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宣教士關顧之意義

(五)宣教士關顧之…

宣教士离职一向是差会、堂会所关心以至担心的问题。在香港,近十年来宣教士离职率一直保持百分之十左右,对比全球宣教士约5.1%,是著了红色的警号。这方面的全球性研究,可以参看近年的经典研究报告 “Too Valuable To Lose” 一书。

1999年4月,香港差传事工联会发表了每年之「会员教会及宣教士统计」,发现在增减栏中,宣教士新增26人[3],而同年因各种原因,则有21人离职,实质增长只有5位,情况令人忧虑,于是在1999年作了针对性的调查,分别以差会主管的角度,及向现职宣教士(并过去十年来离职之宣教士)作出访问及调查,希望找出箇中原因,以作鉴戒及防范。结果在2000年香港差传事工联会举行「一个也不能少--宣教士关顾咨询会议」,大会内容几乎全以「对宣教士的关怀」为轴心,从不同的课题与范畴作出讨论,深盼望当教会大力「投放人力资源」的同时,这批资源能有效地、健康地在工场上为主打美好的胜仗。

何谓「宣教士关怀」?

很多从事差传的堂会或肢体都有错误的理解,以为「收读宣教士代祷信」、或「定时定候寄上一言半语」就是关怀宣教士的行动了;无可否认,这些都属关怀行动的一种,然而却非关怀之全部。或许借用以下的定义来作基础:

  • “Member care is the ongoing investment of resources by mission agencies, churches, and other mission organizations for the nur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issionary personnel. It focuses on everyone in missions (missionaries, support staff, children and families) and does so over the course of the missionnary life cycle, from recruitment through retirement.” [4]

  • 【中译:宣教士关顾是差遣团体如差会、教会等,对宣教士的成长及发展作出长远资源投放,关顿对象包括宣教士家庭各成员,以及支援同工等,并在宣教士的生命周期中,由招募至退休,每一阶段作出适切的牧养与关怀。 】

持續性的資源投放

有人將差派宣教士的行動比作「剪線風箏」,差還禮「墟塌」,到工場後就變成 “Out of sign, out of mind” 。這也是對當教士「致命」的傷害,教會沒有在觀念上肯定,在準備參與宣教事工的那一刻,就是一生的承擔:對於宣教士們的牧關,也不只停留在能見面的時刻,也要學習如何「遙距枚養。,或是「到會牧養」,或是「多元化牧養」等。至於所謂應投放的資源,就包羅萬有,可以是經濟資源,也可以是額外的人力資源,例如有牧者全職或身兼宣教士牧養同工,可以是動員信徒作工場支援等等。

对宣教参与者的成长及发展之牧养
宣教士也要成长吗?他们也要别人帮助吗?好像问这问题的,有着对宣教士超属灵的期望,不要忘记他们也是凡人一名,有着情绪、身体和灵性的起伏,更有因在异地而产生的文化适应的冲击,这冲击有时一世也随伴着左右,他们在工场有时求助无援,差遗教会的支援牧养有时成为唯一的出路,教会牧者要牧养教会圈内的羊群,但在工场上的宣教士及其家庭,又有谁来牧养呢?

再者,虽然在工场上仍以单身者占多数,但家庭的比例也日渐增多,而且香港的情况,已婚者的比例更占71.9%,而有儿女的也有70.2%[5]。故此整个家庭的牧养已是刻不容缓,对身兼母亲及妻子之职的女宣教士,对在异文化中成长的子女,及在不同岗位服侍之支援同工,都是牧养之对象,教会及差会有否清楚自己承担的责任?有否尽力去完成主的托付?

有始有终的关顾牧养

宣教士的关顾,应在宣教路的始与终上不断地进行。具体来说,从招募的那一刻,到退休的时候,都是关怀的时间范围;总的来说,宣教士面对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冲击,有不同的需要,有成长的空间,有牧养的渴求,有生命拆毁与被建立的机会,从年轻不更事,到年长老经验,有被牧养、也有牧养人的时间;有成功,有失败。他们在宣教路上,是孤单而行,抑或有教会技长伴随左右,有聆听、有提醒、有建立、有安慰,难得在窄路上遇到「有心人」,成为生命的祝福。

一般而言,我们的关怀都是「功利主义」导向,招募成功、差还礼完成,就有「松一口气」、大功告成的感觉,谁知这仅是开始,并非结束呢?故此,无论差会及堂会,在关怀宣教士上要做得完善,就应多对象式的考虑,每一成员需要什么?可以如何支援、配搭?也应多角度/多向度的考虑,关怀的层面为何?怎样才算周详? (下文会继续探讨这方面)
宣教士关怀的不同向度

宣教士關懷者權威加里及大衛整合了有關宣教士關懷的模式,大致上分為以下五個範疇[6]:

  1. 主的關顧 (MASTER CARE)這裡有兩個層面:由主而來的關顧及因為主的關懷而服侍。前者是信徒與主的關係不住的更新,肯定作神所喜悅的兒女,透過不間斷的屬靈操練,如禱告、敬拜、相交,使信徒能有效地堅持及承擔使命,並享受主裏的安息。至於後者,就是因信靠、敬拜神而得著使命動力,在工作中服侍訑,並深信討訑的喜悅。

  2. 自我及彼此關顧 (SELF CARE/MUTUAL CARE)「自我關顧」就是每個人對應自己的全人健康負起責任,有智慧地安排作息;而「彼此關顧」包括宣教士所接觸的外國同工團隊、家鄉支援網絡、工場所在的信徒社群等,都是在一個彼此支特的網絡中,互相適應及幫助成長。

  3. 差者的關顧 (SENDER CARE)差遺教會及差會對宣教士從招募至退休皆有關顧的責任與道義,總的來說,宣教士大婦、子女皆是受關顧的對象:宣教士在預備、在工場、在述職和退職時,也應得到差遺教會及差會一定程度的幫助與關心,日的使他們穩定地在文化及生命階段的穿梭中能成長,成為事奉及信徒的祝福。

  4. 專業的關顧 (SPECIALIST CARE)從專業者而來的關顧,是專業的、個人的和具體的。因為「宣教士本身甚專業,要為他們提供的幫助也必須適切,這些專業的範疇包括以下八方面:

    • 牧關/屬靈牧養:退修、屬靈操練等 (Pastoral/spiritual i.e. retreats, devotionals etc)

    • 身體/醫療關懷:醫療諮詢、均衡營養建議 (Physical/medical i.e. medical advice, nutrition etc)

    • 訓練/專業發展:終身學習的安排、崗位的調遷 (Training/career i.e. continuing education,job placement etc)

    • 團隊/人際關係:小組動力、化解衝突 (Team building/interpersonal i.e. group dynamics, conflict resolution etc)

    • 家庭/子女關懷:健康宣教士家庭、宣教士子女成長、學業的選擇 (Family/MK i.e. MK education options, marital support group)

    • 經濟/物資關懷:醫療保險、退休保障等 (Financial/logistical i.e. retirement, medical insurance etc)

    • 危機/緊急處理:事後解說、撤退計劃 (Crisis/contingency i.e. debriefing, evacuation plans etc)

    • 輔導/心理關懷:甄選、心理治療 (Counseling/psychological i.e. screening. brief therapy)

  5. 網絡支援關顧 (NETWORK CARE)從國際團隊關顧網絡中得到相關的教導、培訓,制定關顧策略發展,並收集國際上有關之資源,作為幫助。

当我们走马看花般的浏览宣教士关顾的课题时,相信不少人已目瞪口呆,在心中也不期然问:是否需要如此?当我们将圣经中之大使命(太28:18-20)和大诫命(约13:34)放在一起来思想,又尝试融合两者,就会发现它们不单没有冲突,反而是互相补足,使我们在遵行大使命的同时,也实践大诚命。轻忽宣教士的关顾,结果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因差传奉献没有属灵的「回报」)、家庭的拆毁(在异文化中受到相当程度的冲击)、生命的损耗(摆上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正面的成效)和事工的失败。差会和堂会牧者,你「俾」得起吗?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