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75 科学技…
2 min.
科学技术从未像现在这样,影响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
施一公、汤晓鸥、戴文渊、陈天石……一个个科技大牛,正从实验室奔赴创业一线。
8月17日,义翘神州在创业板敲锣上市,292.92元/股的申购价,让它超越石头科技,刷新了A股发行价最高纪录。
10天后,超级AI独角兽商汤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式启动上市计划。
这两家公司虽属不同领域,但有一个共同点:创始人都是科学家。
从事生物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义翘神州,其创始人谢良志为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化工博士,师从“国际工业生物技术之父”王义翘;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同时也是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全球人脸识别技术的“开拓者”。
这并非巧合。事实上,最近几年,一大批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以及海外院校的顶尖科学家,选择了走出实验室,奔赴创业一线。
在张江科学城,近三年来,入驻的创业者中,有10%是来自大院大所的科学家,这类创业者在过去凤毛麟角。
据不完全统计,科学家创业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例如:
-
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参与创建了诺诚健华,这是一家专门研制抗癌药的生物医药公司,核心产品为治疗淋巴肿瘤和白血病的BTK抑制剂奥布替尼,于2020年3月在港交所上市;
-
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贾佳亚,创办思谋科技,以视觉检测为切入点,打造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已落地汽车制造、消费电子、半导体和精密光学等多个智能工业场景,最近刚刚完成B轮融资;
-
中科院计算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天石成立的寒武纪,致力于研发各类智能云服务器、智能终端以及智能机器人的核心处理器芯片,2020年7月,其成为“AI芯片第一股”;
-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多媒体中心主任、电子信息所副所长周曦,创办了云从科技,产品主要为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将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安防、出行、商业等领域,2020年12月科创板上市;
-
AI、3D感知技术方案提供商奥比中光创始人黄源浩,曾在麻省理工学院SMART研究中心3D光学系统组任职,这家支付宝“刷脸支付”背后的公司,正在冲刺科创板;
-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是机器学习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凯,深耕智能驾驶芯片领域,有媒体报道称,其最快今年年底上市;
-
曾任复旦大学教授的陈博,先后创建武汉华鑫康源、君实生物和康诺亚生物,均从事免疫及肿瘤方面的创新药研发,君实生物、康诺亚生物已经先后登陆科创板、港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