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从圣经谈谈父母建立关系的亲子教育

8.从圣经谈谈父母…

对于父母来讲,与其说是教育孩子,不如说是建立关系;与其说是教导他们学习如何做好孩子,不如说是我们在学习如何做爸爸妈妈。很多重要的岗位都需要培训上岗的,但当我一想到:当爸爸妈妈这差事压根就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了,就觉得这真是一件“悲哀又恐怖”的事。
教养孩童的事,我们必须要学习。

是的,我们都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就因为不是专家,我们才需要谦虚地学习,学习如何做好这个角色。另外,即便是专家,也不能为我们提供一套适合所有孩子的方案,因为,每个孩子全都不一样。没法照搬、套用,全都要从头开始。倚靠基督,顺从圣言,我们来分享《从圣经谈谈亲子教育》。

一、培养圣经化的思维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

通过学习圣经,使神的话语慢慢融进了孩子的生命成长中,圣言会潜移默化地形塑孩子们的品格,圣化他们的思维模式,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模式。

就如保罗所言:“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 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

二、孩子有父母的栽培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

“教训和警戒”不等于“管教与责罚”,更不是“动不动打孩子”,实际上,在《现代中文译本》译作“要用主的教导来养育栽培他们。”提到“养育栽培”,就好比养花草,总要根据每种花草的习性来施行合理的养护。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们总要因材施教,这是需要花心思的。栽培是需要父母有所行动,但最首要的是了解、认同,建立关系,我们必须祈求上帝赐予我们智慧、坚忍,以信仰之道栽培孩子成长。

真正的信仰,是不能因为血统而自动遗传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尽力藉着圣言使之传承下去。提摩太在受教于保罗之前,很小的时候,他就从外祖母及母亲那里承接了神的圣言,后来在使徒面前及教会中为主作出了佳美的见证(参提后1:5)。

三、不断激发孩子的潜力

你妻子在你的内室,好像多结果子的葡萄树;你儿女围绕你的桌子,好像橄榄栽子。看哪,敬畏耶和华的人,必要这样蒙福!(诗128:3-4)

圣经中把贤妻比喻作“葡萄树”,把膝下的儿女比喻作“橄榄栽子”,“葡萄树”有丰富多产、生活甜美的寓意,而围绕桌前的“橄榄栽子”,他们却是未来的盼望与福气。这是表明生命里有着丰富供应的母亲,势必造就出具有无限潜力的孩子。

橄榄栽子是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箭袋里的箭是可以射中仇敌之心的。这就需要从小不断激发孩子的潜能,因势利导,使他朝着神所设定的趋势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孩子需要良善的父母

作监督的,必须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有节制,自守,端正,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温和,不争竞、不贪财,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或作“端端庄庄地使儿女顺服”)。(提前3:2-4)

不是父母让孩子端庄、使孩子端庄,而是父母自己端庄,从而孩子才会端庄。

不是父母让孩子顺服、使孩子顺服,而是父母要顺服上帝,从而孩子才会顺服父母。

蒙福的孩子是上帝的赏赐,我们要照着上帝的旨意来教养,如何能够做到按着上帝的旨意?首先,父母要明白上帝的旨意,如何明白上帝的旨意?身为父母要到教会敬拜上帝,学习上帝的话语,在上帝面前祈祷,这才能更多明白上帝的旨意。

身为父母,想要得敬虔的后裔,我们自己要敬虔;想要得顺服的儿女,我们自己要顺服上帝;想要孩子真像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就要学像耶稣的样式,自己像天父的儿女。

五、侍奉者的子女教育

在教会中侍奉的人,对于他们的子女教育圣经都有相应的规定。比如:做监督的,做执事的,做长老的等等(参提前3:4,12;多1:6)。其中,除了有正面的教导,也有反面的鉴戒。

亚伦之子拿答、亚比户,以利之子何弗尼、非尼哈,撒母耳之子约珥、亚比亚等,都是反面的例子,这成为侍奉者亲子教育上的败笔,也成为百姓敬拜上帝的阻碍。

今日教会教牧人员的子女教育也是令人堪忧,有个别“牧二代”几乎到了胡作非为的地步了,父辈曾经是努力开辟教会的人,而子女居然成为“不认识耶和华的恶人”。这倒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这些逆子居然都在耶和华的殿中“侍奉”,还美其名曰:“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因凡火献祭而引火烧身的警戒言犹在耳!今日教牧人员应当谨慎!

我巴不得牧师的孩子也都能够成为牧师,巴不得教会侍奉者的孩子也在教会中侍奉。但是,强逼孩子读神学、做传道人、做牧师是极其愚蠢的行为。我们的儿女从事侍奉,这本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工作,不是勉强,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品格、行为模式上的影响,不是家长的刻意安排。一切拔苗助长的工作无非是人意的侍奉,简直就是魔鬼的作为!我们应该对这种做法说:“撒但,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一个年轻人成为传道人,不是来自人的唆使,也不是教会的需要,归根结底,是上帝自己的呼召。

经训:

“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提后1:5)

默想:

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中,我到底能给孩子留下些什么?当我不在了,我的儿女还能信主吗?还能在信仰之路上走多远?

结语:

身为父母要信靠上帝,使孩子生活在一个蒙福的家庭中。给他最好的教育不如圣经上的教导,给他再多的财富不如有基督的生命,给他最强壮的体魄不如有坚毅的品格,给他最舒适的环境不如使他学会服侍他人更高贵,给他更多的物资好处,不如使他学会分享带来的快乐。

拼命攫取的生命最终是一场空,舍己奉献的人生才存到永恒。

蒙福的孩子是像人子耶稣那样的孩子,他终归是天父自己的孩子,好好照管,将来交账时候,好使我们心中充满喜乐与满足。

【祈祷】

天父啊,我们是你的儿女,求你赐予我们智慧和信心,能够按照你的旨意养育栽培儿女,好好经营你所赐予的产业,以自己的美好品格、智慧的言语教导孩童走当行的道路,愿我们从你得敬虔的后裔。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