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情緒管理目录

e3.情緒管理目录

情緒EQ (聖經)目录 1⃣️2⃣️3⃣️4⃣️5⃣️6⃣️8⃣️9⃣️

(一)、1-1基本信念:1-1A應用:

(二)、輕易/不輕易動怒

2-1.輕易動怒的警惕:愚妄人VS智慧人/通達人   2-2.不輕易發怒的智慧:聰明人

2-3.急躁的人(冒失的人/魯莽)   2-4埋怨、嘮叨、吵架的妻子

(三)、勝過好生氣/紛爭與暴怒
3-1.好生氣與紛爭/爭端  3-2.暴怒/惱怒   3-3暴躁的人、冷靜的人(發火的人、短鼻子的人、噴鼻氣的人)

3-4遇暴躁者  3-5.發現自己暴躁時   3-5A如何應用

4. 不要報復,乃要寬恕

4-1對待仇敵  4-2申冤在主  4-3赦免寬恕人

二、建立你的話語

5-1舌頭重要性  5-2美言的比喻、價值  5-3.良言VS惡言  5-4真話;謊言  5-5慎言VS多言

6戒絕惡言

A.傳舌者之敗壞:

6-1戒絕傳舌  6-3戒絕自誇/驕傲/嘲弄  6-4戒絕謊言與假見證

7回答答辯的藝術

8當說良言

8-1合時之言  8-2悅耳之言   8-3勸誡/責備之話   8-4領受責備之言

A.領受與違棄對比

B.勸誡不聽責備者

C.勸誡領受責備

(一)1-1基本信念:
1「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 23

2「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箴25: 28

3「心中的苦楚,自己知道;心裡的喜樂,外人無干。」【箴14: 10

4「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爛。」【箴14: 30

5「我兒,不可聽了教訓而又偏離知識的言語。」【箴19: 27

1-1A應用:

1.我是自己情緒的主人,不是情緒的奴才;一切情緒操諸在己。

2.人可以制服自己的心,情緒困擾是自己找的,不是別人惹起的。

3.情緒是由於理念、想法、詮釋系統而來,所以要重新學習對的理念(劇本)。

(二)、輕易/不輕易動怒
2-1.輕易動怒的警惕:愚妄人VS智慧人/通達人

1.「輕易發怒的,行事愚妄;設立詭計的,被人恨惡。」【箴4: 23

2.「愚妄人的惱怒,立時顯露;通達人能忍辱藏羞。」【箴12: 16

3.「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29: 11

2-2.不輕易發怒的智慧:聰明人

1.「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箴14: 29

2.「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19: 11

3.「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箴16: 32

2-3.急躁的人(冒失的人/魯莽)

1.性情的急躁「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箴14: 29
(明智的人不輕易發怒,急躁的人必作蠢事。)

2.急躁的許願「人冒失說,這是聖物,許願之後才查問,就是自陷網羅。」【箴20: 25
(要三思而後向雅威許願,免待後悔。)

3.急躁的判斷「不要冒失出去與人爭競,免得至終被他羞辱,你就不知道怎樣行了。」【箴25: 8
(你若看見什麼事,不要冒然訴訟,若人使你難堪,你將何以善後?)

4.急躁的決定「殷勤籌劃的,足致豐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箴21: 25
(勤勞而善謀的人必會富有,魯莽草率的人只能貧窮。)

5.急躁的行動「心無知識的,乃為不善;腳步急快的,難免犯罪。」【箴19: 2
(魯莽的人要吃虧,急躁的人常作錯事。)

6.急躁的得財「不勞而得之財,必然消耗;勤勞積蓄的,必見加增。」【箴13: 11
(突暴的財富終會消散,勤勞累積的財富會良久。)

7.急躁的言語「你見言語急躁的人嗎﹖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20: 20
(你是否見過信口開河的人,連愚人都比他有希望。)

「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箴12: 18
(肆無忌憚的惡言是殺人的劍,善人口中有慰人的良藥。)

2-4埋怨、嘮叨、吵架的妻子

1.「大雨之日連連滴漏,和爭吵的婦人一樣;想攔阻他的,便是攔阻風,也是右手抓油。」【箴27:15-16

(愛嘮叨的妻子像露雨滴滴答答;要她安靜猶如攔阻狂風,或用手抓一把油)。

2.「寧可住在房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屋與爭吵的婦人同住。」【箴25: 24

(寧願住在屋頂的一角,不跟愛嘮叨的妻子同住寬敞的房屋)。

3.「寧可住在曠野,不與爭吵使氣的婦人同住。」【箴21:19

(寧可住在荒野中,不跟愛嘮叨、好發怒的妻子同住。)

4.「愚昧的兒子是父親的禍患;妻子的爭吵如雨連連滴漏。」【箴19: 13

(愚蠢的孩子敗父親的家業,愛吵架的妻子像屋頂漏水)

(三)、勝過好生氣/紛爭與暴怒
3-1.好生氣與紛爭/爭端

1.「好生氣的人,不可與他結交;暴怒的人,不可與他來往;恐怕你效法他的行為,自己就陷在網羅裡。」【箴22: 24-25
(不要選脾氣急躁、易發怒的人為友,你可能學了他的樣子改不掉。)

2.「遠離紛爭是人的尊榮;愚妄人都愛爭鬧。」【箴20:3
(愚蠢人引起爭吵,人能避免爭吵,便是光榮。)

3.「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箴10:12
(憤恨引起爭端,愛能包容一切過錯。)

4.「趕出褻慢人,爭端就消除;紛爭和羞辱也必止息。」【箴22:10
(趕走狂傲的人,吵架、打鬧和羞辱也隨之消失。)

5.「好氣的人挑啟爭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箴29:22
(脾氣暴躁的人常常激發爭端,製造亂事。)

6.「喜愛爭競的,是喜愛過犯;高立家門的,乃自取敗壞。」【箴17:19
(愛犯罪的人,喜歡紛爭;愛誇張的人,自招禍患。)

3-2.暴怒/惱怒
1.「暴怒的人挑啟爭端;忍怒的人止息紛爭。」【箴15:18
(頭腦發熱的人,總愛抗辯;不輕易發火的人,知道怎樣溶解紛爭。)

2.「暴怒的人必受刑罰;你若救他,必須再救。」【箴19:19
(暴虐的人要自食惡果,你若帶他,反受拖累。)

3.「石頭重,沙土沉,愚妄人的惱怒比這兩樣更重。」【箴27:3
(石頭、沙土雖重,但是愚昧人的怒氣造成的禍患更重。)

4.「忿怒為殘忍,怒氣為狂瀾,惟有嫉妒,誰能敵得住呢﹖」【箴27:4
(人暴怒殘酷而具破壞性,然而嫉妒更加可怕。)

3-3暴躁的人、冷靜的人(發火的人、短鼻子的人、噴鼻氣的人)
3-3-1行事愚妄-怒氣蒙蔽判斷
「輕易發怒的,行事愚妄;設立詭計的,被人恨惡。」【箴14:17
「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箴14:29

3-3-2引起紛爭
「暴怒的人挑啟爭端;忍怒的人止息紛爭。」【箴15:18
「好氣的人挑啟爭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箴29:22

3-3-3不會節制
「愚妄人的惱怒立時顯露;通達人能忍辱藏羞。」【箴12:16
「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29:11
「忿怒為殘忍,怒氣為狂瀾,惟有嫉妒,誰能敵得住呢﹖」【箴27:4

3-3-4沒有見識
「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19:11

3-3-5積重難返「暴怒的人必受刑罰;你若救他,必須再救。」【箴19:19

3-3-6健康受損「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爛。」【箴14:30

3-3-7已被打敗「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箴25: 28

3-4遇暴躁者
3-4-1如何應對
A.「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15:1

B.「好生氣的人,不可與他結交;暴怒的人,不可與他來往;恐怕你效法他的行為,自己就陷在網羅裡。」【箴22:24

C.「暗中送的禮物挽回怒氣;懷中搋的賄賂止息暴怒。」【箴21:14
(暗中送禮,可平息怒火;只有賭能使盛怒和平)

3-4A如何應用
A.發現自己與暴躁之人相遇時,嘗試柔和言語對應之,伸手不打笑臉人,這種言語往往有效。

B.無論作何犧牲,都要避免與暴躁之人交友,因為祂的憤怒是易傳染的,而且會致命。

C.所謂結交,不是不打交道,而是不保持恆久友誼,不作終身伴侶,或合夥人。

3-5.發現自己暴躁時
1.「你若行事愚頑,自高自傲,或是懷了惡念,就當用手摀口。搖牛奶必成奶油;扭鼻子必出血。照樣,激動怒氣必起爭端。」【箴30:32~33
(你一時愚蠢,怒氣大發,過後又悔之不及,就該以手掩口去悔悟)

2.「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弗4:26~27

3.「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箴16:32

4.「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19:11

5.「心中安靜是肉體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爛。」【箴14:30

6.「你在患難之日若膽怯,你的力量就微小。」【箴24:10
(在患難的日子膽怯,就真是弱者)

7.「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箴29:25
(對人畏懼,必必要陷入麻煩,惟有信賴雅威的人平安無事)

3-5A如何應用
1.不可沈溺那惹人生氣的傲慢和不當行為,要壓抑(用手摀口),不可激動。

2.動怒不可犯罪(不榮神益人利己),而且不可持續到晚上(一天新的開始,平靜入睡)

3.神經大條,對於猛烈的攻擊才敏感到自己,自己需要忍耐包容。

4.被過份冒犯、貶抑、羞辱時,仍有良知和道德勇氣,保持鎮定,肯饒恕並忘記。

4不要報復,乃要寬恕

4-1對待仇敵
1.「人所行的,若蒙耶和華喜悅,耶和華也使他的仇敵與他和好。」【箴16:7

2.「你不要說,我要以惡報惡;要等候耶和華,他必拯救你。」【箴20:22

3.「不可說:人怎樣待我,我也怎樣待他;我必照他所行的報復他。」(箴24:29)

4.「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12:17-18)【箴25: 28

5.「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惡人;因為,惡人終不得善報;惡人的燈也必熄滅。」(箴24:19-20)【箴25: 28
(你不要因惡人的行為心懷不平,不要羨慕乖戾的人。惡人毫無前途,它們的燈必會熄滅。)

6.「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他傾倒,你心不要快樂; 恐怕耶和華看見就不喜悅,將怒氣從仇敵身上轉過來。」(箴24:17-18)
(仇敵失意,你不可幸災樂禍;敵人跌倒,你不可心花怒放。免得雅威聽了不悅,免去對敵人的懲罰。)

7.「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耶和華也必賞賜你。」(箴25:21-22)

8.「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21)

4-2申冤在主
1.「他們失腳的時候,伸冤報應在我;因他們遭災的日子近了;那要臨在他們身上的必速速來到。」(申32:35)

2.「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17~21)

3.「你們要謹慎,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或是彼此相待,或是待眾人,常要追求良善。」(帖前5:15)

4.「因為我們知道誰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又說:主要審判他的百姓。」(來10:30)

4-3赦免寬恕人
1.「遮掩人過的,尋求人愛;屢次挑錯的,離間密友。」(箴17:9)

2.「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箴10:12)

3.「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19:11)

二、建立你的話語
5-1舌頭重要性
1.「人因口所結的果子,必飽得美福;人手所作的,必為自己的報應。」(箴12:14)

2.「人口中所結的果子,必充滿肚腹;他嘴所出的,必使他飽足。」(箴18:20)
(你的話句句有它的後果;你可能依賴它為生。)

3.「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3:18)

4.「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雅3:9-10)

5.良言甘甜「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16:24)
(人從自己的言行得到,他將獲得應得的報酬。)

5-2美言的比喻、價值
1. 貴似純銀「義人的舌乃似高銀;惡人的心所值無幾。」(箴10:20)
(義人的口,貴似純銀,惡人的心,賤如草芥。)

2.「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25:11)
(一句得體的話,猶如放在銀盤中的金蘋果。)

3.「智慧人的勸戒,在順從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
(箴25:12)
(經驗豐富的人所提出的警告,對願意領受的人來說,比金耳環、和純金製成的事物更有價值。)

4.「有金子和許多珍珠(或譯:紅寶石),惟有知識的嘴乃為貴重的珍寶。」(箴20:15)
(金器珠寶滿室,不如會講明理的嘴。)

5.「溫良的舌是生命樹;乖謬的嘴使人心碎。」(箴15:4)

5-3.良言VS惡言
1.「義人的口是生命的泉源;強暴蒙蔽惡人的口。」(箴10:11)
(義人之口,是生命的泉源;惡人張口,必吐強暴的言論。)

2.「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箴12:18)

3.「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15:1)
(善心的回答,平息怒氣;尖刻的話,使人怒氣大發)

4.「智慧人的舌善發知識;愚昧人的口吐出愚昧。」(箴15:2)

5.「溫良的舌,是生命樹;乖謬的嘴,使人心碎。」(箴15:4)

6.「智慧人的嘴播揚知識;愚昧人的心並不如此。」(箴15:7)
(智者的雙唇,傳播知識;愚者的心,愚不可信)

7.「我的口要發出真理;我的嘴憎惡邪惡。」(箴8:7)
(我口只講真理之言,我恨惡邪惡的謊言。)

8.「義人的口滋生智慧;乖謬的舌必被割斷。」(箴10:31)
(正直人的口說出真知灼見,奸詐的舌頭必被切斷。)

9.「義人的嘴能令人喜悅;惡人的口說乖謬的話。」(箴10:32)
(義人的口,永遠有義語,惡人張口,只是謊言。)

10.「義人的口教養多人;愚昧人因無知而死亡。」(箴10:21)
(智者之語,滋養眾人,愚者之昧,招致死亡。)

11.「城因正直人祝福便高舉,卻因邪惡人的口就傾覆。」(箴11:11)
(義人和誠實人的祝福,帶來合城的興盛。惡人的口舌,可飲眾人的城邦。)

12.「明哲人嘴裡有智慧;無知人背上受刑杖。」(箴10:13)
(慎重誠實的人,口中有智慧之語;愚者背上必挨鞭打)

13.「人的舌乃似高銀;惡人的心所值無幾。」(箴10:20)
(正直人的話,好像純銀;邪惡人的心理,全無價值)

14.「惡人的言論是埋伏流人的血;正直人的口必拯救人。」(箴12:6)

15.「惡人嘴中的過錯是自己的網羅;但義人必脫離患難。」(箴12:13)

16.「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箴12:18)

5-4真話;謊言
1.「說出真話的,顯明公義;作假見證的,顯出詭詐。」(箴12:17)
(為真情見證,就是揭示真理;作假見證,欺人欺己。)

2.「口吐真言,永遠堅立;舌說謊話,只存片時。」(箴12:19)
(實話,亙古不變;謊言,轉瞬即逝。)

3.「說謊言的嘴為耶和華所憎惡;行事誠實的,為他所喜悅。」(箴12:22)
(雅威痛恨謊言的嘴,熱愛宣揚真理的人。)

4.「誠實見證人,不說謊話;假見證人,吐出謊言。」(箴14:5)
(誠實可靠的証人,從不說謊;假証人,卻口出謊言。)

5.「以眼傳神的,使人憂患;口裡愚妄的,必致傾倒。」(箴10:10)
(暗中擠眼的人,必引起糾紛;坦白規勸的,必帶來和平)
(隱藏真相的,惹動糾紛;坦白規勸的人,促進和平)

6.「作真見證的,救人性命;吐出謊言的,施行詭詐。」(箴14:25)
(誠實的証人,挽救人命;作假見證的,傷及他人)
(作真見證的,救人生命;口吐謊言的,傷害他人)

5-5慎言VS多言
1「謹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張嘴的,必致敗亡。」(箴13:3)
(出言謹慎的人,能保全性命;信口開河的人,必會自我毀滅)

2.「謹守口與舌的,就保守自己免受災難。」(箴21:23)
(出言謹慎,說話小心的人,避免災禍。)
(口舌謹慎的人,得以躲避禍患)

3.「智慧人的心教訓他的口,又使他的嘴增長學問。」(箴16:23)
(有智慧的人三思而後言,說出的話才有說服力。)

4.「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10:19)
(多嘴多舌的人,難免有過;機警的人,從不多語。)

5.「諸般勤勞,都有益處;嘴上多言,乃致窮乏。」(箴14:23)
(辛勤工作必有收穫,夸夸其談的人,難逃宿命。)

6.「生死在舌頭的權下,喜愛他的,必吃他所結的果子。」(箴18:21)
(人言可畏,可決斷人的生死;多嘴多舌的人,必要自食其果。)
(你的話可使你係命,也可使你喪生;信口開河,後果該你自取。)

7.「寡少言語的,有知識;性情溫良的,有聰明。」(箴17:27)
(睿智的人,保持沈默;明達的人,心平氣和。)

8.「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箴17:28)
(愚昧的人能沈默,也可充作智者;聰明人懂得沈默是金。)

9.「你不要說話給愚昧人聽,因他必藐視你智慧的言語。」(箴23:9)
(不要跟愚昧人講道理,因為他不會重視你明智的話。)
(不要與蠢人傾心交談,他不懂你的高見)

6戒絕惡言
1.「咒罵父母的,他的燈必滅,變為漆黑的黑暗。」(箴20:20)
(咒罵父母的,如在黑暗中失去明燈)

2.「戲笑窮人的,是辱沒造他的主;幸災樂禍的,必不免受罰。」(箴17:5)
(歧視窮人,無疑侮辱造人的上帝;幸災樂禍,難逃懲罰)
(嘲笑窮人,是侮辱造他的上帝;幸災樂禍,難免要受懲罰)

3.「愚昧人的口自取敗壞;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網羅。」(箴18:7)
(愚人的口,讓他衰敗失意;他的嘴,將自己送入死亡陷阱。)

4.「你要除掉邪僻的口,棄絕乖謬的嘴。」(箴4:24)
(小心自己的口,不要講廢話;看住自己的嘴,不可有欺詐。)

6-1戒絕傳舌

A.傳舌者之敗壞:殺了三個人(自己、就其言者、所談論者)
1. 出賣友人「往來傳舌的,洩漏密事;心中誠實的,遮隱事情。」(箴11:13)

2.「往來傳舌的,洩漏密事;大張嘴的,不可與他結交。」(箴20:19)

3.「乖僻人播散紛爭;傳舌的離間密友。」(箴16:28)

B.面對傳舌者
1.「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箴26:22)
「傳舌人的言語如同美食,深入人的心腹。」(箴18:8)
(流言蜚語如奇珍美味,一入口即吞下去)

2.「火缺了柴就必熄滅;無人傳舌,爭競便止息。」製造爭端(箴26:20)
(沒有木頭,火就熄滅;沒有閒語的,紛爭就止息)

3.「好爭競的人煽惑爭端,就如餘火加炭,火上加柴一樣。」(箴26:21)
(炭上加炭,火上添柴,好爭吵的人煽動紛爭,正是這樣)

4.「行惡的,留心聽奸詐之言;說謊的,側耳聽邪惡之語。」(箴17:4)

C.自己想傳舌時
「你與鄰舍爭訟,要與他一人辯論,不可洩漏人的密事,恐怕聽見的人罵
你,你的臭名就難以脫離。」(箴25:9-10)

6-2戒絕毀謗/流言/爭端
1.敗人名節「不虔敬的人用口敗壞鄰舍;義人卻因知識得救。」(箴11:9)
(心中無信仰的人,用流言蜚語誹謗近鄰;有德性的人,用智慧,救護自身)
(不虔的人,以言語敗壞鄰舍;義人的智慧,能救助別人)

2.「北風生雨,讒謗人的舌頭也生怒容。」(箴25:23)

3.「乖僻人播散紛爭;傳舌的,離間密友。」(箴16:28)
(危言聳聽,惹出禍患;乖戾尖刻,離間友情)
(危言聳聽,製造紛爭;搬弄是非,破壞友誼)

4.「愚昧人張嘴啟爭端,開口招鞭打。」(箴18:6)

5.「隱藏怨恨的,有說謊的嘴;口出讒謗的,是愚妄的人。」(箴10:18)
(滿心憤恨的人,必藏欺詐;散播謊言的人,愚不可及)
(心懷憤恨的人是片騙子;散播謠言的,愚不可及)

6.「惡人的言論是埋伏流人的血;正直人的口必拯救人。」(箴12:6)

7.「心存邪僻的,尋不著好處;舌弄是非的,陷在禍患中。」(箴17:20)
(兩面三刀的人難得好下場,言談妄謬的必會遭殃)
(心思邪惡的人,得不到好處;言語荒謬的人,常遭災難)

8.「你不要向主人讒謗僕人,恐怕他咒詛你,你便算為有罪。」(箴30:10)

6-3戒絕自誇/驕傲/嘲弄
1.「不要為明日自誇,因為一日要生何事,你尚且不能知道。」(箴27:1)
(不要為明天誇口,因為你不知道每天要發生的事)

2.「要別人誇獎你,不可用口自誇;等外人稱讚你,不可用嘴自稱。」(箴27:2)
(與其自吹自擂,不如等他人來讚美;即使陌生人的讚賞,也強於自誇)

3.「吃蜜過多是不好的;考究自己的榮耀也是可厭的。」(箴25:27)
(蜂蜜吃得過多不好,同樣,人不該太貪求榮譽)

4.「愚妄人口中驕傲,如杖責打己身;智慧人的嘴必保守自己。」(箴14:3)

5.「藐視鄰舍的,毫無智慧;明哲人卻靜默不言。」(箴11:12)

6.「愚昧人不喜愛明哲,只喜愛顯露心意。」(箴18-2)
(愚人愚人不願反思受教,只願夸夸其談,自我表現)
(愚蠢人不管自己有沒有真知灼見;他只喜歡在人前自我表現)

7.「凡通達人都憑知識行事;愚昧人張揚自己的愚昧。」(箴13:16)
(機警的人三思而後行,愚蠢人誇耀自己的無知)
(聰明人三思而行,愚蠢人誇耀自己的無知)

8.「愚妄人口中驕傲,如杖責打己身;智慧人的嘴必保守自己。」(箴14:3)
(愚人的口,是他驕傲的禍根;智慧的口,卻能保衛自己)
(愚昧人因驕傲喋喋不休,明智人以言語保護自己)

9.「人多述說自己的仁慈,但忠信人誰能遇著呢﹖」(箴20:6)
(自以為忠信的人很多,貨真價實的有幾個?)

10「買物的說:不好,不好;及至買去,他便自誇。」(箴20:14)

6-4戒絕謊言與假見證
1.「義人恨惡謊言;惡人有臭名,且致慚愧。」(箴13:5)

2.「愚頑人說美言本不相宜,何況君王說謊話呢﹖」(箴17:7)
( 愚人口中吐不出溫文字雅的話,地位尊貴的人不適講謊言。)

3.「作假見證的,不免受罰;吐出謊言的,也必滅亡。」(箴19:9)
(假証,人必受懲罰;撒謊的人,必要毀滅。)

4「作假見證的,必不免受罰;吐出謊言的,終不能逃脫。」(箴19:5)
(假証人難逃懲罰,撒謊的不會有好下場。)

5.「匪徒作見證戲笑公平;惡人的口吞下罪孽。」(箴19:28)
(虛假的見證,是對正義的蔑視;邪惡的人,一昧作惡)
(腐敗的証人,無公道可言;邪惡的人,只圖不義)

6.「作假見證的必滅亡;惟有聽真情而言的,其言長存。」(箴21:28)
(撒謊的假証人,必遭災禍,仔細傾聽的人,講話有份量)

7.「不可無故作見證陷害鄰舍,也不可用嘴欺騙人。」(箴24:28)
(不要輕易作證來反對你的鄰居,不可隨便欺騙他人。)

8.「作假見證陷害鄰舍的,就是大槌,是利刀,是快箭。」(箴25:18)
(作假見證陷害鄰居,跟利劍、大槌,和快箭一樣會致人於死地。)

9.「先訴情由的,似乎有理;但鄰舍來到,就察出實情。」(箴18:17)
(先訴說情由的,似乎有理;只怕經不起對方的質問)

7回答答辯的藝術
1.「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15:1)
(善心的回答,平息怒氣;尖刻的話,使人怒氣大發。)

2.「口善應對,自覺喜樂;話合其時,何等美好。」(箴15:23)
(應答適中,令人歡喜,人們喜歡貼切的話語。)

3.「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箴18:13)
(還沒聽取事實就爭辯,實在愚蠢不堪)

5.「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恐怕你與他一樣。」(箴26:4)
(回答愚蠢人的問題;)

6.「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箴26:5)
(要用愚蠢人的話回答愚蠢人;這樣,發問的人就會知道,他並不如自己所想的那麼聰明。)

7.「義人的心,思量如何回答;惡人的口吐出惡言。」(箴15:28)
(有義德的人總是未言先思,無德行的人卻滿口壞話。)

8當說良言

8-1合時之言
1.說話得宜「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25:11)

2.話合其時「口善應對,自覺喜樂;話合其時,何等美好。」(箴15:23)

3.使心歡樂「人心憂慮,屈而不伸;一句良言,使心歡樂。」(箴12:25)
(悲痛使心靈消沈,良言讓人振奮)

4.解人乾渴「有好消息從遠方來,就如拿涼水給口渴的人喝。」(箴25:25)

8-2悅耳之言
1.「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16:24)
(良言善語如蜂蜜,使人精神振作,身體康樂)
(懇切的話,有如蜂蜜;使心靈愉快,身體健康)

2.「心中有智慧,必稱為通達人;嘴中的甜言,加增人的學問。」(箴16:21)
(心靈通悟,就是明達有智;言談沒私,才能有說服力。)
(明智人以通達見稱;說話愈文雅,說服力愈強)

3.「智慧人的心教訓他的口,又使他的嘴增長學問。」(箴16:23)

4.「溫良的舌是生命樹;乖謬的嘴使人心碎。」(箴15:4)
(撫慰的話語,好像生命之樹,生機盎然;刻薄的舌頭,卻令人心碎)

5.「你們當聽,因我要說極美的話;我張嘴要論正直的事。(箴8:6)
(聽!我的口必講卓絕的事情,句句實情。)

6.「喜愛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與他為友。」(箴22:11)
(喜愛純潔的心和辭令優雅的人,能贏得君王的歡心)

8-3勸誡/責備之話
1.「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箴27:5)
(誠實的責備,勝過漠不關心的溺愛)
(公開的譴責,強過做作的愛情)

2.「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箴27:6)
(朋友所加的創傷,是出於善意;敵人的擁抱,必須當心)
(朋友能坦誠批評,但敵人的擁抱是欺騙)

3.「膏油與香料使人心喜悅;朋友誠實的勸教也是如此甘美。」(箴27:9)
(香料和膏油愉悅人的身心,深厚的友誼慰藉心靈)
4.「智慧人的勸戒,在順從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箴25:12)
(聰明人的勸誡,對能領教的人來說,勝過純金飾物)

5.「責備人的,後來蒙人喜悅,多於那用舌頭諂媚人的。」(箴28:23)(能規勸他人的朋友,比只會討好獻媚的人更受責備)

6.「恆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箴25:15)
(忍耐能說服法官,清柔細語能粉碎硬骨)
(耐心的勸導,能打破堅強的抗拒,甚至能說服當權的人)

8-4領受責備之言

A.領受與違棄對比
1.「謹守訓誨的,乃在生命的道上;違棄責備的,便失迷了路。」(箴10:17)
(尊重法規的人,生活順利;盲目不肯改正的人,必身陷險境)

2.「喜愛管教的,就是喜愛知識;恨惡責備的,卻是畜類。」(箴12:1)
(喜愛受規勸的人,就是熱愛智慧;拒絕規勸的,則愚不可及)
(喜愛知識的人樂於受教,惟有愚蠢人恨惡規勸)

3.「棄絕管教的,必致貧受辱;領受責備的,必得尊榮。」(箴13:18)
(拒不改過,會落於窮困受辱的下場;接受訓誨的,才使人敬重)
(拒絕規勸,必然窮困受辱;接受管教,必然受人敬重)

4.「愚妄人藐視父親的管教;領受責備的,得著見識。」(箴15:5)
(蠢人從不聽從父親長者的勸誡,只有明智的人記取訓誨)
(愚拙人藐視父親的訓誨,精明人接受受父親的管教)

5「聽從生命責備的,必常在智慧人中。」(箴15:31)
「棄絕管教的,輕看自己的生命;聽從責備的,卻得智慧。」(箴15:32)
(拒不接受勸告的人,到頭來受傷害的是自己;聽從勸告的,也就求獲智慧)

(拒絕管教,等於傷害自己;聽從規勸,便是求取智慧)

B.勸誡不聽責備者
1「褻慢人不愛受責備;他也不就近智慧人。」(箴15:12)
(狂傲的人不受人指責,他不願結交有見識的人)(狂傲人不受規勸,他不向明智人求救)

2.「人屢次受責罰,仍然硬著頸項;他必頃刻敗壞,無法可治。」(箴29:1)

C.勸誡領受責備
1.「我兒,你不可輕看耶和華的管教(或譯:懲治),也不可厭煩他的責備;因為耶和華所愛的,他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箴3:11-12)

2.「你要聽勸教,受訓誨,使你終久有智慧。」(箴19:20)

3.「我兒,不可聽了教訓而又偏離知識的言語。」(箴19:27)

1⃣️2⃣️3⃣️4⃣️5⃣️6⃣️8⃣️9⃣️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