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 抑郁症4⃣️现代年轻的人们该去哪儿?

e1. 抑郁症4⃣…

圣经预言,自爱是末世象征﹕「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提后3: 1-2】   

当学校出现了学生自杀,咨询中心就采取主动,邀请每届新生入学就来参观,帮他们了解心理咨询,打消他们的顾虑。

90 后直到00 后,不同世代的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的差异。本质上差异不大,人的问题都差不多,而且他们都是处于青春阶段的学生,需要完成这个阶段的心理成长和发展任务。离开故土、父母,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需要学习跟他人建立关系 ;需要进入恋爱的亲密关系 ;需要适应大学里不同的学习方式。

同时,他们离开父母,不仅是物理上的离开,更是心理上的离开,重新认识自己,探索自我。他们还要为未来做准备—完成学业,面对就业。这些变化都可能给心理成长带来危机。

不过,与90后相比、95 后、00 后的自我意识更强,特别是出生于大中城市或中产家庭的孩子,他们对得到父母尊重的诉求更强烈,也更能表达自己的诉求。

这让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张力显得更大,看起来似乎问题也更大。

当然,从外在呈现方式来看,这些更年轻的孩子的心理问题表现出更多的样貌。前些年多是很单纯的抑郁或焦虑,近年除了这些还有较多的上瘾问题,比如网络、游戏、色情成瘾,还有双向情感障碍、暴食、厌食、边缘人格障碍、性别认同障碍等。还有一些有自残行为的,用伤害自己的身体来减轻心理痛苦。

他们孤独地痛苦着,抑郁、焦虑、但没有出口。

数据显示出年轻一代有心理问题的比例相对较高,也有人说他们比其他世代的人心理更脆弱,发现有些因素可能造成他们更容易心理失衡。

父母婚姻不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原因。90 后、00 后的父母婚姻一般都缔结于改革开放以后,那一阶段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动荡,离婚很普遍。即便父母没离婚,也忙于事业、做生意或打工,忽略家庭责任,对孩子情感上照顾得很不够。

学生们初来学校的时候,都是说到睡眠不好、情绪不好,或者学业问题、恋爱问题,来过几次之后,他们就会谈到父母,常常发现学生跟父母的关系是根本问题。如果他们跟父母的关系比较好,仅仅遇到学业之类问题,这些都不太担心,这类孩子恢复起来比较快,因为父母的爱给他们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如果父母有离异、离世或暴力问题,孩子的心理底子通常比较薄,需要特别关注。大多数学生,跟父母的关系多少都有问题,所以当他们遇到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时,心理上就会显得相对脆弱。

他们作为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方面比较弱。之前的孩子几乎都有兄弟姐妹,放学回来之后,要不跟兄弟姐妹一起,要不跟小伙伴在一起。即使遇到什么挫折,大家一玩、一放松、一高兴,小伙伴聊一聊,痛苦的心情就能得到缓解。现在的孩子没有人可倾诉,他们就孤独地痛苦中情片结绪困优。很多孩子的痛苦没有出口,当痛苦压到一定程度,他们就承受不了了。很多人理解不了现在的孩子这么容易自杀,认为他们脆弱。通过和他们的深度交流,我很能理解他们。

现在父母、学校对年轻一代的期望整体比较高,使得孩子的压力增大,他们很容易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学习成绩上。

很多孩子上小学、中学都是当地的学霸,如果他们大学期间不是成绩不能拔尖儿或者出了其他问题,他们就会不知道自己是谁,迷失了自己,心理上就垮了。

孤独,他们太孤独了。90 后、00 后在物质生活方面普遍没什么问题,但他们缺乏真正的亲密关系。父母婚姻不稳定,忙着打打闹闹甚至离婚,根本顾不上孩子的感受,许多孩子在孤独中非常艰难地长大。

很多父母不知道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只是要求他们成绩好、上培训班等等。他们跟孩子不会沟通,亲子关系多是外在的、肤浅的,缺乏内在的情感连接,导致孩子们心灵的普遍状态就是孤独、闹情绪,而且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孤独,变得已经没有要求了。

网络让他们的孤独有地方可去。现在许多孩子都有严重依赖网络的问题,00 后比 85 后更依赖手机。他们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得很乖巧,或者很麻木,但是说到网络小说、游戏什么的,就变得眉飞色舞、判若两人。你会感到他们的灵魂有一大半是在网络里,网络就像他们的逃城。咨询孩子之后说 :“老师,从来没一个人耐心听我说过这么多话!”他们太孤独了。

经济发展,人们付出了许多代价,有些代价相当沉痛。

因经历过非常痛苦,对人非常不信任,脑子里有很多奇怪的念头。有自杀想法的孩子,但其实只要有一个人真正关心他们,就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支持,一定要引领孩子来认识主耶保稣基督 ! 蒙主恩典!阿们!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