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宣教的最后一棒”、“将福音传回耶路撒冷”等口号,都多少带有这种情结。“福音传回耶路撒冷运动”应该不是单向的,也不是中国教会独自能承担的使命(赛49:12)。福音传回耶路撒冷至少有四股力量:东方的亚洲教会、北方俄罗斯的东正教会、南方的非洲教会、西方来自欧洲和南美的教会。宣教是从各地到各处(Mission is from Everywhere to Everywhere)!中国的宣教需要重视与国际宣教机的合作。
5、不要陷入事工主义。
事工主义强调事工果效、业绩,而不是“工人导向”,急功近利的要求和做法,使工人无法“道成肉身”宣教,并因业绩的压力,工人受亏损!华人差派机制还不够成熟,中国本土教会的差派工作刚刚起步,很多差派机构刚刚成立,组织不健全,事工无章法。华人“工作优先”的强势,特别是中国教会企图象中国经济发展一样,用三十年走完西方二百年的道路,这在宣教上是行不通的。从“事工导向”转变为“工人导向”,才是可持续、有果效的宣教工作。这就需要有效解决“工人”与“工作”的“内在利益冲突 (inherent conflict of interest) ”,以人为本,先人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