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命重新审视历史

大使命重新审视历史

基督教圣约传统对西方政治的影响引述

 一、没有一位虔诚地沉浸于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的人士能够避免圣约(covenant)在神学上的强烈影响。曾几何时,圣约一度成为如此众多神学专论的主题,以至于有时看来谈论它似乎无甚新意,另一方面,圣约与其说是一个神学概念,还不如说它是一个神权政治(theo-political)上的概念。此词本身在英语中被如此频繁地使用以至于其即使不完全像自由和民主,那也一定如共和与宪法那样,不过为一老生常谈之词。然而,圣约作为政治事务中的一个要素已无甚可写。

在政治上,圣约包括一个基本平等的人们的会合(聚会),他们通过一个由至高无上的权力托住并有道德约束力的约(pact)而达致同意,并与伙伴们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体系或领其走向一个新的使命,这只能由所有参与方的协议所终止。

二、圣约(Covenant)、协约(Compact)、契约(Contract)

在一种难以理解的关系中,圣约与两个相关的术语――协约(Compact)与契约(Contract)连系在一起。一方面,协约与契约不仅与圣约相关,而且可能源自圣约。有时,这些术语甚至交替使用,另一方面,三术语间非常真实的区别需要予以澄清。

圣约和协约与契约不同,因为前二者具立宪性或公共性,而后者有私人性。就此而论,圣约或协约上的义务具有广泛意义上的互惠性。受二者义务所约束的义务人有责任超越法律的字面意义而不是将其义务限制于最狭隘的契约要求来彼此回应。因此,圣约和协约内在地被设计成在某些方面灵活而在其他方面刚硬不变。作为私法的术语,契约趋于尽可能狭义地解释,以对契约本身明确规定的契约方义务进行限制。契约一般包括任一方在某特定情况下单方解除合同(和违约金何处适当)的规定。

协约和圣约被设计成永久或无限期时,则一般需要相互同意才能被废止。 一个圣约不同于一个协约,因其道德约束之特性优于其法律之特性。圣约之核心乃一协议,其中更高之道德力量――传统上为上帝是此特定关系的直接一方或保证者。然而,当使用协约一语时,道德力量仅被间接地包括。以相互的誓约而非更高权威或在其面前作出的保证为根据,协约更强烈地依赖于其法律的基础,尽管其政治学仍有伦理基础。换言之,协约乃一尘世之现象。

通过检视17、18世纪发生的术语转变,上述区别在历史上得以证实。这种转变在美国和法国革命及其余波中达到了顶点。在美国,“圣约”和“协约”两术语近乎被交替使用一直到1791年后。17世纪英属北美殖民地接受的术语是圣约。协约则于18世纪中期在大革命时期作为启蒙运动世俗理论的部分被引入。美国那些视政治事务由上帝掌管的人们继续使用“圣约”术语;同时,为政治学探求一世俗基础的人们转而选用“协约”术语。虽一直未严格清晰地运用该区分,但它始终存在。

论及社会契约的卢梭及其后继者使此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社会)契约,一个高度世俗化的概念,甚至被应用于公共目的时,也从未发展到一种同圣约或协约样道德义务的水平。尽管卢梭式术语在美国的流行有限,但在法国大革命中,尤其是大革命初期,与其他二术语特别是协约共享公共领域的它成为支配性术语。随着卢梭理论之果――雅各宾思想的胜利,社会契约术语席卷了这个领域。

以上术语涉及此政治秩序的形成,它通过在一约中或在一个互相约束的恰当层次上显明的同意而构建。结果,圣约是其中最古老的术语。

圣经上的约乃西方文明的创始之约。因此,它们必与上帝有关。它们发端于在上帝与人类之间和人们之间建立一种清楚而有约束力的关系的需要。上述关系自身政治上的特性远多于其神学上的特性,旨在建立权力的界限、权力的分立、国家和法律制度。圣约寻求将政治生活合法化并将其引入正道,用神权政治关系在天国与同其最高形式中的政治一样世俗的尘世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但二者并未互相掩盖。

这的确是圣约理念及其圣经源泉的精神原则。 圣约观孕育了现代立宪主义,因为它强调参与方互相接受对其权力的限制–一种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包括了自愿妥协的限制。就如清教徒充分理解的,限权观念在圣经世界观中并对人类的联合至关重要,因它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全能的上帝在人类事务上未施其全能。与人类订约之时,上帝至少就部分地放弃了对人类生活的控制。

他给予人类在圣约下的自由,同时保留圣约上的权力以在将来之日因为行使自由的后果而赏赐或惩罚人类。同样,通过圣约自我约束的人类,根据清教徒为圣约之自由而放弃本性之自由以实现其圣约的条件,来接受其圣约的限制。除此之外,在圣约的条件下,人民的领袖被限制于用人民的政府权力来服侍人民。

所以,立宪政府或有限政府的观念源自圣约的理念。 圣约,作为一个神权政治的概念,以一种非常强烈的现实主义为特征。对权力行使之限制必要性的肯认堪称其例。它亦承认受圣约约束者与不受其约束者的区别。同时,尽管面对人类利益、需要和要求的互相冲突,但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使受圣约约束者与那些同意另一种秩序的人们间有一恰当的连结,圣约可谓是未雨绸缪。

更世俗地说,政治的任务不仅是建构能与人性相容的市民社会,而且有助于人们充分利用其潜力来创造条件和机会以过一个最美好的生活。如亚里士多德所论:人们组成政治社团,不仅是为了维持生活,而且是为达到良善之生活。

政治有两面:权力和正义。政治,作为一种追求和权力的组织 ,与“谁获得什么、于何时、如何获得”(采拉斯维尔语)有关。然而,政治即正义之事或决定谁应当获得什么、何时、如何获得――和为什么获得。权力是人民为了生活而借此自我组织和塑造其环境的工具。正义则为生活美好而提供使用权力的指南。

不明白权力与正义两面就不能理解政治。一个人不理解一个政体的正义观念或谁应拥有权力,他就不能明了为何特定的人们或群体在特定的时期,以特定的方式得到特定的报酬。另一方面,一个人不能正确地关注对正义的探求,也就不懂权力的现实。 在世俗时代通过一种被引入正道的政治来追求正义的需要,与在宗教信仰时代一样真实。正如政治不能逃避人之关系和权力的事实,对现实政治真正本质的理解是它不能与正义之探求和德性之道路任何一个相分离。

马基雅维利方法只在短期内有效,因为从长远看,每个卷入政治事务的人将逐渐领会此法的运用。不愿使用这些方法的那些人将离开政治竞技场,而能用该法之人们会控制该领域并进而将其转变成一原始丛林――各人用尽马基雅维利向其王进谏的政治方法试图互相敌对,退回到被17、18世纪政治理论家们称为永处于混乱和不安的自然状态。现实上,在马基雅维利之辈未预料之情形中即在政治与政治行为的道德责任感间已存在一种关联的地方,其方法可尽显其功。结果,这些方法自然会摧毁上述关联。

无疑,一种共享的道德判断的崩溃会导致游戏规则的崩溃。正因如此,我们在所处时代的许多政体中见证了如此的崩溃。这一系列的崩溃带来了当前人类的危机,在承认权力之现实这一点上探求和发现一种正确的道德底石或基础对一良好政治必不可少。何为扎根于圣约中的概念体系成为焦点。游戏规则也许最初在演进过程中展现而被受其约束之人作为常理接受。不过,一旦被扰乱,它们只能通过同意即立下圣约来恢复。 政治之两面–权力和正义借圣约联结而能在道德信念和现实运作上发挥作用。

在政治中,就发展一种完全的道德判断和正确的道德路向而言,圣约是最美好的源泉。为良善生活需要的政治机构要担负一种普遍的公共义务,人们要从马基雅维利丛林脱离出来而自由并有道德责任感,圣约确实就是实现之法。也许这样的圣约在特性上是世俗的而非神权政治的;这仍然有一个面对人性的问题。从17世纪到18世纪这段时期,圣约观在过去最后一次伟大复兴中的最重要贡献之一是世俗的圣约观。它是现代民主产生的熔炉,其潜在影响的范围已在现代新纪元中得到检验,它非常实用却被发现不够分量。过去神权政治上的圣约亦是如此。

圣约理念的精神不依靠对它的哲学阐释,尽管这类阐释为更精微地理解圣约观作出了莫大贡献。若观念隐于传统之中,它们对于人民则有其微妙影响且该影响日甚一日。圣约观念作为代代相传的政治传统就是一例。如此传统的表现有的隐而不现,有的一望即知,有的意识得到,有的在潜意识之中。可见之表现易察寻,但最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的是那不可见的。它是社会基层结构的一部分,是传统文化如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圣约观通过特定政治传统的传递而成为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在此程度上它已成为受其影响之民族的第二天性。

三、何为一个政治传统的组成部分?首先是为一个特定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尤其是以任一卷入政治的那些人所共享的一种思维模式和系统理论。为了思考政治之事,他们必须拥有一种政治词汇–一组单独或相连使用为描述和表达政治含义而提供方法的术语。上述术语构成一种政治语汇–表示人们用以思考政治事务的“程序”。任何一种政治词汇中的关键词是价值观念。

换言之,精确地定义术语也许困难或近乎不可能,但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内对它们的理解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含义。 一个政治传统开始于政治共同体的创建并以某个基本原则及其关系–包括该创建组成部分间的紧张–为中心。每个政治共同体奠基于其自身的组织原则、权力与当权者的关系和或明显或含蓄表现出来的基本紧张关系之上。后者是政治体“创建时就存在”和为政治体继续存在而不得不弥合的根本性紧张。它们之所以发展成为此政治体的背景框架,是因为它们不仅要进行弥合而且无法解决。只要该政治体在同一形式中存在,每一代人就必须在此背景下再次调和上述紧张。

当政治共同体面对变化不定的情况和环境时,保持这些原则、关系和紧张的活力与运作是该政治传统的任务。 此政治传统通过一系列政治领袖和政治思想家保持着活力。他们利用这种词汇承担或者解释塑造和引导政治体的政治行为。总有一天,一个传统将体现在某种基础教材中。该教材反映特定政治体的政治观念、政治词汇并宣扬多为该传统所包含的人物、事件和概念。从此意义上讲,在论及对政治体内在和外在影响时,传统的可见特征将迟早包括教材与行为间的互动。就融合而言,一些政治体更依赖传统而非其他。圣约下的政治体因其融合而特别需要一种合适的政治传统。无论怎样,只要它们的政治传统依靠圣约观念和一种圣约政治文化,它们就是圣约下的政体。

最重要的是,为圣约的观点所浸透的各个人、各种文化和制度皆致力于一种思考和行动的方式。这种方式使人们能在一种适宜关系内互相依存又可自由地生活,既在一共同体中分担责任又可保证各自的完整,在某种合理的平衡中追求道德上的终极理想又可追逐生存上的必需物质。每个双重性间的辩证性张力将此必要又活生生的特点掺加到以圣约为基石的社会中。这种特点使这样的社会既以圣约为基石又被圣约所渗透。这种辩证性张力乃圣约制度内的一固有要素。

不管怎样,只要圣约上的原则继续渗透和塑造与其相连的政体,该要素会为圣约制度提供必要的自我纠正机制,使其长期保持合理的平衡。 这并非表明人生活的所有方面都以圣约为特征。正如对圣经上以色列和下文的圣约和政体所讨论的,存在等级和组织(organic)的观念、制度–与圣约的观念、制度并驾齐驱并塑造了人类争竞的实质部分。或许,通过洞察它们能获得对人行为的更好理解,同时,圣约关系在人们中扩展的程度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既可能将因圣约而生的关系作为人类竞争中的稀有之宝来理解–它通过某种程度上有意识的和半意识或潜意识的行为来达到平等和社会合作的层面。也可能视源于圣约的行为是一种人的精神需要–因此,至少在某些方面甚至在与其不同的等级制和组织制(organic system)中它极广地扩展。当然上述两极之间仍有其他看法。

我们开始该主题时必须意识到两个现实:一是每一世界观–圣约方面的圣经和组织论(organic development)发展方面的希腊哲学的拥护者将宣扬他们的世界观最合乎自然,因人为的阻碍而不能存在。另一方面,现实表明世界存在着等级制的、有机组织制的(organic)、圣约(制)的社会-政治安排和该三者的结合。

四、因圣约扎根于道德义务,它们就提供了置我们于判断之下的基础和手段。确切地说,一个完全的圣约不仅指示人一条正道或良法,而且就怎样成功地坚定在该正道之上或支持此良法而言,它为作出判断或置于判断之下的同等人类提供方法。考虑到人倾向偏离正道,那么人类的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无法担当得了这种判断。我们将看到,它曾是改革宗圣约神学家们论争的一个中心议题。

在圣经的源泉中,我们应看到圣约与此方式或方法相关,即一种将圣约既具体化又进行调整的行为的生物-文化性基础。圣经强调二者的互动和一种约束、引导、修正 (derech)的任务。现代世俗主义已停止对圣约之道的重视。它走得更远–因现代人理解的本性放弃此道,暗示生物性至上、文化至上而圣约不值一提–若不经常改造圣约以与任何特定时代的人们理解的本性协调一致,那么对本能过程的经常干预才是“真正的现实”。

甚至在思考本性的过程中,当代理论成为更低级本性的代言人而拒绝更高级的本性。结果,如任何一位懂得与人之体验相关的圣约教义的人将预料的,霍布斯式自然状态下的人类竞争死而复生,登堂入室。不同的是,这不仅是所有人互相对抗的战争而且是所有人互相利用的剥削–与霍布斯式丛林并列的布伯式丛林。甚至当世界各国向某种秩序前进时,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正被圣约方式的对立面即无拘束的自我中心所撕裂。以一种当代适宜的方式恢复圣约传统有助于其作为一种手段而产生作用――挽救人们免陷孤注一掷之绝境,不至于在避免霍布斯式丛林自我中心主义时无能为力。                              

与圣约(covenant)相应的希伯莱语“brit”,明显来自阿卡德人的“britum”,意指分立和连系。就此而论,它反映了此目标的辩证特征。因为通过以在新的纽带中保持它们各自完整的方式来连合,圣约就既包括一切事物的分立,又包含它们的重新统一。在希伯莱,圣约在割去男性器官包皮的割礼中表现为割痕。在一些犹太人传统中的割礼节上,通过一条捆布导致结合。犹太人依据经文匣里的戒律,每天自我节制以记念与上帝的圣约纽带。圣经是如此描述割礼之约的:将作为祭物的牲畜切为两半,穿过这两半以作为再次将它们结合的手段,通过由圣约参与方共享该祭物的圣礼仪式,来完成连合。

圣约存在着分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这几乎确实要求它应避免导向单一和寻求铁板一块。表现了它的西方圣约传统史在两千年的进程中,经历了三次分离。每次分离开掘出圣约传统自身的一条支流,传统的后继者作为活涌的支流而存留,同时,几大支流不时在人类历史的关键时刻重新连结。

三次分离如下:

(1)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分离;

(2)基督教与其改革宗的分离;

(3)犹太教和基督教圣约观信徒与世俗协约观者的分离。 犹太人认为《圣经》真经结束于罗马人统治地中海东部的历史时期。公元前145年,哈斯蒙王朝时新独立的犹太支派纳西的西蒙和人民(马卡比族人),在后圣经时代的第一部犹太立宪性圣约开创了那个时代。西蒙之约创建了历经三代人之久的独立犹太国。但公元前63年,由于庞培强制朱迪亚接受罗马的宗主国地位,它毁灭于罗马的干预之下。

一个世纪后,此时代在犹太史中达到顶峰时,基督教诞生。它作为一个单独存在的宗教出现在一系列犹太人反罗马的灾难性暴乱后。在此过程中,圣约传统经历了第一次分离,在后面四个历史纪元或超过1200年的时间里,犹太教与基督教并行发展而分离日甚。

基督教兴起后的第5个世纪,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中要素的重新聚合导致了基督教新教与基督教世界其他派别的分离。这次分离发展了与圣约教义(the federal theology)[1]神学相联合并通过新教教会来表达的圣约传统。在圣经和后圣经时代犹太的经典作品中,为那个年代的基督徒和人文主义者证明并重新予以关注的事物,导致了基督教希伯莱精神的产生–它在创建并发展了新教改革宗的信徒中宣讲最广。

一个世纪后,在现代新纪元的开端,第三次分离产生,其中犹太教和新教改革宗的圣约传统被斯宾诺莎、霍布斯和洛克等哲学家利用。他们将其世俗化为协约理论,给一个新的世俗政治秩序提供一个新的根据。一个世纪和更久后–现代纪元的转折点,这个运动在美国革命中达到了巅峰,它持续的时间超过了三代人之久,然后与复兴的国家有机组织(organic)和等级制理论妥协,正是后者支配了19世纪的最后一代和20世纪的第一代并把现代纪元带向了一个悲剧性的结果。从而,圣约观在后现代纪元的第一代人中重现,却可以被一个衰败的并为软弱、自疑和新的异教所困扰的西方所揭示。

每次分离将其自身特性添加到圣约理论中,并随之带来了一种特别的撞击,同时,使圣约对西方文明的影响更为丰富。每一支流的拥护者经常在对抗中论及他者并视其为西山落日或离经叛道。他们宣称已方为圣约观主题的权威继承者而拒绝听取其他支流的陈述。赞同上述评价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当圣约的正确与错误的使用能被区分时,作为一种有力的行动工具,圣约变得更加强而有力。另一方面,从分析的视角出发,我们也许能明了每一支流是怎样以一种既抽象又具体的方式呈现为该中心观念之重要面的延伸,及每一支流间有着怎样的关联。的确,它们间的互动有时产生了巨大的成效,也许比任何支流的一意孤行更有果效。

犹太教与基督教间或许存在最激烈的冲突。基督教作为一个想将原继承者永远清除的要求者,表明了与过去遗产的对立。由此,它的主张未逢任何挑战,即使它面对这遗产强加的重担心存矛盾。然而,冲突让位于分享甚至合作的伟大时刻已经到来。基督教与犹太教所共有的遗产中复兴的圣约特性一直与这些时刻相连,并形成它们共享的基石。象二十世纪中期和从现代到后现代纪元末的过渡阶段一样,宗教改革就代表了这种时期。

基督教新教与其他基督教教派间的互动关系更为错综复杂。前者最初的脱离导致了具有创造性的冲突,而最近二者的互动却以低估甚至近乎否定二者间的区别为基础,由此,新教的圣约主旨被削弱。幼稚的普世教会运动作茧自缚,然而,各个基督教教派发现他们即使渴望共享共同的基督教,却保持着独有的东西,此时圣约思想至少得到了一种适度的复兴。,圣约为调和二者貌似冲突的期望开辟了最佳可能。

世俗协约理论家与信仰圣约论者间的冲突,可能应不亚于基督教与犹太教间的冲突。事实上,即使在理论层面可能存在冲突,但在现实政治的运用中,二者协调得如此良好,以至于在任一方式中–通常在世俗方式中木已成舟、不可挽回后才去掩盖真正的冲突。正如施特劳斯所说,世俗协约理论家们是为了自我保护才去寻求掩盖冲突。

除此之外,诸多大事的汇合在具体事例中创造了综合二者的可能性,因而,常人不必在圣约与协约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或许是这种综合的最佳典范。在美国情形中,象1780年的马萨诸塞宪法中清楚表述的,二个主题缠绕在一起。后代分析家们能够甚至成功地证明:大革命时期的弗吉尼亚人是启蒙运动下的产物,他们拒绝信仰圣约主义。同时,马萨诸塞的子孙们寻求创造一种难得的综合,新英格兰的乡绅们则坚定地秉持这古老的传统。或许就是如此(Be that is it may)。这两条支流的互动导致了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独立宣言、联邦宪法和后来对世界事务有着强大影响的美利坚合众国的产生。同样,在20世纪,这种互动导致了迄今最为成功的世界组织的产生。即使国联未能持续下去,但联合国能把一个总的宪章与特定的约法相结合,并至少在二战后的世界成为一个有效甚至也许是必不可少的设计。

因此,我们要理解西方政治传统中的圣约的影响,就必须熟悉上述三次分离和圣约传统中的四条支流及它们间的互动关系。

大使命是基督教神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耶稣基督升天前对门徒的最后指示。

它概述了门徒向万国传播耶稣的教诲和信息的职责,并挑战信徒超越自己的舒适区。

大使命强调了使人作门徒、为他们施洗、积极参与传福音和教会成长的重要性。

什么是大使命?

大使命是基督教神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耶稣基督升天前对其门徒的最后指示。大使命见于《圣经新约》,特别是《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它概述了门徒向万国传播耶稣的教导和信息的责任。它挑战信徒超越自己的舒适区,与来自各种文化和背景的人分享救赎的好消息。大使命号召全世界的基督徒积极参与传福音、门徒训练和教会成长。它强调了使人成为门徒并奉圣父、圣子和圣灵之名为他们施洗的重要性。通过完成大使命,基督徒努力改变生命,为这个破碎的世界带来希望和救赎。

大使命的圣经背景

大使命的圣经背景是马可福音 16:15-17 和路加福音 24:46-47。在这些经文中,耶稣明确命令门徒将福音传给万民。

在马可福音 16:15-17 中,耶稣指示他的门徒:”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这些神迹伴随他们:他们要奉我的名赶鬼,说新方言。这段经文表明,耶稣希望他的门徒能够履行他的使命,与每个人分享好消息。

同样,在《路加福音》24:46-47 中,耶稣对门徒说:”这是经上所记的:弥赛亚要受难,第三日从死里复活,并且要奉他的名,从耶路撒冷开始,向万民传讲悔改赦罪的道理。在这里,耶稣强调了从耶路撒冷开始,向万国传播悔改和赦罪信息的重要性。

背景信息进一步突出了大使命的意义。它揭示了耶稣在复活后、升天前对门徒下达的这一命令。这表明耶稣将继续他在地上的工作、传播福音的责任托付给了他的门徒。

从《马可福音》16:15-17 和《路加福音》24:46-47 中可以看出,大使命的圣经背景强调了耶稣对门徒的命令:去传福音给万民听。这一命令是耶稣复活后下达的,反映了耶稣希望他的门徒继承他的使命,与每个人分享悔改和宽恕的信息。

大使命的含义

大使命指的是《马太福音》中记载的耶稣基督传授给门徒的最后指示,特别是第 28 章第 18-20 节。这些经文对基督教信仰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概述了信徒被呼召去完成的使命。

在大使命中,耶稣命令他的门徒去使万民作他的门徒,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他所吩咐的,都教训他们遵守。这一命令反映了耶稣希望他的追随者向全世界传播救赎和爱的信息。

了解文化背景对于解释大使命的意义至关重要。在耶稣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犹太人是被拣选的民族,主要关注他们的救赎和宗教习俗。然而,耶稣挑战了这一有限的观点,他指示门徒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他们的社区之外,将好消息传给万国。

因此,大使命呼召基督徒从事传道工作,积极与各行各业的人分享耶稣的教导和救赎的必要性。它强调门徒有责任向外传教,为信徒施洗,并教导他们耶稣的道路,使他们的灵性得以改变,天国得以成长。

大使命的核心关注点是什么?

马太福音》28:19-20 中大使命的核心内容是必须为万民施洗并教导他们。在这段经文中,耶稣在升天之前向门徒下达了这一命令。他指示他们去使万民作他的门徒,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教导他们遵守他所吩咐的一切。

关键词 “中心关注 “突出了大使命的首要重点。耶稣强调了向所有人传播福音信息的重要性,没有歧视或排斥。施洗象征着一个人跟随基督并成为其信徒群体一部分的承诺。通过为来自所有国家的人施洗,耶稣指示他的门徒要接受并宣扬福音的普遍性。

此外,”教导 “这个关键词意味着洗礼之后门徒训练的继续。耶稣命令门徒教导新信徒遵守他所吩咐的一切。这意味着传授知识和培养与上帝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教导,信徒可以按照基督的教导生活,在信仰中成长,并成为门徒。

大使命的历史意义

大使命的历史意义可以追溯到基督教的早期,它对信仰在全世界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几个世纪以来,耶稣基督对门徒发出的 “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 “的命令一直是基督徒的集结号,敦促他们积极分享信仰并使他人皈依基督教。从使徒时代到今天,大使命一直激励着信徒将福音传到地极,促成了无数基督教传教团的建立,并将《圣经》翻译成无数种语言。它在基督教历史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鼓励信徒传福音、建立教会,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属灵的改变。此外,大使命还影响了传教策略的制定、教派的形成以及基督教作为全球性宗教的发展。这条命令不仅促进了基督教的保存和发展。而且,它还培养了信徒的目的感和使命感,激发了他们分享救赎信息的热情。

大使命的起源与发展

大使命源于耶稣基督升天前给门徒的最后指示。它记录在《新约全书》中,特别是《马太福音》第 28 章第 18-20 节。耶稣命令他的门徒去使万民作他的门徒,给他们施洗,教导他们遵守他所吩咐的一切。

在《新约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使命的发展过程,门徒们忠实地执行着耶稣的命令。使徒行传》详细记载了早期基督徒将耶稣的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情况。大使命的意义在于它是耶稣对其门徒的最后指示,强调了分享救赎好消息的重要性。

大使命的相关性延伸到每一个耶稣的追随者,因为它是一个向他人传福音和分享救赎信息的号召。它提醒信徒有责任向所有人传播耶稣的爱和教诲。大使命还强调了基督教的普世性,因为它指示门徒向万民传福音。这条命令提醒我们,分享福音的工作并不局限于少数人,而是每个信徒的责任。

耶稣如何用大使命召唤我们行动

耶稣给门徒的大使命是对基督徒行动的有力呼召。在这些指示中,耶稣揭示了他向万国传播福音的计划,敦促他的跟随者去使万民作他的门徒。这一神圣的呼召已经并将继续激励无数人积极分享上帝之爱和救赎的信息。它是信徒的指导原则,强调了传福音、门徒训练和服从耶稣命令的重要性。

遵从耶稣的命令意味着什么?

遵从耶稣的命令要求我们深深地承诺遵从他的教诲生活,并在灵性上不断成长。这不仅仅意味着承认祂的话语或了解祂的诫命。相反,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祂的教导,努力成为反映祂的品格和爱的门徒。

整本《圣经》都非常强调精神成长和践行耶稣的教诲。耶稣自己说过:”你们若爱我,就当遵守我的命令”(约翰福音 14:15)。这意味着遵守他的命令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而是我们爱他的表现。

要真正遵从耶稣的命令,我们必须超越头脑中的知识,与祂建立深厚的个人关系。这种关系应该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思想、言语、行动和人际关系。这是一个转变的旅程,我们允许圣灵在我们里面做工,使我们符合基督的形象,并使我们有能力过一种以爱、怜悯和顺服为特征的生活。

此外,遵从耶稣的命令意味着在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中有意识地践行他的教诲。这意味着像耶稣饶恕人那样饶恕人,像耶稣怜悯人那样怜悯人,像耶稣爱我们那样爱他人。我们的行动应该反映出祂的爱、恩典和真理。

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作为信徒,我们蒙召采取具体行动来完成传播福音的使命。我们的责任超越了我们的救赎,要向他人传福音,分享耶稣基督的好消息。首先,我们被呼召向我们当前影响范围内的人传福音。这包括我们的家人、朋友、同事和邻居。我们有独特的机会向最亲近的人展示基督的爱并分享福音。

我们的使命是影响当地社区。这包括积极参与外展计划、在当地事工中担任志愿者,以及支持有利于弱势群体的活动。通过满足社区的需求,我们有机会代表基督,邀请他人与祂建立个人关系。

我们的使命延伸到世界各国,包括未知和未得之地。我们蒙召在经济上和祷告上支持宣教工作,并积极寻找机会在全球分享福音。这可能涉及短期宣教旅行、支持宣教士或与为贫困地区提供资源的组织合作。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强调与最不受欢迎或最困难的人分享福音的意义,包括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基督的爱没有界限,我们被呼召将这种爱传递给所有人,无论他们身处何种环境。

圣经》对大使命的解释和说明

大使命》是《马太福音》中的一段重要经文,对基督徒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概述了向万国传播耶稣基督福音的基本使命。历史上,人们一直在研究和解释这段经文,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含义以及如何完成这一神圣使命。通过对圣经的仔细阐释和解释,信徒们试图理解大使命的总体信息、它与当今世界的相关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履行这一使命的实际方法。

马太福音》28:18-20 和《约翰福音》20:21-23:解读行动的号召

马太福音》28:18-20 和《约翰福音》20:21-23 强调了教会在使人作门徒、为人施洗和教导上帝之道方面的行动号召。

在马太福音 28:18-20 中,耶稣命令他的门徒去使万民作他的门徒,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教导他们遵守他所吩咐的一切。这段经文强调了使命的普遍性,耶稣命令门徒向万民传福音。使人作门徒的呼召意味着需要与耶稣建立个人关系,引导他人跟随他并经历救赎。此外,洗礼是基督教信仰的开端,象征着信徒与基督的死亡、埋葬和复活的认同。最后,教导上帝之道包括向新门徒传授耶稣的教导和诫命,确保为他们的信仰之旅奠定坚实的基础。

约翰福音》20:21-23 与这一行动号召相辅相成,强调了派遣门徒的重要性,就像天父派遣耶稣一样。耶稣向他们吹气,赐给他们圣灵,使他们有能力继续他的工作。这段经文揭示了门徒训练和福音传播不能仅靠人的力量来完成,而是需要圣灵的恩膏和引领。此外,耶稣还授予门徒赦罪的权柄,突出了教会通过悔改和宽恕的信息使人们与上帝和好的作用。

马太福音》28:18-20 和《约翰福音》20:21-23 为教会提供了明确的行动号召。教会要通过分享福音、带领他人信仰基督并为他们施洗作为他们委身的象征,积极地参与使人作门徒的工作。同时,教会也被呼召教导神的道路,用基督的教导和诫命的知识和理解装备信徒。这种全面的方法确保新门徒与耶稣建立个人关系,在信仰中扎根,并由圣灵赋予他们力量,在世界上继续耶稣的工作。

路加福音 24:45-49:探究耶稣升天前的遗言

路加福音》24:45-49 捕捉到了福音叙事中的一个关键时刻,耶稣在升天前对门徒说了最后一句话。这段经文的意义在于耶稣向他的门徒们提供了指示,授权他们在他不在的时候继续他的工作。

在这几节经文中,耶稣开启了门徒的心智,让他们理解圣经。他提醒他们《旧约》中预言他受难、死亡和复活的预言。通过这样做,他肯定了自己作为这些预言的实现者的身份。这个启示对于门徒们理解他们的使命和他们要宣讲的信息至关重要。

通过解释他的生命、死亡和复活的意义,耶稣确保他的门徒们完全理解了他传道的意义和目的。然后,他命令他们从耶路撒冷出发,奉他的名去向万民宣告悔改和赦罪。这一指示强调了他们使命的普遍性。门徒们要把救赎的信息带到地极。

耶稣临终遗言的意义反映了门徒们的过渡时刻。考虑到他即将离去,他授权并委托他们继续他的救赎工作。路加福音 24:45-49 中的指示为早期基督徒团体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他们很快就会在圣灵降临节时得到圣灵的力量。这些话标志着耶稣在世上的传道工作达到了顶峰,并启动了福音的传播,使其超越了耶稣的存在。

马可福音 16:15-16:检验大使命的独特版本

在马可福音 16:15-16 中,我们发现了大使命的一个独特版本,其中的某些内容与其他福音书中的版本有所不同。耶稣指示门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马可福音》中的一个独特要素是提到要向 “一切被造物 “传福音。这一更广泛的范围强调了大使命的普遍性,因为信徒被呼召与人和整个被造物分享福音。这可能突出了马可福音对福音信息的宇宙意义的强调。

马可强调洗礼是得救的条件。他说 “凡信而受洗的,必得救”。这与其他福音书的记载明显不同,其他福音书没有特别提到洗礼是得救的必要条件。马可将洗礼包括在内,强调了通过圣礼公开宣讲和启蒙的重要性。

虽然大使命的基本信息在福音书的记载中保持一致,但马可福音的独特版本突出了不同的元素,如向万物传道的呼召和强调洗礼是救赎过程的一部分。这些不同之处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新约》关于传播福音的核心教导的理解。

对当今基督教的影响

全球基督徒异象以各种方式对当今基督教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合一和成熟教会的强调。全球基督徒异象认识到信徒之间合一的重要性,无论他们的文化或宗派有何差异。这种强调导致大公主义和宗派间合作的努力不断加强,使全球基督教团体内部的合一和团结意识更加强烈。

更深入地说,基督教的全球异象已经使教会超越了最初扎根于以色列的范围。从早期的传教工作到今天,基督教已经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扩展是通过传教工作、福音活动以及在以前未曾听闻福音的地区建立教会实现的。因此,基督教现在是一个真正的全球性信仰,信徒来自不同的背景和文化。

最后,全球基督教异象强调了健康和完整教会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培育和培养在灵性上充满活力、在社会上有责任感、在情感上有安全感的会众。这样的教会为信徒提供了一个培育环境,使他们在信仰中成长,并对社区产生积极影响。全球基督徒的异象激发了事工模式的发展,将教会内的整体门徒训练、社区参与和仆人式领导放在首位。因此,我们鼓励今天的信徒积极参与当地教会的事工,为基督身体的整体健康和活力做出贡献。

今天,我们如何践行大使命?

今天,践行大使命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通过不同的方法积极培养门徒。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出国宣教。通过前往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个人可以传播福音,使万民作门徒,正如耶稣所吩咐的那样。

然而,门徒训练并不局限于国外宣教之旅。它也可以通过当地的外展活动进行。参与社区活动、服务他人、分享基督的爱都是在自家后院积极培养门徒的方法。这可以通过志愿者工作、街头布道或简单地与周围的人建立关系来实现。

教授圣经学习班是使人作门徒的另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分享神的话语,个人可以引导他人加深对福音的理解,以及如何将福音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这可以在教会、小组,甚至一对一的环境中进行。

必须强调的是,使人作门徒包括通过言语宣讲基督,通过行动彰显基督的爱。仅仅传讲福音是不够的,我们的生活必须反映耶稣的教导。这意味着要关爱他人,表现出同情心,过与我们的信仰相一致的生活。

今天,践行大使命需要通过国外宣教之旅、当地外展活动、教导圣经学习班以及与不同年龄段的人接触,在不同的环境中积极培养门徒。至关重要的是,既要通过言语宣讲基督的福音,又要通过行动彰显祂的爱。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就能真正履行耶稣的诫命,使万民作主的门徒。

结论

大使命及其在传播福音和发展基督国度方面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在每个信徒的生活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直接来自耶稣本人的命令。大使命呼召我们到普天下去,使人作门徒,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这个命令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我们信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传播福音,我们积极参与基督的工作,让他人听到改变生命的救赎信息。在我们分享好消息的同时,我们也为基督的国度在地上的成长和扩展做出了贡献。因此,大使命的作用就是动员每一位信徒积极参与传福音和门徒训练。

深入探讨大使命,可以提醒我们作为基督跟随者的目的。有时它可能看起来令人生畏,但我们可以感到安慰的是,在这个使命中,我们并不孤单。耶稣应许永远与我们同在,通过圣灵赋予我们力量,使我们能够执行祂的命令。

通过接受大使命并履行我们传播福音的职责,我们可以体验到看到耶稣基督的爱和真理改变了生命、影响了社区所带来的喜乐和成就感。因此,让我们全心全意地接受大使命,忠实地履行我们的职责,为上帝的荣耀发展基督的国度。

分享本文:

常见问

基督教神学中的大使命是什么?

基督教神学中的大使命是指耶稣基督升天前对门徒的最后指示。它可以在《圣经新约》中找到,特别是在《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中。这项使命概述了门徒们向万民传播耶稣的教诲和信息的职责。它挑战信徒超越自己的舒适区,与来自各种文化和背景的人分享救赎的好消息。大使命号召全世界的基督徒积极参与传福音、门徒训练和教会成长。

大使命在《圣经》哪里可以找到?

大使命可在《圣经》的《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中找到。具体而言,《马太福音》28:18-20 和《马可福音》16:15-17 都提到了这一点。

大使命在当今世界有何意义?

大使命在当今世界的意义在于,它号召全世界的基督徒积极参与传福音、门徒训练和教会成长。它强调了使人作门徒并奉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的重要性。通过完成大使命,基督徒努力改变生命,为这个破碎的世界带来希望和救赎。在这个需要爱、宽恕和救赎的世界里,大使命挑战信徒们超越自己的舒适区,与来自各种文化和背景的人们分享救赎的好消息。它提醒人们耶稣托付给门徒的使命,并呼吁今天的基督徒继续向万国传播耶稣的教导和信息。

大使命如何挑战信徒?

大使命挑战信徒超越自己的舒适区,积极参与传福音和教会的成长。它强调了使人作门徒、为他们施洗以及向万国传播耶稣的教导和信息的重要性。通过完成大使命,信徒们努力改变生命,为这个破碎的世界带来希望和救赎。

大使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大使命的主要内容是

1.向万国传播耶稣的教导和信息:大使命强调门徒有责任与各种文化和背景的人分享救赎的好消息。

2.使人作门徒:它挑战信徒超越自己的舒适区,通过使新门徒成为门徒来积极参与传福音。

3.为信徒施洗:大使命强调了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为新信徒施洗的重要性。

4.参与传福音和教会的成长:它呼吁基督徒积极参与传播悔改和宽恕的信息,从耶路撒冷开始,传遍万国。

总之,大使命是对基督徒的号召,要求他们完成传播耶稣的教导、使人作门徒、为信徒施洗以及积极参与教会成长的使命。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