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福音[13]主日学(含音频)

生命福音[13]主…

音频 三分钟

「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祂必叫你们升高。」【彼前5: 6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教会遭受自由派的侵扰。正统的基要主义者,采取“敬虔的逃避政策”,仓皇寻求自保,以至避弃社会福音,也避免关怀社会:只传个人得救的福音,不涉及社会疾苦。也就是说,只求人将来进入天堂,不管他现在陷于地狱之災。幸而教会保留了主日学,就是宗教教育,而使后来的世代,得有复兴的机会。

主日学的创始人Bobert Raikes, b.,生于英国哥劳斯特,父亲拥有一间当地的日报,父亲去世后,他以二十一岁的少年作了发行人,接手经营。

哥劳斯特是一个古老的工商业城市。因为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造成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犯罪率很高。睿可司有兴趣于监狱改良工作。他随即发现,监狱并不生产罪犯,是社会生产罪犯。他看到许多幼年童工,每天劳苦在工厂工作,星期天休息,则游荡无所事事。

他们既没受过教育,品行一般都很恶劣,容易感染坏习惯,社会正是培养罪犯的温床。因此,睿克司商请邻近教区牧师司陶克的同意, 发动了几名妇女,自己出薪资延请他们,在各人家中召聚儿童,给他们基本的读书课程和圣经,并教义问答等宗教教育。

1780年,在当地的圣公会教牧支持之下,开始了这种称为“主日学”的事工。睿可司在他的报纸上撰文倡导,渐渐引起了普遍的兴趣;在全英国各地,都有人效法。于是,主日学渐成为教会的事工。后来,教员也从受薪而改为义务事奉。这项运动极为成功。在1783年十一月三日,撰文宣称过地狱般生活的儿童们,享受到“主日的天堂”。

像任何新兴的事工一样,主日学也受到人的反对。教会中有人反对,以为那会破坏虔诚的敬守主日;更有人反对普及平民教育,认为那会引起人民造反,发动革命!

主日学运动,得到约翰卫斯理的赞成,并协助推广;连王后也予以支持。在当时,以敢言知名的政治家福克斯也曾赞成。1785年,在伦敦设立了主日学协会。主日学运动也超越了大西洋;1791年,美国联邦宪法通过后仅二年,在非拉铁非成立了超宗派的主日学协会。

到1811年,睿可司去世的时候,建立了三十一年的主日学,单在英国已有约五十万学生。现在,更不分宗派,主日学已成为教会普遍接受的节目,是宗教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主日学的教室,保守许多孩子免于走进监狱,也走出去不少的领袖。后来天主教则无主日学,而有其自己的宗教教导。

西方的基督教国家,教育原属于教会的一部分。大学为了造就教牧而设,其学位袍也是教职的标识。

美国一向注重宗教教育。清教徒移民到此之后,立即建立聚会的教堂,那也常是学校的所在地。因此,家庭一起敬拜,聚会也教导神的话。教会,学校,家庭,所教导的是一致的,培养建立信仰及知识,成为坚固的“金三角”。早期的大学,也都是由教会设立的。

我们都应当记得:宗教教育是教会的骨干。不止幼童应该参加主日学,成年人也应该参与;不是主日学的教员,就该是主日学的学生。注重宗教教育的教会,信仰都有良好的根基,也能迅速的增长。

法国哲人蒙田说:“要趁泥土尚柔软,在急速旋转的轮上造器皿;教育孩童要及早。”

从柏拉图 到孟德斯鸠 ,到米勒等哲学家,都认为该以教育养成良好公民。其中以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讲得更坦率 ” 教育的目的是摧毁自由意志。” 这些都是以实用为教育目的。这思想路线的贡献,使近世纪来,政府都注意到控制教育;当然,他们不会注重灌输宗教信仰。

可惜,现今有些教会,也避免基督教这名词;他们是否使人接受基督,还属未知数,但缺乏教导的事实,却是极为明显的。不过,圣经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信仰要传到下一代,注重教导是非常重要的。感谢神 ! 奉主蒙恩 ! 阿们 !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