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03 王希… 23 10 月, 202125 10 月, 2021 by Tong, Peter 🔊 Listen to this 2 分钟 王希成,73岁的他以355亿元财富排名第550位。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希成在山东接手了一家濒临倒闭的轮胎制修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这家小工厂起死回生,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轮胎企业。 关于过往,他曾表示:造中国名牌产品,创世界一流企业。用户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活法。初心不改,前进不停。征途漫漫,玲珑惟有奋斗! 玲珑集团的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招远轮胎制修厂”。该厂的主要业务是翻新、修补轮胎,是一家典型的手工作坊式企业,几乎无技术含量可言。 到了1986年底,这家工厂已经走马灯似地换了七任厂长,全厂职工108人,而总资产还不足50万元。厂房和设备陈旧、技术十分落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工厂风雨飘摇,入不敷出,濒临倒闭。 为挽救轮胎厂的命运,解决职工的吃饭问题,1987年,当时正担任招远黄金冶炼厂副厂长的王希成临危受命成为招远轮胎制修厂第八任厂长。面对这么一个烂摊子,许多亲朋好友都劝他,“滚热的身子别往凉水里跳”。更何况在以前的一次事故中,他的视网膜严重受损,一只眼睛视力只有0.2,另一只眼睛几乎失明,不去也情有可原。为了不辜负组织的厚望,最终王希成咬牙接受了重担。 上任后,王希成首先把全厂员工召集起来,开了一场大会。当时,员工们都心灰意冷,对企业倒闭听天由命,并没有对王希成的到来,有什么期待。 但王希成非常自信,他鼓励大家说,“我们的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想变必须干,只要我们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信心和雄心,就一定能渡过面前的难关。要干就得豁出去,背水一战,大干一场,让轮胎厂来个脱胎换骨的变化,决不能让企业在我们这帮人手里干黄了。” 光凭演说想改变员工的心显然不容易。当时企业的账面上不仅一分钱都没有留下,还欠着银行一屁股债务。当务之急,王希成多次奔走银行,最终用自己的人格担保贷款5万元。 有了这笔启动资金后,王希成开始带领员工重新建立厂房。当时他白天黑夜都在工地上,困了,就在办公室打个盹;累了,就在工地上坐一坐;饿了,就到伙房领个馒头啃几口。 有一次,王希成在工地不小心被钉子扎到了脚,出了很多血,可第二天他照例瘸着上班。员工们看到他的拼搏精神后,感动得像打满了鸡血。 在王希成的带领下,轮胎厂技改工作面上开花,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当年共生产轮胎9.2万套,完成产值650万元,实现利润45万元。 尽管取得不错的成绩,但王希成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有更多的愿望。1988年,王希成做出了投资380万元,对企业进行大规模彻底改造的全盘计划,并在县里立下了军令状,第二年要比第一年生产能力再扩大一倍,产量突破25万套。 与此同时,王希成还提出了“路边到路中,路中争上游”的发展方针。企业的产品逐步由低档马车轮胎发展到卡车轮胎、工程轮胎和高级轿车轮胎。 消息一传开,从企业到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地许多人认为王希成在吹牛,连员工也半信半疑。但王希成最终用事实说话,当年年底完成产量25.3万套。 此后,全体员工都对王希成心服口服,他们曾表示:只要王厂长指到哪儿,我们就打到哪儿,干到哪儿。在我们看来,只要跟着王厂长干,心里就踏实,干得有劲。 自此,企业迈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轮胎产量大幅度增长,轮胎品种也不断增加,一年一大步,年年都有新项目,经济实力逐步雄厚。 到2000年,企业形成了工程轮胎、载重轮胎、轻卡轮胎、农用轮胎、轿车轮胎五大系列200多个规格,成为国内最大的斜交轮胎生产企业之一,进入国内轮胎业前10名。实现了由轮胎制修向斜交轮胎规模化生产的转变。 形势的发展是千变万化的,正当王希成带领职工在企业发展的快车道上疾速行进时,一个以股份制改造为内容的企业改革浪潮随之而来。 王希成和轮胎厂很快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激流隐退,还是勇立潮头,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有的劝他:趁机退下来歇息;有的要他:趁机赚他个盆满钵满。 对待企业改制,王希成却有着更加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是国家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政策,也是企业界孜孜以求的目标,眼下企业发展的春天来了,理应站在改革的潮头上,抓住机遇,放开手脚,轰轰烈烈地大干一番,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最终在2001年,玲珑轮胎股份制改造成功,形成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公司架构。 面对新的局面,王希成坦率地说,“现在企业体制变了,自主权大了,但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变,搞好企业回报国家的大方向不能变,如果见钱眼开,一味追求个人盆满钵满,那势必会自我毁灭,自食苦果。我们必须为员工创造机会,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 王希成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要参与国际平台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克服杀鸡取卵、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必须放眼远望,不断加大技改投入,靠规模经营取得竞争优势。 当时,改制后的玲珑仅靠传统斜交胎产业已经难与其它厂家的新型子午线轮胎抗衡,企业生存发展步履艰难。如果继续保守经营,玲珑将亏损面临破产。于是在2001年,王希成立马带领公司以“稳定斜交胎生产,大力发展子午胎,兴建轮胎工业园”经营思路,由单一斜交轮胎生产向子午线轮胎结构调整。 那时候,王希成响亮地提出了“质量+服务”的经营理念,并在全公司开展了“学海尔、学青汽”竞赛活动。 厂级领导每半年走访一次用户,每年召开一次用户座谈会,让用户“揭短”“挑刺”,及时制定完善改进措施。许多合作商纷纷表示,“王希成诚实守信,跟这样的人打交道,让人放心。” 2003年,玲珑轮胎又进一步进行优势整合,逐步完成由单一产业发展跨向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最具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轮胎制造业基地。2011年,依靠技术创新,玲珑轮胎打造高端品牌,全面提升国际化市场竞争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名企。 2016年,玲珑轮胎成功上市。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现已成长为国内知名轮胎企业,产品远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做大做强轮胎业务的同时,王希成也带领企业朝多元化发展布局。 据官网介绍,玲珑集团是一家以轮胎为主业,主辅并举、多元发展的集团化公司,涵盖轮胎制造、机电装备、热电联产、房产置业、仓储物流、商贸旅游、卫生医疗、技术服务八大行业领域,下属企业20多家,是中国大型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世界轮胎20强和中国轮胎前5强。 目前,王希成已经把玲珑轮胎掌舵权交给了儿子王锋。据媒体介绍,从上高中时起,每到假期王锋都要到企业基层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是从普通操作工一步步成长过来的。 当然,王锋也非常给力,在福布斯中国发布的2021中国最佳CEO榜单,玲珑轮胎董事长、总裁王锋名列其中,成为唯一入榜的轮胎企业CEO。 尽管十分富有,但王希成一直以来都勤俭节约,严格要求自己。 有一次,王希成到国家经贸委申请子午胎立项,对方考虑他的身体状况,直接把他安排到高级大酒店里,待对方人一走,他立即让同行的人办理退房手续,连夜住进价格便宜的宾馆里。 用他的话说:一分钱也是职工们汗水换来的。但是,在纳税、做慈善、对待员工方面,王希成却十分大方。 关于未来,王希成的个性是:永不满足现状,不断改善创新,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走精益之路,建百年玲珑。 c1.102 马云被剔除出企业家名单 c3.93 人到中年,崩溃无声! petertong Related articles 赚钱的40…一份价值主…美联储血洗…房地产未来…c7.七种…商标与lo…企业全流程…孙正义看未…通胀,还是…在疫情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