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PP模式获得智慧城市

以PPP模式获得智慧城市 人工智能 

以PPP模式获得智…

      智慧城市什么时候来?虽然终究会到来,但它不会一夕成真,不会在你起床的时候突然惊喜发现已经身在智慧城市里,所谓城市智慧化往往是在你不注意的地方开始小小地起步,当你某天回神才发现,一个如此完整的智慧城市服务系统,已经无缝嵌入你的生活。

  日前,科技部发布消息称,根据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发布的最新季报,截至今年6月末,科技领域的入库项目20个,其中示范项目9个,主要集中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

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PPP模式在信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将不断增加。此外,鉴于大数据、云计算在高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渐凸显,未来仍要在提高网络能力和产业链整合度方面加大投入。

在迪威视讯智慧城市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PPP项目的持续推进,智慧城市行业的景气度将继续维持。智慧城市投资将逐渐由单一的硬件基础设施投资,向多元的软硬件一体化投资方式上过渡。政府部门对智慧城市项目中软件技术实力和所提供的核心功能将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拥有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能力的企业将在PPP迅速落地的2017年获得较快增长。

种种迹象表明,产业界众多企业正在寻找合适的机会,以PPP的模式获得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权。今年上半年,迪威视讯即以联合体投标形式中标作为江苏省PPP省级试点的丹阳市智慧城市项目(规模1.47亿元)。

而根据已经公布的“智慧城市+PPP”项目中标情况分析,多家ICT上市公司出现在中标企业列表。如易华录获得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等PPP项目运营权,银江股份获得湖南省湘潭市等PPP安防项目运营权。佳都科技、高新兴、万达信息、赛为智能、中国电信等公司也获得部分PPP项目订单及运营权。

积极探索透过PPP创新模式推动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PPP模式不仅解决了智慧城市项目投资大、回款慢等制约,也使企业由原先单个项目投标方转变为总包集成商角色,从而可以整合各方面资源和数据,提高项目质量、建设和运营效率。”前述迪威视讯受访人表示,迪威视讯正在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商,并逐渐从项目建设型转向项目运营型,对外输出服务与运营,积累经营型资产,在为政府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供信息化手段和平台支撑的同时,又为包括农业、旅游、教育等在内的产业互联网+提供平台服务和支撑。

数据显示,中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还将开展100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智慧城市类项目在第三批示范项目中比重有很大的提升,得到了国家及财政部的重视,未来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从细分领域分析,智慧城市的项目大多数以政府综合应用为主要的建设方向,公安及交通领域占比较大。在区域分布上,我国智慧城市类PPP项目在地域间分布不均,山东、贵州、河南、云南、安徽、内蒙等省份的项目数量占比较高。

智慧城市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慧化。从国内大中城市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城市已经完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第一、二阶段的任务,即数字化、网络化任务,部分城市已向智能化、智慧化阶段迈进。

智能化阶段,体现在智能收费、智能交通、智能工厂等诸多方面;智慧化阶段是万物互联阶段,城市各部分功能在人类智慧的驱使下优化运行,实现城市智慧化,基本建成智慧城市。

在受访者看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在高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些高科技可向政府等公共部门提供公共资源管理、智能交通、平安城市、智慧政务等服务。通过AI、云计算等技术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充分运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健全政府运用大数据的工作机制,并将运用大数据作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

受访者认为,现阶段,政府对智慧城市的诉求主要是为了解决日益紧张的能源消耗、污染问题、城市安全问题,因此,未来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路灯等涉及民生方面的相关应用将是发展重点。

走下神坛的智慧城市

当工业革命残留的利益和价值消耗殆尽,人类不得不向贫乏的资源“节衣缩食”,互联网,这个改变人类命运的第二个奇迹出现了,它的出现,使智慧城市走下神坛,进入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提到智慧城市,你会想到什么,是得到智慧女神雅典娜庇佑的圣城雅典,还是科幻电影中令人乍舌的未来科技之都?

曾几何时,“智慧城市”仅仅作为神话或传说的一部分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在人类进化历史与追求文明进步的长河中,渺小柔弱的人类,从十五世纪兴起的著名航海大发现中,第一次寻找到开拓自己的意义,创造了导致现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格局的惊天巨变。

数百年之后的今天,当工业革命残留的利益和价值消耗殆尽,人类不得不向贫乏的资源“节衣缩食”,互联网,这个改变人类命运的第二个奇迹出现了,它的出现,使智慧城市走下神坛,进入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如今,全世界都在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名单上的城市已经增至200左右。四川省自贡市近年来也在积极推动“智慧自贡”的创建,他们知道,创建智慧城市并不是追求一个终极目标,而是改强调发展速度的资源依赖模式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社会效率及城市未来发展潜力。

自贡市政府与成都市数之联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将互联网思维运用于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等各个方面,实现城市各领域高效、智能和精细化的管理、运行和服务,特别是加强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等核心系统之间的综合集成,降低能耗,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和运行的智能化。

同时,他们开放包容的网络和数据基础设施,激发市民普遍参与,优化建设和运行城市,使自贡市民成为“智慧自贡”的城市管理者、设计者、建设者和维护者。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购买需要的商品,发布信息交流思想,获知发生在世界上每个角落的事情,而这只是智慧生活的起步阶段,在不远的未来,依托我们生活的智慧城市,从生活琐事到人生大事,都可以通过个人终端,在家动动手指就完美解决。

这一切,都有赖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而正是大数据的应用,使极为庞杂的冗余数据变废为宝,使肉眼看不到的运算规律变成人们可以感知的生活指南。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者中,涌现出一批拥有坚定信心和卓越技术的“工程师”,他们掌握着“互联网+”的秘籍,为人们迈向智慧生活而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索。中国大数据领军人物周涛教授说,大数据的应用实在是太广泛了,任何一个垂直行业都有说不尽的大数据应用。

他所创办的数之联科技有限公司,专业挖掘数据12年,拥有10余个自主专利,300多篇相关研究论文,正是这些“工程师”的努力,使神话变为现实,使智慧城市走下神坛,助力中国走向大数据时代。

智慧城市矗立于“神之领域”,让城市更“聪明”,生活更“营养”    

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城市管理、培育数字经济的新路径,城市管理者观念正从重建向建设运营并重转变,因而智慧城市运营也将成为政企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最近几年,智慧城市在中国是一个比较热的词。

那么什么是智慧城市呢?简单来讲就是将信息技术嵌入到城市功能体的所有功能当中,让我们的人居环境更加美好,解决城市病的问题。通常当人们想到智慧城市时,首先想到的是信息、通讯、电信基础设施。对我们来说,智慧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打造绿色空间、建设智能电网。随着智慧城市理念的不断发展,最终会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技术。比如我们都会拥有个性化的应用软件,为我们设定每天和每周的碳排放足迹,每个人都能为建设更好更宜居的城市做贡献。

高大伟说:“网络空间维度为我们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数据的积累,通过强大的算法使用数据,将人工智能置于数学与数据的交汇点上,量子力学当中的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领域也将通过科技进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复杂世界。同时密切关注神经科学及计算机技术的交叉领域带来的科技改变,这将对于我们的社会演变产生重大的影响。”

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

基于“智慧+互联+协同”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是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运营理念的融合,从而推动城市规划建设上台阶,城市公共服务上水平,为创新城市运营模式提出新方法、新思路。智慧城市既可以大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亦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新的智慧城市产业群。

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是智慧城市呢、智慧城市的建设标准又是什么、如何建设一个大众满意的智慧城市、我更认同的一种关于智慧城市的解释是:它是在无线城市和数字城市基础上的另一个网络城市,再在终端设备嵌入智能分析技术并互联互通,整个城市就好像是一台巨型智能电脑,它能按照规定程序自动让都市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深智城(深圳智能城市)作为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以“服务发展大局、服务国企改革、服务社会民生、服务智慧城市建设、适时外溢发展”为定位,依托于深智城与华为的紧密协作,华为企业BG集成服务部部长陈悦表示:“面向未来,华为将继续秉承开放、共赢的态度,把辅助运营能力和平台开放出来,聚合越来越多的生态伙伴,携手为行业客户提供更专业的运营服务,助力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成功!”

据了解,已经有众多科技企业小米、科大讯飞、格力、TCL、微美全息等在围绕5G、宽带无线专网、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开展大数据中心建设、智慧城市场景应用等相关业务。其中微美全息的核心业务就是用于软件工程、媒体制造服务、云和大数据的全息AR技术。智慧城市逐步走深向实,未来将重点在体制机制、发展思路、互动形式方面产生跃升。即将出现的变化包括:治理思路改变——从“城市数字化”到“数字化城市”;阶段重点改变——从“建设智慧城市”到“运营智慧城市”;互动形式升级——从“人与人的联接”到“万物互联”。

科技是创造新世界的元素,目前生活的世界已经成型为五个战略维度,全世界面对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之下,进一步强化了网络空间维度重要性。随着时代发展,我们的城市将无处不“智慧”。

耶路撒冷:全球智慧城市的研發工廠

以色列是全球著名的軟體及新創大國,其最大城市耶路撒冷是座什麼樣的智慧城市?

她有百家爭鳴的新創產業,先搶全世界智慧城市商機。「很多新創公司以先進的科技,包括AI,去理解城市建設及民眾生活的需求,並提供產品,」一家來自耶路撒冷、參加2018年2月底在台拉維夫舉辦的城市創新博覽會(Muni-Expo Urban Innovation)的新創公司「ZenCity」老闆觀察。

根據美國顧問公司弗若斯特和沙利文預測,截至2020年,「智慧城市」市場商機將超過46兆台幣(1.5兆美元)。其中包含大小智慧城市的所需的科技產品,如一般熟知的LED智慧路燈系統、會自動分類、發報過滿訊息的智慧垃圾桶、智慧停車系統等,而這些商機,將讓耶路撒冷的新創公司,大賺國際城市的錢。

回到耶路撒冷,她邁向智慧城市的第一步,卻不是裝設節能路燈或是聰明的垃圾桶,而是大規模發展全城無線網路,甚至期望達到毫米波普及(Millimeter Wave, 5G 無線通訊發展的關鍵,應用包括電子通訊、軍用通訊、科學研究、醫療,目前僅有紐約、倫敦、舊金山、雪梨等城市發展)

北京迈向全域场景开放智慧城市2.0阶段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1.6万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40.4%,2022年上半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8381.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上升至43.3%,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北京不断拓展数字应用,搭建新场景新业态,已迈向全域场景开放的智慧城市2.0阶段。

今天,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在一场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北京坚持“两区”数字经济工作与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一盘棋”协同推进。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8381.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43.3%,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在“两区”全产业链开放、全环节改革的工作部署下,深入对标RCEP、DEPA等国际协定规则,于今年5月底印发北京市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22条改革措施,在各部门各区的通力协作下,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数据资产价值逐步显现

北京数据要素化进程提速增效,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成数据交易平台,目前数据交易参与主体333家,入驻平台及引入各类数据产品量1253个,产生数据交易合约1774个,数据交易调用7.73亿笔。北数所数据资产登记中心于今年7月正式揭牌,形成首批数据资产试点评估报告。成立全国首个国际数据交易联盟,现已入驻数据服务与合作单位150余家。此外,实现微软等外资企业跨国商务合同签署电子签名互认,引导京东方集团于今年3月发行国内首单数字经济概念公司债券。北京数据资产价值逐步显现,数据跨境流动服务成效明显。

迈向智慧城市2.0阶段

数字仿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8K、裸眼3D等多种数字技术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各项赛事中成功应用。北京不断拓展数字应用,搭建新场景新业态。

负责人表示,北京已迈向全域场景开放的智慧城市2.0阶段。位于亦庄的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搭建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开放国内首个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政策友好型”自动驾驶营商环境初步成形,在完成60平方公里范围的道路智能化设施部署基础上,现已全面启动3.0阶段建设阶段,将逐步扩展至全市500平方公里范围。

城市空间计算操作系统工程完成海淀区百万平米试点建设,打造城市、园区、商圈3类示范场景。

数字化社区建设以“回天地区大型社区治理样本”“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为重点,加速数智赋能基层社区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

“长安链”构建国内自主可控、开源开放的软硬一体化区块链技术体系,打造产学研共建共享创新模式和长安链生态联盟,吸引多家央企集团和头部企业加入。

北京还筹建互联网3.0示范区,推进元宇宙体验中心建设,发布数字人国际标准,推动在文旅领域的应用率先落地。

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

北京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加强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负责人表示,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即将进行人大常委会二审,数字消费等多项细分领域促进政策出台实施;成立全国首家数字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进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北京数字经济产业基金。

北京还持续培育类海外营商环境,国内首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合作园区——中德产业园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梳理投资便利化、研发创新、金融发展等领域20余项政策,目前已集聚70余家重点德资企业;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结合日本高端产业和制造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创新协作园区,已入驻外资项目45家。

此外,北京高水平举办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目前大会已在京举办两届,打造国际重要交流合作平台。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发起设立北京国际数字经济治理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发布研究报告、产业政策、标杆案例和宣言倡议等40余项,创新成果60项,带动数字消费近70亿元。

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将深入探索数字经济改革发展模式,充分释放“两区”政策红利,加快打造新型应用场景,秉承开放心态吸引全球优秀理念、人才和项目落地,积极培育具有引领力、创新力的标杆企业,助推“两区”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完)

智慧城市

科大国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是在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三张网络的基础上,打造科大国创“15632”智慧城市体系,通过分层建设,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创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体系框架。

一个云数据中心

基于开放架构,为城市建设融合、开放、安全的云数据中心,整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提升政府服务与决策效率和合理性。

五大库

人口库、法人库、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库及综合信息库。

六大平台

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流程平台、地理服务平台、能力开放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应用使能平台。
通过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获取智慧城市所需的各类数据,以流程平台提供智慧应用的流程驱动引擎、地理服务平台提供智慧应用的位置服务,并通过能力开放平台,将智慧城市所具备的数据能力、平台能力和业务能力进行封装、打包提供给业务应用开发者,使其更便利地调用智慧城市接口,共同为客户提供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大数据分析平台提供大数据分析、挖掘及人工智能支撑。应用使能平台,为城市智慧应用提供资源获取自动化、软件开发自动化、运维管理自动化的服务。

三大类智慧应用

智慧民生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民政、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停车等。
智慧政务包括互联网+政务、数据铁笼、应急指挥、公共信用、智慧环保、智慧执法、智慧检务、智慧规划、智慧城管等。
智慧产业包括智能制造、智慧灯杆、智慧物流、智慧园区等。

两大支撑体系

运营支撑体系从组织、制度、规程和技术来保障智慧城市平稳运行,数据治理体系从数据角度出发梳理和整理智慧城市运行过程中各类数据,确保智慧城市高效。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