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哪(21)旷野第…

「从红海边起行,安营在汛的旷野。」【民数记 33章:11节】
当我们开始跟随主走天路的时候,也都像以色列人一样,已经借着「十灾」认识了神,「过红海」经历了救恩,在「玛拉」领受过神的话语,在「以琳」享用过神的安息,开口闭口都能说一些属灵的话,但这些话还只是在头脑里,并没有在生命里。
这时圣灵会把我们领到「汛的旷野」,用环境里的难处让我们认识自己属灵的实际。那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信心还不是建立在「神的话」上,而是建立在眼见的事实和过去的经验上;就会发现还没有多少「神的话」真正进到我们的生命里,所以我们里面充满的是「肉体的私欲」,发出来的是「怨言」而不是祷告。
今天的我们也都习惯了把所谓的「信心」建立在眼见的事实和过去的经验上;把理性、情感、意志误以为是「信心」。因此,许多自以为已经够属灵、够刚强,决心做基督的精兵的人,只要稍微多走两步,走到「玛拉」,走到「汛的旷野」,就没有办法继续向前走了。
感谢神!祂的旨意并不倚靠人,祂的信实并不根据人;而是根据祂自己所是、所有和所作加在不配的人身上。神既然拣选了这些不配的以色列人作「耶和华的军队」,「量着在我面前群畜和孩子的力量慢慢地前行」(创33: 14),当祂的百姓还「在基督里为婴孩的时候,祂不是用公义来追讨人的愚昧,却是用丰富的恩典来「试验他们」、扶持他们,让他们在恩典里被造就,不但在恩典里走过难处,也在恩典里脱离难处的辖制,把信心建立在「神的话」上。
当百姓只会抱怨、摩西还没祈求的时候,神就主动提出「我要将粮食从天降给你们」,表明正是神亲自把祂的百姓带到「汛的旷野」,等他们断绝了属地的供应,神就用属天的粮食代替属地的出产,把他们的眼目从地转向天,并在每天的属天供应中学习遵行神的「法度」。
在旷野里好不容易见到粮食,却又要克制自己,「每天收每天的分」,享用恩典也是一个不容易的功课。这功课一面是让人学习每天都尽自己的本分来接过神的属天的供应,跟上神的带领;一面是让人凭信心学习每天都对付自己的欲望、遵守神的「法度」,每天都仰望神的供应、经历神的信实。
属天的供应不但能满足人身体的需需,也要满足人灵命的需要。第六天「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是为了让人在安息日不为生活忧虑,专心与神交通,学习神的话,享受属灵的安息。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祈求!阿们!
学习体会 : 旷野的行走能显露人的肉体,也能显露掺杂在神百姓中间的闲杂人。可能是与以色列人通婚的埃及人、或其他在埃及为奴的外族人。他们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和他们一同上去,目的是脱离法老的辖制,并不是为了事奉神。他们跟随以色列人走向应许之地,但在应许之地却得不着应许,所以在旷野一行走,就把这些没有盼望的闲杂人显露出来了。百姓虽然有应许之地的盼望,却活得和那些「闲杂人」一样,只看重眼前的实际,结果他们就和闲杂人一起哭号。蒙主恩典!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