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入门:旧约精… 6月 21, 20225月 10, 2023 by Tong, Peter 第八课:醒悟的呼声 主题经文: 阿摩司书5: 4-12,21-24 耶利米书7:2-11 背景经文: 阿摩司书5章; 耶利米书7: 1-15;弥迦书6: 6-8; 本课重点: 神警告祂的百姓,若不守神 与他们所立的约,结果便是 带来灾难。 主题探讨: 神要求我们些什么呢?为什 么我们以为可以把它置之不 理呢? 学习目标: 学习如何借着神对我们的要 求,寻找塑造对信仰和生活 的想法。 第八课: 醒悟的呼声 楔子-- 神在圣经中已经显明对祂百姓的要求。然而,他们却 经常违背神,带来悲剧的下场。我们又是如何呢? 「减速慢行…前有急转弯」「小心…桥面结冰」「当心落石。」 有一些游客会察看路旁的标志,并且调整车速。另一些 则不会这样做。有一些因为沉思或与人热烈谈论,忘记察看 路标,或者他们略看一眼后便随即忘记。也有一些人随意看 一下路标就驾着车继续往前开,马上觉得,「没有什么大不 了的,我可以控制这些情况的。」 警告已经在那里了,但他们经常不被重视。 这情景不是在很多地方都看得见吗?它可能是我们的驾 驶习惯,健康状况,个人关系,或自己的人生。律则已摆在 那里了。我们的人生与生活的方向都已记载在圣经中。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做什么。那么问题发生在那里呢? 是的,问题就在于人。不管是住在以色列,或犹大,或 今天的美国,所有人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我们要不要去跟从 那些指导呢?神为了所有人的好处,赐下律法给我们。祂期 望我们去跟从它。如果我们不依从它的话,便会有惩罚。 这就正是以色列的情况。也许在它一开始的时候,他们 会以为,哦,这不过是件小事,是无伤大雅的。到头来,大 家不都也是这样做吗?它不过是今天文化的一部份而已。又或者在他们的脑海里这样想着,好吧,就再违规这么一次, 我不会继续下去的。我可以随时停手不做的。固然,他们没 有打算让它成为人生的一部份,我们也不会。但事情还是会 发生,而我们就有麻烦了。这就是在阿摩司和耶利米的时代 以色列人的问题,不单是以色列,就连犹大也在内。 以色列啊,你们走在歧途上(阿摩司书 4-12,21-24) 北国以色列明显地已走在歧途上了。阿摩司是清楚知道的。这一位牧羊和看守无花果园的阿 摩司,是提哥亚人。提哥亚是一个山上的村落,座落于耶路撒冷的南面。他是一个出身卑微的人,生活在公元前第八世纪的中叶,并在当时作先知。他在乌西亚雅作犹大王的时候,开始他的事 工(公元前783-742)。耶罗波安二世是当时以色列国的统治者(公元前786-746)。 阿摩司确实地告诉他们做错了何事,并且他们还继续地做着这些错事。他也告诉他们,若不从歧途上转回归向神,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阿摩司为人带来神的信息。 阿摩司并非为了律法而强调律法。他乃是要呼召人们回归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很重要,而律 法不过是用来维系这关系。 此外,对于阿摩司来说,人与神的关系,并不是生活中的一部份片段。相反地,它应该全面地影响着人生的每一个部份。不管一个人在任何人生的处境中,都应该拒绝一切其他的异教崇拜 ,并要以公义对待所有的人。 阿摩司离开了生长之地犹大的提哥亚,来到北国以色列敬拜的中心地伯特利。对上流社会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经济富庶、生活轻松的时代;但是一般平民却极其贫穷,并饱受残酷的欺压。 经文研讨 阿摩司书5: 4-12,21-24 耶利米书7: 2-11 阿摩司使用农村生活里的尖锐形象,揭发当时 普遍在富有人家中的奢侈生活,并尖锐地责备他们 对低下平民的压迫苦待。他一针见血地责备他们敬拜迦南偶像巴力,只向它献上祭牲,便希望获得田地和牛羊丰收的祝福。这种生活是明目张胆地藐视神的话语,不在以色列㆗遵行祂的教导。 阿摩司忠于他自己的信念和人格,并没有粉饰 他的言论。他说,「不要往伯特利寻求,不要进入 吉甲,不要过到别是巴。」(摩5: 5)。这些劝告毫无疑问地指着早期在伯特利所设立的牛犊偶像,就 是他们所敬拜的假神。吉㆙和别是巴是以他们为献祭而精心设计的祭坛闻名的,因此他们便以祭礼取 代了公义。这就是以祭礼成为了他们的歧途。 在阿摩司的责备中,回响着早期旧约先知的信息。神与祂的子民有一个约的关系,包括了他 们只能敬拜神和与神的儿女要有正常的关系。正如前一课所强调的,破坏了这些律法便会带来灭 亡。 阿摩司的解决办法简单而直接,「要寻求耶和华,就必存活。」(摩5: 6)。换句话说,就 是回转归神,按祂的话而行。 阿摩司毫不犹疑地列举出听众的种种罪恶,宣告不悔改所带来的必发生的事情。阿摩司指出他们把公义转为苦痛、弃正直于尘土、藐视口吐真言的人,并践踏贫穷的人。他预言说,他们虽建坚固大厦,却不得而安居;他们虽种植葡萄园,却不能喝从田里出产的酒。 (5: 7,10,11) 阿摩司也告诉他们,神厌弃他们的宗教节期、他们的集会,也不收纳他们的献祭和歌唱。 (5: 21-24)。如果他们要保守与神的关系,便要:「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5: 24) 犹大:不转回便自食其果! (耶利米书7: 2-11) 耶利米是成长在跟阿摩司完全不一样的环境里。他在犹大作先知要比阿摩司晚一百多年。不 幸地,阿摩司那如雷贯耳的警告,并没有被以色列人听取。犹大也朝向着相同的方向走去。 耶利米大概在公元前七世纪的中叶,出生在亚拿突城的一个祭司的家中。这个城离耶路撒冷不远。他的时代正当耶路撒冷被外族统治(公元前605年),后来沦陷了,并于公元587年被毁。 他事奉的期间包括犹大国的晚期,及早期被掳到巴比伦的时期。那个时期是极其艰难的。犹大的 被掳已日渐逼近。较早时,耶利米的工作举步维艰,他要责备流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腐败,警 告他们这种生活只会带来毁灭,并催促他们回转归神。 不管从那个角度看,耶利米在当时是伟大的人物。他不单是一位先知、也是一位政治家、爱国者和国王的资政员。虽然他经常被称为流泪的先知,但许多人认为这个称号是不称他的。事实上,他的人生较像是一株橡树,而不是垂柳。他是最坚强的先知中的一位,他懂得如何逆流而站,坚持真理。 然后,看看你在左面写上认为最重 要的事情,再向右面看看你所做你真正 看为最要的事情。你是否真的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优先的次序上呢? 在7: 1-15节,组成了他所谓的「圣殿的证道文」。我们要从这篇信息宣讲的处境来全面了解它的影响,它是在一个主要节期中于圣殿的院内宣讲的。我们需要记 着「那些人从什么背景来的」。 他们聚集在圣殿内,这圣殿对他们是非常特别的。事实上,他们对圣殿的态度构成了他们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他们相信,只要圣殿存在于耶路路撒冷中,就是遇到国际间冲突的时候,他们的利益都会获得保障。 耶利米宣称,信靠一间建筑物,不管是什么 建筑,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事。犹大人需要 改变他们的道路,不要信靠圣殿建筑物的本身,然后神才会保守他们安居在这地上(7: 2-4)。 当耶利米告诉了他们需要改过之后,便 继续数算他们所应避免的罪,使他们仍然可 以安然过所熟知的生活:「你们若实在改正行动作为,在人和邻舍中间诚然施行公平,不欺压寄居的和孤儿寡妇,在这地方不流无辜人的血,也不随从别神陷害自己;我就使你们在这地方仍然居住,就是我古时所赐给你们列祖的地,直到永远」(7: 5-7)。 耶利米希望使用一点讽刺来说明他的论点:「你们偷盗,杀害,奸淫,起假誓,向巴力烧香 ,并随从素不认识的别神,且来到这称为我名下的殿,在我面前敬拜;又说:『我们可以自由了! 』你们这样的举动是要行那些可憎的事吗? 」(7: 9-10)。然后耶利米再说,「这称为我名下的殿在你们眼中岂可看为贼窝吗?我都看见了。这是耶和华说的。 」(7: 11)。 耶利米告诉他们,平安与保存耶路撒冷的圣殿并不相关。然而,他们的平安乃与这个圣殿的神有关。他们必须与祂保持正确的关系,顺服祂,才能安然居住在这地上,并享受地里的祝福。 他们必须马上回转。 不幸地,他们并没有听取先知的话,耶路撒冷在公元前587年沦陷。 我们又如何做呢?我们又如何做呢? 在今天的课文中,这个故事的发展看来很简单。以色列人(包括以色列和犹大)不单迷了路,甚至是完全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神多次差遣使者呼召他们悔改回头,但他们却不理不睬。 现在我们要如何做呢?神对我们有何要求呢?我们需要做什么改变吗? 旧约的神是全历史的神,昨日今日直到永远祂都在掌管着。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与神的关系 是最为重要的。这种关系是全人的关系。对于以色列人和今天我们与神的关系都有同样的律则:单单敬拜神,并与其他人建立正确的关系。 如果我们决定以神为我们的第一位,就应以这个决定而生活,应该从内心流露出「善待」别人的行为,应该活出我们所说的来。我们就是我们弟兄姊妹的守护者。 我们到底做得如何呢?现在是反省的时候了。 把神放在第一位。如果我们这样做,其他一切都会各正其位。很简单吧!你认为对不对呢? 不对!一个人的改变是要由内至外的。第一步,我们要回头反省自己的全部人生。这一步必须真诚 。神是否在最高的位置呢?有没有其他东西侵入,把神推出去呢?你能否说,除祂以外并无别神呢?你所过的日子能否反映出这事呢? 也许在刚作基督徒时,我们愿意把神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希望祂进入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但日子久了,其它的事物开始一点一点地入侵占据,先前的愿望不过成了短暂的过去。然后我们的 时间和注意力,便被侵蚀得越来越多,结果这样下来,便被别的需求引导我们走向歧路。在不知 不觉间,便只在星期天的某一个时间内敬拜神。这就是我们的信仰生活,不能越出崇拜的那一小 时外。 我们会怀疑自己到底是否在敬拜金牛犊或巴力。也许在生命中,有某些东西渐渐地占去了我 们的思想、精神、热情和时间。如果我们与神的关系变得模糊了,与别人的关系又如何呢?它们 岂不也模糊起来吗?我们是否已迷了途,或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我们为何觉得自己可以就这样接受下去呢? 1. 你如何定义「崇拜」? 2. 你如何说明敬拜与我们待人之间的关系呢? 3. 在耶利米的时代,人们以为平安的保证是来自圣殿的建筑物,而不是主。我们是否有之也这 样看待教会的出席次数或参与,来作为自己平安的保证呢? 4. 你个人的优先次序与你的生活方式是否和谐一致呢? 主日學入门:旧约精览7⃣️當人抗拒神的時候(云连接) 主日學入门:旧约精览9⃣️神渴望的心(云连接) petertong Related articles 《拨云见日…神引导的秘…大地恩情保羅的團隊…保罗传福音…对福音的回…在焦虑中忠…认识真理与…神的故事(…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