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发课程
辨别和防备披着羊皮的假先知(钟马田,小草译)
经文: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太7:15)
大多数有一点分辨力的人都能发现异端。如果一个走上讲台的人,似乎对上帝的存在有所怀疑,并否认基督的神性和神迹,你会说他是异端。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也没有太微妙的地方。
然而,你注意到,我们的主给出的画面,说明了有些困难和微妙事情的存在。你注意到祂所用的词语,就是这个披着羊皮的画面。祂表明,真正的困难在于,这种假先知在一开始你根本想像不到他是那样的人。
整个事情是非常微妙的,以至于神的子民会被误导。你注意到彼得在他的第二封书信的第二章是如何说的。他说,这些人 “私自引进陷害人的异端 “。他们看起来像是正确的人,他们披着羊皮,没有人怀疑他们有什么虚假。现在,在圣经的旧约和新约中,总是带出假先知的这个特点。真正构成危险的是假先知的微妙性。因此,对这一教导的任何真正阐述,都必须对这一特别的成份给予应有的份量。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不能接受这只是对异端和他们的教导的一个警告而已。
但同样的事情也适用于另一方面。这显然不是什么令人气愤的行为。在那里,每个人都能识别它,它并不是微妙的,或是困难的。因此,我们心中的画面应该是这样的。假先知是一个来到我们身边的人,一开始外表上看起来,他在一切事上都是人们所期望的。他很友善,令人愉快;他看起来完全是个基督徒,而且似乎所说的都是正确的。他的教导总的来说是相当正确的,他使用了许多真实的基督教教师所采用的词语。
他谈论上帝、耶稣基督、十字架,他强调上帝的爱,他似乎说着一个基督徒所当说的一切。他显然是披着羊皮的,他的生活方式似乎也是如此。所以你根本不怀疑有什么不对;没有什么立刻吸引你的注意力或引起你的怀疑,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那么这样的人有什么问题,或者可能有什么问题呢?我的建议是,最终这个人可能在他的教导和他的生活方式上都有问题,因为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两件事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我们的主说:”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教导和生活绝不能分开,如果有任何形式的错误教导,总是会在生活的某些方面导致错误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描述这些人呢?他们的教导有什么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最合适的方法是,在他们的教导中没有 “窄门”,也没有 “小路”。就教导而言,它是对的,但它不包括这个。它是一种教导,对其虚假性的发现是通过它所没有说的,而不是通过它所说的。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意识到情形的微妙性。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任何一个基督徒都能察觉到那些说了严重错误的人;但是,今天绝大多数的基督徒似乎不能察觉到那些似乎说了正确的话,但却没说至关重要的事情的人,这样说是否不公平或苛刻呢?我们持有一种想法,以为错误只是那些严重的错误;而我们似乎不明白,最危险的人是那些不强调正确的事情的人。这是正确理解这幅假先知画面的唯一方法。假先知是一个在他的福音信息中没有 “窄门 ” 或 “小路 ” 的人。
他没有任何让自然人反感的东西;他取悦所有人。他披着 “羊皮”,是如此的有吸引力,如此的令人愉快,看上去是如此的友善。他有如此友善、舒服、安慰的信息。他取悦所有人,所有人都说他好。他从没有因为他的讲道而受到迫害,也从没有受到严厉的批评。他被自由派和现代派所称赞,他也被福音派所称赞,他被所有人称赞。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向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在他的信息里没有 “窄门”,也没有 “小路”,没有 “十字架讨厌的地方”。
启发课程的标志启发课程(英语:The Alpha Course)是个介绍基督教基本教义的福音性课程,专门为一些对基督教信仰感兴趣者而设。课程主要透过聚餐、影片和讨论来让参与者循序渐进地认识信仰。其主办单位将课程定性为“一个探索生命意义的机会”。启发课程起源于英国圣公会布朗普顿圣三一堂,目前在全球各地的教会、大学、工作单位和监狱都有举办,而且被各个主流教派(包括新教、天主教及东正教)所接纳和推崇。全球有超过2,700万人曾接受本课程。
课程
启发课程为期10周,通常每周1节,并选在黄昏时间举行。每节课程开始时,参与者会共进晚餐,然后观看一段富启发性的影片,接著进行小组讨论。影片是围绕基督教的要义所编撰,内容包含访谈、个人见证和喻道故事。部分影片邀请了各界名人如《人在野》主持贝尔·格里尔斯和长期于香港从事社会福利工作的潘灵卓作分享。除此以外,课程的其中三或四节会改为在周末举行,或是集中在一天之内完成,以便进行联谊或户外活动。课程已被翻译成112种语言。
学校内的宗教教育[编辑]
启发课程设有专为11-14岁的学童的版本,分别是为期12周的“exploRE: 基督教信仰”和为期14节课程的“exploRE: 基督生平”。前者主要讨论教义,而后者则著重探讨耶稣的出生、事迹、受苦和复活。课程名字中的大写“RE”指的是宗教教育,是英国义务教育课程的必修部分。课程的材料被设计成供宗教教育老师自由裁剪使用。
婚恋课程[编辑]
Relationship Central是启发课程主办单位的姊妹机构。该机构提供一系列围绕感情和婚恋关系的课程。课程的内容是改编自尼奇·李和希拉·李的著作《婚姻书》(英文:The Marriage Book)[8]。其中的婚姻课程为期7节,对象为已婚夫妇。该课程安排夫妇二人同坐一台享用烛光晚餐,又或是咖啡、茶和甜点,同时举行讲座。讲座可以是现场真人主讲,也可能是录影片段。讲座主要为夫妇在轻松气氛下提供实务性和资讯性的内容[9]。婚姻预备课程为期5节,形式和婚姻课程相类似[10]。和传统的启发课程不同,婚恋课程不设小组讨论环节,参与者的个人隐私不会泄露给辅导员或其他参与者[9]。英国军队在此婚恋课程的基础之上,设计出针对军人的课程,并加入一节讲述如何应对配偶因军队调配而导致的分离。于2012年,婚恋课程系列的范围延伸到教养儿童课程(针对0-10岁子女)及教养青少年课程(针对11-18岁子女)。这两个课程的格式均依照传统的启发课程的安排,设有聚餐、讲座及小组讨论。Relationship Central声称所有婚恋课程皆为“建基在基督教信仰之上,适合各类夫妇,不论他们是否基督徒[8]”。
更新人士[编辑]
启发课程尚有专门为在囚人士设计的版本。此外,“关怀更新人士计划”是专为那些曾在狱中接受启发课程的释囚而设,向他们提供实质性援助例如居住地点、工作机会、食物,以及教会的牧养[11]。目前在英国、加拿大、南非和美国都有开办本计划[12]。
圣保罗神学中心[编辑]
圣保罗神学中心(英文:St Paul’s Theological Centre)是启发课程暨布朗普顿圣三一堂所属之神学院。圣保罗神学中心旨在为平信徒提供神学训练、栽培神职人员、为世界各地的教会提供神学资源,以及为启发课程提供神学指引和依据[13]。
华人启发[编辑]
华人启发是为了华人群体所设计的全新启发视频。目的是让华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以及相似生活体验的故事和观点来探索生命、人生意义和基督教信仰。华人启发视频在全球7个地点拍摄,由蔡颂辉牧师、两位主持人以及在华人社群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来介绍基督信仰中的各类话题。
批评[编辑]
启发课程其中一个最大的批评是其过分浓厚的灵恩色彩。许多非灵恩派的基督徒认为,课程主编甘力克过分强调圣灵的位格和做功。尽管官方指引并不鼓励,部分教会还是因而替换了课程内有关圣灵的内容[来源请求]。启发课程的官方回应是“我们相信圣灵会在人生命里面工作,叫人知罪悔改、更新改变,但不是要强调圣灵外在的彰显和能力,我们尊重各宗派自由演绎对圣灵工作的教导”。
另外,启发课程的参考读物,由甘力克所著的《寻寻问问》(英文:Searching Issues),也因为书中对同性恋行为的反对立场而惹来批评的声音。然而,从整个基督教群体来看,反对同性恋行为并非只是甘力克一人所持守的立场。
立场更为保守的批评声音,尤其是改革宗和福音派的观点,认为启发课程对罪的定义不够深入,故未能向参与者充分说明耶稣受苦和复活的背后动机 。启发课程的竞争对手《探索基督教》试图在罪这方面的教导做得更好。
在英国雪菲尔城市神学组服务的约翰·维森牧师认为,启发课程展现出来的视角过于狭窄,过分著重神学家对耶稣的论调和“标准答案”,而非让学生在研习耶稣生平和教导的过程中自由地得出结论。他表示:“启发课程由于受限于其讲述教学法、心胸狭窄的内容和封闭的环境,很难让参与者探索另类观点。故此,我担心这只会把人导入一种自我中心的宗教而非真正的基督教门徒训练”。
有些天主教徒则抱怨为期15节的“启发课程(天主教版)”内容偏颇,对罗马天主教教义涵盖不足。为了加深参与者这方面的认识,教牧需在课程完结后为他们“补课”。
华 人 启 发
华人启发是为了华人群体所设计的全新启发视频。目的是让华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以及相似生活体验的故事和观点来探索生命、人生意义和基督教信仰。华人启发视频在全球7个地点拍摄,由蔡颂辉牧师、两位年轻的主持人以及在华人社群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来介绍基督信仰中的各类话题。
15 集 – 11周
华人启发不仅承袭了启发课程的脉络,还提供更多符合华人思想的见证和专家的观点。虽然福音跨越所有文化,但华人启发视频用贴合华人文化的方式来谈论华人所面临的人生议题并通过华人的世界观来诠释福音。
华人启发2023/启发课程:传福音?还是大合一?作者:小草
2020年11月份我发表了《危险的《启发课程》:与极端灵恩派共舞,为宗教大合一铺路》一文,文中指证了《启发课程》(Alpha Course)的危险和错误。2021年11月份我又指出了《启发课程》的创办人甘力克(Nicky Gumbel )是位颇为欣赏天主教并与天主教关系密切的人士,具体的可参阅《揭华理克和甘力克(启发课程创办人)与异端罗马天主教联合》。当时华人使用的《启发课程》是从英文原版翻译过来的。
2023年《启发课程》拍摄和发行了中文版,称之为《华人启发》,主讲人是蔡颂辉牧师,他是欧洲校园事工(ECM)的宣教士。《华人启发》与原英文版本的《启发课程》在内容上确实有所不同,比如,在第10讲 《怎样被圣灵充满?》里,《华人启发》的版本里就没有了原来甘力克在这讲里所说的那种典型的灵恩派错谬说法。也因此有些人就认为,《华人启发》已经没有灵恩派那些明显的错误在其中了。
但是,如果《华人启发》不认可原版的《启发课程》的错误的话,为什么还要用延用《启发课程》的品牌?如此接纳和使用同一品牌,难道不也是一种认可和继承吗?实际上,《华人启发》只是《启发课程》的处境化,仍属《启发》的产品,目的是能借此触及到更多的华人。
甘力克原版的《启发课程》也在天主教里被广泛使用,且是他引以为豪的事情。《华人启发》为了更适合被天主教接纳和使用,还拍摄了天主教版本,但主讲人还是蔡颂辉牧师,只是在一些用词上采用天主教的惯用法,比如,上帝改称为天主,圣灵改称为圣神。参演人员多了几位天主教人士。
《华人启发》天主教版本,不仅是为天主教制作,也是与天主教在信仰上的一次同工合作,这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基督教与天主教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竟然能用同样的课程来传福音,看上去所传的福音也没什么不同。但这并非事实,实际上,天主教所传的并不是真福音,而是假福音,天主教属于异端。
之所以《华人启发》也能被天主教所欢迎和接受,就是因为其内容只是与天主教有共识的一些部分,回避了天主教的在基要信仰上有严重错误的部分,这个事实也是中英文启发官网所承认的。下面就是香港的启发官网上所发表的《我们的信念》,其中说到,“我们热爱合一:启发的内容是基于所有宗派都同意的基础信仰要点 ”。
The Alpha Course is created to emphasize the essentials that all denominations agree on. We believe that what unites us is infinitely greater than what divides us.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热衷于合一,启发课程旨在概述所有宗派都认同的基督教信仰核心原则。我们相信,使我们合一共同点是远远大于导致分裂的不同之处。
在2023年全球华人启发大会的广告里,也说到希望合一,“我们希望可以聚集各地华人牧师与教会领袖共同迈向合一,。。。” 这次大会的主要讲员之一是台湾的杨宁亚牧师,见下面大会广告截图:
杨宁亚退休前是台北真理堂的主任牧师,他是非常活跃的灵恩派人士。在台湾力推RPG祷告运动(Revival Prayer Group),他本人接受和认同美国的假先知彼得.魏格纳(Peter Wagner),具体的可参阅《简析台湾灵恩派发起的RPG复兴祷告小组运动的错误和危险》。
可见,宗教大合一是启发课程的热情所在,不仅能联合天主教,也能联合灵恩派。这种连异端天主教、灵恩派都能接受和大力推荐的《华人启发》/《启发课程》,如果没有对基要真理的妥协是不可能的。所以,《华人启发》/《启发课程》本质上就是妥协课程,就是无关痛痒和尽力讨好人的宗教大合一课程。
《华人启发》/《启发课程》里究竟有多少福音的内容?下面是《华人启发》的课程列表,共有15堂课,每堂约30分钟:
01 人生就是如此吗?
02 耶稣是谁?
03 耶稣为什么死?
04 如何得着信心?
05 为什么祷告?怎样祷告?
06 为什么读圣经?怎样读圣经?
07 上帝如何指引我们?
08 圣灵是谁?
09 圣灵有什么工作?
10 怎样被圣灵充满?
11 如何活得更精彩?
12 如何抵挡邪恶?
13 为什么要传福音?怎样传福音?
14 上帝今天还医治人吗?
15 教会是什么?
这15堂课里,没有 “福音是什么?” 只有第13堂的 “为什么要传福音?怎样传福音?”
如果《华人启发》是传福音的课程,那么最主要和中心的内容就应该讲述“什么是福音?” 如果连福音是什么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为什么传和怎样传,又有什么意义呢?传假福音,还不如不传!
在第13堂“为什么要传福音?怎样传福音?” 里,不仅看不到讲述福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反而看到那位年轻的男主持人讲的一段话,他说:
“传福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分享你的亲身经历。人们可以质疑基督教的教义,但他们无法质疑你的亲身经历。”
为了避免别人对基督教教义的质疑,就以分享个人的亲身经历来取代,这是很荒谬的。因为,个人的亲身经历根本就不是福音,而且个人的经历也根本就靠不住。比如,灵恩派里的人,有着最多各种各样的个人经历,讲方言、倒地、大笑、声称神对他们说话、讲预言、异梦,等等,难道分享这些奇奇怪怪的、完全不符合圣经的个人经历是在传福音?别人就会信以为真而不会质疑?
这15堂课里,没有“罪是什么?” 有的是,“人生就是如此吗?” 和 “如何活得更精彩?” 那么,对于那些觉得自己已经活得够精彩,够满足的人,他们并不需要 “如何活得更精彩?” 难道活得更精彩是福音的目的吗?不是!福音的目的,是要人活得圣洁,而不是活得精彩!
15堂课里的这4堂课:08 圣灵是谁?09 圣灵有什么工作?10 怎样被圣灵充满?14 上帝今天还医治人吗? 是灵恩派最喜欢强调的,但却不需要在传福音的初级阶段就去讲述。因为罪人不先认罪悔改,圣灵并不会充满非信徒,病是否得医治也并不是最重要的。
不讲什么是罪,不指出人都犯了罪,得罪了公义和圣洁的神,不讲罪带给人的严重后果,就不可能讲清楚福音的真正内容。但这些传福音最重要的主题,在《华人启发》/《启发课程》里,既使偶尔提及,也是轻描淡写、三言两语地一带而过,完全就没有被当作是重要的主题来讲述和介绍。比如,在第4堂《如何得着信心?》里,把罪淡化为错事,把悔改说成是改变信念和追求,见下面截屏图:
经上说,“凡犯罪的,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约一3:4)人犯罪是因为违背了神的律法,是得罪了至高的神,是对神的背逆和反叛。把悔改说成改变信念和追求,但世人不也常常在改变信念和追求吗?如果悔改不是从对神的背逆,转变到对神的遵从和顺服,那就不是真悔改!
钟马田的一段有关辨别假师傅的话,我觉得非常适合用来描述《华人启发》/《启发课程》。他说,
今天绝大多数的基督徒似乎不能察觉到那些似乎说了正确的话,但却没说至关重要的事情的人,这样说是否不公平或苛刻呢?我们持有一种想法,以为错误只是那些严重的错误;而我们似乎不明白,最危险的人是那些不强调正确的事情的人。这是正确理解这幅假先知画面的唯一方法。假先知是一个在他的福音信息中没有 “窄门 ” 或 “小路 ” 的人。
他没有任何让自然人反感的东西;他取悦所有人。他披着 “羊皮”,是如此的有吸引力,如此的令人愉快,看上去是如此的友善。他有如此友善、舒服、安慰的信息。他取悦所有人,所有人都说他好。他从没有因为他的讲道而受到迫害,也从没有受到严厉的批评。他被自由派和现代派所称赞,他也被福音派所称赞,他被所有人称赞。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向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在他的信息里没有 “窄门”,也没有 “小路”,没有 “十字架讨厌的地方”。 (引自《辨别和防备披着羊皮的假先知(钟马田,小草译)》)
结语
《华人启发》/《启发课程》不正是能取悦所有宗派的课程吗?天主教说它好,灵恩派也说它好,很多福音派的也说它好。因为它根本就不说那些至关重要的教义,它的目的只是要取悦人,要让大家都不觉得被冒犯,能和和气气地合一在一起。这种妥协的、讨好人的《华人启发》/《启发课程》,究竟是传福音的课程,还是宗教大合一的课程呢?
华人启发视频的异象
华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族群,拥有近15亿人口。此外,亚洲的教会正在增长,在亚洲每年约有二十万人因启发而有机会听到福音并和耶稣相遇。
我们希望福音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华人。如果有一个为华人群体量身定制的福音工具可以让华人能听到福音并了解耶稣,我们相信有更多的华人可以听到好消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制作了符合华人文化背景的启发视频。
登场人物

蔡颂辉牧师
蔡颂辉牧师是来自砂捞越古晋市的马来西亚籍华裔,目前是德国德累斯顿ECM(欧洲校园事工)的宣教士,致力于服务中国留学生。他和他妻子Amy育有两个孩子,Abiel (14岁)和 Alissa(11岁)。

黎光
于2019年与先生陈忠师一起在美国成立 Best Blessing Foundation非盈利艺术文化机构,致力于艺术文化的宣教事工。凭借丰富的广告、短篇小说、纪录片等拍摄和制作经验,她最近的作品《觅非播舍之家》共获得了 9 项国际电影大奖。

陈庆真教授
美国德州休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先后担任台湾阳明大学物理、医学工程研究所教授兼所长,波士顿大学物理教授。从事医学信号处理及核磁共振造影研究多年。退休后为校园团契特派欧洲宣教士。

钱锟教授
从小就热爱大自然成为一个有神论者,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加州大学博士,加州理工学院博士。研究兴趣包括动物生理学、重金属污染毒理学及寒武纪动物大爆炸。钱锟教授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也主篇前沿科普译丛共十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