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心理學背道而馳聖經3⃣️男性和女性的能量

e1.心理學背道而…

Sermons: 不許女人講道?《教會生活系列二》,提前2:11-15

「我願男人無忿怒,無爭論,舉起聖潔的手,隨處禱告。又願女人廉恥、自守,以正派衣裳為妝飾,不以編髮、黃金、珍珠,和貴價的衣裳為妝飾;」【提前2: 8-9

基督徒心理学家韦夫说: 在每个男人里面,都潜伏着一个女人;同样地,在每一个女人里面,也有一个男人。导灵相信,男人应该发展他女性化的一面;而女人应该发展她男性化的一面。换言之,男人应该更像女人,女人应该更像男人。

我们可以凭着普通常理知道,男女有别。可是,他们的行为和反应,是在一个很大的幅度内。基本上,所有人都在这两个极之中,大部分女人比较接近阴柔的一端,而大部分男人则比较接近阳刚的一端。圣经从不强调男女有别,但教导男人「无忿怒、无争论,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女人「廉耻、自守,以正派衣裳为妆饰..」意思就是说,男人因为他的阳刚之气,他比较容易忿怒;而女人却较易爱慕虚荣。

所以,圣经的教导是﹕人人都需要小心,因为性别的特性,而带来的陷阱,目的是生活要圣洁。圣经不劝我们去平衡性别的特征,一个人无论多阳刚,或多阴柔,都无关重要。

自尊/自信和其他一些相关的字眼,其实就是自爱。常常相信自己是对的,常常对自己有好感。

基督徒心理学家和世俗心理学家一样,他们的自尊/自信教导,亦是基于「心灵控制物质」的想法。例如,拿兰摩尔说,如果我们对自己有高度的敬重,我们就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轻视自己,我们就不会有什么成就。弟兄姐妹们,请当心这些披上基督教外衣的「心灵控制物质」道理。

自爱是否叫人自私?导灵们都认为,我们必须首先懂得爱自己,然后才能爱别人。导灵伊曼纽说,除非我们能有高度的自爱,我们不可能对别人有爱心和同情心导灵赛斯亦说﹕「你必须先爱自己,然后才能爱别人。」

既然人必须先爱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常常先考虑自己,学习「据理力争」。自称为「上帝」的导灵说,我们行为的准则是「爱」 —— 先爱自己,然后爱别人。如果有冲突,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找个折衷办法,如果无法达成协议,那么,就要坚持自己的意见 —— 先考虑自己。

人若先考虑自己,他自然会反对「自我否定」。导灵「上帝」解释说﹕自我满足,就是自爱;自我否定的反面,就是歌颂生命。
   
世俗心理学家们对自尊/自信没有统一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文献中,看见一贯的意思。布兰德解释说,自尊/自信的意思就是,「对人生有信心,感到胜任和有价值。是要增加人的「无条件自我敬重」。

为什么我们必须爱自己,然后才能有自尊/自信?心理学家们亦提出同样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心灵控制物质」。如果我们相信一件事,无论它是否属实,我们就会依照着这个信念,而有所行动。

自尊/自信是众善之泉。很多人生问题都可以溯源于自尊/自信不足。故此,缺乏自尊/自信,就是万恶之根。心理问题,如抑郁、工作或学业成绩不佳、殴打配偶、非礼儿童、自杀、罪案、暴力,除非有生理问题,否则都可以追溯至自尊/自信低落。

世俗心理学也强调人必须先爱自己,否则我们不懂得怎样爱别人。弗罗姆说﹕「如果爱别人是美德,爱自己应该也是美德,不是坏事,因为我也是一个人。」他认为﹕据理力争是一种美德。教导孩子据理力争,可以帮助他们避免被戏弄和批评,又可以解决问题,建立自信。但圣经从不教导我们自爱,只有教导我们爱神和爱人。蒙主恩典!阿们!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