这些或绝对化 ,以此作为蒙拯救的出路。(罗10:3)。约伯虽说还没有达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但他比较往日的善行与今日的患难,就陷入矛盾之中,在内心一隅总在抱怨着神;②神以悖论性的诘问责备(40:10-14节)对自己的主权与公义表示怀疑的约伯(21:7;24:1-24)。神提议让约伯偿试亲自治理全地。有些对现实的荒诞感到愤慨的人会想到“倘若我是神,就可以治理得更好”。但是,若将权柄委任给不完全的人,这世界就极有可能陷入全然的混沌与毁灭之中。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谦卑地顺服神的主权和护理(申29:29)。

40:9 你有神那样的膀臂吗: 在圣经中神的“膀臂”主要是象征他的能力(出15:16;申5:15;7:19;诗77:15;89:13;赛53:1;约12:38)。神使骄傲自大的人降卑,高举并使用那些痛觉自身的软弱而求神帮助的人。

40:10 “以荣耀庄严为妆饰,以尊荣威严为衣服”的就是神(诗93:1;96:6;104:1,2)。因此,神在本节讽刺约伯说“你当一次神吧”,这是为要防止约伯的轻率与骄傲。撒但最具代表性的属性之一就是骄傲,也正是因为骄傲才想升高为神(赛14:13)。这种骄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堕落的人类内心中。因此圣徒当效法耶稣基督(来5:8),成为凡事顺从的人(林后2:9)。因为他虽然为神的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

40:11 要发出你满溢的怒气: 在上文约伯曾对恶人的繁荣表示过深深的怀疑,并且希望能够亲眼目睹他们的灭亡(21:1-20;24:2-20)。若在此时将审判恶人的权柄委任给约伯,全世界或许会在转眼间变得惨绝人寰。神之所以暂时忍耐猖獗的罪恶,并非因他没有施行审判的能力,也不是因他不知公义。神只是在怜悯中恒久忍耐,直到他所定的日子(可13:33;彼后3:9)。

40:15-24 前章描述了各种动物的习性或长相,本文与41章则描绘了作为强壮宏大动物的代表河马与鳄鱼。形容这两种动物的谴词用句都很粗旷(18节;41:19-21)。总之,藉着描写神对两种动物的创造,使约伯放弃人的骄傲与浅薄的自尊心,在凡事上都完全信靠神。

40:15 河马: 是“禽兽”的复数形态。有人视它为大象与河马之间的一种动物,也有人视其为神话中的动物。然而,据本文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断言是河马。事实上,河马体重约270kg,力量几乎集中在腹部。

40:17 它摇动尾巴如香柏树: 使用比喻手法描绘河马笨重的庞然身躯与河马被惊吓或奔跑时的雄姿。

40:19 刀剑: 指河马的前牙,河马用此牙吃草,犹如用镰刀或刀剑割草一样。

40:20 本节说明河马是食草动物而非食肉动物。若这样的巨兽食肉,将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神藉着自己的创造事工,显明了自己对人类的爱和人与自然本应和谐相处。同时表明神创造人时,使人以植物和菜蔬和水果,维持生命。

40:23 就是约但河的水涨到它口边,也是安然: 即便是河水猛涨而漫过它,河马也会依旧泰然自若。神通过对河马的性格和行动的叙述,委婉地责备了急躁轻率的约伯 。

:约伯记》第 41 章

约伯记》第 41 章

41:1 “鱼钩”和“绳子”可以用来捕捉小鱼小兽,却不能用来捕获或捆住像鳄鱼这样的大兽。耶和华用本节来恰到好处地指出了人的渺小与不足。第二节也具有相同的含意。

41:5 岂可为你的幼女将它拴住呢:柔弱秀美的少女以令人毛骨悚然的鳄鱼作为宠物,很具有讽刺意味。通过本节,我们可以思想到以下两点:①世上有很多事情是超过人的能力范围,人应当藉此谦卑地去认识自己的本份与位置,顺服神的绝对主权;②少女与鳄鱼玩耍,这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幻想。因为,人在受造之时就被委任要治理一切活物(创1:28)。由此可知,所有野兽都如牛一般食青草并默默被孩童所牵引,这是多么和平祥和的景像。

41:8 用比喻手法形容了鳄鱼的惊人力量,意指“你不防与鳄鱼较量一番。第一次你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决不会有第二次”。

41:11 谁先给我什么,使我偿还呢:使用反问法来强调神是万有之主,未曾亏欠于任何人。神为人类所施行的拯救事工,并不是神的义务或基于人的善行,而是完全出自神的大爱,慈悲与怜悯,人所能作的只有颂赞神的恩典。

41:14 腮颊:指鳄鱼的巨大双颚。除此之外,本章引用了隐喻,直喻等文学表现计巧,为希伯来文学宝库增添了异彩。

41:18-21 本文以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鳄鱼在水中游走呼息和打喷嚏,令我们油然联想到神话中的巨龙。本文更加栩栩如生地刻画鳄鱼的奇状神勇。①本文中的火把、火星、烟、煤炭等都象征了神的震怒与审判(诗18:7,8;30:33)。通过这些暗示约伯更加彻底地顿悟了自己的根本罪性并痛悔,同时也决意顺服神(42:6);②约伯联想到鳄鱼的强壮刚硬,而切实地感受到人生如雾霭、野草一般,是何等软弱和有限(诗37:2;赛40:6;来11:13)。

41:24 如下磨石那样结实:本文与前半节是对偶句,将鳄鱼皮比作了磨石, 因为即便用尽刀、枪、尖枪、弹石、棍棒等一切狩猎工具都不能使鳄鱼的皮有所损伤。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两种教训:①人违背神的命令,抵挡神,却丝毫也不能伤及神。相反,为那些可憎行为招惹灾祸;②鳄鱼坚硬的皮可以比作轻看全能者之警告的刚硬人心(太13:15)。

41:30 如钉耙经过淤泥:鳄鱼的鳞如铁板一样坚硬,因此凡它行过的地方都有深深的痕迹,如同钉耙经过一样。

41:34 在骄傲的水族上作王:骄傲是神最恨恶的罪孽之一,不知敬畏神是其原由。骄傲使人无视自己真正的存在理由,而拒斥对神的信仰,最终促使人如撒但一样试图将自己放在与神同等的位置上。然而,这样的骄傲是罪恶之始,必招来毁灭与神的震怒,无论它是什么形态。

:约伯记》第 42 章

约伯记》第 42 章

42:1 本节至6节为约伯对神第二次发言的回答。他引用38:2神向他发的问题,然后承认这些事太奇妙,他完全无知;过去说的话正好反映他的无知。他和三友过去只听到过神,现在他已经凭信心的眼睛和灵性的领悟亲眼见到神,明白神原来无时不与他同在。他懊悔不是因为犯了什么罪,而是因他在苦难中对神缺乏信靠和信心。他现在有了更大的信心,接受神为他一生所定的计划。受苦中有神同在,岂非福分?他后悔说了那么多无用的话,决定在神前谦卑自己。

42:7 神没有责备约伯在苦难中说的话。他在绝望中能一直保持诚实,不放弃走正直的道路,得到神的称赞。可是他的三位朋友既缺乏灵性生活的体验,又不能体恤在困苦中的人,口里讲神,自己并无寻求神的经验,说出来的话安慰不了他们希望安慰的人。这三人受到责备。

神在对约伯三友的说话中,接连四次称约伯为“我的仆人”,可以看出神对一位坚守正道的人的悦纳(9节)。

42:10 约伯不只正直且宅心宽大,为曾经控诉他的三友祈祷。三友获神宽宥,约伯自己也从苦境转回,且得到加倍的赐福(12节)。

42:12 约伯丧失的十个子女也如数得到补偿,而且女儿为全地最美,象男孩一样得到产业(依法如有男嗣,女子无权得到产业;民27:1-8)。约伯为人完全、正直,亲近天父,这种好榜样,应该是他的子女从他得到的最宝贵的产业。

希伯来人喜欢以鸟类的名字为女子取名,约伯则分别以鸟、植物香料和化妆品来命名。耶米玛的意思是“鸽子”;基洗亚义为“肉桂”(诗45:8,一种香料);基连哈朴义为“眼膏盒”(眼膏为涂在女子眼睑上的黑色金属粉)。

42:16 长寿为神赐的福分,约伯又活了一百四十岁,他的疾病应早已痊愈;得见四代儿孙,连他自己在内,可说是五代同堂,五世其昌。  明天我会总结概括《约伯记》精要供大家参考。谢谢!

张保罗查经《约伯记》归纳

大家通过一个多月的《约伯记》查经,可能感到很难懂,这实际是过程,我现在归纳后就会画龙点睛,点出本文的精意。

一.教会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1.“神既是慈爱的,为什么在世上还有那么多的苦难?”一个人们经常问的问题。

2.教会好像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病患首先要解决的是罪,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求病患者认罪、悔改,若不见好,可能是因为罪未倒空。

3.成功神学认为基督徒必须只有祝福,特别是平约瑟的恩典福音片面理解福音真理。

二 何为苦难:“苦难”希腊文的用词主要有两个

1.“ (苦楚)”,指情绪上的愁苦、苦恼,、一个受苦的经历,惨祸,灾祸,指基督徒所必须受的苦难和所经历的忧伤,冲击,牺牲。2.“(患难)”,这个词较为重要,它是特指环境中的艰困苦难,压制,受苦,迫害,磨难。

约伯的苦难:1.财富与地位的丧失2.十个儿女的死去3.全身毒疮的痛苦4.亲朋好友的误解5.神的离弃

三 苦难的来源:1.大多数的苦难是人的罪造成的!从创世记中,我们得知,苦难与人的罪有直接的关系。咎由自取承担了罪的代价。2.神从不制造苦难,但在苦难中显出神的作为!“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 神的作为来。”3.磨练和试验人的信心:对约伯来说,他怀疑神是否知道他的痛苦。后来神从旋风中以创造的权能向约伯提供痛苦的答案并宣告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伯42:5)

4.苦难的背后有更大的祝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神的祸福观与人不一样。

四 苦难观:   

1约伯对苦难的态度:“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1:20),“以前只是风闻有你,今天我才亲眼看到你。”

2.约伯三个朋友的苦难观:他们标准是因果律支持者,约伯有这样的遭遇,必是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大恶,他如今的苦境是报应他的作为。推论受苦的必是恶人。约伯受苦,所以约伯是恶人。力陈恶人夸胜是暂时的,不敬虔人的喜乐不过转眼之间(伯廿:5)。

3.以利户的苦难观:首先受苦是神纠正人的错误,认为正直的人也会无心犯罪,苦难不仅罚其罪,也是收敛其骄傲。

4.神的苦难观:要约伯观察宇宙间奇妙难解的现象,苦难是其中一种,在苦难中有天父与他同在,给人以勇气来战胜苦难。

五 如何面对苦难:1.信靠顺服:在旧约中的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和约瑟都是榜样。2.心存盼望,相信上帝有绝对的主权。3.放下自我,仰望十架,经历神。4.在苦难让我们低下高傲的头,来反省自己的罪,让肉身受苦与罪隔绝。

六.胜过苦难后约伯的祝福:约伯为他的朋友祈祷后,神就使他脱离苦海,赐给他比先前有的多数倍的东西。十个儿女更加漂亮俊美。约伯的兄弟姐妹和朋友们都来看望他,谈到耶和华降给他的灾难,都安慰他,每个人送他一块银子和一只金环。约伯又活了140年,得见四世同堂的幸福日子。

但愿能帮助大家理出头绪。愿神祝福你们各位!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