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 孩子病后,心理重建要怎么做?

59.7 孩子病后…

让孩子们能够早日重拾快乐。

1. 弱化疾病程度:

告诉她每个人都会生病,就像感冒、骨折、阑尾炎手术一样,医院里很多孩子住院,甚至有时没有床位需要等床位。

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她是另类,她可以感受到有同样患病的群体存在,她和别人没有不同,减少她的自卑和恐惧感。

2. 树立信心:

一定告诉孩子现在的医疗手段和技术都很发达,她的病治疗得非常成功,虽然在治疗过程中吃了不少苦,但是都能坚持下来,是勇敢坚强的孩子,让妈妈非常骄傲,在妈妈心中女儿是英雄。

现在我们只是进入到康复阶段,肯定还要坚持复查,坚持锻炼,会有不适的地方,但是更要坚持下来。

3. 打扮孩子:

女孩子都爱美,长发脱落了,头上有了疤痕,孩子接受不了,不愿去人多的地方,不愿与人接触很正常。

这个时候咱们就得天南地北地网上海搜,给孩子买漂亮的帽子、假发、服装、装饰品甚至小小的奢侈品,让孩子重新找到美丽的感觉,敢于在同学们面前出现,敢于自拍臭美。

4. 确定目标或找到爱好:

一定帮孩子找到一个近期的目标或者说爱好!这样孩子思想上才有寄托,有了想做的事情,有了占用她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的事情,她就没有时间胡思乱想,没有时间和我们闹脾气、耍性子了。

我女儿手术后右手不能写字,会抖,但是她想要的,我会全部满足。各种书籍、杂志、钻石画、十字绣、中国结、串珠、乐高拼插、拼图、油画……

有的她只是心血来潮,可能一天甚至半天就不碰了,那也没关系,只要她有半刻的欣喜和专注,能够左右手协调活动一会儿,我们不就满足了吗?现在,孩子已经能够独立用右手绣十字绣了!

5. 回归学校:

孩子不能只有我们,同龄人的陪伴至关重要。她需要朋友,需要群体生活,需要在学校的环境中重新融入集体。

虽然,我很担心孩子从名列前茅到跟不上队,这个心理落差怎么办?更担心班中孩子多可能出现我们不愿看到的冲突。但是,孩子总要面对这些的,不可能总缩在家里的。

我的办法是提前和学校沟通,和新班主任老师交流,把孩子的情况和盘托出,争取校方的支持。给班级同学准备个小礼物、小课表什么的,争取同学们的帮助和包容。在家长微信群中,给家长们发感谢微信,赢得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

现在我女儿在班里很开心,虽然作业多,左手写字费力速度慢,但是正确率整体还不错,除了英语确实吃力一些(我们是英语特色校,她落下来补起来很费力),语文和数学成绩都很不错,数学单元测试97+10,老师大力表扬了她,孩子学习更有劲头了。

6. 旅游怡情:

我家一直以来喜欢旅行,一般保持每年至少两次,尤其喜欢自驾和自由行。

孩子生病了,一直说暑假没能出去玩儿,很郁闷,所以在去年“十一”前孩子放疗刚结束,第二天我们就飞去上海玩儿。

放疗的医生说我胆子大,要我一定避开人群。其实,一路上我们也没有特别观看什么景色,一路都是轮椅推着孩子,根据孩子的身体状态,有可能一天都窝在宾馆里,但是孩子的心情是放松的。这会让她觉得她的身体越来越好,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暑假,我们去坐了邮轮,孩子已经能自己走路,自己选择想参与的各项活动。今年的“十一”我们去成都看大熊猫,孩子不但能走,喜欢看的能看很久。这不就是成长和进步吗?

但是就旅游方面,真的是要看孩子的情况,量力而行。个人建议在治疗阶段还是不要出国,因为毕竟国内医院的就诊方式和沟通都比较方便,国外的就诊包括孩子的病历等比较繁琐,如果临时突发问题,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7. 养只宠物:

宠物的陪伴力量真的是无穷的,和宠物在一起时,孩子是最没有压力的,而且还能够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更重要的是心理抚慰的作用。

所以,只要家庭情况允许,孩子的身体情况(对毛发不过敏)允许的话,搞好宠物的卫生,真的可以养一只小猫或小狗。化疗前我奖励女儿养了一只虎斑,明显感觉女儿的性格越来越好了,有耐心不狂躁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宠物一定要找知根底的,要定期带宠物去打针和检查,保证宠物的健康。因为咱们的孩子不能打疫苗,如果抓伤、咬伤会比较麻烦。

8. 坦然面对:

生病的事情,我们谁都不愿碰到,但是我们运气不好,面对现在情况,我们家长和孩子都只能坦然面对,笑看今天不问明天(这句我打得好苦涩)。

但是,目前我们能做的只有调整好自己,帮助引导和调整孩子,仅此而已,最终能帮她的只有她自己。

我也曾努力地把所有我认为不快乐的,不愿看的规避在孩子的视线之外,甚至电视中出现某些词语我都很紧张,立马冲到孩子面前遮挡,或者大声地顾左右而言他,但是我们真的不可能做到完全规避。

所以,我不会主动告诉孩子疾病名称和病情的严重性,但是我也不能欺骗孩子告诉孩子完全没问题了,孩子总要不断成长,不断面对。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心态的调整,相信我们和孩子都能逐渐平复,找到新的生活支点和幸福感。

这些做法是我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调整后慢慢做下来的,可能不一定适用您家的孩子,可能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见成效的,只是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让孩子们少一些伤痛,多些快乐。祝愿所有的孩子们重新找到快乐,家中重新充满笑声。

peter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