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136 “爱… 19 12 月, 20211 3 月, 2022 by Tong, Peter 🔊 Listen to this 需 2 分钟 2006年,李利娟因为收养、救治许多孤儿弃婴,被评为感动河北的“爱心妈妈”。 2019年,李利娟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处罚金人民币267万元。 01. 李利娟的爷爷是个宅心仁厚老医生,有穷人看不起病,他不仅分文不取,还会给粮给钱,就连李利娟的两个姑姑,也是爷爷在给穷人义诊的时候收养来的。 被“真善美”熏陶长大的李利娟,似乎很早就把“助人”二字刻在基因里。 后来,她认识了一个刚刑满释放不久的男人。 在这个犯过错、也诚心忏悔过的男人身上,单纯的李利娟感受到爱情的疯狂,她不顾家人反对,迅速结婚生子。 但婚后的生活并不痛快,男人除了那段不光彩的经历外一无所有,两个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李利娟无法忍受这样的日子,她辞掉工作,用自己的积蓄做起服装和毛线生意,因为吃得了苦、不服输,几年里打拼出了上百万的资产。 生活越来越富足,与此同时,丈夫的本性也开始暴露,他染上毒瘾,用李利娟的血汗钱填补吸毒的窟窿。 像当时刚认识时那样,李利娟以为自己能拯救这个犯过错的男人,一次次地阻拦,却让对方变本加厉。 哀莫大于心死,李利娟选择离婚,钱和孩子都留给对方。 她想把一切过往清零,重新开始。 02. 可只要人在世间还有羁绊,潇洒就变成了臆想。 吸毒这种事,一旦沾上,破产是早晚的事,仅仅半年,前夫就花光了所有积蓄。 毒瘾又发,家里已经没有值钱的东西了,除了儿子。 他以7000块钱把孩子卖给了人贩子,换来了短暂的痛快。 李利娟知道后心神俱裂,她跟父亲借了8000块钱,带着亲友去火车站和汽车站挨个寻找截堵人贩子。 当她在一辆即将启程的长途汽车上找到孩子时,那种铺天盖地的愧疚和后怕让她险些崩溃。 如果晚来一步,汽车开走,孩子会面临什么?是被弄残了四肢后丢到街上乞讨,还是被拐进大山里一辈子暗无天日? 对于母亲,这样的想象太残忍了。 为了给儿子优渥的生活,李利娟借了许多钱,承包下当地一座铁矿,凭借着之前的经商经验,铁矿经营得还算不错。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李利娟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孤儿群体,既是出于对儿子的补偿,也是基于内心的同情。 “那天,我从矿上往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儿在矿井捡东西。有的工人拿饭盒逗她,有的工人还用矿石丢她。” 小女孩叫永超,父亲在矿难中去世了,母亲半年前将她丢在矿山,改嫁他乡。从此,她白天就在矿井处讨饭,晚上就睡在这边的山洞里。 无依无靠,被矿工羞辱也是常有的事,于是就有了李利娟看到矿工欺负永超的场景。 那几天的李利娟总会想起当初儿子差点被人贩子卖掉的事情,她没考虑太多就收留了永超。“我跟矿工们说,如果她的亲人来找她,就说我先收养着她。” 这是李利娟收养的第一个孩子,后来小女孩跟了她的姓,叫李永超。 03. 李利娟眉目清秀,五官和善,第一次见她的人总会对她产生巨大好感,尤其对于那些被丢弃的流浪儿来说,李利娟就像天使一样美好。 “那时妈妈爱穿旗袍,留着长长的披肩发,手里拿着大哥大,可漂亮啦。妈妈每次买吃的或穿的都是两份,我和哥哥(李利娟儿子)各一份。外人问起来,妈妈总是说‘这是我生的闺女。’” 在李永超心里,李利娟是个完美的妈妈。自从被收养之后,她就成了“有妈的宝”,再也没受过委屈和欺负。 李永超之后,李利娟又收养了几个弃儿,听说她收养事迹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陆续将遗弃的孩子送到李利娟家,其中不乏一些重病在身的弃婴。 “你一个离婚女人,要创业,还要带儿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还能收养这么多‘小拖油瓶’,将来你还怎么嫁人啊!”家人劝了李利娟很多遍,她反倒觉得无所谓,大不了就和孩子一起过呗。 为了安置孩子们,李利娟在市郊租下一块地,成立“爱心村”,又请了不少阿姨照看。 铁矿上的收入源源不断地投进了爱心村,她的心血精力也汇聚于此。 2004年,儿子韩文在北京部队里受伤,多处骨折急需手术;同时收养多年的孩子豆豆患了重度脑积水,也面临手术。李利娟分身乏术,权衡一番后,她带着豆豆去上海看病。 因为儿子身边还有自己的亲人照料,豆豆身边只有自己。但韩文难以接受,从此变得冷漠,不再与她见面。 2006年,就在李利娟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时,韩文患了重度抑郁症。他越来越觉得母亲获得的荣耀是拿他们的母子情换的,他比不上爱心村那群孩子,更比不上李利娟“追求的名声”,他没有任何活着的价值。 李利娟又一次对儿子心生愧疚。 当初是因为对儿子感到愧疚而创办爱心村,如今却因为爱心村伤害儿子,这种苦楚与无奈没人能懂,李利娟无法向外人道来,只能自己消化。 04. 2008年,李利娟已经收养了21个孤儿,有她在路边捡到的、有周边县市的好心人送来的、有被狠心的父母扔在门口的、有徒步数百里,前来投奔的、有从汶川灾区收养的. 但也就是这一年, 由于铁矿处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征地范围内,不得已停产。 李利娟失去了生活来源。 那几年里,她与人合伙投资白灰加工厂,却因当地的环保压力而减产,一年只有几万元的收入;在市区开起服装店,又因网购兴起,实体店里的生意也十分冷清,根本赚不了几个钱。 “孩子们要看病、吃饭、上学,刚收养的婴儿还要喝奶粉,再加上照顾孩子们的10个奶奶和阿姨的工资 ; 每个月都要花几万元钱, 这还不算个别孩子突发大病的治疗费。” 图 | 李利娟雇佣了30多名阿姨专门照看襁褓中的孩子 即使李利娟把所有的收入全花到孩子们身上,仍旧是杯水车薪。靠着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爱心村才能勉强撑下来。 单是2011年,爱心村里就有15个弃婴急需手术救治。这些弃婴大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脑瘫、脑积水等严重疾病,治疗周期长、耗资大,费用缺口高达100 多万元。 李利娟就是在这个时候累倒的,整日操劳,忧思过度,导致患上淋巴癌,幸好是早期,还有得治。 “住了7天院我就逃回家了,花那么多钱治病,还不如给孩子们创造好的生活条件。我不怕死,就怕孩子们没着落。” 回去之后,李利娟卖掉市区的两层楼房和轿车,又跟亲友借了不少钱,给孩子治病。 2013年,欠下200多万、无家可归的李利娟带着那群孩子,从市郊搬到一个村子旁边的荒山上,这里的房租最便宜,靠着政府和外界的救助就能让她们活下去。 为了更好地养活这群孩子,她种了20多亩地,养了120多只羊猪鹅,摆过地摊、卖过冷饮。 李永超发现,妈妈再也不穿那些美丽的衣服,她的白发越来越多,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 05. 2016年,也是李利娟收养孩子的第20年。 她有一本厚得夸张的户口簿,曾经容纳下118个孩子的户籍,后来一些孩子上大学、结婚、工作,才把户口迁出去。 李利娟对这个户口簿里的孩子如数家珍:第16个孩子是汶川地震孤儿,第22个孩子双目失明,第68个孩子是脑瘫患儿,第73个孩子患唇腭裂、先心病等多种疾病 ; 他们中80%是因残疾或疾病被遗弃的,20%的孩子是遭遇矿难家庭变故的孤儿。 到了孩子们上学的年纪,她就送他们去读书,课外时间还请家教老师,教孩子们学拉丁舞、练习毛笔字,用尽一切的手段和资源去培养这群孤儿。 后来,这些孩子有7人结婚成家,有5人正在读大学,有一个考上公务员并成为人民警察,还有一个正在部队服役。 李利娟的名声越来越大,从06年的“感动河北”人物,到“国家公益楷模”、“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河北省十大爱心人物”、 “河北十大热心肠人物”、“民建中央十大道德模范”。 香港一家影视公司派创作组来到“ 孤儿村”采访整整半个月,想把她的故事搬上荧幕。 人们几乎无条件信赖这位“爱心妈妈”,都把弃婴送进爱心村,福利院反倒成了摆设。 爱心村一天天壮大,李利娟在当地占的绿色通道越来越宽敞,来自政府和民间的爱心捐款和物资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当地人也越来越恨她。 06. 孩子太多,李利娟想给爱心村搬家,政府规划了50亩地,她没要,打着“爱心妈妈”的名号,强行把孩子们迁到当地的一个铁矿区。 当地居民不乐意,她就霸占了去,理由是“给孩子献爱心”。 当地部门出面阻止她非法采矿,她就圈地侵占农民土地,村民们找她理论,要她归还被霸占的土地,换来的是李利娟的寻衅报复。 村民说,李利娟和黑社会有联系,但凡他们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就会遭到李利娟的毒打,人人敢怒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 为了避开政府,顺利开采铁矿,李利娟还将矿区外围5公里全部装上了铁丝围栏,驯养100多条大狼狗,集结一群社会青年每天巡逻。 爱心村就这样成了李利娟的“王国”,孩子是她的子民,铁矿是她的资产,铁丝网是她的城墙,狼狗是她的护卫。 李利娟的胃口越来越大,她不仅在自己的“领土”上耀武扬威,还慢慢将手伸到了爱心村之外。 去住宾馆,以坐电梯伤了腰为由,敲诈17万; 去医院治疗,以医院输错药物导致自己药物过敏为由,指使几个收养的孩子和社会人员到医院堵门,要价12万; 去理发店,以染发时洗发水进耳朵导致过敏为由,勒索6万; 国家要在当地的一座荒山上开发光伏电站项目,李利娟就伪造了一份占地协议,撒泼打滚,哭嚎着政府砍光她在山上的林子,要求当地党委书记赔她2000万。 那几年,李利娟在外仍是善良无私的“爱心妈妈”,但只有本地人知道,她是地痞流氓、是黑社会、是恶魔。 07. 而她抢来、占来的钱,也没有用在爱心村里。 当地民政局提供了一份关于对李利娟爱心村的救助情况: 给符合条件的89人足额享受城市低保,每人每月560元; 符合条件的17人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12人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 按季度给予生活口粮救助,每季度50袋大米,50袋面粉; 自2013年2月始,每天送水3车; 自2013年起,每年冬季市政府特批30万元用于冬季取暖和孩子们上学租房等。 在医疗救助上,2016年,民政部门对爱心村医疗救助37人次,救助金额达12.8万元。 仅2017年,李利娟就通过当地部门,领取低保金、房租取暖费等共计127万余元。 而外界的爱心捐款更是无法估量。 这些钱足够爱心村孩子的好好生活,然而当地人说,那里面的孩子们也没有生活的很好。他们大多被李利娟用来敲诈企业,阻止工程项目。对不听话的孩子,采取殴打恐吓,不给饭吃逼其就范。 可外有铁网,内有狼狗,谁也没有证据,更何况这是全国著名的“爱心妈妈”,相关部门也只能拐着弯想法子。 爱心村的基础设施未达到国家标准,当地部门借着这个理由,让李利娟把爱心村合并在福利院里,但李利娟拒绝了,她说人员配置不方便,自己也无法胜任。 再往深了讨论,动辄就是“那些孩子习惯了和她待在爱心村”。 软硬不吃,事情不了了之。 08. 直到遇上董明珠,李利娟横行霸道的人生才画上句点。 2017年,格力的中原智能装备基础件产业基地在当地正式启动,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 李利娟盯上了这个巨额的项目。 电缆安装要经过矿区的一些地方,她就带着人找上门,以被侵占土地的理由索偿赔款千万元。 政府出面调解,判定构不成赔偿条件,李利娟就利用爱心村的孩子们来闹事,让孩子们躺在挖好的深基坑内,施工方束手无策,只能停工。 李利娟本以为格力会像之前的项目一样,为了爱心村的孩子妥协交钱,却没想到碰上硬茬。 项目无端损失几十亿,格力震怒,出动法务收集李利娟阴私里的那些勾当,一举将她告上法庭。 有了这个开头,相关部门每天都能收到当地居民对李利娟的投诉,无数的举报信像雪花一样飞进法院里,“爱心妈妈”逐渐显出原形。 她名下有几辆豪车、几栋豪宅、几家公司、数不尽的奢饰品,账户上还有2000多万人民币和2万多元美金; 她打着照顾残疾儿童的名义,伪造材料,骗取十多万元的低保费; 爱心村里的孩子不仅有亲戚家的孩子,还有被拐骗来的。 伪善的面纱被撕下,露出的是狰狞的獠牙。 李利娟曾经站得有多高,现在她就跌得有多惨。 09. 2019年,李利娟因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伪造公司印章罪、敲诈勒索罪、诈骗罪,被判处20年的有期徒刑。 “国王”没了,“王国”也终成一片废墟。 矿场周围的铁丝网被拆,被雇来巡逻的那群打手进了监狱,爱心村的孩子被转到福利院,拐卖来的孩子也被送回亲生父母身边。 曾经,当地部门建议李利娟带着孩子去福利院,她却说,“福利院里的人都是挣工资的,下班就走了,我不是,这里每一个都是我的孩子。” 她给孩子们请了30多个阿姨,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精心照料。 后来爱心村的孩子进了福利院,工作人员说:“刚来时每个人头上都长虱子。” 也许,第一次收养孩子的李利娟,心中是有善念的。 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那一点点善早就被吞噬得一干二净,她成了无恶不作的魔鬼。 诚然,人性是脆弱的,也因为脆弱,才需要信念和底线的坚持,这正是人之为人的可贵。 10. 李利娟被刑拘后,有人找到了在爱心村长大的孩子,他们读了书、上了大学、有了理想工作,现在过的都还不错。 真相被揭露后,他们只是说,无论如何,他们爱李利娟,也感激她,是她给了他们一个家,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c7.143 谈流程 c1.137 董明珠的30年 petertong Related articles 赚钱的40…一份价值主…美联储血洗…房地产未来…c7.七种…商标与lo…企业全流程…孙正义看未…通胀,还是…在疫情持续…
2019年,李利娟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处罚金人民币267万元。 01. 李利娟的爷爷是个宅心仁厚老医生,有穷人看不起病,他不仅分文不取,还会给粮给钱,就连李利娟的两个姑姑,也是爷爷在给穷人义诊的时候收养来的。 被“真善美”熏陶长大的李利娟,似乎很早就把“助人”二字刻在基因里。 后来,她认识了一个刚刑满释放不久的男人。 在这个犯过错、也诚心忏悔过的男人身上,单纯的李利娟感受到爱情的疯狂,她不顾家人反对,迅速结婚生子。 但婚后的生活并不痛快,男人除了那段不光彩的经历外一无所有,两个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李利娟无法忍受这样的日子,她辞掉工作,用自己的积蓄做起服装和毛线生意,因为吃得了苦、不服输,几年里打拼出了上百万的资产。 生活越来越富足,与此同时,丈夫的本性也开始暴露,他染上毒瘾,用李利娟的血汗钱填补吸毒的窟窿。 像当时刚认识时那样,李利娟以为自己能拯救这个犯过错的男人,一次次地阻拦,却让对方变本加厉。 哀莫大于心死,李利娟选择离婚,钱和孩子都留给对方。 她想把一切过往清零,重新开始。 02. 可只要人在世间还有羁绊,潇洒就变成了臆想。 吸毒这种事,一旦沾上,破产是早晚的事,仅仅半年,前夫就花光了所有积蓄。 毒瘾又发,家里已经没有值钱的东西了,除了儿子。 他以7000块钱把孩子卖给了人贩子,换来了短暂的痛快。 李利娟知道后心神俱裂,她跟父亲借了8000块钱,带着亲友去火车站和汽车站挨个寻找截堵人贩子。 当她在一辆即将启程的长途汽车上找到孩子时,那种铺天盖地的愧疚和后怕让她险些崩溃。 如果晚来一步,汽车开走,孩子会面临什么?是被弄残了四肢后丢到街上乞讨,还是被拐进大山里一辈子暗无天日? 对于母亲,这样的想象太残忍了。 为了给儿子优渥的生活,李利娟借了许多钱,承包下当地一座铁矿,凭借着之前的经商经验,铁矿经营得还算不错。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李利娟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孤儿群体,既是出于对儿子的补偿,也是基于内心的同情。 “那天,我从矿上往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儿在矿井捡东西。有的工人拿饭盒逗她,有的工人还用矿石丢她。” 小女孩叫永超,父亲在矿难中去世了,母亲半年前将她丢在矿山,改嫁他乡。从此,她白天就在矿井处讨饭,晚上就睡在这边的山洞里。 无依无靠,被矿工羞辱也是常有的事,于是就有了李利娟看到矿工欺负永超的场景。 那几天的李利娟总会想起当初儿子差点被人贩子卖掉的事情,她没考虑太多就收留了永超。“我跟矿工们说,如果她的亲人来找她,就说我先收养着她。” 这是李利娟收养的第一个孩子,后来小女孩跟了她的姓,叫李永超。 03. 李利娟眉目清秀,五官和善,第一次见她的人总会对她产生巨大好感,尤其对于那些被丢弃的流浪儿来说,李利娟就像天使一样美好。 “那时妈妈爱穿旗袍,留着长长的披肩发,手里拿着大哥大,可漂亮啦。妈妈每次买吃的或穿的都是两份,我和哥哥(李利娟儿子)各一份。外人问起来,妈妈总是说‘这是我生的闺女。’” 在李永超心里,李利娟是个完美的妈妈。自从被收养之后,她就成了“有妈的宝”,再也没受过委屈和欺负。 李永超之后,李利娟又收养了几个弃儿,听说她收养事迹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陆续将遗弃的孩子送到李利娟家,其中不乏一些重病在身的弃婴。 “你一个离婚女人,要创业,还要带儿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还能收养这么多‘小拖油瓶’,将来你还怎么嫁人啊!”家人劝了李利娟很多遍,她反倒觉得无所谓,大不了就和孩子一起过呗。 为了安置孩子们,李利娟在市郊租下一块地,成立“爱心村”,又请了不少阿姨照看。 铁矿上的收入源源不断地投进了爱心村,她的心血精力也汇聚于此。 2004年,儿子韩文在北京部队里受伤,多处骨折急需手术;同时收养多年的孩子豆豆患了重度脑积水,也面临手术。李利娟分身乏术,权衡一番后,她带着豆豆去上海看病。 因为儿子身边还有自己的亲人照料,豆豆身边只有自己。但韩文难以接受,从此变得冷漠,不再与她见面。 2006年,就在李利娟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时,韩文患了重度抑郁症。他越来越觉得母亲获得的荣耀是拿他们的母子情换的,他比不上爱心村那群孩子,更比不上李利娟“追求的名声”,他没有任何活着的价值。 李利娟又一次对儿子心生愧疚。 当初是因为对儿子感到愧疚而创办爱心村,如今却因为爱心村伤害儿子,这种苦楚与无奈没人能懂,李利娟无法向外人道来,只能自己消化。 04. 2008年,李利娟已经收养了21个孤儿,有她在路边捡到的、有周边县市的好心人送来的、有被狠心的父母扔在门口的、有徒步数百里,前来投奔的、有从汶川灾区收养的. 但也就是这一年, 由于铁矿处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征地范围内,不得已停产。 李利娟失去了生活来源。 那几年里,她与人合伙投资白灰加工厂,却因当地的环保压力而减产,一年只有几万元的收入;在市区开起服装店,又因网购兴起,实体店里的生意也十分冷清,根本赚不了几个钱。 “孩子们要看病、吃饭、上学,刚收养的婴儿还要喝奶粉,再加上照顾孩子们的10个奶奶和阿姨的工资 ; 每个月都要花几万元钱, 这还不算个别孩子突发大病的治疗费。” 图 | 李利娟雇佣了30多名阿姨专门照看襁褓中的孩子 即使李利娟把所有的收入全花到孩子们身上,仍旧是杯水车薪。靠着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爱心村才能勉强撑下来。 单是2011年,爱心村里就有15个弃婴急需手术救治。这些弃婴大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脑瘫、脑积水等严重疾病,治疗周期长、耗资大,费用缺口高达100 多万元。 李利娟就是在这个时候累倒的,整日操劳,忧思过度,导致患上淋巴癌,幸好是早期,还有得治。 “住了7天院我就逃回家了,花那么多钱治病,还不如给孩子们创造好的生活条件。我不怕死,就怕孩子们没着落。” 回去之后,李利娟卖掉市区的两层楼房和轿车,又跟亲友借了不少钱,给孩子治病。 2013年,欠下200多万、无家可归的李利娟带着那群孩子,从市郊搬到一个村子旁边的荒山上,这里的房租最便宜,靠着政府和外界的救助就能让她们活下去。 为了更好地养活这群孩子,她种了20多亩地,养了120多只羊猪鹅,摆过地摊、卖过冷饮。 李永超发现,妈妈再也不穿那些美丽的衣服,她的白发越来越多,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 05. 2016年,也是李利娟收养孩子的第20年。 她有一本厚得夸张的户口簿,曾经容纳下118个孩子的户籍,后来一些孩子上大学、结婚、工作,才把户口迁出去。 李利娟对这个户口簿里的孩子如数家珍:第16个孩子是汶川地震孤儿,第22个孩子双目失明,第68个孩子是脑瘫患儿,第73个孩子患唇腭裂、先心病等多种疾病 ; 他们中80%是因残疾或疾病被遗弃的,20%的孩子是遭遇矿难家庭变故的孤儿。 到了孩子们上学的年纪,她就送他们去读书,课外时间还请家教老师,教孩子们学拉丁舞、练习毛笔字,用尽一切的手段和资源去培养这群孤儿。 后来,这些孩子有7人结婚成家,有5人正在读大学,有一个考上公务员并成为人民警察,还有一个正在部队服役。 李利娟的名声越来越大,从06年的“感动河北”人物,到“国家公益楷模”、“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河北省十大爱心人物”、 “河北十大热心肠人物”、“民建中央十大道德模范”。 香港一家影视公司派创作组来到“ 孤儿村”采访整整半个月,想把她的故事搬上荧幕。 人们几乎无条件信赖这位“爱心妈妈”,都把弃婴送进爱心村,福利院反倒成了摆设。 爱心村一天天壮大,李利娟在当地占的绿色通道越来越宽敞,来自政府和民间的爱心捐款和物资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当地人也越来越恨她。 06. 孩子太多,李利娟想给爱心村搬家,政府规划了50亩地,她没要,打着“爱心妈妈”的名号,强行把孩子们迁到当地的一个铁矿区。 当地居民不乐意,她就霸占了去,理由是“给孩子献爱心”。 当地部门出面阻止她非法采矿,她就圈地侵占农民土地,村民们找她理论,要她归还被霸占的土地,换来的是李利娟的寻衅报复。 村民说,李利娟和黑社会有联系,但凡他们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就会遭到李利娟的毒打,人人敢怒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 为了避开政府,顺利开采铁矿,李利娟还将矿区外围5公里全部装上了铁丝围栏,驯养100多条大狼狗,集结一群社会青年每天巡逻。 爱心村就这样成了李利娟的“王国”,孩子是她的子民,铁矿是她的资产,铁丝网是她的城墙,狼狗是她的护卫。 李利娟的胃口越来越大,她不仅在自己的“领土”上耀武扬威,还慢慢将手伸到了爱心村之外。 去住宾馆,以坐电梯伤了腰为由,敲诈17万; 去医院治疗,以医院输错药物导致自己药物过敏为由,指使几个收养的孩子和社会人员到医院堵门,要价12万; 去理发店,以染发时洗发水进耳朵导致过敏为由,勒索6万; 国家要在当地的一座荒山上开发光伏电站项目,李利娟就伪造了一份占地协议,撒泼打滚,哭嚎着政府砍光她在山上的林子,要求当地党委书记赔她2000万。 那几年,李利娟在外仍是善良无私的“爱心妈妈”,但只有本地人知道,她是地痞流氓、是黑社会、是恶魔。 07. 而她抢来、占来的钱,也没有用在爱心村里。 当地民政局提供了一份关于对李利娟爱心村的救助情况: 给符合条件的89人足额享受城市低保,每人每月560元; 符合条件的17人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12人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 按季度给予生活口粮救助,每季度50袋大米,50袋面粉; 自2013年2月始,每天送水3车; 自2013年起,每年冬季市政府特批30万元用于冬季取暖和孩子们上学租房等。 在医疗救助上,2016年,民政部门对爱心村医疗救助37人次,救助金额达12.8万元。 仅2017年,李利娟就通过当地部门,领取低保金、房租取暖费等共计127万余元。 而外界的爱心捐款更是无法估量。 这些钱足够爱心村孩子的好好生活,然而当地人说,那里面的孩子们也没有生活的很好。他们大多被李利娟用来敲诈企业,阻止工程项目。对不听话的孩子,采取殴打恐吓,不给饭吃逼其就范。 可外有铁网,内有狼狗,谁也没有证据,更何况这是全国著名的“爱心妈妈”,相关部门也只能拐着弯想法子。 爱心村的基础设施未达到国家标准,当地部门借着这个理由,让李利娟把爱心村合并在福利院里,但李利娟拒绝了,她说人员配置不方便,自己也无法胜任。 再往深了讨论,动辄就是“那些孩子习惯了和她待在爱心村”。 软硬不吃,事情不了了之。 08. 直到遇上董明珠,李利娟横行霸道的人生才画上句点。 2017年,格力的中原智能装备基础件产业基地在当地正式启动,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 李利娟盯上了这个巨额的项目。 电缆安装要经过矿区的一些地方,她就带着人找上门,以被侵占土地的理由索偿赔款千万元。 政府出面调解,判定构不成赔偿条件,李利娟就利用爱心村的孩子们来闹事,让孩子们躺在挖好的深基坑内,施工方束手无策,只能停工。 李利娟本以为格力会像之前的项目一样,为了爱心村的孩子妥协交钱,却没想到碰上硬茬。 项目无端损失几十亿,格力震怒,出动法务收集李利娟阴私里的那些勾当,一举将她告上法庭。 有了这个开头,相关部门每天都能收到当地居民对李利娟的投诉,无数的举报信像雪花一样飞进法院里,“爱心妈妈”逐渐显出原形。 她名下有几辆豪车、几栋豪宅、几家公司、数不尽的奢饰品,账户上还有2000多万人民币和2万多元美金; 她打着照顾残疾儿童的名义,伪造材料,骗取十多万元的低保费; 爱心村里的孩子不仅有亲戚家的孩子,还有被拐骗来的。 伪善的面纱被撕下,露出的是狰狞的獠牙。 李利娟曾经站得有多高,现在她就跌得有多惨。 09. 2019年,李利娟因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伪造公司印章罪、敲诈勒索罪、诈骗罪,被判处20年的有期徒刑。 “国王”没了,“王国”也终成一片废墟。 矿场周围的铁丝网被拆,被雇来巡逻的那群打手进了监狱,爱心村的孩子被转到福利院,拐卖来的孩子也被送回亲生父母身边。 曾经,当地部门建议李利娟带着孩子去福利院,她却说,“福利院里的人都是挣工资的,下班就走了,我不是,这里每一个都是我的孩子。” 她给孩子们请了30多个阿姨,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精心照料。 后来爱心村的孩子进了福利院,工作人员说:“刚来时每个人头上都长虱子。” 也许,第一次收养孩子的李利娟,心中是有善念的。 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那一点点善早就被吞噬得一干二净,她成了无恶不作的魔鬼。 诚然,人性是脆弱的,也因为脆弱,才需要信念和底线的坚持,这正是人之为人的可贵。 10. 李利娟被刑拘后,有人找到了在爱心村长大的孩子,他们读了书、上了大学、有了理想工作,现在过的都还不错。 真相被揭露后,他们只是说,无论如何,他们爱李利娟,也感激她,是她给了他们一个家,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