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新约精览入门… 22 6 月, 202210 5 月, 2023 by Tong, Peter 第六课: 传讲耶稣的故事 楔子--福音本是为每一个人所预备的。很多时候,基督徒因着先入为主的观念,自行决定谁该听到耶稣的福音。对美臣顿而言,基督徒往往被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观念,控制了他们的人际关系模式,而没有完全按照福音告诉我们的去行。 洁净?不洁净? (10: 1-16) 洁净与不洁净这名词在今天可能并不常用。但是,对新约时代的犹太人而言,却是一个惯常的用词。洁净与不洁净的观念源于 未11: 1-47,与申14: 1-21 。经文原意是指古代希伯來人辨别该吃与不该吃的动物。 一个人吃用甚或触摸不洁净的动物,就令此人不洁。因为这些条例为敬拜的一部份,人接触了不洁的动物就成了不洁净,不洁净的人敬拜被视为不圣洁。 犹太人将社会分为洁净与不洁净的人,那些谨守禮仪的为洁净的人,相反地,不谨守者为不洁。但是他们的重点只放在外在的仪式,而非内心或道德上的圣洁。这些想法可以让讀者了解为什么耶稣提到有关禮仪上的律法。因为文士与法利赛人非常注重禮仪上的细节。耶稣再次呼吁信徒,神是呼召我们回到道德的圣洁,而不是禮仪上的洁净。 这洁与不洁的问题,在犹太人之中逐渐演变成为偏見与派别之分。日后,在禮仪上不洁的被视为次等人,其他人故而疏远之。 经文研讨 洁与不洁的问题,在彼得的时代与今天的时代其实相距不远。我们今天不会因人所吃的食物而有区分。但是,我们有其它方式來分化社会。这分化的因素可能是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经济的层次。 这些分歧反映出对别人的偏見,而这「偏見」往往出于对别人只有片面的认識。 这种片面的认識其中一个形式「洁与不洁」,就在使徒行传第十章浮现出來。路加生动地描写出耶稣对这件事情的了解。耶稣从这件事上,引述了人如何能凭信接受基督,及信徒该如何使人明白福音。 最低限度,路加的记载告诉我们一个传讲福音的很好的例子。他选用一个在社会上有卓越成就的人作背景,很自然就引起了讀者的注意。 哥尼流的职位是在该撒利亚城的军中作百夫长。此城为希律大帝所建,以纪念该撒奥古士督。他的军队是羅马步兵的一部份,步兵拥有六百人或十分之一的军团。 哥尼流并不是生下來就是犹太人,但他的生活已与犹太人无異。然而,他的非犹太人背景令他不能在殿中献祭。哥尼流还是在通常用來献祭的时间祷告。路加的描述让我们知道哥尼流是一个慎重的人。另一个主要的角色是住在约帕的西门彼得,他住在海边另一个叫做西门的硝皮匠家中。这位硝皮匠可能是非犹太人的基督徒,因为摩西五经教导晒干的动物被视没为不洁,故犹太人不会作这种买卖。 彼得因这異常的经歷而认識何为洁与不洁,这事表明偏見是何等根深蒂固的种在我们心内。如果我们要追求基督的样式,必需回转属靈的生命,抛开这些偏見。 将认知化为行动(徒10: 17-33) 徒10: 17-33,提供了实行神话语的样式。哥尼流与彼得示范了兩种不同的观念。哥尼流听道之后,发出进一步的询问,然后付诸行动。彼得听道之后,未能立刻明白,但是他有力、热烈地逐渐行出他所了解的部份。 徒10: 34-48 我们留意到哥尼流在第一次異象显示后,就听見与明白(徒10: 1-6)。当哥尼流照異象中的指示去行,有神的使者先于他们之前到约帕向彼得显现。另一方面,彼得却需要異象向他显现三次。在责备彼得之前,让我们先回想自己过去属靈生命成长中的怠慢。 路加叙述这事的目的,是让人明白神在人生命中运作的方式。留意在这段经文中,神如何透过不同的異象,让兩个相隔甚远的人彼此遇見。 也许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神能够透过異象來与哥尼流及彼得沟通。是否因为哥尼流与彼得的日常生活已被全部占据,而神需要藉由潜意識的方式來与他们沟通呢?这对于神以何种方式与我们沟通有什么意义呢? 哥尼流的使者到达时,彼得仍为異象所困惑。神的靈可能已经按照彼得最能理解的进度向他显现。我们对属靈事情理解的进度,决定于我们的領受。彼得教导我们,行出所明白的部份之后,神会将往后的事显示的更清楚。 当彼得与哥尼流的使者对话时,三十哩外发生的兩个異象就开始结合在一起。除了知道他们从约帕來之外,我们对他们对话的内容一无所知。请留意,除了彼得与三位使者之外,可能尚有其他基督徒參与了这个对话,这其中也许包括了硝皮匠西门。 我们可以想像他们在一起的对话。彼得述說他的異象,另外三位从约帕來的,则述說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哥尼流的事。彼得可能讲述五旬节他与主同行,并从犹太人回转跟从主的经歷。这段对话应是非常奇妙及愉悦的经歷。 路加计算到约帕需要一天半的路程。这行程有可能藉由水路或陸路,因该撒利亚与约帕都是近海之城。因着神所赐的精神鼓舞,他们就渴望知道要发生的事,姑且勿論他们以何种方式完成旅程,可以肯定的是其速度甚快。 请留意,有其他信徒陪伴彼得到约帕。可以想像在这些信徒的交谈中,讲述他们看到这旅程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愿意放下每天的工作而跟从彼得。 路加并没有交代为何哥尼流可以肯定会有人从约帕來,但是哥尼流已预备好迎接这一群來访者,这也意味着神已在当中动工。哥尼流可能因其百夫长职务,而多次往返该撒利亚与约帕,故对旅程的长短了若指掌。他已邀请亲友等待这次聚会。哥尼流向彼得俯伏的场面扣人心弦(10: 25),彼得却以谦卑的态度回应(10: 26)。这种与人相处的方式,已足够作为信徒处世态度的榜样。很多領袖登上了有名望的高位后,就以权力命令人,这种高人一等的态度,往往阻碍了福音的传递。因此,信徒必须从这件事上学习宝贵的功课。 我们从哥尼流与彼得的对话中,得知彼得的思想已彻底改变。彼得并没有像哥尼流一样详述他所見到的異象,但他清楚地讲明他确信福音也传给外邦人。 百夫长 百夫长组成了罗马军队的中坚位置,许多时候,他们更是整个罗马帝国的中坚份子。百夫长这个头衔,可取源自「century(一世纪)」或一百。每一位百夫长管辖一百人。 因着这个职位,百夫长可成为财富丰厚的人。通常对在这个职位上的人的看法是粗糙不成熟。然而,哥尼流却是犹太人所敬重的一位。他的总部在该撒利亚,与犹大、撒马利亚及 Idumea 的税吏一起守防。百夫长是新约圣经中经常提及的职位,事实上,百夫长通常会出现在新约事件的主要论点中。 请参阅以下新约经文:太8: 5-13,27: 45-56;徒10: 1-48,21:27-40,22: 22-29,23: 12-35,24: 10-23,27: 1-44。 路加深感哥尼流与彼得发生这事之重要性,故将彼得回耶路撒冷之后向教会报告的事情本末,重记于第十一章。因在哥尼流家中所发生的事情,初期教会的发展开始向外转移。 福音是什么? (徒10: 34-48) 我们可以称路加所叙述的为初期教会最早的歷史,因此,路加确实记载了使徒的「行传」。更重要的是,路加叙述了圣靈降臨在人中间的「行传」。 这裡的记载非常吸引人。我们都被呼召來參与在其中,而不是以客观、无关己要的距離來看这件事实。路加进一步举例,让我们思考生活在其中的文化背景,并思考如何來作出回应。路加更进一步提供了一些非常简单的大纲,說出耶稣的故事及要如何來告诉别人这个故事。 在彼得开始讲道之前,他已经有了一群忠实的听众。徒10: 34开始记载了彼得的讲道。哥尼流的心门大开,聚集在他家听道的人也是如此。神已经预备他们來接受彼得所要传讲的信息。 我们经常错误地认为是我们來努力的传福音。事实上,神在我们之前作工,预备人的心來領受我们所要传讲的。那么我们要做些什么呢?我们要准备好与人分享耶稣。 一开始,彼得讲述他了解到神是不偏待人的。彼得知道神不是照着人類种族背景的标准,來决定是否接纳他们(10:35)。 彼得的讲道简短而扼要,使徒行传中其它的讲道也相似。在这裡,我们看到了初期教会传讲福音的基本大纲。 彼得开始提到哥尼流从前对福音信息的认識,将其注意力引到耶稣所赐的平安(10: 36)。 哥尼流是一位军事将領,平安对他有特别深长的意义。救恩包括了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也包括了工作的层面。 彼得回想起与主耶稣在一起传道时所走过的地方,及耶稣所行过的神迹(10: 37-38)。有时候基督徒认为这些事不重要,不需要向非信徒提出來,反而很快地就讲到耶稣的死亡、埋葬与復活。但是别忘记,福音的内容也包括了耶稣的生平,及祂在宣告神的国时所行的神迹奇事。 彼得随后讲述耶稣的被钉十架、復活、復活后的显现,及给信徒的使命(10: 39-43)。这使命是要信徒传讲赦罪的福音。 圣靈运行在当时在场的人中间,这事件被称为外邦人的五旬节。这事的发生類似五旬节时,圣靈在耶路撒冷降臨在犹太人身上。从这时候开始,福音就传给了那些当初被认为不洁的人。 接下來彼得进一步提出(10: 47),征求初期教会的信徒接纳这些人到他们的教会内。彼得询问,有谁能够禁止用水为这些人施浸?若是有人斥责他的问题,他们就是宣告自己当初的浸禮不发生功效。 留意在 徒10: 48,那些信主的人立刻在哥尼流家中接受浸禮,并且彼得是吩咐别人为这些信徒施浸,自己却没有直接替他们施浸。 哥尼流与他的朋友们邀请彼得多住几天。从约帕而來的基督徒是否有留下,我们不得而知。 同样地,我们不知道这几天有多长,也不知道彼得与哥尼流谈话的内容。我猜哥尼流想多了解彼得与耶稣同工的情形、彼得行神迹的感受、不认主之后如何面对服事,及如何有能力为主作見证。 虽然新约圣经并没有再提到哥尼流,但我相信他仍继续为主作見证。 使徒行传第10章不但让我们学习神的启示,更鼓勵我们去传福音。从这段经文,我们看到神激发了人心,让有偏見的信徒能克服偏見去传讲福音,那信徒也如此去行。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喜樂地听到福音,迎接耶稣进入生命中成为他们的救主。他们因拥有神的生命就彼此团契交通,不因文化的差異而存偏見。 有时候向不同的人传福音是一件因难的事。同样地我们也会发现,要与某些方面不一样的信徒有真正的团契交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这一课要我们学习面对偏見的问题。在哥尼流家中所发生的事,让我们去思想是否愿意回应神的呼召,将福音传给所有的人? 1. 思想神向哥尼流与彼得所行的異象,你是否相信祂今天仍然会以同样的方式向你传递信息? 2. 回想你曾经感觉到神要你向其他人传福音,你的反应是什么?你是否曾经向其他信徒讲述这经验呢?你是否因为向人作見证及与其他信徒分享上述的经歷,而让你的信心更坚定呢? 3. 列出使徒行传10: 36-43节中的福音信息大纲,在你的经验中,哪些論点对你最有意义?这些经验如何帮助你在传福音时讲得更确实清楚? 传福音:人们来到我们中间 很多基督徒仍然持有一个观念,就是传福音只是我们到人群中间。从哥尼流身上,我们了 解到很多人在寻找真理,下列的问题帮我们去思考: 1. 你的教会在主日崇拜中,是否将基督教的信仰有效地传给那些来到我们中间的人呢? 2. 你的主日学是否准备好随时可以解答慕道者的信仰问题呢? 3. 当人向你问及,「现今我们都在神面前,要听主所吩咐你的一切话」(徒10: 33),你该如何回答呢?请列出来。 问题讨 主题经文:使徒行传15: 1-21 背景经文:使徒行传11: 19-26;13: 44-52;14: 24-15: 35 本课重点:神以恩典,赐下救恩给所有信靠耶稣基督的人。 主题探讨:一个人要如何才能得救? 学习目标:叙述一个人要如何才能得救。 主日學新约精览入门:5⃣️於耶穌的事工中有份(云连接) 主日學新约精览入门:7⃣️為世人所預備的福音(云连接) petertong Related articles 《拨云见日…神引导的秘…大地恩情保羅的團隊…保罗传福音…对福音的回…在焦虑中忠…认识真理与…神的故事(…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