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约翰一书》… 9月 9, 20203月 28, 2022 by Tong, Peter 导论 约翰一书导论 这是一封写给小亚细亚(今土耳其)一带教会的短信,可以帮助我们略窥主后第一世纪末期基督教会的情形。写作用的是讲道体裁,有神学探讨也有属灵生活教训。信中特别着重“我写给你们”, 证明这些信息十分要紧,作者口讲的须笔之于书,广为流传,并示诸后世。 作者使徒约翰,年青时曾因撒玛利亚地一个村庄不接待耶稣基督,要吩咐火从天降下,烧灭全村(路9:53-54)。晚年为罗马皇帝放逐拔摩孤岛,也写信责备各地教会的冷淡与骄傲。这位性烈如火素有“雷子”之称的使徒,在第一世纪将近尾声之际,目睹异教之风,假智慧之名,在教会中煽动根基未固的初信者。针对此情景,他写了这封信(2:26)。 但作者不只消极揭露那些妄称“受膏”却为“那恶者”张目,和自称为神所生却行为放荡,道德沦丧的“假先知”;他也积极用使徒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耶稣就是基督,并教导人明白(象他在《约翰福音》中所写的)那创造万物的神就是光,就是爱,就是永生;祂要救普天下陷在罪中不能自拔的人(2:2),凡信祂名的都可成为祂的儿女,可以认识祂,住在祂里面。他们有神的道在心里,因此不能犯罪,反会爱弟兄,舍己为人,胜过罪恶。 本书以“永远的生命”始(1:2),也以“永生”终(5:20),作者要我们明白,只要有信心,人人可以认识神,得到祂才能赐给永生。 一、本书作者 本书作者与四福音书中的《约翰福音》的作者显然为同一人,他是耶稣的表兄弟,他母亲且资助过耶稣的布道工作(可15:40-41)。他在罗马皇帝豆米仙(Domitian)的大逼害中,被放逐拔摩岛;后来回到以弗所,死于一世纪结束之际。从书中内容与《约翰福音》的相似,和未提到主后95年豆米仙对信徒的逼害,可推知此信或写于主后90年前后,《约贰》与《约叁》应写于同时。据可靠传统,三本书都写于以弗所城。 二、受信人 对象为基督徒特别是以弗所和周围一带,以及受到诺斯底主义运动威胁的各地教会信徒。 三、诺斯底主义 约翰写本书时,诺斯底主义运动兴起,如狂潮泛滥,影响到基督真道的传播和教会的建立。本书4:3及《约贰》7节提到不认基督成为肉身的虚假教训,便是指此主义。 诺斯底的希腊文即知识,盛行于主后二、三世纪,为一种反对正统基督信仰的知识体系。有些教会中人对基督教会的起源低微(耶稣在马槽出生,穷人中传道,钉死在丑陋十架上),设法将传统基督信仰与希腊哲学及东方宗教、玄术、星相之谈等揉合为一,统称之为“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内涵复杂,归纳出来有下列几个主要论点: 1,真正最高的神为纯灵的,居住在净光中,与黑暗的世界完全隔开。 2,宇宙不是由这最高神所造,因为世界乃物质构成,物质为恶,故世界是罪恶的。 3,真正的神与此物质世界毫无关系,世界乃由一位次等的神所造,此一神祇并不认识最高神。 4,世上的人为灵体二元的,只有少数心中存有灵质慧光,需要一位救主来救他们脱离罪恶世界。 5,耶稣只是约瑟与马利亚之子,并非童贞女所生,但他公义、谦逊、坚忍且智慧,远超过世上一切人。 6,耶稣受洗后,基督降在他身上。这基督乃来自那最高神。 7,这位有基督在身上的耶稣向世人宣讲世人所不认识的天父,并在世上施行神迹。 8,世上有前面所说的灵质慧光的人,可以得此知认识神,投归天父。 9,耶稣钉死十架前,基督离开他,回到天上;死在十架上的只是一个人。 这一派的最大谬误是关于道成肉身的。他们不承认基督兼具人性与神性,故意抹去祂是道成肉身的事实,令基督成为无形体之灵,又使耶稣成为一个普通的人。犯罪、邪淫、私欲等等不道德的行为只属肉体的事,与灵无关,因此这一派的人放纵私欲。 此派更主张只有接受诺斯主义及其神秘知识才可得救,获得真光照耀,而非靠耶稣基督的救赎。又声称他们是从神生的,可以直接与天父相交,并且见过祂。他们主张自己天生无罪,所行的都是义,因此不需要诫命,也不需要耶稣的榜样。 四、本书内容特色 约翰写时用的为讲道式,常重复以增加信息效果;结构虽不如《罗马书》的严谨,但论道之有力毫不输保罗。作者提出三大论点: 1,神就是光(1:5),在祂里面毫无黑暗。神的儿女应行在光明中,凡不在光中行的就是不行真理。 2,神就是生命,藉着耶稣基督,凡悔改认罪信靠祂的都可得到永远的生命。圣灵住在信徒里头,教导他们当行的道,活出基督的生命来(2:24-29)。 3,神就是爱(4:8),凡认识神的人一定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神来的,信主的人都应住在爱中;神爱我们的心因基督耶稣来到世间而显明。不相信神的话就是把神当作说谎的(5:10-11)。 作者在信中揭露假教师的错谬教训(2:26);毫不留情指责异端教师的不义行为(3:8-10);要信徒坚信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1:3;4:2)已将真理智慧赐给我们(5:20)。基督徒只要认识基督真道,就可得到永远的生命(5:13)。 60.《彼得前书》序读 《旧约》导论 petertong Related articles 疫情与信心(7)疫情…(1)苦难…7.冠状病…(8)为疫…赏秋57.《腓…65.《猶…64.《约…42.《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