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罗查经《雅各书》导论

查经

张保罗查经《雅各书…

音频 三分钟

张保罗查经《雅各书》导论.

弟兄姐妹们平安!雅各书是我特别喜欢的经文,并不是靠行为得救,而是看到基督徒没有属灵的行为而担忧。盼望通过这个查经,来知道神赐给我们的信心以及信心与行为之间的奥秘关系。

《希伯来书》以后的七封书信,通称“普通书信”,因为受信人不同于以前,并非某些教会或个人。受信人范围比较大,甚至及于整个教会。这些书信的第一个特色是读者属一般信徒,是写给散住在罗马帝国各地的犹太人基督徒。第二个特色是收入圣经成为正典的时间都比较迟。一度且是争论性的书卷,后来才一一收入新约中。它们的权威性得到教会普遍承认。

本书写得平易有力,读来有如一篇讲道词,又象一部格言集,引述主耶稣“登山宝训”和旧约《箴言》中的教训甚多。

一、本书作者

新约圣经提过四位名叫雅各的人:耶稣的弟弟雅各是该书的作者,是耶稣的弟弟中最大的一个。在耶稣死前,雅各象他的弟弟们一样,都未信主(约7:5)。新约也没有提到过他归信的事,很可能是在耶稣复活后向若干人显现时,亲自领他归信(林前15:7)。他后来成了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12:17;21:18;加2:9)。

雅各虽非十二使徒之列,但教会承认他是使徒(加1:19)。因“使徒”的称呼在教会建立后已把范围扩大,包括十二门徒和“众使徒”(林前15:5,7)。他后来为主殉道。犹太史家约瑟夫说他死于主后62年犹太人在耶城暴动时。

二、写作时间

雅各写于主后50年以前,因信中所描写的教会组织简单,只有长老(5:14)和教师(“师傅”见3:1);信徒仍在会堂里聚会(2:2);教会里的规例十分简单(5:13-14);信中没有提到耶路撒冷会议(主后49年)关于外邦信徒须否行割礼的争执与决定。此外信中措词仍带有不少犹太教的气息,并反映最早期教会迫切盼望主基督再来的心情。从这些内证来看,此书当写于教会还处于没有大量接纳外邦人的初期发展阶段。本书当为新约书卷中成书最早的一本。

三、本书受信人

本书的最早读者当为归信了基督真道的犹太人。他们熟悉旧约,遵守律法,对新约赐给人在基督里的自由认识不多。雅各在信中提出基督徒生活应有的道德标准,书信风格简单朴实,不涉及深刻神学道理,是针对这些犹太基督徒读者而写的。

四、本书特色

本书着重信徒实际生活,信中时常引用“登山宝训”兼之用词平实,处处反映当日耶稣的教导和思想。作者虽无意作神学探讨,所涉及的灵性与道德生活原则,一样超越时间,适用于今天的教会。

本书写作形式有若格言集,类似旧约《箴言》。读过原文的人,都认为乃高水准希腊文作品。其实雅各并非反对保罗因信称义、不靠行为的教训,而是力斥当日流行于犹太人当中的一个观念,认为得救所凭的信心等同于理智上对一套教义加以接受,心里头没有接纳基督为救主。作者指出,真信心须在行为上有表现;要是没有行为,是不是真有信心便很成问题。保罗说称义只凭信心,但这信心决不单独存在,总会生发出良善的行为,也就是他所说的“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这种信心才有功效(加5:6)。换言之,信心所结的果子是有新人样式的生活。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