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细释40 马太…

马太福音主为王,耶稣作王非寻常。掌管宇宙和世界,除净人间的罪孽。
.馬太福音细读细记
马太是一位传福音的人,马太福音是马太所传的福音。但马太、马可、路加三本福音所讲的内容都差不多,那么为甚么要写三本而不并为一本?福音书共是四本,约翰福音所载的与前三本完全不同,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但是头三本内所记的事实既都差不多,头三本在历史上的事实固然差不多,但神既定规有三本,则必是神不根据历史事实而有其分写的必要。
所以,三本都存在,原因不在于历史故事。许多人一直注意这三本书的历史,看那里相同,那里不同;这路走错了。因为这三本福音书的目的根本不是为历史的缘故。把注意力放在区别这三本福音书的异同,路就走错了。历史差不多,故事差不多,但神要写三本。那理由不在历史里,乃是在主身上;是主的历史,主的故事,所以要到主耶稣身上去转。换句话说,主耶稣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而是多方面的人。
所以需要从多方面看,才能明白这多方面的主耶稣。因此才需要三本福音来说出祂三种人格不同的彰显。四本福音书都是说主耶稣的生命。我们知道神的生命只有两种性篔:一是光,二是爱。
主耶稣的生命也是这两种基本的性质。约翰福音是说主爱的生命;马太、马可、路加,是说主光的生命。
马太、马可、路加是说主把事显露出来。约翰一书说主如何彰显神自己,而神自己就是爱。
四福音也启示祂自己:在马太福音说祂作王;在马可福音说祂作奴仆;在路加福音说祂作人,或在神面前作祭司;在约翰福音说主如何作神。这四方面乃是主在地上最主要的点,所以在新约一开头,就让人看见四福音。这好像四根大柱子,四样中缺一样,人就不认识祂。荣耀的王、卑微的奴仆、完全的人、完全的神,这四方面你都要认识。以西结书中所说的四活物有四个面孔,和启示录所记的四活物,面孔都是狮、牛、人、鹰;三个是地上的,一个是天上的。狮是百兽之王;牛最会服事,是劳苦的,一年到头劳苦的负重;人;天上的鹰,高高在上,说出主耶稣是神。利未记里有五个祭,四个祭是为流血的,就是燔祭、平安祭、赎罪祭、赎愆祭。这四个祭的特点:燔祭的目的是人完全得神的喜悦;是奉献的祭。约翰福音称主是爱的儿子,满足神的心。
路加福音说到一个「人」,与神和好,所以是平安祭。马可福音是赎罪祭。马太福音是赎愆祭。马可福音中,主的死基本上是为赎罪;马太福音中,主的死是满足神公义的要求。所以利未记的四祭可分为两类:一是馨香的祭,一是不馨香的祭。但马太福音与马可福音又有所不同,在马太福音中主所看重的是「债」,所以说:免我们的「债」;而另一福音书(路加)中的主祷文用的是「罪」。
马太福音中所用的比喻,「债」的比喻特别多;因为罪在马太福音中是愆,你犯罪使神吃亏,所以要赎愆祭。所以马太福音中,主受死是补足神的亏。赎愆祭不只是求赦免,并且是拿东西去还。所以主在马太福音中是去还,是为还债而死,不是为赦免而死。
一.耶稣(君王)的出生和准备(一1~四11)以色列百姓一直盼望着弥赛亚作他们的君王。马太开始这卷福音书时,便指出耶稣基督就是大卫的子孙,但马太显示神差遣耶稣来并非作“地上”的君王,祂乃是“天上”的王。
耶稣来到世上并不是要管治百姓的国土,乃是管治百姓的生命。祂的国度要比大卫的国还要强大,因为神的国度是永远长存的。当耶稣刚出生时,已经有许多人知道祂就是君王,当时的统治者希律和撒但,都因为惧怕耶稣的王权而企图抵挡祂;但亦有些人带着尊贵的礼物来敬拜祂。我们一定要认识耶稣就是那位真正的君王,以祂作我们生命的王并敬拜祂。
二.耶稣(君王)的信息和工作(四12-二十五46)
1.耶稣开始祂的工作。
2.耶稣的山上宝训。
3.耶稣行许多神迹。
4.耶稣解明天国的真理。
5.耶稣遭遇不同的反应。
6.耶稣面对宗教领袖的冲击
7.耶稣在橄榄山上的教训耶稣在山上宝训中,指出天国的生活方式。祂讲了许多比喻,指明神的国和地上国度的分别,其中包括一些特性,例如宽恕、和平和谦卑等。若要在神的国度中被看重,现在就必须按着神的标准而生活;主耶稣教导我们应当怎样在神的国度中忠诚生活。三.耶稣(君王)的受死和复活(二十六-二十八章)主耶稣已经正式地被介绍给以色列人了,但是却遭拒绝。作为一个君王竟然要被控诉、捉拿和钉死!但耶稣从死里复活,显明了祂的权能,使我们得以进入祂的国度。借着这些明证,显示耶稣就是神的儿子。我们要接受祂为我们的主。
第一章【從家譜領受教訓】
一、家譜的每一個人都有分於基督,都說出基督的來歷(1節)
二、家譜中四個污穢女人表明我們原來都是罪人:
1. 她主動犯罪,與公公亂倫—–「他瑪氏」(3節)。
2.她原是耶利哥城的一個妓女—-「喇合氏」(5節) 。
3.她原是一個被神咒詛的摩押人—-「路得氏」(5節) 。
4.她改嫁大衛是犯淫亂罪的後果-—「烏利亞的妻子」(6節)
三、我們得能有分於主,並不在乎我們的定意奔跑,乃在乎發憐憫的神:
1.神棄絕他的同父異母兄弟以實瑪利—-「以撒」(2節) 。
2.神厭惡他的孿生哥哥以掃—-「雅各」(2節) 。
3.他原非長子–「猶大」(2節) 。
4.生時在前的反而在後,在後的反而在前–「法勒斯和謝拉」(3節)
四、我們不只是因信而得著基督,並且也是因信而活出基督:
1.他因信被神稱義,也因信而活—-「亞伯拉罕」(2節) 。
2.她因信懸掛紅繩而使全家得救—-「喇合氏」(5節)
五、要愛神、愛弟兄:
1.他顧到受苦的弟兄約瑟—「猶大」(2節)
2.他體恤窮苦無依的路得—-「波阿斯」(5節) 。
3.她愛慕婆婆拿俄米,也愛婆婆的神與國—-「路得氏」(5節)
4.他為神的殿豫備了材料,並且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大衛王」(6節) 。
5.他為神建造聖殿—-「所羅門」(6節)
六、不要愛世界和偶像:
1.其間有三代因拜偶像而被刪除—-「約蘭生烏西亞」(8節) 。
2.其間有一代因與埃及有關而被刪除—-「約西亞生耶哥尼雅」(11節)
七、不怕失敗跌倒,只怕不肯悔改:
1.這是他犯罪失敗的事實—-「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6節) 。
2.大衛澈底悔改後蒙神悅納,帶來平安—-「生所羅門」(6節)
3.豫表神的子民被擄到罪惡的世界裏面—-「百姓被遷到巴比倫」(11節) 。
4.他率領神的子民歸回聖城重建聖殿—-「所羅巴伯」(12節)
八、天然生命漸漸被剝奪,屬靈生命長大成熟,最終得以完滿見證基督:
1.天然的生命被神對付,變成『以色列』—-「雅各」(2節) 。
2.豫表從荒涼中恢復,達到豐滿彰顯基督的地步—-「從遷至巴比倫到基督」(17節)
3.象徵經過完全的試煉與試驗之後,靈命長大成熟,得以完滿的見證基督—-「十四代…十四代…十四代」(17節) 。
4.見證基督乃是一件屬於生命的事,故須靈命長大成熟—-「生…生…生…」(2~16節)
【如何才能將基督帶給人們】
一、是神發起、啟示並促成的:
1.基督的成孕乃出於聖靈大能的運行—-「從聖靈懷了孕」(18節)──
2.神的啟示使約瑟在主耶穌降生的事上盡他的一份功用—-「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20節)──
3.「主降生的事是神豫先定意安排的—-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22節)──
二、是人聽話、信而順從的結果:
1.她不顧自己的名節,毅然接受天使的話「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18節) 。
2.他甘心順服天使的吩咐,而不顧別人可能施加的譏笑和羞辱「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24節)
三、需要信徒的同工配搭:
1.在生主耶穌的事上,需要約瑟和馬利亞的同工配搭—-「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16節) 。
2.我們一面需要像約瑟那樣有啟示,有異象—-「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20節)
3.我們一面需要像馬利亞那樣純潔、清心愛主—-「童女懷孕」(23節) 。
4.兩人都尊主為大,密切配搭合作,何等美好—-「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頭胎的兒子,就給祂起名叫耶穌」(25節)
【救恩的手續和目的】
一、手續:「耶穌」(21節)──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
二、目的:「以馬內利」(23節)──神與我們同在
【義人約瑟的特點】
一、「義人」(19節)──為人公正。
二、「不願意明明的羞辱她」(19節)──不肯羞辱別人。
三、「怕」(20節)──不肯玷污自己
四、「思念這事」(20節)──行事慎重。
五、「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24節)──遵守神旨不怕任何犧牲。
六、「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兒子」(25節)──敬畏神,能自制
第二章【人們對於君王降生的不同反應】
一、希律王:
1.不安(3節)──懷有敵意。
2.險詐(7~8節)──利用人的好心,圖謀不詭。
3.兇殺(16~17節)──為保自己的王位,殘殺無辜
二、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不安(3節):
1.怕人不怕神。
2.貪享平安無事,怕受牽累
三、祭司長和文士──漠不關心(4~6節):
1.對基督只有字句上的知識。
2.對祂沒有愛慕的心,故未跟隨東方博士去尋找主
四、東方博士:
1.看見星(2節)──有屬天的啟示。
2.從東方來(1節)──長途跋涉,肯付代價。
3.特來拜祂(2節)──敬畏神。
4.那星在他們前頭行(9節)──有聖靈明確的帶領
5.俯伏拜那小孩子(11節)──對基督有正確的信仰。
6.拿黃金、乳香、沒藥獻給祂(11節)──對基督有正確的認識和敬拜,且肯奉獻貴重的禮物
7.絕對遵從主的指示(12節)
【幾等人的信仰】
一、耶路撒冷合城的人的信仰,是盲目的,是求安的(3節下) 。
二、祭司長、文士們的信仰,是頭腦的,是職業的(4~6節) 。
三、希律的信仰,是假冒為善的,是利用的(7~8節)
四、博士們的信仰,是真實的,是有效果的:
1.有聖靈的感動和人的立志(2節) 。
2.有聖經的教導(5~6節) 。
3.有聖靈(星)清楚的引領(9節) 。
4.有自己的奉獻(11節) 。
5.有道路的變更(12節)
【神引導信徒的方法】:
一、用聖經中的話(5~6節) 。
二、用星(9節)──聖靈和話中的靈。
三、用夢(12節)──特殊的啟示
【四個豫言的屬靈意義】
一、伯利恆將出君王的豫言(6節)──豫表我們得救,主降生在信徒的裏面。
二、從埃及召出兒子的豫言(15節)──豫表主要帶領信徒脫離世界
三、拉結哭兒女的豫言(18節)──豫表信徒在世上與主同受苦難。
四、稱為拿撒勒人的豫言(23節)──豫表信徒雖受世人藐視,但終要被神高舉
【從耶穌基督第一次的降生看祂第二次再來】
一、主再來的時間和地點:
1.「當希律王的時候」(1節)──黑夜已深,白晝將近(羅十三12) 。
2.「生在猶太的伯利恆」(1節)──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
二、主再來顯出各種的情況:
1.「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拜祂」(1~2節)──愛主、有異象的人,渴慕主的顯現。
2.「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裏不安」(3節)──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啟十二12)
3.「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3節)──因為他們還沒有豫備好。
4.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無法去尋訪祂(4~6,9節)──他們有聖經知識,卻無心要主
三、主再來時所要發生的事:
1.魔鬼會「大大發怒」(16節),但終究「死了」(19節)──要被除去。
2.「凡兩歲以裏的,都殺盡了」(16節)──清心愛主的人要受迫害
3.「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13,19,22節)──主要差遣祂的使者引導、保守我們。
4.「這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15,17,23節)──主的話都要一一成就
四、主的再來是一件隱密的事:
1.說是要從伯利恆出來(6節),又說「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15節)
2.按常理當生在耶路撒冷(1~2節),但舊約卻說當生在猶太的伯利恆(5~6節),實際又是長在拿撒勒城(23節)
五、我們當如何才能尋見主的臨在?
1.藉著觀看天上的星(2節),以得到屬天的光照與引導。
2.不可隨從人的天然觀念(1~2節) 。
3.接受聖經真理的指正(5~6節)
4.「那星…在他們前頭行」(9節)──緊緊地跟隨聖靈活的引導。
5.「進了房子」(11節)──要進到靈和教會中
六、尋見主臨在的結果:
1.「俯伏拜那小孩子,拿黃金、乳香、沒藥獻給祂」(11節)──獻上真實的敬拜。
2.「就從別的路回本地去了」(12節)──奔走別的路
【約瑟的順服】:
一、立刻的順服(14節) 。
二、忍耐的順服(15節) 。
三、謹慎的順服(22節)
第三章 【先鋒的職事】
一、「天國近了」(2節)──宣告天的權柄。
二、「那在我以後來的」(11節)──向人指明基督。
三、「豫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3節)──為主豫備人心
【認識悔改】:
一、悔改的理由──因為「天國近了」(2節) 。
二、悔改的表現──認罪並受浸(6節) 。
三、悔改的好處──「逃避將來的忿怒」(7節)
四、悔改的功效──結出相稱的果子(8節) 。
五、悔改的目的──相信那以後來的,就是耶穌基督(11節)
【先鋒的生活見證】
一、「在曠野」(3節)──站在超脫的立場。
二、「身穿駱駝毛的衣服」(4節)──沒有華麗的外表。
三、「腰束皮帶」(4節)──行為受約束。
四、「吃的是蝗蟲野蜜」(4節)──不受人為的供給
【先鋒的靈】
一、不為自己求榮耀,只作『聲音』(3節) 。
二、「喊著說」(3節)──裏面滿了負擔。
三、對人沒有避諱──直言定罪(7節)
四、指引正路(8節) 。
五、為主作見證(11~12節) 。
六、謙卑,守住身份(11,14節)
【如何才能有分於天國】:
一、應當悔改(2節)
二、要豫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3節)
三、認罪、受浸(6節)
四、要結出與悔改相稱的果子(8節)
【天國的性質】:
一、是一種情況,能使人逃避將來的忿怒(7節) 。
二、是一種生命,能使人結出聖潔、公義的行為(8節) 。
三、是一種屬天的關係,它和人肉體的出身無關(9節)
四、是一種分別,凡未和天國發生關係者,要被丟在火裏(10節) 。
五、是一種導向,引人認識基督(11節) 。
六、是一種歸宿,凡屬祂的人要永遠與祂同在(12節) 。
七、是一種境界,帶下屬天的祝福(16~17節)
【兩種的人(12節)】:
一、「麥子」──具有生命的內涵──要被「收在倉裏」。
二、「糠」──虛有其表──要被「不滅的火燒盡了」
【主耶穌受浸所表明的教訓】:
一、人天然的生命(舊人)都須要被了結和埋葬 。
二、每個人都有當盡的義,沒有人可以不理會作人的本份
【主耶穌受浸所得的結果(16~17節)】
一、天為祂開了
二、神的靈像鴿子降在祂身上
三、從天上有父神讚賞的聲音,為祂作見證
第四章【兩個亞當的對照(2~4節)】
一、首先的亞當因貪食而失敗;末後的亞當在饑餓中得勝。
二、首先的亞當輕忽神的話;末後的亞當寶貴神的話
三、首先的亞當因食物而違犯神的話;末後的亞當因神的話而得享靈食。
四、首先的亞當為了能『如神』(創三5)而吃;末後的亞當為了守住人的本份而不吃
【基督勝過魔鬼的試探】
一、得勝的原因(1節)──出於聖靈的引導。
二、第一次得勝(2~4節)──超越過屬地生活的原則,而活在神屬天的供應裏。
三、第二次得勝(5~7節)──對神完全的信靠而不需試驗
四、第三次得勝(8~10節)──專一的持定神為敬拜和事奉的目標
五、得勝的後果(11節)──仇敵潰退換來屬天的眷顧(天使伺候)
【魔鬼三次試探的屬靈原則】
一、打動肉體的情慾──飲食生活的享受(2~4節) 。
二、挑起今生的驕傲──能有過人的表現(5~7節) 。
三、引誘眼目的情慾──觀賞屬地的榮美(8~10節)
【魔鬼三次試探所涉及的問題】
一、個人享受的問題──飲食所代表的(2~4節) 。
二、在宗教圈裏的地位和能力問題──殿頂跳下所代表的(5~7節) 。
三、在世界中的享有問題──萬國榮華所代表的(8~10節)
【魔鬼三次試探的背後動機】
一、使人注意肉身的需要,而忽略靈命的需要(2~4節) 。
二、使人追求在宗教圈內的名利地位,而忽略屬靈的實際(5~7節) 。
三、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敬拜魔鬼,而忽略了敬拜事奉神(8~10節)
【信徒所面臨三種的考驗】
一、生活方面的考驗──注重物質或是注重靈命(2~4節) 。
二、道路方面的考驗──出於人的斷案或是出於神的吩咐(5~7節) 。
三、目標方面的考驗──為自己的榮耀或是為神的榮耀(8~10節)
【三種的試探】
一、信心的試探──靠神的話或是靠食物而活(2~4節) 。
二、盼望的試探──得神喜悅或是令人讚歎(5~7節) 。
三、愛心的試探──愛神自己或是愛神之外的事物(8~10節)
【主作工的榜樣】
一、作工的目標:
1.要在地上建立屬天的國度(17節)
2.要得著一班人跟隨祂作天國的子民(19節)
二、作工的項目:
1.傳道(17,23節)
2.醫病(23~24節)──對付罪惡
3.趕鬼(24節)──對付撒但
三、作工的果效:
1.如同大光照射(16節)
2.如同磁石吸引(20,22,25節
第五章【天國子民的品格】
一、靈裏貧窮(3節) 。
二、哀慟(4節) 。
三、溫柔(5節) 。
四、飢渴慕義(6節) 。
五、憐恤人(7節) 。
六、清心(8節) 。
七、使人和睦(9節) 。
八、為『義』甘心受苦(10節)
九、為『主』甘心受苦(11~12節)
【天國子民的使命】:
一、是世上的鹽(13節)──裏面性質的顯露
二、是世上的光(14~16節)──外面行為的表現
【天國子民的義】:
一、教訓又遵行主的誡命(19節) 。
二、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20節)
【天國子民的人際關係】
一、不動怒氣,與人和好(21~26節) 。
二、不動淫念,與配偶和好(27~32節) 。
三、不起誓,說話誠實(33~37節) 。
四、不與惡人作對,有求就給(38~42節)
五、不恨人,反愛仇敵(43~48節)
【新舊約誡命的比較】:
一、舊約:不可殺人──新約:不可動怒、辱罵、不和(21~26節) 。
二、舊約:不可姦淫──新約:不可動淫念、離婚(27~32節)
三、舊約:不可背誓──新約:不可起誓、多說(33~37節) 。
四、舊約:以眼還眼──新約:不可作對、推辭(38~42節) 。
五、舊約:愛鄰舍、恨仇敵──新約:愛仇敵、為逼迫者禱告(43~47節)
【基督徒所該有的反應】:
一、人打右臉,我加左臉(39節)──勝過羞辱的感覺。
二、人拿裏衣,我加外衣(40節)──勝過隱私的權利
三、人逼走一里路,我陪走二里(41節)──勝過剛硬的意志。
四、有求的,就給他(42節)──勝過財物的霸佔。
五、被反對、被逼迫,反倒愛他,為他禱告(44節)──勝過情感的愛惡
第六章 【天國子民的善行】
一、動機──不是為著得人的榮耀(1節) 。
二、對「人」的善行──施捨(2~4節) 。
三、對「神」的善行──禱告(5~8節)
四、對「己」的善行──禁食(16~18節) 。
五、結果──神必然報答(4,6,18節)
【幾等人的禱告】
一、假冒為善的人:
1.方式──會堂和十字路口(5節) 。
2.目的──故意叫人看見(5節)
二、外邦人的禱告:
1.方式──用許多重複話(6節) 。
2.目的──求吃甚麼喝甚麼(31~32節)
三、聖徒的禱告:
1.方式──暗中(6節) 。
2.目的──求神的國和神的義(33節)
一、不可故意叫人看見。
二、不可用許多重複話。
三、不可話多
四、要進你的內屋(回到靈裏深處) 。
五、要關上門(拋棄一切神之外的) 。
六、要禱告你在暗中的父(摸著靈裏的神)
【禱告的內容(9~15節)】
一、頌讚與敬拜──「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二、順服與爭戰──「願你的國降臨」
三、同心與同工──「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四、信靠與感恩──「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五、認罪與對付──「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六、求告與交託──「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七、讚美與阿們──「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天國子民對財富該有的認識】:
一、地上的財富並不可靠(19節) 。
二、天上的財富是永存的(20節) 。
三、地上的財富會弄瞎人的心眼(21~23節) 。
四、地上的財富是神的對頭(24節)
【天國子民對生活該有的態度】
一、不要為吃喝憂慮(25~27節) 。
二、也不要為穿著憂慮(25,28~30節) 。
三、天國子民應當不同於世人(31~32節)
四、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33節) 。
五、不要為明天憂慮(34節)
【三『不』憂慮】:
一、不能憂慮(19~24節)
二、不要憂慮(25節)
三、不該憂慮(26~34節)
【基督徒為甚麼不必憂慮】:
一、憂慮會使人依靠錢財:
1.錢財不可靠(19~20節) 。
2.錢財會使人的裏面黑暗(21~23節) 。
3.錢財會使人失去愛神的心(24節)
二、沒有必要為飲食和穿著憂慮:
1.為飲食和穿著憂慮就是為生命和身體憂慮(25節) 。
2.生命和身體的存在乃在乎天父(26節) 。
3.人不能用思慮改變生命和身體(27節)
4.人的生命和身體比飛鳥和百合花貴重(26,28~31節) 。
5.天父知道我們的需要(32節) 。
6.我們若是為神的國和神的義而生存,神必加給這些東西(33節)
三、不要為明天憂慮(34節):
1.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
2.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第六章 【天國子民的善行】
一、動機──不是為著得人的榮耀(1節) 。
二、對「人」的善行──施捨(2~4節) 。
三、對「神」的善行──禱告(5~8節)
四、對「己」的善行──禁食(16~18節) 。
五、結果──神必然報答(4,6,18節)
【幾等人的禱告】
一、假冒為善的人:
1.方式──會堂和十字路口(5節) 。
2.目的──故意叫人看見(5節)
二、外邦人的禱告:
1.方式──用許多重複話(6節) 。
2.目的──求吃甚麼喝甚麼(31~32節)
三、聖徒的禱告:
1.方式──暗中(6節) 。
2.目的──求神的國和神的義(33節)
一、不可故意叫人看見。
二、不可用許多重複話。
三、不可話多
四、要進你的內屋(回到靈裏深處) 。
五、要關上門(拋棄一切神之外的) 。
六、要禱告你在暗中的父(摸著靈裏的神)
【禱告的內容(9~15節)】
一、頌讚與敬拜──「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二、順服與爭戰──「願你的國降臨」
三、同心與同工──「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四、信靠與感恩──「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五、認罪與對付──「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六、求告與交託──「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七、讚美與阿們──「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
【天國子民對財富該有的認識】:
一、地上的財富並不可靠(19節) 。
二、天上的財富是永存的(20節) 。
三、地上的財富會弄瞎人的心眼(21~23節) 。
四、地上的財富是神的對頭(24節)
【天國子民對生活該有的態度】
一、不要為吃喝憂慮(25~27節) 。
二、也不要為穿著憂慮(25,28~30節) 。
三、天國子民應當不同於世人(31~32節)
四、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33節) 。
五、不要為明天憂慮(34節)
【三『不』憂慮】:
一、不能憂慮(19~24節)
二、不要憂慮(25節)
三、不該憂慮(26~34節)
【基督徒為甚麼不必憂慮】:
一、憂慮會使人依靠錢財:
1.錢財不可靠(19~20節) 。
2.錢財會使人的裏面黑暗(21~23節) 。
3.錢財會使人失去愛神的心(24節)
二、沒有必要為飲食和穿著憂慮:
1.為飲食和穿著憂慮就是為生命和身體憂慮(25節) 。
2.生命和身體的存在乃在乎天父(26節) 。
3.人不能用思慮改變生命和身體(27節)
4.人的生命和身體比飛鳥和百合花貴重(26,28~31節) 。
5.天父知道我們的需要(32節) 。
6.我們若是為神的國和神的義而生存,神必加給這些東西(33節)
三、不要為明天憂慮(34節):
1.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 。
2.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第七章 【天國子民不可論斷人】:
一、不要論斷──因會被人論斷(1~3節) 。
二、不該論斷──因自己眼中有梁木(4~5節) 。
三、不必論斷──因人必不接受,對人無益(6節)
四、不能論斷──因神會教導各人(7~11節) 。
五、不可論斷──因願意別人照樣對待(12節)
【天國子民的生活】:
一、愛心的生活──不論斷人,以愛心待人(1~12節)
二、儆醒的生活──進窄門、行小路,防備假先知,遵行主道(13~29節)
【屬靈生活的原則】:
一、要保守口舌(1~6節) 。
二、要有尋求主的心(7~11節) 。
三、要遵行神旨,實行主話(12~29節)
【天國子民的抉擇】
一、兩條門路(13~14節):
1.寬門大路(可以自由行動),引到滅亡 。
2.窄門小路(受主限制),引到永生
二、兩種樹果(15~20節):
1.好樹結好果(神聖生命結出屬靈的果子) 。
2.壞樹結壞果(天然生命結出敗壞的果子)
三、兩樣工作(21~23節):
1.雖奉主名作屬靈的工作,卻因不法而不蒙主稱許。
2.凡事遵行神的旨意,可以進天國
四、兩等根基(24~27節):
1.聽道並且行道,經得起考驗。
2.聽道卻不行道,經不起考驗
五、兩類教訓(28~29節):
1.文士的教訓,屬於道理字句的。
2.主的教訓,話中帶著權柄
第八章【君王的權能彰顯各個時代中】
一、顯在律法時代和恩典時代之間的過渡時期(1~4節):
1.主耶穌在肉身中與以色列人相處。
2.主的臨在和伸手觸摸顯出權能。
3.仍舊要那得著醫治的人遵守舊約律法的規條
二、顯在恩典時代中(5~13節):
1.主要對象為外邦人。
2.外邦人藉相信主所說的話,得有分於天國。
3.主的話語顯出權能
三、顯在恩典時代的末了,當主第二次降臨之時(14~15節):
1.當主再來時,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羅十一26) 。
2.主藉降臨的榮光摸著猶太人。
3.猶太人將被復興起來,服事這位萬王之王
四、顯在千年國度時代中(16~17節):
1.世上的國成了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啟十一15) 。
2.祂來醫病趕鬼,叫地上的人豫嘗基督來世的權能
【君王的權能彰顯於各種生活環境中】
一、顯在家庭生活中(18~22節):
1.對一般掛名的基督徒(文士)──警告他們跟從主須要犧牲家庭生活的溫馨與享受 。
2.對願意接受主訓練的基督徒(門徒)──勸勉他們要愛主過於愛親人
二、顯在教會生活中(23~27節):
1.撒但常興起環境來攻擊教會。
2.迫使信徒向主禱告。
3.主斥責環境背後的魔鬼
4.使教會安然渡過風波
三、顯在社會生活中(28~34節):
1.這個社會中到處是被鬼附的人。
2.鬼也藉著骯髒的賺錢事業扣住人們。
3.這個社會的人執迷不悟,不歡迎主
【人與主的幾種關係】:
一、憑著自己的熱心想要跟從主(19~20節) 。
二、蒙主呼召跟從主(21~22節) 。
三、有主一路同行,卻對祂小信(23~27節) 。
四、寧要豬群(財物),而不要主(28~34節)
【跟從主的路】
一、跟從主的路並不全是平坦──「忽然起了暴風」(23~24節) 。
二、有時甚至很危險──「甚至船被波浪掩蓋」(24節) 。
三、主好像不立即施救──「耶穌卻睡著了」(24節)
四、打倒了,卻不至死亡(林後四9)──「我們喪命喇」(25節) 。
五、從經歷中得著教訓,對自己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你們這小信的人哪」(26節)
六、看見主的作為──「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的平靜了」(26節) 。
七、對主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這是怎樣的人?」(27節)
第九章 【君王與宗教】
一、人的需要不是宗教,乃是主自己:
1.宗教無能為力(1~2節上)
2.宗教無能的根本原因──罪惡(2節下~4節)
3.惟有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5~8節)
二、神喜愛憐恤,不喜愛宗教式的祭祀:
1.宗教定罪罪人,主卻和罪人同席(9~11節)
2.主是醫生來治病,是救主來呼召罪人(12~13節)
三、老舊的宗教配不上全新的基督:
1.祂是新郎,有祂同在,就用不著宗教的禁食(14~15節)
2.祂是新布,不可以把祂和舊衣服般的宗教連在一起(16節)
3.祂是新酒,只可裝在新皮袋裏(17節)
四、惟有主能醫治宗教共通的難症:
1.宗教漏掉生命,惟有主能起死回生(18~26節)
2.宗教使人瞎眼,惟有主開人心眼(27~31節)
3.宗教使人啞口,惟有主能使人說話(32~34節)
五、君王的工作是拯救人脫離宗教:
1.主到處作工,要把人從宗教的影響底下拯救出來(35節)
2.人原都是屬於祂的羊,但因為離開了神而流離失所(36節)
3.人也都是屬於祂的莊稼,但因缺少工人而不能收割(37節)
4.主要我們信徒藉禱告與祂同工合作(38節)
【各種蒙恩時期的豫表】
一、當主耶穌在地上時:
1.祂來到自己的城(1節)──降世原是要拯救猶太人的 。
2.只有少數有信心的猶太人得救(2~10節) 。
3.但大多數自義的猶太人卻棄絕主(11~17節)
4.他們在神面前就如死的──管會堂的女兒死了(18節)
二、恩典時代:救恩臨到外邦人──祂在路上醫治了患血漏的婦人(19~22節)
三、當主再來時:
1.猶太人要得著復興──使閨女復活(23~26節) 。
2.瞎眼的得看見,啞吧說出話來(27~34節)
第十章【君王工人的設立】:
一、工人的需要(九36~38) 。
二、工人的呼召(1節) 。
三、工人的性質(2~4節)
【君王工人的守則】:
一、工人的道路(5~8節) 。
二、工人的態度(8~15節)
【君王工人的生命、風度和作為】:
一、他們是平安、鎮靜的(12~13節) 。
二、他們是不害怕的(26~28節) 。
三、他們是忍耐到底的(22節)
四、他們是肯捨棄一切的(39節) 。
五、他們肯以自己的生命作主的見證(18,39節)
【君王工人所該有的靈】:
一、馴良的靈(16節) 。
二、倚靠的靈(17~20節) 。
三、忍耐的靈(21~23節) 。
四、勇敢的靈(24~33節)
五、犧牲的靈(34~39節)
【君王工人的困境】:
一、如同羊進入狼群(16節上) 。
二、要被交在宗教和政治權勢的手中(17~18節) 。
三、要被眾人、甚至親人所恨惡(21~22節上)
【君王工人應付困境之道】:
一、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16節下) 。
二、要照聖靈的感動說話(19~20節) 。
三、要忍耐到底(22節下)
四、要逃(23節)
五、不要怕,而要公開宣揚(26~27節)
【君王工人不怕遭迫害的理由】:
一、主自己也曾遭受迫害(24~25節) 。
二、若是因為害怕而隱藏,遲早仍要被人知道(26節) 。
三、迫害者至多殺身體不能殺靈魂(28節)
四、一切都在寶愛我們的神手中(29~31節) 。
五、將來必得主的稱許(32節) 。
六、若因怕而否認主,將來會被主否認(33節)
【工人在地上與主的關係】:
一、工人與主的關係,勝過與親人的關係(34~39節) 。
二、工人在地上乃是代表主自己(40~42節)
【主對三個時期的豫言和教訓】:
一、論到使徒們的工作,從他們被設立的那日起,直到祂被釘十字架那一天為止(5~15節)
二、論到使徒們將受的遭遇,從主被釘十字架以後,直到主後七十年耶路撒冷陷落被毀為止(16~23節)
三、論到神所有的兒女將受的遭遇,從主後七十年直到主再來為止(24~42節)
第十一章【主耶稣传道的榜样】:
一、用教训去感动人(1~6节) 。
二、用见证去感动人(7~15节) 。
三、用责备去感动人(16~24节)
四、用恩言去感动人(25~30节)
【君王的安息】
一、君王安息的背景:
1.被祂的先锋误会(2~3节) 。
2.被这世代轻忽(16~17节) 。
3.被人讥讽毁谤(18~19节) 。
4.被诸城所弃绝(20~24节)
二、君王安息的榜样:
1.以身作则(1节) 。
2.鼓励软弱的人(4~6节) 。
3.背后称赞人(7~15节)
三、君王能安息的秘诀:
1.凡事谢恩(25节)
2.顺服神的旨意(26~27节)
四、君王呼召人来得安息:
1.得安息的人(28节):
(1)要觉有得安息的需要。
(2)要「来」
2.得安息的途径(29~30节):
(1)要「负我的轭」──「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2)要「学我的样式」──「我心里柔和谦卑」
【天国子民所该有的能力】 :
一、站稳不『跌倒』的能力(6节) 。
二、进取直达目的(『努力进入』)的能力(12节) 。
三、属灵分辨(『以智慧为是』)的能力(19节)
四、遵行神旨意(『你的美意本是如此』)的能力(25~27节) 。
五、劳苦事奉中『得安息』的能力(28~30节)
【主在逆境中仍然有安息的原因】
一、「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25节上):
1.一切环境都在神的管理支配之下,因祂是『天地的主』。
2.一切境遇是要我们得益处(参来十二10),因祂是慈爱的『父』
3.因神所赐的恩典而『感谢』祂。
二、「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25节下):
1.这些事的发生,正符合神作事的法则。
2.人们所以会错待我,是因为不明白神的旨意
三、「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26节):
1.父总是『是的』(对的),父的旨意总是『美』的。
2.因此就对父所安排的一切环境都说『是的』──『阿们』
四、「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27节上):
1.我若有所遭遇或有所得着,都是出于父的手,并非人手。
2.父若不许,就没有一事会落在我的头上
五、「除了父,没有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27节下):
1.人不了解我,人误会我,但是只要父知道我就够了。
2.人所以不了解我,误会我,乃因为他们不知道父
第十二章【主说门徒掐麦穗吃不算犯安息日的理由】
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在饥饿时吃陈设饼,不算犯罪(3~4节)──主是真大卫,我们是跟从祂的人
二、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不算犯罪(5节)──我们今天都是祭司
三、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6节)──主比殿大,我们是住在主里的人
四、主爱怜恤,不爱祭祀(7节)──当以人们合乎真理的需要为主;不当重视宗教礼仪,而忽略人的需要
五、人子是安息日的主(8节)──主可以左右安息日,但人不可用安息日来限制主的自由
【君王是豫表的实际】:
一、祂是真『大卫』(1~4节) 。
二、祂是更大的『殿』(5~6节) 。
三、祂是『安息日』的主(7~8节) 。
四、祂是『安息日』的实际(9~16节)
五、祂是『豫言』的应验(17~21节) 。
六、祂是更大的『约拿』(38~41节) 。
七、祂是更大的『所罗门』(42节)
【君王是神国的实际】
一、神的国彰显于靠着圣灵赶鬼(22~30节) 。
二、我们的心若不肯让圣灵作工,就无分于神的国(31~37节) 。
三、我们的心若不肯让主占有,就会沦为鬼的住处(43~45节)
【君王是神家的实际】:
一、人惟有在神的家里,才能亲近主,与主交通(46~47节) 。
二、只有遵行神旨意的人,才是神家里的人(48~50节)
【人注重外面,主注重里面】
一、法利赛人注重祖宗遗传,主注重作人怜恤(1~8节) 。
二、人注重传统教训,主注重救人(9~21节) 。
三、法利赛人说亵渎圣灵的话,主先捆绑壮士(22~32节)
四、人注重说闲话,主注重心里的善(33~37节) 。
五、人注重看神迹,主注重人里面的景况(38~45节) 。
六、人注重血肉关系,主却注重遵行神的旨意(46~50节)
第十三章【天国乃是一个奥秘】
一、君王只用比喻对众人讲说天国(1~3节上) 。
二、天国的奥秘只叫门徒知道(9~15节) 。
三、知道天国的奥秘是有福的(16~17节)
四、主在此已经把天国的奥秘发明出来了(34~35节) 。
五、明白天国之奥秘的秘诀,乃在于把神的话存在心里(51~52节)
【天国七奥秘的比喻正好豫言了基督教的历史】
一、撒种的比喻(3~8,19~23节)──由主降生至五旬节,天国还没有开始(只是『近了』),不过只是天国的道理而已
二、稗子的比喻(24~30,36~43节)──由五旬节至康士坦丁大帝谕令全国人民皈依基督教,魔鬼将假信徒(稗子)混在教会里面
三、芥菜种的比喻(31~32节)──由康士坦丁大帝至大贵钩利教皇,罗马天主教兴盛昌大,成为西欧各国的国教
四、面酵的比喻(33节)──由大贵钩利教皇至马丁路德改教,罗马天主教鼎盛时期,把许多异端教训(面酵)带进了教会
五、宝贝的比喻(44节)──由马丁路德改教至弟兄会运动兴起,整个更正教里面虽藏有宝贵的信心教义(宝贝),但缺少生命的实际
六、珠子的比喻(45~46节)──由弟兄会运动兴起至主再来,逐渐有许多基督教团体和个人注重生命的实际(珠子)
七、撒网的比喻(47~50节)──当主再来时(即世界的末了),将对万民有所审判与分别
【撒种的比喻──天国与人心的关系】:
一、主将祂的话撒在人的心里(3,18~19节) 。
二、路旁的心──未长即被夺去(4,19节) 。
三、土浅石头地的心──稍长即枯干(5~6,20~21节)
四、荆棘地的心──虽长却不结实(7,22节) 。
五、好土的心──结实丰盈(8,23节)
【稗子的比喻──仇敌对天国的破坏之一】:
一、仇敌将假冒掺进天国里(24~28节上,36~39节上) 。
二、主容许在世界上有假冒的情形存在(28节下~30节上)
三、但到世界的末了,天国将被清理干净(30节下,39节下~43节)
【芥菜种的比喻──仇敌对天国的破坏之二】:
一、神所命定的天国有如芥菜种(31~32节上) 。
二、但仇敌使天国的外表有了畸形的发展(32节下)
【面酵的比喻──仇敌对天国的破坏之三】:
一、神所命定的天国有如三斗面(33节) 。
二、但仇敌使天国的内在本质腐化败坏(33节)
【宝贝和珠子的比喻──主对天国的宝爱】:
一、宝贝的比喻──特别与犹太人有关(44节) 。
二、珠子的比喻──特别与教会有关(45~46节)
【撒网的比喻──特别与外邦人有关】:
一、主给外邦万民留下一个机会(47~48节上) 。
二、世界的末日主要审判并分别外邦万民(48节下~50节)
【不可凭外貌认人】:
一、主自己家乡的人凭外貌认祂(53~56节) 。
二、结果使他们厌弃主,以致他们得不着主恩典的作为(57~58节)
第十四章【希律的不安(1~12节)】:
一、不安而求道(因为犯了罪) 。
二、求道又不安(因罪受责又不悔改) 。
三、不安又背道(杀了施洗约翰) 。
四、背道更不安(良心受控告)
【五饼二鱼】:
一、奉献给主──「拿过来给我」(18节) 。
二、经过主的祝福──「望着天祝福」(19节) 。
三、被主十字架破碎──「擘开」(19节) 。
四、作主管道──「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19节)
五、供应有始有终──「他们都吃,并且都吃饱了」(20节) 。
六、不可糟蹋主的恩典──「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20节) 。
七、恩典丰满有余──「装满了十二个篮子」(20节)
【主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一、门徒上船要渡到那边去(22节)──信徒在教会中遵照主的吩咐,一同奔走属天的路途,要从今世渡到永世里去。
二、祂独自上山祷告(23节)──主现今在天上作大祭司,在神面前为我们代祷(来七25)
三、船在海中,因风不顺,被浪摇撼(24节)──一面也是主的命定,好叫我们更多经历并认识祂。
四、夜里四更天,耶稣往门徒那里去(25节)──主是在一切之上的主宰,祂即将再来迎接我们
五、彼得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29节)──得胜者要被提见主。
六、一与主相遇,风就止住了,大家衷心敬拜(32~33节)
【人对君王的认识】 :
一、第一类世人──凭外貌认祂(太十三53~58) 。
二、第二类世人──凭传言认祂(1~12节) 。
三、信徒常不够认识祂的『肯』和『能』(13~21节)
四、信徒也常不够认识祂的『超绝』和『信实』(22~33节) 。
五、当主再来时,人人都要认识祂(34~36节)
第十五章【君王子民的真食物】
一、宗教徒误以『古人的遗传』(人的话)为食物:
1.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才是人活着的依靠(参太四4):
(1)法利赛人和文士豫表宗教徒(1节)
(2)宗教徒为『洗手』等外面的作法而热心,表示他们是靠『人的话』而活(2节)
2.宗教徒误吃食物的现象: (1)他们重视『(人的话)』过于『(神的话)』(3节) 。
(2)他们借着『(人的话)』废了『(神的话)』(4~6节)
(3)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对神有口无心(7~9节)
3.宗教徒误吃食物的后果:
(1)没有属灵的眼光──不知分辨那会污秽人的,不是外面看得见的东西,而是里面看不见的东西(10~11,15~20节) 。
(2)要被天父所拔除──因不是出于天父的栽种(12~13节)
(3)因心眼被蒙蔽,都要陷入绝境──瞎子领瞎子,都要掉在坑里(14节)
二、真信徒从主的话中享用真食物:
1.必须对基督有正确的认识:
(1)迦南妇人豫表外邦信徒(21~22节上) 。
(2)她来求主帮助,却错误地称主为『大卫的子孙』(22节下)
(3)她从主对祂门徒的答话,得知『大卫的子孙』是为『以色列家』的,因而改口只称『主阿』(23~25节)
2.认识主就是真食物,且认识自己的地位:
(1)她从主的话中得知主就是那『饼』(26节;约六35) 。
(2)又得知自己的地位,原不是『儿女』而是『狗』(26节)
3.谦卑地站住地位,因信而享用基督:
(1)承认自己原不是『儿女』,虽是『狗』却仍可吃『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27节) 。
(2)主称赞她的『信心是大的』(28节上)
4.吃主的结果就得着主的医治:
(1)迦南妇人的女儿得以脱离鬼附(28节下) 。
(2)加利利海边的众人也豫表外邦信徒,他们各样的疾病也得着主的医治(29~31节)
三、主自己在祂的话里作人的真食物:
1.奔跑天路需要天天吃喝享受主,才不致于路上困乏(32节)
2.『七个饼和几条小鱼』豫表我们对主生命的经历(33~34节)
3.吃喝享受主的路: (1)安息在主的话里(35节)
(2)把我们对主生命的经历奉献归主用──主拿着(36节上)
(3)接受主的祝福与破碎──祝谢了,擘开(36节中)
(4)主的仆人乃主供应的管道──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36节下)
(5)珍惜而不蹧蹋──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37节上)
4.吃喝享受主的后果──带进教会真实的建造:
(1)教会在地上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装满了七个筐子(37节下)
(2)教会成为那充满万有者的丰满—『四千』代表一切受造之物(38节)
(3)教会被建造成为神的居所──『船』豫表教会;『马加丹』字义『高大的建筑物』(39节)
【必须是天父所栽种的】一、法利赛人和他们的教训不是天父所栽种的(1~20节)
二、迦南妇人的信心是天父所栽种的(21~28节)
三、主耶稣的医治大能是天父所栽种的(29~31节)
四、主耶稣的爱心餧养是天父所栽种的(32~39节)
【主与迦南妇人对话中的四个『不』字】:
一、『不答』(23节)──主不回答错误的祈求。
二、『不过』(24节)──主是遵行神的旨意,作成祂的工(约四34)
三、『不好』(26节)──主的事工有轻重和次序。
四、『不错』(27节)──对主的话说『阿们』,信而顺服
第十六章【属灵的启示】
一、启示的拦阻──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
1.宗教徒不认识主:
(1)他们注重外面的现象和记号(1节) 。
(2)他们能分辨天然的兆头,却不能分辨属灵的兆头(2节) 。
(3)惟有死而复活的基督,才能解决这邪恶世代的问题(3节)
2.人的教训拦阻人认识基督:
(1)我们要谨慎,防备属人的教训(5~7节) 。
(2)行事为不可凭着眼见,而要凭着信心(8~10节) 。
(3)所要防备的,乃是假冒为善和实用主义的教训(11~12节)
二、父启示基督:
1.没有启示就不认识基督(13~14节) 。
2.只有父的启示,才能使人正确地认识基督(15~17节)
三、基督启示教会:
1.教会建造在认识基督的根基上(18节上)
2.黑暗的权势不能胜过建造起来的教会(18节下~20节)
3.十字架是建造教会的路:
(1)十字架就是受苦、被杀、复活(21节) 。
(2)天然的人不认识十字架的宝贵(22节) 。
(3)撒但利用人的意思,拦阻主建造祂的教会(23节)
(4)若要有分于主的建造,便须舍己、背十字架、跟从主(24节) 。
(5)人若甘心背十字架,舍己以建造主的教会,便能和主一同享荣耀(25~28节)
【主的旨意】
一、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是胡涂人──他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1~4节) 。
二、门徒也是胡涂人──他们『不明白』主的话,也『不记得』主的作为(5~12节)
三、活在灵里的彼得是智慧人──他得了神的启示,正确地认识基督(13~20节) 。
四、活在魂里的彼得是胡涂人──他『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21~28节)
【教会建造的奥秘】
一、教会建造的根基──:『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 (18节中) 。
二、教会信仰的来源──不是出于人的指示,乃是天上父的启示(17节) 。
三、教会建造的材料──重生后的『活石』(18节上)
四、教会的建造者──主自己(18节中) 。
五、教会的归属──属于主,不属于任何人。
六、教会的权柄──『阴间的门不能胜过他』(19节)
第十七章【属天国度的异象和应用】
一、属天国度的异象:
1.属天国度的小影:
(1)新约的得胜者要与主一同显现在荣耀里(1节) 。
(2)主的所是明亮如日头,所作洁白如光(2节) 。
(3)旧约的得胜者亦有分于国度(3节)
2.在属天国度里,惟主独尊:
(1)彼得误把主与律法和先知列于相等地位(4节) 。
(2)父神打断彼得的话,指示『要听祂』(5节) 。
(3)经历神的严厉和恩慈(6~7节) 。
(4)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8节)
二、属天国度异象的见证和道路:
1.异象的见证:
(1)不可将异象随便告诉别人(9节)。
(2)人们因不认识异象的见证人(施洗约翰)和中心人物(基督),而任意苦待他们(10~13节)
2.异象的道路:
(1)在荣耀的异象完满实现之前,必须先经历十字架(22~23节上)。
(2)只知死而不知复活的人,害怕十字架(23节下)
三、属天国度异象在生活上的应用:
1.必须凭信取用国度的权柄:
(1)在山下现实的生活里,有黑暗权势的困扰(14~15节) 。
(2)门徒因凭着自己,赶鬼遭遇失败(16~18节)
(3)主说失败的原因乃在他们的『不信』(19~20节) 。
(4)若不祷告禁食(信心的行为),就不能赶出(21节)
2.必须凡事听祂:
(1)彼得没有问主,就回答收丁税的人说『纳』(24~25节上)。
(2)主问彼得『君王是否向自己的儿子征税』(25节下)
(3)儿子当然可以免税(26节)。
(4)主命彼得钓鱼得一块钱以缴税,让他学习凡事要问主,按祂的话而行(27节)
【主耶稣的带领】
一、主带领门徒上山灵修:
1.在山上看见主的荣耀(1~4节) 。
2.在山上听见神的声音(5节) 。
3.在山上经历主的抚慰(6~7节) 。
4.在山上灵修的总结──『不见一人,只见耶稣』(8节)
二、主带领门徒下山实习:
1.与世人交往──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因会遭世人不认识而任意对待(9~13节)。
2.鬼附问题──要藉祷告禁食,以信心的行为支用属天的权能(14~21节)
3.豫告将遭遇十字架的苦难(22~23节) 。
4.丁税问题──凡事先向主求问,凭信遵行主的话(24~27节)
第十八章【天国子民彼此间的关系】
一、天国子民对待别人的原则:
1.要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1~5节) 。
2.不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6~9节) 。
3.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10节) 。
4.不可让这小子里失丧一个(11~14节)
二、天国子民被人得罪时该有的反应:
1.要尽力挽回得罪你的弟兄:
(1)先个人私下指出他的错来(15节)。
(2)他若不听,另外带一两个见证人(16节) 。
(3)若再不听,就告诉教会(17节上)
(4)教会的断案就是天上的断案(17节下~18节) 。
(5)两三个人同心合意的祷告和聚会,就有主的印证和同在(19~20节)
2.要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
(1)饶恕人要到七十个七次(21~22节)──没有限度。
(2)要知道我们亏欠主太多,主却饶恕了我们(23~27节)
(3)而我们对待别人却毫无怜恤,不肯饶恕别人(28~30节) 。
(4)凡不以怜恤对待别人的,也要被神同样对待(31~35节)
【天国子民的条件】
一、谦卑像小孩子一样(1~4节) 。
二、不绊倒别人,尽力除去绊倒别人的原因(5~9节)。
三、不轻看主里面的任何一个人(9~14节)
四、得着弟兄,同过正常的教会生活(15~20节)
五、从心里饶恕弟兄(21~35节)
【绊倒人的原因】
一、骄傲自大(1~6节) 。
二、工作(手)、行动(脚)、看法(眼)不谨慎(7~14节) 。
三、被人得罪没有尽力挽回(15~20节) 。
四、没有从心里饶恕弟兄(21~35节)
第十九章【我们生活为人与国度的关系】
一、生活为人与进天国的关系:
1.必须胜过疾病的难处(1~2节) 。
2.必须胜过情欲的难处(3~12节) 。
3.必须胜过骄傲的难处(13~15节) 。
4.必须胜过贪财的难处(16~26节)
二、生活为人与得国度奖赏的关系
1.须为主撇下,才能得国度的奖赏(27~29节。)
2.得国度的奖赏,有先后之别(30节)
【君王两班子民的对比】
一、第一个对比──对君王的权柄尊重与否:
1.一班人尊主为大(1~11节) 。
2.另一班人却质疑祂的权柄(23~27节)
二、第二个对比──供君王住宿与否:
1.一班人有殿的外表,却无殿的实际(12~16节) 。
2.另一班人却能让主住宿安息(17节)
三、第三个对比──供君王享受与否:
1.一班人有果树的外表,却无果实(18~19节) 。
2.另一班人因信使神满足(20~22节)
四、从主的比喻来看两班人的对比:
1.两个儿子的比喻──言与行的问题(28~32节) 。
2.园户的比喻──按时交果子的问题(33~46节)
3.娶亲筵席的比喻──被召者的态度(廿二1~14)
【天国君王的描绘】
一、王的荣耀:
1.耶稣骑着驴驹进耶路撒冷城(1~7节) 。
2.有人把自己衣服搭在驴上面(7节) 。
3.有人把衣服和树枝铺在路上(8节) 。
4.众人高声喊着说『和散那』(9节) 。
5.耶路撒冷合城的人都惊动了(10~11节)
二、王的工作: 1.洁净圣殿(12~13节) 。
2.治好了殿里的瞎子、瘸子(14节) 。
3.使小孩子在殿里喊着说『和散那』(15~17节)
三、王的权柄:
1.咒诅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18~20节) 。
2.出于信心的祷告,就可运用此权柄(21~22节)
四、王的智慧: 1.宗教徒质问耶稣仗着甚么权柄(23节) 。
2.耶稣用反问的话来堵住他们的质问(24~27节)
五、王的命令:
1.大儿子回答不去,后来却去(28~29节) 。
2.小儿子回答去,后来却不去(30~32节)
六、王的救法:
1.不交果子的园户杀园主的仆人和儿子(33~39节) 。
2.园主就除灭那些恶人,另租给交果子的园户(40~46节)
【主注重属灵的实际】
一、殿是城的实际:
1.耶路撒冷城对主有外表热闹的欢迎(7~10节) 。
2.神的殿却成为贼窝(12~13节)
二、果子是树的实际:
1.无花果树上光有叶子(19节) 。
2.却找不着果子,不能让主裹腹(18~20节)
三、行动是允诺的实际:
1.大儿子没有口头应承,后来却有行动(28~29节) 。
2.小儿子有口头应承,却没有行动(30节)
四、交果子是租园子的实际:
1.恶园户不交果子,反杀园主儿子(34~39节) 。
2.园主转租给交果子的园户(40~41节)
【主乃是石头】:
一、对于犹太教领袖──主被他们弃绝(42节上)。
二、对于信徒──主乃是建造教会的根基(42节下)
三、对于不信的人──主乃是绊跌人的盘石(44节上) 。
四、对于列国政权──主乃是砸人的石头(44节下)
【主对各种不同的人的态度与要求】
一、对有病的人──施予同情、怜悯、拯救(1~2节) 。
二、对试探祂的法利赛人──不肯牺牲真理来和他们妥协(3~12节) 。
三、对缺少爱心的门徒──示范爱心的榜样(13~15节)
四、对独善其身的少年财主──点出他的缺点(16~22节) 。
五、对舍己跟从祂的人──指明福份(23~30节)
【神『起初』的心意】
一、神要与人联合:
1.神起初造人的心意,是藉夫妻成为一体,表明祂要与人联合(3~6节) 。
2.人因着心硬,不理会神起初的心意(7~8节)
3.罪恶(淫乱)破坏了合一(8~10节) 。
4.神赐恩给少数人,使他们为天国的缘故,完全为神而活(11~12节)
二、神要作人满足的供应: 1.人以为靠自己的力量(大人),才能有分于属天的祝福(13~15节) 。
2.人想作善事以得永生的报偿(16节)
3.人所拥有的一切,反而成了得着属天祝福的拦阻(17~22节) 。
4.必须放弃自己的挣扎努力,完全信靠神(23~26节) 。
5.撇下一切,就得着神的所有作满足的赏赐──天国的奖赏(27~30节)
第二十章【君王国度与事奉工作的关系】
一、事奉工作与得国度奖赏的关系:
1.主呼召人进天国作工(1~7节) 。
2.当主再来时要奖赏各人(8~16节)
二、事奉工作与国度地位的关系:
1.君王的榜样──被人戏弄、鞭打、钉死又复活(17~19节)。
2.门徒互争为大(20~24节) 。
3.国度的地位不是为操权,乃是为服事(25~28节)
三、在国度里真实的事奉在于心眼得开:
1.人在事奉上的难处都因着瞎眼──红眼(15节) 。
2.门徒争为大也是因着瞎眼(20~24节) 。
3.眼睛得开,才能跟从主走十字架的道路(29~34节)
【主工人的榜样和鉴戒】
一、三种类型的工人(1~16节):
1.为工资而作工的工人──『清早』所雇工人。
2.不计较工资的工人──『巳初、午正和申初』所雇工人。
3.怀感恩的心作工的工人──『酉初』所雇工人
二、工人的榜样:
1.背十字架,供应复活的生命(17~19节)。
2.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舍命服事人(28节)
三、工人的鉴戒:
1.一心求高位,却不认识自己(20~23节) 。
2.不服别人,只愿为大、为首,不愿作别人的用人和仆人(24~27节)
四、工人的受造就(29~34节):
1.体认自己是瞎眼的,惟有主能医治。
2.虽遇拦阻,仍求恩不懈。
3.蒙主医眼,得以看见,跟从主到底
【葡萄园──天国的工作】
一、天国的工作需要人的配合──雇人作工(1~2节) 。
二、天国的工作庞大,需要大批工人──清早、巳初、午正、申初和酉初,都出去雇人(1~6节)
三、天国的工作有其范围──进葡萄园(1,4,7节)
四、天国有公义的奖赏──讲定的,不亏负你(2,13节)
五、天国有逾格的恩典──我愿意…我作好人(14~15节)
六、天国的工人有如在场上赛跑──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16节;参林前九24)
【天国里的地位】
一、求天国里地位的人,不知道自己所求的是甚么(20~22节上)
二、在得天国里的地位之前,必要先喝『杯』(22节下~23节上)
三、天国里的地位是:神为谁豫备的,就赐给谁(23节下)
四、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上的操权管束在下的;天国里的地位却不可这样(24~25节上)
五、天国里的地位是谁愿为大、为首,谁就作众人的用人和仆人(25节下~27节)
六、天国里的地位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28节上)
七、天国里的地位是要『舍命』以服事人(28节下)
【瞎子蒙恩的原因】:
一、抓住机会──听说耶稣经过,就喊着说…(30节)
二、不顾拦阻──众人责备他们,不许他们作声,他们却越发喊着说…(31节)
三、直言求告──他们说,主阿,要我们的眼睛能看见(33节)
第廿一章【君王两班子民的对比】
一、第一个对比──对君王的权柄尊重与否:
1.一班人尊主为大(1~11节) 。
2.另一班人却质疑祂的权柄(23~27节)
二、第二个对比──供君王住宿与否:
1.一班人有殿的外表,却无殿的实际(12~16节) 。
2.另一班人却能让主住宿安息(17节)
三、第三个对比──供君王享受与否:
1.一班人有果树的外表,却无果实(18~19节) 。
2.另一班人因信使神满足(20~22节)
四、从主的比喻来看两班人的对比:
1.两个儿子的比喻──言与行的问题(28~32节) 。
2.园户的比喻──按时交果子的问题(33~46节)
3.娶亲筵席的比喻──被召者的态度(廿二1~14)
【天国君王的描绘】
一、王的荣耀:
1.耶稣骑着驴驹进耶路撒冷城(1~7节) 。
2.有人把自己衣服搭在驴上面(7节) 。
3.有人把衣服和树枝铺在路上(8节) 。
4.众人高声喊着说『和散那』(9节) 。
5.耶路撒冷合城的人都惊动了(10~11节)
二、王的工作:
1.洁净圣殿(12~13节) 。
2.治好了殿里的瞎子、瘸子(14节) 。
3.使小孩子在殿里喊着说『和散那』(15~17节)
三、王的权柄:
1.咒诅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18~20节) 。
2.出于信心的祷告,就可运用此权柄(21~22节)
四、王的智慧:
1.宗教徒质问耶稣仗着甚么权柄(23节) 。
2.耶稣用反问的话来堵住他们的质问(24~27节)
五、王的命令:
1.大儿子回答不去,后来却去(28~29节) 。
2.小儿子回答去,后来却不去(30~32节)
六、王的救法:
1.不交果子的园户杀园主的仆人和儿子(33~39节) 。
2.园主就除灭那些恶人,另租给交果子的园户(40~46节)
【主注重属灵的实际】
一、殿是城的实际:
1.耶路撒冷城对主有外表热闹的欢迎(7~10节) 。
2.神的殿却成为贼窝(12~13节)
二、果子是树的实际:
1.无花果树上光有叶子(19节) 。
2.却找不着果子,不能让主裹腹(18~20节)
三、行动是允诺的实际:
1.大儿子没有口头应承,后来却有行动(28~29节) 。
2.小儿子有口头应承,却没有行动(30节)
四、交果子是租园子的实际:
1.恶园户不交果子,反杀园主儿子(34~39节) 。
一、天国的内容──神为祂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1~2节) 。
二、天国原先豫定召请的对象──以色列人(3~4节) 。
三、所召的人不配──以色列人弃绝天国,而被神惩处(5~8节)
四、神转向召请外邦人──往岔路口、大路上,不论善恶都召来(9~10节) 。
五、宾客中有未穿礼服的──被丢在外边的黑暗里(11~13节) 。
六、天国里的人必须是被选上的──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14节)
【天国的性质】一、必须凭着神的恩典取用基督的义才能有分于天国(1~14节)
二、不能把属地的带进天国里面,属地与属天须有分别(15~22节)
三、在天国里面的,必须是复活的生命(23~33节)
四、爱神与爱人,是天国律法的总纲(34~40节)
五、认识基督乃是进天国的门路(41~46节)
【人们采取不理的态度】
一、不理神的福音(1~14节):
1.有的人不肯来(3节)
2.有的人看钱财更重要,不理就走(5节)
3.有的人凌辱杀害(6节)
4.有的人虽赴席却不穿礼服(11节)
二、不理基督所传神的道(15~22节):
1.想要就着祂的话陷害祂(15节)
2.与政治人物联合起来试探祂(17节)
三、不理将来复活的事(23~33节):
1.用虚构故事来诘难祂(24~28节)
2.因他们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29节)
四、不理律法的实体(29~46节):
1.专在律法字句上钻研(36节)
2.却不懂得律法是基督的影儿(42节)
【君王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一、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1.顺服神与顺服人的两难(15~17节)
2.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18~22节)
二、生前死后的问题:
1.天然的人不领会属灵的事(23~28节)
2.当认识圣经,并晓得神的大能(29~33节)
三、最大诫命的问题:
1.律法师自以为精通律法诫命(34~36节)
2.爱神和爱人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37~40节)
四、基督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1.问中之问──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41~45节)
2.基督这问题一旦得着解决,其他问题也就消解(46节)
【基督胜过一切】
一、基督胜过政治(15~22节)
二、基督胜过宗教(23~33节)
三、基督胜过律法(34~40节)
四、基督最终得胜──祂是万王之王(41~46节)
【论复活】
一、复活的必有,乃因神的大能(29节)
二、复活的状况,乃像天上的使者一般(30节)
三、复活的凭据,乃因神是活人的神(32节)
第廿三章【君王对宗教的判定】
一、君王对宗教徒的判定:
1.能说不能行(1~4节)
2.喜爱显扬、高位和尊称(5~12节)
二、宗教徒的八祸:
1.第一祸──因自己不入,却阻挡人进入天国(13节) 。
2.第二祸──因侵吞寡妇的家产(14节) 。
3.第三祸──因勾引人入教,却使他们作地狱之子(15节)
4.第四祸──因瞎眼领路,本末倒置(16~22节) 。
5.第五祸──因拘泥于细节,而罔顾重大的(23~24节) 。
6.第六祸──因注重外表的干净,里面却不干净(25~26节)
7.第七祸──因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27~28节) 。
8.第八祸──因记念已死的先知,却杀害活着的先知(29~36节)
三、君王对宗教组织的判定:
1.要被主弃绝(37~39节) 。
2.要被人拆毁(廿四1~2)
【法利赛人所代表宗教世界的错误】:
一、言行不一致──能说不能行(1~4节) 。
二、贪求虚浮的荣耀──显扬、高位和尊称(5~12节) 。
三、阻塞蒙恩的途径──自己不进天国,也不容人进去(13节)
四、欺压软弱的肢体──侵吞寡妇的家产(14节) 。
五、给人错误的带领──勾引人入教,却使作地狱之子(15节) 。
六、没有属灵的眼光──不知事物的轻重(16~22节)
七、拘泥外面的字句,忽略里面的实际──献十分之一,却不行公义、怜悯、信实(23~24节) 。
八、拘泥外面的行为,忽略里面的性质──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25~26节)
九、拘泥外表的好看,忽略里面的污秽──像粉饰的坟墓(27~28节) 。
十、消灭神的启示──杀害先知(29~36节) 。
十一、不肯悔改归向神──漠视神恩,将招致审判(37~39节)
第廿四章【主的答复】
一、以色列人充满他们祖宗的恶贯(廿三32)──彼此陷害,彼此恨恶,假先知迷惑多人,不法的事增多,爱心渐渐冷淡(10~12节)
二、主差遣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廿三34)──『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9节) 。
三、主将报应作恶的以色列人(廿三35~36)──那时,必有大灾难(21~22节)
四、圣殿将被毁坏(2节)──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15节) 。
五、以色列家将要仰望主的再临(廿三39下)──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30节)
六、主将要召聚以色列人,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廿三37)──将祂的选民,都招聚了来(31节)
【你降临和世界的末了有甚么豫兆呢(3节)?──主的答复】
一、必有无花果树发嫩长叶的事(32~33节) 。
二、必有灾难的起头(6~12节) 。
三、必有迷惑选民的事(4~5,23~26节) 。
四、必有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15节)
五、必有被提的事(37~41节) 。
六、必有大灾难(21~22节) 。
七、必有天象的剧变(29节) 。
八、必有人子的兆头(30~31节)
【主再来的豫兆】
一、世界末期以前的豫兆:
1.将有好些迷惑人的要起来(3~5,11节) 。
2.将有许多人为和天然的灾难要发生(6~8节)
3.将有许多迫害圣徒不法的事要发生(9~10,12~13节) 。
4.必须先将福音传遍天下(14节)二、世界末了的豫兆:
1.敌基督要显在圣殿里(15~20节) 。 2.必有大灾难(21~22节) 。
3.仍将有假基督和假先知要起来(23~26节)
三、基督再来的豫兆:
1.人子降临时的兆头(27~31节) 。
2.无花果树枝发嫩长叶的豫兆(32~36节) 。
3.人子降临乃像贼突然来到(37~44节)
第廿五章【十个童女的豫表】
一、无论是聪明的或是愚拙的都豫表得救了的基督徒:
1.自始至终她们都是童女(1,11节)──罪人在主眼中乃是淫妇(参约八3~7)
2.她们的手里都拿着灯(3~4节)──罪人不能发光作见证(参五14~16)
3.她们的灯里都有油,不然,那五个愚拙的便不会说『我们的灯要灭了』(8节)──罪人的里面没有圣灵(油)
4.她们都出去迎接新郎(1,6节)──罪人不是『迎接』主,而是被主『聚集』到审判台前(参32节)
5.她们都闻半夜喊声而起来(6节,参帖前四16)──都有分于第一次的复活;已死的罪人要等到千年国度以后才会复活受审判(参启廿12)
6.她们都起来收拾灯(7节)──收拾灯即豫备油,罪人无须豫备
二、五个聪明的童女豫表得胜的基督徒:
1.她们在生前就豫备油在器皿里(4节)──不只在灵里有圣灵,并且还让圣灵浸透到全人(器皿)里(参罗九21,23~24)
2.她们都与新郎一同坐席(10节)──有分于羔羊的婚筵(参启十九9)
三、五个愚拙的童女豫表失败的基督徒:
1.她们在生前只拿着灯,却不豫备油(3节)──仅仅重生得着圣灵的内住(参罗八9),却未满有圣灵(参弗五18)
2.她们是等到主再来后才去买油(9~10节)──在死而复活之后才付代价豫备油
3.她们被拒在门外(11~12节)──不得有分于羔羊的婚筵
【三种仆人的豫表】
一、领不同数目银子的仆人都豫表得救了的基督徒:
1.他们都是主的仆人(14节)──仆人意即『奴隶』,是主用宝血买来归属于祂自己的(参林前七22~23)
2.主把祂的家业交给他们(14节)──不得救的人不配得着主的产业
3.主都赐给他们银子(15节)──不得救的人不能得着属灵的恩赐
二、领五千和二千银子的仆人豫表得胜的基督徒:
1.他们都把银子拿去作买卖(16~17节)──殷勤运用属灵的恩赐
2.他们都额外赚了银子(16~17节)──充分运用属灵的恩赐
3.他们都得到主的夸奖(21,23节)──从主得到国度的奖赏
4.惟一不同的,乃是他们所领和所赚的银子有多寡(16~17节)──所领受属灵的恩赐和工作的成果大小不同
三、领一千银子的仆人豫表失败的基督徒:
1.他误解主是忍心的人(24节)──主虽严厉但满有慈心
2.他因『害怕』而埋藏银子(25节)──将主所赐属灵的恩赐荒废在世界里
3.他被主责备是『又恶又懒』和『无用』的仆人(26,30节)──存心不正和行为闲懒的仆人,对主的产业没有益处
4.他被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哀哭切齿(30节)──在国度时期,受到主的惩治
【绵羊和山羊的豫表】
一、主再来时也要召聚仍活着的万民,对他们施行审判(31~32节)
二、绵羊豫表义人,因善待主的小弟兄,而承受那创世以来所豫备的国,进到永生的领域里面(34~40,46节下)
三、山羊豫表恶人,因对主的小弟兄缺乏爱心,而进入为魔鬼和牠使者所豫备的永火里,接受永刑(41~46节上)
第廿六章【君王的受难】
一、主耶稣显为逾越节的羊羔:
1.主豫言要在逾越节被钉(1~2节)
2.人豫谋要杀祂(3~5节)
二、人对逾越节羊羔的估价:
1.配得着值三十两银子香膏的浇奠(6~13节)
2.为三十块钱而出卖主(14~16节)
三、君王受难的表记:
1.逾越节的筵席(17~25节)
2.主的桌子(26~30节)
四、主耶稣独自承当苦难:
1.羊因牧人遭击打而分散(31~35节)
2.在客西马尼园里受煎熬(36~46节)
五、逾越节的羊羔被祭司察验:
1.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47~56节)
2.被察验显为无残疾的羊羔(57~68节)
六、苦难的极度──被亲近的门徒否认(69~75节)
【主耶稣的死】
一、主自己对祂死的描述(1~2节):
1.祂的死和逾越节有关──『过两天是逾越节』。
2.祂的死是在肉身里的死──『人子』。
3.祂的死是因被人出卖──『被交给人』。
4.祂的死是借着十字架──『钉在十字架上』
二、耶稣的死乃出于宗教徒的计谋(3~5节):
1.祂的死乃宗教领袖『商议』的结果。
2.祂的死乃导因于『诡计』。
3.祂的死原本计划不在节日执行
【一件美事】
一、将极贵的香膏浇在主的头上(7节)──认识主的宝贵。
二、趁着耶稣坐席的时候(7节)──抓住机会爱主。
三、招致别人的批评指责(8~9节)──不顾别人的看法如何
四、是作在主的身上(10节)──只讨主的喜悦。
五、蒙主称赞是一件美事(10节)──认识主的旨意。
六、宝爱主自己过于记念穷人(11节)──爱主过于一切
七、为主的安葬而作(12节)──认识十字架的意义,联于主的死。
八、每逢传福音也要述说她所行的(13 节)──这样的美事乃是传福音所要达致的目标
【马利亚膏主】
一、是在长大痲疯的西门家里作的(6节) 。
二、是一种对主爱心和信心的举动(7节) 。
三、是一种近乎『枉费』且超乎常理的奉献(8~9节)
四、是一件抓住机会的美事(10~11节) 。
五、是为着安葬主而作的(12节) 。
六、是值得举世永远记念的事(13节)
【主的桌子(即所谓『圣餐』)】
一、狭义的豫表:
1.饼──主的身体为我们裂开(26节) 。
2.杯──主的血为我们流出(27节)
二、广义的豫表(参林前十16~17):
1.饼──众信徒借着『吃』它而成为基督的身体。
2.杯──众信徒借着『喝』它而有分于基督的福分
【主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36~48节)】:
一、主耶稣独自忧伤──门徒根本不能领会十字架的苦难(这杯) 。
二、主耶稣独自祷告──门徒都因软弱,不能同祂儆醒祷告
三、主耶稣寻问这杯与父神旨意的关系──只求父旨意的成全。
四、主耶稣三次祷告──直到清楚明白父神的旨意。
五、主耶稣坦然面对即将来临的事──因为清楚明白父神的旨意
【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一、心灵愿意与主同死(35节)
二、肉体软弱的情形:
1.眼睛困倦,睡着了(43节) 。
2.都离开主逃走了(56节) 。
3.远远的跟着主(58节) 。
4.三次否认主(69~75节)
三、补救的途径:
1.主的榜样──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神)的意思(39节) 。
2.主的教训──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41节)
四、警戒──不可凭血气之勇(51~52节)
第廿七章【君王的受死】
一、接受死的审判:
1.主被交给巡抚的原因──公会没有权执行死刑(1~2节) 。
2.犹大的结局表明无罪的主为罪人成了罪(3~10节) 。
3.因祂被定死罪而释放了我们这些死囚(11~26节)
二、接受死的刑罚:
1.忍受十字架的羞辱(27~30节) 。
2.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31~32节) 。
3.经历十字架的苦难(33~36节) 。
4.在十字架上被人讥诮(37~44节) 。
5.在十字架上被神离弃(45~50节)
三、主死的功效和见证:
1.主死的功效:
(1)为我们打开了通神之路(51节上) 。
(2)受造之物也与基督同死(51节上) 。
(3)震动并瓦解了死亡的权势(51节下~52节上) 。
(4)释放并表显出复活的生命(52节下~53节)
2.主死之功效的见证(54~56节)
四、主的被埋葬:
1.第一面的意义──与主同埋葬(57~61节) 。
2.第二面的意义──死亡竭力要拘禁复活的生命(62~66节)
【人们对主的待遇】
一、宗教领袖们反对祂(1~2节)
二、犹大(门徒)出卖祂(3~10节)
三、罗马政权不顾祂(11~26节)
四、兵丁戏弄祂(27~31节)
【十字架下的五种人】
一、有名无心──被勉强背主十字架的西门(32节) 。
二、有意无心──拿苦胆调和的酒给主的兵丁(34节) 。
三、有眼无心──拈阄分主衣服又看守祂的兵丁们(35~36节)
四、有笔无心──写主罪状的彼拉多(37节) 。
五、有口无心──讥诮主的各种人(38~44节)
【主钉十字架时的超自然景象】:
一、遍地黑暗──为担人罪而被神掩面不顾(45节) 。
二、幔子裂开──开启通神之路(51节上) 。
三、地动石崩──胜过属地的权势(51节下)
四、坟墓也开──胜过死亡和阴间的权势(52节上) 。
五、圣徒复活进城──展示复活的生命(52节下~53节)
第廿八章【复活的性质和能力】
一、『七日的头一日』(1节)──结束旧造,带进新造。
二、『天快亮的时候』(1节)──带来属天的亮光。
三、『地大震动』(2节)──震动属地的权势
四、『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2节)──带来属天的帮助。
五、『把石头辊开』(2节)──除去阻碍生命的彰显的事物。
六、『看守的人,吓得浑身乱战』(4节)──打败黑暗的军兵
七、『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4节)──带来属天的安慰。
八、『祂不在这里』(6节)──是死亡所不能拘禁的。
九、『大大的欢喜』(8节)──带来属天的喜乐
十、『忽然耶稣遇见她们』(9节)──得着主的显现。
十一、『愿你们平安』(9节)──得着基督的平安。
十二、『她们就上前抱住祂的脚拜祂』(9节)──产生真实的敬拜
【主复活的真实性】
一、被天使所传报(2~7节) 。
二、被爱主的人所看见(8~10节) 。
三、被仇敌所报告(11节) 。
四、被信主的人所经历并证实(16~17节)
【大使命的根基、任务和应许】
一、大使命的根基──『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18节)
二、大使命的三重任务:
1.『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19节上)──到普天下去传福音作主的见证(参徒一8),叫人信服耶稣基督
2.『给他们施浸,使归入父子圣灵的名里』(19节下)──使人借着与主同死、同复活(参罗六3~8),与三一神有生命的联结
3.『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20节)──使人在主的话里,得着造就、生命成长,作讨神喜悦的儿女
三、大使命的应许──『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20节下)
5 COMMENTS
[…] 寻【释经:马太福音】【杳经:马太福音】 […]
[…] 寻【释经:马太福音】【杳经:马太福音】【释经:马可福音】 […]
[…] 【释经:马太福音】【杳经:马太福音】 […]
[…] 【释经:马太福音】 […]
[…] 【释经:马太福音】 […]
Comments are closed.