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的见证
更年期 見證上帝的憐憫與恩典 感恩见证 一位企业家的人生历程
旧约恩典的例子
挪亚和洪水(创世记 6-9)
挪亚是一个义人,在神眼前蒙恩(创世记 6:8)。 上帝拣选挪亚建造方舟,以拯救他、他的家人和各种动物免受即将到来的洪水的袭击。 神对挪亚和他的家人的恩典是祂怜悯、慈爱和保护的明证。 洪水是对人类邪恶的审判,但挪亚和他的家人因上帝的恩典而得以幸免。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上帝的恩典并不取决于我们的功德或善良。 挪亚本不配得救,但神因着对他的爱,选择向他施恩。 同样地,我们不配得到神的恩典,但他因为爱我们而白白地赐给我们。
亚伯拉罕和一个儿子的应许(创世记 15-21)
上帝应许亚伯拉罕和他的妻子撒拉,一个儿子,尽管他们已经过了生育年龄。 这是一种恩典之举,因为他们在生命的那个阶段不配拥有孩子。 尽管他们有疑虑和不信,上帝仍然信守祂的应许,以撒诞生了。 这个恩典的作为也预示了耶稣基督,他是上帝应许的儿子。
亚伯拉罕和撒拉的故事提醒我们,上帝的恩典并不取决于我们的环境或能力。 他们太老了不能生育,但上帝仍然选择给他们一个儿子来向他们展示恩典。 同样,神的恩典也不受我们的软弱或局限的限制。 他甚至可以使用最不可能的人来实现他的目的。
约瑟和他对他哥哥们的宽恕(创世记 37-50)
约瑟被他自己的兄弟卖为奴隶,在他被提升到埃及的权力位置之前在监狱里度过了多年。 当他的兄弟们在饥荒期间来到埃及寻求食物时,尽管他们背叛了约瑟夫,但他还是原谅了他们并向他们展示了仁慈和恩典。 这种恩典的行为提醒我们上帝对我们的宽恕,以及他希望我们宽恕他人的愿望。
约瑟的故事是一个有力的例子,说明上帝如何利用最困难的环境来实现他的目的。 约瑟的哥哥们有意伤害他,但上帝使用他们的行动使约瑟在埃及掌权。 此外,约瑟对他兄弟的宽恕说明了上帝的恩典如何引导我们宽恕他人,即使是在最具挑战性的情况下。
新约恩典的例子
浪子(路加福音 15:11-32)
浪子的比喻是神对我们恩典的有力例证。 这 小儿子挥霍 他的遗产,过着罪恶和反叛的生活。 但当他回到父亲身边时,他受到了张开双臂的欢迎,并得到了长袍、戒指和盛宴。 这个故事说明了上帝对我们无条件的爱和宽恕,即使我们已经远离他。
浪子的故事提醒我们,上帝的恩典不会因我们过去的错误或罪恶而受到限制。 无论我们偏离上帝多远,他总是准备张开双臂欢迎我们回来。 此外,这个故事也说明了悔改归向神的重要性。 浪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回到了父亲身边,同样,我们必须悔改我们的罪,回到上帝面前接受他的恩典。
行淫时被拿的女人(约翰福音 8:1-11)
当。。。的时候 宗教领袖带来 一个与耶稣通奸的女人被抓住,他们希望他谴责她。 但相反,耶稣向她展示了恩典和怜悯,并宽恕了她的罪过。 这一恩典行动提醒我们,上帝不会因我们的错误和罪恶而谴责我们,而是给予我们宽恕和新的开始。
被通奸的女人的故事提醒我们,我们都需要上帝的恩典和宽恕。 我们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 3:23),但通过耶稣基督,我们可以获得宽恕和救赎。 此外,耶稣对女人的恩典之举说明了他愿意宽恕他人,以及他希望我们将恩典和宽恕给予他人。
保罗和他的转变(使徒行传 9:1-19)
保罗在归信之前是一个迫害基督徒的人,但上帝在他去大马士革的路上向他展示了恩典和怜悯。 他被一道强光刺瞎了双眼,耶稣对他说话,把他变成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使徒之一。 这恩典的作为是神在我们生命中改变大能的有力例证。
保罗归信的故事提醒我们,没有人是上帝恩典无法企及的。 保罗是臭名昭著的基督徒迫害者,但上帝的恩典使他成为耶稣基督的忠实信徒。 这个故事也说明了悔改和远离罪恶以跟随基督的重要性。
神在耶稣基督里的恩典
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罗马书 3:23-26)
上帝对我们恩典的最终作为通过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得到了证明。 通过他的死和复活,他为我们的罪付出了代价,使我们有可能拥有永生。 这种恩典的作为是我们信仰的基础,也是我们可以对上帝抱有希望的原因。
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提醒我们,上帝的恩典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而是一个有形的现实。 耶稣亲自承担了我们应得的惩罚,并让我们与上帝和好。 这恩典的作为显示了上帝对我们的爱之深,以及他将我们从罪恶中拯救出来的愿望。
通过耶稣基督赦罪(以弗所书 1:7)
由于耶稣的牺牲,我们的罪得以赦免,并在上帝眼中成为义人。 这种宽恕不是我们赚取或应得的,而是上帝恩典的礼物。 它提醒我们,我们不能通过善行获得救恩,而必须单单依靠上帝的恩典。
通过耶稣基督赦罪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信条。 借着基督的牺牲,我们得以洁净,罪得赦免。 这一恩典行动提醒我们,我们的得救不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功绩,而是取决于上帝的恩典。
因信耶稣基督得救(以弗所书 2:8-9)
我们得救是本乎恩典,是因着对耶稣基督的信心,而不是靠我们自己的行为或努力。 这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教义,强调了恩典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它提醒我们,我们得救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功劳,而是靠神的恩典。
因信耶稣基督而得救提醒我们,我们的得救并不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能力,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基督的信心。 它提醒我们,我们不能通过善行获得救恩,而必须单单依靠上帝的恩典。 这一教义强调信仰在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和我们的救恩中的重要性。
活在恩典中
活在对神恩典的感恩中
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感谢上帝对我们的恩典。 这是一份我们不配得的礼物,它应该带领我们过感恩和赞美上帝的生活。 我们应该铭记上帝赐给我们的祝福,并感谢他的怜悯和爱。
活在对上帝恩典的感恩中提醒我们对上帝的依赖以及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他。 它提醒我们,上帝的恩典不是我们可以想当然的,而是我们应该珍惜和感恩的。
向他人施恩
就像上帝向我们施恩一样,我们也应该向他人施恩。 这意味着宽恕那些冤枉我们的人,向有需要的人表示仁慈,并爱那些难以爱的人。 当我们向他人施恩时,我们就成为上帝恩典在世界上的反映。
将恩典施予他人提醒我们,我们蒙召成为基督在世上的手脚。 我们被呼召像爱自己一样爱我们的邻居,并向他们提供恩典,就像上帝向我们提供恩典一样。 这是对世界的有力见证,可以改变我们周围人的生活。
为我们自己的缺点接受上帝的恩典
最后,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缺点接受上帝的恩典。 我们并不完美,我们会犯错误,达不到上帝的标准。 但是通过他的恩典,我们可以得到宽恕和恢复。 我们不应该害怕带着我们的失败和软弱来到上帝面前,相反,我们应该依靠他的恩典来帮助我们克服它们。
为我们自己的缺点接受上帝的恩典提醒我们,我们不是由我们的失败或软弱定义的,而是由上帝对我们的爱和恩典定义的。 它提醒我们,上帝的恩典对我们来说是足够的,我们可以依靠他来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结论
总之,恩典的概念是基督教的中心主题,它被定义为上帝白白地给予人类的不配得的、不配得的恩惠。 在整本圣经中,我们看到许多上帝对祂子民施恩的例子,这些例子说明了祂对我们的爱、怜悯和仁慈。 最终的恩典行动通过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得到了证明,这使我们有可能获得永生。
作为基督徒,生活在恩典中是我们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被呼召接受上帝对我们罪孽的宽恕,将恩典施予他人,并过着感谢上帝对我们的恩典的生活。 活在恩典中意味着我们依靠上帝的怜悯和爱,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努力或能力。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自由地过一种有目标和希望的生活,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被上帝所爱和接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宽恕亏待我们的人,向有需要的人表示仁慈,以及爱那些难以爱的人来向他人施恩。 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就成为上帝恩典在世界上的反映,并且可以改变我们周围人的生活。 最终,活在恩典中会改变我们以及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并将荣耀归给上帝。
1. 恩典与真理
2. 恩典与真理分开
我们的神是一位“充充满满有恩典有真理”的神(约1:14)。我们常听到“满有恩典与真理”的词句,但我们很少停下来思想这对我们在地上的挣扎有什么关系,什么是恩典与真理?它们为什么如此重要?
我们先看恩典。恩典是神对无功之人的恩惠。恩典是我们不能赚也不配得到的。正如布真诺(Frederick Buechner)所说:“恩典是你不能得到,只能被给予的。没有办法赚得,配得,或令其发生。就像你无法赚得好容貌,或配得享受珍馐美味,或叫自己出生一样。”
换言之,恩典是无条件的爱与接纳。这样的爱是所有医治的基础,是人类心灵的安息。这也是神的本质。“神就是爱”,使徒约翰这样写(约一4:8)。神白白地爱我们,毫无条件。
圣经上对恩典和爱并没有很清楚的分别。正如国际标准圣经百科(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e Encyclopedia)的注释说:“爱强调神对不配的受造物的处理而恩典强调他有拯救或不拯救的自由。但其间的分别并不清楚。恩典与爱都由基督而来(罗5:8;加1:6)。两者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我们不配得的。
恩典是使我们长成有神形象的第一个因素,恩典是不能破坏,不能打断,不能赚得,完全接受的一个关系。是人和神在伊甸园中的关系。神爱亚当和夏娃,供应他们一切。他们知道神的真理,他们也有完全的自由去行神的旨意。简言之,他们很安全,他们没有羞耻和忧虑。他们可以做真实的自己。
也许你曾经历过这样的爱和恩典。你可以做自己。你不需要隐藏自己的感觉或想法;你不需要做出一些表现;你不需要做任何事去赢得爱。那个人知道真正的你,而且无论如何都爱你。
恩典,是神在关系方面的性格。恩典在神和我们无条件的关联中显示出来。“忙”找到的第一个神有这种性格:恩典像是一个女神,有热情、重关系。她的追随者做许多有爱心的事;他们奉献自己。他们要帮助在痛苦中的人,想与他们认同。
他们只有一个问题:他们很少听到真理的声音。因此他们一再落入不好的景况,而需要更多更多的恩典。恩典之神不在乎多给一些恩典,因为她的恩典没有限量。然而,恩典的追随者需要方向,免得他们一再落入同样的状况。他们需要指引,让他们远离麻烦。
真理就在此出现了。“忙”所找到的第二位神最善于限定界限。他对追随者有很多指令;他清清楚楚告诉他们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他们清楚知道善恶之分。他们对自己可以活动的范围知道得一清二楚。
真理是使我们长成有神形象的第二个因素。真理就是真实的,他指出事物的真相。正如恩典是神“关系”方面的性格,真理是神“结构”方面的性格。真理是生命赖以维持的骨架:使宇宙中各种食物有它的形体。神的真理引导我们迈向真实、精确。正如DNA包含了我们身体将有的形象,神的真理也包含了我们的心灵应有的形象。
这些听起来很好,但正如恩典一样,真理有他的问题。他太严厉了,对远背标准之人,他似乎不关心。他只关心把坏的扫除。他没有恩典所表露出来的热情;有些时候他似乎漠不关心。简言之,他没有关系的一面:他缺乏宽恕、恩宠、仁慈、热情——所有恩典可以自然流露的特点。如果有人失败,他只是把人丢出去或对他大吼。
正如恩典使“忙”想得着结构,真理使“忙”想得着爱。
我们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这两种神——慈爱之神,什么都可以过关;严厉之神,不让我们又一点退后。你也许已经理解,这两个神是一位真神的两种天性,也是不同教会所强调的不同凉面。但你也许不了解,这两个“神”,其实是人类廓落之后的情形,是罪把恩典与真理分割开了。
3. 真理缺了恩典
当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他们有恩典与真理,并与神连结。他们犯罪之后,与神隔绝;他们失去了与神满有恩典及真诚的关系。
没有恩典,亚当和夏娃觉得羞耻:当他们听到神在园中行走,他们就躲藏起来。当神呼唤说:“你在哪里?”亚当解释说他藏躲是因为害怕(创3:8-10)羞耻和罪恶感进入世界:人类不再安全了。
亚当夏娃自绝于与神的关系之后,他们也切断了与恩典、真理的关系,因为这是从与神的关系中而来的。然而神并没有让他们孤立。看到亚当夏娃在失落的景况中,神给了他们方向:他以律法的形式给他们真理。这律法是人们赖以生活的蓝图及结构,律法给人引导,给人界限。
唯一的问题是:神给了真理而缺了恩典。亚当夏娃要试着达到神的标准。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没有办法符合标准。不论他们多努力,总是不够。真理缺了恩典就是论断。它把你直推地狱。
保罗在罗马书谈到真理缺了恩典——律法——以及它对我们的影响:
我们晓得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个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3:19-20)。
因为律法本是惹动忿怒的。(4:15)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5:20)
因为我们属肉体的时候,那因律法而生的恶欲就在我们肢体中发动,以致结成死亡的果子。(7:5)
我以前没有律法是活着的;但是诫命来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那本来叫人活的诫命,反倒叫我死。(7:9-10)
对加拉太人,保罗写道:
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因为经上记着:“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3:10)
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3:23)
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堕落了。(5:4)
雅各给了我们这样的信息:
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2:10)
当我们看圣经提到律法,讲到真理而缺少恩典时,我们发现律法使人哑口无言,惹动忿怒,使过犯显多,发动恶欲,带入死亡,使人成为被咒诅的,捆绑我们,与神隔绝,受严厉的论断。难怪“忙”不喜欢真理!
没有恩典的律法摧毁我们。没有一个在律法之下的人会成长,因为律法把我们限制在与神的法律关系上:“只有当你作对了我才会爱你。”将真理放在恩典之前,或真理放在关系之前,会带来罪恶感、忧虑、忿怒,以及一大堆其他痛苦的情绪,正如以下的故事所说的:
路得的宣教士父亲坚持这个二十二岁的女儿来看我。路得是大学生,受到沮丧之苦:她没有胃口,睡不好,功课也有问题。她父亲陪她一起来。
“怎么了?”我问路得。但她父亲却回答我的问题。
“很简单嘛,她不照该做的去生活。”
“怎么说?”我问。
“她服用药品,又在外面混,”他用一种厌恶的口气。“而且她快被退学了。她不知道这辈子有什么打算。”我还没来得及问下一个问题,他接口说:“如果她念圣经,去教会,就不会这么沮丧了。但她只想和那群朋友混在一起。”
“如果她做了她该做的事会怎样?”我问。
“那她会像我和她妈妈一样快乐,而且神会祝福她。”
我看和路得的父亲没什么好谈的,就谢谢他,并请他让我和路得单独谈谈。当她父亲离开后,路得仍然踌躇不愿讲话。她除了“是”,“不是”,不愿多说。最后,我说:“路得,我想如果我和你父亲同住,我也会吸药。他的态度和你的沮丧有关系吗?”
路得点点头。她眼中充满泪水。
“你是成人,这是成人的医院。我不觉得你有什么危险,你可以走了。但在你走之前,我要告诉你,我不知道整个故事,我知道你很沮丧,而这不是因为你没有去做你父亲说的那些事。我想有一些你父亲不了解的原因导致你的沮丧。我们愿意帮助你,但如果你留下来接受帮助,是你自己的选择,不是你父亲要你如此。”
路得僵硬地坐在椅子上,从泪眼中看我。“我让你自己一个人想一想。”
路得决定接受治疗,而我的想法是对的。她的确有过很多“真理缺了恩典”的岁月。结果就是,她经历到圣经上律法所带来的:不好的感受和失败。她动辄得咎,到处是“应该”如何,很少被接纳。罪和死的律法向她发动,而要挣脱它的捆绑是很痛苦的。
当我看到她的挣扎,我不能不想到圣经上有关真理缺了恩典的话:它惹动愤怒,使人哑口无言,使过犯显多,发动恶欲,带入死亡,叫人被咒诅,使我们被捆绑,与神隔绝,受严厉的论断。
恩典缺了真理
真理缺了恩典是死路一条,但就像“忙”发现的,恩典缺了真理会引致失败。在恩典的教会中,“忙”看到人们有爱,却缺少方向。事实上,恩典不是这位女神的真名。就像“真理”(缺了恩典)可以称为“论断”,“恩典”(缺了真理)可以称为“放纵”。圣经对此也有描述:
“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做放纵情欲的机会。”(加5:13)
“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加5:19-21)
“这却怎么样呢?我们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就可以犯罪吗?断乎不可!岂不小的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至于成义。”(罗6:15-16)
“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西3:5)
“因为往日随从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恶欲、醉酒、荒宴、群饮、并可恶拜偶像的事,时候已经够了。”(彼前4:3)
“弃绝管教的,必致贫受辱;领受责备的,必得尊荣。”(箴13:18)
在路得的家中——一个有真理缺了恩典的地方——带入了负面的结果,同样的,在一个有恩典缺了真理的家,也会带来毁坏的结果。
山姆在一次用药过量的意外后被送到我们医院来。他忘了自己吸食了多少分量的古柯碱。他虽然已经二十八岁,穿着却像青少年——破破的牛仔裤,褪色的汗衫,高统的球鞋,鞋带松开。
在头几次的辅导中,我们发现山姆有天才般的智力,但他从两所大学退学,也不能固定保有一个工作。他的人际关系也有问题。他会在一个关系中,完全没有界限地放纵自己,然后鲁莽地放下所有责任。他会拼命对一个约会的对象好,使她被吓走。在他住院时,他最近的女朋友才离开他。
当我们问山姆家庭情况时,他说四岁时父亲就过世了。他母亲有很多年都在沮丧和退缩中,而且一直未婚。为了弥补没有父亲的缺憾,她尽量对孩子好。他很少有什么必须做的职责,反而有不少钱。他惹了麻烦,母亲也很少管教他。事实上他因为偷窥,行为不检,持有药物而被捕时,他母亲都保释他出来。
起初,山姆继续他一辈子养成的习惯,在医院中生活,他晚起,缺席,忘了功课,不修边幅。他生命中缺乏界限——缺乏真理与纪律——使他过着混乱的生活形态。
医院的人员并没有像他母亲一样保护他,使他不受这种生活所带来的坏结果。在一些强制,一些痛苦的教导之下,山姆学习去负起自己的责任。他很惊讶地发现,当他为自己负责时,他感觉好多了。
圣经并没有推荐“忙”的的任何一位神:缺了恩典的真理或缺了真理的恩典。“忙”的最后建议不错:把真理和恩典融合在一起如何?他并不是第一个想到这个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1:14,16-17)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人如何失败,以及如何蒙救赎。失败从律法而来,救赎由耶稣而来。只有经由他,我们才得以实现成长的两个因素:恩典与真理。也经由他,我们可以恢复亚当所有的关系:一个牢不可破的连结(恩典),连于那真实的一位(真理)。
恩典与真理一起
恩典与真理一起时,就反转了堕落的后果。堕落使神与人分开;恩典与真理一起时,使我们离开孤立,进入关系的建立。恩典加上真理,能将真实的自己,那个“我”,不管好的坏的,都带入关系中。在一个关系中有安全感是一回事,能真正被接纳,被认识又是另一回事。
只有恩典时,我们不受定罪的威胁,我们有安全感,但我们不能真正体会亲密。当人给予恩典,加上真理(我们真正是怎样的人,对方真正是怎样的人,环绕我们的世界真正是怎样的),而我们以真我来回应,真正的亲密就变得可能。真实的亲密一定伴随真理而来。耶稣在约翰福音8章3-11节所讲的淫妇,是有关安全感和亲密的极佳例子:
耶稣清早到殿里去教训百姓。他刚坐下,文士和法利赛人就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
“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他们说:“摩西在律法书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法利赛人是要得着告耶稣的把柄。罗马政府不准犹太人私自处死刑,所以如果耶稣说:“用石头打死她”,他会触犯了罗马人。如果他说:“不要拿石头打她”,他会被控告为不守律法。
但耶稣却不受他们试探。他弯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当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的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个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耶稣问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么?”
“主啊,没有。”她说。
“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耶稣说。
在这次的事件中,耶稣让我们看到什么是恩典和真理。他用宽恕和接纳来表示对这妇女的恩典。他说,这妇人不必为她的罪受死。她被接纳,不需要与耶稣分离。他也以恩典的大能使这妇人不必与她的同胞分离,法利赛人和她并无不同;她是罪人,他们也是。恩典有一种大能,使我们与神、与人和好,只要别人接受。
但耶稣并不止于接纳。他接纳她是以完全的认知:她是一个淫妇。他接纳她的真我,一个有罪行和罪欲的女人。然后他对她的未来给予指引:“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这两个因素合在一起——接纳和方向——将使真我进入一个关系中,而这就是医治的开始。
耶稣在约翰福音4章23-24节用另一种说法:“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我们必须在关系和诚实中敬拜神,否则就没有敬拜。可悲的是,我们因是罪人而来到基督面前,但我们花了余生来证明我们不是罪人!我们要隐藏我们的真面目。
真我对比假我
当真我和神与别人发生关系,惊人的动力就产生了:我们会按照神创造我们的计划成长。只有当我们连于头——元首(耶稣基督)及别人(肢体),才会“全身既然靠着他筋节得以相助联络,就因神大得长进。”(西2:19)耶稣基督里的恩典和真理是我们唯一的希望,而这希望的确不叫我们失望。
杰克是我的朋友,他是一个正在接受治疗的酗酒者。他这样说:“当我在教会或与基督徒在一起,他们会告诉我喝酒不对,我该悔改。他们不知道我戒酒戒了多少次,他们不知道我多想做个好基督徒。”
“当我到了酗酒者隐名社,我发现可以诚实地说出失败,更重要的,我可以诚实地说出我的无助。当我发现神和别人接纳我,包括我的酗酒和无助,我的不能控制,我开始有了希望。我能以真我寻求帮助。”
“很多教会讲台说到恩典,但我不曾以我的真实情况在那里找到接纳。他们老是期望我改变。在隐名社中,他们不但没有期望我改变,而且告诉我,靠我自己,不可能改变!他们告诉我,我所能做的就是承认真我是怎么样一个人,是一个酗酒者,而神可以改变我,他们也会日日支持我。最后,我可以很诚实,也可以找到朋友。这是完全不同的,而这也改变了我的生命。”
杰克发现,当他能以真我和神及人建立关系,得医治就变得可能了。当神创造的真我,对神及人隐藏起来,问题就发生了。
如果真我隐藏了,假我就出现了。假我就是那效法这个世界的(罗12:2)。假我就是我们向别人所表现的,是一个穿戴上去的自己。保罗这样论到假我:
“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如果你们听过他的道,领了他的教,学了他的真理,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该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弗4:20-25)
只要我们用假我去与神、与人、与自己建立关系,恩典与真理就不能医治我们,假如我用自己的方法试着来医治,它永远只找到假的解决之道,而神所创造的真我一直被隐藏,没有接触到恩典与真理。
罪恶感的障碍
恩典与真理之所以是得医治的因素,是它们对付了成长的主要障碍:罪恶感。我们情绪上的困扰是因为别人使我们受伤(别人犯罪侵犯了我们),或我们的悖逆(我们犯罪),或两者都有。缺少爱缺乏顺服的结果,使我们隐藏在罪恶感的世界里。亚当和夏娃因为犯罪之后的罪恶感和羞耻感,也因为他们变成了不完美的,使他们必须躲藏。
罪恶感和羞耻感经常使我们躲藏。如果我们必须躲藏,我们就无法得到帮助;我们就不能成为灵里贫穷的虚心者,也就不能成为有福的人了。当恩典进来宣告我们不会因真正的我而被定罪时,罪恶感开始消失,我们就开始得医治。
有时候教会使我们更会躲藏。杰克在参加了隐名社之后才停止躲藏。当他在一个不必为失败而羞耻的背景中,罪得赦免时,真理和恩典就开始在他生命中产生作用。
拿一个守律法的教会和一个好的隐名社来比较是很有趣的事。在这种教会中的文化,大家不能接受有问题的人:那会被称为有罪。而在隐名社中的文化,不能接受完美的。前者是人们看起来比较好,而愈来愈坏;后者是人们看起来比较坏,而愈来愈好。当然也有好的教会和坏的隐名社,但因为教会的缺乏恩典和真理,基督徒只得从别处找寻医治。
难怪外星人决定不敬拜上帝。一方面是有接纳而无方向,这样不好;另一方面是有方向而无关系,这会刺痛人!只有耶稣是恩典和真理的结合。只有耶稣能使我们照着神的形象成长。而我们也的确能得医治,如果我们有另一个因素
我们为什么信、爱、为主耶稣基督而活呢? 我们为什么全心愿意为祂的名受苦,死?
1、祂是我们的创造者。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著他造的”(约翰福音1:1-3)。
2、 祂给我们生命的光。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 ”(约翰福音1:4-5,9-10)。
3、虽然人类拒绝了他,但是祂仍然爱我们。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约翰福音1:11)。
4、祂为了拯救我们成为了一个人。“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约翰福音1:14)。
5、祂给我们恩典和真理。
“律法本是藉著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翰福音1:17)。
6、祂使我们认识真神。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约翰福音1:18)。
7、祂做我们的替罪羊。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负)世人罪孽的”(约翰福音1:29)。
8、 祂给信靠祂的人永生的应许。“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9、祂从罪恶的奴役、后果中释放我们。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约翰福音3:18)。
10、祂不会允许任何人把信靠祂的从祂的手里夺去。
“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著我。
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
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
我与父原为一”(约翰福音10: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