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腓立比书、腓…
《腓立比书》,这是写于罗马的另一封监狱书信,那是他第一次下监,其实应该说是软禁。 我们先来看看地图上腓立比的地理位置,保罗建立的第一个教会就在腓立比,他把这里称作是天国的殖民地,这对腓立比这个城市而言,意义非凡。这座城就在罗马帝国建造的东西交通要道上。保罗他从特罗亚出发,在尼亚波利港上岸,但是他没有在那里停留,因为他不打算拜访每一座城市,保罗的策略是只造访当地的重要城镇。等一下我们会谈到为什么腓立比是一个重要的城镇。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地图,在希腊北边这里有一排山脉,整排东西向的山脉中,只有一个主要的隘口,就在腓立比,所以这条要道穿越山脉向南行,但是腓立比有一条道路,穿越山脉通往欧洲各处,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
在过去的历史上,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在腓立比发生过许多战役,就是为了争夺欧洲北边和希腊之间的这个隘口。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座已经成了废墟的城市,现在虽然兴建了一座现代城,但是离原来的古城有一段距离,那些山脉就在远方这里。几年前,有一个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座陵墓,里面满是金银财宝,价值仅次于埃及图坦卡蒙法老王陵墓当中的财宝,你们也许都听过,图坦卡蒙法老王陵墓,但可能没有听过这座陵墓,因为埃及法老王陵墓的发现抢了风头。但是腓立比这座陵墓中的财宝价值高居第二位,那是一座国王的陵墓,是腓立比王的陵墓,腓立比城就是以他命名的。腓立比是马其顿的国王,马其顿位在希腊北方,腓立比王对儿子的期望很高,他的儿子就是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在31岁的时候,就征服了当时的世界,但是不久就死了,所以这是腓立比王的陵墓,他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这些山丘蕴藏了丰富的金矿还有银矿。当初陪葬的那些金银财宝,就是出自这里的。
二千年前,这里是一座繁华的大城,风景优美,腓立比王在此建都,历史上几场重要的战役,都是在这个隘口发生的。比如在主前168年,罗马人入侵,征服了这座城。主前42年的时候,安东尼在这里击败了布鲁特斯和卡修斯,后来到了主前31年,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在这里战败身亡,全都发生在腓立比,这里是一个战场,后来它成了罗马的殖民地。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给它取了一个夸张的名字,叫做朱利亚奥古斯都腓立比殖民地,把自己的名字跟腓立比的名字都放进去,但是大家都简称这座城为腓立比。
它是小型的都会城市,城里的人享有跟罗马人一样的公民权,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藉此来鼓励罗马人到这里来定居,带来罗马帝国的文化,所以他们在这里享有跟在罗马一样的公民权。 但是有一个地位比罗马皇帝高的至尊看上了这座城,那就是上帝自己。上帝要这座城成为天国的殖民地。这里的地理环境绝佳,是通往欧洲的大门,于是上帝带领祂的仆人保罗,在这里建立祂的殖民地,建立天国的殖民地,这个罗马殖民地必须成为基督的殖民地。 大家还记得吗?上帝是从加拉太把保罗带来此地的,保罗不断地往西边传福音,但是上帝觉得速度还不够快,上帝比保罗还急。所以圣灵才会禁止保罗去亚西亚,一直带领他往西。后来保罗梦见马其顿人向他求助,所以上帝觉得保罗不够快,就帮他加把劲,不等他将福音传遍这个地区,就立刻送他去腓立比,所以保罗才会称腓立比教会是天国的殖民地,他强调殖民地的含意,因为这里是罗马帝国所看重的殖民地,福音就从这里传进欧洲。 但是保罗刚开始在腓立比传福音的时候,效果并不好,刚开始他连一个男人都找不到,那里根本就没有犹太会堂,只有一个妇女祷告小组,各位可能不知道,根据犹太教的规定,必须要有十个男人,才能成立会堂。
所以耶稣才会被称作拉比,因为他有12个门徒,其中一个门徒后来背叛,应该算是11个门徒,耶稣被称作拉比,是因为祂有会堂。会堂不是指建筑物本身,而是指有十个男人跟随拉比,当初在腓立比找不到十个男人,但是可以先有祷告小组或家庭小组。所以这个妇女祷告小组就在河边进行,带领的妇女是一个亚西亚人,不是腓立比人,是亚西亚人,她是一个生意人,专门卖紫色的布匹。她有奴隶,还有一家子人,在圣经中,全家不只是指家人而已,也包括了奴隶还有亲戚,这比现代人的家庭要大多了,所以这是第一个全家受洗的例子,这个全家一起信主并且一起受洗的,就是吕底亚全家人。
我还可以告诉各位,欧洲第一个信主的男人是一个狱卒,他应该也是一个奴隶,当时负责看管犯人,这并不是一个好工作。 保罗按照惯例,先向犹太人和敬畏神的人传讲福音,他在河边发现这个妇女小组,就从这开始传福音,福音就这样传入欧洲,但是阻力很快的就来到了,而且很不寻常,保罗在街上传道的时候,有一个女孩一直跟着他,一直喊着说:你们要听这些人,他们是至高神的仆人,你们一定要听,他们讲的话都是真的。可别以为这有助于宣传,其实不然,保罗看出了问题所在,所以心里很烦。过了几天,他看出这个女孩是被邪灵附身,她有天眼神通,因为这种特殊性,所以这个女孩被她的主人当成摇钱树,她会算命,很有意思,邪灵竟然会说真话。但是宣传的人如果不对,对传福音就没有帮助。保罗把邪灵从女孩身上赶出来,她就不再扰乱他们的聚会,但是这下子,她的主人没生意做了,所以麻烦就来了。
保罗不管到哪里都会惹麻烦,犹太人讨厌他,生意人讨厌他影响生意。比如以弗所那个银匠,现在又是这个女孩的主人,保罗恐怕很快就会入狱了,但是这次被控告的罪名是“他是犹太人”,他们说他怂恿人违抗罗马法令,其实根本没有,这是反犹太人的心态。以往是犹太人,他们指控保罗的不是,现在则是外邦人指控他是犹太人,违抗罗马的法令,这根本是莫须有的罪名,但是保罗他们还是被关进牢里,结果他们在牢里做什么?他们大声唱诗赞美,保罗就是这种人,身在牢中,三更半夜、一片漆黑,可是他们却在那里唱诗赞美神,就是保罗和西拉。他们大声的唱诗赞美神,结果地大大震动,墙壁倾倒,整个监狱门户大开,所有的囚犯大可脱逃,如果囚犯都逃走了,那么狱卒就会被钉十字架处决,所以他才会吓破胆,他不知所以地大声喴着:我当怎么行才可以得救呢?从什么事上得救呢?是从被政府处死的刑罚吗?我们不晓得他当时这么讲到底什么意思,但是保罗立刻回答说:你需要耶稣。
《使徒行传》里没有详细描述这个故事,不过保罗当晚一定花了几个小时向他全家传讲福音,包括他家所有的奴隶,我们不知道这个狱卒是否已婚,也不知道吕底亚是否已婚,只知道他们有一家子人,所以应该是已婚。于是保罗当晚向他家中所有的奴隶传讲福音,等大家准备好了,就替全部的人施洗,所以教会因此开始增长。 接着保罗用他的罗马公民身分,这招在腓立比行得通,因为他们很看重自己的罗马公民身分。保罗说:没有定罪,就把我下在监里,这违反罗马的法令。他们就恳求保罗离城,保罗说:如果你们来监里带我们出去,我们就走。于是城里的一群官长,就来送他们出去,所以保罗在那里待的时间并不久。可能是几天,顶多几个礼拜,然后就离开欧洲第一个天国殖民地。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宣教士,所以腓立比人对福音的反应比其它地方的人都要好。 在保罗建立的教会之中,腓立比教会的问题可以说是最少的。腓立比人他们不但感激保罗传福音给他们,而且他们还成了唯一用金钱来支持保罗的教会,保罗从来没有跟他们要过什么,但是他们却想用金钱来支持保罗到别的地方去传福音,从此就一直支持保罗,也正因为腓立比教会送钱到罗马帮助保罗,保罗才会写这封信给他们。 几年以后,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捕,向该撒提出上诉,身上捆着锁链被带到罗马,等受审等了两年,在那两年之间,路加医生写了两卷书为他辩护,希望帮助保罗无罪开释。保罗在等待受审期间,收到腓立比送来的两样东西,其中一样是钱,因为他遭到软禁,所以没有收入,保罗在信上说:我是在捆锁之中。“捆锁”其实是一种铐链,大约只有一米长而已,链子的另一端铐着士兵,每8个小时换班一次,保罗说的方言比所有哥林多人加起来还多,跟他铐在一起8小时可不好玩,但是士兵没有选择,结果一个又一个的士兵,就这样信主了。福音甚至传进了该撒家中,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保罗说:我在捆锁之中、我在捆锁之中。不过他是被软禁在家里,所以还算自由,可以有访客来来去去。有一天,有一个人大老远的从腓立比带了一袋钱来,让他在等候受审期间,有钱可以买食物吃,这个人不但带了钱来,还把自己带来。这个人名叫以巴弗提。他对保罗说:腓立比人派我来做饭给你吃,还要帮你打扫住处,帮你管家。是不是很让人感动,腓立比人一听到保罗被软禁等着受审,就设法要帮助他:保罗现在没有收入,我们给他送钱去好了,他一个人住在那里,一定不太会做饭,也不太会整理房子,所以我们派个人过去照顾他。以巴弗提就从腓立比奉差到罗马来照顾保罗,这样却可以被称为使徒。 其实“使徒”这个词的含意很广泛,而且也很有弹性。在希腊原文中,使徒是指“受差派的人”,“使徒”是一个受差派的人,从甲地到乙地执行任务。在新约圣经中有五种使徒,耶稣有使徒之称,因为上帝差祂从天上来到地上拯救我们,所以耶稣是为首的使徒,那是祂的头衔,祂说:父差我来。上帝差祂从天上来到地上拯救,但是耶稣一直等到有人被差来加入,祂才开始事奉。新约圣经中的使徒都是两个两个一起事奉,直到以巴弗提才有所不同。耶稣直等到圣灵被差来,才开始事奉,耶稣每一次差派门徒出去,都是两人一组,是不是很有意思,要小心那些单枪匹马的使徒,使徒应当是两人一组。 第二种使徒是那十二个门徒他们亲眼目睹耶稣复活,然后被差到世界各地,为耶稣的复活做见证,这种使徒的必备条件是亲眼目睹耶稣复活,他们认识活在世上的耶稣,也认识复活的耶稣,能在法庭上指认说,这是同一个人,所以能够为祂的复活做见证。保罗不可能是这种使徒,因为他不认识活在世上的耶稣,但是他在往大马色的路上,被复活升天的耶稣呼召,所以他是第三种使徒。 今天显然没有十二使徒了,因为再也不会有人用肉眼见证耶稣的复活。保罗是一个特例,他是在大马色的路上遇见耶稣,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使徒,因为保罗写了圣经,今天已经没有使徒能够再为圣经增加篇幅,所以前三种使徒已经绝迹了。 第四种使徒的身份,保罗也有,就是当开路先锋的宣教士,到没有教会的地方去建立教会,新约圣经有很多这类的使徒,今天也有很多,他们由教会差派到没有教会的地方去建立教会,至少要有两个人一起去,通常是一群人,有男有女,但使徒团队是由两个男的组成的。今天仍然有这类的使徒团队。很有意思的是“差派”这个词的拉丁文,衍生出今天的“宣教士”跟“飞弹”这两个词,宣教士跟飞弹,宣教士就像飞弹,里面装满了福音的火药。“飞弹”这个词它的意思是“发射出去”,而“使徒”就是“受差派出去的人”。各位,第四种使徒今天仍然有,他们就是建立教会的使徒,这种使徒他们不写圣经,但是会建立教会,保罗兼具两种,既是受启示写圣经的使徒,又是建立教会的使徒。建立教会的使徒很多,像巴拿巴、西拉,以及许多无名使徒,哥林多教会就有许多使徒,只是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差派使徒出去建立教会,福音因此传开。 接下来是第五种使徒,像是以巴弗提。凡是奉差派出去执行任务,都可以称作使徒,它的范围很广,所以保罗写信感谢腓立比教会,为他奉献金钱,又差派使徒以巴弗提来照顾他。几年前在我们吉尔福的教会,有一个尽责的总管,我记得他的名字叫作唐恩马丁,他是一个技术很好的木工,他不用钉子或者是黏胶就能做这种木件,而且很牢固,我们就差派他去拿撒勒,我们想:你是一个木匠,我们应该差你去拿撒勒。他去拿撒勒帮一家医院加盖大楼,在那里待了六个月,他从来没有搭飞机出国,那可是他人生中的大事,他奉差派到拿撒勒,去发挥他的木工技艺,所以算是我们的使徒。我要说的是“使徒”这个词,并不是高高在上很特别的字眼,只要奉差派出去执行任务就是使徒,所以第五种使徒,可以是从腓立比奉差派到罗马去当管家的人。 “使徒”这个词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字眼,只要是奉差派出去执行任务的就是使徒。所以这基本上是保罗写的一封感谢信。保罗为两件事感谢腓立比教会,他们奉献金钱,让他有饭吃,还差了一个人来照顾他、料理三餐。可惜以巴弗提才到没多久就病倒了,他病得很重,他的重病使得保罗以为他活不了了。 很有意思,新约圣经中的医治重点常常是放在传福音这方面,而不是基督徒得到医治。保罗和他几个同工都有病在身,可是他们的病却没有得到医治。保罗吩咐提摩太可以用点酒来治胃病,他是说用酒来按摩胃部。所以,保罗他遇到同工生病,就让他脱队留下。新约圣经中的权能医治不是为了让基督徒保持健康,而是要在传福音的时候,显明神的大能,我提这个是怕大家以为,要为彼此祷告,求上帝医治。并不是如此,彰显上帝的医治大能,是为了在传福音的时侯向人彰显上帝的国。其实医治非基督徒反而比较容易,不晓得你有没有看出来,这是真的,所以保罗并没有医治以巴弗提,以巴弗提病危。这个消息传回腓立比,腓立比教会就听到他们差去的同工病危,于是保罗认为,最好是在以巴弗提情况好转的时侯,送他回腓立比,好让他家乡的亲友能够放心,所以保罗在信上说:我要送以巴弗提回去,并带回这封信,感谢你们为奉献金钱,我很遗憾要把他送走,他是个好弟兄和好帮手,但我知道你们担心他,所以我要送他回去。 这基本上是一封感谢信,是保罗留下的唯一一封感谢信,我们不知道,他有没有别封感谢信,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别人帮助过他,但是保罗和腓立比人之间有很特别的感情,腓立比人渴望能够帮助保罗。 我们回到这卷书信,这卷书信的重点很不一样,不在解决问题、危机或是需要,而是在显明保罗和腓立比人之间的关系。这让我们可以稍微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信中没有负面的情绪,没有悲伤、也没有愤怒,反而有很多正面的感受,温暖、温柔、亲密、友善,从信里看到的保罗是一个朋友,不只是一个传道人或是宣教士,也看到他跟他带领信主的人,感情有多么的深厚。他一直在为腓立比信徒的灵命祷告,一般人在信中会以祝福开场,但是保罗不是,他只说怎么样为他们的灵命祷告,并且感谢他们的慷慨付出。 这卷书信有一点很有意思,他好像不知道怎么结束,他在信上一直说:最后……、最后……、最后……。有些传道人就像这样,当他说是最后一点的时侯,你就知道他至少会再讲25分钟才结束,这卷书信上说了很多次“最后”,不过这是写信时常见的现象,不断想到还要讲什么,你有没有这样的写信经验呢?一直想到还有别的事要讲。对了,还有一件事……,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保罗一直讲“最后”,不断地想到还要讲什么。 不过他一直提到一个词,就是koinonia,意思是团契、交通或分享,我们要充分了解这个词的含意,koinonia这个词代表的是一种深厚的关系。我们常常说:会后有茶点,大家可以团契一下。彷佛喝茶可以营造出团契,喝杯茶可以建立友谊,但是建立不出团契的关系。koinionia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生意合伙人,这是合伙的关系,如果生意失败的话,所有的合伙人都会损失,合伙人在生意上,有一种团契的关系,大家同甘共苦,没有人例外,那就是团契的关系。 我再举一个更惊人的例子来说明,从前偶尔会有连体婴出生,就跟今天一样,只是以前不可能有分割手术,连现代的医术都不见得能够成功分割。连体婴出生的时候,如果是侧边相连,血管就会相通,血如果在两个人身上流通,就很难分割。古时候会说这种连体婴的血液有koinonia的关系,也就是两个人生死相连,两个人关系紧密,有相同的遭遇,那就是koinonia。并不是聚会结束以后,一起愉快地喝茶聊天,而是关系紧密,彼此遭遇完全一样,一个开心,大家都开心;一个蒙羞,大家都蒙羞,那就是koinonia。其中一个人怎么样,大家都跟他一样。 保罗不断谈到,我们彼此之间的koinonia,你怎样,我就会怎样;我怎样,你就会怎样;我受影响,你也会受影响。这个词的含意十分强烈,保罗一向是他们属灵上的父母,但他在这里自称是伙伴。 各位,保罗在信上提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有两个姐妹出了一些问题,一个叫作友阿爹,一个叫做循都基,不知道你们对这两个名字有没有印象。这两个姊妹出了一些问题,她们过去曾经是保罗的好同工,对保罗一直有相当的帮助,但是她们现在却给教会带来了问题,所以保罗要对她们说几句话。 以巴弗提奉差派到罗马去的时候,一定告诉了保罗他们教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合一,并不是像哥林多教会那样、各人跟随不同的传道人。腓立比教会不合一的情况是骄傲引起的,因为骄傲,所以心态上就自高自大,每个人只顾自己,而不顾别人,这是根本原因。 信徒如果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那么关系就会紧绷。我记得我们教会有一位年长的女士,有一次她来对我说:牧师啊,我好沮丧。我问她:怎么啦?她说:好多年轻人来到教会没有多久,就被圣灵充满,开始说方言,可是我求这个恩赐求了好多年,却一直得不到。我说:你已经得到了。她说:什么时候?我说:就是他们得到的时候啊。她说:这是什么意思啊?我说:他们得到的时候,你也就得到了,因为我们同属一个身体,一个肢体开心,大家都开心,其中一个怎么样,大家就怎么样,如果他们得到了这个恩赐,你也得到了,我们都得到了,因为他们得到了。她说:我倒没有这样想过。我说:你要回家去感谢主,因为你已经得到这个恩赐。于是她回家去祷告说:感谢主,我已经得到这个恩赐。但是她是用方言做这个祷告,原来是“别人有、我没有”的心态在拦阻她。 如果你的一个肢体得到了,你也得到了,那就是koinonia。如果当你看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身体上的一个肢体,那样就会渐渐的不合一,因为互相在比较。各位懂吗?这是一个深奥的真理,当身体得到一样东西,全部的人都算得到,我们可以因为别人得到而感到开心,因为这表示我们有额外的收获,一个肢体蒙福、全身就蒙受额外的福气,这种想法会使我们合一,但是“别人有、我没有”的想法,就会带来分裂。 腓立比教会的情况正是如此,保罗告诉他们,当你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就会合一。换句话说,你们关心我胜过关心自己,关心非洲的宣教士比关心聚会的时候坐在你旁边的人容易。各位,了解我的意思吗?我们需要和所有的肢体一同分享,而不只是少数几个人。 好,这卷书信中有一个词,让我想给大家看在左边的这张图,你们可能在猜这是谁?那是保罗的照片,但他不是使徒保罗,而是保罗史奈德,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想跟大家介绍他,因为这个人他很了不起,为什么要看他的照片呢?我们回头看一下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信,保罗身在狱中,照顾他的以巴弗提又即将要离去,他将独自面对未来、面对审判,可能遭到处决,但是他在信中最爱讲的却是喜乐跟感恩,我真欢喜、我真感恩,是不是很了不起?有一次我问候朋友近况如何,他回答说:我不受处境影响。只有基督徒能够这样回答,所以保罗在狱中写的信,充满了喜乐和感恩。 这张照片是保罗史奈德,他是1930年代柏林一间教会的牧师,我曾经去过那间教会,他的遗孀今天仍然是教会的会友,那个地方在柏林的南边。1930年代,保罗史奈德在讲道的时候,反对邪恶的法西斯主义跟希特勒,会众恳求他不要讲这个,深怕他们会失去这位牧师,甚至连市长都来求他不要讲这个主题,但是他仍然继续讲下去。有一天凌晨三点,盖世太保都是在这种时辰抓人的,他们来把他抓走,他挥手向太太告别,那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太太跟两岁的儿子,他太太肚子里,还有一个未出世的孩子,但是他带着微笑离开家人。他们把他关进集中营,我这里有一篇文章,描述他的遭遇,实在惨不忍睹,他们鞭打他,从手腕把他吊起来,然后活活把他饿死。他们把他放进棺材,他的太太还有家人来领走他的尸体,他们说他是全营的模范犯人,死于肺炎,其实是通篇的谎话,这是保罗史奈德的遭遇。我保存有保罗史奈德他当时从集中营里写给他太太的信,我读他的信的时候,有两句话一再出现,“我好开心”以及“我好感谢主”。各位,这是现代的一个保罗,灵里有同样的喜乐和感恩。 我还有更近的一个例子,你们应该都看过《时代》杂志报导伊朗狄巴吉的案子,狄巴吉他是因为从回教改信基督教而被判死刑,他未经审判就被关在狱中九年,整个案子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伯纳利文为此在《时代》杂志写了一篇感人的文章。狄巴吉在法庭受审的时候,有一番相当令人感动的告白。1993年12月3号,他终于有机会受审,狄巴吉向法官说了一段动人的告白,他在法庭上受审的时候,谦卑的告白说:我为这个宝贵的机会,要感谢宇宙间最大的审判官。然后他谈到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他说:我被控背叛了回教律法,就是不信神、不信先知、不信死人复活,但是这三件事我们基督徒都信,他们说我是从回教徒叛教成为基督徒,其实我一直都没有信仰,别人说我生来就是回教徒,但上帝说我从起初就是基督徒,回教徒叫我回头,但我若离开永生神的怀抱,我能回到哪里去呢?这位但以理的神,曾经保守他的朋友脱离火窑,九年来也保守我的牢狱生活。狄巴吉在告白中说:神让一切灾难变为祝福,所以我的心充满喜乐和感恩。又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各位,基督徒在狱中面对死亡,心中却充满喜乐和感恩,很了不起吧。这种心情完全是圣经《腓立比书》的写照,这是同一个圣灵在动工。为什么他能够带着喜乐和感恩,来面对这一切呢?第一,因为他为基督而活,所以他没有什么好损失的。狄巴吉说:活着让我有机会事奉基督,死亡则给我更好的机会与主同在,所以能为主的圣名入狱令我感到满足,但我已经准备好为主耶稣舍命,早一点进入祂的国度。最后他对法官说:愿上帝的恩慈、祝福和医治临到你,永远与你同在,阿们。 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处、就有所得。保罗“渴望”离世与主同在,却“愿意”留下来,他对腓立比教会说:你们担心我,但我才担心你们呢,我完全不担心自己。他说:我愿意获释,获释之后可以重新事奉主,但我渴望离世与主同在。 当初大卫华森发现他罹患末期癌症的时候,我写了一封信给他,他在《不怕遭害》这本书中,引述了这封信,我对他说:“愿意”离世与主同在,但“渴望”留在世上不如“渴望”离世与主同在,但“愿意”留在世上。他被我这番话感动,就不断做这样的祷告,直到他真心“渴望”离开,但“愿意”留在世上,这才是圣经的立场。 保罗就是这样,他说:如果还需要我的事奉,我愿意留下,但我渴望离世与主同在。这个态度真好,非常棒。你若为基督而活,死了就有益处。 保罗在这卷短书信中,有38次提到耶稣。38次,基督、基督、基督,各位应该记得我说过,宁愿我们在基督里,而不是基督在我们里面。保罗在这卷书信中,完全没有提到“基督在我里面”,但是他讲了48次“我在基督耶稣里”,讲了34次“我在基督里”,讲了50次“我在主里”。保罗在这卷书信中,总共说了132次“在祂里面”,那是他的地址,他就住在基督里面。
各位,《腓立比书》我们还没有讲完,下一堂会继续讲,但是我要先谈一下金钱的事。保罗在信的最后,谢谢他们送钱来,他说:其实我不需要钱,但你们需要奉献金钱。这样讲很有意思,保罗他其实并没有很多钱,但是他说:你们的奉献令我感动,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你们,因为这让你们更加富有。用这种方式感谢别人奉献,很特别吧?他恭喜他们能够奉献金钱。接着他说了一句惊天动地的话,我训练传道人的时候常用这节经文,来测试他们是不是断章取义,今天的传道人很容易断章取义,尤其电脑索引的功能真是会害死人。很多传道人喜欢针对某个主题讲道,选用经文的时候,根本不看上下文,像是“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这节经文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哪些事呢?结果很多人的答案五花八门,医治、传福音、祷告等等,没有人提到金钱的事。但从上下文来看,这段话是在讲金钱,这信息对今天的教会何等重要。保罗是说:不管收入是多是少,我都过得下去,如果我的收入高,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基督,我可以好好过日子;如果我的收入低,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基督,我也可以好好过日子。因为保罗是绝对不肯欠债的,他说这是犯罪,因为欠债等于是拿走别人的钱,那是偷窃。所以保罗清楚指出欠债是犯罪。最近我们在教会里问有多少人负债,结果有三分之二的人举手。对保罗来说,欠债是犯罪,因为等于偷窃,不管你的收入多少,绝对不要欠债,但是贷款不算负债,该付的钱没有付才是负债。 保罗说:我已经学会,不管处境如何都能知足。在圣经中有两种相反的心态,一个是贪恋,另外一个是知足。 保罗在另一卷书信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他说:我已经学会知足。这很了不起,因为保罗在《罗马书》七章分享他的见证说,在十诫中,他做不到的就是第十诫——不可贪恋他人的东西,因为保罗是一个典型的法利赛人,法利赛人的弱点就是喜欢赚钱,他们是有钱的宗教人士。耶稣对他们说:敬虔和富有不可能兼得,不可能为钱活,又为上帝活;不可能拜上帝又拜金钱。法利赛人就嘲笑耶稣,他们说:那是因为你没有钱。其实耶稣的话一针见血,保罗这个法利赛人,曾经贪恋金钱、喜欢赚钱,现在他却说他已经学会知足。怎么样的人比较容易知足呢?是钱多的人,还是钱少的人?各位想想看,我发现钱最多的人反而最不知足,但是没有钱的人也常常不知足,想要更有钱。受监禁的保罗却说:我很高兴你们奉献金钱,你们因此变得富有,但我已经学会知足,因为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基督,我凡事都能做。我们经常从属灵的角度来看这节经文,其实保罗讲的是金钱,这是非常实际的一句话。他说:谢谢你们想到我,但是不管丰富或卑贱,我已经学会知足。他是一个知足的人,保罗说他能够满于现状,能够向上帝献上感恩,能够凡事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