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化(宏观大局)-彼得·魏格纳

社会转化(宏观大局)-彼得·魏格纳 一带一路

社会转化(宏观大局…

「你的城门必时常开放,昼夜不关;使人把列国的财物带来归你……」(赛60: 11)用现代的话来说,世界各国的财物终将会转移到神儿女的手中。

大使命
有一件事大部分的基督徒都有同样的共识,就是我们都了解必须尽己所能地履行主耶稣所说的大使命。

有件事需要一提,在四福音书中,大使命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加上使徒行传也有记载。
让我们从马可福音开始吧!这里记载主耶稣的话:「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 15-16)现在,我们来看看记载在马太福音中主耶稣所说的大使命:「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太28: 19)

马可福音是个人性的,而马太福音是团体性的。马可福音说的「万民」,原文是凡受造的;马太福音说的「万民」直译为列国,这个细微之处值得加以分析。「大使命的终极目标,不同于现代的宗教知识,不是只有使人作门徒,同时也是门徒训练,教导与带领列国受洗归主。」

神的国

神的国度不是局限在教会的四面墙,虽然它包括教会,但却比这还广大许多。主耶稣从来没有差派祂的门徒去传扬教会的福音,也没有差遣门徒去传扬救恩的福音,祂总是差遣门徒去传扬神国度的福音。耶稣第一次提到「教会」这个词是在太16:18,祂说:「我要建立我的教会。」接着祂告诉门徒,祂会赐他们钥匙去完成这个工作。建立教会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拓展神的国度。国度必须要有一个国王,对我们来说,那个国王就是耶稣基督。一个国度就是有王的主权的地方。若耶稣是你的主,你就在神的国度里。「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路17:21),神的主权运行在一群跟随祂的人身上。

神并不想成为一个政治上的领袖,神的国在人心中,并非在政治上的结构。一个国家中实行政教合一,也同样会使那个国家遭受损害。若宣告耶稣基督是主,并不意味着教会或任何宗教团体应该来治理这个国家,在神的国度中并没有这样的角色。宪法应该保持它的完整性,宪法第一修正案记载着:「法律不得建立一种宗教或禁止宗教的运作。」「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愿祂国度的平安和祝福建立在我们的城市中」。邀请耶稣基督进入你们的城市或区域,你不该为此感到惧怕,而应该欢喜迎接:「这个国度观是我们必须再一次释放进入这个世界的——一个基于神的爱、公义和能力的国度,在那里没有腐败,饥饿的和贫穷的都得到喂养和衣物裹体,法庭依公正而治理,政府依公义而运行,生意人依道德而运作,教育部门追求真理,而非只是灌输年轻人现在流行的哲学理论。」

治理权

神对人类的原始计划是:按着祂的形像,管理祂的受造物,这个真理记载在圣经的首页,它说神创造了最初的人类亚当和夏娃,且告诉他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1:28)。当时的亚当和夏娃,除了管理这些受造物,他们与神有着个人的关系,他们爱神;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爱神,爱既是自发的,决定权必须在他们身上。

受试探与堕落

撒但原来是神极荣耀的天使,牠的名字叫路西弗,意思是「光明的天使」,但牠悖逆了神,结果就从天上坠落至地上(赛14:12-15)。虽然撒但仍是个有能力的超自然生物,但神把牠在天上所享有的权利剥夺了,牠的能力因失去权柄而变得无效。这就可以了解为什么撒但最深的渴望,还是想夺回牠的部分权柄,而亚当在伊甸园里给了牠机会。

关于亚当在伊甸园受试探,大部分基督教的教导,都着重在撒但想要引诱亚当和夏娃犯罪,以至于他们不顺服的刑罚会代代相传至所有人类当中。牠知道神给了亚当治理的权柄。当亚当因不顺服而得罪神时,不仅他和他的后代子孙就有了罪,同时撒但也能够篡夺亚当治理受造物的权柄。神后侮起初创造人类,几乎想要把他们永远地毁灭掉。(创6:6-7)。     

撒但叫作「这世界的神」(林后4:4)和「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弗2:2),主耶稣称牠为「这世界的王」(约14:30)。

社会转化

当神的旨意成为我们的目标的时候,我们无可避免地已参与在转化我们社会的行列之中了。这是集体的转化,而不是个人的转化,而这个工作是使徒性的,多于布道和牧养。

教会的治理

对一些教会领袖来说,要他们承认现今由人思想而来的传统教会,应由使徒来管理是极端困难的。要回到神最初所计划的教会管理方式,需要有一个思想模式的转变——激进地改变我们的思考模式。「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 13)

职场教会

「职场教会」这根柱子是建立在合乎圣经的教会管理基础。职场是神百姓六天工作的地方,它不是教会。凡是一群神的百姓因顺服神而聚集,不论是核心教会或延伸教会——职场教会。服事并不仅限于核心教会,会计师、护士、农夫等都是服事的模式,就如同敬拜团、布道会、或牧养教会都是事奉。我意识到对很多人来说,需要转换思考模式才能接受这样的想法,但这是一个可持续进展的状况。

使徒、先知、教师应该在延伸教会运作,如同在核心教会运作一样,圣经上也说:「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林前12: 28)教会的使徒没有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来处理大量的财物,和为了国度的目的,合宜地来指导这些财物的运用,职场使徒应是最合适接受财富大转移的人选。

破除贫穷的灵

我们推断对付贫穷的灵,是要涉入集体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属灵争战。事实上,贫穷的灵是真的,它导致异常社会心理学和个人困惑,但首先要击退这些问题的方法,应该要从超自然界着手,不能只从自然界着手。

财富转移

实质的财物是维持转化的根本,试想:透过整个人类的历史,有三件事超乎其他事件之上,导致社会永远的改变——暴力、知识和财富,其中最大的是财富。

世界的权势

撒但正积极地在地上动员黑暗世界的权势,试图阻挡要释放来拓展和建立神国度的财物。主耶稣和祂百姓的行动使魔鬼「气忿忿」(启12: 12),因为「魔鬼知道自己的时候不多」。没有人知道还有多少时间,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撒但的日子就一天天减少了!因此,我们不能忽略那无所不在,且具有侵略黑暗世界的权势,牠企图阻扰财物的转移,我们必须动员神的百姓进入属灵争战,是主动攻击,而非只是被动防守。

领 土

代下7: 14,我们看到神应许祂的百姓,若他们行神眼中看为合宜的事,「我必……医治他们的地。」。虽然潜在属灵的「土地污染」尚有其他更多可能的源头,以下四个是主要的罪魁祸首:1、违背盟约;2、偶像崇拜;3、杀人流血;4、无道德。如果这四个议题没有有效地处理。

七座山

在职场中,能概念化和策略性拓展神国度的有效工具,是七座山的样板。把福音传至全世界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性之旅,这个世界是各种相互交叠的系统或势力范围的发源地。我们受呼召进入这整个环境,且用我们的影响力侵入每一个系统(每座山),好释放出该系统的所有潜能。

这个社会是由七座山铸造出来的:宗教、家庭、教育、政府、媒体、艺术与娱乐商业这七座山。每一座山的影响力都是由上而下,而不是由下而上的。因此,我们将有国度观念的信徒放置在七座山的顶端。我们无法只靠着改变两、三座山就希望带来整个社会持续地转化——七座山同时都需要被改变。既然如前所述,有个职场教会,也如我所说的,神已设立使徒和先知为教会的根基,神已安置使徒和先知在七座山当中,不只是宗教山头。

神的国度在扩展

自从耶稣带着神的国度去入侵撒但的国度至今已有两千年了,也许事情发展的速度不如我们所想象得快,但从耶稣那时代起,神的国度已降临到地上,人类的整体状况比以前更好,也比耶稣刚来时享受更好的生活。我们仍有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也是真的,就如不公义、腐败、性交易、战争、贫穷、暴力、堕胎、疾病等等问题,有时候这些事件就发生在我们周遭,使我们很难相信世界真的在改进。

撒但的国度还没有完全被拆毁,所以牠仍然有能力去制造各种上述的和更多其他的恶事。今日人类的寿命已是两千年前的两倍,全世界的财富已增加到很多家庭都拥有土地、房屋、交通工具和沟通的工具,如计算机和手机,战争和奴隶在今日已是比较例外,人口统计学显示,1990年左右,全世界40%的人生活在赤贫的阶段,到2010年已递减至20%,期待有持续递减的趋势。神为马尼·尔凡所做的只是冰山一角,我要提出:神今日有一段话语要给祂的百姓,记载在赛60: 45:「你举目向四方观看;众人都聚集来到你这里。你的众子从远方而来;你的众女也被怀抱而来。那时,你看见就有光荣;你心又跳动又宽畅:因为大海丰盛的货物必转来归你;列国的财宝也必来归你。」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11: 1)

神在蓄势要释放大量的、史无前例的巨大财富,为要在地上扩展祂的国度。我相信时候非常迫近,我们必须为这个财富的大转移,开始在各方面预备自己。很多人对于列国的财物已渐归向我们的这件事非常有信心。

「神此刻正对我们说,祂已准备好要把钥匙交给我们,这些钥匙将供应我们发展神盟约旨意的所需。」
如果在一个地区展开全面的属灵争战,那争战的将领应该是使徒,特别是除了宗教以外的那六座山。代祷者和先知也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没有使徒,代祷者和先知所发出的果效也是有限的。

国度财富的循环
当我们继续处理各种不同的财富大转移,必须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自己,这最终的目的是要履行耶稣的大使命:「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太28: 19)我们正在为此祷告,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社会转化。我们渴望看到耶稣教导我们祷告的答案:「愿祢的国降临;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 10)

在第一章,我提出了一个社会转化的策略模型:七座山的观念——七个文化的模式。为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预见这个想法,我再介绍一下这个图:

如果具有国度观的一些人,起来占领七座山中每一座山的顶端,站在具有影响力的地位,那么我们所居住的特定文化,将会反映祝福、丰盛和神国度的价值。我再一次强调,我不是在提倡政教合一,让教会领导社会;而是让有国度观的信徒,在他们的职位上起来影响政府结构的各部门。

影响这个词非常重要,它引出一个合法性的问题——影响力是如何达到每一座山的?我们大部分的人,主要都位于宗教山,在那儿我们建立核心教会,同意透过属灵的事达到相当大的影响力。属灵的人影响不属灵的人,这导致「被按立的传道人」传统。按立的设定是将最属灵的信徒和其他人具体地分别出来,宗教山的领袖倾向于强调他们的「超级属灵」,用的词句大概是这样:「在祷告中,我为这件事感到苦恼」、「这个决定需要付上廿一天禁食祷告的代价」、「神直接对我说」、「神要我把这句话给你」、「我每天用两小时敬拜、祷告,浸泡在神的话语里」,或类似其他像这样的说法。这些不是轻浮的言语,而是发自内心的,那些如此言行的人,事实上是核心教会——宗教山——有影响力的人。

成功与影响力

我强调这点为要指出,和许多宗教山领袖的想法不同,属灵不被看为是主要影响任何其他六座山的关键。确实,一个显要人士若不属灵会拦阻国度观在职场上的影响力;然而,概括来说,并不是属灵本身产生影响力。若不是因属灵的缘故,是什么在其他的六座山产生影响力呢?要回答这个关键问题,可以用两个字来回答:成功!在职场上,那些最具影响力的人也必然是成功者。很明显地,有很多成功且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并不是有国度观的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向前推进,尽可能地区改变它。然而,要尝试改变职场的文化,以至于有一天它可能变得属灵,这是需要耕耘的。

这与财富有什么关系呢?

当有人描述某人是个「成功的生意人」,这隐含了什么?通常意味着他(她)的生意赚了大笔的钱,一般来说,所讨论的这个人是富有的。我察觉到这点困扰了很多宗教山的领袖。

之前介绍过的社会学家罗拉·奈希和史考特·麦克李南证实了我所说的。在他们的书中,有以下的记载:
有关于金钱的评论通常导致文化的评论,强烈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事实上,神职人员用这个词「文化」,代表一个速记的符号,他们觉得这是问题的根源:一个以金钱为中心的价值体系。他们告诉我们,文化,是一个物质的、超级商业化的所在,崇拜金钱胜于其他。

这种对金钱负面的看法,我认为是出于贫穷的灵,可能退化到像某人所注意到的研究报告:教会本身倾向于把生意人看成不在信心团体的范围。

这样说来,事实也是如此,在宗教山以外的六座山上最富影响力的人,往往是最成功的人,而最成功的人,也通常是最富有的人。为了帮助你澄清这个观念,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练习。写下五个你认为是今日最具影响力的人的名字。通常很可能,他们都是富有的人。甚至你从宗教山列出弃绝个人富裕的生活,如德蕾莎修女或教宗方济各,你会发现他们都是有影响力的人,因为,除了他们被公认的属灵程度,他们掌管巨额的机构财物。那是一定的,也许有例外,但我所强调的是那原则。

若我们想要神的国度来到,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需要鼓励有国度观的神的百姓,尽可能地富有和成功。而且,尽可能地具有影响力。这就是我们要热切地祷告财富大转移的原因。

为什么财富尚未被释放出来呢?

1、启动职场使徒;

2、发展基本设施来管理国度基金;

3、建立合宜的行政制度来分配财物。

启动职场使徒

让我们开始来启动职场的使徒(对于那些可能有今日「使徒」职务的人,就把他们看成「使徒性领袖」,让我们不要弄错这一点),为什么我用「启动」这个词?因为,如同之前所说的,我相信有职场教会,也就是「延伸教会」,是建立在非宗教山的六座山,这一种型态的教会,就像其他型态的教会一样,是由使徒和先知带领而建立的(参弗2: 20)。但是每一座山有它特定的文化,所以每一座山都要由当中的使徒来启动——他知道如何作使徒性事奉,且根据那座山的特定文化规则,建立使徒性管理。如此,则每座山会开始进行转化——看见神祝福祂的国度兴盛富足,在地上如同在天上。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