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旧约精览入门:(13)生活的智慧(云连接)

主日學旧约精览入门…

第十三课   生活的智慧

楔子-- 人生若要获得成功,必须先与神建立正常的关系,按着 祂的旨意做抉择。
对街的最后一间房子住了一家人,他们有两个小孩,女 儿上㆕年级,儿子上幼稚园。学校巴士正好是停在他们家门 前。每天早上都会看见他们在那里等巴士上学。  

有一天早上,那家的女儿一边在等巴士,一边忙着扣上 所穿的羊毛衬衫的钮扣。正当她在扣钮扣时,听见巴士驶近 的声音。小女孩这时发现不是上面的钮扣多了一颗,就是下 面少了一颗。她着急了,便大声喊妈妈来帮忙她。但是她的 妈妈也正在忙着帮弟弟穿鞋子。  

妈妈对她说,「我现在要帮弟弟穿鞋子,没空来帮妳, 但我会教你怎么做。妳可以把扣好的钮扣先解开,然后从头 开始先扣好最下面的第一颗钮扣,再往上一颗一颗地扣上去 便成了。」   

箴言的作者就是建议我们先扣好第一颗钮扣,然后会发 觉接下来的事情便好办了。  

箴言是属于旧约的「其他经卷」类。在这一类中有另一 小分类,称为「智慧文学」,包括有箴言、约伯记、传道书 。箴言是属于实用的、教学的,并且充满着积极智慧的文学 作品。约伯记和传道书是圣贤教导的反省,属于消极的智慧 文学。事实上,约伯记和传道书的圣贤教训并没有涵概全部 现实的经验。所罗门王大概是以色列的智慧文学运动的正式奠基者, 且终其一生都是其赞助者。因为所罗门的海外拓展和交流, 使这个新兴的智慧文学运动带有外国的影响。  

在这个智慧文学的运动中,箴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可以透过它来表达人生的智慧。希伯来人特别喜爱箴言, 并使用它来教学。什么是箴言呢?箴言就是简短精练的文字。翻成「箴言」的希伯来文是mashal。它是一种自明的、被普遍承认的真理。它把许多的 智慧浓缩在一句精巧的短句中。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们的箴言。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这类的箴言,如: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满招损,谦受益。学海无涯,为勤是岸。

传说,所罗门「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王上4: 32)。在列王纪上3: 3-28节中,便可以看见所罗门的智慧。他比当时的智者更有智慧,使他赢得国际美名,外邦的君王都尊敬他,来向他求教(王上4: 30-34代下9: 1-24)。

箴言并非一个人的作品,它是经过一段长时间搜集的言论。有一些学者说,它是文集㆗的文 集。这书也不是哲理的书,乃是一个以生活行为为主的实际言论集。箴言曾被称为「年轻人成功手册」。它的目的似乎是要引起年轻人的兴趣,追求诚实、勤奋和圣洁生活。

箴言在下面三方面与旧约其他书卷有所分别:

• 箴言强调人去寻找神,并过良善的生活,而不像旧约许多其他的教导,乃是神寻找人。

• 第二个特点是从第一个产生的。箴言忽略了以色列人的历史;例如好像神与亚伯拉罕立约、 出埃及、西乃山的约、圣殿的㆞位等都没有在其中被提及。然而箴言却重视诚实、勤奋和圣 洁的合理性。

• 第三个特点是乐观和达至「幸福人生」的可能性。它与其他的智慧文学不同,就如约伯记和 传道书是对人生的追求带有消极的倾向。

智慧的根基(1: 7)

第七节是整卷箴言的主题。有一些解经家以这一节作为全书的格言。在这一节中,祭司和先知(敬畏耶和华)一同与以色列的智者,都在实际和有效用的事情上 表达着他们的关怀。那就是,如何过成功的生活?

「敬畏耶和华」是有两面的。一面是深深地立在体认对神的圣洁的敬畏和惊叹中。另一面是 忠诚于神的约,遵守神的律法,并行在神的道路上(申6: 2,13;10: 12-13;31: 12-13)。用 今天的说法,与神建立关系便会引出敬畏之心,那就是智慧的开端。在这种关系里,人们认识自 己不过是被造之物,不是宇宙的创造者和自己生命的维护者。

一位神学院的老教授,在学期开始时对着一班预备当传道人的年轻学生说,「我在这一个学 期只教你们两件事:第一,神真的存在。第二,你们不是祂。」人都要依靠一位比他们伟大者, 箴言1: 7

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箴言2: 1-22 

若能认识这事实,便是智慧的根基。在生命中没有一个根基比这个更伟大的。

箴言1: 7 的「知识」与「智慧」同义。箴言9: 10节的格言是这样说的,「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箴言中的智慧可以(一)指带来成功生活的实用,或合 理的行为;或(㆓)代表神的同在。

1: 7 节的「开端」,并不是指一个可被遗忘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再去追求其它更重要的 事物。相反㆞,它是一个根基,可以让真智慧作终极的依据。它又不单只是一个根基(在希伯来 文是含有这个意思的),乃是整个教导最精彩的部份。箴言的智训本质上是面对这个世界,是实 用和有效的。它针对属世成功的辅导,更多过于针对属灵的成长。然而,一个成功的人生是需要

一个更坚实的基础。这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宗教信仰是幸福、快乐和昌盛人生的根本基础。

根基是用来在其上建造的。一个有信仰的人,也应该是一个关心世界的人。 一个藐视智慧的 愚昧人,可能过于属世而无暇关心神的事情,或者过于属神而无暇关心世界的事。这两种心灵,一种太属世而无用于属天之事,另一种太属灵而无用于世故。

箴言第㆓章是自为一个单元的。它是一篇散文诗,其中乃为一圣者教导其学生之内容,催促 他把自己委身,以全身心来追寻智慧。然后它便列出了五个结果,作为殷勤寻求的报酬。

智慧的追寻(2: 1-4)

「我儿」(2: 1)这一个称谓在以色列邻近的智慧文学中是常用的辞汇,在箴言1至9章中也 经常出现。这种称谓,反映了一种相当正规的教育制度,是教师召集学生在他的身边,向他们传 授知识。在希伯来人的生活中,双亲在教导中占有主要的㆞位和责任(申6: 6-7出12: 26)。

智者不过是接续父母开始的教导而继续下去。

有人也许会有夏娃的想法,以为智慧是长在树上,只要伸手去摘便能得到(创3: 6)。在这些经节中,智者警告他的学生,智慧并非随手可得的东西。智慧需要人坚毅寻问,是努力追求的目标,并需要经过艰辛的奋斗才可获得。若要获得智慧的报酬,就必须愿意做下列两件事情。

首先,他们必须愿意按着一定的步骤,学习某些事情(箴2: 1-2)。

• 「我的言语……我的命令」。它的重点不在律法的教训中,乃在于整体智慧学派的教导。
• 「存记」。智慧是一些值得珍贵的东西。

• 使用各种能力殷勤㆞寻求智慧:用「耳朵」来听智慧,用记忆来「存记」训言,并用「心」来寻求聪明。

智慧对于关闭的心灵是封锁的。因此智者说,为何在㆕周有那么多愚昧人。愚昧人欺骗自己 ,以为他们知道一切,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学些什么(12: 15;15: 5)。愚昧人依旧愚昧,因为他 们不愿意学习。 (请不要以为这是很有趣的评语,总觉得别人愚昧而自己有智慧,看不见自己也可能是如此)。

学生需要做的第㆓件事,就是殷勤的工作(2: 3-4)。寻求必须是积极的。寻求智慧需要㆘ 苦功。学者如果要找容易的路径,最好就改做别的事情。寻求智慧是勤奋工作的人的专业。如果悟性没有立时出现,学者便需要呼求悟性。他们要寻问,直至获得智慧。因此,耳朵要听训诲,心要领悟所听的,并使用口来追问真知识。

Mashal是希伯来文智慧的意 思。它的含意是对比或比喻,包含了两个语句。每一对语句都含有一个单一的论点。在箴言书中这种文体占了绝大部份。

寻求智慧所需要的努力,就好像矿工挖掘㆞下通道寻找银子一般(2: 4)。无论是银矿或智慧,均无法不劳而获,也不是一㆝的功夫就可以得着;但是它们的价值却可以鼓励学者或矿工不断去劳动挖掘。

智慧的回报(2: 5-22)

对于愿意学习(2: 1-2)和用功(2: 3-4)的学者, 智者为他们列举了五个回报。
第一个回报:认识神(2: 5-8

坚毅的学者「得以认识神」(2: 5)。还记得神给耶利米的应许吗?他向被掳的百姓说,「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29: 13)。

「敬畏耶和华」、「认识神」和「智慧」,对于箴言书的智者来说,都是同义词。智慧人都 会认真地看待神,以神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们的诗人肯定,忠诚的寻求必会带来对神的认识,因为「耶和华赐人智慧」(2: 6)。对于 我们的智者来说,神并不是一组律法和原则。相反地,正如箴言1: 20-33节所说,神寻 找愿意打开心灵的人。 人们可以发现智慧,因为神赐与智慧。

第二个回报:聪明与自由(2: 9-11

一个专注于寻问智慧的学生,必定会知道如何在具体的处境中抉择仁义、公平和正直的事。

一个人选择「善道」的能力,除了来自于他所受到的优良传统的教导,更来自于他对神的认识而 得到的安全感和自由。当一个人得着智慧,并全心以知识为美,他的渴望便与责任结合在一起(2: 10)。

首两个回报予努力追寻智慧的人是由「就」和「也」两个字引入的(2: 5,9)。接着而来的第㆔个是前两个的必然结果。 一个认真的学生若是以神的知识和整全的人生 态度来装备自己,便可以远离罪恶及其引诱。通向丰盛人生的道路必然向他敞开。第㆔个回报:脱离恶道(2: 12-15

那些获取智慧的学生便从「恶人的路」(2: 12)中得被拯救出来。 「两条道路」的教义在后 期希伯来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都集中在两类人的身上,一种是智慧人,另一种是恶人。恶人被恶习、扭曲和悖理的道路所奴役,他们也喜爱这些东西。智慧人却决心并在感性上拒绝这些弯曲 的道路和恶习。当智慧和知识渐渐成为你的思想方法和所追求的品味时(2: 10),你就会对恶人所讲的和他们所喜好的东西失去了兴味(2: 12-15)。

第四个回报:脱离淫妇2: 16-19

寻求智慧者必被拯救,脱离淫妇(2: 16;淫妇的字义是于陌生的女人)。她的道路是不认识神的律法,并且也不守社会中夫妻的操节。

智慧人会从这种妇女诱人的言语(2: 16;字义原为油嘴滑舌)中被拯救出来。这个女人是恶人所沉迷的罪恶的人格化(2: 12-15;也参5: 1-23;6: 24-35;7: 1-27)。

这种女人已「…忘了神的盟约」(2: 17)。那意思是,她不守年轻时在神面前与伴侣所立的
约。请留意,她所给予的生活兴味,不过是出售着死亡而已(2: 18-19)。

心在圣经的时代,心基本上是理性思考的官能,就好像我们今㆝所说的头脑(参箴言23: 7)。

肠是感情所发之处,如今天所说的 心(参创43: 30;中文圣经譒译为「情」)。

第五个回报:行善人的道2: 20-22

智慧使人有力量做应该做的事,并且享受与凡喜爱神律法过正直生活的人为伍。在这整篇经文中,强调两种道路的分别:

(一)善道,是敬畏神,代表正义的人所走的;

(二)恶道,是不 怕神,代表错误的人所走的。

箴言第2章的最后两节,总结了这两条道路的对比,并进一步提出「正直人」和「恶人」的 命运的对比。前者会「在地上中存留」,后者必然拔出。这里所强调的教导,具有申命记作者的色 彩。它指出了顺从者的祝福和叛逆者的诅咒。在地上,智慧人会享受安全感和昌盛,但恶人会在神圣的审判中被拔出。

在箴言书中,正直人得享昌盛,而恶人受苦,是全书的中心原则,整卷书中也一再㆞强调这个原则。我们必须记住,这个原则是含有一定的真理,但却不是真理的全部。 一个人通常会经历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报应,但却不是所有人都在这种命运中。约伯记就是用来填补这个真理 ,使它成为完善。约伯要反对他的朋友所下的结论,以为约伯的受苦必定是因他犯了罪。而神是支持约伯的。约伯记要证明,正直人不都必得昌盛。

神的教导与赏赐   

当我们把箴言书与圣经中其他智慧文学作比较,它的确提供了实用和基本的智慧指引。它在 处理生活中一般正常的处境时,都能提供真理的原则。学习箴言书,就能充份体察跟随神是极其 重要的。虽然我们不知道祝福会如何及在何时来临,但若照着箴言的教导去做,就必得祝福。

1. 你能否想到在圣经中有哪一位人物,虽然行为正直,却得不着昌盛的生活?

2. 除了「物质昌盛」外,有没有其他理由使人行为正直呢?如果有的话,那是什么呢?

3. 我们需要强调那些方法来教导智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